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示日期:**日
联系电话:(传真):0479-*
通讯地址:镶黄旗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
项目名称: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
建设地点: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镇
建设单位: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蒙古昀雅 (略)
项目概况: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内,该项目总投资350万元,环保投资43.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54%,本项目占地面积0.096公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建设内容包括实验区、危废暂存间、焚烧炉房、食堂、办公室及宿舍,本项目年检验老鼠500只以内,定期分批次送入实验室检验,实验室在接收到一批老鼠样品后,暂存于实验室冰柜内,分批次进行实验,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项目鼠疫实验开展工序包括解剖、捡虱、镜检等,最终将医疗废物送入焚烧炉内焚烧处理(一个月处理一次),焚烧完毕后关炉,每次焚烧时间为一小时,焚烧物为固态。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该项目已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10月建成,2022年5月购入设备,截至目前暂未投入运营。根据调查,由于本项目工程量较小,施工期不长,施工废气产生量较小。施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定期拉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期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处理。至今未接到周围居民投诉电话,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废气
1、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样品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检验废气、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食堂油烟。医疗废物等焚烧正常运行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烟尘、SO2、NOx、CO。
(1)实验室废气
项目实验室废气:实验过程挥发的少量*醇、动物(鼠类)储存、解剖过程产生的异味。
实验室通风采用全新通风系统,通风柜的排气不在室内循环,在负压状态下收集后,经高效过滤器过滤消毒后排放,匹配风量额定风量为3000m3/h。由于实验室要求房间相对其他辅助区域为负压,保持室内-5Pa 至-10Pa 的负压。所以实验室的新风量设计为排风量的70%-80%。另外20%-30%的新风送至实验室辅助房间、内走道等,再由门窗缝隙补充到房间。处理设施具备冲击负荷能力。一般换气次数:8-12 次/小时。符合《实验室通风设计标准》技术指标。
大部分病毒的直径极为微小(100nm 以内),单靠布朗运动的扩散效应并不足以直接过滤病毒,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靠飞沫(直径大于 5um)及气溶胶(0.5-12um)来传播,直径都在 0.5um 以上,而高效过滤器过滤粒径在 0.3um 以上颗粒物效率达99.95%以上。足以保证实验室的空气清洁。简单来说,过滤器的用途是拦截颗粒物,而病毒是附着在颗粒物的载体上的进行传播的,拦截了颗粒物就是拦截了病毒。目前,手术室、生物实验室,病毒所都是用过滤器来过滤病毒的。
高效过滤器的主要材料为玻璃纤维,其工作原理为: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
这其中高效过滤器的过滤层捕集微粒的作用主要有5种:
①拦截效应:当某一粒径的粒子运动到纤维表面附近时,其中心线到纤维表面的距离小于微粒半径,灰尘粒子就会被滤料纤维拦截而沉积下来。
②惯性效应:当微粒质量较大或速度较大时,由于惯性而碰撞在纤维表面而沉积下来。大于 0.3um 的粒子主要作惯性运动,粒子越大效率越高,当大颗粒粉尘遇到排列杂乱的纤维时,气流改变方向,粒子因惯性偏离方向,撞到纤维上而被粘结。粒子越大越容易撞击,效果越好。
③扩散效应:小粒径的粒子布朗运动较强而容易碰撞到纤维表面上。小颗粒粉尘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撞击障碍物的机会越多,过滤效果也会越好。高效过滤器空气中小于0.1um 的颗粒主要作布朗运动,粒子小,过滤效果好。
④重力效应: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因重力沉降而沉积在纤维上。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离气流流线的位移而沉降在纤维表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微粒较大(>0.5um)时存在,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当它还没有沉降到纤维上时已随气流通过纤维层。因而,对粒径小于 0.5um 的微粒的过滤,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⑤静电效应:纤维或粒子都可能带电荷,产生吸引微粒的静电效应使粉尘改变运动轨迹并撞上障碍物,而将粒子吸到纤维表面上并粘的更牢。注意的是材料带静电后阻力不变,过滤效果会明显改善。但静电在过滤效果中不起决定作用,只起辅助作用。
本项目营运期实验室检测分析,试剂(主要为*醇)使用时产生极少量废气。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根据项目内试剂原料使用情况,年使用有机溶剂(主要为*醇)共计2L/a(有机溶剂主要用于观察、检测等操作,使用时均在密闭的检测仪器内自动添加,检测过程中仪器的开启过程中会挥发出少量的挥发性废气,经生物安全柜收集管道收集后,排至实验室室外,非*烷总烃排放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2)食堂油烟
实验室设有1处食堂,提供3餐,每天就餐员工5人。就餐员工每人每天耗食油量约30克,在炒作时油烟的挥发量约3%,因此项目食堂油烟产生量为4.5g/d。食堂设有1个炉头,每日运营时间约5小时。油烟经油烟净化器(集气风量为2000m3/h,净化效率80%)处理后经专用烟道引至室外排放,排放高度3m。
(3)焚烧废气
项目鼠疫实验开展工序包括解剖、捡虱、镜检等,最终将实验产生医疗废物后定期进行焚烧处理,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定期产生,产生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医疗检验废物年产生量约为0.27t/a,废气治理废活性炭产生量约0.2054kg/a。因此,焚烧炉年焚烧量为0.27t/a。根据镶黄旗疾控中心提供的资料,焚烧炉约1个月开炉一次(本项目工作制度为4-12月份,年工作9个月),每次焚烧1个小时。焚烧温度在800-1200℃,风机风量3000m3/h,每次1小时,焚烧炉年运行时间为9小时。焚烧废气通过焚烧炉配套的布袋除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式处置解剖实验废弃物(老鼠尸体)以及废活性炭,助燃燃料为柴油,焚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焚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SO2、NOx、烟尘、CO 和异味气体,基本不含氟化氢、氯化氢、二噁英、镉、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焚烧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排放。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99%。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每年焚烧老鼠约500只,每只大约150g。因此项目产生的解剖实验废弃物约为75kg/a,焚烧炉启动时外购轻质柴油作为燃料,轻质柴油是一种清洁能源,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和 NOX。项目焚烧炉燃油使用量约为30kg/a,每月运行1h,全年工作9h。轻质柴油含硫量约0.035%。
参照《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三分册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采用下列公式核算:
G1=T2E1×10-6+BF2×10-3
其中:
G1: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焚烧厂烟气污染物年产生量,单位:吨/年;
T2: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焚烧厂废物年处理量,单位:吨/年;
E1: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焚烧厂烟气污染物产生核算系数,单位:克/吨-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其取值见“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产污核算系数;
F2:为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编制的“常压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污系数,单位:千克/吨-原料;
B:为助燃剂(煤、油类和天然气)年使用量,单位:吨/年。
废物燃烧所需空气量是由理论空气量和过剩空气量两部分组成。烟气同氧的混合程度会极大影响废物的燃烧速度和烧净率。过量空气的多和少会影响炉温,过多,必然增加鼓风量,同时会增加辅助燃料消耗量,导致动力能耗增加以及尾气处理规模的增大等;反之,过量空气量太少,则燃烧不完全,废物不能充分分解,烟气中的 CO 含量将反映燃烧状况的的好坏。因此,本焚烧炉将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要求控制入炉的空气量和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6%-10%),确保焚烧炉出口烟气中 CO 含量小于80mg/m3。
根据《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三分册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中固定床焚烧炉产污系数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锅炉》(HJ953-2018)中附录 F2 燃油锅炉的废气产排污系数轻型柴油燃烧产污系数,确定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本项目解剖实验废弃物约为75kg/a,焚烧炉燃油使用量约为30kg/a。具体废气产排系数见下表,本项目焚烧炉废气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41本项目焚烧废气年产排系数一览表
名称 | 污染物指标 | 单位 | 产污系数 | 本项目 |
固定床焚烧炉产污系数 | 二氧化硫 | 克/吨-医疗废物 | 310 | 37.2 |
烟尘 | 克/吨-医疗废物 | 10800 | 1296 | |
氮氧化物 | 克/吨-医疗废物 | 900 | 108 | |
轻型柴油燃烧产污系数 | 废气量 | 标立方米/吨-原料 | 17804.03 | 890.2015 |
二氧化硫 | 千克/吨-原料 | 19S | 0.3325 | |
烟尘 | 千克/吨-原料 | 3.67 | 0.1835 | |
氮氧化物 | 千克/吨-原料 | 0.26 | 0.13 | |
备注:二氧化硫的产污系数是以(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是指柴油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本项目柴油含硫量为0.035%,则S=0.035。 |
表42焚烧炉废气产排情况一览表
名称 | 烟气量m3/h | 污染物指标 | 污染物产生情况 | 处理措施 | 处理效率(%)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
产生浓度(mg/m3) | 产生速率(kg/h) | 产生量(t/a)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量(t/a) | |||||
焚烧炉 | 7.42 | SO2 | 79.12 | 0.0006 | 0.0001 | 布袋除尘器 | 0 | 79.12 | 0.0006 | 0.0001 |
NOx | 135.89 | 0.001 | 0.0001 | 0 | 135.89 | 0.001 | 0.0001 | |||
烟尘 | 1661.61 | 0.0123 | 0.0015 | 99 | 16.62 | 0.0001 | 0.00001 | |||
CO | 80 | 0.0006 | 0.00007 | 0 | 80 | 0.0006 | 0.00007 | |||
备注:1、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 |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SO2、NOx、烟尘、CO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79.12mg/m3、135.89mg/m3、 1.66mg/m3、 80mg/m3, 均 满 足 《 危 险 废 物 焚 烧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GB18484-2001)中相应标准限值(SO2:100mg/m3、NOx:300mg/m3烟尘:30mg/m3、CO:100mg/m3)要求。
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无需进一步预测,只需对污染物进行排放量核算,核算结果下表。
表4-3项目有组织排放污染物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 坐标 | 海拔高度(m)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浓度(mg/Nm3) | 排放量(t/a) | 是否达标 | |
经度 | 纬度 | |||||||
焚烧炉排气筒G1 | 114.2742 | 42.* | 1207 | SO2 | 0.0006 | 79.12 | 0.0001 | 达标 |
NOx | 0.001 | 135.89 | 0.0001 | |||||
烟尘 | 0.0001 | 16.62 | 0.00001 | |||||
CO | 0.0006 | 80 | 0.00007 |
表4-4 无组织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矩形面源)
序号 | 排放源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 |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年排放量(kg/a) | |
标准名称 | 浓度限值(mg/m3) | |||||
1 | 厂界无组织废气 | 食堂 | 食堂油烟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 | 2.0 | 0.13 |
2 | 实验室 | 非*烷总烃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标准 | 4.0 | 极少量 | |
无组织排放总计 | ||||||
无组织排放总计(kg/a) | 食堂油烟 | 0.13 | ||||
非*烷总烃 | 极少量 |
表4-5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评价等级与范围 | 评价等级 | —级□ | 二级R | 三级□ | |||||||||||||
评价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R | ||||||||||||||
评价因子 | SO2+NOx排放量 |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R | |||||||||||||
评价因子 |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其他污染物(NOX、食堂油烟、非*烷总烃)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 | 国家标准R | 地方标准£ | 附录DR | 其他标准R | ||||||||||||
现状评价 | 环境功能区 | 一类区口 | 二类区R | 一类区和二类区口 | |||||||||||||
评价基准年 | (2022)年 | ||||||||||||||||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 |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R | 现状补充监测R | ||||||||||||||
现状评价 | 达标区R | 不达标区£ | |||||||||||||||
污染源调查 | 调查内容 |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R 本项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 | 区域污染源□ |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预测模型 | AERMOD £ | ADMS □ | AUSTAL2000 □ | EDMS/AEDT □ | CALPUFF □ | 网格模型 □ | 其他 □ | |||||||||
