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浙 (略) 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浙 (略) 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浙 (略)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王村工业区块

建设内容及规模:企业总投资9100万元,利用公司原仓储区(6-2#地块),通过对原有染色机、定型机的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同时新增新型节能染色机、定型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实施“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项目建成后企业总产能达到年产21万吨革基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项目位于松阳县王村工业区,周围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保护对象,项目的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表1 项目周边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及名称

坐标/m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相对方位

离边界距离(m)

X

Y

水环境

松阴溪

-525

0

Ⅲ类水体

/

Ⅲ类

西

525

大气环境

岗后村

620

274

居民点

195户455人

二类

东北

678

西岗岭

755

0

居民点

35户,约97人

二类

755

草塔村

1115

-416

居民点

210户456人

二类

东南

1190

王村

0

-210

居民点

485户1201人

二类

东南

210

石门村

0

-695

居民点

382户901人

二类

695

石角村

-240

-70

居民点

305户,约805人

二类

西南

250

十五里村

-766

754

居民点

353户968人

二类

西北

1075

纪家村

-850

826

居民点

250户,约762人

二类

西北

1185

五都阳村

1450

-384

居民点

510户1057人

二类

东南

1500

马桥后村

1072

-1042

居民点

约为150人

二类

东南

1495

馒头石后

1515

303

居民点

360户869人

二类

东北

1545

翁村

1850

1144

居民点

345户866人

二类

东北

2175

郑家村

1135

2052

居民点

93户260人

二类

东北

2345

山仁下村

0

1275

居民点

266户683人

二类

1275

寺口村

-543

1800

居民点

267户702人

二类

西北

1880

山头背村

-410

945

居民点

109户269人

二类

西北

1030

石门圩村

-780

0

居民点

602户1586人

二类

西南

780

小圳村

-1405

-206

居民点

约800人

二类

西南

1420

小石村

-1874

831

居民点

377户987人

二类

西北

2050

京梁村

-1530

-215

居民点

约200人

二类

西南

1545

大路村

-1800

-1448

居民点

135户600人

二类

西南

2310

棚里村

-821

-1878

居民点

约300人

二类

西南

2050

黄公渡村

-550

-2228

居民点

约500人

二类

2295

马桥下村

1170

-1828

居民点

375户832人

二类

东南

2170

上河村

-1957

1693

居民点

约200人

二类

西北

2588

泉下坌

-2141

-1989

学校

约150人

二类

西南

2922

半岭脚

2288

2121

学校

约300人

二类

东北

3120

土壤环境

占地面积内全部,厂区外扩0.05km范围内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项目区域内水环境符合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拟建工程评价区内现状环境空气中常规及特征因子均不超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评价区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声环境质量优良。表明项目所在地水、气、声环境质量现状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空间。

(2)地表水环境影响结论

项目废水产生源主要来自于造纸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纯水制备浓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项目投产后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可接入污水管网,进入松阳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纳管标准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要求。

松阳县污水处理厂最终排放指标COD、NH3-N、TN、T (略) 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限值要求,其它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尾水排入松阴溪。项目废水达标排放不会改变区域内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

(3)地下水环境影响结论

事故情况下预测结果表明,从影响面积上看,废水渗漏的影响范围及潜在影响范围不大;从溶解相中污染物随着时间推移,COD等污染物浓度会有一定升高。由于废水一旦泄漏至地下水中,地下水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因此,本项目应做好日常地下水防护工作,环保设施应定时进行检修维护,一旦发现污染物泄漏、水质异常等现场应立即采取应急响应,及时排查并截断污染源,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地下水保护措施,以便将污染物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按规范做好废水收集、储存、输送及管路的防渗、防沉降处理,以防范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可能影响;切实落实好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厂内的地面硬化防渗。

综合来看,只要做好适当的预防措施,本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4)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源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根据叠加现状浓度的环境影响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则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声环境影响结论

厂界东、南、西、北侧噪声预测值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应标准。预测结果表明,在实施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条件下,项目投产后,企业厂界噪声仍能达标,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废环境影响结论

