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关于拟对莆田市秀屿区万融实业有限公司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其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环评审批】关于拟对莆田市秀屿区万融实业有限公司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其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 (略) 秀 (略) 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其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人: (略) 秀屿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股

公示单位: (略) 秀屿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594-*

传真:0594-*

通信地址: (略) 秀屿区区人民政府大楼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项目名称

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建设地点

(略) 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

建设单位

(略) 秀 (略)

编制单位

(略) 环 (略)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莆田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一期工程西侧,二期工程新增用地面积约63889m2,新增污水处理规模为2.0万m3/d,新建压力管网总长为29.305km,重建压力管网1.313km。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水污染治理措施

本工程拟采取的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如下:(1)本工程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污水处理厂一期设施,经厂内现有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厂内现有污水管道,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略) 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管理规定》,对施工污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设置简易隔油、沉淀池,施工机械、车辆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内抑尘洒水。

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水解酸化池:本工程进水COD较高,B/C比较低,因此有必要设置水解酸化池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尽可能地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对国内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池应用的调研,水解酸化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带污泥床的水解酸化池②带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的水解酸化池③带填料的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筑物,其池型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其处理效果。考虑到上流式污泥床水解酸化池具有耐冲击负荷高、适应水量水质变化大、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本工程水解酸化工艺推荐采用上流式水解酸化池的工艺。(2)多级AO工艺:多级AO工艺是在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A2/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A2/O)后串联一级或多级AO工艺,每级工艺中好氧段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可达到强化反硝化脱氮的目的。①工艺原理:首段厌氧池,原污水及回流污泥同时进入本段,其主要功能是聚磷菌进行磷的释放,为在好氧段进行磷的超量吸收实现生物除磷创造条件。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做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5浓度有所下降。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氨氮被氧化成NO3--N。同时聚磷菌进行磷的超量吸收,在排除剩余污泥的过程中被除去,完成生物除磷。所以,该工艺可以同时完成去除有机物、除磷和脱氮等功能。好氧池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和氨氮的硝化,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多级AO工艺是一种典型的除磷脱氮工艺,其特点是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各段功能明确,界线分明,可根据进水条件和出水要求,人为地创造和控制各段的时空比例和运转条件,比较便于生产操作。(3)芬顿氧化法: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等优点。在国外,尤其是欧洲,芬顿氧化法处理废水早已经在一些对经济成本不敏感的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enton氧化法一般在PH为2~5的条件进行,该方法优点是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快,因而氧化速率也较高。但此方法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该系统Fe2+浓度大,处理后的水可能带有颜色;Fe2+与过氧化氢反应降低了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及其pH限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有人研究把紫外光(UV),氧气等引入Fenton试剂,增强了Fenton试剂的氧化能力,节约了过氧化氢的用量,主要有H2O2+UV系统、H2O2+UV+Fe2+系统、引入氧气的Fenton系统。(4)反硝化深床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与深床滤池的滤池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可以互相切换运行,反硝化深床滤池是深床滤池的一种运行模式。反硝化深床滤池是集生物脱氮及过滤功能合二为一的处理单元,是国际领先的脱氮及过滤并举的先进处理工艺。近40年来反硝化滤池在全世界有数百个系统在正常运行着,并成功地在合肥某污水处理厂完成中试试验,达到预期目标。反硝化深床滤池为降流式填充床后缺氧脱氮滤池,由滤池本体、滤料、反冲