预测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 | ||||||||||||||
预测因子 | 预测因子()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 | |||||||||||||||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 一类区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
二类区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
非正常排放1h浓度贡献值 | 非正常持续时间()h | C非正常占标率≤100%£ | C非正常占标率>100%£ | ||||||||||||||
保证率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叠加 | C叠加达标£ | C叠加不达标□ | |||||||||||||||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 k≤-20%□ | k>-20%□ | |||||||||||||||
环境监测计划 | 污染源监测 | 监测因子(烟尘、SO2、NOx、CO) | 有组织废气监测R 无组织废气监测£ | 无监测£ | |||||||||||||
环境质量监测 | 监测因子() | 监测点位数() | 无监测R | ||||||||||||||
环评结论 | 环境影响 | 可以接受R不可以接受□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距(/)厂界最远(/)m | ||||||||||||||||
污染源年排放量 | SO2:0.0001t/a、 NOX:0.0001t/a | 颗粒物:0.00001t/a | CO:0.00007t/a | ||||||||||||||
注:“□”为勾选项,填“√”:“()”为内容填写项 |
项目运行后,焚烧烟气各项污染物可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食堂油烟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要求,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标准要求。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样品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检验废气、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食堂油烟。
(1)实验室废气
本项目实验室废气由生物安全柜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处理净化后排至室外排放(排放高度3m)。
①废气处理装置运行原理及效果分析
实验室通风采用全新通风系统,通风柜的排气不在室内循环,在负压状态下收集后,经高效过滤器过滤消毒后排放,匹配风量额定风量为3000m3/h。由于实验室要求房间相对其他辅助区域为负压,保持室内-5Pa 至-10Pa 的负压。所以实验室的新风量设计为排风量的 70%-80%。另外20%-30%的新风送至实验室辅助房间、内走道等,再由门窗缝隙补充到房间。处理设施具备冲击负荷能力。一般换气次数:8-12 次/小时。符合《实验室通风设计标准》技术指标。
综上可知,本项目运营期间实验室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食堂油烟
油烟经油烟净化器(集气风量为2000m3/h,净化效率80%)处理后经烟道引至室外排放,排放高度3m。处理后,食堂油烟的排放量为0.243kg/h,排放浓度约为0.45mg/m3,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规模饮食业标准(即油烟浓度≤2.0mg/m3,油烟处理率≥60%)。
(3)焚烧废气
本项目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式处置解剖实验废弃物,助燃燃料为柴油,焚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焚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SO2、NOx、烟尘、CO 和异味气体。焚烧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 高排气筒排放。布袋除尘器用于除尘,除尘效率为 99%。焚烧烟气各项污染物可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焚烧炉配置有辅助燃烧器,在启、停炉时以及炉膛内温度低于表1要求时使用,可以保证焚烧炉的运行工况(燃烧温度、热灼减率等)符合表 1 要求,因此,焚烧炉技术性能可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的表1标准。
二、废水
⑴水污染源分析
生产用水:本项目生产用水为自来水,用于配剂、仪器第二次清洗用水。项目检测区每天工作结束后对检验操作区和操作台进行一次消毒,采用新洁尔灭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不产生保洁废水。
①检测废液
项目检测结束时,将检测废液倒入废液罐,然后再用自来水清洗检测仪器,清洗废水同样视为检测废液。根据业主单位提供资料,项目每年预计检测500个样本,预计年消耗自来水0.025m3/a,检测废液产生量为0.05m3/a,主要污染物浓度类比《医药研究实验室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相关水质参数,其中COD650mg/L、SS200mg/L、氨氮25mg/L,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后,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医疗废水转运合同详见附件)。镶黄旗疾控中心设有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可以满足本项目依托需求。
②生活用水
项目劳动定员为5人,设食堂、宿舍,年工作270天,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2020年)中的相关规定,生活用水量为80L/人·d,本项目用水量为0.4m3/d(108m3/a),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以0.8计,则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32m3/d(86.4m3/a)。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拉运至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配剂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来苏配制用水量为10L/a,新洁尔灭配制用水量为5L/a,均采用自来水配剂,配剂完毕后用于实验室内消毒杀菌,不产生废水。
⑵废水排放情况汇总
项目运营期废水产生、排放情况见表4-6。
表4-6 本项目污水产生、排放情况表
废水类型 | 污染物 | 产生浓度(mg/L) | 废水产生量(m3/a) | 排放去向 |
检测废液 | COD | 650 | 0.05 | 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
SS | 200 | |||
NH3-N | 25 | |||
生活污水 | BOD5 | 250 | 86.4 | 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拉运至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
COD | 350 | |||
SS | 200 | |||
氨氮 | 30 |
⑶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检测废液(仪器第二次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废水污染因子主要是CODCr、SS、氨氮等。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COD、SS、氨氮、总氮、总磷、总余氯,处理后各污染物浓度为:pH:7.0~9.0、COD:49mg/L、SS:10mg/L、粪大肠菌群:50(MPN/L)、氨氮:10mg/L、总氮:45mg/L、TP:4.8mg/L、总余氯:0.2mg/L。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检测废液和生活污水各自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处理,不混合拉运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三、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⑴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径
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的途径主要是废水排放或物料泄漏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根据本项目特点,营运期因渗漏可能产生的污染地下水、土壤环节有:
①污水管线、实验室等发生“跑、冒、滴、漏”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
②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导致污废水等污染物外溢,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
⑵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管理,污水管道等选用做防渗、防腐处理的管道,将污染物“跑、冒、滴、漏”降到最低程度。
②分区防渗措施
项目根据全场物料或者污染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
重点防渗区:医废暂存间、焚烧炉房。采用2mm厚高密度聚*烯材料,其防渗措施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2mm厚高密度聚*烯,渗透系数K≤10-10cm/s防渗要求。
一般防渗区:实验室内除重点防渗区以外的生产区域。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cm,渗透系数K≤10-7cm/s防渗要求。实际采用防渗层结构为夯实粘土层+15cm厚P8抗渗混凝土硬化,防渗效果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10-7cm/s。
简单防渗区:办公区。防渗技术要求为一般地面硬化。实际采用一般地面水泥硬化。
③污废水管网防渗:
a. 排水管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荷载和内部水压,外部荷载包括土压力形成的静荷载和由车辆运行所造成的动荷载。重力流排水管道在发生淤塞,也会形成内部水压,因此重力流排水管道也需适当考虑承受内压力。
b.排水管道除具有抗废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抗腐蚀的性能,以免受废水或地下水的侵蚀作用而损坏。
c.排水管道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以防止废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废水从管道渗出。不仅会污染地下水或水体,还可能导致破坏管道及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而地下水渗入污水管道,将降低管道的排水能力,增大污水泵站及处理构筑物的水力负荷。
d.排水管道的内壁应光滑,以尽量减小管道输水的阻力损失。
e.对焚烧炉房以及医疗废物暂间地面进行硬化和用HDPE高密度聚*烯材料作防渗处理,避免医疗废物渗滤液泄漏进入地下水体,造成对地下水体的污染。
f.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对管道和施工技术质量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④管理措施
a.加强环境管理,实验室内液态危险废物下方设置托盘,定期进行消毒、清洗。
b.落实防渗措施,严格按照分区防渗措施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宜按50年进行设计,防渗材料必须符合防渗系数要求。
c.建立地下水监控体系,按照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开展地下水监测。
d.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范风险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防渗表如下:
表4-7 厂区分区防渗表
防渗等级 | 防渗区域 | 防渗措施 | 防渗要求 |
重点防渗区 | 医废暂存间、焚烧炉房 | 2mm厚度高密度聚*烯膜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7cm/s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6m,K≤1×10-7cm/s; |
一般防渗区 | 实验区 | 夯实粘土层+15cm厚P8抗渗混凝土硬化 | 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
简单防渗区 | 办公区 | 一般地面水泥硬化 | 简单地面硬化 |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应杜绝生产过程中液体跑、冒、滴、漏等,并定期进行检漏及检修。综上所述,在采取上述防渗、防腐处理措施后,项目对地下水基本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分区防渗图见附图6。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噪声源主要为营运期噪声主要为离心机、实验室设备等噪声,其声源噪声级约达70~90dB(A)。本项目采用低噪声设备的同时,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降低噪声设备对厂界的影响,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噪声源强及拟采取的降噪措施见表4-8。
表4-8项目噪声源强及采取的降噪措施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噪声级dB(A) | 所在车间 | 治理措施 | 持续时间 | 降噪效果dB(A) |
1 | 离心机 | 75 | 取材脱水制样室 | 隔声减振 | 昼间 夜间 | >25 |
2 | 新风系统空调机 | 80 | 实验室所在楼栋楼顶 | 隔声减振 | 昼间 夜间 | >25 |
3 | 焚烧炉 | 85 | 纯水制备间 | 隔声减振 | 昼间 夜间 | >25 |
本次环评采用点声源预测模式进行预测。
(1)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计算
如图4-2所示,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分别为LG1和Lp2。若声源所在的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可按式4-1计算某一室内声源靠近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图4-2 室内声源等效为室外声源图例
(式4-1)
式中: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前夹角处时,Q=8。
R——房间常数;R=S,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为平均呼吸系数。
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
然后按式4-2计算出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出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
(式4-2)
式中:LG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
LG1ij——室内j声源i倍频带的声压级,dB;
N——室内声源总数。
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是,按式4-3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
(式4-3)
式中:Lp2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
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
然后按式4-4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式4-4)
(2)室外声源衰减模式
室外声源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包括距离衰减、屏障衰减、空气吸收衰减和地面吸收衰减。在预测时,为留有较大的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只考虑屏障衰减、距离衰减,而其他因素的衰减,如空气吸收衰减、地面吸收、温度梯度、雨、雾等均作为预测计算的安全系数而不计,故:。
距离衰减:Aa=20lgr+8 (式4-5)
式中:r——整体声源中心至受声点的距离;
