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建设单位: (略) (略)
编制单位:甘肃众 (略)
2022年11月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责任页
(甘肃众 (略) )
批 准:杨 彬 (工程师)
核 定:王玉倩 (工程师)
审 查:王栋 (注册咨询工程师)
校 核:李俊 (助工)
项目负责人:赵静 (工程师)
编 写:赵静 (工程师)
目 录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1 -
1.1.1. 项目基本情况............................................................................... - 3 -
1.1.2. 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 3 -
1.1.4. 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 9 -
1.2.2. 规范性文件................................................................................. - 11 -
1.2.3. 技术规范、标准......................................................................... - 12 -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12 -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13 -
1.5.1. 执行标准等级............................................................................. - 13 -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 14 -
1.6.1. 主体工程选址(线)评价........................................................ - 14 -
1.6.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 14 -
1.6.3. 项目建设情况及现状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 - 16 -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 16 -
1.7.2. 预测范围和时段......................................................................... - 16 -
1.7.3. 土壤侵蚀模数............................................................................. - 17 -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 18 -
1.8.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18 -
1.8.2.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19 -
1.8.3.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 20 -
1.8.4.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 21 -
1.8.6.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进度........................................................ - 22 -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 23 -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 - 23 -
1.10.1. 水土保持投资........................................................................... - 23 -
附图:
1、项目区具体地理位置图;
2、项目区水系图;
3、土壤侵蚀强度图;
4、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5、防治分区划分及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图。
办公楼 | 硬化场地与绿化 |
生产车间 | 厂区道路 |
裸露场地 |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项目 概况 | 位置 |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地理坐标为:E98°14′36.22″,N39°50′27.09″。 | ||||
建设内容 |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2000m2,设计新建生产车间(含原料库、成品库)一栋2160m2。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条年产12万吨石英砂(普砂)生产线;二期建设1条年产8万吨石英砂(精砂)生产线。建成后合计年产20万吨石英砂产品。二期工程全部依托一期工程,不新增构筑物,只新购进生产设备。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总投资(万元) | 1300 | |||
土建投资(万元) | 400 | 占地面积 | 永久 | 22000m2 | ||
临时 | 758m2 | |||||
动工时间 | 2019.9 | 完工时间 | 2020.10 | |||
土石方(m3) | 挖方 | 填方 | 借方 | 余(弃)方 | ||
4480 | 5080 | 600 | 0.00 | |||
取土(砂、石)场 | / | |||||
弃土(石、渣)场 | / | |||||
项目区 概况 | 涉及重点防治区情况 | / | 地貌类型 | 祁连山山前冲洪积平原 | ||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198 |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 | 198 | |||
项目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 本项目选址不涉及其他敏感区,选址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3-2018) | |||||
预测水土流失总量(t) | 26.14 | |||||
防治责任范围(m2) | 22758 | |||||
防治标准 等级目标 | 防治标准等级 | 一级 |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85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
渣土护坡率(%) | 87 | 表土保护率(%) | /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 | 林草覆盖率(%) | / | |||
水土保持措施 | 建筑工程区: 临时措施:密目网苫盖1930m2(主体设计),洒水抑尘1476m3(主体设计)。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面积0.69hm2(主体设计)。 临时措施:施工洒水3570m3(主体设计)。 绿化区: 工程措施:回覆绿化土600m3(主体设计); 植物措施:绿化2000m2(主体设计)。 裸露场地区: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0.79hm2(方案新增); 临时措施:洒水抑尘32m3(方案新增)。 | |||||
水土保持 投资估算(万元) | 工程措施 | 2.49 | 植物措施 | 3.00 | ||
临时措施 | 4.65 | 水土保持 补偿费 | 3.19 | |||
独立费用 | 建设管理费 | 0.02 |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 1.50 | |||||
水土保持监理费 | 0.00 |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0.00 |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1.00 | |||||
总投资 | 16.06 | |||||
编制单位 | 甘肃众 (略)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 王栋/* |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 王云峰 | |||
地址 | (略) (略) 新华北路4288号 | 地址 |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 | |||
邮编 | * | 邮编 | * | |||
联系人及电话 | 王栋/* | 联系人及电话 | 叶万里/* | |||
电子信箱 | / | 电子信箱 | / | |||
传真 | / | 传真 | / |
石英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建筑和滤料行业。石英砂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以及IT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石英砂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高度绝缘、耐腐蚀以及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许多高科技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生产的硅砂、硅石粉都属于初加工原料, (略) 场需求量较大,但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必须进行深加工。
因此, (略) (略) (略) 场机遇,实施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 (略) (略)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2000m2,设计新建生产车间(含原料库、成品库)一栋2160m2。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条年产12万吨石英砂(普砂)生产线;二期建设1条年产8万吨石英砂(精砂)生产线。建成后合计年产20万吨石英砂产品。二期工程全部依托一期工程,不新增构筑物,只新购进生产设备。
建设地点:项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拟建项目东侧为新华西路,南侧为金华西路, (略) ,北侧为嘉 (略) ,地理坐标为:E98°14′36.22″,N39°50′27.09″,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建设投资: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00万元。
建设工期:本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土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完工,建设工期14个月。
本项目占地面积22000m2,本项目厂区内分为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厂区入口设置在厂区的南侧,紧邻金华西路。进厂区大门以东为办公生活区,以西为生产区,生活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办公楼、食堂锅炉房、职工休息间;西侧依次为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
本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具体项目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 工程名称 | 工程内容 | 备注 |
主体工程 | 生产车间 | 1座,60×18m,建筑面积1080m2,轻钢结构,用于安装一期和二期石英砂生产线。 | 新建 |
成品库 | 1座,20×18m,建筑面积360m2,轻钢结构。 | 新建 | |
原料库 | 1座,40×18m,建筑面积720m2,全封闭轻钢结构。 | 新建 | |
辅助用房 | 1座,建筑面积108m2,位于成品库东侧。 | 新建 | |
一般固废暂存间 | 1座,建筑面积50m2,用于暂存一般固体废物。 | 新建 | |
辅助工程 | 办公用房 | 占地面积1640m2,2F砖混结构,职工人员办公用房。 | 新建 |
职工休息间 | 占地面积320m2,1F砖混结构。 | 新建 | |
职工食堂 | 占地面积160m2,1F砖混结构。 | 新建 | |
锅炉房 | 占地面积20m2,2F砖混结构。 | 新建 | |
公用工程 | 供排水工程 | 由嘉 (略) 政供水管网供给,接口位于南侧新华西路,接入距离15m。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至嘉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新建 |
供热工程 | 生产车间冬季不需要供暖,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冬季供暖利用电锅炉供暖。 | 新建 | |
供电工程 | 本项目供电电源由嘉北工业园区国家电网供给,园区国家电网变压器位于本厂区内西侧,本项目从变压器接入用电单元。 | 新建 |
(1)建筑工程区
本项目建筑工程区主要包括生产车间、成品库、原料库、办公楼、职工食堂等,具体建构筑物详见表1-2。
表1-2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 建筑名称 | 建筑面积(m2) | 层数 | 结构类型 | 备注 |
1 | 生产车间 | 1080 | 1 | 轻钢 | 1座,新建 |
2 | 原料库 | 720 | 1 | 轻钢 | 1座,新建 |
3 | 成品库 | 360 | 1 | 轻钢 | 1座,新建 |
4 | 综合办公楼 | 1640 | 2 | 砖混 | 1座,新建 |
5 | 职工食堂 | 160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6 | 职工休息间 | 320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7 | 锅炉房 | 20 | 2 | 砖混 | 1座,新建 |
8 | 门房 | 108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9 | 地磅房 | 20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生产车间(含原料库、成品库)为单层建筑,采用轻钢结构,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柱基础,基础埋深2.0m。墙体采用0.6mm厚HYX-840 彩钢单板+150 厚岩棉板+0.5mm厚HYX-840彩钢单板。屋面采用双层压型钢板复合屋面。
办公楼、宿舍、食堂、位于厂区东南侧,均为砖混结构;门房位于厂区南侧中部,为单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高度3.0m。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柱基础,基础自下而上为砾石垫层、混凝土垫层、砖基础、钢筋砼圈梁。
围墙采用240mm厚砖墙砌筑,高度2.0m,基础深度1.0m,长度1130m。围墙施工过程中临时占地383m2,其他为永久占地。
根据现场调查,为了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在大门外架设了15m长的自来水管道,临时占地75m2。
建构筑物区总占地面积4066m2,其中永久占地3608m2,临时占地458m2。
(2)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主要包括厂内道路硬化及硬化场地,其中厂区内道路面积约1530m2,硬化场地面积6922m2,均采用C20砼硬化,厚度15cm。
进场道路主入口位于项目区南侧接园区主干道金华西路,长10m,宽10m;次入口位于厂区北侧接园区主干道,长20m,宽10m;占地位于用地红线外,属临时占地,占地面积300m2。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总占地面积8752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8452m2,临时占地300m2。
(3)绿化区
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在办公生活区周围进行了绿化,种植观赏性花卉,绿化面积约2000m2,换填种植土厚度30cm,共计换填种植土600m3,为外购。浇灌方式采用PVC软管连接外部预留自来水接头,进行漫灌。
(4)裸露场地区
经现场踏勘,办公生活区北侧、东侧、西侧及生产区南侧有部分场地为裸露地表,裸露场地面积约7940m2。
(1)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由嘉北工业园区国家电网供给,园区国家电网变压器位于本厂区内西侧,本项目从变压器接入用电单元,无新增临时占地。
(2)给水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 (略) 政供水管网接入,接口位于厂区南侧金华西路,接入距离15m,宽5m,新增临时占地约75m2。
(3)排水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职工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器(有效容积2m3)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有效容积200m3)内, (略) 定期拉运至嘉北污水处理厂处置。
(4)供热
生产车间冬季不需要供暖,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冬季供暖利用电锅炉供暖。
(1)施工生产生活区
根据查阅资料,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用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均 (略) 场直接购买,所用混凝土直接购买成品混凝土,不再设置拌合场地。项目施工办公区设在该项目东侧办公生活区。施工过程中所用工人 (略) 务工人员,不设施工生活营地;材料堆放场地及加工场地等施工生产区均设置在项目永久占地范围内,在土建工程完工后将进行拆除后恢复为硬化区域。
(2)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
①材料供应
项目所在场地 (略) ,其附近材料齐全、质地良好,运输方便。可利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石料、土、水等。同时,项目位于工业园区,电力和用水都很便利,水质纯净,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运输方便,且周边各砂石料场均有道路相通,汽车运输比较方便。
②施工期间用水、用电
本项目施工期间用水,永临结合。从厂区南 (略) 政供水管网接入,接入长度15m,宽5m。
施工期间用电从厂区内变压器接入。
(3)施工交通条件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嘉北工业园区,场地南侧紧邻园区金华西路,交通环境较好。因此,良好的建设环境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无需修建施工便道。
(4)临时堆土区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土方临时堆放于基础外侧,基础浇筑后直接回填;管道工程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管沟一侧,管道布设完成后直接回填,剩余土方调运至场平工程用于场地回填,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无集中堆放土石方,未设置临时堆土场。
项目普砂生产线和精砂生产线工艺、设备完全一致,区别在于精砂生产线所用原料品味更高,球磨时间更长。详细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1-1 生产工艺流程图
(1)给料
由于产品品味要求较高,本项目购买的原料矿石表面几乎无浮尘,原料矿石已经过初步在原采矿点破碎加工,粒径在3-5cm左右,因此购买回来的原料矿石通过装载机进入料斗,再经电磁振动给料机进行给料。
