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2022年12月
目录
前言.............................................3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7
一、商贸物流业 14
二、文化旅游业 16
三、房地产业 16
第二节 促进三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 17
一、数字经济服务业 19
二、现代金融服务业 22
三、健康养老服务业 23
第三节 推动八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23
一、商务服务业 24
二、科技服务业 24
三、家政服务业 24
四、教育培训服务业 25
五、汽车租赁业 25
六、法律服务业 25
七、环境治理服务业 26
八、中介服务业 26
第四章 保障措施 27
一、创新体制机制 27
二、优化空间布局 27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 27
五、提升品牌竞争力 28
六、 (略) 场活力 28
七、培育创新人才 28
八、强化组织协调 29
九、强化项目支撑 29
十、加强监督评估 2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也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新常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适应对外开放、实现区域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为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牢“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楚雄州“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元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元谋实际,编制《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元谋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全县“十四五”期间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机遇挑战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元谋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聚焦重点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成为元谋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GDP达45300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69亿元,年均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亿元,年均增长2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651元和14671元,年均增长分别达7.46%和8.8%;三次产业产值分别达24.9亿元、29.8亿元、41.4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74倍、2.58倍、1.9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30.7:24.7:44.6调整为2020年的25.9:31:43.1。
2020年末,全县服务业企业发展到2646户,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488户,住宿餐饮228户,房地产77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8户,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活动75户,交通运输仓储业111户,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89户,金融服务业49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85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7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8户。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到11户,占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9户的12% 。
元谋县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略)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先进县称号, (略) 级生态文明县, (略) 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略) “一县一业”创建示范县、国家特色优势产业蔬菜集群重点县称号。凤凰湖公园、浪巴铺土林、“元谋人”世界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 (略) 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成效显著,累计获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81个,获商标注册农产品88个。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比达2.0 :1。制繁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累计进行各类蔬菜品种实验研究2685个,完成全国育种项目86个,先后 (略) (区、市) (略) (略) 所和种业企业,实现元谋绿色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累计完成工业投资额46亿元,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2户,实现园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六个一”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8.18亿元,荣获“云南县域电商十佳县”称号,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
一、面临的机遇
(略) 推动滇中崛起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云
南省 (略) 群 (略)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略) 群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 (略) 群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 (略) 群人口和经济密度将进一步提高,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 (略) 将奋力推动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快追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3个10%”的差距,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 (略) 人口集聚、城市品质提升及工业高质量发展,将为现代服务业培育竞争新优势提供动力源泉。
消费需求升级加速服务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建设消费旺盛 (略) 场,将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随着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加快,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需求将不断提升,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文化创意、体育竞技等服务消费需求逐步增长,将全面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催生了电子商务、移动办公、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约车等业态,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服务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服务业发展。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带来的挑战。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但仍存在城乡公共区域、景区景点游客集散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不足,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进程缓慢,尚未形成数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服务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通连重要物流节点、重要景区景点等道路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流通聚集、辐射能力弱,“过道效应”明显。综合来看,服务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强化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推动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服务业全面转型升级。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性升级,构建增加值高、就业面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生产性、 (略) 场化供给能力,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服务需求,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协调匹配。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不同领域间融合发展,形成有利于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
(略) 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略) 场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公平竞争中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坚持质量至上、标准规范,树立服务品牌意识,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产业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促进服务业各个业态之间渗透交融、协同创新,催生服务业新业态,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开放合作。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在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区域合作。
坚持系统谋划。系统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瞄准供需矛盾突出、带动力强的重点行业,培育竞争优势,特色发展。
第三节 发展重点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3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业3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教育培训服务业、汽车租赁业、法律服务业、环境治理服务业、中介服务业8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3+3+8”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四节 发展目标
规模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到2025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形成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逐步走向精细化和品牌化。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的总体规模和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带动效应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优势产业和品牌项目。
第五节 空间布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高城镇和产业集聚程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目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围绕“一核、一带、一屏、一环线、两区”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点,城乡互补的多层次服务网络。
