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泰集团铁岭水泥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亚泰集团铁岭水泥有限公司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亚泰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22 年 7 月 14 日,亚泰 (略) 根据《亚泰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调查报告》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和指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提出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亚泰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 (略) 铁岭县新台子镇东孤家子村进行石灰石露天开采项目, (略) 石灰石矿东山采区二区矿区面积 *.5m2,储量为 678 万 t,年开采 50 万吨,服务年限为 14a(不含基建期)。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矿区面积 *.5m2,储量为5682.35万 t,年开采 150 万吨,服务年限为 9.37a(不含基建期)。
南山采区项目劳动定员为 25 人,其中工人 23 人,管理人员 2 人 。露天开采年工作天数为 270d,每天 1 班,每班 8h。 东山采区二采区项目劳动定员为 12 人,其中工人 10 人,管理人员 2 人 。露天开采年工作天数为 270d,每天 1 班,每班 8h。
(二)建设过程及环境保护审批情况
2011 年 3 月,该公司委托中铝 (略) (略) 环境保 (略) 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略) 环保局在 2011 年 5 月 22 日进行了批复。 批复文号《铁市环审函 [2011]14 号》。
2021 年 03 月,企业委托沈阳奥思特安全 (略) 并出具了《亚泰 (略) 石灰石矿上未南山采区、东山二采区露天矿区安全现状评 价 报 告 》 。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完 成 排 污 许 可 证 延 续 , 编 号 为*73W001P。
项目从立项至调试过程中无环境投诉、违法或处罚记录。
(三)投资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环保投资200万元,占总投资的7.14%。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针对整个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辅助设施、环保设施等。
二、工程变动情况
无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生态保护工程和设施
1、野生动物
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矿区用地,采矿生产过程中,尽量将高噪声设备放置在项目中心地带,避免和减少机械设备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矿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降尘,降低扬尘产生量,减少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影响。本项目所在的区域,野生种类较少,项目的运营不可避免地破坏栖息和生活在附近的动物生境,运营期的设备产生的噪声将影响动的栖息,使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领域减小,车辆的增加使动物的安全性下降,致使本地区野生动物包括鸟类迁移至森林深处。因此,建议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矿区用地,采矿生产过程中,尽量将高噪声设备放置在场区中心地带内,避免和减少机械设备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另外,由于采矿生产将有矿石、废石及排土场堆存,并且需采用运输车辆运输,其产生的扬尘将对野生动物的生境产生影响,即破坏绿色植物的生长,影响野生动物觅食,因此,建议企业对堆场和矿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降尘,降低扬尘产生量,减少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影响。
2、植物
该工程占用面积大,破坏林地。企业在矿山开采时,采取边开采边恢复措施,对开采过的场地填平,并进行植树造林,树种采取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栽种,可先种植速生树种等;同时,闭矿后,在矿山采场、堆场等占地内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可对本项目开采过程造成的生物量损失进行补偿,则在整体区域环境上,林木蓄积量及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生物多样性
该工程为露天开采,涉及砍伐树木,引起小尺度的局部生境的差异性,但是物种分布具有不均性和生存空间的点间的差异,不会对该区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但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因噪音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等均会对物种生境带来间接的影响,可能迫使导致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发生改变,影响开采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在开采区近距离内动物资源将明显减少,但在大区域环境上,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4、生态效能
该工程为露天开采,涉及砍伐树林,因此对该区域生态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生态补偿措施和闭矿后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将对生态效能损失进行有效的补偿,并逐渐得到恢复。
5、景观
本项目为露天开采,需要砍伐树林,同时堆场等设施需要占用林地,因此对景观有一定的影响。闭矿后,在堆场等占地内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将彻底恢复自然景观。
(二)污染防治措施和处置设施
1、废气:
用潜孔钻机打深孔时为湿式作业,每台钻机都配备了收尘器,同时采用洒水抑尘。爆破前向爆破现场洒水,使地面保持潮湿,有效抑制粉尘飞扬。采取了降低料斗高度和背风装卸的措施。大风天气时,向地表裸露矿区、毛石堆放场用喷头湿度喷水润土,减少扬尘。优化运输路线,避开村庄敏感点。运输道路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潮湿。
2、废水
目前修建了边沟和沉淀池。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不外排。
3、噪声
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夜间不进行爆破、运输的操作。施工机械安装在项目中心地带。在爆破作业时候,严格堵孔质量,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等工程措施,对工作人员配置听力器,严格控制爆破作业中的安全防护距离,并在规定时间进行爆破。优化运输路线,尽可能避开村庄等噪声敏感点。运输车辆路过沿途敏感点,应尽量减少鸣喇叭,特别是午休时间。车辆严禁超载并应限速,禁止夜间运输。
4、固废
职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废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排土场,用于项目边开采边修复。废石除修路,填垫场地、填垫采空区外,其余全部利用,无废石堆场。空压机和挖掘机进行维护保养时,由维护保养厂家用拖车拖走至厂家进行维护保养。不产生废机油。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4.1 工况记录
验收监测期间,经实际检查认为,该项目环保设施安装、施工质量良好,运行稳定、正常。各种环保设施都有专门的运行、检修和管理机构,并有运行、检修、维护记录,环保设施运转率达 100%。
4.2 生态保护工程和设施运行效果
矿山开采方式由上至下、由顶至底,分层进行开采,采用深孔爆破,机械二次破碎,机械铲装,自卸汽车运输。采用边开采边恢复的措施。矿山剥离的表土堆放在矿区临时堆土场用于已开采矿区的修复。生产过程中严格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内进行开采。开采矿区边界设置排水沟,沿矿区运输道路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采场进入道路一侧设置的沉淀池,冲刷雨水沉淀后回用于矿区道路洒水。
4.3 污染防治和处置设施处理效果
(一)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受亚泰 (略) 委托,辽宁研继环境 (略) 于2022 年 07 月 01、02 日对本项目进行验收监测,监测期间生产工况符合验收监测要求,无不良天气等因素影响,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监测结果可以反应正常排污状况。
辽宁研继环境 (略) 出具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LNYJ-HY-2022-0701)中的监测结论表明:
1、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结果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 表 3 限值要求。
2、厂界噪声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要求。
(二)环保设施去除效率
1、噪声治理设施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消、隔声及减震措施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2、固体废物治理设施
项目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矿区周边噪声、粉尘、爆破影响范围内敏感目标及运输路线两侧受噪声、粉尘影响村庄村民等。噪声影响范围 200m,粉尘影响范围 100m,爆破警戒范围顺坡 300m,背坡 200m。对生态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该矿山为露天开采,根据矿山的开采设计,该矿山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露天采场、废石堆场。露天采场、废石堆场等工程占用林地,会使现有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上本着工程措施与治污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区地貌类型,工程总体布置及施工特性,确定本档案水土防治区为四个防治区,即采矿场防治区、运输道路防治区、粉尘污染防治区、爆破飞石防治区。
采矿场防治区工程措施:项目区达到服务年限后,对采区开采平台的裸露岩石进行覆土,覆土厚度 0.5m;绿化措施:对采区开采平台的裸露岩面进行覆土平整后,人工播灌木种子,树种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
运输道路防治区:工程措施:在运输道路南侧修建排水沟,与山脚下排水沟相连。 绿化措施:运行期在运输道路外侧栽植防护林,防护林选择耐旱、抗尘性能好的本地物种。运行期结束后在道路区域绿化植树恢复植被,防护林选择耐旱、抗尘性能好的本地物种。
直接影响防治区:在采矿场运行期应对直接影响范围内的草木进行定期洒水,清洗草木上的粉尘。
爆破飞石防治措施:由于爆破飞石可能埋压该区地表和植被,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草、木枯萎,因此应于爆破间歇期及时将飞石用人工清理至临时堆放场地,清理时注意不要践踏和碾压植被,同时对本区域内的受损植被进行补植,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矿山开采初期对采矿场四周栽植乔木,起到挡风防尘作用,树种选择适宜本地气候且生长迅速的树种。
本矿山所在区域森林资源丰富,该工程占用面积大,破坏林地。建议企业在矿山开采时,采取边开采边恢复措施,对开采过的场地填平,并进行植树造林,树种可采取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栽种,可先种植速生树种等;同时,闭矿后,在矿山采场、堆场等占地内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可对本项目开采过程造成的生物量损失进行补偿,则在整体区域环境上,林木蓄积量及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环境质量无较大变化,项目产生的厂界噪声、环境空气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六、验收结论
经核查,本项目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验收不合格情形存在,基本符合环评报告表及审批文件要求的内容。
七、后续要求