屏障衰减Ab:即噪声传播路径中的建筑物隔声量。
(3)噪声叠加公式
不同的噪声源共同作用于某个预测点,该预测点噪声值为各点声源传播到预测点声级的叠加后的总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如下:
(式4-6)
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4)预测结果及分析
表4-9 噪声预测结果表 单位:dB(A)
噪声单元 | 源强 | 东厂界 | 南厂界 | 西厂界 | 北厂界 | 执行标准 | |
昼间 | 夜间 | ||||||
离心机 | 75 | 43.00 | 41.18 | 43.00 | 41.18 | 60 | 55 |
新风系统空调机 | 80 | ||||||
焚烧炉 | 85 |
项目所有设备均位于厂房内,通过采取采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后,对设备运行噪声减弱情况明显,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的高噪声现象。经采取以上措施后生产设备噪声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在41.18~43dB(A)之间,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因此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环境噪声影响较小。
五、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废包装袋、生活垃圾、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布袋除尘器飞灰、焚烧底渣、废高效过滤器。
⑴医疗废物
本项目实验室医疗废物主要为废弃样本。不包含废防护服、废手套等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医疗废物产生量按1kg·d计,则医疗检验废物年产生量约为0.27t/a,属于危险废物(HW01)。实验后剩余实验样品(老鼠尸体),暂存于实验室消毒桶内浸泡来苏尔消毒,然后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冰柜内,每月将医疗废物(消毒后的老鼠尸体)送入焚烧炉内焚烧处理。
⑵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废高效过滤器
本项目实验过程废气经生物安全柜收集后送入活性炭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净化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此过程有废活性炭、废高效过滤器产生。活性炭对有机废气的吸附容量约0.3kg废气/kg活性炭,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活性炭吸附的有机废气量为0.158kg/a,故需活性炭添加量0.0474kg/a,则废活性炭产生量约0.2054kg/a(活性炭总用量+被吸附的有机废气总量),高效过滤器每次更换产生量为20kg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废高效过滤器属于危险废物(HW49 900-039-49),一年更换一次,废活性炭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废高效过滤器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3)废包装物、废一次性防护用品
项目废水处理设施使用的消毒剂、助凝剂等会产生废包装材料,项目年处理废水量较少,根据工程设计参数、类比同类项目,本项目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0.001t,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废防护服、废手套等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年产生量为0.001t/a,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4)生活垃圾
本项目定员按5人计算,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0.5kg/人?d计算,本项目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0.675t/a),办公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纸、废包装物、清扫垃圾等,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焚烧底渣、布袋除尘器飞灰
项目将实验产生医疗废物每月一次性进行焚烧处理,废气治理废活性炭每年产生一次,产生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医疗检验废物年产生量约为0.27t/a,废气治理废活性炭产生量约0.2054kg/a。因此,焚烧炉年焚烧量为0.27t/a。根据焚烧炉厂家提供的资料,焚烧底渣产生量为焚烧物料量的5%,项目焚烧底渣产生量为0.01t/a。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一年清理一次。布袋除尘器飞灰年产生量0.001t。布袋除尘器产生的飞灰、焚烧底渣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772-003-18医疗废物焚烧飞灰、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底渣”, 属于危险废物,但按照一般工业固废来管理。建设单位拟将布袋除尘器产生的飞灰与焚烧底渣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6)废滤袋
本项目布袋除尘器产生的废滤袋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中“HW49其他废物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性质为危险废物,年产生量0.1t。建设单位拟将布袋除尘器产生的废滤袋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表4-10 项目固体废物产、排一览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产生量t/a | 废物类别 | 废物代码 | 处置方式 |
1 | 医疗废物 | 医学检验过程 | 0.27 | 危险废物 | HW01 | 每月焚烧处理1次 |
2 | 废气治理废活性炭 | 废气治理 | 0.2054kg/a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39-49 | 一年更换一次,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 |
3 | 废包装物 | 实验过程 | 0.001 | 一般固废 | / |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
4 | 生活垃圾 | / | 0.675 | 一般固废 | / |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
5 | 焚烧底渣 | 焚烧 | 0.01 | 危险废物 | 772-003-18 | 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
6 | 布袋除尘器焚烧飞灰 | 焚烧烟气处理 | 0.001 | 危险废物 | 772-003-18 | 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
7 | 废滤袋 | 焚烧烟气处理 | 0.1 | 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HW49 900-041-49 | 一年清理一次,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8 | 废一次性防护用品 | 实验 | 0.001 | 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HW49 900-041-49 | 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9 | 废高效过滤器 | 废气治理 | 20kg/a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39-49 |
本项目产生的废包装物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处置率100%;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属于HW49,废活性炭一年更换一次,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焚烧底渣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布袋除尘器焚烧飞灰产生于除尘器滤袋内,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滤袋一年清理一次,与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废高效过滤器一起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7)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收集
医疗废物收集时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分类标准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分类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应采用一次性塑料袋密封收集保存。采用消毒处理技术的,医疗废物的包装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包装袋分为黄色和红色两种,黄色袋盛装感染性废物及病理性废物,适用于化学消毒处理。
(2)红色袋盛装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不适用于化学消毒处理,收集时红色袋应单独收集。
(3)包装袋上应有医疗废物的中文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废物类别、警示标识等。
(4)包装袋在正常使用时应能够防止破损,并不与盛装设备材质发生化学反应。
(8)医疗废物的贮存与输送
医疗废物暂存间的设计、运行、安全防护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接收的医疗废物应尽可能当天处理。处理不了的设冷藏冰柜冷藏,冷藏的温度应在3-7℃之间,
医疗废物卸料和贮存设施属感染区,应配备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并按照 《环境保护图形标识 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GB 15562.2-1995)的有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贮存设施应合理组织气流分布,尽量使操作人员处于清洁区。
贮存设施应采用全封闭、微负压设计,并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或设施。
贮存设施地面和墙裙进行防渗处理,设2mm 厚高密度聚*烯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以防治污染地下水、土壤。
贮存设施内应设置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的设计应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和转运工具的正常进出。
医疗废物卸料及贮存设施应采取防渗漏、防鼠、防鸟、防蚊蝇、防蟑螂、防盗等措施。
医疗废物搬运应使用专用工具,尽可能采取机械作业,减少人工对其直接操作;如果采用人工搬运,应使用专用转运工具搬运,避免废物和容器直接接触人员的身体。医疗废物的转运车应符合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规定。
(9)医疗废物的转运工具、贮存设施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运输车辆不属于本项目管理范围,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属于建设单位委托的医疗废物转运机构负责。
本项目涉及到医疗废物的转运工具、周转箱 (桶),转运工具和周转箱 (桶)等均应进行清洗消毒并晾干后方能再次使用。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应每天消毒一次;贮存设施内的医疗废物每次清运之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清洗消毒作业还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采取机械强制通风。已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的工具、设备、周转箱 (桶)等应与未经处理的工具、设备、周转箱(桶)等分开存放。清洗消毒处理后的工具、设备、周转箱 (桶)等晾干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10)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暂存情况
本项目建设医废暂存间1 座,占地面积 10m2,用于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的暂存。本项目需要存储的废物产生量为0.27t/a,暂存周期按1个月计,暂存量为30kg,每日采用新洁尔灭进行消毒。医废暂存间容量可满足本项目要求。本次环评提出医废暂存间建设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执行:
①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 a.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b.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c.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d.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e.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 l/5;f.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②危险废物的堆放:a.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 2mm 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b.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c.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d.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e.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f.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g.总贮存量不超过 300 kg(L)的危险废物要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箱中,柜或箱应设多个直径不少于 30mm 的排气孔。不相容危险废物要分别存放或存放在不渗透间隔分开的区域内,每个部分都应有防漏裙脚或储漏盘,防漏裙脚或储漏盘的材料要与危险废物相容。
③危险废物收集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管理以及转运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1】199 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5 号)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实行。危险废物在收集时,应清楚废物的类别及主要成份,以方便委托处理单位处理,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形态,可釆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包装,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整、详实。盛装过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破损后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④危险废物运输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危险废物的厂外运输工作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营范围组织实施,承担本项目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应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运输过程应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执行,具体运输线路应严格按照当地公安部门与交通部门规定的行驶路线和行驶时段行驶,运输路线力求最短、对沿路影响小,避免转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综合考虑厂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转运路线,尽量避开办公区和人员集中区域,并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要求填写《危险废物厂内转运记录表》,危险废物内部转运结束后,应对转运路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危险废物遗失在转运路线上,并对转运工具进行清洗。