—以县城为核心,培育新兴消费服务业。 (略) 综合体、高端商圈、特色街区等建设,推进传统商业综合体创新转型。加快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着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文化娱乐场所等建设,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实现商业发展高端化、服务供给品质化和消费方式多元化,创造智能、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培育新兴消费服务业态,打造凤凰大道、源达路、两馆片区消费中心,增强人口集聚和要素吸引力。提升凤凰山景点景区服务功能,促进宾馆、酒店等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引领和带动旅游、养生、养老业健康发展。
—以黄瓜园镇为中心,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依托108国道、黄瓜园到金沙江边红色旅游公路,积极开拓 (略) 场,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砂石、混凝土、部品部件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建设生产基地与加工集散中心,推进装备、建工、水泥、混凝土、物流等企业协同发展。支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加快发展。
—以元马镇、江边乡、物茂乡、新华乡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元马古镇、凤凰湖公园、“元谋人”世界公园、“元谋人”博物馆、元谋傈僳族第一村、土林景区、红军长征纪念馆、金沙湖康养旅游度假区、凉山彝族风情旅游区等景区景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半山酒店、果蔬庄园、精品民宿等旅游综合体开发,全面推进“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打造“元谋人”世界公园、土林地质奇观、金沙江峡谷景观等名胜景观旅游廊带和热坝田园风光旅游廊带,形成元马镇—平田乡—新华乡—物茂乡—江边乡—凉山乡—元马镇旅游环线,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楚雄“四大走廊”建设。
第三章 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立足元谋现有发展基础,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和趋势,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水平,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3+3+8”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
第一节推动三大传统型服务业转型升级
围绕产业转 (略) 转型发展新需求,以新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和业态创新,带动服务业升级换代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商贸物流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批零住餐、社区新零售、对外贸易等,着力推动流通设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传统商业改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社区服务等取得新突破。
推进物流园区和物流通道建设。充分发挥元谋交通区位优势,打通连接禄丰、武定、大姚、牟定、会理的物流快速通道,加快以蔬菜、水果为主的农产品交易、运输、仓储、信息、电子商务的特色果蔬农产品物流中心,以 (略) 场为核心,畜禽产品仓储、交易、加工、物流、运输为主的黄瓜园畜产品物流中心,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园,把元谋建设成为 (略) 群与永攀物流圈的产业承接基 (略) 群。
推进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实现农产品、工业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双向流通。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进元谋县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仓储配送分拣中心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公共服务与交换平台。加快建设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元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跨境物流服务。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流通现代化。到2025年,实现95%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90%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70%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
推进冷链物流和智慧物流建设。以元谋特色果蔬、大牲畜等农副产品为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大对商品储备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完善元 (略) 场功能,配套冷藏、冷冻和冷链运输设备。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运输、仓储、搬卸装运等物流环节中的应用,促进物流基础设施与数字化平台协同发展,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加快绿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果 (略) 等企业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略) 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改造提升。到2025年,行政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建成覆盖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网络。
大力培育电商新业态。引进社区电商企业,整合日用品购物、餐饮、生活缴费、家政、就业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本地电商服务企业,发展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开发、电子商务咨询、代运营、培训、摄影、设计等专业化外包服务。鼓励社区物业企业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电子商务相关增值服务。立足工业发展,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烟草等行业电商平台建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交易,发挥电商引导生产作用,发展以销定产和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方式。
二、文化旅游业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滇中核心旅游圈、大滇西旅游环线等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建设,构建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具有元谋特色的避寒养生品牌,围绕健康管理、高端体检、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领域,扶持和发展一批高端休闲养生项目,完善绿色康养产业发展支撑,打造文化特色鲜明、康养氛围浓郁、设施设备完善的全国知名旅游康养休闲胜地。到2025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150亿元以上,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筹,旅游革命为抓手,“五个突破”为目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构建“一心、四片、两廊道”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元谋县城为中心,建设“元谋人”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国.元谋文旅康养综合产业园、凤凰湖公园、“元谋人”博物馆、县城旅游集散中心、龙川江滨江游憩带、元马古镇、傈僳族第一村,改造提升老城区环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以元马镇、黄瓜园镇、老城乡为重点,突出“元谋人”文化、生态农业、田园风光和立体气候特色,建设以 (略) 、历史文化旅游区、干热河谷植物园、热水塘康体养生度假区等为重点的文化康养旅游片区。以江边乡、姜驿乡为重点,突出金沙江峡谷风光、高峡出平湖景观和恐龙遗址文化特色,建设以金沙湖生态旅游区、龙街红色旅游景区、姜驿恐龙遗址探秘区、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民族旅游特色村等为重点的金沙江峡谷旅游片区。以物茂乡、平田乡、新华乡为重点,突出土林奇观、湖泊河域风光、休闲农业等特色,建设以物茂土林景区、浪巴铺土林景区、河尾水库休闲度假区、蜻蛉河水景旅游区、班果土林生态农业游憩带、旅游特色小镇和特色村等为重点的元谋土林旅游片区。以凉山乡、羊街镇为重点,突出民族文化旅游区、彝族苗族文化、古村落和农业产业等特色,建设以彝苗风情体验、传统村落休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民族风情旅游片区。以元谋人世界公园、元谋人遗址公园、元马古镇、元谋土林、金沙湖生态旅游区、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元谋段)元谋龙街渡、滨江休闲长廊等为支撑,加快规划建设全域旅游综合体,着力打造名胜景观旅游廊带。推进元谋热带植物、小*岭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雷*生态旅游示范村等建设,打造集田园观光游览、果蔬采摘体验、户外运动、养生度假、自驾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旅游廊带。
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全力推进“旅游+”,推动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合作,增加高品质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民族特色美食、传承彝族手工艺、推广彝族歌舞、培育彝绣产业,培育一批彰显彝族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培育“旅游+中医疗养”“旅游+健康运动”“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旅游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强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创建。提升和创建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批4星级酒店、精品旅游饭店和旅游民宿。积极创建 (略) 和旅游强县。到2025年,力争将元谋人世界 (略) 级旅游度假区,将元马古镇金 (略) 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元谋县龙街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突出文旅融合丰活动。推动展、节、会、演创新融合,把元谋人远古文化、果蔬节、摩托车耐力赛等打造成区域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打造推出一批沉浸式、精品型、情景性、互动化的中小型旅游演艺剧目,着力培育“元谋远古穿越情”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品牌,推动夜间旅游观光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增强元谋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
三、房地产业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发展多元地产,提升开发品质,满足首套刚需、支持合理住房消费,稳定预期,防范风险,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探索开发复合地产。促进发展商旅地产,强化地产的商业服务功能,加快商业综合体开发,支持文商旅资源与地产的有机融合,依托元谋人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商业街区、主题公园、高端酒店等多种文商旅地产项目。鼓励发展养老地产,促进以医疗服务、休闲健身、养生养老等产业为核心的养老健康地产发展,鼓励房地产企业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支持新建小区和原有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第二节促进三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
适应新时期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升级新趋势及新需求,把握服务业开放和“ (略) ”建设新机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培育和挖掘新消费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一、数字服务业
