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关于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关于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略) 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关于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限: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16日。
联系电话:0877-*
传真:0877-*
联系邮箱:*@*26.com
通信地址: (略) 凤麓街 (略) 延长线2号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类型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 | (略) (略) 抚仙湖周边,涉及凤麓街道、龙街街道、 (略) 居镇 | (略) 水利局 | 报告书 | 玉溪 (略) | 该项目位于 (略) (略) 抚仙湖周边,涉及凤麓街道、龙街街道、 (略) 居镇。项目于2022年3 (略) 发展和改革局下发的《 (略) 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编号:澄发改发[2022] 47号。项目总投资7345.*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86.*元)。 根据批复,项目建设内容为:(1)清水入湖通道整治:对抚澄河、东大河、梁王河、沙亥河、尖山河、路居河(大鲫鱼河)、代村河等7条直接入湖河流进行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截污治污、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建设的整治工程,河道治理总长度约41.28km。 (2)强制脱劣河道(沟渠):对大摆沟、窑泥沟、锁水桥沟、马房中沟、马房西沟等存在劣五类水体的河道(沟渠)进行截污治污、水系连通、渠道清淤及岸坡整治的水质提升工程,河道(沟渠)治理总长度约28.36km。 (3)调蓄带及湿地整治工程:对牛山脚坝塘进行坝塘内清淤、下游渠道修复及岸坡整治工程;对23块湿地2块沉砂池进行管养、维护、清淤、植物收割、水系连通、灌溉系统建设、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建设的整治工程。抚仙湖北岸23块湿地:由西至东分别为尖山河湿地(共6块)、沙亥河湿地、镇海营湿地、抚澄河湿地、马房村湿地、 (略) 湿地、洋潦营-新河口湿地(2块)、东大河湿地、兜底寺湿地、代村河湿地以及马房中沟沉砂池、锁水桥沟沉砂池,抚仙湖南岸湿地2块:分别为大鲫鱼河湿地、张营田心沟末段湿地。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废水 施工期对水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清淤机械作业废水。 1、清淤废水 该项目入湖河道采用人工清淤;暗涵、牛山脚坝塘、调蓄带采用人工+泥浆泵吸取;淤泥输送至临时淤泥干化场内,抽入清运车内,用于塘地修复矿山综合利用。施工区域共布设临时施工场地21处(调蓄带北侧设置5处、沙亥河设置2处、梁王河设置3处、抚澄河设置3处、东大河设置3处、尖山河设置2处、大鲫鱼河设置3处),总占地面积为8400㎡。淤泥在临时淤泥干化场内放置48小时,沥干过程中大部分水回流至调蓄带或湿地,沥干的淤泥通过自卸汽车运至统一堆放场进行堆放;部分河道治理的废弃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清理出的干泥通过自卸汽车运送。 该工程不在库区内设置洗车场,不产生冲洗废水。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 (略) (略) ,最 (略) 污水处理厂,不直接外排。 (二)施工废气 1、施工废气 该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 (略) 运输扬尘、施工机械车辆的燃油废气。 (1)扬尘 该项目现场调查,项目作业周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略) 运输条件,使用3辆20t自卸汽车,平均每台运输车往返次数约1趟/天。 (2)燃油废气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放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三)施工噪声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强度约在70~90dB(A)之间。 (四)施工固体废弃物 建筑垃圾及废弃土石方全部统一运送,用于矿山修复利用。 割青植物合计1984.92t,运至江川区有机肥厂(江川县前卫向阳有机肥料厂)进行堆肥。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并入当地的垃圾回收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五)施工期生态影响 清淤河道和脱劣渠道:在河道(渠道)内进行施工作业,导致地表径流SS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该项目采用临时措施关闭直接入湖闸门,将施工期废水经过湿地沉淀SS后,再将河水补进抚仙湖。 调蓄带:根据《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提蓄水循环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介绍,目前调蓄带内蓄水,通过东线和西线调水工程将调蓄带内水体回用于农田灌溉,不流入抚仙湖。河道、调蓄带、湿地清淤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短期内破坏河道、调蓄带、湿地底部长期形成的底栖动物生存环境,待清淤完成后,调蓄带容纳能力得到恢复,河道抗洪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湿地:施工期清淤河道和脱劣渠道地表径流进入湿地,造成湿地短时间负荷上升,但主要污染物为SS,对湿地影响不大。湿地植被为人工种植,后期复种后,湿地生态环境会逐步恢复。湿地清淤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短期内破坏湿地底部长期形成的底栖动物生存环境,但清淤完成后,湿地容纳将得到恢复。 临时用地的占用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待施工期结束后复垦。