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赣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赣 (略) 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
项目名称 | 赣 (略) 改扩建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赣县区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路 |
建设单位 | 赣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赣州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赣 (略) 改扩建项目项目统一代码为2204-*-07-02-*,占地面积为27970m2。 项目由来:赣 (略) 现租赁 (略) 场地及厂房等设施(场地及厂房原为赣州华瀚 (略) 所有,现该公司已破产)在赣县工业园区厂房建有一条钨铁生产线,年产钨铁合金3600吨。现有项目《赣 (略) 年产3600吨钨铁搬迁项目》于** (略) 环保厅环评批复(赣环评字[2011]19号),于**日 (略) 环境保护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赣市环审字[2013]23号)。 (略) 场发生变化,现有产能 (略) 场需求。 (略) 场的需求,公司拟在现有厂房及主体设备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充,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和增加部分设备,并增加运营天数,以达到扩产的目的。 产品方案及规模:项目主要产品为钨铁合金,产品规模由现有的3600吨/年提升至5000吨/年。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内容:项目在企业现有厂区进行技术改造,依托现有主体工程、公用及辅助工程、贮运工程和环保工程。 生产工艺:项目以钨精矿、硅铁、沥青焦、钢屑、电极糊、电极壳、圆钢等为原料采用电弧炉生产钨铁合金。 劳动定员:项目定员96人,项目采用三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300日。 项目投资:本次改扩建总投资300万元,其中新增环保设施投资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电弧炉产生的烟气、破碎及抛光废气,另外还有分析室废气和食堂油烟废气。 针对电弧炉废气温度高,采用火花捕集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处理烟气中的颗粒物并延长布袋的使用寿命,处理后的颗粒物满足《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表5及表7污染物标准限值,二氧化硫有组织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表4中排放限值要求。 针对抛光、破碎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处理烟气中的颗粒物,处理后的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满足《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表5污染物标准限值。 食堂油烟:经1套油烟净化器净化后由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油烟排放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标准。 无组织废气:加强生产管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厂区绿化等,减少无组织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关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循环冷却用水、分析用水,由于循环冷却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分析废水。生活污水和分析废水分别先经隔油池/化粪池和中和预处理后排入厂区微动力生化处理装置处理,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废水排放浓度能够满足江西赣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间接排放标准较严值标准值要求,其中动植物油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值接管标准要求后,由工业园污水管网接入赣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至贡江。 初期雨水:厂区西北角低洼处设置了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初期雨水先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每次分量分次泵入污水处理系统与其他废水一起处理,处理后废水需满足江西赣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间接排放标准较严值标准值要求,由工业园污水管网接入赣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至贡江。 3、噪声防治措施 噪声主要来源于破碎机、除尘风机、空压机等设备。 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在厂区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远离噪声敏感点,设置防振垫、隔声罩和消声器等;厂界周围及主要道路种植绿化隔离带,生产厂房采用封闭式结构,门窗采用隔声效果好的材料和结构方式;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避免设备带故障运行。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有检修废油、废分析废液等,危险废物经过收集后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回收处理等,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在厂区西侧设置有效库容4m3危险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一般固废:一般固废有电弧炉配套除尘器等收集粉尘、贫渣等,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在厂区西南角设置有效库容150m3的一般固废暂存库,暂存电弧炉配套除尘器等收集粉尘、贫渣等,定期外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 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源头控制:按国家相关规范,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装备和较清洁的原辅材料,对工艺、管道、设备、废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防腐、防渗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管线尽量采用可视化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泄漏“早发现、早处理”。 分区防治:化验室、危险废物贮存库、污水处理站、事故池等重点防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0-7cm/s。生产车间、冷却水池、一般固废堆场为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一般工业固废间地面在硬化后的混凝土表面涂覆一层玻璃钢涂料防腐、防渗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冷却水池管沟及各池底部、池壁防腐防渗处理,水池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或喷涂聚脲等防水涂料。办公楼、食堂、仓库、备件库、清水池等为简单防渗区,地面采用水泥硬化。 污染监控:加强区域地下水跟踪监测和管理,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设置3个地下水跟踪监测点,监测因子为水位、pH、氨氮、化学需氧量、砷、钼、铜等。 应急响应:一旦发现监测因子超标,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 |
