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锡工贸有限公司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贵金属废料和锡废料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江西赣锡工贸有限公司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贵金属废料和锡废料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日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
通讯地址: (略) 洪都北大道1131号
邮编:*
项目名称: | (略) 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贵金属废料和锡废料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水西产业园 |
建设单位: |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略) 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水西产业园内(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6'23",北纬25°55'50"),占地面积约35亩。本项目属技术改造工程,含锡铜金银危险废物的来源、废物类别(HW17、HW31、HW48、HW49)、年综合利用量均不变(干基10000吨),危险废物代码减少了1类(HW17,原批复危废代码346-099-17,现无对应代码),锡废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年综合利用量减少了1000吨(减至4000吨)。鉴于锡废料成分的变化,以及全厂生产工艺优化调整,产品方案也相应调整(取消粗锡、氧化锡、氧化铜、五水硫酸铜、电积铜、银锭和金锭;新增七水硫酸锌、粗铜)。并对环保处理设施进行了优化。技改后年处理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废料10000吨、锡废料4000吨的处理规模,年产锡锭4846t、粗铜1182.39t、七水硫酸锌3135t。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防治措施 (1)筛分粉尘 筛分粉尘集气罩收集后,采用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颗粒物去除率可达99%,处理后的尾气经1根15m排气筒(P1)外排。外排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2)锡精炼废气 锡精炼废气为6台精炼锅(5用1备)及1台熔析炉产生的废气(精炼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其中,1#、3#精炼锅和熔析炉烟气采用1套烟道冷却+沉降室+覆膜布袋预处理;2#、4#~6#精炼锅烟气先分别经烟道冷却+沉降室(共2套)处理后,再一并经沉降室+覆膜布袋预处理;以上预处理后废气一并经1级水喷淋+1级石灰-石膏脱硫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7%,SO2、HF、HCl去除效率可达96%。处理后尾气经1根42m高排气筒(P2)排放,外排尾气中颗粒物、Pb、As、Cd、Sn、SO2、HF、HCl排放浓度满足参照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限值要求,NH3-N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限值要求。 (3)电弧炉熔炼废气及其环境集烟 电弧炉熔炼废气采用1套沉降室+覆膜布袋+1级水喷淋+1级石灰-石膏脱硫工艺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7%,SO2、HF、HCl去除效率可达96%;电弧炉环境集烟收集后,采用覆膜布袋除尘器(共2套)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两股废气处理达标后并经1根48m高排气筒(P3)排放。处理后的两股外排尾气中颗粒物、SO2、HF、铅、砷、镉、锡、氯化氢等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参照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表3限值要求。 (4)氧化焙烧废气及氧化煅烧废气 24m氧化焙烧窑废气(焙烧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采用1套窑内喷射抑制剂+烟道冷却+沉降室+活性炭喷射+覆膜布袋除尘+1级水喷淋+2级石灰-石膏脱硫工艺处理;27m氧化煅烧窑废气(焙烧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采用1套窑内喷射抑制剂+烟道冷却+沉降室+活性炭喷射+覆膜布袋除尘+1级水喷淋+2级石灰-石膏脱硫工艺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8%,SO2、HF去处效率可达99.3%,二噁英类的去除效率可达70%。处理后的2股烟气经1根50m高烟囱(P4)外排,颗粒物、SO2、NOx、铅、砷、镉、锡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可满足参照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限值要求。 (5)干燥窑烟气 干燥窑烟气(干燥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采用覆膜布袋+2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颗粒物去除效率可达99%,SO2、HCl、硫酸雾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8%,处理后的尾气由1根38m高排气筒(P5)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氮氧化物、HCl、硫酸雾等其它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6)酸浸、降酸及除杂净化酸雾 酸浸、降酸及除杂净化酸雾采用3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硫酸雾及氯化氢去除效率均可达99%,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38m高排气筒(P6)外排,硫酸雾、氯化氢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可满足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7)旋流电积及浓缩结晶酸雾、化验室废气 旋流电积及浓缩结晶酸雾、化验室废气采用+2级碱液喷淋处理后,硫酸雾、硝酸雾(以NOx计)及氯化氢去除效率均可达98%,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40m高排气筒(P7)排放,硫酸雾、硝酸雾(以NOx计)、氯化氢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VOCs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满足参照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表1中其他行业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8)锅炉烟气 本项目采用燃天然气锅炉,锅炉低氮燃烧烟气经一根25m高排气筒(P8)直接排放,外排烟气中烟尘、SO2和NOx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气锅炉标准要求。 (9)无组织排放废气 通过采取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萃取反萃槽水封;配料粉尘采取设备自带布袋除尘处理;加水压球制粒及压球制粒粉尘采取设备自带布袋除尘处理等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量,并加强生产车间通风换气。采取相应措施后,无组织排放的SO2、NOx、颗粒物、HCl、H2SO4、氟化物、铅、镉、锡、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NH3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厂界二级标准值;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标准限值。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水(15m3/d)、烟气净化废水(5m3/d)、软水制备废水(4.11m3/d)、运输车清洗废水(1m3/d)、地面冲洗废水(8m3/d)、分析化验废水(0.5m3/d)、生产区生活污水(3.84m3/d)、初期雨水(10.25m3/d)、生活污水(23.39m3/d)等,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SS、石油类、氨氮、总锌、总铅、总砷、总镉、总镍、总铜、总锡、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等。 设备间接冷却水、软水制备废水、初期雨水分别收集后回用于电弧炉炉渣水淬工序,不外排;运输车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分析化验废水、生产区生活污水等一并经生石灰和片碱沉淀过滤+絮凝沉淀+斜管沉淀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60m3/d)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表1洗涤用水标准要求后回用于烟气净化,不外排,烟气净化沉淀池中循环废水,每10日定期由一套浓缩结晶设备处理,每次处理50m3。生产废水浓缩结晶设备处理能力为15m3/d;生活污水污染物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排入赣江。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主要噪声主要来源于离心机、皮带机、干燥窑、压滤机、空压机、引风机、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其等效连续A声级值在70-110dB(A)范围。 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消声、减震和设置隔声罩等措施,控制生产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可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范围内。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锌铁渣(645t/a,HW48)、锌镍渣(60t/a,HW48)、脱硫石膏(1200t/a,HW49)、污泥(180t/a,HW49)、废包装材料(2t/a,HW49)、废布袋(4t/a,HW49)等危险废物;电弧炉渣(6189.47t/a)、高金银合金铅(1779.77t/a)、真空铅(228.87t/a)、废水浓缩结晶废盐(66t/a)、废树脂(0.5t/a)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33t/a)。除尘器及车间沉降粉尘(1570.97t/a)、锡精炼过程产生的各类渣(2579.46t/a)等厂内循环利用固体废物。 除尘器及车间沉降粉尘、锡精炼渣均返回生产工序。各类危险废物在厂内规范暂存,定期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电弧炉渣外售内有烟化炉的厂家回收利用;废树脂定期交供应商回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在1#车间1楼内东南角设一座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约112m2,贮存能力约按30天产生量设计),在2#车间北侧设一座脱硫石膏暂存库(占地面积约120m2,贮存能力约按20天产生量设计),在1#车间内设一座危废原料暂存库(占地面积530m2);均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设计、改造和管理,各类危废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做好贮存库的防风、防雨及地面防腐、防渗等措施,并设立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标志。 在3#车间南侧设一座堆渣库(占地面积约80m2,贮存能力约按15天产生量设计),在1#车间南侧设一座一般工业固废间(占地面积约15m2,贮存能力约按30天产生量设计),在真空炉车间南侧设一座真空铅及高金银合金铅堆放库(占地面积约50m2,贮存能力约按15天产生量设计);均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为防止建设项目废水、物料下渗对地下水和厂区土壤造成污染,项目原料、固废存放于库房和车间内,不设置露天堆场;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危废原料及各类危废暂存场所、1#车间、脱硫石膏压滤区、废水处理系统(含收集、处理、排放、输送等)、事故应急池/桶、脱硫塔、碱液喷淋塔、水洗池、初期雨水池、湿球磨区、渣堆场等重点防渗区域采取防腐、防渗漏措施;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严格控制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在厂区及周边设置3处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