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示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委托单位: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排查单位:遵义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

编制日期:二〇二十二


目 录

1.概述

1.1调查背景

1.2调查范围

1.3调查依据

2.1 地块的现状和历史

2.2 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2.3 历史回顾总结

3.现场踏勘

3.1地块内部现场探勘情况

3.2 地块周边情况

3.3 现场踏勘结论

4.人员访谈

4.1访谈对象

4.2 访谈内容

4.3 人员访谈结论

5.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不确定分析

5.2 建议

附件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申请表

附件2 申请人承诺书

附件3报告编制(出具)单位承诺书

附件4调查报告基本信息表

附件6建议书的批复

附件7 审查的批复

附件8 规划许可证

附图1水系图

附图2位置图

附图3 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4 规划关系图图

1.概述1.1调查背景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 (略) (略) 桐梓县燎原镇蟠龙大道中段,主要用于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已经归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所有,中心区坐标为东经:106.*°、北纬: 28.*°。东至公路,西至娄山关国际商贸城,南至公路,北至蟠龙大道。西北侧隔540米为桐梓县蟠龙中学,北侧隔约232米为桐梓县中心幼儿园,东北侧约330 (略) 民建设中心。地块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使用, (略) 发展需要,该地块用途拟变更为居住用地兼商业,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原土地使用权人为桐梓县自然资源局,现已归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单位委托,遵义 (略)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及管理文件要求,开展本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2调查范围

调查地块四至范围为项目建设地块,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北抵桐梓河,南抵蟠龙大道,东抵道路,西抵空地。调查范围拐点坐标如表1、表2所示,调查范围红线图如图1所示。

表1 调查范围拐点坐标A地块)

点号

X

Y

J1

*.832

*.769

J2

*.222

*.002

J3

*.368

*.348

J4

*.172

*.303

J5

*.036

*.476

J6

*.967

*.823

J7

*.543

*.830

J8

*.788

*.601

J9

*.245

*.723

2调查范围拐点坐标B地块)

点号

X

Y

J1

*.732

*.442

J2

*.025

*.365

J3

*.202

*.003

J4

*.599

*.773

J5

*.942

*.184

J6

*.380

*.792

J7

*.147

*.407

J8

*.574

*.066

J9

*.676

*.708

J10

*.298

*.075

J11

*.276

*.848

J12

*.532

*.176

J13

*.034

*.596

J14

*.974

*.314

J15

*.102

*.022

J16

*.956

*.779

J17

*.166

*.098

J18

*.396

*.785

J19

*.689

*.004

J20

*.081

*.767


图1-1 调查地块边界图

1.3调查依据

1.3.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

(5)关于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63号);

(6) (略) 生态环境厅、 (略) 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 (略)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黔环通[2019]171号);

(7)《关于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黔自然资发[2020]10号);

1.3.2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1)《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发[2017]72号);

(2)《土壤环境质量_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 682-2019);

(6)《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技术规范》(DD2008-01);

(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

1.3.3相关资料

(1)《关于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A地块、B地块二期、C地块及官渡河地块、贺家湾湾地块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关于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A地块、B地块二期、C地块建设项目审查的批复》;

(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4)《桐梓县蟠龙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的批复》

1.4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第一阶段要求进行,主要是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了解场地背景、历史使用情况、未来规划及周边环境信息。基于上述信息编制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明确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历史和当前是否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是否可作为第一类用地进行开发利用,是需要开展下一步采样调查,并提出结论与建议。


2.地块及周边区域历史回顾

2.1 地块的现状和历史

该地块最早历史卫星图片可追溯到2001年,从2001年至2019年历史卫星图片分析可知,该地块利用历史及现状较为清晰,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详细情况图2-1至图2-5。

图2-1地块20016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2地块201012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3地块20138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4地块20176历史卫星图片

图2-5地块201811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6地块20194月历史卫星图片

通过对地块内部历史卫星图片分析可知,该地块内部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可能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利用方式或事件发生。

2.2 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对该地块可以追溯的2001年至2019年期间周边1公里范围内敏感目标分析,该地块周边人为活动较为单一,以农村住宅为主,在2001年至2013年期间,周边部分地块没有相关开发利用活动发生,2018年至2019年周边部分地块相继进行开发利用,具体情况如图2-6至2-11所示。


