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2021-2030)
尉氏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2021-2030)
一、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秉承“让 (略) , (略) 拥抱森林”的宗旨,以 (略) 、建成“绿耀尉州,林茂粮丰”的尉氏为目标,推进“尉氏生态廊道、村镇绿化、贾鲁河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带、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工程,提升森林质量,统筹城乡人居环境,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弘扬生态文化,打造宜居宜 (略) 氛围,把尉氏县建设成为生态系统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 (略) 。
(二)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科学绿化,统筹治理; 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坚持森林富民、振兴乡村。
(三)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略) 绿化委员会、 (略) 林业局《关于着 (略) (略) 建设的指导意见》(豫绿[2019]1号)《 (略) (略) 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8 年)》《 (略) 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 年)》等。
(四)规划范围
(略) (略) 建设总体规划范围为尉氏县县域,总面积1307 平方公里,现辖城关镇、洧川镇、永兴镇、张市镇、庄头镇、朱曲镇、蔡庄镇、十八里镇、水坡镇、大营镇、邢庄乡、大马乡、岗李乡、门楼任乡、大桥乡、南曹乡、小陈乡共 17 个乡镇,516 个行政村,1个产业集聚区。
(五)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10年,即 2021-2030 年,共分为三个阶段:一期2021-2023年,为创建期;二期 2024-2026年,为提升期;三期 2027-2030年,为巩固期。
(六)建设目标
秉承生态优先理念,以生态保护恢复为前提、林业生态建设为支撑,通过积极发展以森 (略) 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小区游园等,在城区内着力开展城区绿化;依托主要公路、铁路、河流、水渠、农田林网等,建设城乡森林网络,着力推进森林环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提高村镇绿化水平,着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与森林抚育相结合,提高新造林档次、开展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着力推进森林健康;积极发展尉氏县木板材加工、林果、花卉苗木等优势林业产业,开展森林休闲、康养等生态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森林惠民;依托各类生态资源,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生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着力 (略) 文化建设。依托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利用区位优势,至规划期末,把尉氏县建设成为郑州航空港区的森林后花园,努力建成平原地区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彰、森林围城、绿意满城的高 (略) 。阶段目标
1、一期目标(2021-2023 年)
努 (略) (略) 的基础性工作,按期分步实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 (略) 支撑体系建设的各项工程内容, (略) 森林管理。到 2023 年,各项指标均达到《 (略) (略) 评价指标》的要求。
2、二期目标(2024-2026 年)
(略) 森林的建设水平,一方面对一期实施的工程查漏补缺,升级提质;另一方面继续完成中期建设任务, (略) 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力度, (略) 建设项目的实施,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努力创建 (略) 。
3、三期目标(2027-2030 年)
进 (略) 森林建设工作成果, (略) 森林健康, (略) 林业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加强资 (略) 森林管理。
(七)规划定位
综合考虑尉氏县的地理区位、自然特点、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因素, (略) 的创建理念,确定 (略) (略) 的定位为:“ 绿耀尉州, 林茂粮丰 ”。
二、总体布局
依据尉氏县城乡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布局和自然林水形态,以尉氏中心城区为核心节点,以道路、河渠等廊道为衔接构建互联互通的城乡森林生态网络,针对尉氏县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文化、产业特点,按照尉氏县城乡总体发展要求,构建以“一核、二区、三带、多廊、多点”为骨架的总体布局森林景观框架。
“一核”指尉氏县建成区。主要涉及城关镇,地处贾鲁河西畔,是尉氏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加大力度建设城
区公园绿地,为市民增加绿色福利空间;在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开展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 (略) 绿量;提升单位绿地绿化水平和档次,在现有单位绿地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升绿化成果,保持单位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厂矿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
“二区”是指西部生态屏障区和东部农田生态防护区。
西部生态屏障区。该区位于县西部和西北部,为沙丘岗地,
涉及岗李、大马、大营、庄头、门楼任、邢庄等乡镇。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的原则,选用优良乡土高大乔木树种,营造防风固沙林,继续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应绿尽
绿,达到沙岗沙丘绿色海洋的效果,构筑西部绿色生态屏障。东部农田生态防护区。该区位于县东部, (略) 镇、十八
里镇、水坡镇、小陈乡、永兴镇、南曹乡、蔡庄镇、洧川镇和朱曲镇。与尉氏县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相结合,完善和提升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在道路、河流、沟渠两侧营造防护林带,重点栽植乡土树种,积极营造混交、乔灌搭配林带,提升防护功能,构建平原生态绿网。
“三带”指贾鲁河、北康沟河、杜公河生态保育带。以水为载体,做好县域水体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构建以贾鲁河为主体贯通南北、北康沟河、杜公河为主体贯通东西的清水绿岸生态保育带,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集生态功能和艺术美感于一体的景观标志 (略) 形象窗口。