⑤危险废物转移污染控制措施
危险废物转移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 年)执行。即:⑴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⑵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⑶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综上所述,本项目危险废物在分类收集、贮存、运输整个过程中均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定执行,其他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不排放至周围环境中去,对环境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生产中所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为*醇、柴油。生产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单元主要为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使用等。本次评价按以上危险物质在厂区的最大存储量进行分析评价,该部分物质有关物料危险性、毒性毒理及应急处理处置方法详见下表。
表4-7危险物质统计一览表
物质名称 | 浓度% | 实际最大一次贮存量/t | 最大储存周期 | 储存位置 |
*醇 | 75%、99% | 0.001 | 3月 | 实验室 |
柴油 | -- | 0.03 | 1年 | 焚烧炉助燃系统内 |
⑴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环境风险潜势是指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①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Q。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Q<10;10≤Q<100;Q≥100。
本项目*醇、柴油等危险物质的使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的表B.1,根据下表所用危险物质实际最大一次储量可知,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0.1<1。
表4-8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物质名称 | 临界量/t | 实际最大贮存量/t | 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
*醇 | 500 | 0.001 | 0.* |
柴油 | 5000 | 0.03 | 0.* |
⑵评价等级
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因此,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
表4-9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 IV、IV+ | III | II | I |
评价工作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分析 |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不设评价范围。
⑶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醇、柴油发生泄漏后,可能会渗入到周围土壤、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会引发火灾风险。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化学品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保管、使用等需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管理。危险化学品中剧毒化学品必须向当地公安局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证购买。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其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库存。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部门备案。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安全、消防)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②医疗废物收集风险防范措施
鉴于医疗垃圾的极大危害性,该项目在收集医疗垃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保证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得到有效处置,使其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而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做到以下几点:
(1)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是消除污染、无害化处置的保证,要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进行收集。分类收集原则为:
①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均不能混合收集。
②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③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根据《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18号)及行业的相关规定,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者容器应当按下表执行。
(2)医疗垃圾收集注意事项
本环评就该项目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在收集过程提出的如下污染防范措施:
①医疗废物必须实施分类收集,先进行灭菌消毒预处理后,用专用医疗废物袋分类包装。
②所有锐利物都必须单独存放,并统一按医学废物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收集锐利物日包装容器必须是防穿透性容器。针或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
③垃圾收集过程中,要做到密封运输,用后要严格清洗消毒。垃圾周转箱要加盖密封,不得使用破损的周转箱,发现有破损,应立即停用,周转箱上应有明显的标志。装卸、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垃圾周转箱用后要认真清洗,并严格消毒后方可周转使用。
④加强医疗垃圾暂存间的管理,做好清理、消毒工作。
③生物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根据《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 6.3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戳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休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覆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本项目根据相关技术准则,设计一级屏障及个人防护。
一级屏障主要是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实验操作均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其中离心操作在负压罩下进行,生物安全柜相对于其所在房间为负压状态,其排风经生物安全柜自带高效粒子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而对于个人防护设备,根据本项目实验人员采用的个人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除以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置外,实验人员严格按照实验需要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④致病微生物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应对传染病诊治规模进行控制,尽量将传染病理进行单独诊治,并给予特殊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病对外蔓延的趋势。缩小传染病病毒接触群体,将传染对象降到最低。适当时候采取隔离方式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染。
七、环保措施汇总及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3.9万元,用于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及生活垃圾治理,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2.54%。项目具体环保设施投资估算核查详见表4-11。
表4-11环保投资情况一览表
序号 | 环保设施 | 数量 | 费用(万元) |
I、废气设施 | |||
1.1 | 实验室有机废气由生物安全柜+活性炭吸附处理净化后排于室外。 | 各1套 | 8 |
II、废水设施 | |||
2.1 | 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后,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 1套 | 1 |
2.2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 1套 | 0.2 |
III、固废设施 | |||
3.1 | 医疗垃圾桶、每日清场、喷洒消毒药水 | -- | 0.5 |
3.2 | 生活垃圾实现袋装收集,日产日清,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定期喷洒消毒药水 | -- | 0.2 |
3.3 | 本项目产生的废包装物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处置率100%;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属于HW49,废活性炭一年更换一次,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焚烧底渣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布袋除尘器焚烧飞灰产生于除尘器滤袋内,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滤袋一年清理一次,与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废高效过滤器一起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 | 2 |
3.4 | 医疗废物、废气治理废活性炭送焚烧炉焚烧,焚烧废气经焚烧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从15m高排气筒排放 | 1座 | 25 |
IV、噪声设施及费用 | |||
4.1 | 设备运行噪声:设备房墙体隔声、设置隔声门,减振装置和消声 | 若干 | 1 |
4.2 | 交通、社会活动噪声:医院内部设提示标语,禁止喧哗、吵闹;禁止鸣笛、车辆限速等 | 若干 | -- |
V、风险 | |||
5.1 | 医废暂存间、焚烧炉房地面采用2mm厚度高密度聚*烯膜防渗,渗透系数≤1×10-10cm/s、实验区采用夯实粘土层+15cm厚P8抗渗混凝土硬化,渗透系数≤1×10-7cm/s | / | 5 |
5.2 | 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安全消防管道设施,配备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毒面具、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喷系统等 | 若干 | 1 |
总计 | / | 43.9 |
9、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①运营期组织技术和操作技术交流,提高技术人员生产操作水平。
②要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
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账。
(2)环境监测计划
为了解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结合本工程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特点,制定本工程监测计划表。监测的主要因子、点位及监测(控)频率见表4-12。
表4-12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指标 | 监测频次 | 执行排放标准 |
污染源监测计划 | 噪声 | 厂界四周外1m处 | LAeq | 一年一次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废气 | 有组织废气排放口 | 烟尘、SO2、NOx、CO | 一年一次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
废水 | 实验废液收集桶 | 粪大肠菌群数、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结核杆菌、pH、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 | 一年一次 | 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 |
固废 | 对一般固废、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应建立记录台账,对其产生量、处理时间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清单 |
(3)信息公开
根据以上的监测项目,点位及频率进行监测,每次监测完毕后,及时整理监测数据,以报表形式写出监测分析报告,报送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以便地方生态环 (略) 排污及环保治理措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4)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根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和原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的技术要求,企业所有排放口必须按照“便于采样、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和规范化要求,设置排污口标志牌,绘制企业排污口公布图,对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监控装置。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与主体工程及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环境管理台账要求
本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环境管理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环境管理台账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基本信息、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监测记录信息及其他环境管理信息等,具体要求可参照《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44-2018)附录A执行。
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示日期:**日
联系电话:(传真):0479-*
通讯地址:镶黄旗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
项目名称: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
建设地点: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镇
