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122120221227(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0-*????传???真:0790-*

通信地址: (略) 仰天西大道 (略) 生态环境局(*)

项目名称

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

新余阳光110kV变电站站 (略) 高新区玉龙路与纵一路交汇处,站址中心:东经115°01"38.240",北纬27°51"47.682"。

输电线 (略) 高新区,马洪—阳光110kV线路(起点:东经115°01′00.172″,北纬27°53′00.601″;终点:东经115°01′37.731″,北纬27°51′46.943″),简家—阳光110kV线路(起点:东经115°00′40.190″,北纬27°51′44.270″;

终点:东经115°01′38.041″,北纬27°51′46.943″。)

建设单位

(略) (略) (略)

环评机构

(略) 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

建设项目

概况

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 (略) 高新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余阳光110kV变电站工程、马洪22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简家11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间隔扩建工程。

新余阳光110kV变电站工程: (略) 高新区玉龙路与纵一路交汇处,建设2×63MVA主变容量(利旧),主变户外布置,GIS采用户内布置,新建110kV出线间隔2个、无功补偿4×5Mvar。

马洪22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线路起点为马洪220kV变电站110kV构架,终点为110kV阳光110kV构架。线路路径全长为4.5km,其中单回路3.35km,双回路1.15km,导线采用2×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共设塔基28基,采用110-EC21D-ZM1、110-EC21D-J3、110-EC21D-ZG1等15种塔型。

简家11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线路起点为简家110kV变电站110kV构架,终点为110kV阳光110kV构架。线路路径全长为2.95km,其中利用马洪-阳光双回塔架设1.15km,单回塔架设1.8km,导线采用2×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共设塔基13基,采用110-EC21D-ZG1、110-EC21D-DJ、110-EC21D-ZM1等8种塔型。

间隔扩建工程:在220kV马洪电站利用原有的马硅Ⅲ线间隔并进行改造,在简家110kV变电站扩建1个出线间隔,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预留空地内进行,不另行征地,不增加运行人员。

总投资63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0.79%。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

1、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为减少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建议施工期采取如下生态保护措施:

(1)输电线路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塔基基础,在经过工业区附近采取钢管杆设计,减少占地面积。

(2)施工期临时用地应永临结合,优先利用荒地、劣地。

(3)施工占用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应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

(4)施工临时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新建道路应严格控制道路宽度,以减少临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6)大力宣传相关法制法规,避免施工人员擅自捕杀,规范施工人员行为,降低对动物种群动态的人为干扰。

(7)施工期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施工季节,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并准备一定数量的遮盖物,遇突发雨天、台风天气时遮盖挖填土的作业面。

(8)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

(9)需占用林地或采伐林木的必须依法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或林木采伐许可手续。

(10)变电站设备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划指定位置来放置,各施工机械和设备不得随意堆放,以便能有效地控制占地面积,更好地保护原地貌。

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为减少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评价建议施工期采取如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

(2)施工过程中,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

(3)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4)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3、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为尽量减少施工期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钻浆等废弃物。

(2)施工现场如设置临时厕所的化粪池应进行防渗处理。

(3)将物料、车辆清洗废水、建筑结构养护废水集中,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4)应对砂、石料冲洗废水进行处置和循环使用,严禁排入池塘影响受纳水体的水质。

(5)施工中临时堆土点、施工场地、牵张场应远离水体,并对堆土进行拦挡和苫盖。

(6)跨越水体时采用一档跨越,塔基应远离水体。

(7)合理安排工期,抓紧时间完成施工内容,避免雨季施工。

在采取相关水环境保护措施后,线路施工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

4、施工期声环境防治措施

为减小施工噪声影响,评价建议工程施工阶段采取下列环保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作业,依法限制夜间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提前公告附近居民、企业。

(2)减少高噪声设备集中施工,施工设备合理布置。

(3)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机械或采取带隔声、消声设备的机械,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4)应尽早建立施工围挡等遮挡措施,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

(5)施工车辆进出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6)大型机械应交替施工,避免大型机械同时施工。

在采取上述声环境保护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是短暂的,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噪声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5、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减少并降低施工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收集,并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清运处置,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

(2)在农田和经济作物区施工时,施工临时占地宜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将混凝土余料和残渣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后期土地功能的恢复。