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分析 (一)运营期废气 该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是湿地和调蓄带产生的恶臭,呈无组织排放,恶臭产生量较少。 (二)运营期废水 运营期管理人员生活产生少量废水依托附近的公共卫生间,废水通过污 (略) 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外排。 (三)运营期地表水 该项目从梁王河水库向抚澄河进行生态补水,沿梁王河水库东侧北中龙沟(三面光渠道内)铺设引水管至抚澄河,管材采用PE管,管径DN300,管道全线长约1.62km。 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实施主要是为了对抚仙湖周边23座湿地,1条生态调蓄带及入湖河流进行清淤,削减入湖污染物进入量;同时依托现有农业水利设施划定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通过修复现有水利设施,将初期雨水及农田退水引入隔离带或湿地,在旱季通过现有水利工程引入农田灌溉;保证入湖河道上游水库清水入湖,达到入湖河流水质Ⅴ类及以上的目标。 (四)运营期噪声 运营期噪声主要是周围车辆运输、绿化采用机械修剪产生、游客观光产生。通过绿化和距离的衰减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五)运营期固体废弃物 ①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并入附近的公共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②绿化维护割青产生的植被,交由当地蓝莓种植地堆肥后使用。 三、公众参与 2022年6月13日,建设单位在“玉溪高古楼”网站进行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首次公示,项目环评报告初稿完成后,于2022年9月20日至10月0 (略) 水利局、路居镇社区、凤麓街道、龙街街道和右所镇公告栏进行了征求意见稿的公示,在玉 (略) 站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于2022年9月23日、26日在玉溪日报进行两次报纸公示。并发放公众参与意见表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个人的意见调查表发放50份,回收50份;团体的意见调查表发放10份,回收10份。100%的公众和团体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无人反对该项目。此外,当地群众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都希望能通过加强环保措施来降低项目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022年8月9日,建设单位通过玉 (略) 站(http://**)进行了报批前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反馈及建议。 公众普遍认为,项目的施工有利于抚仙湖的保护,但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噪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可以看出,当地公众对项目建设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希望建设单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四、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施工期地表水影响减缓措施 (1)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工具清洗、养护和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 (2)施工前提前完成施工场地的拦水、截水、沉淀池等挡拦和防护设施; (3)材料堆场远离抚仙湖设置,并进行覆盖; (4)施工过程中检查好车辆状况, (略) 监控,减少车辆漏油的现象; (5)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向抚仙湖排放废、污水,倾倒土石方或垃圾,严禁施工人员随意从抚仙湖取水; (6)淤泥余水为沥净水,回流调蓄带,不外排。 (二)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1)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示牌; (2)土石方施工作业面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对已完成的并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面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 (3)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及车辆等防尘降尘措施; (4)加强物料堆存及运输管理。施工工地内堆放砂石、建筑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粉状、粒状和块状建筑材料,采取封闭或者遮盖等防尘措施;运输物料、渣土的车辆采用密闭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 (5)施工便道利 (略) ,确需新建的,宜分段采取措施;经过村庄的,采用不易产尘的物料进行硬化,施工便道使用结束后,不能作 (略) 使用的,开展生态恢复或复垦。 (6)合理设置淤泥干化场,弃渣场远离敏感区,进行洒水降尘,大风天气 (略) 进行遮盖,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局部声级过高,高噪声机械置于敏感点较远的位置;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禁止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作业; (3)施工时采用降噪作业方式: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 (4)合理 (略) 线和时间: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车辆进入现场减速、并减少鸣笛; (5)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场所附近的居民点进行监测,保证其不受噪声超标影响。