建设单位: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蒙古昀雅 (略)
项目概况:镶黄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野外鼠疫监测站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镇内,该项目总投资350万元,环保投资43.9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54%,本项目占地面积0.096公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占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建设内容包括实验区、危废暂存间、焚烧炉房、食堂、办公室及宿舍,本项目年检验老鼠500只以内,定期分批次送入实验室检验,实验室在接收到一批老鼠样品后,暂存于实验室冰柜内,分批次进行实验,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项目鼠疫实验开展工序包括解剖、捡虱、镜检等,最终将医疗废物送入焚烧炉内焚烧处理(一个月处理一次),焚烧完毕后关炉,每次焚烧时间为一小时,焚烧物为固态。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该项目已于2020年4月开工建设,2021年10月建成,2022年5月购入设备,截至目前暂未投入运营。根据调查,由于本项目工程量较小,施工期不长,施工废气产生量较小。施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定期拉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期生活垃圾经垃圾桶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当地垃圾填埋场处理。至今未接到周围居民投诉电话,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一、废气
1、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样品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检验废气、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食堂油烟。医疗废物等焚烧正常运行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烟尘、SO2、NOx、CO。
(1)实验室废气
项目实验室废气:实验过程挥发的少量*醇、动物(鼠类)储存、解剖过程产生的异味。
实验室通风采用全新通风系统,通风柜的排气不在室内循环,在负压状态下收集后,经高效过滤器过滤消毒后排放,匹配风量额定风量为3000m3/h。由于实验室要求房间相对其他辅助区域为负压,保持室内-5Pa 至-10Pa 的负压。所以实验室的新风量设计为排风量的70%-80%。另外20%-30%的新风送至实验室辅助房间、内走道等,再由门窗缝隙补充到房间。处理设施具备冲击负荷能力。一般换气次数:8-12 次/小时。符合《实验室通风设计标准》技术指标。
大部分病毒的直径极为微小(100nm 以内),单靠布朗运动的扩散效应并不足以直接过滤病毒,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靠飞沫(直径大于 5um)及气溶胶(0.5-12um)来传播,直径都在 0.5um 以上,而高效过滤器过滤粒径在 0.3um 以上颗粒物效率达99.95%以上。足以保证实验室的空气清洁。简单来说,过滤器的用途是拦截颗粒物,而病毒是附着在颗粒物的载体上的进行传播的,拦截了颗粒物就是拦截了病毒。目前,手术室、生物实验室,病毒所都是用过滤器来过滤病毒的。
高效过滤器的主要材料为玻璃纤维,其工作原理为: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
这其中高效过滤器的过滤层捕集微粒的作用主要有5种:
①拦截效应:当某一粒径的粒子运动到纤维表面附近时,其中心线到纤维表面的距离小于微粒半径,灰尘粒子就会被滤料纤维拦截而沉积下来。
②惯性效应:当微粒质量较大或速度较大时,由于惯性而碰撞在纤维表面而沉积下来。大于 0.3um 的粒子主要作惯性运动,粒子越大效率越高,当大颗粒粉尘遇到排列杂乱的纤维时,气流改变方向,粒子因惯性偏离方向,撞到纤维上而被粘结。粒子越大越容易撞击,效果越好。
③扩散效应:小粒径的粒子布朗运动较强而容易碰撞到纤维表面上。小颗粒粉尘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撞击障碍物的机会越多,过滤效果也会越好。高效过滤器空气中小于0.1um 的颗粒主要作布朗运动,粒子小,过滤效果好。
④重力效应: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因重力沉降而沉积在纤维上。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离气流流线的位移而沉降在纤维表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微粒较大(>0.5um)时存在,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当它还没有沉降到纤维上时已随气流通过纤维层。因而,对粒径小于 0.5um 的微粒的过滤,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⑤静电效应:纤维或粒子都可能带电荷,产生吸引微粒的静电效应使粉尘改变运动轨迹并撞上障碍物,而将粒子吸到纤维表面上并粘的更牢。注意的是材料带静电后阻力不变,过滤效果会明显改善。但静电在过滤效果中不起决定作用,只起辅助作用。
本项目营运期实验室检测分析,试剂(主要为*醇)使用时产生极少量废气。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根据项目内试剂原料使用情况,年使用有机溶剂(主要为*醇)共计2L/a(有机溶剂主要用于观察、检测等操作,使用时均在密闭的检测仪器内自动添加,检测过程中仪器的开启过程中会挥发出少量的挥发性废气,经生物安全柜收集管道收集后,排至实验室室外,非*烷总烃排放量极少,可忽略不计。
(2)食堂油烟
实验室设有1处食堂,提供3餐,每天就餐员工5人。就餐员工每人每天耗食油量约30克,在炒作时油烟的挥发量约3%,因此项目食堂油烟产生量为4.5g/d。食堂设有1个炉头,每日运营时间约5小时。油烟经油烟净化器(集气风量为2000m3/h,净化效率80%)处理后经专用烟道引至室外排放,排放高度3m。
(3)焚烧废气
项目鼠疫实验开展工序包括解剖、捡虱、镜检等,最终将实验产生医疗废物后定期进行焚烧处理,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定期产生,产生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医疗检验废物年产生量约为0.27t/a,废气治理废活性炭产生量约0.2054kg/a。因此,焚烧炉年焚烧量为0.27t/a。根据镶黄旗疾控中心提供的资料,焚烧炉约1个月开炉一次(本项目工作制度为4-12月份,年工作9个月),每次焚烧1个小时。焚烧温度在800-1200℃,风机风量3000m3/h,每次1小时,焚烧炉年运行时间为9小时。焚烧废气通过焚烧炉配套的布袋除尘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式处置解剖实验废弃物(老鼠尸体)以及废活性炭,助燃燃料为柴油,焚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焚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SO2、NOx、烟尘、CO 和异味气体,基本不含氟化氢、氯化氢、二噁英、镉、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焚烧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排放。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 99%。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每年焚烧老鼠约500只,每只大约150g。因此项目产生的解剖实验废弃物约为75kg/a,焚烧炉启动时外购轻质柴油作为燃料,轻质柴油是一种清洁能源,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和 NOX。项目焚烧炉燃油使用量约为30kg/a,每月运行1h,全年工作9h。轻质柴油含硫量约0.035%。
参照《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三分册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采用下列公式核算:
G1=T2E1×10-6+BF2×10-3
其中:
G1: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焚烧厂烟气污染物年产生量,单位:吨/年;
T2: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焚烧厂废物年处理量,单位:吨/年;
E1:为危险废物或医疗废物焚烧厂烟气污染物产生核算系数,单位:克/吨-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其取值见“医疗废物焚烧厂产排污系数表”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产污核算系数;
F2:为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编制的“常压工业锅炉产排污系数”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污系数,单位:千克/吨-原料;
B:为助燃剂(煤、油类和天然气)年使用量,单位:吨/年。
废物燃烧所需空气量是由理论空气量和过剩空气量两部分组成。烟气同氧的混合程度会极大影响废物的燃烧速度和烧净率。过量空气的多和少会影响炉温,过多,必然增加鼓风量,同时会增加辅助燃料消耗量,导致动力能耗增加以及尾气处理规模的增大等;反之,过量空气量太少,则燃烧不完全,废物不能充分分解,烟气中的 CO 含量将反映燃烧状况的的好坏。因此,本焚烧炉将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要求控制入炉的空气量和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6%-10%),确保焚烧炉出口烟气中 CO 含量小于80mg/m3。
根据《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三分册危险废物集中式处理设施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中固定床焚烧炉产污系数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锅炉》(HJ953-2018)中附录 F2 燃油锅炉的废气产排污系数轻型柴油燃烧产污系数,确定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本项目解剖实验废弃物约为75kg/a,焚烧炉燃油使用量约为30kg/a。具体废气产排系数见下表,本项目焚烧炉废气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41本项目焚烧废气年产排系数一览表
名称 | 污染物指标 | 单位 | 产污系数 | 本项目 |
固定床焚烧炉产污系数 | 二氧化硫 | 克/吨-医疗废物 | 310 | 37.2 |
烟尘 | 克/吨-医疗废物 | 10800 | 1296 | |
氮氧化物 | 克/吨-医疗废物 | 900 | 108 | |
轻型柴油燃烧产污系数 | 废气量 | 标立方米/吨-原料 | 17804.03 | 890.2015 |
二氧化硫 | 千克/吨-原料 | 19S | 0.3325 | |
烟尘 | 千克/吨-原料 | 3.67 | 0.1835 | |
氮氧化物 | 千克/吨-原料 | 0.26 | 0.13 | |
备注:二氧化硫的产污系数是以(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是指柴油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本项目柴油含硫量为0.035%,则S=0.035。 |
表42焚烧炉废气产排情况一览表
名称 | 烟气量m3/h | 污染物指标 | 污染物产生情况 | 处理措施 | 处理效率(%) | 污染物排放情况 | ||||
产生浓度(mg/m3) | 产生速率(kg/h) | 产生量(t/a) | 排放浓度(mg/m3)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量(t/a) | |||||
焚烧炉 | 7.42 | SO2 | 79.12 | 0.0006 | 0.0001 | 布袋除尘器 | 0 | 79.12 | 0.0006 | 0.0001 |
NOx | 135.89 | 0.001 | 0.0001 | 0 | 135.89 | 0.001 | 0.0001 | |||
烟尘 | 1661.61 | 0.0123 | 0.0015 | 99 | 16.62 | 0.0001 | 0.00001 | |||
CO | 80 | 0.0006 | 0.00007 | 0 | 80 | 0.0006 | 0.00007 | |||
备注:1、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 |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SO2、NOx、烟尘、CO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分别为79.12mg/m3、135.89mg/m3、 1.66mg/m3、 80mg/m3, 均 满 足 《 危 险 废 物 焚 烧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GB18484-2001)中相应标准限值(SO2:100mg/m3、NOx:300mg/m3烟尘:30mg/m3、CO:100mg/m3)要求。
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无需进一步预测,只需对污染物进行排放量核算,核算结果下表。
表4-3项目有组织排放污染物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 坐标 | 海拔高度(m)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速率(kg/h) | 排放浓度(mg/Nm3) | 排放量(t/a) | 是否达标 | |
经度 | 纬度 | |||||||
焚烧炉排气筒G1 | 114.2742 | 42.* | 1207 | SO2 | 0.0006 | 79.12 | 0.0001 | 达标 |
NOx | 0.001 | 135.89 | 0.0001 | |||||
烟尘 | 0.0001 | 16.62 | 0.00001 | |||||
CO | 0.0006 | 80 | 0.00007 |
表4-4 无组织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矩形面源)
序号 | 排放源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 |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年排放量(kg/a) | |
标准名称 | 浓度限值(mg/m3) | |||||
1 | 厂界无组织废气 | 食堂 | 食堂油烟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 | 2.0 | 0.13 |
2 | 实验室 | 非*烷总烃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标准 | 4.0 | 极少量 | |
无组织排放总计 | ||||||
无组织排放总计(kg/a) | 食堂油烟 | 0.13 | ||||
非*烷总烃 | 极少量 |
表4-5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评价等级与范围 | 评价等级 | —级□ | 二级R | 三级□ | |||||||||||||
评价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R | ||||||||||||||
评价因子 | SO2+NOx排放量 |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R | |||||||||||||
评价因子 |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其他污染物(NOX、食堂油烟、非*烷总烃)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R | |||||||||||||||
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 | 国家标准R | 地方标准£ | 附录DR | 其他标准R | ||||||||||||
现状评价 | 环境功能区 | 一类区口 | 二类区R | 一类区和二类区口 | |||||||||||||
评价基准年 | (2022)年 | ||||||||||||||||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 |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R | 现状补充监测R | ||||||||||||||
现状评价 | 达标区R | 不达标区£ | |||||||||||||||
污染源调查 | 调查内容 |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R 本项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 拟替代的污染源□ |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 | 区域污染源□ | ||||||||||||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预测模型 | AERMOD £ | ADMS □ | AUSTAL2000 □ | EDMS/AEDT □ | CALPUFF □ | 网格模型 □ | 其他 □ | |||||||||