大力推动“数字云南”建设,加快“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聚焦4G补短板、千兆宽带、5G网络覆盖等重点,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数字产业化发展,推进元谋县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挖掘各领域数据资源应用价值潜力,不断丰富数据服务和产品,助力楚雄州大数据枢纽建设。前瞻布局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区块链应用平台,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产购储销”各环节数字化应用,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安全可追溯生产体系,推 (略) 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以“一部手机云品荟”等平台为载体,建设县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经营能力。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推进“互联网+旅游”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元谋板块资源数据与服务,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智慧小镇”、智慧景区、智慧旅游综合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景区智慧化水平和游客服务体验。加强工业信息化发展,重点推进果蔬加工企业数字化生产线、生产车间建设,鼓励能源、建材等行业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进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县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加快4G、5G网络建设力度,实施4G网络补盲提速工程,加快5G网络建设和应用。到2025年,实现县城城区及乡镇、旅游景区、重要交通站点、医院、学校等重要区域5G网络覆盖。加快推进融媒体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公共场所免费WiFi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加快“无线元谋”建设,实施城区和农村地区宽带“双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宽带乡村”等通信建设,扩大高速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
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加强公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信息高度共享利用、系统高效协作的“智慧元谋”。推进“互联网+”应用,促进信息服务与重点产业、城乡发展融合,提高“智慧元谋”建设水平。推进智慧交通、智能能源、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税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略) 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动农业产业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与区块链物联网智慧农业等项目建设,探索全国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实施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率先进入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新时代。
二、现代金融服务业
不断壮大银行业、积极拓展保险业、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加快培 (略) 场,形成结构合理、服务多样、协调有效、诚实守信的金融服务体系。加 (略) 场,大力 (略) 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保险业发展,扩大投保面,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
提升传统金融综合实力。支持县内银行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络,完善针对小微企业金融产品设计,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针对性强、便利性高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各类政策工具,向信用优良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款和无还本续贷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聚焦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加大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银行金融机构协调机制,筹建“基金担保中介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持续推进“银税互动”,全面提升集金融、政务、“三农”于一体的“线上+线下”融资服务能力。
强化金融创新。推动传统金融业务改造升级,加快金融工具、技术、服务和机制创新,推动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动产、股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利用仓单、商标权、专利权、收费权抵质押融资产品,发展综合理财、结构化融资、融资保函等表外业务。积极推广“银行+保险”“股权+债权”、银税互通等模式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推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延伸服务网络,完善针对小微企业金融产品设计,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针对性强、便利性高的金融服务。推进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提高对创业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服务水平。 (略) (略) ,围绕小微企业、三农等提供相应租赁服务,满足小微企业、三农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融资需求。
三、健康养老服务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以居家养老和公立养老机构养老为主体、社会资本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公办养老机构覆盖10乡镇,引进有实力的民营养老机构5家以上,二级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80%,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家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养老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建成“住、行、医、养”等硬件设施环境优化的老年宜居环境。到2035年,公办养老机构实现“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全覆盖。
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统筹规划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资源整合、就近就便、功能配套、方便适用”的要求,加大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从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怀等方面提升中心和站点服务能力,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购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大力扶持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养老综合服务包,提供更加多元、精准的适老服务。鼓励建设小 (略) ,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发展老年电子商务,提供有偿的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县级福利中心、 (略) 提质改造,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公办养老机构。探索公办养老机构面向困难高龄失能等刚需老人开放资源,提供集中专业照护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引导社 (略) 场需要适度有序发展面向中高收入群体的中高端养老机构。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推动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能。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 (略) 建设和改造,打造新型农村区域性养老机构。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老年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与农村危房改造等涉农基本住房保障政策相衔接,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利用农村闲置学校、村“两委”用房、医院用房、民房等资源改造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利用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流转等收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加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建设,做好留守老年人、贫困老年人的社会关爱服务。
加快建立健康养老多层次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做好基本养老与商业养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村屯养老、就地养老与异地养老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形成集安养服务、养生旅游、异地养老等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加快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理、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体系,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满足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需求。大力发展中彝医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生、医养结合保健机构,建 (略) 、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生服务体系。
着力发展健康休闲产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健身休闲、山地户外、民族体育、滨水体育等运动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带。以振兴“三大球、三小球”项目为重点,建设集“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体育医疗康复、民族传统体育、餐饮住宿和会展培训”为一体的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在开发山地、河流、古驿道、乡道时,统筹规划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汽车自驾营地、徒步骑行驿站、研学旅行基地、体育培训基地、训练基地,打造一批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夯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全国中医药先进单 (略) 创建成果,推进基层急救能力、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中(彝)医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医联体、医共体等建设工作,挖掘中(彝)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传统组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养老养生工程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三级医疗体系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分步实施“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服务,建立规范的急救中心、胸痛中心、中(彝)医养老养生中心各1个;全县达到三级*等以上医疗机构1所以上, (略) 100%达到二级*等建设标准, (略) 80%以 (略) *级建设标准;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 (略) 分院建设,建立规范的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健康体验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服务机构,各类卫生健康项目指标达全州先进水平。
