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11月10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11月10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53--*(行政审批大厅)
通讯地址: (略) 西三条路517号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新立村火山灰矿点取土场生态修复项目

(略) 新立村火山灰矿点取土场位于温春镇新立村西南部

(略)

牡丹江 (略)

土壤生态修复工作方案:将矿坑分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面积20965.5㎡,回填时间4年,用1年时间客土回填,客土回填完成区域土地平整后再进行下一个区域的回填和修复工作,修复完成后用于恢复农田旱地作物种植。

废水治理

施工场地内车辆冲洗废水经10m3沉淀池(2*2*2.5m)隔油池与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降尘。

施工和运营期生活污水排入新建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本项目产生的渗滤液在场地内储存罐暂存后,定期用罐车拉运 (略) 污水处理站中和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内灰渣和粉煤灰降尘,不外排。

雨水导排系统

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填埋场,避免渗滤液量的增加和滑坡,采用筑坝结构进行雨水导排。同时在填埋坑周边设置雨水导流渠。在防渗膜边沿设置雨水导排渠,其主渠面采用梯形断面,最大断面尺寸下底500mm,上底800mm,深400mm,通过导流渠将雨水引至填埋场南侧自然沟内。

废气治理

施工过程中使用移动式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填埋作业实行分区分单元分层作业。

粉煤灰运输使用专业的封闭罐车进行运输,粉煤灰不需装在编织袋中。运输过程中应减速慢行,减低粉尘对周围的影响。

复耕及培肥工作尽量在雨后实施,保证土壤中含水量高于8%,如遇干旱天气,使用移动式洒水降尘设备进行洒水降尘,可大幅度减少颗粒物。

噪声治理

施工过程中,选用低噪声、低振动施工机械设备,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通过对运输路线优化,本项目运输车辆可避开村庄,沿途经过敏感点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减少夜间运输。

固废治理

施工和运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车辆冲洗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会产生废机油,废机油产生量极少,年清理一次,清理出的废机油直接装在带盖塑料桶中拉运至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委托处理。

地下水防渗工程

1、矿坑底部和侧壁,采用复合衬层结构作为防渗层,即底部回填750mm厚粘土,采用逐次加高的施工方法,每次的抬升高度不超过2 m,压实后渗透系数不大于10-7 cm/s,底部粘土层上面和平整后的侧壁采用1.5mm高密度聚*烯膜作为防渗层,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

2、场区四周建设截水沟,采用柔性防渗结构,使用人工衬层对场地及边坡进行防渗处理,场区周边设3个地下水监测井。截水沟底宽0.8m,深0.5m,边坡0.625:1,设计截水沟为梯形断面,并在已形成的平台上覆土进行植被恢复。

3、渗滤液收集池:防渗系统使用防水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的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璧体厚度不小于200mm,渗透系数为0.489×10-8cm/s。

封场绿化

填埋完成后,使用200mm的黏土层作为阻隔层,上方覆盖800mm厚的土壤,需对0.5m深土层进行翻耕,采用三铧犁进行土地深翻,使地面土层疏松,利于植被生长成活。国有土地复垦区翻耕量41931m2。为加强复垦后土壤养分及作物成活率,本方案设计对复垦责任范围内的耕地区域再进行覆土工程,覆土厚度800mm,国有土地复垦区需客土量为33545m3,需黏土量为8386.25m3

后期养护

为改善土壤的耕性,提高肥力,预防病虫害,对翻耕后的土地进行土壤培肥,通过人工施肥增加复垦后旱地的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需撒播绿肥41931m2。计1.27吨。本项目涉及的生物化学措施主要指采用人工施肥的生物措施,人工施肥,对复垦后土地施用适当的有机、无机肥料以提高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消除其不良理化性质。施肥中做好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有机肥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弱,需要增施速效化肥保障养分供给,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迅速提高肥力,增加产量。需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53--*(行政审批大厅)
通讯地址: (略) 西三条路517号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新立村火山灰矿点取土场生态修复项目