(2)破碎
原料矿石经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进入液压对辊破碎机进行破碎,把原料矿石破碎成粒径相对较小的石英砂,破碎机布设于地下。在破碎工序设置空气管道收集产生的粉尘,经空气管道收集的粉尘由脉冲布袋除尘处理,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3)筛分
破碎后的原料矿石经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全封闭滚简筛进行筛分,粒径符合要求的石英砂经除铁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皮带末端磁选除铁)输送进行包装入库: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石英砂进入下一工序。在筛分工序设置空气管道收集产生的粉尘,经空气管道收集的粉尘由脉冲布袋除尘处理,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4)研磨
筛分后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石英砂经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全封闭料仓,石英砂通过料仓进入节能(轴承)球磨机进行研磨,料仓与球磨机密闭连接。
(5)分级
经研磨后的石英砂进入全封闭滚筒筛进行分级,粒径符合要求的石英砂即为成品;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石英砂经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返回至节能(轴承)球磨机再次进行研磨。在分级工序设置空气管道收集产生的粉尘,经空气管道收集的粉尘由脉冲布袋除尘处理,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生产废水处理方式: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
生产粉尘处理方式:生产车间粉尘经脉冲布袋除尘器收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本项目主要由场平、建筑基础、场地硬化等组成,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同,但总体而言,主体工程施工一般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法。
(1)场地平整:项目场平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的方式进行,用挖掘机按先上后下,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进行,并按由南向北的方式进行推土。
土方回填前应检验回填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填土应分层铺摊、压实。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填土填充。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应及时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2)建筑基础:本项目主体工程建筑基础采用独立基础,主要包括基础开挖、基坑回填、砼浇筑等工序。
1)基础开挖
主要生产设施建筑物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基坑挖土、运输、边坡加固、清理基坑、问题坑处理等,平面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土按要求堆置在基坑边但不要影响基坑的施工,在施工结束时及时完成基础回填,基础开挖多余土方及时调配到需填方的区域进行场平,及时洒水碾压。
2)基础回填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分层进行回填压实,压实系数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回填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工程质量、保护环境和文明施工,适当洒水降尘,洒水均匀、适量,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碾压。
3)砼浇筑
A、施工程序:
①首先需交通、水、电线路畅通,砼拌和机械安装调试完华,储备政石骨料、水泥、钢筋、模板等材料。
②建筑物地基开挖和处理,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模板和绑扎钢筋。
③优先浇筑结构复杂的建筑物。
④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保护。
本工程所有砼工程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罐车直接入仓浇筑,基础、地面等部位的浇筑采用人工均匀铺设,平板振动器振捣,原浆提面抹光,人工洒水,自然养护。
(3)场地硬化工程
场地垫层采用相应筑路材料整平,基础碾压时应选择合理的碾压机械,并满足设计图纸基础压实标准。面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和工序和建筑基础混凝土施工类似。
**日, (略) (略) (略) 工信局关于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备案证,嘉工信技(备)【2019】50号;
2011年5月, (略) (略) 取得土地使用证,嘉国用(2011)第3393号,使用面积71552.60m2。
2022年10月, (略) (略) 委托甘肃众 (略) 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执行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水土保持法规,依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技术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公司于2022年10月编制完成了《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嘉峪 (略) 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东经97°51′14"~98°31′59",北纬39°39′47"~39°59′47"之间。 (略) , (略) ,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与金塔县相连。
本工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中心地理坐标为:E98°14′36.22″,N39°50′27.09″。
拟建场地地貌上属山前洪积扇中部冲洪积戈壁平原,总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在1638.85—1643.20m之间,相对高差4.35m,场地内相对开阔,总体地形相对平坦,交通较方便。
根据岩土勘察中对场地地层的揭露,场地地层结构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层。根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地质层划分如下:
①层杂填土(Q4ml):浅灰色-黄褐色,松散,干燥,成分主要以砾石为主、含有少量砖块、炉渣,土质不均,无层理。层厚为0.40-1.10m,地面标高为1638.85—1643.20m。
②层卵石(Q4al+pl):浅灰色,稍湿,中密-很密,卵石成分主要以花岗岩、砂岩及变质岩为主,颗粒粒径一般为30-100mm,最大可达140mm,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3.50-75.65%,中粗砂充填,局部夹10-40cm中粗砂夹层或透镜体。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层顶埋深0.40-1.10m,层顶标高1638.05-1642.60m。最大揭露厚度为12.20m,最大钻探深度为12.80m,钻探揭露最深处层底标高为1626.85m,该层未揭穿。
勘察场地地形平坦,不存在高边坡陡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未发现有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确定该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32cm,属季节性冻土。
(1)气象
(略) 属典型的温带大*性干旱气候区,主要气象特征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多风,沙尘暴天气较多见。据嘉峪关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7.3℃,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31.6℃,最大月平均日温差14℃;年平均降水量85.3mm,年最大降水量165.7mm,年最小降水量41.4mm,年平均蒸发量2148.8mm,年最大蒸发量2273.5mm,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平均风速2.4m/s,主导风向南西、西南,最大风速34m/s,最大积雪厚度140mm,全年采暖期180d,50年一遇基本风压0.55KN/m2,50年一遇基本雪压0.30 KN/m2。
(2)水文
(略) 主要河流为讨赖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无常年流水。南部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冰川,是天然的固体水库,祁连山雪融水流入上游讨赖河后,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从场地南侧经过,通过地下径流渗入本区。本项目场地南距讨赖河约10km左右。
勘察期间,场地各勘探点未揭露到地下水。本工程施工和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1)土壤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地表主要为杂填土,成分主要以砾石为主、含有少量砖块、炉渣,土质不均。
(2)植被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项目区原地表无生长植被。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日颁布实施,**日修订,**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日颁布实施,**日修订并实施);
(3)《 (略) 水土保持条例》( (略)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4号,** (略)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公布,**日起施行)。
(1)《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水保[2013]188号,**日);
(2)《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
(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格式规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8]135号,**日);
(4)《 (略) 人民政 (略) 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略) 人民政府,甘政发〔2016〕59号,**日);
(5)《 (略) 水利厅关于印发〈 (略)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略) 水利厅,甘水水保发〔2018〕72号,**日);
(6)《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3-2018);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3)《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1)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19年9月;
(2)关于对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登记备案的通知,嘉工信技(备)【2019】50号,**日。
1.3. 设计水平年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即: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进投产使用)的要求和“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年应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之年或后一年”的规定,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布设到位,能稳定存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达到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满足水土保持工程验收的要求。本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土建工程施工于2020年10月结束,建设工期14个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设计水平年确定为补报方案当年2022年。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
(略) (略) 土地使用证,场地使用权面积为71552.60m2,其土地使用证见附件4。根据场区实际建设情况,场区内共建设两个项目,分别为嘉 (略) 用于年产18万吨石英石、年产60万吨石英砂生产线项 (略) (略)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其中嘉 (略) 年产18万吨石英石、年产60万吨石英砂生产线项目为 (略) (略) 场区北侧场地,租赁面积49522.60m2,租赁协议见附件5; (略) 自建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使用面积为22000m2。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22758m2,其中永久占地22000m2,临时占地758m2,详见表1-3,具体包括:
表1-3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单位:m2
项目组成 | 占地面积(m2) | 占地类型 | 占地类型 | 备注 | |
永久占地 | 临时占地 | ||||
建筑工程区 | 4066 | 3608 | 458 | 工业用地 | 临时占地为围墙外围扰动占地及对外连接供水管线占地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8752 | 8452 | 300 | 临时用地为进场道路占地 | |
绿化区 | 2000 | 2000 | 0 | ||
裸露场地区 | 7940 | 7940 | 0 | ||
合计 | 22758 | 22000 | 758 |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 (略) 人民政 (略) 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略) 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公告,项目区不在国家、省级、市级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范围内。但本项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根据《嘉峪关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相关规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应执行建设类项目北方风沙区一级防治标准。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地表土为杂填土(卵石为主),无可剥离表土,因此不设置表土保护率;本项目位于微度侵蚀区,土壤流失控制比不应小于1;因位于极干旱区,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不作定量要求。调整后防治标准见表1-4。
表1-4 北方风沙区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值一级标准
防治目标 | 标准规定 | 按侵蚀模数修正 | 修正后采用值 |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 | 85 | * | 85 |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 | 0.80 | +0.2 | * | 1.0 |
渣土防护率(%) | 85 | 87 | 85 | 87 | |
表土保护率(%) | * | * | * | *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 | 93 | - | * | |
林草覆盖率(%) | - | 20 | - | * |
本项目选址不涉及国家、省、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占地范围内没有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和国家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工程所在地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
经现场调查,古长城遗址(野麻湾长城11段)位于本项目场址北侧,距离240m。古长城遗址属于国家级文物,保证古长城遗址不受破坏,保护范围以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扩50m,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想外扩100m。综上,本项目场址不涉及文物保护区。
本方案相应提高了施工维护要求,并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可有效减少地表扰动范围,降低水土流失影响。
工程选址符合水土保持相关要求。
(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根据对主体工程选址(线)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本项目 (略) 嘉北工业园区,且本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无其他比选方案。因此,工程建设无限制性因素。通过控制扰动地表范围、减少工程占地、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工程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后,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主体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评价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2758m2,其中永久占地22000m2,临时占地758m2。施工期间施工办公区及施工材料堆放场地设置在项目区内,无新增临时占地;较好地节约了土地,整体上基本 (略) 城市规划及水土保持技术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占地符合相关要求。
(3)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与评价
经现场查勘及查阅工程设计资料,项目场地前期无表土剥离条件,进行平整碾压后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设计资料,本项目土石方主要有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回填、场平等。经统计,本项目共计开挖土石方4480m3,回填土石方5080m3,内部调配1404m3,借方600m3(外购种植土,由于时间较长购买时未签协议,现已无法联系卖方,绿化种植土协议未能提供),无弃方。