第三节 推动八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一、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以中心城区、凤凰湖公园等为核心,培育一批商务楼宇、科研楼宇、城市综合体等商务配套项目;鼓励本土优势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内部产权重整和外部兼并扩张,有效打造总部经济形态;积极引进大中企业在元谋设立综合型总部、销售中心、运营中心或研发中心,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发展会展服务,推进大型会议场馆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会展与旅游、文化、商贸、商务、制造等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引进培育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支持发展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测评等新业态。
二、科技服务业
聚焦重点产业,建设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热区所、思农公司等为依托,联合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培育发展与全州重点产业相关的各类知识产权的代理、服务,鼓励知识产权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以知识产权 运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建设。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鼓励科技园区、领军企业、 (略) 所、新型研发组织等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
三、家政服务业
健全家政服务业监管措施,引导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一批居家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业龙头企业,着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实施家政企业评定,助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强化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加大家政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工作力度。建立社区家政服务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嵌入式家政服务网点,开发社会服务、社会保障、 物业管理、餐饮、维修、便民商业等服务项目。推动“互联网+”与社区家政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家政服务。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高品质生活为导向,大力培育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新兴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教育培训服务业
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努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采取合并、兼并、托管等方式,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通过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互联网+监管”等多种途径整顿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五、汽车租赁业
制定汽车租赁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汽车租赁网点和停车场地,推动实现租赁汽车与高铁、客车等的“零换乘”。严格落实汽车租赁身份查验制度和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汽车租赁风险防范。探索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开展异地还车、电话预约等业务。引导汽车租赁经营户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引导“互联网+汽车租赁业”的融合发展,推出“一机全能车”运营模式,提高汽车租赁服务水平。
六、法律服务业
加大律师事务所、法律平台建设力度,鼓励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探索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支持园区建设法律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及定制化、常态化、嵌入式的法律服务,建立新型法企关系。积极培育法律服务品牌,支持法律服务企业与案源挖掘、客户接待、品牌打造、培训管理等行业开展合作,建立多个专业领域联盟。
七、环境治理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加快生态环境项目实施,推进重大治理工程建设,释放环保产业有效需求,带动环保产业发展。扶持壮 (略) ,引导技术研发等机构利用合同环境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健全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回收体系,完善废旧商品回收网络,提高回收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整车租赁、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
八、中介服务业
加强中介机构事前资质审查、事中有效监督和事后跟踪,保证中介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搭建高端人才网络招聘平台,为中介服务业人才的引进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大力推动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加快推进物业管理与家庭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工程咨询、工程设计、管理咨询、工程造价、工程监理、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税务、知识产权、法律、广告、中介、会展等专业咨询服务机构。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以县人民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落实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全面领导部署、推进落实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的各项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将规划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年度计划中,细化到各部门,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务求实效。
(二)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项目跟着产业走”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要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配套支撑,全产业链拓展,全产业链打造,推动主导产业向重点区域布局,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中。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新挂牌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补助。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申报财政、银行贷款等融资。
(四)优化营商环境。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着眼于提升产品层次、竞争优势和延伸产业链条,实施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提高招商针对性。大力引进优秀企业和重大项目,主动有序承接以轻工为重点的产业转移。
(五)提升品牌竞争力。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健全质量标准。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保障,提升品牌竞争力。
(六) (略) 场活力。鼓励企业加快产品技术研发,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大品牌培育与保护力度,实施好规模以上优势企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健全名牌保护机制。建立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制度,引导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优质产品的比重,提升核心竞争力。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鼓励人才向重点企业和新兴产业聚集。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七)培育创新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科教兴县”战略,结合重点科技工程、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建立与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依托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积极支持“彝乡科技领军人才、“彝乡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加快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载体的建设步伐,为全县创新企业人才培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强化组织协调。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的思路,一个主导产业成立一个推进组,每个主导产业至少由一位县级领导主抓,明确各主导产业推进组的主抓部门和配合部门。建立各乡镇资源共享机制,实行“规划同筹、产业同兴、责任共担、利益同享”,加强区域分工与产业合作,健全完善主导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全县一盘棋、合力建产业的发展格局。
(九)强化项目支撑。以大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打造一批重点品牌为抓手,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服务业发展大项目带动战略,在服务业中选择一批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较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予以优先和重点扶持,使其成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项目落地难问题,建立完善每年都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入运营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形成以重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以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基地建设、以产业基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十)加强监督评估。建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定期组织召开现代服务业运行例会,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现代服务业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建设。研究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不能落地建设和前期工作难以推进、不符合产业政策等项目,实行中期评估退出。
附件: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规划项目储备表
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2022年12月
目录
前言.............................................3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7