图2-6地块周边20016月影像资料

2001年,在地块南侧、东南侧及北侧、西北侧东侧分别有约90户、315人居住,115户、405人居住,300户、1015人居住,80户、280人居住,20户、70人。其余区域主要为农用地。

图2-7地块周边201012月影像资料

与2001年相比,在2010年12月,在地块南侧、东侧及北侧、西侧、西南侧居民住户部分增加,主要为地块西侧增加居民约110户,385人;地块南侧增加居民约80户,280人;但地块仍为农业用地。


图2-8地块周边20138月影像资料

与2010年相比,该地块周边居民有少量增加。地块西北侧蟠龙中学开始动工建设。

图2-9地块周边20176月影像资料

与2013年相比,2017年6月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地块北侧桐梓县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地块西北侧蟠龙中学扩建完成,地块距约300m东北 (略) 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地块东侧城投大厦建设完成,地块西侧娄山关国际商贸城建设完成。

图2-10地块周边201811月影像资料

与2017年相比,2018年11月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小变化,地块西侧国裕山园城建设完成,地块距约190m东北侧为骏逸河畔建设完成,地块东北侧距约343m金韵华庭建设完成,地块距约488m东北侧龙城国际建设完成。

图2-11地块周边20194月影像资料

与2018年相比,2019年4月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小变化。

通过对调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发现,在调查地块1km范围内土地主要用于村民居住用地,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以2017年*续开始进行建设;以及蟠龙中学、桐梓县中心幼儿园、 (略) 民健身中心,城投大厦、娄山关国际商贸城、国裕山园城、骏逸河畔、金韵华庭、龙城国际先后建设完成。地块周边居民共约有735户、2575人居住在此范围内。此外,项目北侧、西北侧居民也有少量增加。

2.3 历史回顾总结

从地块内部及周边地块历史卫星图片分析可知,2001年至2019年调查地块一直为农用地;2019年至2022年项目地块上方开始逐渐动工进行建设,周边1km范围内先后有:2013年蟠龙中学开始动工建设;2017年桐梓县中心幼儿园、娄山关国际商贸城、 (略) 民健身中心、城投大厦建设完成;2018年国裕山园城、骏逸河畔、金韵华庭建设完成;根据现场了解2017年至2022年地块周边各房开相继进行建设。其他区域以农用地为主。从总的来看,调查地块内部及周边区域地块历史上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可能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的人为活动发生。

2.4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桐梓县燎原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8修改单)分类,本项目属于二类功能区,根据《桐梓县环境空气质量月报(2021年3月)》中桐梓县城区监测数据,2021年3月,桐梓县城区3月份有效监测天数31天,优良天数为29天,优良天数比率为93.5%,月均浓度值SO2:14μg/m3,NO2:22μg/m3,PM10:65μg/m3,PM2.5:37μg/m3,CO:1.0mg/m3,O3:75μg/m3,首要污染物为PM2.5,综合指数3.49。故桐梓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单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

项目附近最近地表水为北面的桐梓河,根据《 (略)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类规定(2011年修订版)》可知,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

(2)地下水

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项目场地内无地下水出露点,无不良地质体,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桐梓县燎原镇集镇,且项目周边无大型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源。项目区域环境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区标准。


3.现场踏勘3.1地块内部现场探勘情况

对地块内部现场探勘发现,地块作为农用地使用,调查范围内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现场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土壤存在明显颜色异常、油渍、异味等污染痕迹;地块内没有固体废物、垃圾及外来废土堆存或填埋等情况。现场踏勘照片如图3-1所示。

图3-1 调查地块内部现场踏勘图

3.2 地块周边情况

通过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周边1km范围内以住宅用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块东北、北、西南、东侧、南侧、西南侧,周边居民生活垃圾按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置,未发现垃圾堆积的情况出现。此外,在调查地块西北侧于2013年开始新建蟠龙中学;于2017年娄山关国际商贸城、桐梓县中心幼儿园、 (略) 民健身中心、城投大厦已经建成;于2018年国裕山园城建设完成,地块东北侧骏逸河畔、金韵华庭龙城国际建设完成;于2019年地块西南侧林达阳光城A区。无污染土壤物质排放,在现场踏勘过程中未发现土壤颜色、气味等异常,也未发现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地块周边未发现工矿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存在。地块周边现场踏勘情况如图3-2所示。