预测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 | ||||||||||||||
预测因子 | 预测因子() | 包括二次PM2.5□ 不包括二次PM2.5£ | |||||||||||||||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 一类区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
二类区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
非正常排放1h浓度贡献值 | 非正常持续时间()h | C非正常占标率≤100%£ | C非正常占标率>100%£ | ||||||||||||||
保证率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叠加 | C叠加达标£ | C叠加不达标□ | |||||||||||||||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 k≤-20%□ | k>-20%□ | |||||||||||||||
环境监测计划 | 污染源监测 | 监测因子(烟尘、SO2、NOx、CO) | 有组织废气监测R 无组织废气监测£ | 无监测£ | |||||||||||||
环境质量监测 | 监测因子() | 监测点位数() | 无监测R | ||||||||||||||
环评结论 | 环境影响 | 可以接受R不可以接受□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距(/)厂界最远(/)m | ||||||||||||||||
污染源年排放量 | SO2:0.0001t/a、 NOX:0.0001t/a | 颗粒物:0.00001t/a | CO:0.00007t/a | ||||||||||||||
注:“□”为勾选项,填“√”:“()”为内容填写项 |
项目运行后,焚烧烟气各项污染物可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食堂油烟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规模标准要求,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标准要求。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样品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检验废气、焚烧过程产生的废气、食堂油烟。
(1)实验室废气
本项目实验室废气由生物安全柜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处理净化后排至室外排放(排放高度3m)。
①废气处理装置运行原理及效果分析
实验室通风采用全新通风系统,通风柜的排气不在室内循环,在负压状态下收集后,经高效过滤器过滤消毒后排放,匹配风量额定风量为3000m3/h。由于实验室要求房间相对其他辅助区域为负压,保持室内-5Pa 至-10Pa 的负压。所以实验室的新风量设计为排风量的 70%-80%。另外20%-30%的新风送至实验室辅助房间、内走道等,再由门窗缝隙补充到房间。处理设施具备冲击负荷能力。一般换气次数:8-12 次/小时。符合《实验室通风设计标准》技术指标。
综上可知,本项目运营期间实验室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食堂油烟
油烟经油烟净化器(集气风量为2000m3/h,净化效率80%)处理后经烟道引至室外排放,排放高度3m。处理后,食堂油烟的排放量为0.243kg/h,排放浓度约为0.45mg/m3,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小型规模饮食业标准(即油烟浓度≤2.0mg/m3,油烟处理率≥60%)。
(3)焚烧废气
本项目采用焚烧炉焚烧的方式处置解剖实验废弃物,助燃燃料为柴油,焚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焚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SO2、NOx、烟尘、CO 和异味气体。焚烧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5m 高排气筒排放。布袋除尘器用于除尘,除尘效率为 99%。焚烧烟气各项污染物可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焚烧炉配置有辅助燃烧器,在启、停炉时以及炉膛内温度低于表1要求时使用,可以保证焚烧炉的运行工况(燃烧温度、热灼减率等)符合表 1 要求,因此,焚烧炉技术性能可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的表1标准。
二、废水
⑴水污染源分析
生产用水:本项目生产用水为自来水,用于配剂、仪器第二次清洗用水。项目检测区每天工作结束后对检验操作区和操作台进行一次消毒,采用新洁尔灭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不产生保洁废水。
①检测废液
项目检测结束时,将检测废液倒入废液罐,然后再用自来水清洗检测仪器,清洗废水同样视为检测废液。根据业主单位提供资料,项目每年预计检测500个样本,预计年消耗自来水0.025m3/a,检测废液产生量为0.05m3/a,主要污染物浓度类比《医药研究实验室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相关水质参数,其中COD650mg/L、SS200mg/L、氨氮25mg/L,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后,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医疗废水转运合同详见附件)。镶黄旗疾控中心设有实验室废水处理设备,可以满足本项目依托需求。
②生活用水
项目劳动定员为5人,设食堂、宿舍,年工作270天,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2020年)中的相关规定,生活用水量为80L/人·d,本项目用水量为0.4m3/d(108m3/a),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以0.8计,则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32m3/d(86.4m3/a)。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拉运至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③配剂用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来苏配制用水量为10L/a,新洁尔灭配制用水量为5L/a,均采用自来水配剂,配剂完毕后用于实验室内消毒杀菌,不产生废水。
⑵废水排放情况汇总
项目运营期废水产生、排放情况见表4-6。
表4-6 本项目污水产生、排放情况表
废水类型 | 污染物 | 产生浓度(mg/L) | 废水产生量(m3/a) | 排放去向 |
检测废液 | COD | 650 | 0.05 | 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
SS | 200 | |||
NH3-N | 25 | |||
生活污水 | BOD5 | 250 | 86.4 | 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拉运至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
COD | 350 | |||
SS | 200 | |||
氨氮 | 30 |
⑶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检测废液(仪器第二次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废水污染因子主要是CODCr、SS、氨氮等。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COD、SS、氨氮、总氮、总磷、总余氯,处理后各污染物浓度为:pH:7.0~9.0、COD:49mg/L、SS:10mg/L、粪大肠菌群:50(MPN/L)、氨氮:10mg/L、总氮:45mg/L、TP:4.8mg/L、总余氯:0.2mg/L。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检测废液和生活污水各自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处理,不混合拉运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三、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⑴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径
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的途径主要是废水排放或物料泄漏等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根据本项目特点,营运期因渗漏可能产生的污染地下水、土壤环节有:
①污水管线、实验室等发生“跑、冒、滴、漏”使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
②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导致污废水等污染物外溢,进入地下水、土壤环境。
⑵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管理,污水管道等选用做防渗、防腐处理的管道,将污染物“跑、冒、滴、漏”降到最低程度。
②分区防渗措施
项目根据全场物料或者污染泄漏的途径和生产功能单元所处的位置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类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域:
重点防渗区:医废暂存间、焚烧炉房。采用2mm厚高密度聚*烯材料,其防渗措施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2mm厚高密度聚*烯,渗透系数K≤10-10cm/s防渗要求。
一般防渗区:实验室内除重点防渗区以外的生产区域。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cm,渗透系数K≤10-7cm/s防渗要求。实际采用防渗层结构为夯实粘土层+15cm厚P8抗渗混凝土硬化,防渗效果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10-7cm/s。
简单防渗区:办公区。防渗技术要求为一般地面硬化。实际采用一般地面水泥硬化。
③污废水管网防渗:
a. 排水管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荷载和内部水压,外部荷载包括土压力形成的静荷载和由车辆运行所造成的动荷载。重力流排水管道在发生淤塞,也会形成内部水压,因此重力流排水管道也需适当考虑承受内压力。
b.排水管道除具有抗废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抗腐蚀的性能,以免受废水或地下水的侵蚀作用而损坏。
c.排水管道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以防止废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废水从管道渗出。不仅会污染地下水或水体,还可能导致破坏管道及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而地下水渗入污水管道,将降低管道的排水能力,增大污水泵站及处理构筑物的水力负荷。
d.排水管道的内壁应光滑,以尽量减小管道输水的阻力损失。
e.对焚烧炉房以及医疗废物暂间地面进行硬化和用HDPE高密度聚*烯材料作防渗处理,避免医疗废物渗滤液泄漏进入地下水体,造成对地下水体的污染。
f.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对管道和施工技术质量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④管理措施
a.加强环境管理,实验室内液态危险废物下方设置托盘,定期进行消毒、清洗。
b.落实防渗措施,严格按照分区防渗措施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宜按50年进行设计,防渗材料必须符合防渗系数要求。
c.建立地下水监控体系,按照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开展地下水监测。
d.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范风险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防渗表如下:
表4-7 厂区分区防渗表
防渗等级 | 防渗区域 | 防渗措施 | 防渗要求 |
重点防渗区 | 医废暂存间、焚烧炉房 | 2mm厚度高密度聚*烯膜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7cm/s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6m,K≤1×10-7cm/s; |
一般防渗区 | 实验区 | 夯实粘土层+15cm厚P8抗渗混凝土硬化 | 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
简单防渗区 | 办公区 | 一般地面水泥硬化 | 简单地面硬化 |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应杜绝生产过程中液体跑、冒、滴、漏等,并定期进行检漏及检修。综上所述,在采取上述防渗、防腐处理措施后,项目对地下水基本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分区防渗图见附图6。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噪声源主要为营运期噪声主要为离心机、实验室设备等噪声,其声源噪声级约达70~90dB(A)。本项目采用低噪声设备的同时,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降低噪声设备对厂界的影响,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噪声源强及拟采取的降噪措施见表4-8。
表4-8项目噪声源强及采取的降噪措施一览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噪声级dB(A) | 所在车间 | 治理措施 | 持续时间 | 降噪效果dB(A) |
1 | 离心机 | 75 | 取材脱水制样室 | 隔声减振 | 昼间 夜间 | >25 |
2 | 新风系统空调机 | 80 | 实验室所在楼栋楼顶 | 隔声减振 | 昼间 夜间 | >25 |
3 | 焚烧炉 | 85 | 纯水制备间 | 隔声减振 | 昼间 夜间 | >25 |
本次环评采用点声源预测模式进行预测。
(1)室内声源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计算
如图4-2所示,声源位于室内,室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某倍频带的声压级分别为LG1和Lp2。若声源所在的室内声场为近似扩散声场,则可按式4-1计算某一室内声源靠近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
图4-2 室内声源等效为室外声源图例
(式4-1)
式中: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前夹角处时,Q=8。
R——房间常数;R=S,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为平均呼吸系数。
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
然后按式4-2计算出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出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
(式4-2)
式中:LG1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
LG1ij——室内j声源i倍频带的声压级,dB;
N——室内声源总数。
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是,按式4-3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
(式4-3)
式中:Lp2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N个声源i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
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
然后按式4-4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式4-4)
(2)室外声源衰减模式
室外声源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包括距离衰减、屏障衰减、空气吸收衰减和地面吸收衰减。在预测时,为留有较大的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只考虑屏障衰减、距离衰减,而其他因素的衰减,如空气吸收衰减、地面吸收、温度梯度、雨、雾等均作为预测计算的安全系数而不计,故:。
距离衰减:Aa=20lgr+8 (式4-5)
式中:r——整体声源中心至受声点的距离;
屏障衰减Ab:即噪声传播路径中的建筑物隔声量。
(3)噪声叠加公式
不同的噪声源共同作用于某个预测点,该预测点噪声值为各点声源传播到预测点声级的叠加后的总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如下:
(式4-6)
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