企业固废处置严格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基本原则,确保所有固废最终得以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通过上述措施妥善安置存放固废及落实固废出路,企业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2。


表2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汇总一览表

序号

工程类别

污染源

环保措施

治理效果

投资估算(万元)

1

废水

废水收集

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以“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设”的方式输送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要求纳 (略) 污水处理厂

100

废水处理/回用方案

依托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将处理规模扩大至15000t/d),采用“综合废水调节池+初沉池+脉冲水解池+好氧池+二沉池+三沉池”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可直接回用

事故应急池

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容积7200m3),可兼顾正常生产废水处理和事故应急时废水收集

废水排放

依托现有标准化、规范化排污口以及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的废水在线监控设施

2

地下水

(1)生产车间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2)污水收集沟和池、厂区内污水检查井、机泵边沟、污水处理站等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区域地下水水质维持GB/T14848-2017 中的III 类标准

30

3

废气

锅炉烟气

经SCR+布袋除尘+脱硫塔(石灰-石膏法)+湿电除尘+46.5m排气筒(依托现有)

达到《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47-2018)表1

/

定型废气

技改项目新增定型机3台,拟新增2套定性废气处理装置(1套“一拖二”,1套“一对一”),采用现有“雾化喷淋+冷热交换+高压静电”处理工艺,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排气筒排放。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62-2015)中的表1的新建企业排放限值要求

1000

拉毛废气

技改项目新增拉毛机80台,拟新增7套拉毛废气处理装置(1套“一拖十一”,3套“一拖十二”),采用“集气罩+布袋除尘”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气通过不低于15m排气筒进行排放。

污水处理站臭气

污水处理构筑物加盖密封,废气收集后通过1套“次氯酸钠+碱液喷淋”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依托现有)。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4

噪声

设备噪声

(1)在声源的布局上,将高噪声的生产车间布置在厂区中部,将噪声大的设备设置在车间中央、生产时不开门窗,以减轻噪声对厂界的影响。

(2)充分选用先进的低噪设备,如选用低噪的风机等,从声源上降低设备噪声。

(3)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4)采取隔声措施切断噪声传播途径。对风机、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房,并对电机加装隔声罩及减振器。

(5)采取防震减振措施降低噪声源强。高噪声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垫,在风机的进出口采用软管连接,使设备振动与配管隔离。

(6)适当加强厂区的植树绿化,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隔声降噪。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50

5

固废

一般固废

可出售给相关厂家进行综合利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10

危险废物

(1)设置专用的临时贮存设施,贮存设施或场所应遵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设置

(2)在运输中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3)应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统一的处理,危废转移处置的应 (略) 有关规定,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标准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要求

6

土壤

采取过程阻断、污染物削减和分区防控措施。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50

7

风险防范

(1)完善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队*和物资储备。

(2)项目建成后要求全面开展预案演练,组织评估后向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3)设置环境应急监测与预警制度,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及时治理。

(4)在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处置措施,防止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减少环境风险

50

8

其他

专人管理,定期巡查、维护、检修各类环保设施,落实日常运行及监测台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严控产能,减轻污染

10

合计

1300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浙 (略) 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位于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王村工业区块(企业原仓储区内),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会触及当地环境质量底线、未突破当地资源利用上线,且符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同时该项目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总体规划;采取相应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建成后能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现状,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水平之内;符合总量控制要;公众参与符合程序和规范要求。

项目的建设会带来一定的“三废”排放,企业应认真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尤其是落实好“三废”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此基础上,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1)公示形式:①在浙江政务网网站上公示。②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范围内的村(居)民委员会、镇街设置的信息公告栏(显示屏)公示。

(2)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3)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4)征求意见的期限及反馈途径:

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站上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若需查阅环评报告全文或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浙 (略) ,联系人:蒲先生,电话:*,地址: (略) 松阳县望松街道王村工业区。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杭州 (略) ;联系人:曹女士;电话:0571-*;地址: (略) 拱墅区绍兴路161号野风现代中心南楼2201室。

浙 (略)

**日


浙 (略) 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浙 (略) 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