“多廊”是指城乡生态防护廊道。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乡主干道及河流沟渠为骨架,在县域范围内形成林路相依、林水相映、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网络。
“多点”以城区绿地为中心的绿化点和村镇为中心的绿化点。通过城区绿化、乡村绿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产业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构建百游园,体现尉氏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的特色和亮点。
三、建设内容
(一)森林生态建设
1、城区绿地建设规划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规划一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69%,建成区林木覆盖率 27.7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 13.16m;二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83%,建成区林木覆盖率 2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3.98m;至规划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5.87%,建成区林木覆盖率 29.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5.57m2。
居住区绿地建设。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 30%,旧城区改造不得低于 25%。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为 1.0hm2,小区游园应在 0.4hm2以上,组团绿地应在 0.04hm2以上。居住区内人均集中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 0.5m2 /人,小区级(含组团)不少于1.0m2/人,居住区级(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新规划居住区公园或小游园面积应不低于 1.5-2 m2 /人,现状公园绿地指标不足的旧居住区应通过逐步改造达到 1m2 /人。
单位绿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升绿化成果,增加单位绿地面积,提升单位绿地绿化水平和档次,保持单位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40%,厂矿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30%。
道路绿地建设。按照“适地适树、树种多样、配置合理”的原则大力实施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建成区道路绿化达标率 90%;应结合道路两旁的公园绿地等其他形式的绿地总体考虑景观效果,以形 (略) 街道景观。
2、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廊道绿化工程建设。新增乡村镇道路绿化面积为 282.64hm2,提升改造 248.89hm2,主要对新建、提升改造的高速、国、省、县道乡、村道路进行绿化和补植完善。
河渠绿化工程建设。对未绿化的地段进行绿化,对现有绿化未达到标准的进行完善。规划一期新建河渠生态廊道 14.53hm2,完善更新 85.33hm2;二期完善河渠生态廊道 32.00hm2;三期则在此基础上巩固完善河渠生态廊道19.15hm2。
3、城郊隔离防护林建设
规划改造更新防护林 39.25hm2,其中一期更新15.6hm2;二期更新9.72hm2;三期更新13.93hm2。到规划期末,完善提升生 (略) 森林体系。
4、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
森林公园。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设施、解说、标识系统,提升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使使重要物种、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结合绿道系统、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休闲场所等项目开展专项规划与建设,打造宜游宜教宜乐的生态教育与休闲基地。
湿地公园。加强贾鲁河系统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宣传教育、监测调查、科研等方面的研究建设;建立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全面维护好尉氏湿地生境内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环境的稳定,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恢复湿地功能的目标。规划一期新建贾鲁河白鹭湿地公园,面积33.33hm2;规划在三期新建贾鲁河湿地公园,面积1320hm2。
5、农田防护林建设
在现有农田林网的基础上,以新建和提质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质量和农田林网控制率,三期达到提升稳固森林质量。规划期内农田林网新造林面积 164hm2,完善更新面积408.1hm2。其中,一期新造48hm2,更新140.1hm2;二期新造58hm2,更新134hm2;三期新造 58hm2,更新134hm2。
6、村镇绿化工程
乡镇绿化工程。与镇区现有游园、公园等绿化相结合,增加乡镇公园,改善乡镇居民的人居环境。规划乡镇公园一期新建 2个,面积 2hm2;二期新建5个,面积5hm2。
村庄绿化工程。行政村绿化提升。将推进果树进村入户,实现乡村林果化。规划一期在庄头镇、邢庄乡、张市镇、小陈乡、南曹乡、蔡庄镇、朱曲镇、洧川镇、大马乡、门楼任乡、大桥乡、新尉园区等乡镇(园区)开展 51 个行政村各建一处面积不低于 3 亩以上小型公共绿地,面积10.2hm2,达到辖区 63.76%行政村建有 3 亩以上小型;二期开展 85 个行政村各建一处面积不低于 3 亩以上小型公共绿地,面积17hm2,达到辖区 80.23%行政村建有3亩以上小型;三期开展102个行政村各建一处面积不低于3亩以上小型公共绿地,面积20.4hm2,辖区 100%行政村建有 3 亩以上小型。
森林乡村建设。规划期内新建森林乡村52个,其中一期 20 个,二期 32个;新建森林示范村34个,其中一期 12 个,二期15个,三期7个。规划期内,全县共建设乡村绿化美化面积254.6hm2,其中:一期完成绿化美化面积 89.2hm2,二期完成绿化美化面积145hm2,三期完成绿化美化面20.4hm2。
森林特色小镇建设。以建设森林小镇为目标,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完善休闲游憩绿地。在乡镇主要节点,建设块状、片状景观绿地。规划期内 (略) 级森林特色小镇 1 个。
7、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中幼林抚育工程。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的要求,对现有中幼林采取补植、修枝、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措施,以提高林木生长量。规划期实施中幼林抚育 1345.18hm2,其中一期 663.78hm2,二期 351.52hm2,三期 329.88hm2。
