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州市零陵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永州市零陵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 (略) 零陵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略) 零陵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零陵区财政局副局长 ?font face="楷体" >毛晓平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近十年来财政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宏观经济下行、更多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等多重影响因素,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聚焦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了财政收入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保障了“三保”的基本需求,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0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同口径增加3559万元,增长3.17%。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万元。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6237万元,上年结余362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48万元,调入资金85840万元,收入总计*万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万元,上解支出1150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937万元,年终结余518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结余3000万元、一般债券结余21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8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180万元,支出总计*万元。收支相抵后,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加上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97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5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42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收入780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6700万元,收入总计*万元。2020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万元,上解支出36万元,专项债券支出487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再融资债券支出)67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支出7200万元,调出资金8584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100万元(专项债券结余55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结余600万元),支出总计*万元,收支相抵后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0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基金收入共*万元,当年支出*万元,当年结余184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96530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98375万元。其中:
1.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共16073万元,当年支出13452万元,当年结余262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3142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35763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共32703万元,当年支出31420万元,当年结余128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8436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9720万元;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共10591万元,当年支出12203万元,当年结余-161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4179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22567万元;
4.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共42678万元,当年支出43110万元,当年结余-43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7965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27533万元;
5.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共384万元,当年支出399万元,当年结余-16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808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2792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财政决算编制完成后,部分数据可能会有所变化。届时,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有关情况。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以战时思维、战时状态、战时机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一是强化资金政策保障。在春节假期期间,启动应急机制,建立绿色政府采购渠道,积极优化资金拨付流程,确保防控资金24小时内审核拨付到位。全年累计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840万元,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设备采购、医院建设以及防疫人员工作补贴等支出需要。二是努力为实体经济纾难解困。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好用活抗疫国债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实施应对疫情重点保供企业、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贷款贴息、房租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稳岗补贴等扶持政策,全年共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4700万元,为企业补助资金3230万元。突出金融支持。对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预计全年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5亿元。
(二)努力做大综合财力。始终将做大做强综合财力作为落实“三保”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力度。通过强化财税征管责任,统筹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幅全年呈现由负转正、逐步回升。依托综合治税平台全面数据化分析, (略) 税务局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清查,全年清缴税款3800余万元。二是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牢固树立“争取也是增收”的观念,抓住国家增加财政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契机, (略) 厅、市局对接,积极反映我区财政困难和问题。全年共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24.5亿元。
