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衡阳市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拟审批公示


经审议,**日,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34-*

联系地址: (略) 珠晖区湖北路湖北里10-1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

建设地点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

建设单位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略)

项目概况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规划新建高中压调压柜2座、城区中压燃气干管133km(设计压力0.4MPa,材质为钢管与PE管)、中压支管PE管133km(设计压力0.4MPa,材质为PE管)、工业专业调压柜14座、庭院调压柜14座、楼栋调压箱110座,输气规模为1.61×108Nm3/a。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1)在建设过程中,须做好防护,尤其要加强施工区污废水、泥浆的管控。施工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场地,以防施工废料等随雨水进入水体,造成淤塞和水质污染。加强施工期路材料的管理,妥善放置,及时清理,以防对水质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保护植物,应采取尽量移栽的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在各线路工程点设置宣传牌,加强动植物保护宣传,警示不要捕捉动物。

2)增加施工期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 (略)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关于印发《 (略) 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规定,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筑施工工地要按规范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等要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要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要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要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3)应在项目区修建临时排水沉沙系统,以防止项目区内的雨水挟带泥沙直接冲刷项 (略) 道路、绿化带, (略) 政排水系统,同时可防止区外雨水对项目建设区的裸露面冲刷。临时排 (略) 政排水系统的入口,与永久排水系统的入口一致,在项目排水口处布置浆砌砖沉沙措施。

4)在施工区域树立彩钢板,可形成整体感,又可挡住区内泥沙外流或造成尘土飞扬。

(2)废气

项目施工过程产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管道焊接防腐及补焊作业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其中施工扬尘通过采取硬化道路、定时撒水抑尘、避免车辆超载,密闭或遮盖运输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管道焊接防腐及补焊作业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通过大气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3)废水

1)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期施工人员居住主要租用当地居民民房,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通过租用民房的排污系统进行排污处理。

2)清管试压排放的废水:本项目管道试压废水经收集后用于道路洒水抑尘。

3)穿越段施工废水:

A、开挖施工:①采取开挖方式施工时,建设单位应该对本项目的线路选择及沟渠穿越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功能和类型,同时要取得水利部门、规划部门、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认可,在施工期间尽量使地表水水质的影响降至最低;②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管沟开挖、临时道路修建、沟渠穿越施工应避开雨季,减少水土流失和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③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施工;④严格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施工时间;⑤禁止向水体排放一切污染物;⑥在穿越沟渠附近禁止给施工机械加油或存放油品储罐,禁止在水塘内内清洗施工机械或车辆。机械设备若有漏油现象要及时清理散落机油。

B、定向钻 :①禁止向水体内排放一切污染物。②禁止在施工场地建临时厕所,防止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河道。③在穿越河流的两堤外堤脚内禁止给施工机械加油、存放油品储罐,禁止在河流主流区和漫流区内清洗施工机械、车辆和排放污水。④防止设备漏油遗撒在水体里。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在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底部铺防漏油布,并在重点地方设立接油盘等,同时及时清理漏油。⑤泥浆池要按照规范设立,防止雨水冲刷外溢,泥浆池底要采用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保证泥浆不渗入地下。⑥施工多余土方可用于沿岸护堤,不得随意弃置。⑦施工结束后要尽快恢复出、入土场地的原貌,减少水土流失。⑧泥浆池底部和四周应铺有PVC材料,防止污水下渗。施工结束后剩余的泥浆无回收、再利用价值,经泥浆 (略) 定期清运至弃渣场处置,并在施工结束后对泥浆池恢复原有地貌和土地利用属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4)管道敷设:通过对施工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妥善处置,对施工材料堆放严格管理,及时填埋开挖土方,加强穿越河流的施工管理,对于邻近河流水体的施工区,应在施工区边界设立截流沟,防治施工区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体等。

(4)噪声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施工时间安排在昼间,夜间减少施工量或不施工。管线经过50m范围内近距离居民点时,夜间禁止施工。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3)建立临时声屏障,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适当建立单面声屏障。

4)管线运输、吊装应安排在昼间进行,施工车辆路过居民时,禁止鸣笛。

(5)固废

1)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废弃泥浆:①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配浆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置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金属结构的泥浆槽内,不得向环境中溢流。②施工前需在两岸出入土点附近分别挖好泥浆池,池底进行防渗。泥浆池的位置应选择出入土点较近处,并且适合永久储存泥浆。每个泥浆池的表层土单独堆放,用于恢复原有地貌。③施工期间,从钻孔返回的泥浆过滤出钻屑和杂质后,尽可能重复利用,减少废弃泥浆的产生量。④施工期间严格操作规程,合理制定操作参数,防止施工过程出现跑浆等事故。⑤泥浆池底部和四周应铺有PVC材料,防止污水下渗。施工结束后剩余的泥浆无回收、再利用价值,经泥浆池收 (略) 定期清运,并在施工结束后对泥浆池恢复原有地貌和土地利用属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3)工程弃土: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项目施工产生的 (略) 清运。