一、商贸物流业 14
二、文化旅游业 16
三、房地产业 16
第二节 促进三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 17
一、数字经济服务业 19
二、现代金融服务业 22
三、健康养老服务业 23
第三节 推动八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23
一、商务服务业 24
二、科技服务业 24
三、家政服务业 24
四、教育培训服务业 25
五、汽车租赁业 25
六、法律服务业 25
七、环境治理服务业 26
八、中介服务业 26
第四章 保障措施 27
一、创新体制机制 27
二、优化空间布局 27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 27
五、提升品牌竞争力 28
六、 (略) 场活力 28
七、培育创新人才 28
八、强化组织协调 29
九、强化项目支撑 29
十、加强监督评估 2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也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新常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适应对外开放、实现区域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为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打牢“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楚雄州“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元谋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元谋实际,编制《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元谋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全县“十四五”期间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机遇挑战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元谋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聚焦重点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园区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保持健康发展态势,成为元谋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1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GDP达45300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69亿元,年均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1亿元,年均增长2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651元和14671元,年均增长分别达7.46%和8.8%;三次产业产值分别达24.9亿元、29.8亿元、41.4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74倍、2.58倍、1.9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30.7:24.7:44.6调整为2020年的25.9:31:43.1。
2020年末,全县服务业企业发展到2646户,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488户,住宿餐饮228户,房地产77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8户,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活动75户,交通运输仓储业111户,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89户,金融服务业49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85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7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8户。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到11户,占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9户的12% 。
元谋县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略)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设先进县称号, (略) 级生态文明县, (略) 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略) “一县一业”创建示范县、国家特色优势产业蔬菜集群重点县称号。凤凰湖公园、浪巴铺土林、“元谋人”世界公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 (略) 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获“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成效显著,累计获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81个,获商标注册农产品88个。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比达2.0 :1。制繁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累计进行各类蔬菜品种实验研究2685个,完成全国育种项目86个,先后 (略) (区、市) (略) (略) 所和种业企业,实现元谋绿色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累计完成工业投资额46亿元,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12户,实现园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3亿元。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六个一”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8.18亿元,荣获“云南县域电商十佳县”称号,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形成。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
一、面临的机遇
(略) 推动滇中崛起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云
南省 (略) 群 (略)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略) 群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建设西部现代服务业基地。 (略) 群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 (略) 群人口和经济密度将进一步提高,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 (略) 将奋力推动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加快追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3个10%”的差距,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 (略) 人口集聚、城市品质提升及工业高质量发展,将为现代服务业培育竞争新优势提供动力源泉。
消费需求升级加速服务业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建设消费旺盛 (略) 场,将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随着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加快,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需求将不断提升,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文化创意、体育竞技等服务消费需求逐步增长,将全面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催生了电子商务、移动办公、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约车等业态,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服务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服务业发展。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带来的挑战。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但仍存在城乡公共区域、景区景点游客集散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不足,农村地区网络通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进程缓慢,尚未形成数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服务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通连重要物流节点、重要景区景点等道路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流通聚集、辐射能力弱,“过道效应”明显。综合来看,服务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强化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推动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引领服务业全面转型升级。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性升级,构建增加值高、就业面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生产性、 (略) 场化供给能力,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引领和创造新的服务需求,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协调匹配。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不同领域间融合发展,形成有利于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
(略) 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略) 场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公平竞争中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坚持质量至上、标准规范,树立服务品牌意识,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
坚持产业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促进服务业各个业态之间渗透交融、协同创新,催生服务业新业态,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坚持开放合作。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在高端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领域的区域合作。
坚持系统谋划。系统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瞄准供需矛盾突出、带动力强的重点行业,培育竞争优势,特色发展。
第三节 发展重点
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3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业3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教育培训服务业、汽车租赁业、法律服务业、环境治理服务业、中介服务业8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3+3+8”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四节 发展目标
规模快速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到2025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形成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逐步走向精细化和品牌化。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等核心产业的总体规模和竞争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带动效应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优势产业和品牌项目。