(三)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牢固树立过“苦日子”思想,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严把预算编制关口。单位公用经费及单位专项经费在2019年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全年压减支出7660余万元。二是严把预算执行关口。突出从政策依据上把好执行要求的关口。根据中央、省、市对“六稳”、“六保”工作提出的要求,提请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落实“真正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通知》从严把好预算执行的要求关口。突出从资金整合和调度上把好“保基本民生”的关口。将中央“三保”明确要求的“基本民生”项目应编尽编入年初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强化资金调度,整合相关资金确保了一批基本民生项目在保基本的同时实现提标。 (略)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0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35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4080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220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8400元/年、5600元/年。突出从财政监管上把好“保工资、保运转”的关口。完善财政监控机制,开展实施工资保障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正常运转。出台《乡镇工作差异化补贴发放试行办法》、《关于提高乡镇学校 (略) 工作人员工资收入的实施办法(试行)》确保干部职工政策待遇得到提高。
(四)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把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集中财力精准投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一是妥善化解债务风险。进 (略) , (略) (略) , (略) 市场化转型。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开展降息展期、合规有效融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2020年累计化解隐性债务3.2 亿元,全区累计还本付息32.97亿元。做好存量债务的清理甄别,将17.75亿元关注类债务甄别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二是坚决支持扶贫攻坚。筹集扶贫资金1.6亿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进一步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三是大力推进环保建设。筹措资金4.26亿元,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清运、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工程,我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环保空气质量优良率98.8%,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五)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以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以放管结合提升服务水平。我区财政管理 (略) 财政厅的表彰,财政管理绩效 (略) 评为AA级单位。一是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覆盖所有120家部门预算单位,选取14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范围覆盖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扶贫项目等重点支出领域和民生领域,涉及单位11家资金9870万元。二是履行监管职能。全年共评审工程项目预结算899个,其中项目预算270个,项目结算629个,送审金额22.89亿元,审定金额17.94亿元,审减4.95亿元,审减率21.6%;改善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下发《 (略) 零陵区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提高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限额标准,8月份正式启动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业务,抓好“832平台”大力支持消费扶贫。三是完善监管体系。财政电子化支付改革已试点实施;将使用“一卡通”系统发放惠农补贴工作,纳入到区政府对区直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本年纳入财政惠民惠农补贴系统的项目达到101项,累计发放金额3.3亿元。
今年以来,尽管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当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我区经济企稳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财政收入增收难度依然很大。而“六稳”“六保”等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财政收支处于极度“紧平衡”状态。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实际工作中科学分析、科学施策、科学调度,系统地加以解决。
三、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坚决落实政府真正过“苦日子”要求,坚持以收定支、提质增效,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可压尽压,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落实“六保”任务,支持做好“六稳”工作,支持重点领域支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财力支撑。”按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收定支、量力而行,提质增效、调整结构,从严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科学编制收入、从紧安排支出。
1.财政收入方面:税收收入根据上年完成情况及经济形势分析预计;非税收入根据执收单位近三年完成情况测算拟定;政府性基金收入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债务化解需求综合拟定;社保基金收入根据社保征管机构测算数据编列。
2.财政支出方面: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对中央“三保”范围内的政策性支出全额保障,对刚性事务支出根据财力予以安排;非刚性事务支出,由单位从部门预算经费中调剂或向上争资解决,暂不予安排。
3.经费安排方面:一是人员经费按照中央“三保”项目及既定政策和标准编制。二是公用经费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过“苦日子”思想,进一步压减。公用经费标准在5000元/人.年以上的单位,2021年预算在2020年基础上压缩10%,公用经费标准为5000元/人.年及以下的,按2020年标准安排;工会经费单位部分由财政统一安排;单位项目经费实行零基预算,打破支出固化僵化、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格局,取消原所有项目经费,重新鉴定。三是民生保障,属于“三保”范围的按中央“三保”要求的标准全额保障,其他民生事务支出由各部门通过向上争资解决。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安排原则,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 (略) 财政厅对我区2021年财政预算的审查要求,2021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如下。
(二)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加6996万元,增长6%。根据中央、省提前告知、下达以及往年收入情况,2021年上级转移支付收入预算安排*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67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3509万元)。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万元,调入资金46336万元(政府基金调入), 再融资债券收入238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84万元,上年结余5180万元,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万元。较上年执行数*万元减少29985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拟从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入较上年有所减少等。按照真正过“苦日子”的要求和收支平衡的原则,从紧安排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万元,上解支出1152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3880万元,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万元。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2021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万元, (略) 财政厅对财政预算的审查要求,为体现预算安排的完整性,将预计的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部分。2021年上级转移支付收入预计应列收列支的总额为14亿元,分别列入了相应支出科目。剔除上年结转支出,2021年区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