蟠龙中学桐梓县中心幼儿园



城投大厦

周边居民


龙城香郡

(略) 民健身中心

3-2 调查地块周边现场踏勘图

3.3 现场踏勘结论

通过对调查地块内部及周边相邻地块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内部及周边相邻区域未发现土壤颜色、气味等异常现象,也未出现工矿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危险废物及固废堆放与倾倒或填埋的迹象,现场踏勘得到的信息能有效印证历史卫星图片解译的信息。



4.人员访谈4.1访谈对象

为进一步印证历史卫星图片解译和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同时进一步明确调查过程中尚不明确的疑问,报告编制组向熟悉该地块历史和现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土地使用权人及周边住户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访谈对象统计表

序号

姓名

职业

所在单位/居住地址

与地块关系

联系方式

居住年限

1

邵代元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9

2

苟体华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38

3

庞立熊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28

5

王朝均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15

6

陈守金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17

7

代光礼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54

8

何平

门卫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35

9

蒋福兵

环保人员

环保局

管理人员

*

3

10

王尧

公司职员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6

4.2 访谈内容

基于调查地块及周边地块历史卫星图片解译及现场踏勘了解信息,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目的,进一步通过人员访谈的形式确认地块历史用途、是否发生过污染事件、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迁移扩散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关键问题,设计了《桐梓县桐城·魁江庭建设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人员访谈表》(如表3-2所示)。

表3-2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地块土壤调查访谈记录

桐梓县桐城·魁江庭建设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人员访谈记录表

访谈形式(在对应项画√)

现场访谈 电话访谈 其他形式

访谈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联系方式

职业

职务

所在单位/居住地址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访谈问题

1.本人身份及与地块的关系(使用者、承包人、工作过、周边的住户、社区(街道)工业、环保管理人员等)?

2.该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等情况?

3. 该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外来客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情况?

4. 该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工业废水污染?

5.该地块历史监测数据是否表明有污染?

6. 该地块是否存在被污染迹象?

7. 该地块是否存在来自周边污染源的污染风险?

8.历史上是否存在其它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形?

访谈人员签字:

访谈对象签字:


4.3 人员访谈结论

访谈结果表明,该地块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当前和历史上均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等生产活动;也没发生过环境污染、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事故;历次土壤调查数据表明,该地块土壤未受到污染,也从来没有发现地块范围内有被污染迹象,周边也没有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源存在。人员访谈结论与历史卫星图片解译及现场踏勘信息完全吻合。



5.结论和建议5.1 结论

本次调查历史卫星图片或图表、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各个环节的调查结果可相互支撑、相互印证。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块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地块内和周边1公里范围内当前和历史上均不存在可能的污染源,环境风险可接受,地块可按一类用地进行开发利用,调查活动结束。

5.2不确定分析

(1) 现有资料中对该场地在早期利用前的历史使用情况、周边场地的历史使用描述等信息有所缺乏。较难判断该场地在早期利用前和周边场地可能的历史遗留污染对本次调查场地的影响。

(2) 由于在调查过程中,针对熟悉地块内部情况的人员难以联络,调查以各种渠道联系都尚未完全了解,所得知的情况不知其真实性程度,对历史污染状况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3) 根据各项调查显示,土壤污染问题具有隐蔽性,难以通过感官发现。其隐蔽性的后续影响需经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因此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带来不确定性。

(4) 周边居民所产生的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否存在乱扔、乱丢情况,导致目标地块遭受污染的情况未知,因此给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带来了不确定性。

5.2 建议

(1)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开发利用单位应密切注意开挖等施工过程,一旦发现土壤或地下水的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相关作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并及时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2)在地块后续开发过程中,应对场地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外来污染物进入场地或施工不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附件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申请表









附件2申请人承诺书

附件3报告编制(出具)单位承诺书


附件4调查报告基本信息表





附件5 人员访谈记录表


附件6建议书的批复









附件7 审查的批复




附件8 规划许可证



附图1水系图



附图2位置图


附图3 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4 规划关系图图

,桐梓县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委托单位: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排查单位:遵义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

