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云威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九江云威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 (略) 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2-*

通讯地址: (略) 八里湖新区体 (略) 民服务中心北附楼B栋(*)

项目名称

(略) 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项目

建设地点

(略) 濂溪区化纤工业基地化工集中区内,地理坐标:E116°7′10.288″,N29°38′24.979″

建设单位

(略)

环评机构

(略) 环 (略)

建设项目

概况

项目属新建,用地104亩,建筑面积65310m2,新建锂盐车间、苛化车间、罐区、碳酸钙回收车间、机修车间、危废仓库、综合楼、办公楼及门卫等设施,购置湿法磨浆机、苛化反应器、苛化渣离心机、净化液输送泵、氢氧化锂干燥系统、碳酸锂干燥系统、机械磨、气力输送系统、气流粉碎系统及蒸汽压缩机等设备,采用苛化、浓缩除杂、一次结晶、重溶解、重结晶、氢氧化锂制备、碳酸锂制备、渣处理、高温煅烧及粗品碳酸锂回收等工艺,形成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建设规模,其中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0.5万吨/年。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9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327%。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预测

(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正常工况下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为PNO2=7%<100%,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为PNO2=1.25%<30%;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叠加区域削减污染源、在建污染源及环境现状值后,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根据计算并参考《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项目在苛化车间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罐区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项目最近敏感点为邓家村(居民已搬迁),距离本项目厂界245m,满足防护距离的要求。

(二)地表水影响预测

项目建成后全厂最大废水排放量约80173.49t/a,纯水系统浓水、循环冷却水排水、蒸汽冷凝水及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生活 (略) 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经园区污水管 (略) 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至鄱阳湖,外排废水对纳污水体影响较小。

(三)噪声影响预测

根据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昼夜厂界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四)固废影响分析

项目固废主要有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收尘灰、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包装材料、废布袋、废耐火砖、S4结晶杂盐、生活垃圾等,其中危险废物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收尘灰回用,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布袋、废耐火砖厂家回收,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S4结晶杂盐进行危废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前暂按危废进行管理;未通过质检部门检测的副产暂按危废管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项目新建一个490m2危废暂存库和一个10m2一般固废暂存库。对固体废物均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预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土壤影响分析

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本项目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很小。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厂区内各处的防腐防渗及地面硬化等处理,防止地下水发生影响。

(六)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硫酸。涉及的环境风险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行、火灾和爆炸等。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及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影响。针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建设单位应加强风险物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项目在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各项措施和要求的前提下,环境风险事故在可控范围内。

二、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8t/d,5400t/a,废水通过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限值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排入鄱阳湖,本项目循环冷却塔排水、纯水制备RO浓水和部分蒸汽冷凝水产生量为249.25t/d,74773.49t/a,会同生活污水进入园区污水管网,后排入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二)废气

苛化车间碳酸钙回收系统废气,包括碳酸钙回收系统热风炉废气G1和碳酸钙回收系统干燥废气G2,其中碳酸钙回收系统热风炉废气G1,通过低氮燃烧-国内领先处理,碳酸钙回收系统干燥废气G2,通过(2号)布袋+旋风+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

锂盐车间电池级氢氧化锂制备废气,包括电池级氢氧化锂干燥废气G3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粉碎入仓、包装废气G4,经各自设立的(3号和4号)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2)高空排放。

锂盐车间电池级碳酸锂制备废气,包括电池级碳酸锂干燥废气G5和电池级碳酸锂粉碎入仓、包装废气G6,经各自设立的(5号和6号)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3)高空排放。

排气筒(DA001、DA002、DA003)废气经处理后,颗粒物及石灰焙烧窑热风炉燃烧烟气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规定的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通过合理的无组织废气控制措施,厂界无组织废气筒仓呼吸口粉尘、硫酸罐呼吸口硫酸 (略)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中表3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

(三)噪声

选用低噪音设备;提高机械设备装配精度,加强维护和检修,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根据生产工艺和操作等特点,将噪声较大的设备置于室内操作,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对较高噪声设备则采取基础减振措施,或加装消声器等。对强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墙或采用砖砌结构封闭。

(四)固废

项目固废主要有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收尘灰、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包装材料、废布袋、废耐火砖、S4结晶杂盐、生活垃圾等,其中危险废物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收尘灰回用,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布袋、废耐火砖厂家回收,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S4结晶杂盐进行危废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前暂按危废进行管理;未通过质检部门检测的副产暂按危废管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项目新建一个490m2危废暂存库和一个10m2一般固废暂存库。