表1-5 施工期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
分区 | 工程名称 | 挖方 总量 | 填方总量 | 调入 | 调出 | 借方 | 弃方 |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
建筑工程区 | ①建筑物基础 | 2680 | 1876 | 804 | ②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②场地平整 | 1200 | 2604 | 1404 | ①、③ | ||||||
绿化区 | ③回覆种植土 | 600 | 600 | 600 | 600 | 外购种植土 | |||||
空地区 | / | 0 | 0 | ||||||||
合计 | 4480 | 5080 | 1404 | 1404 | 600 |
(4)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现场勘查及查阅设计资料,施工期间按照设计要求在项目场地内采取了密目网苫盖、洒水降尘等临时措施。这些措施均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数量及投资见表1-6。
表1-6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工程量及投资表
防治分区 | 措施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投资(万元) | 备注 |
建构筑物区 | 密目网苫盖 | m2 | 1930 | 1.15 | 主体设计 |
洒水抑尘 | m3 | 1476 | 1.01 | 主体设计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土地整治 | hm2 | 6922 | 0.78 | 主体设计 |
洒水抑尘 | m3 | 3570 | 2.45 | 主体设计 | |
绿化区 | 回覆种植土 | m3 | 600 | 0.81 | 主体设计 |
绿化 | m2 | 2000 | 3.00 | 主体设计 | |
合计 | 10.59 |
(5)取土(石、砂)场评价
本项目建设中所需砂、石料从有合法手续的料场购买,未单独设置采土(砂、 石)料场。料场水土流失责任由相应的料场业主负责治理,不在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
(6)弃土场设置评价
本项目无弃方,不新增弃土场。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7)结论性意见
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本项目总体布局、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等方面均不存在绝对限制性因素,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本项目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建构筑物、硬化场地均建完。目前一期工程生产线已投入运行,二期生产线尚未安装, (略) 营业状况在已建生产车间内安装二期生产线设备。
通过现场调查,本项目建构筑物区、道路及硬化场地区、绿化区实施的土地整治、绿化覆土、绿化种植水土保持措施均发挥效果,无水土流失问题。但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办公生活区北侧、东侧、西侧及生产区南侧有部分裸露场地,并堆放有一些杂物,易产生水土流失。本方案新增设计要求建设单位对裸露场地堆放杂物进行规整堆放,并对场地采取洒水碾压措施。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方案根据项目区功能划分为建筑工程区、道路及硬化场地区、绿化区、裸露场地区4个预测单元。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水土流失量应按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两个时段进行预测。施工期预测时间应按连续12个月为一年计,不足12个月但达到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一年计;不足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本项目施工期工期14个月(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项目区风季主要在3月~5月,施工期预测时间按1.17年计。
本项目处于极干旱区,自然恢复期按5年计。
表1-7 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
预测单元 | 预测面积(hm2) | 预测时段(a) | ||
施工期 | 自然恢复期 | 施工期 | 自然恢复期 | |
建筑物工程区 | 0.41 | 0 | 1.17 |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88 | 0 | 1.17 | / |
绿化区 | 0.20 | 0.20 | 1.17 | 5 |
裸露场地区 | 0.79 | 0.79 | 1.17 | 5 |
合计 | 2.28 | 0.99 |
(1)土壤流失背景值的确定
项目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地形较为平缓,水土流失类型属风力侵蚀。参考20 (略) 水土保持公 (略) 土壤侵蚀模数图,项目区侵蚀强度为微度,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198km2/a。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确定
根据对相同地貌、相同地类单元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值,确定本工程施工期扰动地表的侵蚀模数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2~3倍。具体各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见表1-8。
(3)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
工程土建施工结束,进入自然恢复期。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自然恢复期道路及硬化场地区已硬化,建筑工程区被占压,只有绿化区、裸露场地区存在自然恢复期,且不存在大规模水土流失。
经综合分析计算,各预测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1-8。
表1-8 本项目土壤侵蚀模数表 单位:t/km2·a
防治分区 |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 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 | 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 |
建筑工程区 | 198 | 594 |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198 | 594 | / |
绿化区 | 198 | 594 | 160 |
裸露场地区 | 198 | 594 | 220 |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量公式:
不同时段土壤流失量按下式计算:
………………………………(1)
新增土壤流失量按下式计算:
………………… ………(2)
式中: W——土壤流失量,t;
——新增土壤流失量,t;
——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a;
——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a;
——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
——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
——预测单元,
=1、2、3……、n;
——预测时段,
=1、2,指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预测本项目原地貌水土流失量15.08t,预测水土流失量总量为 26.14t,新增水土流失量11.05t。各单元、各时段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流失量详见表1-9。
表1-9 本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一览表
预测单元 | 预测时段 | 土壤侵背景值t/km2·a | 扰动后侵蚀模数t/km2·a | 侵蚀面积hm2 | 侵蚀 时间a | 背景 流失量t | 预测 流失量t | 新增 流失量t |
建筑工程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41 | 1.17 | 0.95 | 2.85 | 1.90 |
自然恢复期 | 0.00 | 0.00 | 0.00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88 | 1.17 | 2.04 | 6.12 | 4.08 |
自然恢复期 | 0.00 | 0.00 | 0.00 | |||||
绿化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20 | 1.17 | 0.46 | 1.39 | 0.93 |
自然恢复期 | 198 | 160 | 0.20 | 5 | 1.98 | 1.60 | -0.38 | |
裸露场地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79 | 1.17 | 1.83 | 5.49 | 3.66 |
自然恢复期 | 198 | 220 | 0.79 | 5 | 7.82 | 8.69 | 0.87 | |
合计 | 施工期 | 5.28 | 15.85 | 10.56 | ||||
自然恢复期 | 9.80 | 10.29 | 0.49 | |||||
小计 | 15.08 | 26.14 | 11.05 |
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遵循下列原则:
(1)差异性原则。各防治分区之间的自然条件、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的特点要具有显著的差异。
(2)相似性原则。各防治分区内造成的水土流失主导因子、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或方向应相近或相似。
(3)整体性原则。各防治分区要覆盖整个防治责任范围,并考虑各分区相对集中和完整性。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见表1-10。
表1-10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单位:hm2
防治分区 | 防治面积 | 防治范围 |
建筑工程区 | 0.41 | 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辅助用房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88 | 道路、硬化场地 |
绿化区 | 0.20 | 绿化 |
裸露场地区 | 0.79 | 裸露场地 |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见表1-11,防治措施体系框图见图1-1。
表1-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措施 |
建筑工程区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密目网苫盖*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
绿化区 | 工程措施 | 回复种植土* |
植物措施 | 绿化* | |
裸露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注:*为主体已列水土保持功能措施。
图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
(1)临时措施
密目网苫盖(主体设计):通过查阅施工资料及咨询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基础开挖土方堆土表面采用密目网临时苫盖,共采用密目网1930m2。该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方案将该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洒水降尘(主体设计):在建构筑物施工期间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降尘,洒水时段主要为工程土建施工期间,共洒水约1476m3。该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方案将该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1)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主体设计):通过查阅施工资料及咨询建设单位,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完工后对硬化场地进行土地整平,然后在铺筑。土地整平面积0.69hm2。该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效,本方案纳入水土保持体系,并计列投资。
(2)临时措施
洒水降尘(主体设计):在施工期间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降尘,共洒水约4968m3。该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方案将该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1)工程措施
回覆种植土(主体设计):通过查阅施工资料及咨询建设单位,绿化种植前对绿化区进行了种植土回覆,厚30cm,共回覆种植土600m3。该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效,本方案纳入水土保持体系,并计列投资。
(2)植物措施
绿化(主体设计):通过现场调查,办公生活区四周种植观赏性花卉约2000m2,该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效,本方案纳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1)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方案新增):根据现场踏勘,办公生活区北侧、东侧、西侧及生产车间南侧有部分裸露场地,占地面积约7940m2。场地堆有杂物,本方案新增设计,要求建设单位将场地杂物规整堆放,然后对裸露场地进行土地整治,洒水碾压平整。整治面积0.79hm2。
(2)临时措施
洒水抑尘(方案新增):本方案新增设计,该区域土地整治后洒水2遍,促进地表结皮及自然恢复。洒水量约32m3。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见表1-12。
表1-12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表
项目分区 | 措施类型 | 防治措施 | 单位 | 工程量 | 备注 |
建筑工程区 | 临时措施 | 密目网苫盖 | m2 | 1930 | 主体已列 |
洒水抑尘 | m3 | 1476 | 主体已列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hm2 | 0.69 | 主体已列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m3 | 3570 | 主体已列 | |
绿化区 | 工程措施 | 回覆种植土 | m3 | 600 | 主体已列 |
植物措施 | 绿化 | m2 | 2000 | 主体已列 | |
裸露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hm2 | 0.79 | 新增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m3 | 32 | 新增 |
(1)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高防护效果,减少占用、扰动地表面积,尽量减少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2)规范施工
①尽可能地缩短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大风天气施工。
②在风季到来之前,应备齐工程临时防护用的物料,随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轻风力对主体工程的破坏和最大限度减少土壤的流失。
③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作业,不得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损毁地表加剧水土流失。
④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水保知识的宣传和规范施工、文明施工的教育,以增强其水土保持意识,将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降至最小。
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3)施工期临时防护
施工期的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有:临时拦挡、临时遮盖等措施,以预防因施工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把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降至最低。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有:
①土方临时拦挡防护:施工期间,建筑物基础开挖土方堆放在主体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堆土表面覆盖密目网防护,四周边角采用石头等压边。
②对施工区域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总之,施工期的临时防护措施涉及各个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将其完善、细化,以使项目施工引发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施工环境尽可能改善。
(1)坚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措施配合主体工程同步实施、有序安排、密切衔接;
(2)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按照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优先安排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防治措施;
(3)在措施实施安排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应根据轻重缓急统筹考虑。本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完工,总工期14个月。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横道图详见表1-13。
表1-13 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表
防治分区 | 防治措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9-12月 | 1-12月 | 1-12月 | 1-12月 | ||
建筑工程区 |
| ||||
临时措施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
| |||||
工程措施 | |||||
植物措施 | |||||
裸露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
临时措施 |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应当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本项目属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类别,可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1)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资估算编制依据、编制定额、价格水平年与基础单价、主要工程单价中的相关费率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主体工程未明确规定的,采用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及水利行业、地方标准和当地现行价;
