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暨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西秀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暨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19年1月日在西秀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西秀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政协委员和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2018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 (略) 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 (略) 委十二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区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扎实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2018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62.26亿元,同比增长12.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达14%;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9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31539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2051元,同比增长10%;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围绕打好“三大硬仗”,实施完成“组组通”、硬化路共计253.3公里,解决14093名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84户10933人;实施农村“危改”、“三改”40063户;投入5.5亿元,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扶贫产业;通过多种利益联结组织方式,带动贫困人口的生产和就业。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教育资助兜底全覆盖。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综合报销比例达90%以上。2018年740户258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西秀区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退出贫困县。

(二)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供给结构。2018年兼并重组沙石企业整合为34家,关闭1家(永祥煤矿)。淘汰落后过剩产能9万吨。加强银企合作,在乡村振兴、教育、棚改、交通、旅游等领域合作项目53个。规范行政事业收费,清理不在范围的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新的收费标准。用足用好“营改增”政策,2018年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率从11%降至10%,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税赋负担。

(三)持续推进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把做强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2.8亿元,同比增长6.8%。畜牧业产值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2.1%;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行培育,完成30家企业转型升级,获“千企改造”龙头企业3家,高成长型企业4家,“千企引进”37户智能终端企业,29户已投产,13户已纳入规上企业,智能终端产值同比增长164.7%。全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12%。军民融合产值达26.5亿元,同比增长18%。2018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35.66%;坚持以全域旅游为载体全面推进服务业向纵深发展,打造瑞禄盈民宿森林康养中心、“1381时光小镇”;推进九龙山生态体育公园建设。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2018年预计接待游客2598.34万人次,同比增长35%;预计实现旅游收入284.38亿元,同比增长36%,旅游收入连续三年实现井喷式增长。

(四)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严守生态红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组织实施十大面源污染专项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落实“河长制”,完成贯城河干流、西支流等5段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了农村节能减排、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治理、废弃煤矿酸性废水复合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退耕还林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0.15%,治理石漠化面积17.01平方公里,2018年全区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5.57%,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五)持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了头铺片区、畜牧局片区等16个棚改项目,棚户区改造6542户。实施并疏通环湖西路(武当山路至狮子山公园)断头路,完成虹山湖公园、万绿城广场、金 (略) 改造提升工程。新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1000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1%,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新增小城镇“8+X”项目22个;建成岩腊乡、大西桥镇2个乡镇连片供水工程,“1+N”镇村联动村增加到166个,镇村联动覆盖率达86%,小城镇实现1.4万名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实施村庄整治36个,完成7824户景观整治,完成建设小康房640户。打造美丽乡村3个,大坝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刘官乡嘉穗村、大西桥镇九溪村、蔡官镇格来月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装和完善村组太阳能路灯4.4万盏,全面启动村级污水处理站点及管网建设。

(六)协调推进项目建设,投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2018 (略) 、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131个,总投资1313.3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67.86亿元,完成295.96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110.49%。全年通过发改渠道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6个,中央预算内到位资金3.15亿元。实施七眼桥至跳蹬场、关帝庙至旧州等5条县乡道“建养一体化”提等改造交通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年完成交通投资27.06亿元;实施了骨干水库建设、乡镇连片供水、小流域水土保持等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8.2亿元。

(七)全面推进开放创新,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9项,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体系改革,全年共计减免各项税收9.08亿元。开展“产业招商突破年”活动,深入成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78家企业,总投资达170.74亿元,引进各类亿元项目42个, (略) 外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4.54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略) 科技计划项目52项,申请专利672件(发明专利255件),完成科技型企业备案14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90.9%。

(八)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量等重点重大工程,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5%、1.5%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93%以上。全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全面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辖区内40家医疗机构均已实现“一站式结报”、先诊疗后付费。西 (略) 二期全面启动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低保在上年标准的基础上按不低于6%和8%提标。全面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新增“广电云”用户16000户,放映公益性电影3635场;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资金完善村级体育、健身器材。 (略) 第二届运动会共获奖牌129枚,金牌及奖牌 (略) 第一。全面加快治安防控系统建设, (略) 建立人脸识别系统,大幅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全年保持“两抢”零发案天数320余天。

总的来看,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虽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工业提质增效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业潜力有待挖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略) 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推进实施三大攻坚战,全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西秀跨越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和10%以上,实现城镇就业新增2万人以上,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完成国家下达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围绕实现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精准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提高增收