1.人员经费14.52亿元。其中: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10.16亿元,住房公积金、医疗支出、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4.25亿元、遗补及教育三四类学校等1100万元。其中:增人增资及工资提高增加5747万元;2021年新增缴职业年金4220万元;社保缴费增加2918万元;乡镇工作差异化补贴增加1500万元,离退体人员支出增加1858万元,调资预留及其他等5000万元。
2.运转经费5亿元。其中:压缩后的单位公用经费8289万元、单位专项经费2.72亿元、乡镇运行7822万元、非税收入征管经费6657万元。运转经费主要增减项目有:单位公用经费以及单位专项经费按中央要求在2020年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合计压减347万元;乡镇(办事处)及村运行减少1866万元,主要是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扶贫村工作经费及村干部工资提标部分暂停安排;单位专项经费净压减417万元,其中压减上年项目2676万元,因事务提标新增刚性支出2259万元。
3.区本级专项6.46亿元。其中:压缩后的教育事业支出5241万元、社会保障6752万元、医疗卫生1.1亿元、农业农村1.54亿元、城建环卫5854万元、财源建设5250万元、债务付息6861万元,安全维稳1050万元,其他全区综合性奖励、机关维修、基层党建等712万元。主要增减项目有:扶贫攻坚减少3600万元;教育附加统筹用于教育,不再专项列支减少2640万元;新冠肺炎防治减少1000万元;萍洲消防站减少400万元; (略) 贷款贴息减少120万元;补缴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困难补助等增加1500万元;校园专职保安增加980万元;社区网格员工资800万元;农业保险增加350万元;特困供养配套提标增加340万元;职工体检增加130万元等,增减相抵后净减少1333万元。
4.安排预备费350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万元,其中:根据《零陵区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和土地出让计划预计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万元;城市基础实施配套收入15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61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万元。
按照基金专款专用的原则,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隐性债务化解5900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12000万元,学位建设、床位建设、滨江新城片区开发、棚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土地开发及增减挂钩项目、上年结转项目等支出38732万元,平台公司转型注资等10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2万元,调出资金46336万元,支出合计*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安排情况。2020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结余98375万元。2021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 (略) 级统筹,2020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实际滚存结余为48275万元。2021年当年预算总收入52422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4837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043万元,累计结余52318万元。其中: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累计结余35763万元,当年预算总收入18377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14837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53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9303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累计结余9720万元,当年预算总收入33568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3315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1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0136万元;
3.失业保险基金上年累计结余2792万元,当年预算总收入477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38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8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879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无
为进一步细化预算审查,现将133个单位部门预算提交大会审议。
四、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1年,我们将面临更加艰巨的财政任务,要推动财政平稳运行,确保全年收支平衡,必须采取更多有用有力的措施。
(一)综合施策抓收入。一是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做好减税降费“加法”的同时,加大各项助力企业纾困政策的落实力度,树立“大财政”理念,聚焦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区委、区政府的年度目标任务,将有限的财力向实体经济倾斜,为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作好要素保障。二是积极拓宽财源渠道。做好土地文章,加大经营性土地出让力度。 (略) 转 (略) 资产进行中重组和运营,大力支持开展土地招商,逐步推出一批有效益的城建项目,创造多元化投融资新局面。三是持续强化收入组织。对涉锰、砂石、驾校、加油站等行业实行源头和过程监控。加快城区房改房、集资房、农村自建房办证力度,确保相关税费收入序时入库。加强收入考核,强化税收信息采集和预算执行分析,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四是切实抓好向上争取。突出争取财政政策支持, (略) 对接按照财权和事权划分原则,对当前支出保障体制进行调整;突出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继续强考核督查,争取全年向上争资突破25亿元。