第五节 空间布局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高城镇和产业集聚程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目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围绕“一核、一带、一屏、一环线、两区”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支点,城乡互补的多层次服务网络。
—以县城为核心,培育新兴消费服务业。 (略) 综合体、高端商圈、特色街区等建设,推进传统商业综合体创新转型。加快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咨询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着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文化娱乐场所等建设,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实现商业发展高端化、服务供给品质化和消费方式多元化,创造智能、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培育新兴消费服务业态,打造凤凰大道、源达路、两馆片区消费中心,增强人口集聚和要素吸引力。提升凤凰山景点景区服务功能,促进宾馆、酒店等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引领和带动旅游、养生、养老业健康发展。
—以黄瓜园镇为中心,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依托108国道、黄瓜园到金沙江边红色旅游公路,积极开拓 (略) 场,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发展砂石、混凝土、部品部件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建设生产基地与加工集散中心,推进装备、建工、水泥、混凝土、物流等企业协同发展。支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加快发展。
—以元马镇、江边乡、物茂乡、新华乡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元马古镇、凤凰湖公园、“元谋人”世界公园、“元谋人”博物馆、元谋傈僳族第一村、土林景区、红军长征纪念馆、金沙湖康养旅游度假区、凉山彝族风情旅游区等景区景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半山酒店、果蔬庄园、精品民宿等旅游综合体开发,全面推进“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打造“元谋人”世界公园、土林地质奇观、金沙江峡谷景观等名胜景观旅游廊带和热坝田园风光旅游廊带,形成元马镇—平田乡—新华乡—物茂乡—江边乡—凉山乡—元马镇旅游环线,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楚雄“四大走廊”建设。
第三章 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立足元谋现有发展基础,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和趋势,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水平,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3+3+8”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
第一节推动三大传统型服务业转型升级
围绕产业转 (略) 转型发展新需求,以新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和业态创新,带动服务业升级换代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商贸物流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批零住餐、社区新零售、对外贸易等,着力推动流通设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传统商业改造、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社区服务等取得新突破。
推进物流园区和物流通道建设。充分发挥元谋交通区位优势,打通连接禄丰、武定、大姚、牟定、会理的物流快速通道,加快以蔬菜、水果为主的农产品交易、运输、仓储、信息、电子商务的特色果蔬农产品物流中心,以 (略) 场为核心,畜禽产品仓储、交易、加工、物流、运输为主的黄瓜园畜产品物流中心,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园,把元谋建设成为 (略) 群与永攀物流圈的产业承接基 (略) 群。
推进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实现农产品、工业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双向流通。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进元谋县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仓储配送分拣中心建设,完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公共服务与交换平台。加快建设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物流服务网络,加快元谋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跨境物流服务。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流通现代化。到2025年,实现95%的农资商品连锁配送,90%的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70%的零售终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
推进冷链物流和智慧物流建设。以元谋特色果蔬、大牲畜等农副产品为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大对商品储备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原特色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完善元 (略) 场功能,配套冷藏、冷冻和冷链运输设备。合理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运输、仓储、搬卸装运等物流环节中的应用,促进物流基础设施与数字化平台协同发展,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加快绿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果 (略) 等企业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略) 场等传统流通网点改造提升。到2025年,行政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建成覆盖生鲜农产品主产区的冷链物流网络。
大力培育电商新业态。引进社区电商企业,整合日用品购物、餐饮、生活缴费、家政、就业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本地电商服务企业,发展信息处理、数据托管、应用系统开发、电子商务咨询、代运营、培训、摄影、设计等专业化外包服务。鼓励社区物业企业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电子商务相关增值服务。立足工业发展,推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食品烟草等行业电商平台建设,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线交易,发挥电商引导生产作用,发展以销定产和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方式。
二、文化旅游业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滇中核心旅游圈、大滇西旅游环线等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建设,构建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具有元谋特色的避寒养生品牌,围绕健康管理、高端体检、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领域,扶持和发展一批高端休闲养生项目,完善绿色康养产业发展支撑,打造文化特色鲜明、康养氛围浓郁、设施设备完善的全国知名旅游康养休闲胜地。到2025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150亿元以上,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坚持以全域旅游为统筹,旅游革命为抓手,“五个突破”为目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构建“一心、四片、两廊道”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元谋县城为中心,建设“元谋人”历史文化旅游区、中国.元谋文旅康养综合产业园、凤凰湖公园、“元谋人”博物馆、县城旅游集散中心、龙川江滨江游憩带、元马古镇、傈僳族第一村,改造提升老城区环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以元马镇、黄瓜园镇、老城乡为重点,突出“元谋人”文化、生态农业、田园风光和立体气候特色,建设以 (略) 、历史文化旅游区、干热河谷植物园、热水塘康体养生度假区等为重点的文化康养旅游片区。以江边乡、姜驿乡为重点,突出金沙江峡谷风光、高峡出平湖景观和恐龙遗址文化特色,建设以金沙湖生态旅游区、龙街红色旅游景区、姜驿恐龙遗址探秘区、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民族旅游特色村等为重点的金沙江峡谷旅游片区。以物茂乡、平田乡、新华乡为重点,突出土林奇观、湖泊河域风光、休闲农业等特色,建设以物茂土林景区、浪巴铺土林景区、河尾水库休闲度假区、蜻蛉河水景旅游区、班果土林生态农业游憩带、旅游特色小镇和特色村等为重点的元谋土林旅游片区。以凉山乡、羊街镇为重点,突出民族文化旅游区、彝族苗族文化、古村落和农业产业等特色,建设以彝苗风情体验、传统村落休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民族风情旅游片区。以元谋人世界公园、元谋人遗址公园、元马古镇、元谋土林、金沙湖生态旅游区、红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元谋段)元谋龙街渡、滨江休闲长廊等为支撑,加快规划建设全域旅游综合体,着力打造名胜景观旅游廊带。推进元谋热带植物、小*岭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雷*生态旅游示范村等建设,打造集田园观光游览、果蔬采摘体验、户外运动、养生度假、自驾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旅游廊带。
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全力推进“旅游+”,推动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合作,增加高品质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民族特色美食、传承彝族手工艺、推广彝族歌舞、培育彝绣产业,培育一批彰显彝族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培育“旅游+中医疗养”“旅游+健康运动”“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等旅游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强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创建。提升和创建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批4星级酒店、精品旅游饭店和旅游民宿。积极创建 (略) 和旅游强县。到2025年,力争将元谋人世界 (略) 级旅游度假区,将元马古镇金 (略) 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元谋县龙街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突出文旅融合丰活动。推动展、节、会、演创新融合,把元谋人远古文化、果蔬节、摩托车耐力赛等打造成区域性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打造推出一批沉浸式、精品型、情景性、互动化的中小型旅游演艺剧目,着力培育“元谋远古穿越情”旅游文化演艺节目品牌,推动夜间旅游观光项目建设和产品开发,增强元谋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和体验性。
三、房地产业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发展多元地产,提升开发品质,满足首套刚需、支持合理住房消费,稳定预期,防范风险,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探索开发复合地产。促进发展商旅地产,强化地产的商业服务功能,加快商业综合体开发,支持文商旅资源与地产的有机融合,依托元谋人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商业街区、主题公园、高端酒店等多种文商旅地产项目。鼓励发展养老地产,促进以医疗服务、休闲健身、养生养老等产业为核心的养老健康地产发展,鼓励房地产企业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支持新建小区和原有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第二节促进三大成长型服务业做大做强
适应新时期居民生活服务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升级新趋势及新需求,把握服务业开放和“ (略) ”建设新机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培育和挖掘新消费增长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一、数字服务业