4)施工废料: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

二、运营期

(1)地下水:①管道投产前按要求试压、检查焊缝质量,以保证施工质量;②对管道采取防腐措施和定期防腐检测。根据管道所通过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运行过程中,定期发送检测球,对管道壁厚及焊缝的情况进行监测,尽早发现管线存在的问题;③作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工作,加强与水文气象、地震部门的信息沟通,制定有关应对措施;④加强对岗位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⑤管道上方禁止新建、扩建公路交叉、管道交叉、通信及电力电缆交叉等;⑥设立管道安全防护带。管道安全防护带内禁止挖沟、取土、开山采石、采矿盖房、建打谷场、蔬菜大棚、饲养场、猪圈等其它构筑物,禁止种植果树(林)及其它根深作物、打桩、堆放大宗物资及其它影响管道巡线和管道维护的物体;⑦防护工作需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⑧管道穿越区段阀室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防止事故发生。

(2)环境风险

1)管道的运营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在生产指挥系统的统一调度下安全合理地组织生产;

2)管理操作规程中,必须明确提出组织管道安全操作的作业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①工程的工艺流程图及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等操作工艺指标;

②岗位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③管道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范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报告程序;

④防火、防爆、防泄漏、防堵、防凝安全要求;

3)工程试运营前必须设置抢险中心,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抢险救灾队*,配备必要的先进设施,保证具有高度机动性。事故状态下必须能够及时到位,抢险器具必须配备完善。抢修队*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科学、合理。特别是工程开工初期,事故发生可能比较频繁,抢险救灾显得尤为重要;

4)做好突发事件下气量调节工作。在总控制中心,必须制定应付突发事件的方案,当管道爆管等突发时,利用管内余气给某些急需天然气的用户。突发事故时气量调节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对生产连续性不太强的用户适当减少供应量,以供给其它连续性强的用户;

②通讯联络突然中断时,参照一定压力参数,确定调压柜的上、下限压力,允许在规定范围内自行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全线正常平稳供气;

③输气管道内天然气放空或吹扫时,一般情况下要点火排放,特殊情况下不能点火燃烧时,应根据放空气量多少和时间长短划定安全区,区内禁止烟火,阻断交通;

5)管道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经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营;

6)输入的天然气气质必须符合《天然气》(GB17820-2018)的要求,否则不得进入管道输送;

7)管道积水时必须及时清理排放,清除清管积水。管道清管作业既是提高输送能力的措施,也是排除管内污物和积液、防止腐蚀的一项有效措施,在《长输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规程》(SY/T6383-1999)中有相关规定,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在投产的初期阶段;

8)项目运维单位应制定燃气泄漏检查计划, (略) 燃气管线的发展,以及在日常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泄漏检查计划以及人员和设备配臵等。

9)建设单位应加强与当地相关规划管理部门的沟通,协助规划部门做好管道、调压柜周边的规划。搞好与沿线群众关系,确保管道安全。按《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要求,本项目燃气穿越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围内不得有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易燃易爆物品,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构)筑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等活动。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m范围内,不得有爆破、开山等有可能破坏管道的活动;

10)埋地燃气管道穿越河流处应有路面标志,路面标志的间隔不宜大于200m,路面标志不得缺损,与实际管位应当相符,字迹应清晰可见。项目建设单位应全程不间断做好施工现场的监护工作,发现有危害管道的施工行为应及时制止;

11)输气管道的大量日常工作是管道和通讯线路的维护和保养。要管好该管道和线路必须实行专业化队*与群众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巡线人员一般是定期巡检,而沿线群众则是常年处于管道沿线,多数问题还要靠沿线群众。因此要搞好与管道沿线的群众及地方政府的关系,争取当地政府对管道维护工作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明白该管道的重要性,高压的危险性;

12)人为活动较多的管道段,应增设安全警示标牌标志等;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需对三桩及警示牌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同时,加强管道安全巡检和防腐层检漏工作,定期对管道工程进行维护,以确保管道安全;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要组织当地居民学习发生事故时的应急知识,有条件的可组织当地居民参加应急预案演练。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衡珠环评〔2022〕10号报告表


经审议,**日,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34-*

联系地址: (略) 珠晖区湖北路湖北里10-1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

建设地点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

建设单位

(略)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略)