(3)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的产生。少量的余方可在基础回填后的开挖范围内制作防沉降垫层;

(4)施工人员租住当地民房,停留时间较短,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可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

1、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没有产生地表扰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变电站及周边绿化进行养护。

运行期应严格控制输电线下方树木的砍伐。根据设计规范110kV输电线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大于4.0m的树木不砍伐,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3.0m的果树、经济作物不砍伐。因此本工程架空线路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不会对区域植物资源造成系统性影响。

2、运营期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为了进一步减缓项目运营期的电磁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

(1)输电线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2)按《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要求划定输电线路保护范围,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等以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尽量避免建设建筑物、构筑物;若在施工期间发现边导线下新增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且新增敏感建筑超过三层时,则需采取线路水平偏移或抬升架高措施,保证后期新增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达标。

(3)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4)将站内电器设备接地,地下设接地网,以减少电磁场场强;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均应做到接触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站内所有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接地良好,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件连接紧密,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3、运营期声环境防治措施

为进一步减小运行期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本评价提出了以下措施:

(1)主变设备选型时,应确保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电气设备及变压器,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减少因设备陈旧产生的噪声;

(2)变压器基础采用整体减震基础;

(3)输电线路设备选型,选取导线表面光滑,毛刺较少的设备,以减小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

(4)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应对变电工程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对周边区域声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降低。

4、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变电站采用雨污分流制,站区内雨水通过设置在场地上的雨水口收集,汇入地下雨水管网,由管网排出站外。

本项目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日常巡视人员和临时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排入变电站化粪池, (略) 政管网进入新余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污废水产生,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5、大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间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6、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变压器油及废旧铅酸蓄电池。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变压器油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排放。

7、运营期环境风险防治

拟建变电站内设置1座容积为30m3的事故油池,并设置油水分离措施,收集事故变压器油,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符合《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要求。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事故废油、含油废水等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122120221227(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0-*????传???真:0790-*

通信地址: (略) 仰天西大道 (略) 生态环境局(*)

项目名称

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建设地点

新余阳光110kV变电站站 (略) 高新区玉龙路与纵一路交汇处,站址中心:东经115°01"38.240",北纬27°51"47.682"。

输电线 (略) 高新区,马洪—阳光110kV线路(起点:东经115°01′00.172″,北纬27°53′00.601″;终点:东经115°01′37.731″,北纬27°51′46.943″),简家—阳光110kV线路(起点:东经115°00′40.190″,北纬27°51′44.270″;

终点:东经115°01′38.041″,北纬27°51′46.943″。)

建设单位

(略) (略) (略)

环评机构

(略) 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

建设项目

概况

新余阳光110千伏输变电工 (略) 高新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余阳光110kV变电站工程、马洪22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简家11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间隔扩建工程。

新余阳光110kV变电站工程: (略) 高新区玉龙路与纵一路交汇处,建设2×63MVA主变容量(利旧),主变户外布置,GIS采用户内布置,新建110kV出线间隔2个、无功补偿4×5Mvar。

马洪22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线路起点为马洪220kV变电站110kV构架,终点为110kV阳光110kV构架。线路路径全长为4.5km,其中单回路3.35km,双回路1.15km,导线采用2×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共设塔基28基,采用110-EC21D-ZM1、110-EC21D-J3、110-EC21D-ZG1等15种塔型。

简家110kV变电站~110kV阳光变线路工程:线路起点为简家110kV变电站110kV构架,终点为110kV阳光110kV构架。线路路径全长为2.95km,其中利用马洪-阳光双回塔架设1.15km,单回塔架设1.8km,导线采用2×JL/G1A-240/30型钢芯铝绞线,共设塔基13基,采用110-EC21D-ZG1、110-EC21D-DJ、110-EC21D-ZM1等8种塔型。

间隔扩建工程:在220kV马洪电站利用原有的马硅Ⅲ线间隔并进行改造,在简家110kV变电站扩建1个出线间隔,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预留空地内进行,不另行征地,不增加运行人员。

总投资633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0.79%。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

1、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为减少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建议施工期采取如下生态保护措施:

(1)输电线路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塔基基础,在经过工业区附近采取钢管杆设计,减少占地面积。

(2)施工期临时用地应永临结合,优先利用荒地、劣地。

(3)施工占用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应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和回填利用。