洗系统、自控系统等组成。滤池由顶部进水,由渠道布水,采用2~4mm石英

砂作为反硝化生物的挂膜介质,生物膜量较大,可达20~50g/L。在保证碳源的

条件下,出水TN浓度可小于5mg/L。另外滤层深度较深,一般为1.83~2.44m,

该深度足以避免窜流或穿透现象,即使前段处理工艺发生污泥膨胀或异常情况也

不会使滤床发生水力穿透。介质有极好的抗阻塞能力,在反冲洗周期区间,每平

方米过滤面积能保证截留≥7.3kg的固体悬浮物不阻塞。固体物负荷高的特性大大

延长了滤池过滤周期,减少了反冲洗次数,并能轻松应对峰值流量或处理厂污泥

膨胀等异常情况。由于固体物负荷高、床体深,因此需要高强度的反冲洗。反硝

化深床滤池采用气、水协同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污水一般返回到前段生物处理单

元。

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运营期:(1)施工扬尘控制措施:①工地围挡设置:施工场地边界应设置围挡,并做到坚固美观;对于沉管施工作业区等无法设置围挡、围栏的,应设置警示牌。②洒水抑尘:扬尘量与粉尘的含水率有关,粉尘含水率越高,扬尘量越小,目前国内大多数施工场地均采用洒水来进行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左右,扬尘造成的PM10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因此本工程可通过该方式来减缓施工扬尘。③保持施工工地清洁:及时清扫路面,保持施工场地、进出道路地面清洁。④其他措施:除此以外,为了减少施工扬尘,施工中还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挖,有计划回填。建筑土方、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2)运输扬尘防治措施:①土方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②施工现场出口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驶出的车辆进行清洗。③车辆进出限速行驶。在同样清洁程度的条件下,车速越慢,扬尘量越小。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需减速行驶,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建议行驶车速不大于5km/h。(3)料场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料具应当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码放;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4)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配置混凝土。(5)施工机械废气、车辆尾气防治措施: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修、维护,破损的车厢或船舱应及时修补,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洒落;注意车辆和船舶保养,减少汽车尾气。通过上述措施,施工废气的影响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施工结束后,其影响随即消失,采取的措施可行。

运营期目前常用的除臭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燃烧法、臭氧氧化法、化学洗涤法、生物脱臭法。①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能吸附臭气中含臭物质的特点,达到脱臭的目的。为了有效地脱臭,通常利用各种不同性质的活性炭,在吸附塔内设置吸附酸性物质的活性炭,吸附碱性物质的活性炭和吸附中性物质的活性炭,臭气和各种活性炭接触后,排出吸附塔。与水清洗和药液清洗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活性炭有一饱和期限,超过这一期限,就必须更换活性炭。②燃烧法:燃烧法有直接燃烧法和触媒燃烧法。根据臭气的特点,当温度达到600℃以上,接触时间0.3s以上时,臭气会直接燃烧,达到除臭的目的。在污水处理厂内,常利用污泥硝化后产生的沼气,使一些强烈的臭气燃烧。③臭氧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是利用臭氧是强氧化剂的特点,使臭气中的化学成份氧化,达到脱臭的目的。臭氧氧化法有气相和液相之分,由于臭氧产生的化学反应较慢,一般先通过药液清洗法,去除大部分含臭物质,然后再进行臭氧氧化。④化学洗涤法;此法是利用臭气中的某些物质与药液产生中和反应的特性,如利用呈碱性的苛性钠和次氯酸钠溶液,去除臭气中硫化氢等酸性物质,它必须配备较多的附属设施,如药液贮存装置、药液输送装置、排出装置等,运转管理较复杂,而且与药液不反应的臭气较难去除,效率较低。⑤生物除臭法:生物除臭原理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氨气、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恶臭物质,气体流经生物活性滤料,滤料上面的细菌就会分解致臭物质,使之成为稳定的氧化产物,从而达到无臭化、无害化的一种工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将硫化氢臭气溶解吸收,同时能结合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行处理。被降解的硫化氢等恶臭物质首先溶解于水中,再转移到微生物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可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硫化氢、还原硫化物等臭气物质,去除率高,运转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