项目概况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规划新建高中压调压柜2座、城区中压燃气干管133km(设计压力0.4MPa,材质为钢管与PE管)、中压支管PE管133km(设计压力0.4MPa,材质为PE管)、工业专业调压柜14座、庭院调压柜14座、楼栋调压箱110座,输气规模为1.61×108Nm3/a。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

1)在建设过程中,须做好防护,尤其要加强施工区污废水、泥浆的管控。施工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场地,以防施工废料等随雨水进入水体,造成淤塞和水质污染。加强施工期路材料的管理,妥善放置,及时清理,以防对水质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保护植物,应采取尽量移栽的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在各线路工程点设置宣传牌,加强动植物保护宣传,警示不要捕捉动物。

2)增加施工期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 (略)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关于印发《 (略) 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7年)的通知规定,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建筑施工工地要按规范设置硬质围挡,并采取有效防尘降尘措施。建筑土方、工程渣土等要及时清运;在场地内堆存的,要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要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要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

3)应在项目区修建临时排水沉沙系统,以防止项目区内的雨水挟带泥沙直接冲刷项 (略) 道路、绿化带, (略) 政排水系统,同时可防止区外雨水对项目建设区的裸露面冲刷。临时排 (略) 政排水系统的入口,与永久排水系统的入口一致,在项目排水口处布置浆砌砖沉沙措施。

4)在施工区域树立彩钢板,可形成整体感,又可挡住区内泥沙外流或造成尘土飞扬。

(2)废气

项目施工过程产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管道焊接防腐及补焊作业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其中施工扬尘通过采取硬化道路、定时撒水抑尘、避免车辆超载,密闭或遮盖运输等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管道焊接防腐及补焊作业废气、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通过大气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3)废水

1)施工生活污水:本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期施工人员居住主要租用当地居民民房,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通过租用民房的排污系统进行排污处理。

2)清管试压排放的废水:本项目管道试压废水经收集后用于道路洒水抑尘。

3)穿越段施工废水:

A、开挖施工:①采取开挖方式施工时,建设单位应该对本项目的线路选择及沟渠穿越点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功能和类型,同时要取得水利部门、规划部门、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认可,在施工期间尽量使地表水水质的影响降至最低;②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管沟开挖、临时道路修建、沟渠穿越施工应避开雨季,减少水土流失和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③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施工;④严格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施工时间;⑤禁止向水体排放一切污染物;⑥在穿越沟渠附近禁止给施工机械加油或存放油品储罐,禁止在水塘内内清洗施工机械或车辆。机械设备若有漏油现象要及时清理散落机油。

B、定向钻 :①禁止向水体内排放一切污染物。②禁止在施工场地建临时厕所,防止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河道。③在穿越河流的两堤外堤脚内禁止给施工机械加油、存放油品储罐,禁止在河流主流区和漫流区内清洗施工机械、车辆和排放污水。④防止设备漏油遗撒在水体里。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在易发生泄漏的设备底部铺防漏油布,并在重点地方设立接油盘等,同时及时清理漏油。⑤泥浆池要按照规范设立,防止雨水冲刷外溢,泥浆池底要采用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保证泥浆不渗入地下。⑥施工多余土方可用于沿岸护堤,不得随意弃置。⑦施工结束后要尽快恢复出、入土场地的原貌,减少水土流失。⑧泥浆池底部和四周应铺有PVC材料,防止污水下渗。施工结束后剩余的泥浆无回收、再利用价值,经泥浆 (略) 定期清运至弃渣场处置,并在施工结束后对泥浆池恢复原有地貌和土地利用属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4)管道敷设:通过对施工弃渣、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妥善处置,对施工材料堆放严格管理,及时填埋开挖土方,加强穿越河流的施工管理,对于邻近河流水体的施工区,应在施工区边界设立截流沟,防治施工区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体等。

(4)噪声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施工时间安排在昼间,夜间减少施工量或不施工。管线经过50m范围内近距离居民点时,夜间禁止施工。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3)建立临时声屏障,在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适当建立单面声屏障。

4)管线运输、吊装应安排在昼间进行,施工车辆路过居民时,禁止鸣笛。

(5)固废

1)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2)废弃泥浆:①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配浆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置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金属结构的泥浆槽内,不得向环境中溢流。②施工前需在两岸出入土点附近分别挖好泥浆池,池底进行防渗。泥浆池的位置应选择出入土点较近处,并且适合永久储存泥浆。每个泥浆池的表层土单独堆放,用于恢复原有地貌。③施工期间,从钻孔返回的泥浆过滤出钻屑和杂质后,尽可能重复利用,减少废弃泥浆的产生量。④施工期间严格操作规程,合理制定操作参数,防止施工过程出现跑浆等事故。⑤泥浆池底部和四周应铺有PVC材料,防止污水下渗。施工结束后剩余的泥浆无回收、再利用价值,经泥浆池收 (略) 定期清运,并在施工结束后对泥浆池恢复原有地貌和土地利用属性,对环境影响较小。