(二)厉行节约控支出。不折不扣坚持过苦日子思想,财政要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将财政资金有限保障“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一是继续从严从紧安排预算。2021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一般性支出在2020年压缩10%的基础上继续压缩10%。二是硬化预算执行约束。部门预算批复后,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事项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密切跟踪预算执行进展, (略) 的原则, (略) 下来的宝贵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建设和民生改善。三是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继续按照上级加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收回范围,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级专项当年未使用全部收回,统筹用于保障民生和平衡预算。四是统筹用活专项资金。在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的基础上,按照性质相同、用途相近、资金打通的原则,统筹用好上级专项和本级资金,统筹政府性基金和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底线思维防风险。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来抓,支持疫情防控,确保政府债务、“三保”不出问题。一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继续支持做好常态化疫防控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财政保障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所需经费保障;要开辟资金“快速通道”,按特事特办原则,应对防疫资金使用需求;国家对医护人员、疫情防控人员的各项政策性福利要不折不扣的保障到位。二是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持国家标准的“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三是切实防控债务风险。抓住中央加大专项债券发行的机遇,积极包装项目,申报专项债券,筹集资金保发展。进一步加快土地出让和资产处置。严格工作考核,明确责任,确保土地有序出让。 (略) 转型发展。整合区内各项资源 (略) ,做实资本、做优资产, (略) 依法合规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建设, (略) 经营能力和融资能力,实现转型发展。
(四)多措并举促和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深的实事上。一是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过渡期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支持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四大提升”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集中财力补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补齐教育短板。继续推进学位建设,支持芙蓉学校等项目建设。支持深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师周转户建设。加大农村教师培训,落实好乡村教师待遇。补齐医疗短板。筹集资金全力推进妇保中心 (略) 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条件;补齐文化短板。要挤出资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国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低保、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统一标准和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医疗救助及被征地人员社保保障的全覆盖。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让农民工劳有所获。
(五)严肃纪律强监督。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要强调法治思维、组织纪律和规矩意识,绝不能以困难的名义踩红线、越底线。一是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流程,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流程内控机制,有效防范财经风险。二是做好中央直达资金管理。把直达资金监管作为今年财政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将常态化监督工作落实落细,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选择重点区(市)开展现场监管,动态跟踪资金分配拨付情况,督促规范管理,确保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切实发挥资金实效。三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财政部部署,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一笔一笔审批,全程跟踪监控,坚决防止项目一批了之、资金一拨了之,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严肃追究责任。四是严格监督检查。要以考核收入规模、序时进度、工业税收、主体税种、综合治税、财政管理绩效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协助配合区纪委监委、审计等监督检查机构加大对财经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增强威慑力。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支持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和各项财政工作,为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作出贡献!
关于 (略) 零陵区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略) 零陵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零陵区财政局副局长 ?font face="楷体" >毛晓平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是近十年来财政运行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宏观经济下行、更多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等多重影响因素,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聚焦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了财政收入没有出现大幅下滑,保障了“三保”的基本需求,实现了全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0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同口径增加3559万元,增长3.17%。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万元。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6237万元,上年结余362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48万元,调入资金85840万元,收入总计*万元。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万元,上解支出1150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5937万元,年终结余518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结余3000万元、一般债券结余218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8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180万元,支出总计*万元。收支相抵后,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加上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97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5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42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收入780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6700万元,收入总计*万元。2020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万元,上解支出36万元,专项债券支出487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再融资债券支出)67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支出7200万元,调出资金8584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100万元(专项债券结余550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结余600万元),支出总计*万元,收支相抵后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20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基金收入共*万元,当年支出*万元,当年结余184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96530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98375万元。其中:
1.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共16073万元,当年支出13452万元,当年结余262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3142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35763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共32703万元,当年支出31420万元,当年结余1284万元,加上上年结余8436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9720万元;
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共10591万元,当年支出12203万元,当年结余-161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4179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22567万元;
4.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共42678万元,当年支出43110万元,当年结余-43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7965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27533万元;
5.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共384万元,当年支出399万元,当年结余-16万元,加上上年结余2808万元,2020年年末滚存结余2792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2020年财政决算编制完成后,部分数据可能会有所变化。届时,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有关情况。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以战时思维、战时状态、战时机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一是强化资金政策保障。在春节假期期间,启动应急机制,建立绿色政府采购渠道,积极优化资金拨付流程,确保防控资金24小时内审核拨付到位。全年累计拨付疫情防控资金1840万元,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设备采购、医院建设以及防疫人员工作补贴等支出需要。二是努力为实体经济纾难解困。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好用活抗疫国债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实施应对疫情重点保供企业、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贷款贴息、房租减免、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稳岗补贴等扶持政策,全年共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4700万元,为企业补助资金3230万元。突出金融支持。对因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预计全年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5亿元。
(二)努力做大综合财力。始终将做大做强综合财力作为落实“三保”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力度。通过强化财税征管责任,统筹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增幅全年呈现由负转正、逐步回升。依托综合治税平台全面数据化分析, (略) 税务局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清查,全年清缴税款3800余万元。二是全力争取上级支持。牢固树立“争取也是增收”的观念,抓住国家增加财政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契机, (略) 厅、市局对接,积极反映我区财政困难和问题。全年共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24.5亿元。
(三)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牢固树立过“苦日子”思想,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严把预算编制关口。单位公用经费及单位专项经费在2019年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全年压减支出7660余万元。二是严把预算执行关口。突出从政策依据上把好执行要求的关口。根据中央、省、市对“六稳”、“六保”工作提出的要求,提请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落实“真正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通知》从严把好预算执行的要求关口。突出从资金整合和调度上把好“保基本民生”的关口。将中央“三保”明确要求的“基本民生”项目应编尽编入年初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强化资金调度,整合相关资金确保了一批基本民生项目在保基本的同时实现提标。 (略)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500元/月,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35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4080元/年,月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220元;城乡特困人员救助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8400元/年、5600元/年。突出从财政监管上把好“保工资、保运转”的关口。完善财政监控机制,开展实施工资保障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正常运转。出台《乡镇工作差异化补贴发放试行办法》、《关于提高乡镇学校 (略) 工作人员工资收入的实施办法(试行)》确保干部职工政策待遇得到提高。
(四)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坚持把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集中财力精准投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一是妥善化解债务风险。进 (略) , (略) (略) , (略) 市场化转型。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开展降息展期、合规有效融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债务,2020年累计化解隐性债务3.2 亿元,全区累计还本付息32.97亿元。做好存量债务的清理甄别,将17.75亿元关注类债务甄别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二是坚决支持扶贫攻坚。筹集扶贫资金1.6亿元,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进一步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三是大力推进环保建设。筹措资金4.26亿元,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清运、废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工程,我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环保空气质量优良率98.8%,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五)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以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以放管结合提升服务水平。我区财政管理 (略) 财政厅的表彰,财政管理绩效 (略) 评为AA级单位。一是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目标覆盖所有120家部门预算单位,选取14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范围覆盖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扶贫项目等重点支出领域和民生领域,涉及单位11家资金9870万元。二是履行监管职能。全年共评审工程项目预结算899个,其中项目预算270个,项目结算629个,送审金额22.89亿元,审定金额17.94亿元,审减4.95亿元,审减率21.6%;改善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下发《 (略) 零陵区本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提高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限额标准,8月份正式启动政府采购电子卖场业务,抓好“832平台”大力支持消费扶贫。三是完善监管体系。财政电子化支付改革已试点实施;将使用“一卡通”系统发放惠农补贴工作,纳入到区政府对区直部门(单位)的年度考核,本年纳入财政惠民惠农补贴系统的项目达到101项,累计发放金额3.3亿元。