(略) 新立村火山灰矿点取土场位于温春镇新立村西南部

(略)

牡丹江 (略)

土壤生态修复工作方案:将矿坑分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面积20965.5㎡,回填时间4年,用1年时间客土回填,客土回填完成区域土地平整后再进行下一个区域的回填和修复工作,修复完成后用于恢复农田旱地作物种植。

废水治理

施工场地内车辆冲洗废水经10m3沉淀池(2*2*2.5m)隔油池与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场地降尘。

施工和运营期生活污水排入新建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本项目产生的渗滤液在场地内储存罐暂存后,定期用罐车拉运 (略) 污水处理站中和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内灰渣和粉煤灰降尘,不外排。

雨水导排系统

为防止雨水径流进入填埋场,避免渗滤液量的增加和滑坡,采用筑坝结构进行雨水导排。同时在填埋坑周边设置雨水导流渠。在防渗膜边沿设置雨水导排渠,其主渠面采用梯形断面,最大断面尺寸下底500mm,上底800mm,深400mm,通过导流渠将雨水引至填埋场南侧自然沟内。

废气治理

施工过程中使用移动式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填埋作业实行分区分单元分层作业。

粉煤灰运输使用专业的封闭罐车进行运输,粉煤灰不需装在编织袋中。运输过程中应减速慢行,减低粉尘对周围的影响。

复耕及培肥工作尽量在雨后实施,保证土壤中含水量高于8%,如遇干旱天气,使用移动式洒水降尘设备进行洒水降尘,可大幅度减少颗粒物。

噪声治理

施工过程中,选用低噪声、低振动施工机械设备,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通过对运输路线优化,本项目运输车辆可避开村庄,沿途经过敏感点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减少夜间运输。

固废治理

施工和运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车辆冲洗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会产生废机油,废机油产生量极少,年清理一次,清理出的废机油直接装在带盖塑料桶中拉运至有资质的处理单位委托处理。

地下水防渗工程

1、矿坑底部和侧壁,采用复合衬层结构作为防渗层,即底部回填750mm厚粘土,采用逐次加高的施工方法,每次的抬升高度不超过2 m,压实后渗透系数不大于10-7 cm/s,底部粘土层上面和平整后的侧壁采用1.5mm高密度聚*烯膜作为防渗层,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

2、场区四周建设截水沟,采用柔性防渗结构,使用人工衬层对场地及边坡进行防渗处理,场区周边设3个地下水监测井。截水沟底宽0.8m,深0.5m,边坡0.625:1,设计截水沟为梯形断面,并在已形成的平台上覆土进行植被恢复。

3、渗滤液收集池:防渗系统使用防水混凝土,采用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P6的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璧体厚度不小于200mm,渗透系数为0.489×10-8cm/s。

封场绿化

填埋完成后,使用200mm的黏土层作为阻隔层,上方覆盖800mm厚的土壤,需对0.5m深土层进行翻耕,采用三铧犁进行土地深翻,使地面土层疏松,利于植被生长成活。国有土地复垦区翻耕量41931m2。为加强复垦后土壤养分及作物成活率,本方案设计对复垦责任范围内的耕地区域再进行覆土工程,覆土厚度800mm,国有土地复垦区需客土量为33545m3,需黏土量为8386.25m3

后期养护

为改善土壤的耕性,提高肥力,预防病虫害,对翻耕后的土地进行土壤培肥,通过人工施肥增加复垦后旱地的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需撒播绿肥41931m2。计1.27吨。本项目涉及的生物化学措施主要指采用人工施肥的生物措施,人工施肥,对复垦后土地施用适当的有机、无机肥料以提高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消除其不良理化性质。施肥中做好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有机肥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弱,需要增施速效化肥保障养分供给,扩大有机物质的循环基础,迅速提高肥力,增加产量。需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