建设单位:浙 (略)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王村工业区块

建设内容及规模:企业总投资9100万元,利用公司原仓储区(6-2#地块),通过对原有染色机、定型机的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同时新增新型节能染色机、定型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实施“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项目建成后企业总产能达到年产21万吨革基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项目位于松阳县王村工业区,周围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保护对象,项目的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表1 项目周边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及名称

坐标/m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相对方位

离边界距离(m)

X

Y

水环境

松阴溪

-525

0

Ⅲ类水体

/

Ⅲ类

西

525

大气环境

岗后村

620

274

居民点

195户455人

二类

东北

678

西岗岭

755

0

居民点

35户,约97人

二类

755

草塔村

1115

-416

居民点

210户456人

二类

东南

1190

王村

0

-210

居民点

485户1201人

二类

东南

210

石门村

0

-695

居民点

382户901人

二类

695

石角村

-240

-70

居民点

305户,约805人

二类

西南

250

十五里村

-766

754

居民点

353户968人

二类

西北

1075

纪家村

-850

826

居民点

250户,约762人

二类

西北

1185

五都阳村

1450

-384

居民点

510户1057人

二类

东南

1500

马桥后村

1072

-1042

居民点

约为150人

二类

东南

1495

馒头石后

1515

303

居民点

360户869人

二类

东北

1545

翁村

1850

1144

居民点

345户866人

二类

东北

2175

郑家村

1135

2052

居民点

93户260人

二类

东北

2345

山仁下村

0

1275

居民点

266户683人

二类

1275

寺口村

-543

1800

居民点

267户702人

二类

西北

1880

山头背村

-410

945

居民点

109户269人

二类

西北

1030

石门圩村

-780

0

居民点

602户1586人

二类

西南

780

小圳村

-1405

-206

居民点

约800人

二类

西南

1420

小石村

-1874

831

居民点

377户987人

二类

西北

2050

京梁村

-1530

-215

居民点

约200人

二类

西南

1545

大路村

-1800

-1448

居民点

135户600人

二类

西南

2310

棚里村

-821

-1878

居民点

约300人

二类

西南

2050

黄公渡村

-550

-2228

居民点

约500人

二类

2295

马桥下村

1170

-1828

居民点

375户832人

二类

东南

2170

上河村

-1957

1693

居民点

约200人

二类

西北

2588

泉下坌

-2141

-1989

学校

约150人

二类

西南

2922

半岭脚

2288

2121

学校

约300人

二类

东北

3120

土壤环境

占地面积内全部,厂区外扩0.05km范围内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项目区域内水环境符合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拟建工程评价区内现状环境空气中常规及特征因子均不超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评价区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声环境质量优良。表明项目所在地水、气、声环境质量现状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空间。

(2)地表水环境影响结论

项目废水产生源主要来自于造纸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纯水制备浓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

项目投产后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可接入污水管网,进入松阳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纳管标准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要求。

松阳县污水处理厂最终排放指标COD、NH3-N、TN、T (略) 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限值要求,其它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尾水排入松阴溪。项目废水达标排放不会改变区域内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别。

(3)地下水环境影响结论

事故情况下预测结果表明,从影响面积上看,废水渗漏的影响范围及潜在影响范围不大;从溶解相中污染物随着时间推移,COD等污染物浓度会有一定升高。由于废水一旦泄漏至地下水中,地下水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因此,本项目应做好日常地下水防护工作,环保设施应定时进行检修维护,一旦发现污染物泄漏、水质异常等现场应立即采取应急响应,及时排查并截断污染源,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地下水保护措施,以便将污染物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按规范做好废水收集、储存、输送及管路的防渗、防沉降处理,以防范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可能影响;切实落实好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厂内的地面硬化防渗。

综合来看,只要做好适当的预防措施,本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4)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源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30%;根据叠加现状浓度的环境影响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则认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声环境影响结论

厂界东、南、西、北侧噪声预测值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相应标准。预测结果表明,在实施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条件下,项目投产后,企业厂界噪声仍能达标,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5)固废环境影响结论

企业固废处置严格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基本原则,确保所有固废最终得以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通过上述措施妥善安置存放固废及落实固废出路,企业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2。


