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英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吉林省英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 (略) (略) 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天。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天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桦甸大街56号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0432-*(政务大厅环保窗口)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略) (略) 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建设项目变更

(略) 常山镇清水村

(略) (略)

吉林 (略)

建设地 (略) 常山镇清水村,地理坐标:126度51分10.410秒,43度23分7.960秒。本项目厂界四周均为空地,总占地面积11336m2,原有的生产车间、办公室、冷库及设备用房等不变,将1台2t/h燃油锅炉变更为1台2t/h生物质锅炉,增加了生物质锅炉输料系统和除渣系统,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的产能不变,生产工艺增加切头切尾工序。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万元。

(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评报告表提出的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大风天气施工;采取施工材料遮盖;定期对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2、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降尘用水;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厕所,及时清掏用于制农肥。

3、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运输,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中标准要求。

4、施工弃渣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桶后,定期由环卫部 (略) 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二)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评报告表提出的运营期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优化厂区平面布置;锅炉须配备布袋除尘器,排气筒不得低于30m,主要污染物烟尘、SO2和NOX排放浓度确保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3的特别排放限值;液氨补充过程须由液氨储运专业机构严格规范操作,禁止私自运输、补充,确保主要污染物氨无组织排放厂界最高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排放标准值。

2、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消声和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厂界四周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1类”标准要求。

3、建设单位一般固体废物须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相关要求,妥善处理运营期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锅炉灰渣和除尘灰全部作为肥料外售;废旧除尘布袋、生活垃圾、玉米头等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生物质颗粒包装物由厂家回收利用。

4、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除尘设备巡检,消除设备隐患,保证正常运行。及时更换布袋除尘器滤袋,保证滤袋完整无破损,避免治理措施发生故障导致的异常排放;液氨补充时应由液氨储运专业机构严格规范操作,禁止私自调试操作;加强员工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处理,及时制订完备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到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同时开展经常性演练。

5、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合理布设监测点位,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废气和噪声及厂区附近环境空气、土壤、地表(下)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废水(气)、噪声等达标排放。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 (略) (略) 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天。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天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桦甸大街56号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0432-*(政务大厅环保窗口)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略) (略) 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建设项目变更

(略) 常山镇清水村

(略) (略)

吉林 (略)

建设地 (略) 常山镇清水村,地理坐标:126度51分10.410秒,43度23分7.960秒。本项目厂界四周均为空地,总占地面积11336m2,原有的生产车间、办公室、冷库及设备用房等不变,将1台2t/h燃油锅炉变更为1台2t/h生物质锅炉,增加了生物质锅炉输料系统和除渣系统,年加工1000万穗玉米的产能不变,生产工艺增加切头切尾工序。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3万元。

(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评报告表提出的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大风天气施工;采取施工材料遮盖;定期对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2、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降尘用水;生活污水排入防渗厕所,及时清掏用于制农肥。

3、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运输,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中标准要求。

4、施工弃渣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至垃圾桶后,定期由环卫部 (略) 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二)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评报告表提出的运营期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1、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优化厂区平面布置;锅炉须配备布袋除尘器,排气筒不得低于30m,主要污染物烟尘、SO2和NOX排放浓度确保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3的特别排放限值;液氨补充过程须由液氨储运专业机构严格规范操作,禁止私自运输、补充,确保主要污染物氨无组织排放厂界最高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排放标准值。

2、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消声和减振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厂界四周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1类”标准要求。

3、建设单位一般固体废物须严格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相关要求,妥善处理运营期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锅炉灰渣和除尘灰全部作为肥料外售;废旧除尘布袋、生活垃圾、玉米头等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生物质颗粒包装物由厂家回收利用。

4、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除尘设备巡检,消除设备隐患,保证正常运行。及时更换布袋除尘器滤袋,保证滤袋完整无破损,避免治理措施发生故障导致的异常排放;液氨补充时应由液氨储运专业机构严格规范操作,禁止私自调试操作;加强员工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定期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并及时处理,及时制订完备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到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同时开展经常性演练。

5、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提出的环境监测计划,合理布设监测点位,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废气和噪声及厂区附近环境空气、土壤、地表(下)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废水(气)、噪声等达标排放。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