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经审议,现将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27-*。

Email:*@*26.com。

通讯地址:泗洪政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听证。

一、项目名称: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

二、建设地点: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

三、建设单位: (略)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四、环评机构: (略)

五、项目概况: (略)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拟投资904万元(其中洪泽湖湿地水生植物园修复提升工程资金638万元,生态栖息林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资金266万元),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建设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洪泽湖水生植物园提升建设工程,总面积6.55公顷,包括对地形地貌进行整理,开展植被恢复,对园内原巡护道路及配套设施等进行维护并实施生态化改造,并配套湿地修复技术成果展示设施,包括科普教育设施、湿地观测设施和标识标牌;(2)生态栖息林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以自然教育主题为核心,承担科普、研学等功能,完善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占地面积20公顷,建设内容包括自然教育广场、生态种植特许经营区及其各种配套设施。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减少施工粉尘、道路扬尘、作业机械废气等污染。场地四周设施围挡,采取定期洒水、蓬布遮盖等方式降低建筑扬尘污染;加强对往来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沿途抛洒、滴漏,加强燃油机械保养,确保尾气达标排放;现场不设置临时堆土区;河道开挖过程和清理临时沉淀池过程中会产生恶臭,尽量缩短底泥开挖和堆放时间,设置临时挡板。

2、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基坑废水,坑水静置沉淀2h后悬浮物含量可以降至比较低的水平,保护区内施工人员的施工营地均设置在保护区外,不在保护区内产生生活污水及冲洗废水。

3、施工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

4、挖方弃土部分开挖土方将回填至本工程,剩余的弃置土方应运往附近制砖厂回收利用,不得随意遗弃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筑垃圾在施工场地进行初步分选后,可回收废物由指定的物资回收部门定期回收利用,其余部分统一运送至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委托地方卫生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处置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标准,一般固废处理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有关规定。固体废弃物严禁随意排放,固废暂存场所按国家规定要求分类设置,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5、建设单位应优化施工时序,施工应避开珍稀鸟类越冬、迁徙季节,以及洪泽湖的主汛期和雨季,建设单位在进入自然保护区施工前,应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布置和施工组织进行优化,控制进入自然保护区内的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数量,并严格划定施工范围,施工机械和人员不得越界作业。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输路线,尽可能避免在自然保护区内长途运输,减少对其的干扰。各类临时用地,特别是物料堆放场和施工生产区不得设置在保护区内,不得侵占保护区用地。

6、严格划定本项目工程的施工范围,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小施工面积,在施工人员活动较集中的区域设置警示标牌,警示牌应以示意图形式标明施工人员活动范围,禁止施工人员越界施工占地,严禁施工人员和机械破坏范围外的自然植被;工程的临时用地内的施工表土应在施工前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临时用地现场,平整土地,将原表土覆于平整后的土地上,且播种本土植物,尽量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原貌。施工临时用地的植被恢复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绿化必须使用当地的原生植物种类,不得使用外来物种;注意控制灯光影响,减少照明强度,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有次序地动工,避免景观凌乱,影响区域风貌。同时在施工场地设置围障,并进行美化,以减少“视觉污染”。运营期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牌、印发宣传册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园区工作人员和参教人员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开展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略) 泗洪生态环境局???

??????????????????????????????? ?????????????????????????????? ???**日

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经审议,现将关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27-*。

Email:*@*26.com。

通讯地址:泗洪政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听证。

一、项目名称: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

二、建设地点: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

三、建设单位: (略)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四、环评机构: (略)

五、项目概况: (略) 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拟投资904万元(其中洪泽湖湿地水生植物园修复提升工程资金638万元,生态栖息林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资金266万元),于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建设自然教育科普基地提升改造工程,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洪泽湖水生植物园提升建设工程,总面积6.55公顷,包括对地形地貌进行整理,开展植被恢复,对园内原巡护道路及配套设施等进行维护并实施生态化改造,并配套湿地修复技术成果展示设施,包括科普教育设施、湿地观测设施和标识标牌;(2)生态栖息林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以自然教育主题为核心,承担科普、研学等功能,完善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占地面积20公顷,建设内容包括自然教育广场、生态种植特许经营区及其各种配套设施。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减少施工粉尘、道路扬尘、作业机械废气等污染。场地四周设施围挡,采取定期洒水、蓬布遮盖等方式降低建筑扬尘污染;加强对往来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沿途抛洒、滴漏,加强燃油机械保养,确保尾气达标排放;现场不设置临时堆土区;河道开挖过程和清理临时沉淀池过程中会产生恶臭,尽量缩短底泥开挖和堆放时间,设置临时挡板。

2、施工废水主要包括基坑废水,坑水静置沉淀2h后悬浮物含量可以降至比较低的水平,保护区内施工人员的施工营地均设置在保护区外,不在保护区内产生生活污水及冲洗废水。

3、施工作业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

4、挖方弃土部分开挖土方将回填至本工程,剩余的弃置土方应运往附近制砖厂回收利用,不得随意遗弃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筑垃圾在施工场地进行初步分选后,可回收废物由指定的物资回收部门定期回收利用,其余部分统一运送至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委托地方卫生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处置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标准,一般固废处理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的有关规定。固体废弃物严禁随意排放,固废暂存场所按国家规定要求分类设置,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5、建设单位应优化施工时序,施工应避开珍稀鸟类越冬、迁徙季节,以及洪泽湖的主汛期和雨季,建设单位在进入自然保护区施工前,应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布置和施工组织进行优化,控制进入自然保护区内的施工机械和人员的数量,并严格划定施工范围,施工机械和人员不得越界作业。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施工车辆的运输路线,尽可能避免在自然保护区内长途运输,减少对其的干扰。各类临时用地,特别是物料堆放场和施工生产区不得设置在保护区内,不得侵占保护区用地。

6、严格划定本项目工程的施工范围,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小施工面积,在施工人员活动较集中的区域设置警示标牌,警示牌应以示意图形式标明施工人员活动范围,禁止施工人员越界施工占地,严禁施工人员和机械破坏范围外的自然植被;工程的临时用地内的施工表土应在施工前单独堆放,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临时用地现场,平整土地,将原表土覆于平整后的土地上,且播种本土植物,尽量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原貌。施工临时用地的植被恢复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绿化必须使用当地的原生植物种类,不得使用外来物种;注意控制灯光影响,减少照明强度,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有次序地动工,避免景观凌乱,影响区域风貌。同时在施工场地设置围障,并进行美化,以减少“视觉污染”。运营期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牌、印发宣传册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园区工作人员和参教人员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开展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

(略) 泗洪生态环境局???

??????????????????????????????? ?????????????????????????????? ???**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