低产低效林工程。现有低产低效林工程主要通过林分更新改造、补植补造、抚育修壮、病虫害林修复和防火等建设内容,加强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力度,使无立木林地转化为有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对经济果林采取嫁接或更换优良品种的方式进行改造。不断优化树种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生态效益。规划期实施中幼林抚育 1100hm2。其中一期 400hm2,二期 300hm2,三期 400hm2。
8、平原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
选择杨树、泡桐、刺槐、白蜡、柳树、楸树、雪松、白蜡、苦楝、银杏、栾树、五角枫等乡土树种,在岗李、大马、大营、庄头、门楼任、邢庄等乡镇新建防风固沙林 185hm2,更新 416hm2。其中,一期新造 60hm2,更新 140hm2;二期新造 60hm2,更新 140hm2;三期新造 65hm2,更新 136hm2。
9、绿道建设工程
规划建设两个层次的绿道,分别是 (略) 绿道和县域内的区域绿道。
城市绿道。 (略) 空间结构及功能拓展方向,城市绿道应 (略) 的各功能组团,且尽量接近使用主体,即结合人流活动密集的重点地区进行布局。规划 3 (略) 绿道,总长度17.12km。
区域绿道。穿行于生态郊野区域的绿道应依托滨水、林、田等自然要素,因形就势,保护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沿主要水系以及主干道等进行布局,为促进区域间的绿色出行提供条件。规划 2 条区域绿道,总长度10.7km。
(二)森林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完善现有的森林文化科普基地的基础,将更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加强历史人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一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打造 3处,新建 1 处。二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打造3处。三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新建1处。
2、义务植树基地
规划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70hm2 ,一期建设 45hm2,二期建设55hm2,三期建设 70hm2。同时,加大义务植树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3、古树名木保护
规划一期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机制,加强保护宣传,对古树名木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加强科学复壮管理,采取抢救性措施,促进古树名木的生长;二期和三期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加强后续保护,扩大古树名木管护标准,保护后续资源。
4、县树、县花
积极评选确定县树、县花,并 (略) 绿化中的应用。举办摄影、画展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县树、县花的文化底蕴, (略) 民植树种花、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县树、县花广泛推广应用, (略) 特色。
5、生态文化活动
依托贾鲁河、尉氏桃花及北宋兴国寺塔等自然、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尉氏县的生态文化特色,进一步展现尉氏县自然历史特征以及其文化交融的特殊地位。在加强生态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探索建立多种弘扬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规划结合重要节日和尉氏县的资源特点,在尉氏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县城内, (略) 民、游客、专业人员、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举办节庆活动、游览活动、文艺比赛、成果展览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关 (略) 发展的关系,传播生态文化知识、提倡绿色生活,通过举办一系列社会实践和节庆活动,培养人们良好的环保意识,达到传播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目的,扩大尉氏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6、 (略) 创建宣传活动
(略) 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创建期使公 (略) 建设的支持率、满意度继续提升;创建成功后,继续宣传, (略) 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民心。
(三)、林业产业规划
1、林果产业
规划一期更新提质 10hm2;二期更新提质 20hm2;三期更新提质 30hm2。规划期末培育林果龙头示范企业2家,特色林果观光采摘基地3家。
2、苗木花卉产业
规划更新苗木花卉面积110hm2。其中一期更新30hm2,二期更新40hm2,三期更新 40hm2。规划进行提升完善苗 (略) 场1处。
3、林下经济
林菌种植基地。规划新增面积为 14.67hm2,其中一期新增 4hm2,二期新增 4.26hm2,三期新增6.41hm2。(2)林药种植基地。规划林药模式新增面积43.33hm2,其中一期新增 23.33 hm2,二期新增 10hm2,三期新增 10hm2。(3)林下养殖基地建设。规划新增林下养殖基104地 57.33hm2,其中一期新增 11.03hm2,二期新增 31.17hm2,三期新增15.13hm2;新增禽类、畜类 28 万只,其中一期新增 15 万只,二期新增7万只,三期新增6万只。
4、生态旅游
充分利用尉氏旅游发展优势,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依托森林公园、湿地资源、主题公园及纪念园、花木园等丰富生态旅游载体,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生态旅游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康养健身游、美丽乡村旅游和历史文化游等,促进产业链向森林体验、度假休闲、森林运动等方向延伸,着力培育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全面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木板材加工产业
在尉氏县现有板材加工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木材加工制造产业发展集群建设,在实现木材加工制造与用材林基地同步建设的同时,形成原料加工、产品制造与深(精)加工和产品销售的产业服务体系。
(四) (略) 建设支撑规划
1、森林资源管护
持续强化基层管护队*和管护设施,要稳定县、乡镇各级专业养护、防治队*和专、兼职监测巡查员。逐步完善尉氏县林政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维系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执法保障。
2、森林防火