编制日期:二〇二十二


目 录

1.概述

1.1调查背景

1.2调查范围

1.3调查依据

2.1 地块的现状和历史

2.2 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2.3 历史回顾总结

3.现场踏勘

3.1地块内部现场探勘情况

3.2 地块周边情况

3.3 现场踏勘结论

4.人员访谈

4.1访谈对象

4.2 访谈内容

4.3 人员访谈结论

5.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不确定分析

5.2 建议

附件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申请表

附件2 申请人承诺书

附件3报告编制(出具)单位承诺书

附件4调查报告基本信息表

附件6建议书的批复

附件7 审查的批复

附件8 规划许可证

附图1水系图

附图2位置图

附图3 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4 规划关系图图

1.概述1.1调查背景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 (略) (略) 桐梓县燎原镇蟠龙大道中段,主要用于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已经归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所有,中心区坐标为东经:106.*°、北纬: 28.*°。东至公路,西至娄山关国际商贸城,南至公路,北至蟠龙大道。西北侧隔540米为桐梓县蟠龙中学,北侧隔约232米为桐梓县中心幼儿园,东北侧约330 (略) 民建设中心。地块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使用, (略) 发展需要,该地块用途拟变更为居住用地兼商业,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原土地使用权人为桐梓县自然资源局,现已归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桐梓县国裕兴水 (略) 单位委托,遵义 (略)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及管理文件要求,开展本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2调查范围

调查地块四至范围为项目建设地块,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北抵桐梓河,南抵蟠龙大道,东抵道路,西抵空地。调查范围拐点坐标如表1、表2所示,调查范围红线图如图1所示。

表1 调查范围拐点坐标A地块)

点号

X

Y

J1

*.832

*.769

J2

*.222

*.002

J3

*.368

*.348

J4

*.172

*.303

J5

*.036

*.476

J6

*.967

*.823

J7

*.543

*.830

J8

*.788

*.601

J9

*.245

*.723

2调查范围拐点坐标B地块)

点号

X

Y

J1

*.732

*.442

J2

*.025

*.365

J3

*.202

*.003

J4

*.599

*.773

J5

*.942

*.184

J6

*.380

*.792

J7

*.147

*.407

J8

*.574

*.066

J9

*.676

*.708

J10

*.298

*.075

J11

*.276

*.848

J12

*.532

*.176

J13

*.034

*.596

J14

*.974

*.314

J15

*.102

*.022

J16

*.956

*.779

J17

*.166

*.098

J18

*.396

*.785

J19

*.689

*.004

J20

*.081

*.767


图1-1 调查地块边界图

1.3调查依据

1.3.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2号);

(5)关于印发《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63号);

(6) (略) 生态环境厅、 (略) 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 (略) 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黔环通[2019]171号);

(7)《关于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黔自然资发[2020]10号);

1.3.2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1)《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发[2017]72号);

(2)《土壤环境质量_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 682-2019);

(6)《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技术规范》(DD2008-01);

(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

1.3.3相关资料

(1)《关于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A地块、B地块二期、C地块及官渡河地块、贺家湾湾地块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2)《关于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A地块、B地块二期、C地块建设项目审查的批复》;

(3)《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4)《桐梓县蟠龙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的批复》

1.4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第一阶段要求进行,主要是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了解场地背景、历史使用情况、未来规划及周边环境信息。基于上述信息编制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明确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历史和当前是否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是否可作为第一类用地进行开发利用,是需要开展下一步采样调查,并提出结论与建议。


2.地块及周边区域历史回顾

2.1 地块的现状和历史

该地块最早历史卫星图片可追溯到2001年,从2001年至2019年历史卫星图片分析可知,该地块利用历史及现状较为清晰,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详细情况图2-1至图2-5。

图2-1地块20016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2地块201012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3地块20138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4地块20176历史卫星图片

图2-5地块201811月历史卫星图片

图2-6地块20194月历史卫星图片

通过对地块内部历史卫星图片分析可知,该地块内部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可能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利用方式或事件发生。

2.2 相邻地块现状和历史

对该地块可以追溯的2001年至2019年期间周边1公里范围内敏感目标分析,该地块周边人为活动较为单一,以农村住宅为主,在2001年至2013年期间,周边部分地块没有相关开发利用活动发生,2018年至2019年周边部分地块相继进行开发利用,具体情况如图2-6至2-11所示。