取样分析,监控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应立刻查找渗漏源,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硫酸、硫磺、片碱和天然气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废水、废气等污染治理设施失效时事故排放等引发的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Ⅳ+级,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为防止发生泄漏事故,加强危险化学品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设备及管道的预防性维修,经常检查易腐蚀部位,设备及管道保持密封,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反应釜均地上架空设置,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及时收集、处理泄漏物料。在液态化学品储罐区周围设置围堰、地沟,并在硫酸罐区设置水喷淋系统;在1#车间西侧设置总容积为260m3的事故池(3个50m3应急桶和1个110m3事故池);在厂区地势低洼处设置总容积为360m3的初期雨水池(160m3、110m3和90m3各一个),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或火灾时,及时收集泄漏的化学品及生产废水、消防废水,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排放。废气处理设施配备备用电源,保障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制订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通过切断火源和物料来源、启动应急设施,防止事故灾害扩大和产生次生灾害。 7.“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①本次技改对全厂生产工艺进行整合,调整生产工艺和产品方案,景荣贸易生产和经营权全部移交给赣锡工贸,由赣锡工贸作为整个厂区责任主体,重新办理环评、排污许可及验收手续。 ②针对电炉、精炼锅、熔析炉等集气罩进行改造,增加集气面积和收集效率; ③生产废水处理站拟严格按照相关环保及技术要求,重新进行建设;同时,加强管理,定期对废水处理系统设备进行检修。 ④将干球磨改为湿球磨,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同时,加强管理,定期对车间地面进行清洁。 ⑤现有废水处理末端增加1套浓缩结晶处理设备,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烟气净化循环废水经浓缩结晶蒸发处理,不外排。 8.设置防护距离 根据报告书测算,项目防护距离为厂界外517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517m;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车间、2#车间和原料仓库外50m范围,3#车间外100m范围)。根据江西 (略) 提供的测绘报告,项目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点、疗养地、医院、学校等敏感点,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以上环保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总体可行,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
公众参与情况: | 项目在环评编制阶段进行了公示和公众调查,审批前进行了受理公示,无单位或个人反对本项目建设。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本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日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传真):*
通讯地址: (略) 洪都北大道1131号
邮编:*
项目名称: | (略) 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贵金属废料和锡废料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水西产业园 |
建设单位: |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略) 位于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水西产业园内(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6'23",北纬25°55'50"),占地面积约35亩。本项目属技术改造工程,含锡铜金银危险废物的来源、废物类别(HW17、HW31、HW48、HW49)、年综合利用量均不变(干基10000吨),危险废物代码减少了1类(HW17,原批复危废代码346-099-17,现无对应代码),锡废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年综合利用量减少了1000吨(减至4000吨)。鉴于锡废料成分的变化,以及全厂生产工艺优化调整,产品方案也相应调整(取消粗锡、氧化锡、氧化铜、五水硫酸铜、电积铜、银锭和金锭;新增七水硫酸锌、粗铜)。并对环保处理设施进行了优化。技改后年处理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废料10000吨、锡废料4000吨的处理规模,年产锡锭4846t、粗铜1182.39t、七水硫酸锌3135t。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防治措施 (1)筛分粉尘 筛分粉尘集气罩收集后,采用1套布袋除尘器处理,颗粒物去除率可达99%,处理后的尾气经1根15m排气筒(P1)外排。外排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2)锡精炼废气 锡精炼废气为6台精炼锅(5用1备)及1台熔析炉产生的废气(精炼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其中,1#、3#精炼锅和熔析炉烟气采用1套烟道冷却+沉降室+覆膜布袋预处理;2#、4#~6#精炼锅烟气先分别经烟道冷却+沉降室(共2套)处理后,再一并经沉降室+覆膜布袋预处理;以上预处理后废气一并经1级水喷淋+1级石灰-石膏脱硫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7%,SO2、HF、HCl去除效率可达96%。处理后尾气经1根42m高排气筒(P2)排放,外排尾气中颗粒物、Pb、As、Cd、Sn、SO2、HF、HCl排放浓度满足参照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限值要求,NH3-N排放速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限值要求。 (3)电弧炉熔炼废气及其环境集烟 电弧炉熔炼废气采用1套沉降室+覆膜布袋+1级水喷淋+1级石灰-石膏脱硫工艺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7%,SO2、HF、HCl去除效率可达96%;电弧炉环境集烟收集后,采用覆膜布袋除尘器(共2套)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两股废气处理达标后并经1根48m高排气筒(P3)排放。处理后的两股外排尾气中颗粒物、SO2、HF、铅、砷、镉、锡、氯化氢等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参照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表3限值要求。 (4)氧化焙烧废气及氧化煅烧废气 24m氧化焙烧窑废气(焙烧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采用1套窑内喷射抑制剂+烟道冷却+沉降室+活性炭喷射+覆膜布袋除尘+1级水喷淋+2级石灰-石膏脱硫工艺处理;27m氧化煅烧窑废气(焙烧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采用1套窑内喷射抑制剂+烟道冷却+沉降室+活性炭喷射+覆膜布袋除尘+1级水喷淋+2级石灰-石膏脱硫工艺处理,颗粒物、Pb、As、Cd、Sn去除效率可达99.8%,SO2、HF去处效率可达99.3%,二噁英类的去除效率可达70%。处理后的2股烟气经1根50m高烟囱(P4)外排,颗粒物、SO2、NOx、铅、砷、镉、锡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可满足参照执行的《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中表3限值要求。 (5)干燥窑烟气 干燥窑烟气(干燥废气和天然气低氮燃烧烟气)采用覆膜布袋+2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颗粒物去除效率可达99%,SO2、HCl、硫酸雾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8%,处理后的尾气由1根38m高排气筒(P5)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氮氧化物、HCl、硫酸雾等其它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6)酸浸、降酸及除杂净化酸雾 酸浸、降酸及除杂净化酸雾采用3级碱液喷淋工艺处理,硫酸雾及氯化氢去除效率均可达99%,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38m高排气筒(P6)外排,硫酸雾、氯化氢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可满足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7)旋流电积及浓缩结晶酸雾、化验室废气 旋流电积及浓缩结晶酸雾、化验室废气采用+2级碱液喷淋处理后,硫酸雾、硝酸雾(以NOx计)及氯化氢去除效率均可达98%,处理后的废气经1根40m高排气筒(P7)排放,硫酸雾、硝酸雾(以NOx计)、氯化氢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VOCs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满足参照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表1中其他行业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8)锅炉烟气 本项目采用燃天然气锅炉,锅炉低氮燃烧烟气经一根25m高排气筒(P8)直接排放,外排烟气中烟尘、SO2和NOx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气锅炉标准要求。 (9)无组织排放废气 通过采取提高设备的密封性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萃取反萃槽水封;配料粉尘采取设备自带布袋除尘处理;加水压球制粒及压球制粒粉尘采取设备自带布袋除尘处理等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量,并加强生产车间通风换气。采取相应措施后,无组织排放的SO2、NOx、颗粒物、HCl、H2SO4、氟化物、铅、镉、锡、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NH3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厂界二级标准值;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标准限值。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水(15m3/d)、烟气净化废水(5m3/d)、软水制备废水(4.11m3/d)、运输车清洗废水(1m3/d)、地面冲洗废水(8m3/d)、分析化验废水(0.5m3/d)、生产区生活污水(3.84m3/d)、初期雨水(10.25m3/d)、生活污水(23.39m3/d)等,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SS、石油类、氨氮、总锌、总铅、总砷、总镉、总镍、总铜、总锡、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等。 设备间接冷却水、软水制备废水、初期雨水分别收集后回用于电弧炉炉渣水淬工序,不外排;运输车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分析化验废水、生产区生活污水等一并经生石灰和片碱沉淀过滤+絮凝沉淀+斜管沉淀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60m3/d)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表1洗涤用水标准要求后回用于烟气净化,不外排,烟气净化沉淀池中循环废水,每10日定期由一套浓缩结晶设备处理,每次处理50m3。生产废水浓缩结晶设备处理能力为15m3/d;生活污水污染物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排入赣江。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主要噪声主要来源于离心机、皮带机、干燥窑、压滤机、空压机、引风机、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其等效连续A声级值在70-110dB(A)范围。 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消声、减震和设置隔声罩等措施,控制生产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不利影响,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可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范围内。