加强巩固提升见实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实施意见,坚持帮扶力度不减、政策不变、责任不松。制定“两防两抓”措施,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抓好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帮扶力度。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实现农户就近就地进园区进厂区,确保让每一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审批、监管、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各项制度,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持续打好“四场硬仗”见成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三场革命”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推进产业扶贫取得重大突破。加大以辣椒为主的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绿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化, (略) 场,加大产销对接力度,让优质 (略) 场份额占有率。加快推进农村污水、电讯网络、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三”后续发展配套措施。继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建立多元扶持和资助体系,全面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继续落实医疗保障政策,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坚决遏制因病返贫。同时,抓好农村危房排查和改造工作。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供给质量

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牢风险底线。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七严禁”,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政府债券发行,扩大置换债券规模,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同时,抓好防范化解社会安全风险,推进平安西秀、法治西秀建设,继续全面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加快工业转型,提质增效。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承载力。加快北一号路、北三号路、给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标准化厂房四期附属配套工程。实现西秀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60亿元,同比增长10%;持续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实施战略,加快安大民用航空锻件产业园、安吉精密铸造产业园建设,实现军民融合产值达28.5亿元,同比增长8%。全面推进黄赛航空、纽维科技、欧拓电子等16个智能终端企业建成投产,实现智能终端产值达80亿元。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年力争打造融合标杆项目3个,示范项目20个,带动融合企业4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个。

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 严守耕地红线和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新增发展种植蔬菜5万亩、茶叶2万亩、精品水果1万亩、中药材1万亩、食用菌500万棒,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非粮占比达94.6%。加快推动温氏养殖、榕昕牧业等生态畜牧业发展,实现生态畜牧业产值占比达28%以上;全年新增“三品一标”产地面积20万亩,打造西秀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合理布局和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支持乡镇以农业园区为主的配置冷链物流专车、绿色农产品冷库建设,投资1500万元新建冷链保鲜仓6万吨。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农业+互联网”,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达45.8亿元,同比增长7%。

全力推动旅游业,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略) 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总投资3亿元的云峰文化旅游产业小镇项目建设,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全域旅游观光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完成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和开发乡村游、观光游和体验游线路,建设中心城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涉旅乡镇游客服务驿站。完善西秀区九龙山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全年力争实现接待游客3377.85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369.69亿元,同比增长30%。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建设步伐,实施好现代物流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新一轮大健康产业六项行动计划重点项目。

扎实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为企业降本减负工作,推进西秀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积极推动降低企业杠杆率。进一步淘汰和改造落后产能,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宏盛化工、黄果树铝业等企业技改扩能,淘汰建城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三)持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标准,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8万亩,治理石漠化24平方公里。实现森林覆盖率达51%。

强化环境保护治理。深入实施十大面源污染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双十”工程。加强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5%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抓好河库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继续抓好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推进贯城河南支流河段黑臭水体治理。加快12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连片供水工程;深入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及合理用药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力抓实绿色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倍增计划的实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四型产业”, (略) 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建设, (略) 年再生利用3万吨废旧塑料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动新型建材普及使用,将绿色建筑比例逐步提高到50%。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确保地区生产总值 (略) 市下达标准范围内。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区重点项目工程落地,继续推进南片区、关脚片区等13个棚改续建项目,抓好2019年小青山片区、武当片区、玉碗井片区、二级站片区、东门庄东片区、东门庄西片区、永虹片区、西山赖岩片区、中华西路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7号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改造4752户。加快推进儒林路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完成虹山湖湿地公园建设,全面打通凤东路、北山路等14条断头路,配 (略) 有轨电车3、4号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承载和服务功能建设, (略) 试点,新建和改造雨污管网17公里。完成黄果树大街、塔山东西路、龙青路等城区道路灯光升级改造。新增中心城区停车位600个,新建和改造城镇公厕14座;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试点安顺模式,提升示范小城镇建设品质。加快推进小城镇“8+X”项目建设,加快农 (略) 民化进程,新增城镇人口5000人以上,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1%。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国家、省、市战略规划,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抓好《西秀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编制和实施。 (略) 级园区和17个乡级园区提档增效,实施农业示范园区提升工程,加快西秀区蔬菜园区、山京茶产业 (略) 级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 (略) 级农业园区1个,新建主干道、机耕道120公里,新建沟渠网管60公里,实现全区优良农业基础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加快鸡场万亩白茶、杨武万亩精果、旧州万亩中药材等产业基地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秸杆综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坚持和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全面推广“塘约经验”、“大坝模式”,因地制宜、引导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工作,最大限度释放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红利。

(五)狠抓投资结构优化,稳定投资促增长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编报力度,围绕国家、省的投资方向,强化项目储备和申报,力争项目资金争取有新突破。 (略) 、市重大项目168个,总投资1283.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73亿元, (略) 级项目46个,总投资60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7.7亿元;市级项目122个,总投资681.8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64.03亿元。