(2)人工单价、施工水电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
(3)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总表按照工程措施、临时工程、独立费用、预备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等几部分,计列静态投资。分部工程估算表按照防治分区计列上述各项投资,投资估算水平年为2022年第3季度;
(4)投资估算表格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中的相应表格形式;
(5)水土保持补偿费单列,计入总投资;
(6)可研阶段措施单价扩大10%。
(7)《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测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文;
(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的通知》(办水总〔2016〕132号);
(4)《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
(6) (略) 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的通知(**日);
(7) (略) 财政厅、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 (略)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甘财税〔2019〕14号);
(8)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
(9)有关合同、协议及资金筹措方案。
(1)编制方法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中设计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数量,该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用共四部分。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计算相应的工程量,采用单价法进行逐项汇总,计算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用的各项投资,按照工程项目用表分列、分类汇总。
(2)基础单价
①人工预算单价
人工预算单价4.94元/工时。
②材料预算单价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主体工程材料估算价,材料原价若是含税价格时,主要材料除以1.13调整系数调整为不含税价格;本工程用水价格按施工用水计算,电价供电部门规定取1.5元/kwh,用水2.75元/m3,工程措施材料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2.3%,植物措施材料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1.1%,详见材料价格估算表。
③机械费
机械使用费按《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附录一“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进行调整,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的折旧费除以1.13调整系数,修理及替换设备费除以1.09调整系数。
④措施单价的编制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项目区降雨量<400mm,植物措施单价定额中水的定额量乘以1.25的调整系数。
(1)直接工程费
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1)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计算。
2)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乘以其他直接费率计算,其他直接费取费率根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按不同地区及工程分类标准取值,工程措施取费率为3.0%,植物措施取费率为2.0%。
3)现场经费:现场经费费率见表1-14。
表1-14 现场经费费率表
工程类别 | 计算基础 | 其他直接费率(%) | |
工程措施 | 土方工程 | 占直接费 | 3.0 |
石方工程 | 占直接费 | 5.0 | |
混凝土工程 | 占直接费 | 6.0 | |
基础处理工程 | 占直接费 | 6.0 | |
其他工程 | 占直接费 | 5.0 | |
植物措施 | 占直接费 | 4.0 |
(8)间接费:
各项措施间接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费率见表1-15。
表1-15 间接费费率表
工程类别 | 计算基础 | 间接费费率(%) | |
工程措施 | 土方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3.3 |
石方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5.5 | |
混凝土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4.3 | |
基础处理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6.5 | |
其他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4.4 | |
植物措施 | 占直接工程费 | 3.3 |
(9)企业利润
工程措施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取,植物措施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5%计取。
(10)税金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工程、植物措施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9%计取。
包括五部分,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费,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计算。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植物措施费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和种植费组成。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实物量进行计算。种植费按树、草种设计实物量乘以相应种植工程单价进行计算。
第三部分:临时工程费,包括临时防护工程、其他临时工程的费用。临时防护工程:按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其它临时工程: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0%计。
(1)建设管理费:按工程估算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扣除主体已列投资2%计算。
(2)科研勘测设计费:参照合同额计算。
(3)水土保持监理费:本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纳入工程监理同步开展。
(4)水土保持监测费:按实际监测工作人员、设备配置需要分项计算。包括监测人工费、监测设备使用费和消耗性材料费等三项费用。
(5)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参照合同额计算。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四部分投资之和的6%计取,价差预备费暂不计取。
水土保持补偿费: (略) 财政厅、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 (略)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甘财税〔2019〕14号)中确定的收费标准1.4元/m2计列。经计算,本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共计31861.20元。
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6.06万元,分部工程投资包括工程措施投资2.49万元(其中主体已列1.59万元,方案新增0.90万元),植物工程投资3.00万元,临时工程投资4.65万元,独立费用2.52万元(其中建设管理费0.02万元,方案编制费1.50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0.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0.0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1.00万元),基本预备费0.2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3.19万元。
总估算表见表1-16。
表1-16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总表 单位:万元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建安工程费 | 植物措施费 | 其他费用 | 独立费用 | 合计 | |
栽(种)植费 | 草种费 | |||||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 2.49 | 2.49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78 | 0.78 | ||||
绿化区 | 0.81 | 0.81 | ||||
裸露场地区 | 0.90 | 0.90 | ||||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 3.00 | 3.00 | ||||
绿化区 | 3.00 | 3.00 | ||||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 4.65 | 4.65 | ||||
建筑工程区 | 2.16 | 2.16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2.45 | 2.45 | ||||
裸露场地区 | 0.02 | 0.02 | ||||
其他临时工程 | 0.02 | 0.02 | ||||
一至三之和 | 10.14 | |||||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 2.52 | 2.52 | ||||
建设管理费 | 0.02 | 0.02 | ||||
方案编制费 | 1.50 | 1.50 | ||||
水土保持监理费 | 0.00 | 0.00 |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0.00 | 0.00 |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1.00 | 1.00 | ||||
一至四之和 | 12.66 | |||||
基本预备费(6%) | 0.21 |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3.19 | |||||
合计 | 16.06 |
表1-17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估算表
编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备注 |
1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78 | ||||
1.1 | 土地整治 | hm2 | 0.69 | / | 0.78 | 主体已列 |
2 | 绿化区 | 0.81 | ||||
2.1 | 回覆种植土 | m3 | 600 | / | 0.81 | 主体已列 |
3 | 空地区 | 0.90 | ||||
3.1 | 土地整治 | hm2 | 0.79 | 11387 | 0.90 | 方案新增 |
总计 | 2.49 |
表1-18 水土保持措施植物措施估算表
编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备注 |
1 | 绿化区 | 3.00 | ||||
1.1 | 绿化 | m2 | 2000 | / | 3.00 | 主体已列 |
总计 | 3.00 |
表1-19 水土保持措施临时措施估算表
编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备注 |
1 | 临时防护工程 | 4.63 | ||||
1.1 | 建筑工程区 | 2.16 | ||||
1.1.1 | 密目网苫盖 | m2 | 1930 | / | 1.15 | 主体已列 |
1.1.2 | 洒水抑尘 | m3 | 1476 | / | 1.01 | 主体已列 |
1.2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2.45 | ||||
1.2.1 | 洒水抑尘 | m3 | 3570 | / | 2.45 | 主体已列 |
1.3 | 空地区 | 0.02 | ||||
1.3.1 | 洒水抑尘 | m3 | 32 | 6.87 | 0.02 | 方案新增 |
2 | 其他临时工程 | % | 2 | 0.02 | 方案新增 | |
4.65 |
表1-20 独立费用一览表
工程或费用名称 | 计算依据 | 合计(万元) | |
1 | 建设管理费 | 按一至三部分之和扣除主体已列投资的2%计算 | 0.01 |
2 | 科研勘测设计费 | / | 1.50 |
3 | 水土保持监理费 | / | 0.00 |
4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 | 0.00 |
5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 | 1.00 |
合计(万元) | 2.51 |
表1-21 水土保持补偿费一览表
行政区 | 损坏水土保持面积(m2) | 单价(元/m2) | 合计(元) |
(略) | 22758 | 1.40 | 31861.20 |
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要求,结合本方案编制目标,效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及林草覆盖率。
表1-22 各防治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统计表
防治分区 | 建设区 面积 | 扰动地 表面积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 | 水土保持治理面积(hm2) | ||
(hm2) | (hm2) | (hm2) | 工程措施 | 植物措施 | 硬化地表面积 | |
建筑工程区 | 0.41 | 0.41 | 0.41 | / | / | 0.36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88 | 0.88 | 0.88 | 0.69 | / | 0.88 |
绿化区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 |
裸露场地区 | 0.79 | 0.79 | 0.79 | 0.79 | / | / |
合计 | 2.28 | 2.28 | 2.28 | 1.68 | 0.20 | 1.24 |
(1)水土流失治理度
水土流失治理度=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根据本方案前文分析结果,本项目水土流失总面积2.28h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3hm2,设计水平年末水土流失治理度可达到97.81%。
(2)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允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之比,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198t/km2·a,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量190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1.04。
(3)渣土防护率
渣土防护率=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占永久弃渣和临时堆土总量的百分比。本项目施工期产生临时堆土4480m3,实际挡护永久弃渣5080m3,渣土防护率达到88%。
(4)表土保护率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项目区位于北方风沙区,表土保护率不做要求。本项目地表土壤为杂填土,有机质含量较小,无可剥离和利用的表土资源,不设置表土保护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
本项目位于极干旱区域,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不作定量要求。
表7-22 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表
目标值 | 评估依据 | 单位 | 数量 | 设计达到值 | 评估结果 |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85 | 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 hm2 | 2.23 | 97.81 | 达标 |
水土流失总面积 | hm2 | 2.28 |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容许土壤侵蚀量 | t/km2·a | 198 | 1.04 | 达标 |
治理后平均侵蚀强度 | t/km2·a | 190 | ||||
渣土防护率(%) | 87 | 临时堆土量 | m3 | 4480 | 88 | 达标 |
临时堆土总量 | m3 | 5080 |
从该表分析可见,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可以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1.11. 结论与建议在对本工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本项目的施工组织和工艺,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现状,预测并分析评价了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针对水土流失类型和危害,结合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确定了防治分区,并全面布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本项目可以收到较好的保土保水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案的实施可以很好的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无规范明确规定的限制性影响因素,至设计水平年,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因此,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工程建设的各种活动将导致新增水土流失,为避免工程建设对当地水土流失造成不利影响,落实本方案设计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严格按照批复的水保方案及其后续设计落实水土保持措施。
(2)建设单位应与当地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积极向当地行政审批主管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并认真听取相关人员对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