3、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为减轻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源主要是各种工程施工机械及施工车辆等,在施工期的不同阶段,施工机械不同,产生的噪声强度也不相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为了尽量减小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产生的影响,应按照有关的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治噪声污染:(1)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加强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防止产生高噪声、高振动。(2)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操作规范。高噪声施工设备尽量分散安置,置于远离梅田村居民楼的位置,必要时在高噪声源周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对各种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在中午(12:00~14:30)和夜间(22:00~6:00)应禁止施工;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要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车辆的噪声级维持在最低水平。(3)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选择对栖梧村居民影响最小的运输路线。(4)做好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调度和交通疏导工作,减少车辆会车时的鸣笛,降低交通噪声。(5)加强环境管理,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监督。应强化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噪声扰民所产生的民众正当诉求。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主动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应将有关施工噪声控制纳入招标内容,并在施工和工程监理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控制施工噪声措施的实施。(6)公告、公示: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要经常与周边群众沟通。建设单位在接到群众投诉时应及时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并对民众的合理诉求应尽可能地予以满足。

运营期:(1)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施原则,尽量将高噪声源远离噪声敏感区域或厂界。(2)在主要噪声源设备及厂房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的、有利于隔声的建筑物、构筑物,如泵房、压滤机房等。(3)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高噪声设备宜相对集中,并尽量布置在房间内。(4)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隔挡噪声,主要噪声源低位布置。(5)有强烈振动的设备,不布置在楼板或平台上。(6)设备布置时,充分考虑与其配用的噪声控制专用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空间。(7)厂界设置绿化隔声措施。

4、固废污染治理措施 

(1)栅渣、沉砂池沉砂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污泥脱水机房产生的生化污泥应经鉴定明确污泥特性,以确定处置方式:若鉴定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求进行处置,可进行综合利用或焚烧处置;若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堆放后交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4)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废原料包装袋、监测废液以及废润滑油、油桶,分类收集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

项目物化污泥、生化污泥处置应按照《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978-2018)等文件,做好污泥处置工作,具体为:①强化污水处理厂主体责任。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负责人是污泥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污水处理厂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对污泥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实施全过程管理,制定并落实污泥环境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设置专门的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确保污泥妥善处理处置,严禁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污泥。②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污泥稳定化和脱水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③加强污泥环境风险防范。鼓励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污泥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及技术规范。污水处理厂应当对污泥农用产生的环境影响负责;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应当进行修复和治理。禁止污泥处理处置单位超处理处置能力接收污泥。④建立污泥管理台账和转移联单制度。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建立污泥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污泥产生量、转移量、处理处置量及其去向等情况,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保部门报告。参照危险废物管理,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污水处理厂转出污泥时应如实填写转移联单;禁止污泥运输单位、处理处置单位接收无转移联单的污泥。⑤规范污泥运输。从事污泥运输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关的道路货物营运资质,禁止个人和没有获得相关营运资质的单位从事污泥运输。污泥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封、防水、防渗漏和防遗撒等措施。⑥污泥暂存间地面应采取防雨、防渗等措施,排水设施应该采取防渗措施。

危险废物的贮存和管理

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于厂区西侧加药间,占地面积为10m2,用于暂存废药剂包装袋、废润滑油及油桶、废液,其收集和贮存应遵循以下要求:

(1)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贮存

收集容器和临时贮存场所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贮存区必须按GB15562.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具有防雨淋、防日晒、防渗漏措施。且各类药剂及废液要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专用的收集容器,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按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10.1实施)等文件、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危险废物临时贮存间。危险废物临时贮存的几点要求:①在收集废药剂及废液时,应清楚废物的类别及主要成份,以方便委托处理单位处理,根据其性质和形态,可采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包装,所有包装和容器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并经过周密检查,严防在装载、搬移或运输途中出现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况。

②按《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外醒目的地方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识。③由专人负责管理。危险废物按不同名录分类分区堆放,并做好隔离、防水、防晒、防雨、防渗、防火处理。④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报警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⑤贮存区内禁止混放不相容危险废物;禁止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