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投资力度。交通方面,推进G321马路场至木山堡、S212挖沙坡至张家庄、宁-龙- (略) 道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实施农村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5公里, (略) 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水利方面,实现芦坝、雨棚、新场河水库下闸蓄水。全面启动勐党、青鱼塘、驿马寨等6座水库建设,启动实施油菜河、果者河、捞兜河、补董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投资方面,实施军民融合项目5个,力争实施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经贸流通方面,抓好总投资12.8亿元的中国物流黔中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流通中心、黔中农产品-农资物流园3个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3.98亿元。

激发民间投资。加快推进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混合所有制投资和外来投资比重。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消费环境。

(六)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突出信用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围绕社会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全面打 (略) 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力度,针对消费维权热点问题问题,创新监管模式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强化高效精准招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材料、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珠三角、川渝、青岛等地交流合作,引进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落户西秀,力争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个,引进亿元项目50个,引进产业项目90个以上, (略) 外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0.6亿元,同比增长10%。

狠抓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出台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事前政策引导、事中事后监管约束和过程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广“多评合一、联合评审”管理模式。建立投资项目“三个清单”制度,优化企业投资管理流程,扩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范围。同时,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价格等领域改革。

加大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实施科技型企业梯队提升培育计划,科技型企业备案数达到180个,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性企业总数达到25家以上;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培育工作。支持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力突破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 (略) 级成果转化应用10个, (略) 级科技计划项目50个,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00件。实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92%。

(七)持续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有序推进大班额消除工作。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成七眼桥中心幼儿园等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推动新五中、新八小、凤仪小学等改扩建项目,完成机械工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申示”目标。

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 (略) 二期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健康医疗扶贫政策的落实。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

继续织牢民生保障网。实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建立社区老年人日常照料中心、农 (略) 5个以上。加快火烧寨、水溪庄等7个安置房建设,力争建成5631套安置房。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巩固提升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新西秀新篇章,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会秘书处二〇一九年一月


(2019年1月日在西秀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西秀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政协委员和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2018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 (略) 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 (略) 委十二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区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扎实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2018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62.26亿元,同比增长12.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达14%;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9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31539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2051元,同比增长10%;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国家下达计划范围内。

(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围绕打好“三大硬仗”,实施完成“组组通”、硬化路共计253.3公里,解决14093名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84户10933人;实施农村“危改”、“三改”40063户;投入5.5亿元,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扶贫产业;通过多种利益联结组织方式,带动贫困人口的生产和就业。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教育资助兜底全覆盖。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综合报销比例达90%以上。2018年740户258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西秀区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退出贫困县。

(二)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供给结构。2018年兼并重组沙石企业整合为34家,关闭1家(永祥煤矿)。淘汰落后过剩产能9万吨。加强银企合作,在乡村振兴、教育、棚改、交通、旅游等领域合作项目53个。规范行政事业收费,清理不在范围的收费项目,严格执行新的收费标准。用足用好“营改增”政策,2018年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率从11%降至10%,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税赋负担。

(三)持续推进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把做强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2.8亿元,同比增长6.8%。畜牧业产值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2.1%;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行培育,完成30家企业转型升级,获“千企改造”龙头企业3家,高成长型企业4家,“千企引进”37户智能终端企业,29户已投产,13户已纳入规上企业,智能终端产值同比增长164.7%。全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28亿元,同比增长12%。军民融合产值达26.5亿元,同比增长18%。2018年,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7亿元,同比增长35.66%;坚持以全域旅游为载体全面推进服务业向纵深发展,打造瑞禄盈民宿森林康养中心、“1381时光小镇”;推进九龙山生态体育公园建设。邢江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2018年预计接待游客2598.34万人次,同比增长35%;预计实现旅游收入284.38亿元,同比增长36%,旅游收入连续三年实现井喷式增长。

(四)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严守生态红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政策,组织实施十大面源污染专项防治工作,积极开展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落实“河长制”,完成贯城河干流、西支流等5段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了农村节能减排、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治理、废弃煤矿酸性废水复合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退耕还林2.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0.15%,治理石漠化面积17.01平方公里,2018年全区优良天数达标率为95.57%,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五)持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了头铺片区、畜牧局片区等16个棚改项目,棚户区改造6542户。实施并疏通环湖西路(武当山路至狮子山公园)断头路,完成虹山湖公园、万绿城广场、金 (略) 改造提升工程。新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位1000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1%,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新增小城镇“8+X”项目22个;建成岩腊乡、大西桥镇2个乡镇连片供水工程,“1+N”镇村联动村增加到166个,镇村联动覆盖率达86%,小城镇实现1.4万名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实施村庄整治36个,完成7824户景观整治,完成建设小康房640户。打造美丽乡村3个,大坝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刘官乡嘉穗村、大西桥镇九溪村、蔡官镇格来月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安装和完善村组太阳能路灯4.4万盏,全面启动村级污水处理站点及管网建设。

