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
你委报批的《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技术评估意见、 (略) 环保局预审意见均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技术评估 (略) 环保局预审意见,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总体上具有环境可行性,本批复及报告书可作为产业园规划建设和开展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之一。
二、原 (略) 环保局的预审意见。你委须认真落实报告书及预审意见提出的环境保护要求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园总体规划,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产业园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园建设和环境管理,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建设须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要按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原则指导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ISO14000标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加快开展认证工作,努力将产业园建成生态型工业园区。鼓励与扶持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选择清洁原辅材料和先进工艺、副产品与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提倡与推行节水措施,积极探索中水回用途径,并加快区内中水回用管网的建设。
2、优化产业园产业结构,严格入园项目准入门槛
产业园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 (略) 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07〕23号)、《省政府办公厅 (略) 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21号)、《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等国家、省、市的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提高入区项目门槛,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落实报告书提出的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医药制造、保健品食品制造、医疗机械、健身器材、制药机械制造、包装材料制造等项目,严格按照报告书所列清单引进项目,非产业定位方向的项目一律不得入区。禁止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入区;禁止含表面处理、电镀等产生重金属废水的机械制造项目入区;严格限制普通机械制造项目和排放粉尘、恶臭等污染物的低挡次包装材料项目入区。提升改造开发区内已入区企业,进区企业要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必须采用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污染治理技术,各企业资源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应达相应行业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
产业园规划产业定位与泰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有所重叠,从区域总体发展及产业集聚考虑,应将生物医药项目集中在产业园布置,停止高新技术园内生物医药项目的环保审批手续。
3、合理规划产业园布局
根据报告书提出的用地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产业园用地布局规划,并严格按照布局规划进行建设,加强产业园内部的功能划分,避免项目间的相互影响。引江河沿岸1公里范围内作为绿化隔离带设置;紧靠该绿化带东侧布置轻污染的包装材料项目。重视对产业园内外居住区、学校等敏感目标的保护,废气排放量大、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项目应尽可能远离居住区;敏感目标附近区域所有新建、技改、扩建项目在环评阶段应充分征求附近居民意见,不得建设有噪声扰民和废气污染的企业,并设置足够宽度的空间防护隔离带。
4、加快产业园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产业园内实施集中供热,由拟建的江苏 (略) 做为供热源。加快集中供热设施及供热管网建设,确保对入区企业实施集中供热,入园企业不得建设任何类型的燃煤锅炉。确因生产工艺要求需用特定供(加)热设施时,须燃用低硫轻质燃料油、天然气或电等清洁能源。生产工艺过程中有组织排放废气须经处理达标排放,并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
产业园内实行污水集中处理。产业园应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的要求规划建设区内截污管网,完善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管网、雨水管网、清下水管网等),确保生产、生活废(污)水全部接管处理。控制大排水量的企业入区,严格要求各接管企业的废水预处理工程。为确保园区废水达滨江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园区须设置足够容量的水质监控池,用于接纳各企业预处理后的废水,经监测符合接管要求的废水方可排入滨江污水处理厂,严禁自设排污口自行排放;由管委会组织对各企业的预处理方案设计逐一进行论证,确保废水处理工艺达到环保管理要求。 (略) 政府应及时启动滨江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并进一步论证、优化滨江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方案,确保水厂水源地和清水通道水质安全。
本园区不设置固体废物处置场所,但应建立统一的固废(特别是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的运营管理体系,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在区内综合利用,危险废 (略) 危险废物处置系统。区内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要符合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5、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针对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管网建设,尽快实现废水接管集中处理,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现有排污口一律封闭停用;加快实施内河清淤工程,强化对重点废水污染源的治理工作。
产业园内已建不符合产业定位的7家入区企业应按管委会承诺及时予以搬迁。
6、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居民搬迁
具体落实报告书中关于产业园周围生态绿化隔离带、沿河沿路绿化带、生产防护绿化隔离带、园区公共绿地等绿地系统建设规划,建成具有较强生态净化功能和污染监测指示功能的绿化系统。按苏环控[2007]15号文要求开展产业园植树、绿化工作。
妥善安置区内拆迁居民,按管委会承诺时间及时拆迁到位;合理布局居民拆迁安置房,确保拆迁居民生活水平不下降。已批准建设的入区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必须立即搬迁。
7、落实事故风险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产业园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产业园及入区企业均应制定并落实各类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区内各企业须按规范要求建设贮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杜绝泄漏物料进入环境;储备必须的设备物资,并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轻事故的危害,确保产业园环境安全。
8、加强产业园环境监督管理,建立跟踪监测制度
进一步加强产业园的环境监督管理, (略) 环保局在产业园设立派出机构,严格执行环境目标责任制。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监控计划,对产业园内外环境实施跟踪监控,以便及时调整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应的环保对策措施,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进区企业也应建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环保人员,健全环境管理制度。重点污水排放企业须安装废水在线流量计和COD在线监测仪, (略) 环保监控系统联网。
9、产业园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产业园污染物排放总量指 (略) 总量指标内,其中水污染物总量纳入滨江污水处理厂指标计划内,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 (略) “十一五”总量计划内平衡。其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可根据环境要求和入区企业实际情况由负责建设项目审批的环保部门核批。
三、你委须按照报告书及本批复要求,每半年上报一次产业园开发建设进度,包括引进项目情况、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情况等,上述内 (略) *@*ttp://**。
二○○七年八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