图2-6地块周边20016月影像资料

2001年,在地块南侧、东南侧及北侧、西北侧东侧分别有约90户、315人居住,115户、405人居住,300户、1015人居住,80户、280人居住,20户、70人。其余区域主要为农用地。

图2-7地块周边201012月影像资料

与2001年相比,在2010年12月,在地块南侧、东侧及北侧、西侧、西南侧居民住户部分增加,主要为地块西侧增加居民约110户,385人;地块南侧增加居民约80户,280人;但地块仍为农业用地。


图2-8地块周边20138月影像资料

与2010年相比,该地块周边居民有少量增加。地块西北侧蟠龙中学开始动工建设。

图2-9地块周边20176月影像资料

与2013年相比,2017年6月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地块北侧桐梓县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地块西北侧蟠龙中学扩建完成,地块距约300m东北 (略) 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地块东侧城投大厦建设完成,地块西侧娄山关国际商贸城建设完成。

图2-10地块周边201811月影像资料

与2017年相比,2018年11月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小变化,地块西侧国裕山园城建设完成,地块距约190m东北侧为骏逸河畔建设完成,地块东北侧距约343m金韵华庭建设完成,地块距约488m东北侧龙城国际建设完成。

图2-11地块周边20194月影像资料

与2018年相比,2019年4月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小变化。

通过对调查地块周边范围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发现,在调查地块1km范围内土地主要用于村民居住用地,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以2017年*续开始进行建设;以及蟠龙中学、桐梓县中心幼儿园、 (略) 民健身中心,城投大厦、娄山关国际商贸城、国裕山园城、骏逸河畔、金韵华庭、龙城国际先后建设完成。地块周边居民共约有735户、2575人居住在此范围内。此外,项目北侧、西北侧居民也有少量增加。

2.3 历史回顾总结

从地块内部及周边地块历史卫星图片分析可知,2001年至2019年调查地块一直为农用地;2019年至2022年项目地块上方开始逐渐动工进行建设,周边1km范围内先后有:2013年蟠龙中学开始动工建设;2017年桐梓县中心幼儿园、娄山关国际商贸城、 (略) 民健身中心、城投大厦建设完成;2018年国裕山园城、骏逸河畔、金韵华庭建设完成;根据现场了解2017年至2022年地块周边各房开相继进行建设。其他区域以农用地为主。从总的来看,调查地块内部及周边区域地块历史上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可能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的人为活动发生。

2.4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桐梓县燎原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8修改单)分类,本项目属于二类功能区,根据《桐梓县环境空气质量月报(2021年3月)》中桐梓县城区监测数据,2021年3月,桐梓县城区3月份有效监测天数31天,优良天数为29天,优良天数比率为93.5%,月均浓度值SO2:14μg/m3,NO2:22μg/m3,PM10:65μg/m3,PM2.5:37μg/m3,CO:1.0mg/m3,O3:75μg/m3,首要污染物为PM2.5,综合指数3.49。故桐梓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2018年修改单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属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

项目附近最近地表水为北面的桐梓河,根据《 (略)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类规定(2011年修订版)》可知,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

(2)地下水

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项目场地内无地下水出露点,无不良地质体,项目区地下水环境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桐梓县燎原镇集镇,且项目周边无大型工业企业噪声污染源。项目区域环境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区标准。


3.现场踏勘3.1地块内部现场探勘情况

对地块内部现场探勘发现,地块作为农用地使用,调查范围内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现场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土壤存在明显颜色异常、油渍、异味等污染痕迹;地块内没有固体废物、垃圾及外来废土堆存或填埋等情况。现场踏勘照片如图3-1所示。

图3-1 调查地块内部现场踏勘图

3.2 地块周边情况

通过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周边1km范围内以住宅用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地块东北、北、西南、东侧、南侧、西南侧,周边居民生活垃圾按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置,未发现垃圾堆积的情况出现。此外,在调查地块西北侧于2013年开始新建蟠龙中学;于2017年娄山关国际商贸城、桐梓县中心幼儿园、 (略) 民健身中心、城投大厦已经建成;于2018年国裕山园城建设完成,地块东北侧骏逸河畔、金韵华庭龙城国际建设完成;于2019年地块西南侧林达阳光城A区。无污染土壤物质排放,在现场踏勘过程中未发现土壤颜色、气味等异常,也未发现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地块周边未发现工矿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存在。地块周边现场踏勘情况如图3-2所示。