表2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汇总一览表

序号

工程类别

污染源

环保措施

治理效果

投资估算(万元)

1

废水

废水收集

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以“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设”的方式输送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要求纳 (略) 污水处理厂

100

废水处理/回用方案

依托企业现有污水处理站(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减少水力停留时间,将处理规模扩大至15000t/d),采用“综合废水调节池+初沉池+脉冲水解池+好氧池+二沉池+三沉池”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可直接回用

事故应急池

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容积7200m3),可兼顾正常生产废水处理和事故应急时废水收集

废水排放

依托现有标准化、规范化排污口以及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的废水在线监控设施

2

地下水

(1)生产车间为一般污染防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2)污水收集沟和池、厂区内污水检查井、机泵边沟、污水处理站等为重点污染防治区,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

区域地下水水质维持GB/T14848-2017 中的III 类标准

30

3

废气

锅炉烟气

经SCR+布袋除尘+脱硫塔(石灰-石膏法)+湿电除尘+46.5m排气筒(依托现有)

达到《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47-2018)表1

/

定型废气

技改项目新增定型机3台,拟新增2套定性废气处理装置(1套“一拖二”,1套“一对一”),采用现有“雾化喷淋+冷热交换+高压静电”处理工艺,处理后通过不低于15m排气筒排放。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962-2015)中的表1的新建企业排放限值要求

1000

拉毛废气

技改项目新增拉毛机80台,拟新增7套拉毛废气处理装置(1套“一拖十一”,3套“一拖十二”),采用“集气罩+布袋除尘”处理工艺,处理后废气通过不低于15m排气筒进行排放。

污水处理站臭气

污水处理构筑物加盖密封,废气收集后通过1套“次氯酸钠+碱液喷淋”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依托现有)。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4

噪声

设备噪声

(1)在声源的布局上,将高噪声的生产车间布置在厂区中部,将噪声大的设备设置在车间中央、生产时不开门窗,以减轻噪声对厂界的影响。

(2)充分选用先进的低噪设备,如选用低噪的风机等,从声源上降低设备噪声。

(3)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4)采取隔声措施切断噪声传播途径。对风机、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设置隔声房,并对电机加装隔声罩及减振器。

(5)采取防震减振措施降低噪声源强。高噪声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垫,在风机的进出口采用软管连接,使设备振动与配管隔离。

(6)适当加强厂区的植树绿化,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隔声降噪。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50

5

固废

一般固废

可出售给相关厂家进行综合利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10

危险废物

(1)设置专用的临时贮存设施,贮存设施或场所应遵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6-2001)设置

(2)在运输中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有关的规定和要求

(3)应送往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统一的处理,危废转移处置的应 (略) 有关规定,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标准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要求

6

土壤

采取过程阻断、污染物削减和分区防控措施。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50

7

风险防范

(1)完善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队*和物资储备。

(2)项目建成后要求全面开展预案演练,组织评估后向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3)设置环境应急监测与预警制度,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并及时治理。

(4)在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有效处置措施,防止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减少环境风险

50

8

其他

专人管理,定期巡查、维护、检修各类环保设施,落实日常运行及监测台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严控产能,减轻污染

10

合计

1300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浙 (略) 新增年产60000吨革基布技改项目位于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松阳分区--王村工业区块(企业原仓储区内),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项目建设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会触及当地环境质量底线、未突破当地资源利用上线,且符合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同时该项目符合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总体规划;采取相应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建成后能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现状,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水平之内;符合总量控制要;公众参与符合程序和规范要求。

项目的建设会带来一定的“三废”排放,企业应认真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尤其是落实好“三废”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此基础上,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1)公示形式:①在浙江政务网网站上公示。②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范围内的村(居)民委员会、镇街设置的信息公告栏(显示屏)公示。

(2)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3)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4)征求意见的期限及反馈途径:

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站上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若需查阅环评报告全文或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浙 (略) ,联系人:蒲先生,电话:*,地址: (略) 松阳县望松街道王村工业区。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杭州 (略) ;联系人:曹女士;电话:0571-*;地址: (略) 拱墅区绍兴路161号野风现代中心南楼2201室。

浙 (略)

**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