(六)协调推进项目建设,投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2018 (略) 、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131个,总投资1313.3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267.86亿元,完成295.96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110.49%。全年通过发改渠道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6个,中央预算内到位资金3.15亿元。实施七眼桥至跳蹬场、关帝庙至旧州等5条县乡道“建养一体化”提等改造交通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年完成交通投资27.06亿元;实施了骨干水库建设、乡镇连片供水、小流域水土保持等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8.2亿元。

(七)全面推进开放创新,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9项,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体系改革,全年共计减免各项税收9.08亿元。开展“产业招商突破年”活动,深入成渝、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78家企业,总投资达170.74亿元,引进各类亿元项目42个, (略) 外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4.54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略) 科技计划项目52项,申请专利672件(发明专利255件),完成科技型企业备案14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90.9%。

(八)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量等重点重大工程,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5%、1.5%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93%以上。全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全面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辖区内40家医疗机构均已实现“一站式结报”、先诊疗后付费。西 (略) 二期全面启动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低保在上年标准的基础上按不低于6%和8%提标。全面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新增“广电云”用户16000户,放映公益性电影3635场;进一步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投入资金完善村级体育、健身器材。 (略) 第二届运动会共获奖牌129枚,金牌及奖牌 (略) 第一。全面加快治安防控系统建设, (略) 建立人脸识别系统,大幅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效能,全年保持“两抢”零发案天数320余天。

总的来看,2018年全区经济社会虽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工业提质增效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业潜力有待挖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201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略) 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推进实施三大攻坚战,全力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西秀跨越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和10%以上,实现城镇就业新增2万人以上,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完成国家下达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围绕实现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巩固精准脱贫攻坚成果,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提高增收

加强巩固提升见实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实施意见,坚持帮扶力度不减、政策不变、责任不松。制定“两防两抓”措施,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抓好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帮扶力度。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实现农户就近就地进园区进厂区,确保让每一个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人以上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加强扶贫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审批、监管、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各项制度,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持续打好“四场硬仗”见成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三场革命”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推进产业扶贫取得重大突破。加大以辣椒为主的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绿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化, (略) 场,加大产销对接力度,让优质 (略) 场份额占有率。加快推进农村污水、电讯网络、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个三”后续发展配套措施。继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建立多元扶持和资助体系,全面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继续落实医疗保障政策,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坚决遏制因病返贫。同时,抓好农村危房排查和改造工作。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供给质量

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守牢风险底线。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七严禁”,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政府债券发行,扩大置换债券规模,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强化项目资金监管,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同时,抓好防范化解社会安全风险,推进平安西秀、法治西秀建设,继续全面巩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加快工业转型,提质增效。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承载力。加快北一号路、北三号路、给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标准化厂房四期附属配套工程。实现西秀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60亿元,同比增长10%;持续抓好军民融合发展实施战略,加快安大民用航空锻件产业园、安吉精密铸造产业园建设,实现军民融合产值达28.5亿元,同比增长8%。全面推进黄赛航空、纽维科技、欧拓电子等16个智能终端企业建成投产,实现智能终端产值达80亿元。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年力争打造融合标杆项目3个,示范项目20个,带动融合企业4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个。

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 严守耕地红线和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新增发展种植蔬菜5万亩、茶叶2万亩、精品水果1万亩、中药材1万亩、食用菌500万棒,提高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非粮占比达94.6%。加快推动温氏养殖、榕昕牧业等生态畜牧业发展,实现生态畜牧业产值占比达28%以上;全年新增“三品一标”产地面积20万亩,打造西秀绿色农产品整体品牌;加快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合理布局和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支持乡镇以农业园区为主的配置冷链物流专车、绿色农产品冷库建设,投资1500万元新建冷链保鲜仓6万吨。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农业+互联网”,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达45.8亿元,同比增长7%。

全力推动旅游业,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略) 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加快总投资3亿元的云峰文化旅游产业小镇项目建设,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全域旅游观光自行车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完成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和开发乡村游、观光游和体验游线路,建设中心城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涉旅乡镇游客服务驿站。完善西秀区九龙山生态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全年力争实现接待游客3377.85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369.69亿元,同比增长30%。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和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建设步伐,实施好现代物流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新一轮大健康产业六项行动计划重点项目。