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建设,新设防火宣传牌150个、宣传栏110个,警示牌350个。至规划期末,确保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9‰以下。
3、有害生物防治
规划一期建设县级检疫实验室1个,新增检疫执法设备2套;二期、三期各新增检疫执法设备1套。
4、智慧林业建设
建设林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打造全县统一、完善的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林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初步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的林业管理体系。
5、科技支撑
加强对优良乡土树种的选育和种源试验,保障造林绿化、环境美化和特色经济林木种植的良种苗木需求。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机构,使科技成果有一个顺畅快捷的转化渠道,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加强对林业科研人员和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继续抓好专项技术培训,加速人才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强化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成立 (略) (略) 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林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发展中心,由县林业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日常工作。各乡镇也相继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工作信心,把思想和行动 (略) (略) 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牵头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指导, (略) (略) 工作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督促检查等。责任单位要主动担当,形成工作合力,“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抓具体,成立工作机构,围绕本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执行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分工,明晰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及工作成效整体推进。县政府将把 (略) 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指导、服务作用。政府用政策和制度来激励公众;政府的政策能广泛、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促使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 (略) 场资源配置中 (略) 建设。 健全生态建设法制体系,制定和 (略) 文化建设、保护方面的制度与政策;依法查处侵占林地、毁坏绿地林木、乱砍滥伐等破坏绿 化成果和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采取个人承包、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和林木管护,为造林绿化工作提供持久动力。
(三)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 (略) 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林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切实 (略) 创建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要进 (略) 森林建设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林业资金,相关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视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将《 (略) (略) 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的建设工程纳入政府投入预算计划中,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略) 建设工程的完成。城建、交通、水务、林业、国土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上争取,加强项
目、资金整合力度。并多方融资,拓宽投资渠道,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有效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公民投资或捐资造林绿化。以政府投资为主,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推进森林进程、森林环城、森林乡村和立体绿化等其它类型的增绿工程建设。
(四)技术保障
加强林业技术人员培训, (略) 建设的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林业、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及林业新技术推广力度,强化林业科技队*建设和培训工作,积极推行科技人员项目承包,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不断提升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机构,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支持林业协会的发展,建立专业队*与协会组织相结合、 (略) 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林业技术队*。
(五)社会保障
开展多种活动, (略) 民参与创森,积极开展以“创森”为主题的活动, (略) 民的生态意识。如:组建群众义务纠察队*, (略) 民群众特别是退休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森林、绿地的管理中;开展义务植树、绿地认养等活动;动员各种社会 (略) 绿地建设与管理等,通过开展以 (略) 民积极 (略) 的建设, (略) (略) 建设的参与, (略) (略) 的归属感。积极运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如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公益广告等, (略) 创建的宣传工作,并通 (略) 级森
(略) 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以及“植树节”、“爱鸟周”、“国际湿地日”、“国际环境日”等节庆活动,广泛传播 (略) 的目的意义、创建标准、目标任务和相关要求, (略) (略) 的知晓率、支持率,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 (略) 的浓厚氛围。
(六)科技保障