(3)项目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依法开展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并提交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组中应当 (略) 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专家库专家参会并签署验收意见,并对验收意见负责。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合格后,方可投运。
附件5:租赁协议
建设单位: (略) (略)
建设地点: (略) / (略)
备注: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建设单位: (略) (略)
编制单位:甘肃众 (略)
2022年11月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责任页
(甘肃众 (略) )
批 准:杨 彬 (工程师)
核 定:王玉倩 (工程师)
审 查:王栋 (注册咨询工程师)
校 核:李俊 (助工)
项目负责人:赵静 (工程师)
编 写:赵静 (工程师)
目 录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1 -
1.1.1. 项目基本情况............................................................................... - 3 -
1.1.2. 项目组成及工程布置................................................................... - 3 -
1.1.4. 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 9 -
1.2.2. 规范性文件................................................................................. - 11 -
1.2.3. 技术规范、标准......................................................................... - 12 -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12 -
1.5.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13 -
1.5.1. 执行标准等级............................................................................. - 13 -
1.6. 项目水土保持评价结论.................................................................... - 14 -
1.6.1. 主体工程选址(线)评价........................................................ - 14 -
1.6.2. 建设方案与布局评价................................................................. - 14 -
1.6.3. 项目建设情况及现状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 - 16 -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 16 -
1.7.2. 预测范围和时段......................................................................... - 16 -
1.7.3. 土壤侵蚀模数............................................................................. - 17 -
1.8.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 18 -
1.8.1.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 18 -
1.8.2.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19 -
1.8.3. 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 20 -
1.8.4.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 21 -
1.8.6.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进度........................................................ - 22 -
1.9.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 23 -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 - 23 -
1.10.1. 水土保持投资........................................................................... - 23 -
附图:
1、项目区具体地理位置图;
2、项目区水系图;
3、土壤侵蚀强度图;
4、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5、防治分区划分及水土保持措施布置图。
办公楼 | 硬化场地与绿化 |
生产车间 | 厂区道路 |
裸露场地 |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项目 概况 | 位置 |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地理坐标为:E98°14′36.22″,N39°50′27.09″。 | ||||
建设内容 |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2000m2,设计新建生产车间(含原料库、成品库)一栋2160m2。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条年产12万吨石英砂(普砂)生产线;二期建设1条年产8万吨石英砂(精砂)生产线。建成后合计年产20万吨石英砂产品。二期工程全部依托一期工程,不新增构筑物,只新购进生产设备。 | |||||
建设性质 | 新建 | 总投资(万元) | 1300 | |||
土建投资(万元) | 400 | 占地面积 | 永久 | 22000m2 | ||
临时 | 758m2 | |||||
动工时间 | 2019.9 | 完工时间 | 2020.10 | |||
土石方(m3) | 挖方 | 填方 | 借方 | 余(弃)方 | ||
4480 | 5080 | 600 | 0.00 | |||
取土(砂、石)场 | / | |||||
弃土(石、渣)场 | / | |||||
项目区 概况 | 涉及重点防治区情况 | / | 地貌类型 | 祁连山山前冲洪积平原 | ||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198 | 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 | 198 | |||
项目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 本项目选址不涉及其他敏感区,选址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3-2018) | |||||
预测水土流失总量(t) | 26.14 | |||||
防治责任范围(m2) | 22758 | |||||
防治标准 等级目标 | 防治标准等级 | 一级 |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85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
渣土护坡率(%) | 87 | 表土保护率(%) | /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 | 林草覆盖率(%) | / | |||
水土保持措施 | 建筑工程区: 临时措施:密目网苫盖1930m2(主体设计),洒水抑尘1476m3(主体设计)。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面积0.69hm2(主体设计)。 临时措施:施工洒水3570m3(主体设计)。 绿化区: 工程措施:回覆绿化土600m3(主体设计); 植物措施:绿化2000m2(主体设计)。 裸露场地区: 工程措施:土地整治0.79hm2(方案新增); 临时措施:洒水抑尘32m3(方案新增)。 | |||||
水土保持 投资估算(万元) | 工程措施 | 2.49 | 植物措施 | 3.00 | ||
临时措施 | 4.65 | 水土保持 补偿费 | 3.19 | |||
独立费用 | 建设管理费 | 0.02 | ||||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 1.50 | |||||
水土保持监理费 | 0.00 |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0.00 |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1.00 | |||||
总投资 | 16.06 | |||||
编制单位 | 甘肃众 (略) | 建设单位 | (略) (略) | |||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 王栋/* | 法定代表人及电话 | 王云峰 | |||
地址 | (略) (略) 新华北路4288号 | 地址 |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 | |||
邮编 | * | 邮编 | * | |||
联系人及电话 | 王栋/* | 联系人及电话 | 叶万里/* | |||
电子信箱 | / | 电子信箱 | / | |||
传真 | / | 传真 | / |
石英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建筑和滤料行业。石英砂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以及IT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石英砂耐高温、热膨胀系数小、高度绝缘、耐腐蚀以及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许多高科技产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生产的硅砂、硅石粉都属于初加工原料, (略) 场需求量较大,但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必须进行深加工。
因此, (略) (略) (略) 场机遇,实施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项目名称: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 (略) (略)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2000m2,设计新建生产车间(含原料库、成品库)一栋2160m2。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条年产12万吨石英砂(普砂)生产线;二期建设1条年产8万吨石英砂(精砂)生产线。建成后合计年产20万吨石英砂产品。二期工程全部依托一期工程,不新增构筑物,只新购进生产设备。
建设地点:项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拟建项目东侧为新华西路,南侧为金华西路, (略) ,北侧为嘉 (略) ,地理坐标为:E98°14′36.22″,N39°50′27.09″,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
建设投资:工程总投资1300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00万元。
建设工期:本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土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完工,建设工期14个月。
本项目占地面积22000m2,本项目厂区内分为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厂区入口设置在厂区的南侧,紧邻金华西路。进厂区大门以东为办公生活区,以西为生产区,生活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办公楼、食堂锅炉房、职工休息间;西侧依次为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
本项目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组成,具体项目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 工程名称 | 工程内容 | 备注 |
主体工程 | 生产车间 | 1座,60×18m,建筑面积1080m2,轻钢结构,用于安装一期和二期石英砂生产线。 | 新建 |
成品库 | 1座,20×18m,建筑面积360m2,轻钢结构。 | 新建 | |
原料库 | 1座,40×18m,建筑面积720m2,全封闭轻钢结构。 | 新建 | |
辅助用房 | 1座,建筑面积108m2,位于成品库东侧。 | 新建 | |
一般固废暂存间 | 1座,建筑面积50m2,用于暂存一般固体废物。 | 新建 | |
辅助工程 | 办公用房 | 占地面积1640m2,2F砖混结构,职工人员办公用房。 | 新建 |
职工休息间 | 占地面积320m2,1F砖混结构。 | 新建 | |
职工食堂 | 占地面积160m2,1F砖混结构。 | 新建 | |
锅炉房 | 占地面积20m2,2F砖混结构。 | 新建 | |
公用工程 | 供排水工程 | 由嘉 (略) 政供水管网供给,接口位于南侧新华西路,接入距离15m。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至嘉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 新建 |
供热工程 | 生产车间冬季不需要供暖,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冬季供暖利用电锅炉供暖。 | 新建 | |
供电工程 | 本项目供电电源由嘉北工业园区国家电网供给,园区国家电网变压器位于本厂区内西侧,本项目从变压器接入用电单元。 | 新建 |
(1)建筑工程区
本项目建筑工程区主要包括生产车间、成品库、原料库、办公楼、职工食堂等,具体建构筑物详见表1-2。
表1-2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 建筑名称 | 建筑面积(m2) | 层数 | 结构类型 | 备注 |
1 | 生产车间 | 1080 | 1 | 轻钢 | 1座,新建 |
2 | 原料库 | 720 | 1 | 轻钢 | 1座,新建 |
3 | 成品库 | 360 | 1 | 轻钢 | 1座,新建 |
4 | 综合办公楼 | 1640 | 2 | 砖混 | 1座,新建 |
5 | 职工食堂 | 160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6 | 职工休息间 | 320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7 | 锅炉房 | 20 | 2 | 砖混 | 1座,新建 |
8 | 门房 | 108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9 | 地磅房 | 20 | 1 | 砖混 | 1座,新建 |
生产车间(含原料库、成品库)为单层建筑,采用轻钢结构,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柱基础,基础埋深2.0m。墙体采用0.6mm厚HYX-840 彩钢单板+150 厚岩棉板+0.5mm厚HYX-840彩钢单板。屋面采用双层压型钢板复合屋面。
办公楼、宿舍、食堂、位于厂区东南侧,均为砖混结构;门房位于厂区南侧中部,为单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高度3.0m。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柱基础,基础自下而上为砾石垫层、混凝土垫层、砖基础、钢筋砼圈梁。
围墙采用240mm厚砖墙砌筑,高度2.0m,基础深度1.0m,长度1130m。围墙施工过程中临时占地383m2,其他为永久占地。
根据现场调查,为了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在大门外架设了15m长的自来水管道,临时占地75m2。
建构筑物区总占地面积4066m2,其中永久占地3608m2,临时占地458m2。
(2)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主要包括厂内道路硬化及硬化场地,其中厂区内道路面积约1530m2,硬化场地面积6922m2,均采用C20砼硬化,厚度15cm。
进场道路主入口位于项目区南侧接园区主干道金华西路,长10m,宽10m;次入口位于厂区北侧接园区主干道,长20m,宽10m;占地位于用地红线外,属临时占地,占地面积300m2。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总占地面积8752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8452m2,临时占地300m2。
(3)绿化区
经现场踏勘,本项目在办公生活区周围进行了绿化,种植观赏性花卉,绿化面积约2000m2,换填种植土厚度30cm,共计换填种植土600m3,为外购。浇灌方式采用PVC软管连接外部预留自来水接头,进行漫灌。
(4)裸露场地区
经现场踏勘,办公生活区北侧、东侧、西侧及生产区南侧有部分场地为裸露地表,裸露场地面积约7940m2。
(1)供电
本项目供电电源由嘉北工业园区国家电网供给,园区国家电网变压器位于本厂区内西侧,本项目从变压器接入用电单元,无新增临时占地。
(2)给水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 (略) 政供水管网接入,接口位于厂区南侧金华西路,接入距离15m,宽5m,新增临时占地约75m2。
(3)排水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职工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经隔油器(有效容积2m3)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有效容积200m3)内, (略) 定期拉运至嘉北污水处理厂处置。
(4)供热
生产车间冬季不需要供暖,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冬季供暖利用电锅炉供暖。
(1)施工生产生活区
根据查阅资料,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用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均 (略) 场直接购买,所用混凝土直接购买成品混凝土,不再设置拌合场地。项目施工办公区设在该项目东侧办公生活区。施工过程中所用工人 (略) 务工人员,不设施工生活营地;材料堆放场地及加工场地等施工生产区均设置在项目永久占地范围内,在土建工程完工后将进行拆除后恢复为硬化区域。
(2)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
①材料供应
项目所在场地 (略) ,其附近材料齐全、质地良好,运输方便。可利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石料、土、水等。同时,项目位于工业园区,电力和用水都很便利,水质纯净,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运输方便,且周边各砂石料场均有道路相通,汽车运输比较方便。
②施工期间用水、用电
本项目施工期间用水,永临结合。从厂区南 (略) 政供水管网接入,接入长度15m,宽5m。
施工期间用电从厂区内变压器接入。
(3)施工交通条件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嘉北工业园区,场地南侧紧邻园区金华西路,交通环境较好。因此,良好的建设环境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无需修建施工便道。
(4)临时堆土区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土方临时堆放于基础外侧,基础浇筑后直接回填;管道工程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管沟一侧,管道布设完成后直接回填,剩余土方调运至场平工程用于场地回填,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无集中堆放土石方,未设置临时堆土场。