今年以来,尽管财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当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我区经济企稳仍面临诸多挑战,实现财政收入增收难度依然很大。而“六稳”“六保”等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财政收支处于极度“紧平衡”状态。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实际工作中科学分析、科学施策、科学调度,系统地加以解决。
三、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21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2021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坚决落实政府真正过“苦日子”要求,坚持以收定支、提质增效,量入为出、有保有压、可压尽压,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落实“六保”任务,支持做好“六稳”工作,支持重点领域支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财力支撑。”按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收定支、量力而行,提质增效、调整结构,从严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科学编制收入、从紧安排支出。
1.财政收入方面:税收收入根据上年完成情况及经济形势分析预计;非税收入根据执收单位近三年完成情况测算拟定;政府性基金收入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债务化解需求综合拟定;社保基金收入根据社保征管机构测算数据编列。
2.财政支出方面: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要求,对中央“三保”范围内的政策性支出全额保障,对刚性事务支出根据财力予以安排;非刚性事务支出,由单位从部门预算经费中调剂或向上争资解决,暂不予安排。
3.经费安排方面:一是人员经费按照中央“三保”项目及既定政策和标准编制。二是公用经费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和过“苦日子”思想,进一步压减。公用经费标准在5000元/人.年以上的单位,2021年预算在2020年基础上压缩10%,公用经费标准为5000元/人.年及以下的,按2020年标准安排;工会经费单位部分由财政统一安排;单位项目经费实行零基预算,打破支出固化僵化、预算安排只增不减的格局,取消原所有项目经费,重新鉴定。三是民生保障,属于“三保”范围的按中央“三保”要求的标准全额保障,其他民生事务支出由各部门通过向上争资解决。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安排原则,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 (略) 财政厅对我区2021年财政预算的审查要求,2021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如下。
(二)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加6996万元,增长6%。根据中央、省提前告知、下达以及往年收入情况,2021年上级转移支付收入预算安排*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67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3509万元)。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万元,调入资金46336万元(政府基金调入), 再融资债券收入238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84万元,上年结余5180万元,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万元。较上年执行数*万元减少29985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拟从政府性基金收入调入较上年有所减少等。按照真正过“苦日子”的要求和收支平衡的原则,从紧安排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万元,上解支出1152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3880万元,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万元。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2021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万元, (略) 财政厅对财政预算的审查要求,为体现预算安排的完整性,将预计的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部分。2021年上级转移支付收入预计应列收列支的总额为14亿元,分别列入了相应支出科目。剔除上年结转支出,2021年区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万元,主要支出项目为:
1.人员经费14.52亿元。其中: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10.16亿元,住房公积金、医疗支出、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4.25亿元、遗补及教育三四类学校等1100万元。其中:增人增资及工资提高增加5747万元;2021年新增缴职业年金4220万元;社保缴费增加2918万元;乡镇工作差异化补贴增加1500万元,离退体人员支出增加1858万元,调资预留及其他等5000万元。
2.运转经费5亿元。其中:压缩后的单位公用经费8289万元、单位专项经费2.72亿元、乡镇运行7822万元、非税收入征管经费6657万元。运转经费主要增减项目有:单位公用经费以及单位专项经费按中央要求在2020年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合计压减347万元;乡镇(办事处)及村运行减少1866万元,主要是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扶贫村工作经费及村干部工资提标部分暂停安排;单位专项经费净压减417万元,其中压减上年项目2676万元,因事务提标新增刚性支出2259万元。
3.区本级专项6.46亿元。其中:压缩后的教育事业支出5241万元、社会保障6752万元、医疗卫生1.1亿元、农业农村1.54亿元、城建环卫5854万元、财源建设5250万元、债务付息6861万元,安全维稳1050万元,其他全区综合性奖励、机关维修、基层党建等712万元。主要增减项目有:扶贫攻坚减少3600万元;教育附加统筹用于教育,不再专项列支减少2640万元;新冠肺炎防治减少1000万元;萍洲消防站减少400万元; (略) 贷款贴息减少120万元;补缴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困难补助等增加1500万元;校园专职保安增加980万元;社区网格员工资800万元;农业保险增加350万元;特困供养配套提标增加340万元;职工体检增加130万元等,增减相抵后净减少1333万元。
4.安排预备费3500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万元,其中:根据《零陵区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实施方案》和土地出让计划预计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万元;城市基础实施配套收入150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610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万元。
按照基金专款专用的原则,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用于隐性债务化解59000万元,专项债券利息12000万元,学位建设、床位建设、滨江新城片区开发、棚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土地开发及增减挂钩项目、上年结转项目等支出38732万元,平台公司转型注资等10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2万元,调出资金46336万元,支出合计*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安排情况。2020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结余98375万元。2021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 (略) 级统筹,2020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实际滚存结余为48275万元。2021年当年预算总收入52422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4837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043万元,累计结余52318万元。其中: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累计结余35763万元,当年预算总收入18377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14837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53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9303万元;