存;各类药剂及废液按种类及性质分别存放,应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等)。⑥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的地面和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该贮存场所的地面与裙脚围建一定的空间,该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贮存场所需设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贮存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贮存设施应注意安全照明等问题;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基础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具体设计原则参见《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建立危废申报登记制度

由专门人员负责危险废物的日常收集和管理,对任何进出临时贮存场所的危

险废物都要记录在案,做好台账;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周围要设置防护栅栏,并设置警示标志。贮存所内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备、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

有应急防护措施;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转运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执行。建设单位应强化废物产生、收集、贮放各环节的管理,各种固体废物按照类别分类存放,杜绝固体废物在厂区内散失、渗漏,达到无害化的目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危险废物转移要求

危险废物转移应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①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对危险废物转移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运行实施监督管理,查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行为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共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信息、运输车辆行驶轨迹动态信息和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信息,加强联合监管执法。④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⑤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危险废物转移相关污染环境防治信息。⑥运输危险废物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未经公安机关批准,危险废物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4)危险废物台账管理

①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后不同的管理流程,在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建立有关危险废物的台账记录表(或生产报表)。如实记录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对于危险废物产生频繁,每批均进行记录负担过

重的情形,如果从废物产生部门到贮存库/场的过程可以控制,有效防止废物非法流失,则在批量完成后进行统一和分类统计。在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可以按重量、体积、袋或桶的方式记录危险废物数量。危险废物转移出产生单位时或在产生单位内部利用处置时,原则上要求称重。

②定期(如按月、季或年)汇总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或称生产报表),形成周期性报表。报表应当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反映其产生情况以及库存情况。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以及利用处置方式反映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与提供和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情况。

③汇总危险废物台账报表,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调查表及工序图、危险废物特性表、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委托利用处置合同等,形成完整的危险废物台账。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 (略) 秀 (略) 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其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人: (略) 秀屿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股

公示单位: (略) 秀屿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594-*

传真:0594-*

通信地址: (略) 秀屿区区人民政府大楼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项目名称

莆田湄洲湾石门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建设地点

(略) 秀屿区石门澳产业园

建设单位

(略) 秀 (略)

编制单位

(略) 环 (略)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莆田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一期工程西侧,二期工程新增用地面积约63889m2,新增污水处理规模为2.0万m3/d,新建压力管网总长为29.305km,重建压力管网1.313km。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水污染治理措施

本工程拟采取的施工期废水处理措施如下:(1)本工程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污水处理厂一期设施,经厂内现有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厂内现有污水管道,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2)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 (略) 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管理规定》,对施工污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设置简易隔油、沉淀池,施工机械、车辆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内抑尘洒水。

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1)水解酸化池:本工程进水COD较高,B/C比较低,因此有必要设置水解酸化池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尽可能地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通过对国内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池应用的调研,水解酸化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带污泥床的水解酸化池②带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的水解酸化池③带填料的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是大部分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构筑物,其池型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其处理效果。考虑到上流式污泥床水解酸化池具有耐冲击负荷高、适应水量水质变化大、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本工程水解酸化工艺推荐采用上流式水解酸化池的工艺。(2)多级AO工艺:多级AO工艺是在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A2/O)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工艺,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该工艺在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A2/O)后串联一级或多级AO工艺,每级工艺中好氧段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前端,可达到强化反硝化脱氮的目的。①工艺原理:首段厌氧池,原污水及回流污泥同时进入本段,其主要功能是聚磷菌进行磷的释放,为在好氧段进行磷的超量吸收实现生物除磷创造条件。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做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5浓度有所下降。在好氧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氨氮被氧化成NO3--N。同时聚磷菌进行磷的超量吸收,在排除剩余污泥的过程中被除去,完成生物除磷。所以,该工艺可以同时完成去除有机物、除磷和脱氮等功能。好氧池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和氨氮的硝化,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多级AO工艺是一种典型的除磷脱氮工艺,其特点是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各段功能明确,界线分明,可根据进水条件和出水要求,人为地创造和控制各段的时空比例和运转条件,比较便于生产操作。(3)芬顿氧化法: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等优点。在国外,尤其是欧洲,芬顿氧化法处理废水早已经在一些对经济成本不敏感的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enton氧化法一般在PH为2~5的条件进行,该方法优点是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快,因而氧化速率也较高。但此方法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该系统Fe2+浓度大,处理后的水可能带有颜色;Fe2+与过氧化氢反应降低了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及其pH限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方法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有人研究把紫外光(UV),氧气等引入Fenton试剂,增强了Fenton试剂的氧化能力,节约了过氧化氢的用量,主要有H2O2+UV系统、H2O2+UV+Fe2+系统、引入氧气的Fenton系统。(4)反硝化深床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与深床滤池的滤池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可以互相切换运行,反硝化深床滤池是深床滤池的一种运行模式。反硝化深床滤池是集生物脱氮及过滤功能合二为一的处理单元,是国际领先的脱氮及过滤并举的先进处理工艺。近40年来反硝化滤池在全世界有数百个系统在正常运行着,并成功地在合肥某污水处理厂完成中试试验,达到预期目标。反硝化深床滤池为降流式填充床后缺氧脱氮滤池,由滤池本体、滤料、反冲