项目普砂生产线和精砂生产线工艺、设备完全一致,区别在于精砂生产线所用原料品味更高,球磨时间更长。详细的工艺流程如下:
图1-1 生产工艺流程图
(1)给料
由于产品品味要求较高,本项目购买的原料矿石表面几乎无浮尘,原料矿石已经过初步在原采矿点破碎加工,粒径在3-5cm左右,因此购买回来的原料矿石通过装载机进入料斗,再经电磁振动给料机进行给料。
(2)破碎
原料矿石经电磁振动给料机给料进入液压对辊破碎机进行破碎,把原料矿石破碎成粒径相对较小的石英砂,破碎机布设于地下。在破碎工序设置空气管道收集产生的粉尘,经空气管道收集的粉尘由脉冲布袋除尘处理,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3)筛分
破碎后的原料矿石经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全封闭滚简筛进行筛分,粒径符合要求的石英砂经除铁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皮带末端磁选除铁)输送进行包装入库: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石英砂进入下一工序。在筛分工序设置空气管道收集产生的粉尘,经空气管道收集的粉尘由脉冲布袋除尘处理,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4)研磨
筛分后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石英砂经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全封闭料仓,石英砂通过料仓进入节能(轴承)球磨机进行研磨,料仓与球磨机密闭连接。
(5)分级
经研磨后的石英砂进入全封闭滚筒筛进行分级,粒径符合要求的石英砂即为成品;粒径不符合要求的石英砂经全封闭式皮带输送机返回至节能(轴承)球磨机再次进行研磨。在分级工序设置空气管道收集产生的粉尘,经空气管道收集的粉尘由脉冲布袋除尘处理,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生产废水处理方式: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
生产粉尘处理方式:生产车间粉尘经脉冲布袋除尘器收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除尘器捕获下来的石英砂粉尘集中收集外售。
本项目主要由场平、建筑基础、场地硬化等组成,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不同,但总体而言,主体工程施工一般采用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法。
(1)场地平整:项目场平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力施工为辅的方式进行,用挖掘机按先上后下,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进行,并按由南向北的方式进行推土。
土方回填前应检验回填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填土应分层铺摊、压实。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填土填充。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应及时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2)建筑基础:本项目主体工程建筑基础采用独立基础,主要包括基础开挖、基坑回填、砼浇筑等工序。
1)基础开挖
主要生产设施建筑物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基坑挖土、运输、边坡加固、清理基坑、问题坑处理等,平面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土按要求堆置在基坑边但不要影响基坑的施工,在施工结束时及时完成基础回填,基础开挖多余土方及时调配到需填方的区域进行场平,及时洒水碾压。
2)基础回填
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分层进行回填压实,压实系数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回填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工程质量、保护环境和文明施工,适当洒水降尘,洒水均匀、适量,间隔一定时间后进行碾压。
3)砼浇筑
A、施工程序:
①首先需交通、水、电线路畅通,砼拌和机械安装调试完华,储备政石骨料、水泥、钢筋、模板等材料。
②建筑物地基开挖和处理,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模板和绑扎钢筋。
③优先浇筑结构复杂的建筑物。
④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保护。
本工程所有砼工程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罐车直接入仓浇筑,基础、地面等部位的浇筑采用人工均匀铺设,平板振动器振捣,原浆提面抹光,人工洒水,自然养护。
(3)场地硬化工程
场地垫层采用相应筑路材料整平,基础碾压时应选择合理的碾压机械,并满足设计图纸基础压实标准。面层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和工序和建筑基础混凝土施工类似。
**日, (略) (略) (略) 工信局关于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备案证,嘉工信技(备)【2019】50号;
2011年5月, (略) (略) 取得土地使用证,嘉国用(2011)第3393号,使用面积71552.60m2。
2022年10月, (略) (略) 委托甘肃众 (略) 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执行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水土保持法规,依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技术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公司于2022年10月编制完成了《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嘉峪 (略) 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东经97°51′14"~98°31′59",北纬39°39′47"~39°59′47"之间。 (略) , (略) ,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北与金塔县相连。
本工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5599号,中心地理坐标为:E98°14′36.22″,N39°50′27.09″。
拟建场地地貌上属山前洪积扇中部冲洪积戈壁平原,总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在1638.85—1643.20m之间,相对高差4.35m,场地内相对开阔,总体地形相对平坦,交通较方便。
根据岩土勘察中对场地地层的揭露,场地地层结构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卵石层。根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工程地质层划分如下:
①层杂填土(Q4ml):浅灰色-黄褐色,松散,干燥,成分主要以砾石为主、含有少量砖块、炉渣,土质不均,无层理。层厚为0.40-1.10m,地面标高为1638.85—1643.20m。
②层卵石(Q4al+pl):浅灰色,稍湿,中密-很密,卵石成分主要以花岗岩、砂岩及变质岩为主,颗粒粒径一般为30-100mm,最大可达140mm,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占总质量的53.50-75.65%,中粗砂充填,局部夹10-40cm中粗砂夹层或透镜体。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层顶埋深0.40-1.10m,层顶标高1638.05-1642.60m。最大揭露厚度为12.20m,最大钻探深度为12.80m,钻探揭露最深处层底标高为1626.85m,该层未揭穿。
勘察场地地形平坦,不存在高边坡陡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未发现有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确定该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32cm,属季节性冻土。
(1)气象
(略) 属典型的温带大*性干旱气候区,主要气象特征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多风,沙尘暴天气较多见。据嘉峪关气象局多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7.3℃,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31.6℃,最大月平均日温差14℃;年平均降水量85.3mm,年最大降水量165.7mm,年最小降水量41.4mm,年平均蒸发量2148.8mm,年最大蒸发量2273.5mm,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平均风速2.4m/s,主导风向南西、西南,最大风速34m/s,最大积雪厚度140mm,全年采暖期180d,50年一遇基本风压0.55KN/m2,50年一遇基本雪压0.30 KN/m2。
(2)水文
(略) 主要河流为讨赖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无常年流水。南部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冰川,是天然的固体水库,祁连山雪融水流入上游讨赖河后,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从场地南侧经过,通过地下径流渗入本区。本项目场地南距讨赖河约10km左右。
勘察期间,场地各勘探点未揭露到地下水。本工程施工和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1)土壤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地表主要为杂填土,成分主要以砾石为主、含有少量砖块、炉渣,土质不均。
(2)植被
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项目区原地表无生长植被。
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日颁布实施,**日修订,**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日颁布实施,**日修订并实施);
(3)《 (略) 水土保持条例》( (略)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4号,** (略)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公布,**日起施行)。
(1)《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水保[2013]188号,**日);
(2)《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
(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文件编写和印制格式规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8]135号,**日);
(4)《 (略) 人民政 (略) 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略) 人民政府,甘政发〔2016〕59号,**日);
(5)《 (略) 水利厅关于印发〈 (略)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略) 水利厅,甘水水保发〔2018〕72号,**日);
(6)《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
(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3-2018);
(2)《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
(3)《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1)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19年9月;
(2)关于对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登记备案的通知,嘉工信技(备)【2019】50号,**日。
1.3. 设计水平年本项目属建设类项目,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即: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均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进投产使用)的要求和“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年应为主体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之年或后一年”的规定,届时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措施布设到位,能稳定存续、发挥或初步发挥水土保持功能,达到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满足水土保持工程验收的要求。本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土建工程施工于2020年10月结束,建设工期14个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设计水平年确定为补报方案当年2022年。
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应包括项目永久征地、临时占地(含租赁土地)以及其他使用与管辖区域。
(略) (略) 土地使用证,场地使用权面积为71552.60m2,其土地使用证见附件4。根据场区实际建设情况,场区内共建设两个项目,分别为嘉 (略) 用于年产18万吨石英石、年产60万吨石英砂生产线项 (略) (略) 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
其中嘉 (略) 年产18万吨石英石、年产60万吨石英砂生产线项目为 (略) (略) 场区北侧场地,租赁面积49522.60m2,租赁协议见附件5; (略) 自建年产20万吨石英砂一、二期生产线项目,使用面积为22000m2。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22758m2,其中永久占地22000m2,临时占地758m2,详见表1-3,具体包括:
表1-3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单位:m2
项目组成 | 占地面积(m2) | 占地类型 | 占地类型 | 备注 | |
永久占地 | 临时占地 | ||||
建筑工程区 | 4066 | 3608 | 458 | 工业用地 | 临时占地为围墙外围扰动占地及对外连接供水管线占地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8752 | 8452 | 300 | 临时用地为进场道路占地 | |
绿化区 | 2000 | 2000 | 0 | ||
裸露场地区 | 7940 | 7940 | 0 | ||
合计 | 22758 | 22000 | 758 |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 (略) 人民政 (略) 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公告” (略) 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公告,项目区不在国家、省级、市级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范围内。但本项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根据《嘉峪关工业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相关规定,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应执行建设类项目北方风沙区一级防治标准。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地表土为杂填土(卵石为主),无可剥离表土,因此不设置表土保护率;本项目位于微度侵蚀区,土壤流失控制比不应小于1;因位于极干旱区,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不作定量要求。调整后防治标准见表1-4。
表1-4 北方风沙区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值一级标准
防治目标 | 标准规定 | 按侵蚀模数修正 | 修正后采用值 |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施工期 | 设计水平年 | ||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 | 85 | * | 85 |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 | 0.80 | +0.2 | * | 1.0 |
渣土防护率(%) | 85 | 87 | 85 | 87 | |
表土保护率(%) | * | * | * | * | |
林草植被恢复率(%) | - | 93 | - | * | |
林草覆盖率(%) | - | 20 | - | * |
本项目选址不涉及国家、省、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占地范围内没有占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和国家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工程所在地区不属于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
经现场调查,古长城遗址(野麻湾长城11段)位于本项目场址北侧,距离240m。古长城遗址属于国家级文物,保证古长城遗址不受破坏,保护范围以墙基外缘为基线向两侧各扩50m,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想外扩100m。综上,本项目场址不涉及文物保护区。
本方案相应提高了施工维护要求,并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可有效减少地表扰动范围,降低水土流失影响。
工程选址符合水土保持相关要求。
(1)主体工程方案比选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根据对主体工程选址(线)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本项目 (略) 嘉北工业园区,且本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无其他比选方案。因此,工程建设无限制性因素。通过控制扰动地表范围、减少工程占地、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工程管理、优化施工工艺后,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2)主体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评价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2758m2,其中永久占地22000m2,临时占地758m2。施工期间施工办公区及施工材料堆放场地设置在项目区内,无新增临时占地;较好地节约了土地,整体上基本 (略) 城市规划及水土保持技术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占地符合相关要求。
(3)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与评价