(4)预测结果及分析
表4-9 噪声预测结果表 单位:dB(A)
噪声单元 | 源强 | 东厂界 | 南厂界 | 西厂界 | 北厂界 | 执行标准 | |
昼间 | 夜间 | ||||||
离心机 | 75 | 43.00 | 41.18 | 43.00 | 41.18 | 60 | 55 |
新风系统空调机 | 80 | ||||||
焚烧炉 | 85 |
项目所有设备均位于厂房内,通过采取采用低噪声设备,厂房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后,对设备运行噪声减弱情况明显,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的高噪声现象。经采取以上措施后生产设备噪声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在41.18~43dB(A)之间,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因此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环境噪声影响较小。
五、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医疗废物、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废包装袋、生活垃圾、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布袋除尘器飞灰、焚烧底渣、废高效过滤器。
⑴医疗废物
本项目实验室医疗废物主要为废弃样本。不包含废防护服、废手套等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医疗废物产生量按1kg·d计,则医疗检验废物年产生量约为0.27t/a,属于危险废物(HW01)。实验后剩余实验样品(老鼠尸体),暂存于实验室消毒桶内浸泡来苏尔消毒,然后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冰柜内,每月将医疗废物(消毒后的老鼠尸体)送入焚烧炉内焚烧处理。
⑵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废高效过滤器
本项目实验过程废气经生物安全柜收集后送入活性炭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净化处理后无组织排放,此过程有废活性炭、废高效过滤器产生。活性炭对有机废气的吸附容量约0.3kg废气/kg活性炭,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活性炭吸附的有机废气量为0.158kg/a,故需活性炭添加量0.0474kg/a,则废活性炭产生量约0.2054kg/a(活性炭总用量+被吸附的有机废气总量),高效过滤器每次更换产生量为20kg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废高效过滤器属于危险废物(HW49 900-039-49),一年更换一次,废活性炭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废高效过滤器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3)废包装物、废一次性防护用品
项目废水处理设施使用的消毒剂、助凝剂等会产生废包装材料,项目年处理废水量较少,根据工程设计参数、类比同类项目,本项目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0.001t,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废防护服、废手套等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年产生量为0.001t/a,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4)生活垃圾
本项目定员按5人计算,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按照0.5kg/人?d计算,本项目工作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0.675t/a),办公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纸、废包装物、清扫垃圾等,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焚烧底渣、布袋除尘器飞灰
项目将实验产生医疗废物每月一次性进行焚烧处理,废气治理废活性炭每年产生一次,产生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医疗检验废物年产生量约为0.27t/a,废气治理废活性炭产生量约0.2054kg/a。因此,焚烧炉年焚烧量为0.27t/a。根据焚烧炉厂家提供的资料,焚烧底渣产生量为焚烧物料量的5%,项目焚烧底渣产生量为0.01t/a。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一年清理一次。布袋除尘器飞灰年产生量0.001t。布袋除尘器产生的飞灰、焚烧底渣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772-003-18医疗废物焚烧飞灰、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底渣”, 属于危险废物,但按照一般工业固废来管理。建设单位拟将布袋除尘器产生的飞灰与焚烧底渣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6)废滤袋
本项目布袋除尘器产生的废滤袋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中“HW49其他废物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险废物的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性质为危险废物,年产生量0.1t。建设单位拟将布袋除尘器产生的废滤袋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表4-10 项目固体废物产、排一览表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产生量t/a | 废物类别 | 废物代码 | 处置方式 |
1 | 医疗废物 | 医学检验过程 | 0.27 | 危险废物 | HW01 | 每月焚烧处理1次 |
2 | 废气治理废活性炭 | 废气治理 | 0.2054kg/a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39-49 | 一年更换一次,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 |
3 | 废包装物 | 实验过程 | 0.001 | 一般固废 | / |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
4 | 生活垃圾 | / | 0.675 | 一般固废 | / |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
5 | 焚烧底渣 | 焚烧 | 0.01 | 危险废物 | 772-003-18 | 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
6 | 布袋除尘器焚烧飞灰 | 焚烧烟气处理 | 0.001 | 危险废物 | 772-003-18 | 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
7 | 废滤袋 | 焚烧烟气处理 | 0.1 | 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HW49 900-041-49 | 一年清理一次,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8 | 废一次性防护用品 | 实验 | 0.001 | 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HW49 900-041-49 | 暂存于医废暂存间内,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
9 | 废高效过滤器 | 废气治理 | 20kg/a | 危险废物 | HW49 900-039-49 |
本项目产生的废包装物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处置率100%;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属于HW49,废活性炭一年更换一次,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焚烧底渣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布袋除尘器焚烧飞灰产生于除尘器滤袋内,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滤袋一年清理一次,与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废高效过滤器一起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7)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收集
医疗废物收集时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分类标准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分类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应采用一次性塑料袋密封收集保存。采用消毒处理技术的,医疗废物的包装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包装袋分为黄色和红色两种,黄色袋盛装感染性废物及病理性废物,适用于化学消毒处理。
(2)红色袋盛装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不适用于化学消毒处理,收集时红色袋应单独收集。
(3)包装袋上应有医疗废物的中文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废物类别、警示标识等。
(4)包装袋在正常使用时应能够防止破损,并不与盛装设备材质发生化学反应。
(8)医疗废物的贮存与输送
医疗废物暂存间的设计、运行、安全防护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
接收的医疗废物应尽可能当天处理。处理不了的设冷藏冰柜冷藏,冷藏的温度应在3-7℃之间,
医疗废物卸料和贮存设施属感染区,应配备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并按照 《环境保护图形标识 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GB 15562.2-1995)的有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贮存设施应合理组织气流分布,尽量使操作人员处于清洁区。
贮存设施应采用全封闭、微负压设计,并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或设施。
贮存设施地面和墙裙进行防渗处理,设2mm 厚高密度聚*烯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以防治污染地下水、土壤。
贮存设施内应设置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医疗废物贮存设施的设计应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和转运工具的正常进出。
医疗废物卸料及贮存设施应采取防渗漏、防鼠、防鸟、防蚊蝇、防蟑螂、防盗等措施。
医疗废物搬运应使用专用工具,尽可能采取机械作业,减少人工对其直接操作;如果采用人工搬运,应使用专用转运工具搬运,避免废物和容器直接接触人员的身体。医疗废物的转运车应符合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规定。
(9)医疗废物的转运工具、贮存设施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运输车辆不属于本项目管理范围,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属于建设单位委托的医疗废物转运机构负责。
本项目涉及到医疗废物的转运工具、周转箱 (桶),转运工具和周转箱 (桶)等均应进行清洗消毒并晾干后方能再次使用。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应每天消毒一次;贮存设施内的医疗废物每次清运之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清洗消毒作业还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可采取机械强制通风。已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的工具、设备、周转箱 (桶)等应与未经处理的工具、设备、周转箱(桶)等分开存放。清洗消毒处理后的工具、设备、周转箱 (桶)等晾干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10)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暂存情况
本项目建设医废暂存间1 座,占地面积 10m2,用于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的暂存。本项目需要存储的废物产生量为0.27t/a,暂存周期按1个月计,暂存量为30kg,每日采用新洁尔灭进行消毒。医废暂存间容量可满足本项目要求。本次环评提出医废暂存间建设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执行:
①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 a.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b.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c.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d.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e.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 l/5;f.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②危险废物的堆放:a.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 2mm 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b.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c.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d.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e.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f.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g.总贮存量不超过 300 kg(L)的危险废物要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箱中,柜或箱应设多个直径不少于 30mm 的排气孔。不相容危险废物要分别存放或存放在不渗透间隔分开的区域内,每个部分都应有防漏裙脚或储漏盘,防漏裙脚或储漏盘的材料要与危险废物相容。
③危险废物收集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贮存、管理以及转运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1】199 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5 号)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2013修改单实行。危险废物在收集时,应清楚废物的类别及主要成份,以方便委托处理单位处理,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和形态,可釆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包装,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到防渗、防漏要求,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整、详实。盛装过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破损后应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④危险废物运输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危险废物的厂外运输工作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营范围组织实施,承担本项目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应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运输过程应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执行,具体运输线路应严格按照当地公安部门与交通部门规定的行驶路线和行驶时段行驶,运输路线力求最短、对沿路影响小,避免转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综合考虑厂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转运路线,尽量避开办公区和人员集中区域,并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要求填写《危险废物厂内转运记录表》,危险废物内部转运结束后,应对转运路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危险废物遗失在转运路线上,并对转运工具进行清洗。