扎实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实施为企业降本减负工作,推进西秀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积极推动降低企业杠杆率。进一步淘汰和改造落后产能,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宏盛化工、黄果树铝业等企业技改扩能,淘汰建城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三)持续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标准,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8万亩,治理石漠化24平方公里。实现森林覆盖率达51%。

强化环境保护治理。深入实施十大面源污染治理和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双十”工程。加强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5%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抓好河库水系连通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继续抓好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推进贯城河南支流河段黑臭水体治理。加快12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连片供水工程;深入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及合理用药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力抓实绿色经济发展。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倍增计划的实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四型产业”, (略) 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建设, (略) 年再生利用3万吨废旧塑料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动新型建材普及使用,将绿色建筑比例逐步提高到50%。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确保地区生产总值 (略) 市下达标准范围内。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区重点项目工程落地,继续推进南片区、关脚片区等13个棚改续建项目,抓好2019年小青山片区、武当片区、玉碗井片区、二级站片区、东门庄东片区、东门庄西片区、永虹片区、西山赖岩片区、中华西路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7号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改造4752户。加快推进儒林路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完成虹山湖湿地公园建设,全面打通凤东路、北山路等14条断头路,配 (略) 有轨电车3、4号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承载和服务功能建设, (略) 试点,新建和改造雨污管网17公里。完成黄果树大街、塔山东西路、龙青路等城区道路灯光升级改造。新增中心城区停车位600个,新建和改造城镇公厕14座;坚持以人为本,推行“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试点安顺模式,提升示范小城镇建设品质。加快推进小城镇“8+X”项目建设,加快农 (略) 民化进程,新增城镇人口5000人以上,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1%。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国家、省、市战略规划,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抓好《西秀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编制和实施。 (略) 级园区和17个乡级园区提档增效,实施农业示范园区提升工程,加快西秀区蔬菜园区、山京茶产业 (略) 级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 (略) 级农业园区1个,新建主干道、机耕道120公里,新建沟渠网管60公里,实现全区优良农业基础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加快鸡场万亩白茶、杨武万亩精果、旧州万亩中药材等产业基地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秸杆综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坚持和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全面推广“塘约经验”、“大坝模式”,因地制宜、引导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工作,最大限度释放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红利。

(五)狠抓投资结构优化,稳定投资促增长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编报力度,围绕国家、省的投资方向,强化项目储备和申报,力争项目资金争取有新突破。 (略) 、市重大项目168个,总投资1283.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73亿元, (略) 级项目46个,总投资60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7.7亿元;市级项目122个,总投资681.8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64.03亿元。

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投资力度。交通方面,推进G321马路场至木山堡、S212挖沙坡至张家庄、宁-龙- (略) 道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实施农村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5公里, (略) 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水利方面,实现芦坝、雨棚、新场河水库下闸蓄水。全面启动勐党、青鱼塘、驿马寨等6座水库建设,启动实施油菜河、果者河、捞兜河、补董河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投资方面,实施军民融合项目5个,力争实施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技改投资30亿元。经贸流通方面,抓好总投资12.8亿元的中国物流黔中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流通中心、黔中农产品-农资物流园3个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投资3.98亿元。

激发民间投资。加快推进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混合所有制投资和外来投资比重。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消费环境。

(六)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升营商环境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突出信用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围绕社会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全面打 (略) 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力度,针对消费维权热点问题问题,创新监管模式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强化高效精准招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材料、大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珠三角、川渝、青岛等地交流合作,引进一批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落户西秀,力争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个,引进亿元项目50个,引进产业项目90个以上, (略) 外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0.6亿元,同比增长10%。

狠抓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出台投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更加注重事前政策引导、事中事后监管约束和过程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广“多评合一、联合评审”管理模式。建立投资项目“三个清单”制度,优化企业投资管理流程,扩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范围。同时,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价格等领域改革。

加大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实施科技型企业梯队提升培育计划,科技型企业备案数达到180个,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性企业总数达到25家以上;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培育工作。支持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力突破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 (略) 级成果转化应用10个, (略) 级科技计划项目50个,完成发明专利申请200件。实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92%。

(七)持续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有序推进大班额消除工作。深入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成七眼桥中心幼儿园等3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推动新五中、新八小、凤仪小学等改扩建项目,完成机械工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申示”目标。

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 (略) 二期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健康医疗扶贫政策的落实。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

继续织牢民生保障网。实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建立社区老年人日常照料中心、农 (略) 5个以上。加快火烧寨、水溪庄等7个安置房建设,力争建成5631套安置房。

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巩固提升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新西秀新篇章,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大会秘书处二〇一九年一月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