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项目赋码情况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项目赋码情况公示

项目编号2212-*-04-01-*
项目名称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所属区域宜黄县
建设地点详情 (略) , (略) ,宜黄县
详细地址宜水幸福河湖建设范围包括宜水干流及其支流。宜水主河道长68.4km,流域面积415km2,流域主要涉及宜黄县凤冈镇、棠阴镇、圳口乡、神岗乡共计4个乡镇。
项目总投资36400万元
建设规模及内容(1)开展宜水系统治理①河湖综合整治:②河湖空间带修复:宜水神岗乡杨坊村至下南水库库尾段实施水源涵养、封禁治理、林分改造、森林提质等措施;实施宜水干流及其支流沿线区域硬质岸坡生态化改造等生态修复措施。③生态廊道建设;围绕红色文化、田园文化、历史文化,自然山水风光打造“生态宜居,诗画宜水”生态廊道。(2)宜水管护能力提升①建设数字孪生宜水: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以及生态水文模型技术,完善项目区内各水系的水生态环境、水资源监测能力,实现幸福河湖管理的“采集多元化、资源云端化、数据知识化、管理智能化”。利用物联网、遥感影像、无人机等监控手段,建设全要素动态感知的监测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水利监测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②夯实河湖保护治理管理基础:落实并完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加大侵占河道岸线等突出问题排查力度,推进“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建立动态台账,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强化巡河护河,实现“河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③建立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深化“河长制+”协作机制,建立清河行动专项整治协调机制及河流健康评价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入河湖管理承包人,探索河道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建立“河权到户,以河养河”管护模式;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制度。(3)助力流域发展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文化挖掘与保护:发展生态茶园旅游经济产业,以军峰山有机白茶、野生茶和高山红茶种植园区为依托,搭建生态茶园旅游平台,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塑造绿色茶文化,开发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特色地方文化,建设农家乐、餐饮、自然休闲、垂钓娱乐休闲项目。项目总投资36400万元,所有投资由企业自筹。
建设单位宜黄县农业 (略)
开工时间2022年
竣工时间2024年
项目类型备案类
备案状态已备案
项目编号2212-*-04-01-*
项目名称宜黄县宜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所属区域宜黄县
建设地点详情 (略) , (略) ,宜黄县
详细地址宜水幸福河湖建设范围包括宜水干流及其支流。宜水主河道长68.4km,流域面积415km2,流域主要涉及宜黄县凤冈镇、棠阴镇、圳口乡、神岗乡共计4个乡镇。
项目总投资36400万元
建设规模及内容(1)开展宜水系统治理①河湖综合整治:②河湖空间带修复:宜水神岗乡杨坊村至下南水库库尾段实施水源涵养、封禁治理、林分改造、森林提质等措施;实施宜水干流及其支流沿线区域硬质岸坡生态化改造等生态修复措施。③生态廊道建设;围绕红色文化、田园文化、历史文化,自然山水风光打造“生态宜居,诗画宜水”生态廊道。(2)宜水管护能力提升①建设数字孪生宜水: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以及生态水文模型技术,完善项目区内各水系的水生态环境、水资源监测能力,实现幸福河湖管理的“采集多元化、资源云端化、数据知识化、管理智能化”。利用物联网、遥感影像、无人机等监控手段,建设全要素动态感知的监测体系,构建天地一体化水利监测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②夯实河湖保护治理管理基础:落实并完善“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加大侵占河道岸线等突出问题排查力度,推进“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建立动态台账,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强化巡河护河,实现“河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③建立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深化“河长制+”协作机制,建立清河行动专项整治协调机制及河流健康评价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入河湖管理承包人,探索河道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建立“河权到户,以河养河”管护模式;制定出台相关配套制度。(3)助力流域发展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文化挖掘与保护:发展生态茶园旅游经济产业,以军峰山有机白茶、野生茶和高山红茶种植园区为依托,搭建生态茶园旅游平台,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塑造绿色茶文化,开发特色农业、特色产业、特色地方文化,建设农家乐、餐饮、自然休闲、垂钓娱乐休闲项目。项目总投资36400万元,所有投资由企业自筹。
建设单位宜黄县农业 (略)
开工时间2022年
竣工时间2024年
项目类型备案类
备案状态已备案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