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并入附近的公共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绿化维护割青产生的植被,交由当地蓝莓种植地堆肥后使用。 (五)其他措施 (1)避免施工过程建筑废物废渣滑落河道,造成污染,项目施工产生的弃土及时委托渣土清运单位清运,严禁随意堆放;施工活动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分类集中收集,不能利用的运往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2)生活垃圾集中堆存在防渗区域内,及时清运,避免淋滤液下渗对地下水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 (3)对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沉淀池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内部涂防渗涂料。 五、运行期环保措施 (一)噪声防治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管理及维护,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固体废弃防治措施 淤泥沥干之后转移至清运车内统一运送,用于矿山修复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割青产生的植被堆肥后使用。 六、结论 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实施主要是为了对抚仙湖周边23座湿地,1条生态调蓄带及入湖河流进行清淤,削减入湖污染物进入量,水流速度将会加快,水中溶解氧含量提高,将使入湖河流水质得到改善,生存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发育更成熟,其质量、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将得到提高,有利阻止或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 依托现有农业水利设施划定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通过修复现有水利设施,将初期雨水及农田退水引入隔离带或湿地,在旱季通过现有水利工程引入农田灌溉;从而保证入湖河道上游水库清水入湖,达到入湖河流水质Ⅴ类及以上的目标。 施工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生态破坏、废水、噪声、粉尘的产生,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后各种影响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项目运营泵站对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经采取相应的环保设施后,噪声对周围影响较小;固废处置率为100%,废气、噪声可达标排放,可将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项目选址和建设内容符合当地主要规划,项目建设对风景名胜区、鱼类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影响可以接受。 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不存在制约工程实施的环境因素,工程建设可行。 |
(略) 生态环境局澄江分局关于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拟审查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限: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16日。
联系电话:0877-*
传真:0877-*
联系邮箱:*@*26.com
通信地址: (略) 凤麓街 (略) 延长线2号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类型 | 环评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 | (略) (略) 抚仙湖周边,涉及凤麓街道、龙街街道、 (略) 居镇 | (略) 水利局 | 报告书 | 玉溪 (略) | 该项目位于 (略) (略) 抚仙湖周边,涉及凤麓街道、龙街街道、 (略) 居镇。项目于2022年3 (略) 发展和改革局下发的《 (略) 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编号:澄发改发[2022] 47号。项目总投资7345.*元(其中,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86.*元)。 根据批复,项目建设内容为:(1)清水入湖通道整治:对抚澄河、东大河、梁王河、沙亥河、尖山河、路居河(大鲫鱼河)、代村河等7条直接入湖河流进行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截污治污、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建设的整治工程,河道治理总长度约41.28km。 (2)强制脱劣河道(沟渠):对大摆沟、窑泥沟、锁水桥沟、马房中沟、马房西沟等存在劣五类水体的河道(沟渠)进行截污治污、水系连通、渠道清淤及岸坡整治的水质提升工程,河道(沟渠)治理总长度约28.36km。 (3)调蓄带及湿地整治工程:对牛山脚坝塘进行坝塘内清淤、下游渠道修复及岸坡整治工程;对23块湿地2块沉砂池进行管养、维护、清淤、植物收割、水系连通、灌溉系统建设、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建设的整治工程。抚仙湖北岸23块湿地:由西至东分别为尖山河湿地(共6块)、沙亥河湿地、镇海营湿地、抚澄河湿地、马房村湿地、 (略) 湿地、洋潦营-新河口湿地(2块)、东大河湿地、兜底寺湿地、代村河湿地以及马房中沟沉砂池、锁水桥沟沉砂池,抚仙湖南岸湿地2块:分别为大鲫鱼河湿地、张营田心沟末段湿地。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废水 施工期对水环境造成影响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清淤机械作业废水。 1、清淤废水 该项目入湖河道采用人工清淤;暗涵、牛山脚坝塘、调蓄带采用人工+泥浆泵吸取;淤泥输送至临时淤泥干化场内,抽入清运车内,用于塘地修复矿山综合利用。施工区域共布设临时施工场地21处(调蓄带北侧设置5处、沙亥河设置2处、梁王河设置3处、抚澄河设置3处、东大河设置3处、尖山河设置2处、大鲫鱼河设置3处),总占地面积为8400㎡。