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防范指南-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养老诈骗防范指南-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保健培训和产品推介、直播陪护等各种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老年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守护好老百姓“养老钱”,增强老年人防骗意识,不给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空间,省民政厅制作了养老诈骗防范指南,提醒广大老年人、家属、全社会,共同筑牢防范养老诈骗的安全防线,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快来看看这些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提高防范意识吧!

主要诈骗类型:

1.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不法分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养老床位等形式,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非法占有老人钱财。

2.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 (略) 、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进行非法集资。

3.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不法分子通过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4.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用“以房养老”、“倒按揭”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再将所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老年人前期可能获得一定收益,而后骗子携款潜逃,老年人往往房财两空。

5.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主要表现为虚构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具体要求和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名义,收取老年人代办费。

6.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假借免费诊疗、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常见诈骗形式:

1.“预付费”骗局

部分问题养老机构利用“预付卡”、“贵宾卡”、“会员卡”等形式,诱导老人先交钱,后入住,提前高额充值预付,并许以高标准服务以及高利润投资回报。这种高预付加高投资回报的养老模式,存在相当风险。

2.“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诈骗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诈骗。

3.“投资理财”骗局

通过赠送小礼物等,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卷款潜逃。

4.“低价旅游”骗局

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和节俭的生活台的老年人,建议不要在微信、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只存少量零钱,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避免受骗后造成大量损失。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能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遇到养老诈骗如何举报?

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已开通“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广泛接收群众举报线索。

安徽民政提醒广大老年朋友:

个人信息需保密,投资汇款别大意。

天上不会掉馅饼,老年朋友别轻信。

不贪不给不能忘,及时举报别上当。

热线一二三三七,惩治骗子不姑息。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网络知识不足、辨识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保健培训和产品推介、直播陪护等各种手段设置陷阱、诱导消费,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

养老诈骗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老年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守护好老百姓“养老钱”,增强老年人防骗意识,不给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空间,省民政厅制作了养老诈骗防范指南,提醒广大老年人、家属、全社会,共同筑牢防范养老诈骗的安全防线,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快来看看这些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提高防范意识吧!

主要诈骗类型:

1.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不法分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养老床位等形式,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非法占有老人钱财。

2.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主要表现为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 (略) 、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进行非法集资。

3.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不法分子通过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4.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用“以房养老”、“倒按揭”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再将所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老年人前期可能获得一定收益,而后骗子携款潜逃,老年人往往房财两空。

5.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主要表现为虚构夸大保险项目收益,隐瞒保险理赔具体要求和程序,设置陷阱,诱导消费。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以代办“提前退休”、“养老保险”等名义,收取老年人代办费。

6.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假借免费诊疗、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老年人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常见诈骗形式:

1.“预付费”骗局

部分问题养老机构利用“预付卡”、“贵宾卡”、“会员卡”等形式,诱导老人先交钱,后入住,提前高额充值预付,并许以高标准服务以及高利润投资回报。这种高预付加高投资回报的养老模式,存在相当风险。

2.“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诈骗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诈骗。

3.“投资理财”骗局

通过赠送小礼物等,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卷款潜逃。

4.“低价旅游”骗局

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和节俭的生活台的老年人,建议不要在微信、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只存少量零钱,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避免受骗后造成大量损失。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能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遇到养老诈骗如何举报?

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已开通“养老诈骗”举报通道,广泛接收群众举报线索。

安徽民政提醒广大老年朋友:

个人信息需保密,投资汇款别大意。

天上不会掉馅饼,老年朋友别轻信。

不贪不给不能忘,及时举报别上当。

热线一二三三七,惩治骗子不姑息。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