(略) 所的合作,整合优质科技资源,建立尉氏县林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加大 (略) 林业科学研究的投入,积极引进人才,形成研究团队,实现尉氏林业自主创新,为 (略) 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强化林业专家网络远程技术咨询系统建设,开 (略) 林业技术推广平台, (略) 林业科学技术普及,举办林业专家和科技下乡活动, (略) 林业科技转移能力;推广成熟的育苗、造林、乡土树种驯化技术,加大营林科技含量, (略) 建设的进程;倡导应用湿地恢复与修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新技术、新成果。
一、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秉承“让 (略) , (略) 拥抱森林”的宗旨,以 (略) 、建成“绿耀尉州,林茂粮丰”的尉氏为目标,推进“尉氏生态廊道、村镇绿化、贾鲁河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带、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工程,提升森林质量,统筹城乡人居环境,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弘扬生态文化,打造宜居宜 (略) 氛围,把尉氏县建设成为生态系统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 (略) 。
(二)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科学绿化,统筹治理; 坚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坚持森林富民、振兴乡村。
(三)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略) 绿化委员会、 (略) 林业局《关于着 (略) (略) 建设的指导意见》(豫绿[2019]1号)《 (略) (略) 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8 年)》《 (略) 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5 年)》等。
(四)规划范围
(略) (略) 建设总体规划范围为尉氏县县域,总面积1307 平方公里,现辖城关镇、洧川镇、永兴镇、张市镇、庄头镇、朱曲镇、蔡庄镇、十八里镇、水坡镇、大营镇、邢庄乡、大马乡、岗李乡、门楼任乡、大桥乡、南曹乡、小陈乡共 17 个乡镇,516 个行政村,1个产业集聚区。
(五)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10年,即 2021-2030 年,共分为三个阶段:一期2021-2023年,为创建期;二期 2024-2026年,为提升期;三期 2027-2030年,为巩固期。
(六)建设目标
秉承生态优先理念,以生态保护恢复为前提、林业生态建设为支撑,通过积极发展以森 (略) 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小区游园等,在城区内着力开展城区绿化;依托主要公路、铁路、河流、水渠、农田林网等,建设城乡森林网络,着力推进森林环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提高村镇绿化水平,着力推进森林乡村建设;与森林抚育相结合,提高新造林档次、开展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着力推进森林健康;积极发展尉氏县木板材加工、林果、花卉苗木等优势林业产业,开展森林休闲、康养等生态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森林惠民;依托各类生态资源,建立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生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着力 (略) 文化建设。依托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利用区位优势,至规划期末,把尉氏县建设成为郑州航空港区的森林后花园,努力建成平原地区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彰、森林围城、绿意满城的高 (略) 。阶段目标
1、一期目标(2021-2023 年)
努 (略) (略) 的基础性工作,按期分步实施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 (略) 支撑体系建设的各项工程内容, (略) 森林管理。到 2023 年,各项指标均达到《 (略) (略) 评价指标》的要求。
2、二期目标(2024-2026 年)
(略) 森林的建设水平,一方面对一期实施的工程查漏补缺,升级提质;另一方面继续完成中期建设任务, (略) 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力度, (略) 建设项目的实施,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努力创建 (略) 。
3、三期目标(2027-2030 年)
进 (略) 森林建设工作成果, (略) 森林健康, (略) 林业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加强资 (略) 森林管理。
(七)规划定位
综合考虑尉氏县的地理区位、自然特点、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因素, (略) 的创建理念,确定 (略) (略) 的定位为:“ 绿耀尉州, 林茂粮丰 ”。
二、总体布局
依据尉氏县城乡发展格局、基础设施布局和自然林水形态,以尉氏中心城区为核心节点,以道路、河渠等廊道为衔接构建互联互通的城乡森林生态网络,针对尉氏县森林、湿地资源和生态、文化、产业特点,按照尉氏县城乡总体发展要求,构建以“一核、二区、三带、多廊、多点”为骨架的总体布局森林景观框架。
“一核”指尉氏县建成区。主要涉及城关镇,地处贾鲁河西畔,是尉氏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加大力度建设城
区公园绿地,为市民增加绿色福利空间;在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开展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 (略) 绿量;提升单位绿地绿化水平和档次,在现有单位绿地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升绿化成果,保持单位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厂矿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
“二区”是指西部生态屏障区和东部农田生态防护区。
西部生态屏障区。该区位于县西部和西北部,为沙丘岗地,
涉及岗李、大马、大营、庄头、门楼任、邢庄等乡镇。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的原则,选用优良乡土高大乔木树种,营造防风固沙林,继续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应绿尽
绿,达到沙岗沙丘绿色海洋的效果,构筑西部绿色生态屏障。东部农田生态防护区。该区位于县东部, (略) 镇、十八
里镇、水坡镇、小陈乡、永兴镇、南曹乡、蔡庄镇、洧川镇和朱曲镇。与尉氏县高标准粮田工程建设相结合,完善和提升农田防护林体系,提高农田粮食生产能力。在道路、河流、沟渠两侧营造防护林带,重点栽植乡土树种,积极营造混交、乔灌搭配林带,提升防护功能,构建平原生态绿网。