⑤危险废物转移污染控制措施
危险废物转移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 年)执行。即:⑴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⑵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⑶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综上所述,本项目危险废物在分类收集、贮存、运输整个过程中均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定执行,其他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理,不排放至周围环境中去,对环境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防治措施
由工程分析可知,项目生产中所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为*醇、柴油。生产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单元主要为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储、使用等。本次评价按以上危险物质在厂区的最大存储量进行分析评价,该部分物质有关物料危险性、毒性毒理及应急处理处置方法详见下表。
表4-7危险物质统计一览表
物质名称 | 浓度% | 实际最大一次贮存量/t | 最大储存周期 | 储存位置 |
*醇 | 75%、99% | 0.001 | 3月 | 实验室 |
柴油 | -- | 0.03 | 1年 | 焚烧炉助燃系统内 |
⑴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环境风险潜势是指对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①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Q。
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式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Q<10;10≤Q<100;Q≥100。
本项目*醇、柴油等危险物质的使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的表B.1,根据下表所用危险物质实际最大一次储量可知,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0.1<1。
表4-8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物质名称 | 临界量/t | 实际最大贮存量/t | 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
*醇 | 500 | 0.001 | 0.* |
柴油 | 5000 | 0.03 | 0.* |
⑵评价等级
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因此,本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
表4-9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 IV、IV+ | III | II | I |
评价工作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分析 |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不设评价范围。
⑶环境风险分析
项目*醇、柴油发生泄漏后,可能会渗入到周围土壤、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会引发火灾风险。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化学品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保管、使用等需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之规定管理。危险化学品中剧毒化学品必须向当地公安局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证购买。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其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由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库存。剧毒化学品的储存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部门备案。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安全、消防)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②医疗废物收集风险防范措施
鉴于医疗垃圾的极大危害性,该项目在收集医疗垃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保证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得到有效处置,使其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而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做到以下几点:
(1)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是消除污染、无害化处置的保证,要采用专用容器,明确各类废弃物标识,分类包装,分类堆放,并本着及时、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进行收集。分类收集原则为:
①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均不能混合收集。
②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③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3/4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根据《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18号)及行业的相关规定,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者容器应当按下表执行。
(2)医疗垃圾收集注意事项
本环评就该项目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在收集过程提出的如下污染防范措施:
①医疗废物必须实施分类收集,先进行灭菌消毒预处理后,用专用医疗废物袋分类包装。
②所有锐利物都必须单独存放,并统一按医学废物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收集锐利物日包装容器必须是防穿透性容器。针或刀应保存在有明显标记、防泄漏、防刺破的容器内。
③垃圾收集过程中,要做到密封运输,用后要严格清洗消毒。垃圾周转箱要加盖密封,不得使用破损的周转箱,发现有破损,应立即停用,周转箱上应有明显的标志。装卸、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垃圾周转箱用后要认真清洗,并严格消毒后方可周转使用。
④加强医疗垃圾暂存间的管理,做好清理、消毒工作。
③生物安全风险防护措施
根据《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 6.3 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处理高浓度或大容量感染性材料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I级生物安全柜为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上述材料的离心操作如果使用密封的离心机转子或安全离心杯,且它们只在生物安全柜中开闭和装载感染性材料,则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戳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休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在实验室中应穿着工作服或罩衫等防护服。离开实验室时,防护服必须脱下并留在实验室内。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先在实验室中消毒,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覆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本项目根据相关技术准则,设计一级屏障及个人防护。
一级屏障主要是配备Ⅱ级生物安全柜,实验操作均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其中离心操作在负压罩下进行,生物安全柜相对于其所在房间为负压状态,其排风经生物安全柜自带高效粒子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而对于个人防护设备,根据本项目实验人员采用的个人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除以上必要的个人防护装置外,实验人员严格按照实验需要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④致病微生物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应对传染病诊治规模进行控制,尽量将传染病理进行单独诊治,并给予特殊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病对外蔓延的趋势。缩小传染病病毒接触群体,将传染对象降到最低。适当时候采取隔离方式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染。
七、环保措施汇总及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3.9万元,用于项目废气、废水、噪声及生活垃圾治理,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2.54%。项目具体环保设施投资估算核查详见表4-11。
表4-11环保投资情况一览表
序号 | 环保设施 | 数量 | 费用(万元) |
I、废气设施 | |||
1.1 | 实验室有机废气由生物安全柜+活性炭吸附处理净化后排于室外。 | 各1套 | 8 |
II、废水设施 | |||
2.1 | 检测废液产生后收集于医疗废水收集桶内(容积80L)收集后,采用来苏尔消毒后,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 1套 | 1 |
2.2 |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拉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 1套 | 0.2 |
III、固废设施 | |||
3.1 | 医疗垃圾桶、每日清场、喷洒消毒药水 | -- | 0.5 |
3.2 | 生活垃圾实现袋装收集,日产日清,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定期喷洒消毒药水 | -- | 0.2 |
3.3 | 本项目产生的废包装物与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处置率100%;废气治理废活性炭属于HW49,废活性炭一年更换一次,更换后同医疗废物一起焚烧处理;焚烧底渣产生于焚烧炉内炉渣储存盒,布袋除尘器焚烧飞灰产生于除尘器滤袋内,一年清理一次,收集于垃圾袋内,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废滤袋一年清理一次,与废一次性防护用品、废高效过滤器一起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 -- | 2 |
3.4 | 医疗废物、废气治理废活性炭送焚烧炉焚烧,焚烧废气经焚烧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从15m高排气筒排放 | 1座 | 25 |
IV、噪声设施及费用 | |||
4.1 | 设备运行噪声:设备房墙体隔声、设置隔声门,减振装置和消声 | 若干 | 1 |
4.2 | 交通、社会活动噪声:医院内部设提示标语,禁止喧哗、吵闹;禁止鸣笛、车辆限速等 | 若干 | -- |
V、风险 | |||
5.1 | 医废暂存间、焚烧炉房地面采用2mm厚度高密度聚*烯膜防渗,渗透系数≤1×10-10cm/s、实验区采用夯实粘土层+15cm厚P8抗渗混凝土硬化,渗透系数≤1×10-7cm/s | / | 5 |
5.2 | 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安全消防管道设施,配备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防毒面具、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喷系统等 | 若干 | 1 |
总计 | / | 43.9 |
9、环境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①运营期组织技术和操作技术交流,提高技术人员生产操作水平。
②要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污染事故、污染纠纷等情况。
③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操作规程,建立管理台账。
(2)环境监测计划
为了解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结合本工程的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特点,制定本工程监测计划表。监测的主要因子、点位及监测(控)频率见表4-12。
表4-12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监测点位 | 监测指标 | 监测频次 | 执行排放标准 |
污染源监测计划 | 噪声 | 厂界四周外1m处 | LAeq | 一年一次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
废气 | 有组织废气排放口 | 烟尘、SO2、NOx、CO | 一年一次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 |
废水 | 实验废液收集桶 | 粪大肠菌群数、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结核杆菌、pH、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物(SS)、氨氮 | 一年一次 | 定期由镶黄旗 (略) 定期拉运至镶黄旗疾控中心进行处理 | |
固废 | 对一般固废、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应建立记录台账,对其产生量、处理时间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清单 |
(3)信息公开
根据以上的监测项目,点位及频率进行监测,每次监测完毕后,及时整理监测数据,以报表形式写出监测分析报告,报送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以便地方生态环 (略) 排污及环保治理措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4)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根据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和原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的技术要求,企业所有排放口必须按照“便于采样、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和规范化要求,设置排污口标志牌,绘制企业排污口公布图,对治理设施安装运行监控装置。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与主体工程及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5)环境管理台账要求
本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环境管理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环境管理台账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基本信息、生产设施运行管理信息、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信息、监测记录信息及其他环境管理信息等,具体要求可参照《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44-2018)附录A执行。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