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锌铁渣(645t/a,HW48)、锌镍渣(60t/a,HW48)、脱硫石膏(1200t/a,HW49)、污泥(180t/a,HW49)、废包装材料(2t/a,HW49)、废布袋(4t/a,HW49)等危险废物;电弧炉渣(6189.47t/a)、高金银合金铅(1779.77t/a)、真空铅(228.87t/a)、废水浓缩结晶废盐(66t/a)、废树脂(0.5t/a)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33t/a)。除尘器及车间沉降粉尘(1570.97t/a)、锡精炼过程产生的各类渣(2579.46t/a)等厂内循环利用固体废物。 除尘器及车间沉降粉尘、锡精炼渣均返回生产工序。各类危险废物在厂内规范暂存,定期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电弧炉渣外售内有烟化炉的厂家回收利用;废树脂定期交供应商回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在1#车间1楼内东南角设一座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约112m2,贮存能力约按30天产生量设计),在2#车间北侧设一座脱硫石膏暂存库(占地面积约120m2,贮存能力约按20天产生量设计),在1#车间内设一座危废原料暂存库(占地面积530m2);均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设计、改造和管理,各类危废采用密封加盖容器或者具有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后分区堆放,做好贮存库的防风、防雨及地面防腐、防渗等措施,并设立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标志。 在3#车间南侧设一座堆渣库(占地面积约80m2,贮存能力约按15天产生量设计),在1#车间南侧设一座一般工业固废间(占地面积约15m2,贮存能力约按30天产生量设计),在真空炉车间南侧设一座真空铅及高金银合金铅堆放库(占地面积约50m2,贮存能力约按15天产生量设计);均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为防止建设项目废水、物料下渗对地下水和厂区土壤造成污染,项目原料、固废存放于库房和车间内,不设置露天堆场;按照分区防治的原则,危废原料及各类危废暂存场所、1#车间、脱硫石膏压滤区、废水处理系统(含收集、处理、排放、输送等)、事故应急池/桶、脱硫塔、碱液喷淋塔、水洗池、初期雨水池、湿球磨区、渣堆场等重点防渗区域采取防腐、防渗漏措施;选用优质设备和管件,加强日常环境管理,严格控制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同时,在厂区及周边设置3处地下水监控井,定期取样分析,监控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地下水污染问题,应立刻查找渗漏源,并采取有效补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为硫酸、硫磺、片碱和天然气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废水、废气等污染治理设施失效时事故排放等引发的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Ⅳ+级,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为防止发生泄漏事故,加强危险化学品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加强设备及管道的预防性维修,经常检查易腐蚀部位,设备及管道保持密封,防止有害物质“跑冒滴漏”。反应釜均地上架空设置,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及时收集、处理泄漏物料。在液态化学品储罐区周围设置围堰、地沟,并在硫酸罐区设置水喷淋系统;在1#车间西侧设置总容积为260m3的事故池(3个50m3应急桶和1个110m3事故池);在厂区地势低洼处设置总容积为360m3的初期雨水池(160m3、110m3和90m3各一个),一旦发生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或火灾时,及时收集泄漏的化学品及生产废水、消防废水,杜绝事故废水直接排放。废气处理设施配备备用电源,保障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制订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一旦发生事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通过切断火源和物料来源、启动应急设施,防止事故灾害扩大和产生次生灾害。 7.“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①本次技改对全厂生产工艺进行整合,调整生产工艺和产品方案,景荣贸易生产和经营权全部移交给赣锡工贸,由赣锡工贸作为整个厂区责任主体,重新办理环评、排污许可及验收手续。 ②针对电炉、精炼锅、熔析炉等集气罩进行改造,增加集气面积和收集效率; ③生产废水处理站拟严格按照相关环保及技术要求,重新进行建设;同时,加强管理,定期对废水处理系统设备进行检修。 ④将干球磨改为湿球磨,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同时,加强管理,定期对车间地面进行清洁。 ⑤现有废水处理末端增加1套浓缩结晶处理设备,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烟气净化循环废水经浓缩结晶蒸发处理,不外排。 8.设置防护距离 根据报告书测算,项目防护距离为厂界外517m(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517m;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1#车间、2#车间和原料仓库外50m范围,3#车间外100m范围)。根据江西 (略) 提供的测绘报告,项目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点、疗养地、医院、学校等敏感点,可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以上环保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总体可行,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
公众参与情况: | 项目在环评编制阶段进行了公示和公众调查,审批前进行了受理公示,无单位或个人反对本项目建设。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