淤泥在临时淤泥干化场内放置48小时,沥干过程中大部分水回流至调蓄带或湿地,沥干的淤泥通过自卸汽车运至统一堆放场进行堆放;部分河道治理的废弃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清理出的干泥通过自卸汽车运送。 该工程不在库区内设置洗车场,不产生冲洗废水。 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 (略) (略) ,最 (略) 污水处理厂,不直接外排。 (二)施工废气 1、施工废气 该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 (略) 运输扬尘、施工机械车辆的燃油废气。 (1)扬尘 该项目现场调查,项目作业周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略) 运输条件,使用3辆20t自卸汽车,平均每台运输车往返次数约1趟/天。 (2)燃油废气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排放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 (三)施工噪声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强度约在70~90dB(A)之间。 (四)施工固体废弃物 建筑垃圾及废弃土石方全部统一运送,用于矿山修复利用。 割青植物合计1984.92t,运至江川区有机肥厂(江川县前卫向阳有机肥料厂)进行堆肥。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并入当地的垃圾回收点,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五)施工期生态影响 清淤河道和脱劣渠道:在河道(渠道)内进行施工作业,导致地表径流SS浓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该项目采用临时措施关闭直接入湖闸门,将施工期废水经过湿地沉淀SS后,再将河水补进抚仙湖。 调蓄带:根据《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提蓄水循环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介绍,目前调蓄带内蓄水,通过东线和西线调水工程将调蓄带内水体回用于农田灌溉,不流入抚仙湖。河道、调蓄带、湿地清淤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短期内破坏河道、调蓄带、湿地底部长期形成的底栖动物生存环境,待清淤完成后,调蓄带容纳能力得到恢复,河道抗洪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湿地:施工期清淤河道和脱劣渠道地表径流进入湿地,造成湿地短时间负荷上升,但主要污染物为SS,对湿地影响不大。湿地植被为人工种植,后期复种后,湿地生态环境会逐步恢复。湿地清淤造成底栖生物损失,短期内破坏湿地底部长期形成的底栖动物生存环境,但清淤完成后,湿地容纳将得到恢复。 临时用地的占用会对地表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待施工期结束后复垦。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分析 (一)运营期废气 该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是湿地和调蓄带产生的恶臭,呈无组织排放,恶臭产生量较少。 (二)运营期废水 运营期管理人员生活产生少量废水依托附近的公共卫生间,废水通过污 (略) 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外排。 (三)运营期地表水 该项目从梁王河水库向抚澄河进行生态补水,沿梁王河水库东侧北中龙沟(三面光渠道内)铺设引水管至抚澄河,管材采用PE管,管径DN300,管道全线长约1.62km。 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实施主要是为了对抚仙湖周边23座湿地,1条生态调蓄带及入湖河流进行清淤,削减入湖污染物进入量;同时依托现有农业水利设施划定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通过修复现有水利设施,将初期雨水及农田退水引入隔离带或湿地,在旱季通过现有水利工程引入农田灌溉;保证入湖河道上游水库清水入湖,达到入湖河流水质Ⅴ类及以上的目标。 (四)运营期噪声 运营期噪声主要是周围车辆运输、绿化采用机械修剪产生、游客观光产生。通过绿化和距离的衰减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五)运营期固体废弃物 ①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并入附近的公共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②绿化维护割青产生的植被,交由当地蓝莓种植地堆肥后使用。 三、公众参与 2022年6月13日,建设单位在“玉溪高古楼”网站进行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首次公示,项目环评报告初稿完成后,于2022年9月20日至10月0 (略) 水利局、路居镇社区、凤麓街道、龙街街道和右所镇公告栏进行了征求意见稿的公示,在玉 (略) 站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于2022年9月23日、26日在玉溪日报进行两次报纸公示。并发放公众参与意见表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个人的意见调查表发放50份,回收50份;团体的意见调查表发放10份,回收10份。100%的公众和团体均支持本项目建设,无人反对该项目。此外,当地群众具有很强的环境意识,都希望能通过加强环保措施来降低项目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022年8月9日,建设单位通过玉 (略) 站(http://**)进行了报批前全本及公众参与说明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反馈及建议。 公众普遍认为,项目的施工有利于抚仙湖的保护,但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噪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公众参与调查可以看出,当地公众对项目建设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希望建设单位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四、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一)施工期地表水影响减缓措施 (1)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工具清洗、养护和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 (2)施工前提前完成施工场地的拦水、截水、沉淀池等挡拦和防护设施; (3)材料堆场远离抚仙湖设置,并进行覆盖; (4)施工过程中检查好车辆状况, (略) 监控,减少车辆漏油的现象; (5)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向抚仙湖排放废、污水,倾倒土石方或垃圾,严禁施工人员随意从抚仙湖取水; (6)淤泥余水为沥净水,回流调蓄带,不外排。 (二)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1)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示牌; (2)土石方施工作业面采取防尘抑尘措施,对已完成的并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面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 (3)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并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及车辆等防尘降尘措施; (4)加强物料堆存及运输管理。施工工地内堆放砂石、建筑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粉状、粒状和块状建筑材料,采取封闭或者遮盖等防尘措施;运输物料、渣土的车辆采用密闭或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 (5)施工便道利 (略) ,确需新建的,宜分段采取措施;经过村庄的,采用不易产尘的物料进行硬化,施工便道使用结束后,不能作 (略) 使用的,开展生态恢复或复垦。 (6)合理设置淤泥干化场,弃渣场远离敏感区,进行洒水降尘,大风天气 (略) 进行遮盖,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局部声级过高,高噪声机械置于敏感点较远的位置;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禁止在夜间22时至次日6时进行建筑施工作业; (3)施工时采用降噪作业方式:施工机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养护; (4)合理 (略) 线和时间: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车辆进入现场减速、并减少鸣笛; (5)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场所附近的居民点进行监测,保证其不受噪声超标影响。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1)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并入附近的公共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绿化维护割青产生的植被,交由当地蓝莓种植地堆肥后使用。 (五)其他措施 (1)避免施工过程建筑废物废渣滑落河道,造成污染,项目施工产生的弃土及时委托渣土清运单位清运,严禁随意堆放;施工活动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分类集中收集,不能利用的运往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 (2)生活垃圾集中堆存在防渗区域内,及时清运,避免淋滤液下渗对地下水水质和土壤造成污染; (3)对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沉淀池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内部涂防渗涂料。 五、运行期环保措施 (一)噪声防治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管理及维护,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固体废弃防治措施 淤泥沥干之后转移至清运车内统一运送,用于矿山修复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处置。割青产生的植被堆肥后使用。 六、结论 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一期工程实施主要是为了对抚仙湖周边23座湿地,1条生态调蓄带及入湖河流进行清淤,削减入湖污染物进入量,水流速度将会加快,水中溶解氧含量提高,将使入湖河流水质得到改善,生存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使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发育更成熟,其质量、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将得到提高,有利阻止或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 依托现有农业水利设施划定自然生态物理隔离带,通过修复现有水利设施,将初期雨水及农田退水引入隔离带或湿地,在旱季通过现有水利工程引入农田灌溉;从而保证入湖河道上游水库清水入湖,达到入湖河流水质Ⅴ类及以上的目标。 施工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生态破坏、废水、噪声、粉尘的产生,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后各种影响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项目运营泵站对区域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经采取相应的环保设施后,噪声对周围影响较小;固废处置率为100%,废气、噪声可达标排放,可将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项目选址和建设内容符合当地主要规划,项目建设对风景名胜区、鱼类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准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影响可以接受。 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不存在制约工程实施的环境因素,工程建设可行。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