(4)施工临时道路应尽可能利用机耕路、林区小路等现有道路,新建道路应严格控制道路宽度,以减少临时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6)大力宣传相关法制法规,避免施工人员擅自捕杀,规范施工人员行为,降低对动物种群动态的人为干扰。

(7)施工期应注意选择适宜的施工季节,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并准备一定数量的遮盖物,遇突发雨天、台风天气时遮盖挖填土的作业面。

(8)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功能恢复。

(9)需占用林地或采伐林木的必须依法办理使用林地审批手续或林木采伐许可手续。

(10)变电站设备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划指定位置来放置,各施工机械和设备不得随意堆放,以便能有效地控制占地面积,更好地保护原地貌。

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为减少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评价建议施工期采取如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在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

(2)施工过程中,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施工面集中且有条件的地方宜采取洒水降尘等有效措施,减少易造成大气污染的施工作业。

(3)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4)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焚烧。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3、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为尽量减少施工期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间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垃圾、弃土、弃渣,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钻浆等废弃物。

(2)施工现场如设置临时厕所的化粪池应进行防渗处理。

(3)将物料、车辆清洗废水、建筑结构养护废水集中,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4)应对砂、石料冲洗废水进行处置和循环使用,严禁排入池塘影响受纳水体的水质。

(5)施工中临时堆土点、施工场地、牵张场应远离水体,并对堆土进行拦挡和苫盖。

(6)跨越水体时采用一档跨越,塔基应远离水体。

(7)合理安排工期,抓紧时间完成施工内容,避免雨季施工。

在采取相关水环境保护措施后,线路施工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

4、施工期声环境防治措施

为减小施工噪声影响,评价建议工程施工阶段采取下列环保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作业,依法限制夜间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提前公告附近居民、企业。

(2)减少高噪声设备集中施工,施工设备合理布置。

(3)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施工机械或采取带隔声、消声设备的机械,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4)应尽早建立施工围挡等遮挡措施,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

(5)施工车辆进出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6)大型机械应交替施工,避免大型机械同时施工。

在采取上述声环境保护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是短暂的,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噪声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5、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控制措施减少并降低施工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收集,并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清运处置,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工作。

(2)在农田和经济作物区施工时,施工临时占地宜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将混凝土余料和残渣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后期土地功能的恢复。

(3)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的产生。少量的余方可在基础回填后的开挖范围内制作防沉降垫层;

(4)施工人员租住当地民房,停留时间较短,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可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

采取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

1、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没有产生地表扰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变电站及周边绿化进行养护。

运行期应严格控制输电线下方树木的砍伐。根据设计规范110kV输电线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大于4.0m的树木不砍伐,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3.0m的果树、经济作物不砍伐。因此本工程架空线路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不会对区域植物资源造成系统性影响。

2、运营期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为了进一步减缓项目运营期的电磁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

(1)输电线路设计应因地制宜选择线路型式、架设高度、杆塔塔型、导线参数、相序布置等,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2)按《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要求划定输电线路保护范围,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等以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尽量避免建设建筑物、构筑物;若在施工期间发现边导线下新增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且新增敏感建筑超过三层时,则需采取线路水平偏移或抬升架高措施,保证后期新增敏感目标处电磁环境达标。

(3)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4)将站内电器设备接地,地下设接地网,以减少电磁场场强;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均应做到接触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站内所有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接地良好,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件连接紧密,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3、运营期声环境防治措施

为进一步减小运行期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本评价提出了以下措施:

(1)主变设备选型时,应确保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电气设备及变压器,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减少因设备陈旧产生的噪声;

(2)变压器基础采用整体减震基础;

(3)输电线路设备选型,选取导线表面光滑,毛刺较少的设备,以减小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

(4)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应对变电工程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对周边区域声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降低。

4、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变电站采用雨污分流制,站区内雨水通过设置在场地上的雨水口收集,汇入地下雨水管网,由管网排出站外。

本项目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日常巡视人员和临时检修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排入变电站化粪池, (略) 政管网进入新余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输电线路运行期无污废水产生,对周围水环境无影响。

5、大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间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6、运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变压器油及废旧铅酸蓄电池。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变压器油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排放。

7、运营期环境风险防治

拟建变电站内设置1座容积为30m3的事故油池,并设置油水分离措施,收集事故变压器油,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符合《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要求。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事故废油、含油废水等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