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保卫战”让渭城天蓝地绿水清
“三大保卫战”让渭城天蓝地绿水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 (略) 渭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出台了《渭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四步联动”实施细则》,进一步压紧压实各部门生态环保政治责任。重新修订渭城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略)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站点周边管控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控范围进一步扩 (略) 控 (略) 控站点周边,对3个站点1公里范围内38条道路、26家汽修、24家工地、173个小区、437家餐饮建立监管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街办)职责,实行个人包联,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建立实时数据、工地扬尘、道路监控、渣土车管控、餐饮油烟治理一体化在线监测平台,安装高空高清摄像头,将各类监测平台系统端口接入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平台,实现一体监管、同步调度。将辖区27台洒水抑尘车辆安装GPS定位装置,实行统一调度指挥,加大站点周边喷雾、洒水频次,降温增湿,抑制臭氧浓度升高。邀请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展VOCs走航7次;购置8台便携式监测仪器,快速排查溯源,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略)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站点周边700个不合理停车位,提高车辆通行和机械化清扫效率。检查柴油货车6702辆,劝返、分流货运车辆3676辆次。完成9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采取路查路检、入户抽测等多种形式对渣土车、商砼、环卫、物 (略) 高频行驶的车辆开展尾气抽测,共抽检81辆,达标率96.3%。严格落实建设工地扬尘治理6个100%、45条措施,全年更挂黄牌11次,约谈建筑工地65家次。辖区5家重点工业企业圆满完成了“冲A、增B、减C、清D”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升级,全面“消除”D级企业。与秦汉新城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秋冬季以来向秦汉西城移交处理环境问题27个,空气质量改善的积极因素持续累加。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升级处理水平,东郊污水处理厂于2022年8月完成提标改造工程,提标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 (略) 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标准, (略) 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三、四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严格按照《水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规要求,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保护区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进行再排查、再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按照91卫星地图点位对渭河渭城段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目前,渭河渭城段 (略) 溢流口、2个企业排污口、咸阳湖补水口和渭柳湿地排放口,对6个排放口进行了统一编码登记,让每一个口都有了唯一的“身份号码”。加强医疗废水管控,辖区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日产生约2500吨 (略) 管网全部进入东郊污水处理厂。渭城区中水利用总量约6万吨/日,其中2万吨/日输送至大唐电厂作为冷却水使用,5000吨/日输送长庆石化使用,3.8万吨/日作为咸阳湖补充用水,剩余处理水排入渭河及渭柳湿地公园,切实提升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水资源综合 (略) 前列。渭河渭城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优于考核目标1个类别,符合优级水质。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渭城区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积极顺应国家氢能产业政策, (略) 氢气提纯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6月完成环评审批,并获得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成后,可保障咸阳及西安周边公交、物流等车辆运行燃料替代。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公示监测结果,完成了辖区10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率100%。持续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加强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运、利用处置全过程监控,严厉打击固危废非法倾倒和转移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将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统一管理,对全区116家新注册企业进行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清单式”排查,需持证企业95家,持证率100%,实现了排污许可全覆盖。全力守护疫情防控生态环保防线,对涉疫单位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消毒、余氯检测、达标排放等情况进行全覆盖现场巡查检查,确保废水及医疗废物等闭环管理,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故。辖区无污染地块、无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 (略) 渭城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战,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出台了《渭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督查督办和责任追究“四步联动”实施细则》,进一步压紧压实各部门生态环保政治责任。重新修订渭城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略)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站点周边管控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控范围进一步扩 (略) 控 (略) 控站点周边,对3个站点1公里范围内38条道路、26家汽修、24家工地、173个小区、437家餐饮建立监管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街办)职责,实行个人包联,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建立实时数据、工地扬尘、道路监控、渣土车管控、餐饮油烟治理一体化在线监测平台,安装高空高清摄像头,将各类监测平台系统端口接入全区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平台,实现一体监管、同步调度。将辖区27台洒水抑尘车辆安装GPS定位装置,实行统一调度指挥,加大站点周边喷雾、洒水频次,降温增湿,抑制臭氧浓度升高。邀请第三方技术团队,开展VOCs走航7次;购置8台便携式监测仪器,快速排查溯源,从人防向技防转变。 (略)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站点周边700个不合理停车位,提高车辆通行和机械化清扫效率。检查柴油货车6702辆,劝返、分流货运车辆3676辆次。完成9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采取路查路检、入户抽测等多种形式对渣土车、商砼、环卫、物 (略) 高频行驶的车辆开展尾气抽测,共抽检81辆,达标率96.3%。严格落实建设工地扬尘治理6个100%、45条措施,全年更挂黄牌11次,约谈建筑工地65家次。辖区5家重点工业企业圆满完成了“冲A、增B、减C、清D”重污染天气应急绩效升级,全面“消除”D级企业。与秦汉新城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秋冬季以来向秦汉西城移交处理环境问题27个,空气质量改善的积极因素持续累加。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升级处理水平,东郊污水处理厂于2022年8月完成提标改造工程,提标后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 (略) 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A标准, (略) 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三、四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严格按照《水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规要求,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保护区内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进行再排查、再整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按照91卫星地图点位对渭河渭城段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目前,渭河渭城段 (略) 溢流口、2个企业排污口、咸阳湖补水口和渭柳湿地排放口,对6个排放口进行了统一编码登记,让每一个口都有了唯一的“身份号码”。加强医疗废水管控,辖区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日产生约2500吨 (略) 管网全部进入东郊污水处理厂。渭城区中水利用总量约6万吨/日,其中2万吨/日输送至大唐电厂作为冷却水使用,5000吨/日输送长庆石化使用,3.8万吨/日作为咸阳湖补充用水,剩余处理水排入渭河及渭柳湿地公园,切实提升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水资源综合 (略) 前列。渭河渭城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优于考核目标1个类别,符合优级水质。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渭城区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积极顺应国家氢能产业政策, (略) 氢气提纯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6月完成环评审批,并获得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成后,可保障咸阳及西安周边公交、物流等车辆运行燃料替代。加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公示监测结果,完成了辖区10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率100%。持续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加强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运、利用处置全过程监控,严厉打击固危废非法倾倒和转移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将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统一管理,对全区116家新注册企业进行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清单式”排查,需持证企业95家,持证率100%,实现了排污许可全覆盖。全力守护疫情防控生态环保防线,对涉疫单位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消毒、余氯检测、达标排放等情况进行全覆盖现场巡查检查,确保废水及医疗废物等闭环管理,防止发生次生环境污染事故。辖区无污染地块、无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