“三带”指贾鲁河、北康沟河、杜公河生态保育带。以水为载体,做好县域水体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构建以贾鲁河为主体贯通南北、北康沟河、杜公河为主体贯通东西的清水绿岸生态保育带,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集生态功能和艺术美感于一体的景观标志 (略) 形象窗口。
“多廊”是指城乡生态防护廊道。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乡主干道及河流沟渠为骨架,在县域范围内形成林路相依、林水相映、贯通城乡的生态廊道网络。
“多点”以城区绿地为中心的绿化点和村镇为中心的绿化点。通过城区绿化、乡村绿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产业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构建百游园,体现尉氏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的特色和亮点。
三、建设内容
(一)森林生态建设
1、城区绿地建设规划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规划一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69%,建成区林木覆盖率 27.7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 13.16m;二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83%,建成区林木覆盖率 28.4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3.98m;至规划期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5.87%,建成区林木覆盖率 29.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5.57m2。
居住区绿地建设。新区建设绿地率不低于 30%,旧城区改造不得低于 25%。居住区公园最小规模为 1.0hm2,小区游园应在 0.4hm2以上,组团绿地应在 0.04hm2以上。居住区内人均集中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 0.5m2 /人,小区级(含组团)不少于1.0m2/人,居住区级(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新规划居住区公园或小游园面积应不低于 1.5-2 m2 /人,现状公园绿地指标不足的旧居住区应通过逐步改造达到 1m2 /人。
单位绿地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升绿化成果,增加单位绿地面积,提升单位绿地绿化水平和档次,保持单位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40%,厂矿绿化覆盖率不低于 30%。
道路绿地建设。按照“适地适树、树种多样、配置合理”的原则大力实施城区主次干道绿化,建成区道路绿化达标率 90%;应结合道路两旁的公园绿地等其他形式的绿地总体考虑景观效果,以形 (略) 街道景观。
2、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廊道绿化工程建设。新增乡村镇道路绿化面积为 282.64hm2,提升改造 248.89hm2,主要对新建、提升改造的高速、国、省、县道乡、村道路进行绿化和补植完善。
河渠绿化工程建设。对未绿化的地段进行绿化,对现有绿化未达到标准的进行完善。规划一期新建河渠生态廊道 14.53hm2,完善更新 85.33hm2;二期完善河渠生态廊道 32.00hm2;三期则在此基础上巩固完善河渠生态廊道19.15hm2。
3、城郊隔离防护林建设
规划改造更新防护林 39.25hm2,其中一期更新15.6hm2;二期更新9.72hm2;三期更新13.93hm2。到规划期末,完善提升生 (略) 森林体系。
4、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
森林公园。进一步完善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设施、解说、标识系统,提升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使使重要物种、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结合绿道系统、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休闲场所等项目开展专项规划与建设,打造宜游宜教宜乐的生态教育与休闲基地。
湿地公园。加强贾鲁河系统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宣传教育、监测调查、科研等方面的研究建设;建立湿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全面维护好尉氏湿地生境内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环境的稳定,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恢复湿地功能的目标。规划一期新建贾鲁河白鹭湿地公园,面积33.33hm2;规划在三期新建贾鲁河湿地公园,面积1320hm2。
5、农田防护林建设
在现有农田林网的基础上,以新建和提质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质量和农田林网控制率,三期达到提升稳固森林质量。规划期内农田林网新造林面积 164hm2,完善更新面积408.1hm2。其中,一期新造48hm2,更新140.1hm2;二期新造58hm2,更新134hm2;三期新造 58hm2,更新134hm2。
6、村镇绿化工程
乡镇绿化工程。与镇区现有游园、公园等绿化相结合,增加乡镇公园,改善乡镇居民的人居环境。规划乡镇公园一期新建 2个,面积 2hm2;二期新建5个,面积5hm2。
村庄绿化工程。行政村绿化提升。将推进果树进村入户,实现乡村林果化。规划一期在庄头镇、邢庄乡、张市镇、小陈乡、南曹乡、蔡庄镇、朱曲镇、洧川镇、大马乡、门楼任乡、大桥乡、新尉园区等乡镇(园区)开展 51 个行政村各建一处面积不低于 3 亩以上小型公共绿地,面积10.2hm2,达到辖区 63.76%行政村建有 3 亩以上小型;二期开展 85 个行政村各建一处面积不低于 3 亩以上小型公共绿地,面积17hm2,达到辖区 80.23%行政村建有3亩以上小型;三期开展102个行政村各建一处面积不低于3亩以上小型公共绿地,面积20.4hm2,辖区 100%行政村建有 3 亩以上小型。
森林乡村建设。规划期内新建森林乡村52个,其中一期 20 个,二期 32个;新建森林示范村34个,其中一期 12 个,二期15个,三期7个。规划期内,全县共建设乡村绿化美化面积254.6hm2,其中:一期完成绿化美化面积 89.2hm2,二期完成绿化美化面积145hm2,三期完成绿化美化面20.4hm2。
森林特色小镇建设。以建设森林小镇为目标,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完善休闲游憩绿地。在乡镇主要节点,建设块状、片状景观绿地。规划期内 (略) 级森林特色小镇 1 个。
7、森林质量提升工程
中幼林抚育工程。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的要求,对现有中幼林采取补植、修枝、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措施,以提高林木生长量。规划期实施中幼林抚育 1345.18hm2,其中一期 663.78hm2,二期 351.52hm2,三期 329.88hm2。
低产低效林工程。现有低产低效林工程主要通过林分更新改造、补植补造、抚育修壮、病虫害林修复和防火等建设内容,加强低产低效林的改造力度,使无立木林地转化为有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对经济果林采取嫁接或更换优良品种的方式进行改造。不断优化树种结构,丰富物种多样性,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生态效益。规划期实施中幼林抚育 1100hm2。其中一期 400hm2,二期 300hm2,三期 400hm2。