经现场查勘及查阅工程设计资料,项目场地前期无表土剥离条件,进行平整碾压后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设计资料,本项目土石方主要有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基础开挖回填、场平等。经统计,本项目共计开挖土石方4480m3,回填土石方5080m3,内部调配1404m3,借方600m3(外购种植土,由于时间较长购买时未签协议,现已无法联系卖方,绿化种植土协议未能提供),无弃方。
表1-5 施工期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
分区 | 工程名称 | 挖方 总量 | 填方总量 | 调入 | 调出 | 借方 | 弃方 |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去向 | ||||
建筑工程区 | ①建筑物基础 | 2680 | 1876 | 804 | ②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②场地平整 | 1200 | 2604 | 1404 | ①、③ | ||||||
绿化区 | ③回覆种植土 | 600 | 600 | 600 | 600 | 外购种植土 | |||||
空地区 | / | 0 | 0 | ||||||||
合计 | 4480 | 5080 | 1404 | 1404 | 600 |
(4)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现场勘查及查阅设计资料,施工期间按照设计要求在项目场地内采取了密目网苫盖、洒水降尘等临时措施。这些措施均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本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数量及投资见表1-6。
表1-6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工程量及投资表
防治分区 | 措施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投资(万元) | 备注 |
建构筑物区 | 密目网苫盖 | m2 | 1930 | 1.15 | 主体设计 |
洒水抑尘 | m3 | 1476 | 1.01 | 主体设计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土地整治 | hm2 | 6922 | 0.78 | 主体设计 |
洒水抑尘 | m3 | 3570 | 2.45 | 主体设计 | |
绿化区 | 回覆种植土 | m3 | 600 | 0.81 | 主体设计 |
绿化 | m2 | 2000 | 3.00 | 主体设计 | |
合计 | 10.59 |
(5)取土(石、砂)场评价
本项目建设中所需砂、石料从有合法手续的料场购买,未单独设置采土(砂、 石)料场。料场水土流失责任由相应的料场业主负责治理,不在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
(6)弃土场设置评价
本项目无弃方,不新增弃土场。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7)结论性意见
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本项目总体布局、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等方面均不存在绝对限制性因素,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本项目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建构筑物、硬化场地均建完。目前一期工程生产线已投入运行,二期生产线尚未安装, (略) 营业状况在已建生产车间内安装二期生产线设备。
通过现场调查,本项目建构筑物区、道路及硬化场地区、绿化区实施的土地整治、绿化覆土、绿化种植水土保持措施均发挥效果,无水土流失问题。但本项目用地范围内办公生活区北侧、东侧、西侧及生产区南侧有部分裸露场地,并堆放有一些杂物,易产生水土流失。本方案新增设计要求建设单位对裸露场地堆放杂物进行规整堆放,并对场地采取洒水碾压措施。
1.7.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方案根据项目区功能划分为建筑工程区、道路及硬化场地区、绿化区、裸露场地区4个预测单元。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水土流失量应按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两个时段进行预测。施工期预测时间应按连续12个月为一年计,不足12个月但达到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一年计;不足一个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本项目施工期工期14个月(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项目区风季主要在3月~5月,施工期预测时间按1.17年计。
本项目处于极干旱区,自然恢复期按5年计。
表1-7 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
预测单元 | 预测面积(hm2) | 预测时段(a) | ||
施工期 | 自然恢复期 | 施工期 | 自然恢复期 | |
建筑物工程区 | 0.41 | 0 | 1.17 |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88 | 0 | 1.17 | / |
绿化区 | 0.20 | 0.20 | 1.17 | 5 |
裸露场地区 | 0.79 | 0.79 | 1.17 | 5 |
合计 | 2.28 | 0.99 |
(1)土壤流失背景值的确定
项目 (略) (略) 嘉北工业园区,地形较为平缓,水土流失类型属风力侵蚀。参考20 (略) 水土保持公 (略) 土壤侵蚀模数图,项目区侵蚀强度为微度,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198km2/a。
(2)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确定
根据对相同地貌、相同地类单元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的监测值,确定本工程施工期扰动地表的侵蚀模数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2~3倍。具体各区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见表1-8。
(3)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
工程土建施工结束,进入自然恢复期。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自然恢复期道路及硬化场地区已硬化,建筑工程区被占压,只有绿化区、裸露场地区存在自然恢复期,且不存在大规模水土流失。
经综合分析计算,各预测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1-8。
表1-8 本项目土壤侵蚀模数表 单位:t/km2·a
防治分区 |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 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 | 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 |
建筑工程区 | 198 | 594 |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198 | 594 | / |
绿化区 | 198 | 594 | 160 |
裸露场地区 | 198 | 594 | 220 |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量公式:
不同时段土壤流失量按下式计算:
………………………………(1)
新增土壤流失量按下式计算:
………………… ………(2)
式中: W——土壤流失量,t;
——新增土壤流失量,t;
——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a;
——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a;
——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
——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
——预测单元,
=1、2、3……、n;
——预测时段,
=1、2,指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预测本项目原地貌水土流失量15.08t,预测水土流失量总量为 26.14t,新增水土流失量11.05t。各单元、各时段土壤流失总量和新增流失量详见表1-9。
表1-9 本项目水土流失量预测一览表
预测单元 | 预测时段 | 土壤侵背景值t/km2·a | 扰动后侵蚀模数t/km2·a | 侵蚀面积hm2 | 侵蚀 时间a | 背景 流失量t | 预测 流失量t | 新增 流失量t |
建筑工程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41 | 1.17 | 0.95 | 2.85 | 1.90 |
自然恢复期 | 0.00 | 0.00 | 0.00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88 | 1.17 | 2.04 | 6.12 | 4.08 |
自然恢复期 | 0.00 | 0.00 | 0.00 | |||||
绿化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20 | 1.17 | 0.46 | 1.39 | 0.93 |
自然恢复期 | 198 | 160 | 0.20 | 5 | 1.98 | 1.60 | -0.38 | |
裸露场地区 | 施工期 | 198 | 594 | 0.79 | 1.17 | 1.83 | 5.49 | 3.66 |
自然恢复期 | 198 | 220 | 0.79 | 5 | 7.82 | 8.69 | 0.87 | |
合计 | 施工期 | 5.28 | 15.85 | 10.56 | ||||
自然恢复期 | 9.80 | 10.29 | 0.49 | |||||
小计 | 15.08 | 26.14 | 11.05 |
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遵循下列原则:
(1)差异性原则。各防治分区之间的自然条件、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的特点要具有显著的差异。
(2)相似性原则。各防治分区内造成的水土流失主导因子、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或方向应相近或相似。
(3)整体性原则。各防治分区要覆盖整个防治责任范围,并考虑各分区相对集中和完整性。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见表1-10。
表1-10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单位:hm2
防治分区 | 防治面积 | 防治范围 |
建筑工程区 | 0.41 | 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辅助用房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88 | 道路、硬化场地 |
绿化区 | 0.20 | 绿化 |
裸露场地区 | 0.79 | 裸露场地 |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见表1-11,防治措施体系框图见图1-1。
表1-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表
防治分区 | 措施类型 | 措施 |
建筑工程区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密目网苫盖*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
绿化区 | 工程措施 | 回复种植土* |
植物措施 | 绿化* | |
裸露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注:*为主体已列水土保持功能措施。
图1-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图
(1)临时措施
密目网苫盖(主体设计):通过查阅施工资料及咨询建设单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基础开挖土方堆土表面采用密目网临时苫盖,共采用密目网1930m2。该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方案将该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洒水降尘(主体设计):在建构筑物施工期间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降尘,洒水时段主要为工程土建施工期间,共洒水约1476m3。该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方案将该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1)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主体设计):通过查阅施工资料及咨询建设单位,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完工后对硬化场地进行土地整平,然后在铺筑。土地整平面积0.69hm2。该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效,本方案纳入水土保持体系,并计列投资。
(2)临时措施
洒水降尘(主体设计):在施工期间采用洒水的方式进行降尘,共洒水约4968m3。该措施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本方案将该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1)工程措施
回覆种植土(主体设计):通过查阅施工资料及咨询建设单位,绿化种植前对绿化区进行了种植土回覆,厚30cm,共回覆种植土600m3。该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效,本方案纳入水土保持体系,并计列投资。
(2)植物措施
绿化(主体设计):通过现场调查,办公生活区四周种植观赏性花卉约2000m2,该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效,本方案纳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并计列投资。
(1)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方案新增):根据现场踏勘,办公生活区北侧、东侧、西侧及生产车间南侧有部分裸露场地,占地面积约7940m2。场地堆有杂物,本方案新增设计,要求建设单位将场地杂物规整堆放,然后对裸露场地进行土地整治,洒水碾压平整。整治面积0.79hm2。
(2)临时措施
洒水抑尘(方案新增):本方案新增设计,该区域土地整治后洒水2遍,促进地表结皮及自然恢复。洒水量约32m3。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见表1-12。
表1-12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统计表
项目分区 | 措施类型 | 防治措施 | 单位 | 工程量 | 备注 |
建筑工程区 | 临时措施 | 密目网苫盖 | m2 | 1930 | 主体已列 |
洒水抑尘 | m3 | 1476 | 主体已列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hm2 | 0.69 | 主体已列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m3 | 3570 | 主体已列 | |
绿化区 | 工程措施 | 回覆种植土 | m3 | 600 | 主体已列 |
植物措施 | 绿化 | m2 | 2000 | 主体已列 | |
裸露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土地整治 | hm2 | 0.79 | 新增 |
临时措施 | 洒水抑尘 | m3 | 32 | 新增 |
(1)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高防护效果,减少占用、扰动地表面积,尽量减少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2)规范施工
①尽可能地缩短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大风天气施工。
②在风季到来之前,应备齐工程临时防护用的物料,随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减轻风力对主体工程的破坏和最大限度减少土壤的流失。
③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作业,不得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损毁地表加剧水土流失。
④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水保知识的宣传和规范施工、文明施工的教育,以增强其水土保持意识,将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降至最小。
⑤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3)施工期临时防护
施工期的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有:临时拦挡、临时遮盖等措施,以预防因施工活动引发的水土流失,把施工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降至最低。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有:
①土方临时拦挡防护:施工期间,建筑物基础开挖土方堆放在主体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堆土表面覆盖密目网防护,四周边角采用石头等压边。
②对施工区域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总之,施工期的临时防护措施涉及各个方面,要求施工单位尽可能将其完善、细化,以使项目施工引发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施工环境尽可能改善。
(1)坚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措施配合主体工程同步实施、有序安排、密切衔接;
(2)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按照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优先安排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防治措施;
(3)在措施实施安排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应根据轻重缓急统筹考虑。本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土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完工,总工期14个月。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横道图详见表1-13。
表1-13 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表
防治分区 | 防治措施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9-12月 | 1-12月 | 1-12月 | 1-12月 | ||
建筑工程区 |
| ||||
临时措施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
| |||||
工程措施 | |||||
植物措施 | |||||
裸露场地区 | 工程措施 | ||||
临时措施 |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项目,应当依法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本项目属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类别,可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1.10. 水土保持投资及效益分析(1)水土保持工程的投资估算编制依据、编制定额、价格水平年与基础单价、主要工程单价中的相关费率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主体工程未明确规定的,采用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及水利行业、地方标准和当地现行价;