3)工程弃土: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项目施工产生的 (略) 清运。

4)施工废料: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有偿清运。

二、运营期

(1)地下水:①管道投产前按要求试压、检查焊缝质量,以保证施工质量;②对管道采取防腐措施和定期防腐检测。根据管道所通过地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地质条件,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运行过程中,定期发送检测球,对管道壁厚及焊缝的情况进行监测,尽早发现管线存在的问题;③作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工作,加强与水文气象、地震部门的信息沟通,制定有关应对措施;④加强对岗位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⑤管道上方禁止新建、扩建公路交叉、管道交叉、通信及电力电缆交叉等;⑥设立管道安全防护带。管道安全防护带内禁止挖沟、取土、开山采石、采矿盖房、建打谷场、蔬菜大棚、饲养场、猪圈等其它构筑物,禁止种植果树(林)及其它根深作物、打桩、堆放大宗物资及其它影响管道巡线和管道维护的物体;⑦防护工作需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⑧管道穿越区段阀室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防止事故发生。

(2)环境风险

1)管道的运营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标准,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在生产指挥系统的统一调度下安全合理地组织生产;

2)管理操作规程中,必须明确提出组织管道安全操作的作业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①工程的工艺流程图及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等操作工艺指标;

②岗位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③管道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范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报告程序;

④防火、防爆、防泄漏、防堵、防凝安全要求;

3)工程试运营前必须设置抢险中心,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抢险救灾队*,配备必要的先进设施,保证具有高度机动性。事故状态下必须能够及时到位,抢险器具必须配备完善。抢修队*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科学、合理。特别是工程开工初期,事故发生可能比较频繁,抢险救灾显得尤为重要;

4)做好突发事件下气量调节工作。在总控制中心,必须制定应付突发事件的方案,当管道爆管等突发时,利用管内余气给某些急需天然气的用户。突发事故时气量调节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对生产连续性不太强的用户适当减少供应量,以供给其它连续性强的用户;

②通讯联络突然中断时,参照一定压力参数,确定调压柜的上、下限压力,允许在规定范围内自行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全线正常平稳供气;

③输气管道内天然气放空或吹扫时,一般情况下要点火排放,特殊情况下不能点火燃烧时,应根据放空气量多少和时间长短划定安全区,区内禁止烟火,阻断交通;

5)管道施工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经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营;

6)输入的天然气气质必须符合《天然气》(GB17820-2018)的要求,否则不得进入管道输送;

7)管道积水时必须及时清理排放,清除清管积水。管道清管作业既是提高输送能力的措施,也是排除管内污物和积液、防止腐蚀的一项有效措施,在《长输天然气管道清管作业规程》(SY/T6383-1999)中有相关规定,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在投产的初期阶段;

8)项目运维单位应制定燃气泄漏检查计划, (略) 燃气管线的发展,以及在日常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泄漏检查计划以及人员和设备配臵等。

9)建设单位应加强与当地相关规划管理部门的沟通,协助规划部门做好管道、调压柜周边的规划。搞好与沿线群众关系,确保管道安全。按《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要求,本项目燃气穿越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围内不得有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易燃易爆物品,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构)筑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等活动。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m范围内,不得有爆破、开山等有可能破坏管道的活动;

10)埋地燃气管道穿越河流处应有路面标志,路面标志的间隔不宜大于200m,路面标志不得缺损,与实际管位应当相符,字迹应清晰可见。项目建设单位应全程不间断做好施工现场的监护工作,发现有危害管道的施工行为应及时制止;

11)输气管道的大量日常工作是管道和通讯线路的维护和保养。要管好该管道和线路必须实行专业化队*与群众性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巡线人员一般是定期巡检,而沿线群众则是常年处于管道沿线,多数问题还要靠沿线群众。因此要搞好与管道沿线的群众及地方政府的关系,争取当地政府对管道维护工作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宣传工作,明白该管道的重要性,高压的危险性;

12)人为活动较多的管道段,应增设安全警示标牌标志等;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需对三桩及警示牌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同时,加强管道安全巡检和防腐层检漏工作,定期对管道工程进行维护,以确保管道安全;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要组织当地居民学习发生事故时的应急知识,有条件的可组织当地居民参加应急预案演练。


(略) 茶山坳、滨江、武广新区天然气利用工程衡珠环评〔2022〕10号报告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