(一) 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及环保档案。
(二) 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做好运行记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
亚泰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2022 年 7 月 14 日,亚泰 (略) 根据《亚泰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验收调查报告》并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和指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提出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亚泰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 (略) 铁岭县新台子镇东孤家子村进行石灰石露天开采项目, (略) 石灰石矿东山采区二区矿区面积 *.5m2,储量为 678 万 t,年开采 50 万吨,服务年限为 14a(不含基建期)。 (略) 石灰石矿南山采区矿区面积 *.5m2,储量为5682.35万 t,年开采 150 万吨,服务年限为 9.37a(不含基建期)。
南山采区项目劳动定员为 25 人,其中工人 23 人,管理人员 2 人 。露天开采年工作天数为 270d,每天 1 班,每班 8h。 东山采区二采区项目劳动定员为 12 人,其中工人 10 人,管理人员 2 人 。露天开采年工作天数为 270d,每天 1 班,每班 8h。
(二)建设过程及环境保护审批情况
2011 年 3 月,该公司委托中铝 (略) (略) 环境保 (略) 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略) 环保局在 2011 年 5 月 22 日进行了批复。 批复文号《铁市环审函 [2011]14 号》。
2021 年 03 月,企业委托沈阳奥思特安全 (略) 并出具了《亚泰 (略) 石灰石矿上未南山采区、东山二采区露天矿区安全现状评 价 报 告 》 。 2020 年 11 月 19 日 完 成 排 污 许 可 证 延 续 , 编 号 为*73W001P。
项目从立项至调试过程中无环境投诉、违法或处罚记录。
(三)投资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环保投资200万元,占总投资的7.14%。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针对整个南山采区、东山采区二区工程,包括主体工程、辅助设施、环保设施等。
二、工程变动情况
无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生态保护工程和设施
1、野生动物
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矿区用地,采矿生产过程中,尽量将高噪声设备放置在项目中心地带,避免和减少机械设备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矿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降尘,降低扬尘产生量,减少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影响。本项目所在的区域,野生种类较少,项目的运营不可避免地破坏栖息和生活在附近的动物生境,运营期的设备产生的噪声将影响动的栖息,使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领域减小,车辆的增加使动物的安全性下降,致使本地区野生动物包括鸟类迁移至森林深处。因此,建议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矿区用地,采矿生产过程中,尽量将高噪声设备放置在场区中心地带内,避免和减少机械设备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另外,由于采矿生产将有矿石、废石及排土场堆存,并且需采用运输车辆运输,其产生的扬尘将对野生动物的生境产生影响,即破坏绿色植物的生长,影响野生动物觅食,因此,建议企业对堆场和矿区道路进行定期洒水降尘,降低扬尘产生量,减少本项目运营过程中对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影响。
2、植物
该工程占用面积大,破坏林地。企业在矿山开采时,采取边开采边恢复措施,对开采过的场地填平,并进行植树造林,树种采取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栽种,可先种植速生树种等;同时,闭矿后,在矿山采场、堆场等占地内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可对本项目开采过程造成的生物量损失进行补偿,则在整体区域环境上,林木蓄积量及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生物多样性
该工程为露天开采,涉及砍伐树木,引起小尺度的局部生境的差异性,但是物种分布具有不均性和生存空间的点间的差异,不会对该区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但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因噪音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等均会对物种生境带来间接的影响,可能迫使导致部分动物的栖息环境发生改变,影响开采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在开采区近距离内动物资源将明显减少,但在大区域环境上,不会发生明显改变。
4、生态效能
该工程为露天开采,涉及砍伐树林,因此对该区域生态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生态补偿措施和闭矿后生态补偿措施的实施,将对生态效能损失进行有效的补偿,并逐渐得到恢复。
5、景观
本项目为露天开采,需要砍伐树林,同时堆场等设施需要占用林地,因此对景观有一定的影响。闭矿后,在堆场等占地内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将彻底恢复自然景观。
(二)污染防治措施和处置设施
1、废气:
用潜孔钻机打深孔时为湿式作业,每台钻机都配备了收尘器,同时采用洒水抑尘。爆破前向爆破现场洒水,使地面保持潮湿,有效抑制粉尘飞扬。采取了降低料斗高度和背风装卸的措施。大风天气时,向地表裸露矿区、毛石堆放场用喷头湿度喷水润土,减少扬尘。优化运输路线,避开村庄敏感点。运输道路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潮湿。
2、废水
目前修建了边沟和沉淀池。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不外排。
3、噪声