公众参与情况 | 按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赣 (略) 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
项目名称 | 赣 (略) 改扩建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赣县区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路 |
建设单位 | 赣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赣州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赣 (略) 改扩建项目项目统一代码为2204-*-07-02-*,占地面积为27970m2。 项目由来:赣 (略) 现租赁 (略) 场地及厂房等设施(场地及厂房原为赣州华瀚 (略) 所有,现该公司已破产)在赣县工业园区厂房建有一条钨铁生产线,年产钨铁合金3600吨。现有项目《赣 (略) 年产3600吨钨铁搬迁项目》于** (略) 环保厅环评批复(赣环评字[2011]19号),于**日 (略) 环境保护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赣市环审字[2013]23号)。 (略) 场发生变化,现有产能 (略) 场需求。 (略) 场的需求,公司拟在现有厂房及主体设备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充,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和增加部分设备,并增加运营天数,以达到扩产的目的。 产品方案及规模:项目主要产品为钨铁合金,产品规模由现有的3600吨/年提升至5000吨/年。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内容:项目在企业现有厂区进行技术改造,依托现有主体工程、公用及辅助工程、贮运工程和环保工程。 生产工艺:项目以钨精矿、硅铁、沥青焦、钢屑、电极糊、电极壳、圆钢等为原料采用电弧炉生产钨铁合金。 劳动定员:项目定员96人,项目采用三班制,每班8小时,年工作300日。 项目投资:本次改扩建总投资300万元,其中新增环保设施投资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污染物为电弧炉产生的烟气、破碎及抛光废气,另外还有分析室废气和食堂油烟废气。 针对电弧炉废气温度高,采用火花捕集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处理烟气中的颗粒物并延长布袋的使用寿命,处理后的颗粒物满足《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表5及表7污染物标准限值,二氧化硫有组织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表4中排放限值要求。 针对抛光、破碎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处理烟气中的颗粒物,处理后的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满足《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表5污染物标准限值。 食堂油烟:经1套油烟净化器净化后由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油烟排放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标准。 无组织废气:加强生产管理、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厂区绿化等,减少无组织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相关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循环冷却用水、分析用水,由于循环冷却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外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分析废水。生活污水和分析废水分别先经隔油池/化粪池和中和预处理后排入厂区微动力生化处理装置处理,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废水排放浓度能够满足江西赣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间接排放标准较严值标准值要求,其中动植物油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值接管标准要求后,由工业园污水管网接入赣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至贡江。 初期雨水:厂区西北角低洼处设置了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初期雨水先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每次分量分次泵入污水处理系统与其他废水一起处理,处理后废水需满足江西赣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中间接排放标准较严值标准值要求,由工业园污水管网接入赣县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至贡江。 3、噪声防治措施 噪声主要来源于破碎机、除尘风机、空压机等设备。 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在厂区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远离噪声敏感点,设置防振垫、隔声罩和消声器等;厂界周围及主要道路种植绿化隔离带,生产厂房采用封闭式结构,门窗采用隔声效果好的材料和结构方式;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避免设备带故障运行。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有检修废油、废分析废液等,危险废物经过收集后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回收处理等,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在厂区西侧设置有效库容4m3危险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一般固废:一般固废有电弧炉配套除尘器等收集粉尘、贫渣等,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要求,在厂区西南角设置有效库容150m3的一般固废暂存库,暂存电弧炉配套除尘器等收集粉尘、贫渣等,定期外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 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源头控制:按国家相关规范,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装备和较清洁的原辅材料,对工艺、管道、设备、废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防腐、防渗等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管线尽量采用可视化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泄漏“早发现、早处理”。 分区防治:化验室、危险废物贮存库、污水处理站、事故池等重点防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0-7cm/s。生产车间、冷却水池、一般固废堆场为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一般工业固废间地面在硬化后的混凝土表面涂覆一层玻璃钢涂料防腐、防渗渗透系数小于10-7cm/s;冷却水池管沟及各池底部、池壁防腐防渗处理,水池的内表面应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或喷涂聚脲等防水涂料。办公楼、食堂、仓库、备件库、清水池等为简单防渗区,地面采用水泥硬化。 污染监控:加强区域地下水跟踪监测和管理,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设置3个地下水跟踪监测点,监测因子为水位、pH、氨氮、化学需氧量、砷、钼、铜等。 应急响应:一旦发现监测因子超标,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 |
公众参与情况 | 按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调查。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