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累计结余9720万元,当年预算总收入33568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3315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1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0136万元;
3.失业保险基金上年累计结余2792万元,当年预算总收入477万元,2021年预算总支出389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8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879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无
为进一步细化预算审查,现将133个单位部门预算提交大会审议。
四、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1年,我们将面临更加艰巨的财政任务,要推动财政平稳运行,确保全年收支平衡,必须采取更多有用有力的措施。
(一)综合施策抓收入。一是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做好减税降费“加法”的同时,加大各项助力企业纾困政策的落实力度,树立“大财政”理念,聚焦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区委、区政府的年度目标任务,将有限的财力向实体经济倾斜,为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作好要素保障。二是积极拓宽财源渠道。做好土地文章,加大经营性土地出让力度。 (略) 转 (略) 资产进行中重组和运营,大力支持开展土地招商,逐步推出一批有效益的城建项目,创造多元化投融资新局面。三是持续强化收入组织。对涉锰、砂石、驾校、加油站等行业实行源头和过程监控。加快城区房改房、集资房、农村自建房办证力度,确保相关税费收入序时入库。加强收入考核,强化税收信息采集和预算执行分析,不断提高收入质量。四是切实抓好向上争取。突出争取财政政策支持, (略) 对接按照财权和事权划分原则,对当前支出保障体制进行调整;突出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继续强考核督查,争取全年向上争资突破25亿元。
(二)厉行节约控支出。不折不扣坚持过苦日子思想,财政要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将财政资金有限保障“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一是继续从严从紧安排预算。2021年财政拨款安排的一般性支出在2020年压缩10%的基础上继续压缩10%。二是硬化预算执行约束。部门预算批复后,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除疫情防控、应急救灾事项外,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再追加预算。密切跟踪预算执行进展, (略) 的原则, (略) 下来的宝贵资金用于支持重点建设和民生改善。三是统筹盘活存量资金。继续按照上级加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要求,进一步扩大部门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收回范围,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级专项当年未使用全部收回,统筹用于保障民生和平衡预算。四是统筹用活专项资金。在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的基础上,按照性质相同、用途相近、资金打通的原则,统筹用好上级专项和本级资金,统筹政府性基金和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底线思维防风险。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工作来抓,支持疫情防控,确保政府债务、“三保”不出问题。一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继续支持做好常态化疫防控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财政保障机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准备、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所需经费保障;要开辟资金“快速通道”,按特事特办原则,应对防疫资金使用需求;国家对医护人员、疫情防控人员的各项政策性福利要不折不扣的保障到位。二是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持国家标准的“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三是切实防控债务风险。抓住中央加大专项债券发行的机遇,积极包装项目,申报专项债券,筹集资金保发展。进一步加快土地出让和资产处置。严格工作考核,明确责任,确保土地有序出让。 (略) 转型发展。整合区内各项资源 (略) ,做实资本、做优资产, (略) 依法合规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建设, (略) 经营能力和融资能力,实现转型发展。
(四)多措并举促和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深的实事上。一是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过渡期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支持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四大提升”工程。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集中财力补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补齐教育短板。继续推进学位建设,支持芙蓉学校等项目建设。支持深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师周转户建设。加大农村教师培训,落实好乡村教师待遇。补齐医疗短板。筹集资金全力推进妇保中心 (略) 建设,改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条件;补齐文化短板。要挤出资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国家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低保、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统一标准和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医疗救助及被征地人员社保保障的全覆盖。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保支,让农民工劳有所获。
(五)严肃纪律强监督。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要强调法治思维、组织纪律和规矩意识,绝不能以困难的名义踩红线、越底线。一是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流程,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流程内控机制,有效防范财经风险。二是做好中央直达资金管理。把直达资金监管作为今年财政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将常态化监督工作落实落细,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选择重点区(市)开展现场监管,动态跟踪资金分配拨付情况,督促规范管理,确保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切实发挥资金实效。三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财政部部署,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一笔一笔审批,全程跟踪监控,坚决防止项目一批了之、资金一拨了之,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严肃追究责任。四是严格监督检查。要以考核收入规模、序时进度、工业税收、主体税种、综合治税、财政管理绩效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协助配合区纪委监委、审计等监督检查机构加大对财经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增强威慑力。
各位代表,2021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支持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和各项财政工作,为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作出贡献!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