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环评文件拟批复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四川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环评文件拟批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四川东 (略)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13日-2023年1月19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

二、建设地点:经开区东材科技集团现有厂区内

三、建设单位:四川东 (略)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略)

五、项目概况:四川东 (略) 位于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园区,为四川东材 (略) 子公司,东材科技主要从事复合绝缘材料、无卤永久性高阻燃聚酯材料、特种合成树脂、功能膜等材料的研发生产, (略) 场发展需求,四川东 (略) 拟在现有东材科技厂区6#车间内实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对“年产3500万平方米涂布生产线项目”车间一层内设备进行搬迁、拆除等,并将2层原有设备淘汰、搬迁至一层;2、购置设施、设备等,建设3条复合生产线、2条云母生产线;3、RTO炉将蒸汽余热回收改造为导热油余热回收,其余储运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区均利旧。建成后,形成年产7000吨复合材料、600吨粉云母带的生产能力。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8万元。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项目施工期染防治措施:项目利用原有厂房进行改造,须按 (略) 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及报告书提出的要求,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污染,废气须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施工噪声,确保噪声不扰民;施工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循环使用,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已有设施处理;施工弃渣及时清运到当地住建主管部门指定场地,不得随意倾倒和堆放;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施工完毕,及时做好施工迹地生态恢复。

(二)项目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车间地坪清洗水、冷冻机组定期排水、生活废水均排入已建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及塘汛污水厂进水水质 (略) 政污水管网,最终经塘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涪江。

(三)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车间尽量密闭,废气分类收集处理。配胶工序、上胶工段、轧合工段、复合工段、流平工段、预热废气均密闭并设置废气收集系统,上述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收集后引入分子筛转轮系统吸附处理后经28米高排气筒(DA009)排放;烘干工段位于密闭烘箱,烘干废气经收集后与分子筛脱附废气一并引入RTO焚烧炉处理后经DA009排气筒排放;熟化废气、粉尘车间内排放;上述排放废气中,有机废气须满足《 (略) 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中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及RTO炉尾气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厂界颗粒物及有机废气须分别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及《 (略) 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中限值要求。同时企业须加强储罐、传输管道的管理维护,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相关要求,减少无组织废气的产生,根据报告书核算,以厂房边界设置50米卫生防护距离,此范围内现无居民等敏感建筑。

(四)项目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艺布局,复合线、分切机、冷却机、风机等高噪声设备须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五)项目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废溶剂包装桶、废胶包装桶、余胶及剥离胶状物、废分子筛等危废分区分类暂存于危废库房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合格产品、边角废料、废外包装材料等交由综合利用单位回收利用;办公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置。

(六)项目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配胶间、上胶区、材料区等重点区域须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渗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七)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遵守工程设计规范及安评要求,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不断优化,落实“安全评价”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设置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和自动联锁系统,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次生环境风险。完善全厂废水收集和截断系统,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围堰、截流沟、应急事故池等设施的建设,确保应急废水、泄漏物等不外排进入地表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物料储、运及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避免泄露事故。加强对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及维护管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应配备足够的备用件,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避免事故性排放。发生事故后,立即实施应急监测,要求对影响范围内的人群实施紧急疏散,确保人群安全。

七、相关部门意见: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改版),项目属于其中鼓励类。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局具文(川投资备[2111-*-07-02-*]JXQB-0184号)同意项目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略) 环境保护厅文件(川环建函〔2015〕176号)及《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项目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原项目取得了环保手续,企业不动产权证(川[2019] (略) 不动产权第*号)说明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建 (略) “三线一单”现行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要求。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16-*( (略) 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传真:0816-*

邮箱:*@*63.com

通信地址: (略) 科创园区玉泉中路10-1号

邮编:*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四川东 (略)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13日-2023年1月19日(5个工作日)。

一、项目名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

二、建设地点:经开区东材科技集团现有厂区内

三、建设单位:四川东 (略)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略) (略)

五、项目概况:四川东 (略) 位于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园区,为四川东材 (略) 子公司,东材科技主要从事复合绝缘材料、无卤永久性高阻燃聚酯材料、特种合成树脂、功能膜等材料的研发生产, (略) 场发展需求,四川东 (略) 拟在现有东材科技厂区6#车间内实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专用绝缘材料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对“年产3500万平方米涂布生产线项目”车间一层内设备进行搬迁、拆除等,并将2层原有设备淘汰、搬迁至一层;2、购置设施、设备等,建设3条复合生产线、2条云母生产线;3、RTO炉将蒸汽余热回收改造为导热油余热回收,其余储运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区均利旧。建成后,形成年产7000吨复合材料、600吨粉云母带的生产能力。

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78万元。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项目施工期染防治措施:项目利用原有厂房进行改造,须按 (略) 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及报告书提出的要求,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污染,废气须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控制施工噪声,确保噪声不扰民;施工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循环使用,施工期生活污水利用已有设施处理;施工弃渣及时清运到当地住建主管部门指定场地,不得随意倾倒和堆放;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施工完毕,及时做好施工迹地生态恢复。

(二)项目营运期水污染防治措施:车间地坪清洗水、冷冻机组定期排水、生活废水均排入已建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及塘汛污水厂进水水质 (略) 政污水管网,最终经塘汛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涪江。

(三)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车间尽量密闭,废气分类收集处理。配胶工序、上胶工段、轧合工段、复合工段、流平工段、预热废气均密闭并设置废气收集系统,上述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经收集后引入分子筛转轮系统吸附处理后经28米高排气筒(DA009)排放;烘干工段位于密闭烘箱,烘干废气经收集后与分子筛脱附废气一并引入RTO焚烧炉处理后经DA009排气筒排放;熟化废气、粉尘车间内排放;上述排放废气中,有机废气须满足《 (略) 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中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及RTO炉尾气须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厂界颗粒物及有机废气须分别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及《 (略) 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2377-2017)中限值要求。同时企业须加强储罐、传输管道的管理维护,按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相关要求,减少无组织废气的产生,根据报告书核算,以厂房边界设置50米卫生防护距离,此范围内现无居民等敏感建筑。

(四)项目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工艺布局,复合线、分切机、冷却机、风机等高噪声设备须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值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五)项目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废溶剂包装桶、废胶包装桶、余胶及剥离胶状物、废分子筛等危废分区分类暂存于危废库房内,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合格产品、边角废料、废外包装材料等交由综合利用单位回收利用;办公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置。

(六)项目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配胶间、上胶区、材料区等重点区域须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渗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及土壤。

(七)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遵守工程设计规范及安评要求,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不断优化,落实“安全评价”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设置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和自动联锁系统,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次生环境风险。完善全厂废水收集和截断系统,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围堰、截流沟、应急事故池等设施的建设,确保应急废水、泄漏物等不外排进入地表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物料储、运及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避免泄露事故。加强对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及维护管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应配备足够的备用件,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避免事故性排放。发生事故后,立即实施应急监测,要求对影响范围内的人群实施紧急疏散,确保人群安全。

七、相关部门意见: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改版),项目属于其中鼓励类。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局具文(川投资备[2111-*-07-02-*]JXQB-0184号)同意项目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略) 环境保护厅文件(川环建函〔2015〕176号)及《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项目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原项目取得了环保手续,企业不动产权证(川[2019] (略) 不动产权第*号)说明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建 (略) “三线一单”现行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要求。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16-*( (略) 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科)

传真:0816-*

邮箱:*@*63.com

通信地址: (略) 科创园区玉泉中路10-1号

邮编:*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