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乡县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113708280043212664/2022-04266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金乡县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113708280043212664/2022-04266

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县人大要求,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县政府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紧扣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助力经济高效发展。充分挖掘财源,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各类专项债券和直达资金,有效缓解了财政收入压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乡供水一体化、 (略) 等项目建设。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统筹资金推进工作。全面落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坚持“财力优先保障、库款优先支付、风险优先化解”原则,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机制,有力提高了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深化部门预算和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县级预算改革的主要任务、推进措施和主体责任,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一、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主要审计了财政局具体组织县级预算执行和编制县级决算草案等情况。县级财政决算草案反映,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收入*万元,决算支出*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172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万元,决算支出*万元,年终结余3690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74844.21万元,决算支出70384.2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收入36万元,决算支出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0万元。

2021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在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基础作用。但审计也发现,在预算执行、非税收入征缴、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以纠正和改进。

(一)财政收入征缴不及时

1. 应征未征土地 (略) 基础设施配套费3366.59万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欠征土地出让金2343.2万元;县住房和城乡建 (略) 基础设施配套费1023.39万元。

2. 非税收入调节财政收入进度未及时入库1036.02万元。2021年末县财政局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1036.02万元。

(二)财政资金统筹未能发挥积极作用

1. 随意调整镇街财力。县财政2021年9月调整减少9个镇街园区与上级往来款22399.58万元,增加6个镇街园区与上级往来款5567.11万元;12月31日通过体制结算调整16个镇街园区当年财力结余作为上解收入23220.90万元。

2.对部分部门申请的用款计划审批不及时,共有36笔申请超过60天未审核下达用款额度,金额755.41万元,最长210余天。

3. 应拨未拨部门单位项目预算资金4288.56万元。

4.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付不及时金额1573.46万元。

5. 专项债券管理使用不规范,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结存在国库,未及时使用20237.01万元。

6. 应支付未支付各级直达项目资金4324.23万元。

(三)预算管理约束性差

1. 预算执行率不高,约束性不强。21个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率小于80%,其中11个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率小于60%。

2.安排预算调整占比过大。年初安排预算支出*万元,预算执行中调减支出*.07万元,占比24.21%,调增支出*.51万元,占比32.42%。

3.调整预算追加支出指标未经过人大常委会批准47991.67万元。

(四)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1. 未及时修订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管理办法。县财政局提供的县乡财政体制管理相关文件已于2011年1月到期,近年来对各镇街的财政管理体制无明确管理办法,在保障镇街基本支出和激励发展社会经济事业方面受到一定制约。

2.财政内部管理不完善。(1)县财政局编报给人大的预算调整方案不细化,未提供到项目及部门单位的调整预算数详细来源;(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记账凭证、账簿未填写财务负责人、经办人、单位负责人等要素。会计业务处理不符合规定,通过“财政存款”核算调整往来款余额9368.17万元;(3)财政大平台支付凭证数据录入不规范,49729条经济科目记录未具体到末级项目(占44.06%),52795条项目分类记录未具体到末级项目(占46.78%)。

(五)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不严格

1.2个重点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未在财政信息公开平台公开。

2.2个项目未通过财政部门绩效目标审核,仍安排预算。

3.绩效目标审核不严,未对绩效指标量化,未提出审核意见。

(六)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政策不到位

1.财政部门未均衡拨付预算资金,导致部分单位年底支出金额占比较大。

2.对136个预算单位一般性支出变动情况进行分析,2021年总体压减率20%,但在部门单位之间存在压减不均衡情况,其中67个单位不同程度压减了一般性支出,69个单位一般性支出不减反增。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根据工作安排,县审计局对金乡县科学技术局、金乡县商务局等8家一级预算单位2021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各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绩效,预算管理总体较好。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一)预算执行不严格。7个部门单位超预算支出123.53万元;2个部门单位无预算支出148.56万元;6个部门单位未按照预算执行397.60万元;1个部门预算执行率低。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1个部门单位擅自开设银行账户;7个部门单位差旅费报销不规范,未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1个部门单位公务接待陪餐人数超标准;1个单位组织的部分培训未按规定履行审批、备案程序;1个部门单位定点公务接待未按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1个部门单位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列支费用1464元;1个部门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1个部门单位法律援助经费使用情况未公示。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3个部门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1个部门单位违规使用企业车辆;1个单位未建立社会地震观测员考核制度;2个部门单位绩效评价目标未量化。