(2)人工单价、施工水电单价与主体工程一致;
(3)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总表按照工程措施、临时工程、独立费用、预备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等几部分,计列静态投资。分部工程估算表按照防治分区计列上述各项投资,投资估算水平年为2022年第3季度;
(4)投资估算表格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中的相应表格形式;
(5)水土保持补偿费单列,计入总投资;
(6)可研阶段措施单价扩大10%。
(7)《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测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号文;
(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的通知》(办水总〔2016〕132号);
(4)《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5)《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
(6) (略) 水利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的通知(**日);
(7) (略) 财政厅、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 (略)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甘财税〔2019〕14号);
(8)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
(9)有关合同、协议及资金筹措方案。
(1)编制方法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中设计的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数量,该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用共四部分。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计算相应的工程量,采用单价法进行逐项汇总,计算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施工临时工程、独立费用的各项投资,按照工程项目用表分列、分类汇总。
(2)基础单价
①人工预算单价
人工预算单价4.94元/工时。
②材料预算单价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主体工程材料估算价,材料原价若是含税价格时,主要材料除以1.13调整系数调整为不含税价格;本工程用水价格按施工用水计算,电价供电部门规定取1.5元/kwh,用水2.75元/m3,工程措施材料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2.3%,植物措施材料采购及保管费费率为1.1%,详见材料价格估算表。
③机械费
机械使用费按《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附录一“施工机械台时费”计算,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进行调整,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的折旧费除以1.13调整系数,修理及替换设备费除以1.09调整系数。
④措施单价的编制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项目区降雨量<400mm,植物措施单价定额中水的定额量乘以1.25的调整系数。
(1)直接工程费
由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
1)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计算。
2)其他直接费:按直接费乘以其他直接费率计算,其他直接费取费率根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按不同地区及工程分类标准取值,工程措施取费率为3.0%,植物措施取费率为2.0%。
3)现场经费:现场经费费率见表1-14。
表1-14 现场经费费率表
工程类别 | 计算基础 | 其他直接费率(%) | |
工程措施 | 土方工程 | 占直接费 | 3.0 |
石方工程 | 占直接费 | 5.0 | |
混凝土工程 | 占直接费 | 6.0 | |
基础处理工程 | 占直接费 | 6.0 | |
其他工程 | 占直接费 | 5.0 | |
植物措施 | 占直接费 | 4.0 |
(8)间接费:
各项措施间接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费率见表1-15。
表1-15 间接费费率表
工程类别 | 计算基础 | 间接费费率(%) | |
工程措施 | 土方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3.3 |
石方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5.5 | |
混凝土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4.3 | |
基础处理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6.5 | |
其他工程 | 占直接工程费 | 4.4 | |
植物措施 | 占直接工程费 | 3.3 |
(9)企业利润
工程措施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取,植物措施企业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5%计取。
(10)税金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调整水利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计算标准的通知》(办财务函〔2019〕448号),工程、植物措施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之和9%计取。
包括五部分,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费,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计算。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植物措施费由苗木、草、种子等材料费和种植费组成。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实物量进行计算。种植费按树、草种设计实物量乘以相应种植工程单价进行计算。
第三部分:临时工程费,包括临时防护工程、其他临时工程的费用。临时防护工程:按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其它临时工程: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0%计。
(1)建设管理费:按工程估算第一至第三部分之和扣除主体已列投资2%计算。
(2)科研勘测设计费:参照合同额计算。
(3)水土保持监理费:本项目水土保持监理纳入工程监理同步开展。
(4)水土保持监测费:按实际监测工作人员、设备配置需要分项计算。包括监测人工费、监测设备使用费和消耗性材料费等三项费用。
(5)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参照合同额计算。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四部分投资之和的6%计取,价差预备费暂不计取。
水土保持补偿费: (略) 财政厅、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略) 水利厅、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关于印发《 (略) 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甘财税〔2019〕14号)中确定的收费标准1.4元/m2计列。经计算,本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共计31861.20元。
本项目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6.06万元,分部工程投资包括工程措施投资2.49万元(其中主体已列1.59万元,方案新增0.90万元),植物工程投资3.00万元,临时工程投资4.65万元,独立费用2.52万元(其中建设管理费0.02万元,方案编制费1.50万元,水土保持监理费0.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费0.00万元,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1.00万元),基本预备费0.21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3.19万元。
总估算表见表1-16。
表1-16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总表 单位:万元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建安工程费 | 植物措施费 | 其他费用 | 独立费用 | 合计 | |
栽(种)植费 | 草种费 | |||||
第一部分:工程措施 | 2.49 | 2.49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78 | 0.78 | ||||
绿化区 | 0.81 | 0.81 | ||||
裸露场地区 | 0.90 | 0.90 | ||||
第二部分:植物措施 | 3.00 | 3.00 | ||||
绿化区 | 3.00 | 3.00 | ||||
第三部分:临时措施 | 4.65 | 4.65 | ||||
建筑工程区 | 2.16 | 2.16 |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2.45 | 2.45 | ||||
裸露场地区 | 0.02 | 0.02 | ||||
其他临时工程 | 0.02 | 0.02 | ||||
一至三之和 | 10.14 | |||||
第四部分:独立费用 | 2.52 | 2.52 | ||||
建设管理费 | 0.02 | 0.02 | ||||
方案编制费 | 1.50 | 1.50 | ||||
水土保持监理费 | 0.00 | 0.00 |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0.00 | 0.00 |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1.00 | 1.00 | ||||
一至四之和 | 12.66 | |||||
基本预备费(6%) | 0.21 | |||||
水土保持补偿费 | 3.19 | |||||
合计 | 16.06 |
表1-17 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估算表
编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备注 |
1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78 | ||||
1.1 | 土地整治 | hm2 | 0.69 | / | 0.78 | 主体已列 |
2 | 绿化区 | 0.81 | ||||
2.1 | 回覆种植土 | m3 | 600 | / | 0.81 | 主体已列 |
3 | 空地区 | 0.90 | ||||
3.1 | 土地整治 | hm2 | 0.79 | 11387 | 0.90 | 方案新增 |
总计 | 2.49 |
表1-18 水土保持措施植物措施估算表
编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备注 |
1 | 绿化区 | 3.00 | ||||
1.1 | 绿化 | m2 | 2000 | / | 3.00 | 主体已列 |
总计 | 3.00 |
表1-19 水土保持措施临时措施估算表
编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单价(元) | 合计(万元) | 备注 |
1 | 临时防护工程 | 4.63 | ||||
1.1 | 建筑工程区 | 2.16 | ||||
1.1.1 | 密目网苫盖 | m2 | 1930 | / | 1.15 | 主体已列 |
1.1.2 | 洒水抑尘 | m3 | 1476 | / | 1.01 | 主体已列 |
1.2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2.45 | ||||
1.2.1 | 洒水抑尘 | m3 | 3570 | / | 2.45 | 主体已列 |
1.3 | 空地区 | 0.02 | ||||
1.3.1 | 洒水抑尘 | m3 | 32 | 6.87 | 0.02 | 方案新增 |
2 | 其他临时工程 | % | 2 | 0.02 | 方案新增 | |
4.65 |
表1-20 独立费用一览表
工程或费用名称 | 计算依据 | 合计(万元) | |
1 | 建设管理费 | 按一至三部分之和扣除主体已列投资的2%计算 | 0.01 |
2 | 科研勘测设计费 | / | 1.50 |
3 | 水土保持监理费 | / | 0.00 |
4 | 水土保持监测费 | / | 0.00 |
5 |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费 | / | 1.00 |
合计(万元) | 2.51 |
表1-21 水土保持补偿费一览表
行政区 | 损坏水土保持面积(m2) | 单价(元/m2) | 合计(元) |
(略) | 22758 | 1.40 | 31861.20 |
依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的要求,结合本方案编制目标,效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渣土防护率、林草植被恢复率及林草覆盖率。
表1-22 各防治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统计表
防治分区 | 建设区 面积 | 扰动地 表面积 |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 | 水土保持治理面积(hm2) | ||
(hm2) | (hm2) | (hm2) | 工程措施 | 植物措施 | 硬化地表面积 | |
建筑工程区 | 0.41 | 0.41 | 0.41 | / | / | 0.36 |
道路及硬化场地区 | 0.88 | 0.88 | 0.88 | 0.69 | / | 0.88 |
绿化区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 |
裸露场地区 | 0.79 | 0.79 | 0.79 | 0.79 | / | / |
合计 | 2.28 | 2.28 | 2.28 | 1.68 | 0.20 | 1.24 |
(1)水土流失治理度
水土流失治理度=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根据本方案前文分析结果,本项目水土流失总面积2.28h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3hm2,设计水平年末水土流失治理度可达到97.81%。
(2)土壤流失控制比
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允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之比,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198t/km2·a,治理后平均土壤流失量190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1.04。
(3)渣土防护率
渣土防护率=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占永久弃渣和临时堆土总量的百分比。本项目施工期产生临时堆土4480m3,实际挡护永久弃渣5080m3,渣土防护率达到88%。
(4)表土保护率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T50434-2018),项目区位于北方风沙区,表土保护率不做要求。本项目地表土壤为杂填土,有机质含量较小,无可剥离和利用的表土资源,不设置表土保护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
本项目位于极干旱区域,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率不作定量要求。
表7-22 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表
目标值 | 评估依据 | 单位 | 数量 | 设计达到值 | 评估结果 | |
水土流失治理度(%) | 85 | 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 | hm2 | 2.23 | 97.81 | 达标 |
水土流失总面积 | hm2 | 2.28 | ||||
土壤流失控制比 | 1.0 | 容许土壤侵蚀量 | t/km2·a | 198 | 1.04 | 达标 |
治理后平均侵蚀强度 | t/km2·a | 190 | ||||
渣土防护率(%) | 87 | 临时堆土量 | m3 | 4480 | 88 | 达标 |
临时堆土总量 | m3 | 5080 |
从该表分析可见,本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可以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治理目标,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1.11. 结论与建议在对本工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本项目的施工组织和工艺,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现状,预测并分析评价了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针对水土流失类型和危害,结合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确定了防治分区,并全面布设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本项目可以收到较好的保土保水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案的实施可以很好的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无规范明确规定的限制性影响因素,至设计水平年,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因此,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工程建设的各种活动将导致新增水土流失,为避免工程建设对当地水土流失造成不利影响,落实本方案设计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严格按照批复的水保方案及其后续设计落实水土保持措施。
(2)建设单位应与当地行政审批主管部门密切联系,积极向当地行政审批主管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并认真听取相关人员对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落实好水土保持措施;
(3)项目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依法开展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并提交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组中应当 (略) 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专家库专家参会并签署验收意见,并对验收意见负责。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合格后,方可投运。
附件5:租赁协议
建设单位: (略) (略)
建设地点: (略) / (略)
备注: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