(五)地下水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实施清洁生产,防止跑冒滴漏,防止污染物泄漏;生产过程中,需加强对重点防渗区建构筑物,污水收集管道、闸阀等设备检修、维护,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隐患。

厂区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布置按照污染物渗漏的可能性进行区分;污染防治区结合所处场地的天然基础层防渗性能以及场地地下水位埋深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及泄/渗露污染物的收集处理措施,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入渗地下。项目重点防渗区主要为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罐区、危废暂存库、各个生产车间等,按照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渗透系数K≤1×10-7cm/s的要求进行防渗处理;一般防渗区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埋地管道、化粪池、消防水池、循环水池、一般固废仓库等,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1.5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简单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办公、生活区、道路等,采取地面硬化,使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6cm/s。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措施,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他应急预案相协调。一旦发现污水渗漏等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地下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结合周边民井,建立地下水环境长期监测网络;排污管道尽量做到“可视化”,一旦排污管道出现泄漏可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可降低污水渗漏等地下水污染事故的概率。

(六)土壤

对物料储存区、生产装置区及环保设施等区域采取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采取高效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故障后立即停工整修;在厂区内及周边种植吸附能力较强的植物,利用植物吸附作用减少大气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进行辨识,化学品涉及浓硫酸等。在原料的运输、仓储和使用过程,如管理操作不当或意外事故,存在着中毒、火灾等事故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有毒有害等物质外泄,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

按《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283-2020), 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安装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及消防报警控制系统;一旦物料发生泄漏,及时将物料收集至事故收集池。本项目车间拟设置3个事故桶(Φ6000×8000)、1座应急事故池(容积210m3),厂区设置1座事故应急池(容积675m3),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锁紧停车系统,停止生产,在进行应急救援之前,必须先关闭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打开连接废水事故池管道的阀门,同时启用事故应急排污泵,将废水收集至废水事故池,确保事故废水不会进入外环境。事故应急池平时不能作其他用。加强化学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及时修订企业环境应急监测计划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现场公示和登报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项目公示期间,企业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


关联导读:
附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 (略) 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项目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2-*

通讯地址: (略) 八里湖新区体 (略) 民服务中心北附楼B栋(*)

项目名称

(略) 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项目

建设地点

(略) 濂溪区化纤工业基地化工集中区内,地理坐标:E116°7′10.288″,N29°38′24.979″

建设单位

(略)

环评机构

(略) 环 (略)

建设项目

概况

项目属新建,用地104亩,建筑面积65310m2,新建锂盐车间、苛化车间、罐区、碳酸钙回收车间、机修车间、危废仓库、综合楼、办公楼及门卫等设施,购置湿法磨浆机、苛化反应器、苛化渣离心机、净化液输送泵、氢氧化锂干燥系统、碳酸锂干燥系统、机械磨、气力输送系统、气流粉碎系统及蒸汽压缩机等设备,采用苛化、浓缩除杂、一次结晶、重溶解、重结晶、氢氧化锂制备、碳酸锂制备、渣处理、高温煅烧及粗品碳酸锂回收等工艺,形成年产2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建设规模,其中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0.5万吨/年。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49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327%。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预测

(一)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项目正常工况下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为PNO2=7%<100%,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为PNO2=1.25%<30%;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叠加区域削减污染源、在建污染源及环境现状值后,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根据计算并参考《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39499-2020),项目在苛化车间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罐区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项目最近敏感点为邓家村(居民已搬迁),距离本项目厂界245m,满足防护距离的要求。

(二)地表水影响预测

项目建成后全厂最大废水排放量约80173.49t/a,纯水系统浓水、循环冷却水排水、蒸汽冷凝水及经化粪池预处理的生活 (略) 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后经园区污水管 (略) 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至鄱阳湖,外排废水对纳污水体影响较小。

(三)噪声影响预测

根据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可知,昼夜厂界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四)固废影响分析

项目固废主要有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收尘灰、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包装材料、废布袋、废耐火砖、S4结晶杂盐、生活垃圾等,其中危险废物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收尘灰回用,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布袋、废耐火砖厂家回收,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S4结晶杂盐进行危废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前暂按危废进行管理;未通过质检部门检测的副产暂按危废管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项目新建一个490m2危废暂存库和一个10m2一般固废暂存库。对固体废物均进行了合理的处置,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预计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土壤影响分析

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日常的生产管理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本项目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很小。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厂区内各处的防腐防渗及地面硬化等处理,防止地下水发生影响。

(六)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硫酸。涉及的环境风险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行、火灾和爆炸等。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及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影响。针对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建设单位应加强风险物质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项目在严格落实报告书中提出各项措施和要求的前提下,环境风险事故在可控范围内。