三、省、市、县三级联动专题审计情况

(一)全县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情况审计。抽查审计了13个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2021年度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手续履行程序方面情况,从审计情况来看,我县在国有资产统一管理、盘活闲置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13个部门单位存在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审核手续,涉及价款195.80万元。

(二)全县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奖补资金情况审计。主要审计了全县2020年、2021年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资金及车辆淘汰情况,从审计情况看,我县基本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车辆淘汰任务,建立了“一车一档”,并制定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运营柴油货车淘汰相关制度。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662.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05.90万元,市级资金56.14万元。

(三)全县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主要审计了2021年上半年全县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关注了金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金乡县财政局等5个单位在优化涉企服务基础工作、推动高频民生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方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审计发现以下问题: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未单独公布实施; “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录入不准确。

四、全县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审计情况

重点对全县2013年以来储备粮规模情况、储备粮贷款情况、专项资金情况、储备粮购销情况开展了审计,从审计情况看,我县在保障地方粮食储备、应急物资储备、落实粮食安全管理责任方面做出了一定成效,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储备粮计划规模不足,与辖区人口数量不匹配;粮食空仓期超期1个月;采购储备粮时未聘用第三方机构开展质检工作;未根据相关规定建立地方储备粮油动态调整机制;消防器材配置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粮食系统国有资产未划转至国资部门统一监管;无函接待35.46万元;下属企业列支主管部门费用16.56万元。

五、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21年度,完成公共投资项目审核备案共136个,原报结算金额13.91亿元,审核确认金额11.59亿元,审核调减金额2.32亿元,调减率16.66%。

在备案项目中抽取了16个公共投资项目开展结算审计和决算审计,发现14个项目建设工程资料不规范、不完善;11个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4个项目未进行消防验收即交付使用;4个项目建设单位把关不严,多计工程价款;1个项目未按要求编制竣工决算资料,建设成本核算不准确;1个项目少计工程价款;4个项目绿化管理养护不到位;2个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证。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 (略) 、莱河十里风光带等重点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未按规定履行变更事项程序;施工单位擅自改变图纸施工方式;监理人员未按相关规定履行监理职责;项目造价控制不严格,存在超概算的风险;SPV公司未能依照章程履行管理职责;施工图纸不完善;项目建设期超出合同约定期间;施工降水工程计量方式不准确;审计组所需有关资料报送不及时。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向建设单位发送跟踪审计意见单,提出审计建议,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重要事项向县委县政府提报了审计专报。

六、全县教育资金投入使用及绩效审计情况

审计了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及所属单位2019年、2020年教育资金投入使用及绩效情况,从审计情况看,学前教育规模稳中有升,全县高中及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小幅上升,教师队*建设持续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方面不到位。应拨付未拨付义务教育经费 2987.59万元;学校审核不严造成不符合条件享受营养餐补助金额1.55万元;未按规定提取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资金;挤占学生缴纳的餐费12.40万元;3名支教公办教师请假期满逾期不归,涉嫌多领取工资。

(二)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建立执行不完善。两所学校未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及相关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两所学校未能严格执行物品管理使用相关制度规定;列支差旅费未实行公务卡结算;公办教师支教民办学校应缴未缴财政资金116.97万元;违规自行聘任教师;学籍管理不规范,存在在籍不在校学生128人,在校不在籍249人;两所学校违规收取学生就餐卡卡费;收取食堂管理费未入账直接列支28.71万元;两个企业未经集体研究进行捐赠;信息系统不完善;内部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金损失;违规出借国有资产。

(三)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不符合要求。两所学校支出管理不规范;1所学校超范围在公用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128.07万元;4所学校新增固定资产未入账1460.16万元; 4所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3所学校代收费未入账;1个单位 (略) 公户;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未及时纳入财务账进行核算;1所学校违规发放课时补助4680元。