蟠龙中学桐梓县中心幼儿园



城投大厦

周边居民


龙城香郡

(略) 民健身中心

3-2 调查地块周边现场踏勘图

3.3 现场踏勘结论

通过对调查地块内部及周边相邻地块现场踏勘发现,地块内部及周边相邻区域未发现土壤颜色、气味等异常现象,也未出现工矿企业、规模化养殖场、危险废物及固废堆放与倾倒或填埋的迹象,现场踏勘得到的信息能有效印证历史卫星图片解译的信息。



4.人员访谈4.1访谈对象

为进一步印证历史卫星图片解译和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同时进一步明确调查过程中尚不明确的疑问,报告编制组向熟悉该地块历史和现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土地使用权人及周边住户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访谈对象统计表

序号

姓名

职业

所在单位/居住地址

与地块关系

联系方式

居住年限

1

邵代元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9

2

苟体华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38

3

庞立熊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28

5

王朝均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15

6

陈守金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17

7

代光礼

工人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54

8

何平

门卫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35

9

蒋福兵

环保人员

环保局

管理人员

*

3

10

王尧

公司职员

燎原镇居民

地块周围居民

*

6

4.2 访谈内容

基于调查地块及周边地块历史卫星图片解译及现场踏勘了解信息,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目的,进一步通过人员访谈的形式确认地块历史用途、是否发生过污染事件、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迁移扩散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等关键问题,设计了《桐梓县桐城·魁江庭建设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人员访谈表》(如表3-2所示)。

表3-2 桐梓县蟠龙片区棚户区改造A地块、B地块二期建设项目地块土壤调查访谈记录

桐梓县桐城·魁江庭建设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人员访谈记录表

访谈形式(在对应项画√)

现场访谈 电话访谈 其他形式

访谈地点


时间:

年 月 日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联系方式

职业

职务

所在单位/居住地址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访谈问题

1.本人身份及与地块的关系(使用者、承包人、工作过、周边的住户、社区(街道)工业、环保管理人员等)?

2.该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等情况?

3. 该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外来客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情况?

4. 该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工业废水污染?

5.该地块历史监测数据是否表明有污染?

6. 该地块是否存在被污染迹象?

7. 该地块是否存在来自周边污染源的污染风险?

8.历史上是否存在其它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形?

访谈人员签字:

访谈对象签字:


4.3 人员访谈结论

访谈结果表明,该地块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当前和历史上均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等生产活动;也没发生过环境污染、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事故;历次土壤调查数据表明,该地块土壤未受到污染,也从来没有发现地块范围内有被污染迹象,周边也没有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源存在。人员访谈结论与历史卫星图片解译及现场踏勘信息完全吻合。



5.结论和建议5.1 结论

本次调查历史卫星图片或图表、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各个环节的调查结果可相互支撑、相互印证。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块一直以来均为农用地,地块内和周边1公里范围内当前和历史上均不存在可能的污染源,环境风险可接受,地块可按一类用地进行开发利用,调查活动结束。

5.2不确定分析

(1) 现有资料中对该场地在早期利用前的历史使用情况、周边场地的历史使用描述等信息有所缺乏。较难判断该场地在早期利用前和周边场地可能的历史遗留污染对本次调查场地的影响。

(2) 由于在调查过程中,针对熟悉地块内部情况的人员难以联络,调查以各种渠道联系都尚未完全了解,所得知的情况不知其真实性程度,对历史污染状况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

(3) 根据各项调查显示,土壤污染问题具有隐蔽性,难以通过感官发现。其隐蔽性的后续影响需经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因此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带来不确定性。

(4) 周边居民所产生的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是否存在乱扔、乱丢情况,导致目标地块遭受污染的情况未知,因此给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带来了不确定性。

5.2 建议

(1)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开发利用单位应密切注意开挖等施工过程,一旦发现土壤或地下水的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相关作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并及时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2)在地块后续开发过程中,应对场地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外来污染物进入场地或施工不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附件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申请表









附件2申请人承诺书

附件3报告编制(出具)单位承诺书


附件4调查报告基本信息表





附件5 人员访谈记录表


附件6建议书的批复









附件7 审查的批复




附件8 规划许可证



附图1水系图



附图2位置图


附图3 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4 规划关系图图

,桐梓县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