尽量使用低噪声设备,夜间不进行爆破、运输的操作。施工机械安装在项目中心地带。在爆破作业时候,严格堵孔质量,采用多排孔微差爆破等工程措施,对工作人员配置听力器,严格控制爆破作业中的安全防护距离,并在规定时间进行爆破。优化运输路线,尽可能避开村庄等噪声敏感点。运输车辆路过沿途敏感点,应尽量减少鸣喇叭,特别是午休时间。车辆严禁超载并应限速,禁止夜间运输。
4、固废
职工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废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排土场,用于项目边开采边修复。废石除修路,填垫场地、填垫采空区外,其余全部利用,无废石堆场。空压机和挖掘机进行维护保养时,由维护保养厂家用拖车拖走至厂家进行维护保养。不产生废机油。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运行效果
4.1 工况记录
验收监测期间,经实际检查认为,该项目环保设施安装、施工质量良好,运行稳定、正常。各种环保设施都有专门的运行、检修和管理机构,并有运行、检修、维护记录,环保设施运转率达 100%。
4.2 生态保护工程和设施运行效果
矿山开采方式由上至下、由顶至底,分层进行开采,采用深孔爆破,机械二次破碎,机械铲装,自卸汽车运输。采用边开采边恢复的措施。矿山剥离的表土堆放在矿区临时堆土场用于已开采矿区的修复。生产过程中严格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内进行开采。开采矿区边界设置排水沟,沿矿区运输道路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采场进入道路一侧设置的沉淀池,冲刷雨水沉淀后回用于矿区道路洒水。
4.3 污染防治和处置设施处理效果
(一)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受亚泰 (略) 委托,辽宁研继环境 (略) 于2022 年 07 月 01、02 日对本项目进行验收监测,监测期间生产工况符合验收监测要求,无不良天气等因素影响,监测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监测结果可以反应正常排污状况。
辽宁研继环境 (略) 出具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LNYJ-HY-2022-0701)中的监测结论表明:
1、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结果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 表 3 限值要求。
2、厂界噪声
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要求。
(二)环保设施去除效率
1、噪声治理设施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消、隔声及减震措施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排放限值要求。
2、固体废物治理设施
项目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周围无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动植物栖息地、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矿区周边噪声、粉尘、爆破影响范围内敏感目标及运输路线两侧受噪声、粉尘影响村庄村民等。噪声影响范围 200m,粉尘影响范围 100m,爆破警戒范围顺坡 300m,背坡 200m。对生态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该矿山为露天开采,根据矿山的开采设计,该矿山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露天采场、废石堆场。露天采场、废石堆场等工程占用林地,会使现有地形地貌发生改变。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上本着工程措施与治污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区地貌类型,工程总体布置及施工特性,确定本档案水土防治区为四个防治区,即采矿场防治区、运输道路防治区、粉尘污染防治区、爆破飞石防治区。
采矿场防治区工程措施:项目区达到服务年限后,对采区开采平台的裸露岩石进行覆土,覆土厚度 0.5m;绿化措施:对采区开采平台的裸露岩面进行覆土平整后,人工播灌木种子,树种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种类,
运输道路防治区:工程措施:在运输道路南侧修建排水沟,与山脚下排水沟相连。 绿化措施:运行期在运输道路外侧栽植防护林,防护林选择耐旱、抗尘性能好的本地物种。运行期结束后在道路区域绿化植树恢复植被,防护林选择耐旱、抗尘性能好的本地物种。
直接影响防治区:在采矿场运行期应对直接影响范围内的草木进行定期洒水,清洗草木上的粉尘。
爆破飞石防治措施:由于爆破飞石可能埋压该区地表和植被,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草、木枯萎,因此应于爆破间歇期及时将飞石用人工清理至临时堆放场地,清理时注意不要践踏和碾压植被,同时对本区域内的受损植被进行补植,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矿山开采初期对采矿场四周栽植乔木,起到挡风防尘作用,树种选择适宜本地气候且生长迅速的树种。
本矿山所在区域森林资源丰富,该工程占用面积大,破坏林地。建议企业在矿山开采时,采取边开采边恢复措施,对开采过的场地填平,并进行植树造林,树种可采取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栽种,可先种植速生树种等;同时,闭矿后,在矿山采场、堆场等占地内采取必要的生态恢复措施,可对本项目开采过程造成的生物量损失进行补偿,则在整体区域环境上,林木蓄积量及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根据监测结果,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周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环境质量无较大变化,项目产生的厂界噪声、环境空气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六、验收结论
经核查,本项目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验收不合格情形存在,基本符合环评报告表及审批文件要求的内容。
七、后续要求
(一) 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及环保档案。
(二) 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做好运行记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