(四)绩效评价管理不科学。工勤人员占教职工比例较高;小学师资力量不均衡;学生人数超规定班额;长期违规借调教师在局机关工作。

对以上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已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向被审计单位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下一步,县审计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加大对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况将于今年年底前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并依法公告,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县人大要求,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1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县政府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上级决策部署,紧扣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助力经济高效发展。充分挖掘财源,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争取各类专项债券和直达资金,有效缓解了财政收入压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乡供水一体化、 (略) 等项目建设。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统筹资金推进工作。全面落实县级“三保”主体责任,坚持“财力优先保障、库款优先支付、风险优先化解”原则,贯彻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机制,有力提高了保障改善民生水平。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深化部门预算和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县级预算改革的主要任务、推进措施和主体责任,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

一、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主要审计了财政局具体组织县级预算执行和编制县级决算草案等情况。县级财政决算草案反映,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收入*万元,决算支出*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1723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决算收入*万元,决算支出*万元,年终结余3690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收入74844.21万元,决算支出70384.22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收入36万元,决算支出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0万元。

2021年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在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基础作用。但审计也发现,在预算执行、非税收入征缴、预算管理、绩效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以纠正和改进。

(一)财政收入征缴不及时

1. 应征未征土地 (略) 基础设施配套费3366.59万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欠征土地出让金2343.2万元;县住房和城乡建 (略) 基础设施配套费1023.39万元。

2. 非税收入调节财政收入进度未及时入库1036.02万元。2021年末县财政局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1036.02万元。

(二)财政资金统筹未能发挥积极作用

1. 随意调整镇街财力。县财政2021年9月调整减少9个镇街园区与上级往来款22399.58万元,增加6个镇街园区与上级往来款5567.11万元;12月31日通过体制结算调整16个镇街园区当年财力结余作为上解收入23220.90万元。

2.对部分部门申请的用款计划审批不及时,共有36笔申请超过60天未审核下达用款额度,金额755.41万元,最长210余天。

3. 应拨未拨部门单位项目预算资金4288.56万元。

4.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支付不及时金额1573.46万元。

5. 专项债券管理使用不规范,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结存在国库,未及时使用20237.01万元。

6. 应支付未支付各级直达项目资金4324.23万元。

(三)预算管理约束性差

1. 预算执行率不高,约束性不强。21个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率小于80%,其中11个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率小于60%。

2.安排预算调整占比过大。年初安排预算支出*万元,预算执行中调减支出*.07万元,占比24.21%,调增支出*.51万元,占比32.42%。

3.调整预算追加支出指标未经过人大常委会批准47991.67万元。

(四)财政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1. 未及时修订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管理办法。县财政局提供的县乡财政体制管理相关文件已于2011年1月到期,近年来对各镇街的财政管理体制无明确管理办法,在保障镇街基本支出和激励发展社会经济事业方面受到一定制约。

2.财政内部管理不完善。(1)县财政局编报给人大的预算调整方案不细化,未提供到项目及部门单位的调整预算数详细来源;(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记账凭证、账簿未填写财务负责人、经办人、单位负责人等要素。会计业务处理不符合规定,通过“财政存款”核算调整往来款余额9368.17万元;(3)财政大平台支付凭证数据录入不规范,49729条经济科目记录未具体到末级项目(占44.06%),52795条项目分类记录未具体到末级项目(占46.78%)。

(五)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不严格

1.2个重点评价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未在财政信息公开平台公开。

2.2个项目未通过财政部门绩效目标审核,仍安排预算。

3.绩效目标审核不严,未对绩效指标量化,未提出审核意见。

(六)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政策不到位

1.财政部门未均衡拨付预算资金,导致部分单位年底支出金额占比较大。

2.对136个预算单位一般性支出变动情况进行分析,2021年总体压减率20%,但在部门单位之间存在压减不均衡情况,其中67个单位不同程度压减了一般性支出,69个单位一般性支出不减反增。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根据工作安排,县审计局对金乡县科学技术局、金乡县商务局等8家一级预算单位2021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各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注重预算绩效,预算管理总体较好。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一)预算执行不严格。7个部门单位超预算支出123.53万元;2个部门单位无预算支出148.56万元;6个部门单位未按照预算执行397.60万元;1个部门预算执行率低。

(二)财务管理不规范。1个部门单位擅自开设银行账户;7个部门单位差旅费报销不规范,未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1个部门单位公务接待陪餐人数超标准;1个单位组织的部分培训未按规定履行审批、备案程序;1个部门单位定点公务接待未按规定向相关部门备案;1个部门单位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列支费用1464元;1个部门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1个部门单位法律援助经费使用情况未公示。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3个部门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不规范;1个部门单位违规使用企业车辆;1个单位未建立社会地震观测员考核制度;2个部门单位绩效评价目标未量化。