洗系统、自控系统等组成。滤池由顶部进水,由渠道布水,采用2~4mm石英

砂作为反硝化生物的挂膜介质,生物膜量较大,可达20~50g/L。在保证碳源的

条件下,出水TN浓度可小于5mg/L。另外滤层深度较深,一般为1.83~2.44m,

该深度足以避免窜流或穿透现象,即使前段处理工艺发生污泥膨胀或异常情况也

不会使滤床发生水力穿透。介质有极好的抗阻塞能力,在反冲洗周期区间,每平

方米过滤面积能保证截留≥7.3kg的固体悬浮物不阻塞。固体物负荷高的特性大大

延长了滤池过滤周期,减少了反冲洗次数,并能轻松应对峰值流量或处理厂污泥

膨胀等异常情况。由于固体物负荷高、床体深,因此需要高强度的反冲洗。反硝

化深床滤池采用气、水协同进行反冲洗。反冲洗污水一般返回到前段生物处理单

元。

2、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运营期:(1)施工扬尘控制措施:①工地围挡设置:施工场地边界应设置围挡,并做到坚固美观;对于沉管施工作业区等无法设置围挡、围栏的,应设置警示牌。②洒水抑尘:扬尘量与粉尘的含水率有关,粉尘含水率越高,扬尘量越小,目前国内大多数施工场地均采用洒水来进行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左右,扬尘造成的PM10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因此本工程可通过该方式来减缓施工扬尘。③保持施工工地清洁:及时清扫路面,保持施工场地、进出道路地面清洁。④其他措施:除此以外,为了减少施工扬尘,施工中还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挖,有计划回填。建筑土方、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应当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2)运输扬尘防治措施:①土方和建筑垃圾的运输必须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②施工现场出口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驶出的车辆进行清洗。③车辆进出限速行驶。在同样清洁程度的条件下,车速越慢,扬尘量越小。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需减速行驶,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建议行驶车速不大于5km/h。(3)料场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料具应当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码放;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4)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在现场配置混凝土。(5)施工机械废气、车辆尾气防治措施: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修、维护,破损的车厢或船舱应及时修补,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洒落;注意车辆和船舶保养,减少汽车尾气。通过上述措施,施工废气的影响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施工结束后,其影响随即消失,采取的措施可行。