8、平原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
选择杨树、泡桐、刺槐、白蜡、柳树、楸树、雪松、白蜡、苦楝、银杏、栾树、五角枫等乡土树种,在岗李、大马、大营、庄头、门楼任、邢庄等乡镇新建防风固沙林 185hm2,更新 416hm2。其中,一期新造 60hm2,更新 140hm2;二期新造 60hm2,更新 140hm2;三期新造 65hm2,更新 136hm2。
9、绿道建设工程
规划建设两个层次的绿道,分别是 (略) 绿道和县域内的区域绿道。
城市绿道。 (略) 空间结构及功能拓展方向,城市绿道应 (略) 的各功能组团,且尽量接近使用主体,即结合人流活动密集的重点地区进行布局。规划 3 (略) 绿道,总长度17.12km。
区域绿道。穿行于生态郊野区域的绿道应依托滨水、林、田等自然要素,因形就势,保护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沿主要水系以及主干道等进行布局,为促进区域间的绿色出行提供条件。规划 2 条区域绿道,总长度10.7km。
(二)森林生态文化
1、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完善现有的森林文化科普基地的基础,将更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加强历史人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一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打造 3处,新建 1 处。二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打造3处。三期,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新建1处。
2、义务植树基地
规划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70hm2 ,一期建设 45hm2,二期建设55hm2,三期建设 70hm2。同时,加大义务植树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3、古树名木保护
规划一期完善古树名木的保护机制,加强保护宣传,对古树名木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加强科学复壮管理,采取抢救性措施,促进古树名木的生长;二期和三期完善古树名木数据库,加强后续保护,扩大古树名木管护标准,保护后续资源。
4、县树、县花
积极评选确定县树、县花,并 (略) 绿化中的应用。举办摄影、画展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深入挖掘县树、县花的文化底蕴, (略) 民植树种花、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县树、县花广泛推广应用, (略) 特色。
5、生态文化活动
依托贾鲁河、尉氏桃花及北宋兴国寺塔等自然、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尉氏县的生态文化特色,进一步展现尉氏县自然历史特征以及其文化交融的特殊地位。在加强生态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探索建立多种弘扬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规划结合重要节日和尉氏县的资源特点,在尉氏县主要景区景点及县城内, (略) 民、游客、专业人员、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举办节庆活动、游览活动、文艺比赛、成果展览等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关 (略) 发展的关系,传播生态文化知识、提倡绿色生活,通过举办一系列社会实践和节庆活动,培养人们良好的环保意识,达到传播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目的,扩大尉氏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6、 (略) 创建宣传活动
(略) 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创建期使公 (略) 建设的支持率、满意度继续提升;创建成功后,继续宣传, (略) 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民心。
(三)、林业产业规划
1、林果产业
规划一期更新提质 10hm2;二期更新提质 20hm2;三期更新提质 30hm2。规划期末培育林果龙头示范企业2家,特色林果观光采摘基地3家。
2、苗木花卉产业
规划更新苗木花卉面积110hm2。其中一期更新30hm2,二期更新40hm2,三期更新 40hm2。规划进行提升完善苗 (略) 场1处。
3、林下经济
林菌种植基地。规划新增面积为 14.67hm2,其中一期新增 4hm2,二期新增 4.26hm2,三期新增6.41hm2。(2)林药种植基地。规划林药模式新增面积43.33hm2,其中一期新增 23.33 hm2,二期新增 10hm2,三期新增 10hm2。(3)林下养殖基地建设。规划新增林下养殖基104地 57.33hm2,其中一期新增 11.03hm2,二期新增 31.17hm2,三期新增15.13hm2;新增禽类、畜类 28 万只,其中一期新增 15 万只,二期新增7万只,三期新增6万只。
4、生态旅游
充分利用尉氏旅游发展优势,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依托森林公园、湿地资源、主题公园及纪念园、花木园等丰富生态旅游载体,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生态旅游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康养健身游、美丽乡村旅游和历史文化游等,促进产业链向森林体验、度假休闲、森林运动等方向延伸,着力培育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全面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木板材加工产业
在尉氏县现有板材加工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木材加工制造产业发展集群建设,在实现木材加工制造与用材林基地同步建设的同时,形成原料加工、产品制造与深(精)加工和产品销售的产业服务体系。
(四) (略) 建设支撑规划
1、森林资源管护
持续强化基层管护队*和管护设施,要稳定县、乡镇各级专业养护、防治队*和专、兼职监测巡查员。逐步完善尉氏县林政资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为维系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执法保障。
2、森林防火
全面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建设,新设防火宣传牌150个、宣传栏110个,警示牌350个。至规划期末,确保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9‰以下。
3、有害生物防治
规划一期建设县级检疫实验室1个,新增检疫执法设备2套;二期、三期各新增检疫执法设备1套。
4、智慧林业建设
建设林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打造全县统一、完善的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林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初步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的林业管理体系。