大力推动“数字云南”建设,加快“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聚焦4G补短板、千兆宽带、5G网络覆盖等重点,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数字产业化发展,推进元谋县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建设,挖掘各领域数据资源应用价值潜力,不断丰富数据服务和产品,助力楚雄州大数据枢纽建设。前瞻布局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区块链应用平台,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发展。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产购储销”各环节数字化应用,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安全可追溯生产体系,推 (略) 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以“一部手机云品荟”等平台为载体,建设县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不断提升农产品流通经营能力。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推进“互联网+旅游”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元谋板块资源数据与服务,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智慧小镇”、智慧景区、智慧旅游综合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景区智慧化水平和游客服务体验。加强工业信息化发展,重点推进果蔬加工企业数字化生产线、生产车间建设,鼓励能源、建材等行业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芯”进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县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加快4G、5G网络建设力度,实施4G网络补盲提速工程,加快5G网络建设和应用。到2025年,实现县城城区及乡镇、旅游景区、重要交通站点、医院、学校等重要区域5G网络覆盖。加快推进融媒体建设,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公共场所免费WiFi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加快“无线元谋”建设,实施城区和农村地区宽带“双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宽带乡村”等通信建设,扩大高速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
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加强公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信息高度共享利用、系统高效协作的“智慧元谋”。推进“互联网+”应用,促进信息服务与重点产业、城乡发展融合,提高“智慧元谋”建设水平。推进智慧交通、智能能源、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税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略) 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动农业产业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与区块链物联网智慧农业等项目建设,探索全国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实施信息进村入户项目,率先进入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新时代。
二、现代金融服务业
不断壮大银行业、积极拓展保险业、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加快培 (略) 场,形成结构合理、服务多样、协调有效、诚实守信的金融服务体系。加 (略) 场,大力 (略) 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保险业发展,扩大投保面,充分发挥保险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
提升传统金融综合实力。支持县内银行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络,完善针对小微企业金融产品设计,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针对性强、便利性高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用好信用贷款、融资担保、政策性贷款、贴息、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各类政策工具,向信用优良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款和无还本续贷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聚焦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加大信贷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银行金融机构协调机制,筹建“基金担保中介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持续推进“银税互动”,全面提升集金融、政务、“三农”于一体的“线上+线下”融资服务能力。
强化金融创新。推动传统金融业务改造升级,加快金融工具、技术、服务和机制创新,推动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动产、股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利用仓单、商标权、专利权、收费权抵质押融资产品,发展综合理财、结构化融资、融资保函等表外业务。积极推广“银行+保险”“股权+债权”、银税互通等模式为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推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延伸服务网络,完善针对小微企业金融产品设计,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针对性强、便利性高的金融服务。推进支持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提高对创业企业兼并重组的金融服务水平。 (略) (略) ,围绕小微企业、三农等提供相应租赁服务,满足小微企业、三农设备投入和技术改造融资需求。
三、健康养老服务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以居家养老和公立养老机构养老为主体、社会资本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公办养老机构覆盖10乡镇,引进有实力的民营养老机构5家以上,二级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80%,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家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养老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建成“住、行、医、养”等硬件设施环境优化的老年宜居环境。到2035年,公办养老机构实现“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全覆盖。
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统筹规划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资源整合、就近就便、功能配套、方便适用”的要求,加大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从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怀等方面提升中心和站点服务能力,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购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援助等服务。大力扶持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养老综合服务包,提供更加多元、精准的适老服务。鼓励建设小 (略) ,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发展老年电子商务,提供有偿的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县级福利中心、 (略) 提质改造,建设一批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公办养老机构。探索公办养老机构面向困难高龄失能等刚需老人开放资源,提供集中专业照护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普惠性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引导社 (略) 场需要适度有序发展面向中高收入群体的中高端养老机构。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推动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能。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 (略) 建设和改造,打造新型农村区域性养老机构。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老年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与农村危房改造等涉农基本住房保障政策相衔接,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利用农村闲置学校、村“两委”用房、医院用房、民房等资源改造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利用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流转等收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加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建设,做好留守老年人、贫困老年人的社会关爱服务。
加快建立健康养老多层次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做好基本养老与商业养老、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与村屯养老、就地养老与异地养老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链,形成集安养服务、养生旅游、异地养老等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体系。加快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理、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体系,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满足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需求。大力发展中彝医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生、医养结合保健机构,建 (略) 、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生服务体系。
着力发展健康休闲产业。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健身休闲、山地户外、民族体育、滨水体育等运动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带。以振兴“三大球、三小球”项目为重点,建设集“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体育医疗康复、民族传统体育、餐饮住宿和会展培训”为一体的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在开发山地、河流、古驿道、乡道时,统筹规划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汽车自驾营地、徒步骑行驿站、研学旅行基地、体育培训基地、训练基地,打造一批乡村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加强医疗体系建设。夯实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全国中医药先进单 (略) 创建成果,推进基层急救能力、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中(彝)医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医联体、医共体等建设工作,挖掘中(彝)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传统组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养老养生工程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县三级医疗体系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分步实施“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服务,建立规范的急救中心、胸痛中心、中(彝)医养老养生中心各1个;全县达到三级*等以上医疗机构1所以上, (略) 100%达到二级*等建设标准, (略) 80%以 (略) *级建设标准;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 (略) 分院建设,建立规范的消毒供应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健康体验中心、医学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服务机构,各类卫生健康项目指标达全州先进水平。