二、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8t/d,5400t/a,废水通过隔油池+化粪池处理达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限值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排入鄱阳湖,本项目循环冷却塔排水、纯水制备RO浓水和部分蒸汽冷凝水产生量为249.25t/d,74773.49t/a,会同生活污水进入园区污水管网,后排入濂溪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

(二)废气

苛化车间碳酸钙回收系统废气,包括碳酸钙回收系统热风炉废气G1和碳酸钙回收系统干燥废气G2,其中碳酸钙回收系统热风炉废气G1,通过低氮燃烧-国内领先处理,碳酸钙回收系统干燥废气G2,通过(2号)布袋+旋风+水膜除尘器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

锂盐车间电池级氢氧化锂制备废气,包括电池级氢氧化锂干燥废气G3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粉碎入仓、包装废气G4,经各自设立的(3号和4号)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2)高空排放。

锂盐车间电池级碳酸锂制备废气,包括电池级碳酸锂干燥废气G5和电池级碳酸锂粉碎入仓、包装废气G6,经各自设立的(5号和6号)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25m高排气筒(DA003)高空排放。

排气筒(DA001、DA002、DA003)废气经处理后,颗粒物及石灰焙烧窑热风炉燃烧烟气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表3规定的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通过合理的无组织废气控制措施,厂界无组织废气筒仓呼吸口粉尘、硫酸罐呼吸口硫酸 (略)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1/933-2015)中表3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

(三)噪声

选用低噪音设备;提高机械设备装配精度,加强维护和检修,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根据生产工艺和操作等特点,将噪声较大的设备置于室内操作,利用建筑物隔声屏蔽;对较高噪声设备则采取基础减振措施,或加装消声器等。对强噪声设备采用隔声墙或采用砖砌结构封闭。

(四)固废

项目固废主要有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收尘灰、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包装材料、废布袋、废耐火砖、S4结晶杂盐、生活垃圾等,其中危险废物净化工序废树脂、废机油废润滑油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一般固废收尘灰回用,纯水制备废活性炭、纯水制备废RO膜、废布袋、废耐火砖厂家回收,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S4结晶杂盐进行危废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前暂按危废进行管理;未通过质检部门检测的副产暂按危废管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

项目新建一个490m2危废暂存库和一个10m2一般固废暂存库。

(五)地下水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实施清洁生产,防止跑冒滴漏,防止污染物泄漏;生产过程中,需加强对重点防渗区建构筑物,污水收集管道、闸阀等设备检修、维护,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隐患。

厂区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布置按照污染物渗漏的可能性进行区分;污染防治区结合所处场地的天然基础层防渗性能以及场地地下水位埋深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及泄/渗露污染物的收集处理措施,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入渗地下。项目重点防渗区主要为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罐区、危废暂存库、各个生产车间等,按照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渗透系数K≤1×10-7cm/s的要求进行防渗处理;一般防渗区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埋地管道、化粪池、消防水池、循环水池、一般固废仓库等,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1.5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简单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办公、生活区、道路等,采取地面硬化,使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6cm/s。

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措施,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他应急预案相协调。一旦发现污水渗漏等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地下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结合周边民井,建立地下水环境长期监测网络;排污管道尽量做到“可视化”,一旦排污管道出现泄漏可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可降低污水渗漏等地下水污染事故的概率。

(六)土壤

对物料储存区、生产装置区及环保设施等区域采取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采取高效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故障后立即停工整修;在厂区内及周边种植吸附能力较强的植物,利用植物吸附作用减少大气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进行辨识,化学品涉及浓硫酸等。在原料的运输、仓储和使用过程,如管理操作不当或意外事故,存在着中毒、火灾等事故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有毒有害等物质外泄,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环境影响。

按《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283-2020), 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安装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仪,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系统及消防报警控制系统;一旦物料发生泄漏,及时将物料收集至事故收集池。本项目车间拟设置3个事故桶(Φ6000×8000)、1座应急事故池(容积210m3),厂区设置1座事故应急池(容积675m3),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锁紧停车系统,停止生产,在进行应急救援之前,必须先关闭污水排放口和雨(清)水排放口的应急阀门,打开连接废水事故池管道的阀门,同时启用事故应急排污泵,将废水收集至废水事故池,确保事故废水不会进入外环境。事故应急池平时不能作其他用。加强化学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完善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及时修订企业环境应急监测计划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现场公示和登报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项目公示期间,企业未收到反馈意见,说明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没有异议。


关联导读:
附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