运营期目前常用的除臭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燃烧法、臭氧氧化法、化学洗涤法、生物脱臭法。①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能吸附臭气中含臭物质的特点,达到脱臭的目的。为了有效地脱臭,通常利用各种不同性质的活性炭,在吸附塔内设置吸附酸性物质的活性炭,吸附碱性物质的活性炭和吸附中性物质的活性炭,臭气和各种活性炭接触后,排出吸附塔。与水清洗和药液清洗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活性炭有一饱和期限,超过这一期限,就必须更换活性炭。②燃烧法:燃烧法有直接燃烧法和触媒燃烧法。根据臭气的特点,当温度达到600℃以上,接触时间0.3s以上时,臭气会直接燃烧,达到除臭的目的。在污水处理厂内,常利用污泥硝化后产生的沼气,使一些强烈的臭气燃烧。③臭氧氧化法:臭氧氧化法是利用臭氧是强氧化剂的特点,使臭气中的化学成份氧化,达到脱臭的目的。臭氧氧化法有气相和液相之分,由于臭氧产生的化学反应较慢,一般先通过药液清洗法,去除大部分含臭物质,然后再进行臭氧氧化。④化学洗涤法;此法是利用臭气中的某些物质与药液产生中和反应的特性,如利用呈碱性的苛性钠和次氯酸钠溶液,去除臭气中硫化氢等酸性物质,它必须配备较多的附属设施,如药液贮存装置、药液输送装置、排出装置等,运转管理较复杂,而且与药液不反应的臭气较难去除,效率较低。⑤生物除臭法:生物除臭原理是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氨气、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恶臭物质,气体流经生物活性滤料,滤料上面的细菌就会分解致臭物质,使之成为稳定的氧化产物,从而达到无臭化、无害化的一种工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将硫化氢臭气溶解吸收,同时能结合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行处理。被降解的硫化氢等恶臭物质首先溶解于水中,再转移到微生物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可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硫化氢、还原硫化物等臭气物质,去除率高,运转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

3、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为减轻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源主要是各种工程施工机械及施工车辆等,在施工期的不同阶段,施工机械不同,产生的噪声强度也不相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为了尽量减小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产生的影响,应按照有关的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治噪声污染:(1)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加强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防止产生高噪声、高振动。(2)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操作规范。高噪声施工设备尽量分散安置,置于远离梅田村居民楼的位置,必要时在高噪声源周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对各种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在中午(12:00~14:30)和夜间(22:00~6:00)应禁止施工;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要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车辆的噪声级维持在最低水平。(3)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选择对栖梧村居民影响最小的运输路线。(4)做好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调度和交通疏导工作,减少车辆会车时的鸣笛,降低交通噪声。(5)加强环境管理,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监督。应强化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噪声扰民所产生的民众正当诉求。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主动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应将有关施工噪声控制纳入招标内容,并在施工和工程监理过程中设专人负责,以确保控制施工噪声措施的实施。(6)公告、公示: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贴通告和投诉电话,要经常与周边群众沟通。建设单位在接到群众投诉时应及时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并对民众的合理诉求应尽可能地予以满足。

运营期:(1)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施原则,尽量将高噪声源远离噪声敏感区域或厂界。(2)在主要噪声源设备及厂房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的、有利于隔声的建筑物、构筑物,如泵房、压滤机房等。(3)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高噪声设备宜相对集中,并尽量布置在房间内。(4)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隔挡噪声,主要噪声源低位布置。(5)有强烈振动的设备,不布置在楼板或平台上。(6)设备布置时,充分考虑与其配用的噪声控制专用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空间。(7)厂界设置绿化隔声措施。

4、固废污染治理措施 

(1)栅渣、沉砂池沉砂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污泥脱水机房产生的生化污泥应经鉴定明确污泥特性,以确定处置方式:若鉴定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求进行处置,可进行综合利用或焚烧处置;若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堆放后交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4)项目危险废物主要为废原料包装袋、监测废液以及废润滑油、油桶,分类收集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