第三节 推动八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一、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以中心城区、凤凰湖公园等为核心,培育一批商务楼宇、科研楼宇、城市综合体等商务配套项目;鼓励本土优势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内部产权重整和外部兼并扩张,有效打造总部经济形态;积极引进大中企业在元谋设立综合型总部、销售中心、运营中心或研发中心,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发展会展服务,推进大型会议场馆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会展与旅游、文化、商贸、商务、制造等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引进培育一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支持发展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测评等新业态。
二、科技服务业
聚焦重点产业,建设培育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热区所、思农公司等为依托,联合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培育发展与全州重点产业相关的各类知识产权的代理、服务,鼓励知识产权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以知识产权 运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建设。加快发展检验检测服务,鼓励科技园区、领军企业、 (略) 所、新型研发组织等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
三、家政服务业
健全家政服务业监管措施,引导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培育一批居家养老服务、家政服务业龙头企业,着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实施家政企业评定,助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强化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加大家政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工作力度。建立社区家政服务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嵌入式家政服务网点,开发社会服务、社会保障、 物业管理、餐饮、维修、便民商业等服务项目。推动“互联网+”与社区家政服务深度融合,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家政服务。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居民高品质生活为导向,大力培育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新兴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四、教育培训服务业
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努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采取合并、兼并、托管等方式,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通过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互联网+监管”等多种途径整顿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五、汽车租赁业
制定汽车租赁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汽车租赁网点和停车场地,推动实现租赁汽车与高铁、客车等的“零换乘”。严格落实汽车租赁身份查验制度和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汽车租赁风险防范。探索完善经营管理模式,开展异地还车、电话预约等业务。引导汽车租赁经营户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引导“互联网+汽车租赁业”的融合发展,推出“一机全能车”运营模式,提高汽车租赁服务水平。
六、法律服务业
加大律师事务所、法律平台建设力度,鼓励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探索建立“产业链+法律服务”,支持园区建设法律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及定制化、常态化、嵌入式的法律服务,建立新型法企关系。积极培育法律服务品牌,支持法律服务企业与案源挖掘、客户接待、品牌打造、培训管理等行业开展合作,建立多个专业领域联盟。
七、环境治理服务业
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估、排污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加快生态环境项目实施,推进重大治理工程建设,释放环保产业有效需求,带动环保产业发展。扶持壮 (略) ,引导技术研发等机构利用合同环境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健全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回收体系,完善废旧商品回收网络,提高回收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整车租赁、电池租赁和回收等服务领域。
八、中介服务业
加强中介机构事前资质审查、事中有效监督和事后跟踪,保证中介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搭建高端人才网络招聘平台,为中介服务业人才的引进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大力推动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加快推进物业管理与家庭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工程咨询、工程设计、管理咨询、工程造价、工程监理、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税务、知识产权、法律、广告、中介、会展等专业咨询服务机构。
第四章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以县人民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落实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全面领导部署、推进落实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的各项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建立规划目标责任制,将规划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年度计划中,细化到各部门,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务求实效。
(二)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产业跟着功能走,项目跟着产业走”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全县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要突出主导产业、强化配套支撑,全产业链拓展,全产业链打造,推动主导产业向重点区域布局,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中。
(三)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新挂牌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补助。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申报财政、银行贷款等融资。
(四)优化营商环境。突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着眼于提升产品层次、竞争优势和延伸产业链条,实施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提高招商针对性。大力引进优秀企业和重大项目,主动有序承接以轻工为重点的产业转移。
(五)提升品牌竞争力。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健全质量标准。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开展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优质服务为保障,提升品牌竞争力。
(六) (略) 场活力。鼓励企业加快产品技术研发,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项目支持力度。加大品牌培育与保护力度,实施好规模以上优势企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健全名牌保护机制。建立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制度,引导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优质产品的比重,提升核心竞争力。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鼓励人才向重点企业和新兴产业聚集。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七)培育创新人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科教兴县”战略,结合重点科技工程、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建立与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依托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积极支持“彝乡科技领军人才、“彝乡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加快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载体的建设步伐,为全县创新企业人才培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八)强化组织协调。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推进组、一位主抓领导、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的思路,一个主导产业成立一个推进组,每个主导产业至少由一位县级领导主抓,明确各主导产业推进组的主抓部门和配合部门。建立各乡镇资源共享机制,实行“规划同筹、产业同兴、责任共担、利益同享”,加强区域分工与产业合作,健全完善主导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形成全县一盘棋、合力建产业的发展格局。
(九)强化项目支撑。以大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打造一批重点品牌为抓手,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服务业发展大项目带动战略,在服务业中选择一批基础性、先导性、前瞻性较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予以优先和重点扶持,使其成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项目落地难问题,建立完善每年都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入运营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形成以重大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以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基地建设、以产业基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
(十)加强监督评估。建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定期组织召开现代服务业运行例会,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现代服务业重大事项和重大项目建设。研究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对不能落地建设和前期工作难以推进、不符合产业政策等项目,实行中期评估退出。
附件:元谋县“十四五”现代服务业规划项目储备表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