5、科技支撑
加强对优良乡土树种的选育和种源试验,保障造林绿化、环境美化和特色经济林木种植的良种苗木需求。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机构,使科技成果有一个顺畅快捷的转化渠道,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加强对林业科研人员和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继续抓好专项技术培训,加速人才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强化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实行领导干部责任制。成立 (略) (略) 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林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发展中心,由县林业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日常工作。各乡镇也相继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工作信心,把思想和行动 (略) (略) 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牵头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工作指导, (略) (略) 工作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督促检查等。责任单位要主动担当,形成工作合力,“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抓具体,成立工作机构,围绕本单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执行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分工,明晰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及工作成效整体推进。县政府将把 (略) 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创建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指导、服务作用。政府用政策和制度来激励公众;政府的政策能广泛、充分地调动积极因素,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促使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劳 (略) 场资源配置中 (略) 建设。 健全生态建设法制体系,制定和 (略) 文化建设、保护方面的制度与政策;依法查处侵占林地、毁坏绿地林木、乱砍滥伐等破坏绿 化成果和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采取个人承包、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参与造林和林木管护,为造林绿化工作提供持久动力。
(三)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加 (略) 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保持林业财政投资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切实 (略) 创建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要进 (略) 森林建设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林业资金,相关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视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将《 (略) (略) 建设规划(2021-2030 年)》的建设工程纳入政府投入预算计划中,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略) 建设工程的完成。城建、交通、水务、林业、国土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上争取,加强项
目、资金整合力度。并多方融资,拓宽投资渠道,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有效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公民投资或捐资造林绿化。以政府投资为主,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推进森林进程、森林环城、森林乡村和立体绿化等其它类型的增绿工程建设。
(四)技术保障
加强林业技术人员培训, (略) 建设的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大林业、科技攻关、课题研究及林业新技术推广力度,强化林业科技队*建设和培训工作,积极推行科技人员项目承包,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不断提升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机构,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融合。支持林业协会的发展,建立专业队*与协会组织相结合、 (略) 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林业技术队*。
(五)社会保障
开展多种活动, (略) 民参与创森,积极开展以“创森”为主题的活动, (略) 民的生态意识。如:组建群众义务纠察队*, (略) 民群众特别是退休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森林、绿地的管理中;开展义务植树、绿地认养等活动;动员各种社会 (略) 绿地建设与管理等,通过开展以 (略) 民积极 (略) 的建设, (略) (略) 建设的参与, (略) (略) 的归属感。积极运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如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公益广告等, (略) 创建的宣传工作,并通 (略) 级森
(略) 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以及“植树节”、“爱鸟周”、“国际湿地日”、“国际环境日”等节庆活动,广泛传播 (略) 的目的意义、创建标准、目标任务和相关要求, (略) (略) 的知晓率、支持率,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 (略) 的浓厚氛围。
(六)科技保障
(略) 所的合作,整合优质科技资源,建立尉氏县林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加大 (略) 林业科学研究的投入,积极引进人才,形成研究团队,实现尉氏林业自主创新,为 (略) 建设提供持续动力。强化林业专家网络远程技术咨询系统建设,开 (略) 林业技术推广平台, (略) 林业科学技术普及,举办林业专家和科技下乡活动, (略) 林业科技转移能力;推广成熟的育苗、造林、乡土树种驯化技术,加大营林科技含量, (略) 建设的进程;倡导应用湿地恢复与修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生态环境建设新技术、新成果。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