项目物化污泥、生化污泥处置应按照《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处理(试行)》(HJ978-2018)等文件,做好污泥处置工作,具体为:①强化污水处理厂主体责任。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负责人是污泥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污水处理厂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对污泥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实施全过程管理,制定并落实污泥环境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设置专门的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确保污泥妥善处理处置,严禁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污泥。②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污泥稳定化和脱水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③加强污泥环境风险防范。鼓励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污泥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及技术规范。污水处理厂应当对污泥农用产生的环境影响负责;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应当进行修复和治理。禁止污泥处理处置单位超处理处置能力接收污泥。④建立污泥管理台账和转移联单制度。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建立污泥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污泥产生量、转移量、处理处置量及其去向等情况,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环保部门报告。参照危险废物管理,建立污泥转移联单制度。污水处理厂转出污泥时应如实填写转移联单;禁止污泥运输单位、处理处置单位接收无转移联单的污泥。⑤规范污泥运输。从事污泥运输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关的道路货物营运资质,禁止个人和没有获得相关营运资质的单位从事污泥运输。污泥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封、防水、防渗漏和防遗撒等措施。⑥污泥暂存间地面应采取防雨、防渗等措施,排水设施应该采取防渗措施。

危险废物的贮存和管理

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于厂区西侧加药间,占地面积为10m2,用于暂存废药剂包装袋、废润滑油及油桶、废液,其收集和贮存应遵循以下要求:

(1)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贮存

收集容器和临时贮存场所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贮存区必须按GB15562.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具有防雨淋、防日晒、防渗漏措施。且各类药剂及废液要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专用的收集容器,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按照《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10.1实施)等文件、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危险废物临时贮存间。危险废物临时贮存的几点要求:①在收集废药剂及废液时,应清楚废物的类别及主要成份,以方便委托处理单位处理,根据其性质和形态,可采用不同大小和不同材质的容器进行包装,所有包装和容器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并经过周密检查,严防在装载、搬移或运输途中出现渗漏、溢出、抛洒或挥发等情况。

②按《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外醒目的地方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识。③由专人负责管理。危险废物按不同名录分类分区堆放,并做好隔离、防水、防晒、防雨、防渗、防火处理。④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报警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⑤贮存区内禁止混放不相容危险废物;禁止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

存;各类药剂及废液按种类及性质分别存放,应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等)。⑥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的地面和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该贮存场所的地面与裙脚围建一定的空间,该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1/5贮存场所需设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贮存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贮存设施应注意安全照明等问题;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基础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具体设计原则参见《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建立危废申报登记制度

由专门人员负责危险废物的日常收集和管理,对任何进出临时贮存场所的危

险废物都要记录在案,做好台账;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周围要设置防护栅栏,并设置警示标志。贮存所内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备、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

有应急防护措施;危险废物的贮存和转运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执行。建设单位应强化废物产生、收集、贮放各环节的管理,各种固体废物按照类别分类存放,杜绝固体废物在厂区内散失、渗漏,达到无害化的目的,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危险废物转移要求

危险废物转移应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①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对危险废物转移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运行实施监督管理,查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行为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共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信息、运输车辆行驶轨迹动态信息和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信息,加强联合监管执法。④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⑤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危险废物转移相关污染环境防治信息。⑥运输危险废物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未经公安机关批准,危险废物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4)危险废物台账管理

①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后不同的管理流程,在产生、贮存、利用、处置等环节建立有关危险废物的台账记录表(或生产报表)。如实记录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对于危险废物产生频繁,每批均进行记录负担过

重的情形,如果从废物产生部门到贮存库/场的过程可以控制,有效防止废物非法流失,则在批量完成后进行统一和分类统计。在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可以按重量、体积、袋或桶的方式记录危险废物数量。危险废物转移出产生单位时或在产生单位内部利用处置时,原则上要求称重。

②定期(如按月、季或年)汇总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或称生产报表),形成周期性报表。报表应当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反映其产生情况以及库存情况。按所产生危险废物的种类以及利用处置方式反映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与提供和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情况。

③汇总危险废物台账报表,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调查表及工序图、危险废物特性表、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委托利用处置合同等,形成完整的危险废物台账。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