三、省、市、县三级联动专题审计情况

(一)全县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情况审计。抽查审计了13个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2021年度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手续履行程序方面情况,从审计情况来看,我县在国有资产统一管理、盘活闲置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13个部门单位存在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审核手续,涉及价款195.80万元。

(二)全县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奖补资金情况审计。主要审计了全县2020年、2021年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资金及车辆淘汰情况,从审计情况看,我县基本按照上级要求完成车辆淘汰任务,建立了“一车一档”,并制定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运营柴油货车淘汰相关制度。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662.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05.90万元,市级资金56.14万元。

(三)全县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主要审计了2021年上半年全县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关注了金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金乡县财政局等5个单位在优化涉企服务基础工作、推动高频民生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方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审计发现以下问题: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未单独公布实施; “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录入不准确。

四、全县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审计情况

重点对全县2013年以来储备粮规模情况、储备粮贷款情况、专项资金情况、储备粮购销情况开展了审计,从审计情况看,我县在保障地方粮食储备、应急物资储备、落实粮食安全管理责任方面做出了一定成效,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储备粮计划规模不足,与辖区人口数量不匹配;粮食空仓期超期1个月;采购储备粮时未聘用第三方机构开展质检工作;未根据相关规定建立地方储备粮油动态调整机制;消防器材配置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粮食系统国有资产未划转至国资部门统一监管;无函接待35.46万元;下属企业列支主管部门费用16.56万元。

五、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2021年度,完成公共投资项目审核备案共136个,原报结算金额13.91亿元,审核确认金额11.59亿元,审核调减金额2.32亿元,调减率16.66%。

在备案项目中抽取了16个公共投资项目开展结算审计和决算审计,发现14个项目建设工程资料不规范、不完善;11个项目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4个项目未进行消防验收即交付使用;4个项目建设单位把关不严,多计工程价款;1个项目未按要求编制竣工决算资料,建设成本核算不准确;1个项目少计工程价款;4个项目绿化管理养护不到位;2个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证。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 (略) 、莱河十里风光带等重点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未按规定履行变更事项程序;施工单位擅自改变图纸施工方式;监理人员未按相关规定履行监理职责;项目造价控制不严格,存在超概算的风险;SPV公司未能依照章程履行管理职责;施工图纸不完善;项目建设期超出合同约定期间;施工降水工程计量方式不准确;审计组所需有关资料报送不及时。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向建设单位发送跟踪审计意见单,提出审计建议,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重要事项向县委县政府提报了审计专报。

六、全县教育资金投入使用及绩效审计情况

审计了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及所属单位2019年、2020年教育资金投入使用及绩效情况,从审计情况看,学前教育规模稳中有升,全县高中及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小幅上升,教师队*建设持续加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方面不到位。应拨付未拨付义务教育经费 2987.59万元;学校审核不严造成不符合条件享受营养餐补助金额1.55万元;未按规定提取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资金;挤占学生缴纳的餐费12.40万元;3名支教公办教师请假期满逾期不归,涉嫌多领取工资。

(二)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建立执行不完善。两所学校未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及相关物品使用管理制度;两所学校未能严格执行物品管理使用相关制度规定;列支差旅费未实行公务卡结算;公办教师支教民办学校应缴未缴财政资金116.97万元;违规自行聘任教师;学籍管理不规范,存在在籍不在校学生128人,在校不在籍249人;两所学校违规收取学生就餐卡卡费;收取食堂管理费未入账直接列支28.71万元;两个企业未经集体研究进行捐赠;信息系统不完善;内部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金损失;违规出借国有资产。

(三)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不符合要求。两所学校支出管理不规范;1所学校超范围在公用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128.07万元;4所学校新增固定资产未入账1460.16万元; 4所学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3所学校代收费未入账;1个单位 (略) 公户;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未及时纳入财务账进行核算;1所学校违规发放课时补助4680元。

(四)绩效评价管理不科学。工勤人员占教职工比例较高;小学师资力量不均衡;学生人数超规定班额;长期违规借调教师在局机关工作。

对以上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已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向被审计单位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下一步,县审计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加大对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况将于今年年底前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并依法公告,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