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吉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吉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吉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经济下行风险持续上升。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全区上下把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主线任务, (略) 两级党委、政府的统筹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恢复态势,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一)社会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复苏趋势向好。
1.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发展安全持续夯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四方责任”,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不断健全指挥体系、处置流程、管理模式和保障机制,凝心聚力攻坚“0331”“0801”疫情防控阻击战,共计设置常态化采样点122个,安装核酸采样小屋92个,组织开展采样检测4202.46万人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并实现由稳到顺的积极转变。免疫屏障持续筑实,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持续弱化,区域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
2.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主要指标承压回升。积极推动《 (略)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 (略) 统筹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增长的行动方案》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制定发布《 (略) 吉阳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措施》,深度融入“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 (略) 场主体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加快复苏重振。
3.投资信心加速恢复,项目建设推进有序。制定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建设项目及物料供应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支持参建单位及物料供应企业加快恢复施工作业和物料供配;2022年10月30日在我区三亚城投同心家园安居房项目现场组 (略) 2022年“双统筹”百日攻坚大行动第二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营造“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凝心聚力、奋力冲刺”的攻坚氛围;编制《 (略) 吉阳区2022年“双统筹”百日攻坚大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日跟踪、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推动相关单位挂图作战。
4.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畜禽作物产供稳定。积极推广菜稻轮作机制,印发《吉阳区2022年加快恢复农业生产扶持地租补贴实施方案》,以资金奖补的方式撬动农业基地化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1.创新动能持续迸发。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平台作用持续扩大,本年共计引入新增入驻企业116家,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级众创空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
2.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势。大悦环球中心项目于本年交付使用,五矿国际广场、保利国际广场、太平金融产业港等项目即将竣备,海语东岸、万华三亚东岸04地块、华侨城欢乐东岸(办公地块)、中交海南总部基地项目一号楼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略) 综合体、海语东岸(北区)、自贸港旅游航空总部等项目正稳步推进,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态势逐步显现。
3.热带高效农业稳健发展。一是“三品一标”品牌打造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持续深化, (略) 农产品采样送检全覆盖,共计开展采样3506次,检测合格率达97.56%;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加速绿色转型,新建2个农资废弃物回收点,共计投放200个农资废弃物回收箱,在16家农资店配备农药包装物回收桶,实现1.4万亩主要田洋农资废弃物进行集中收运,回收废弃农膜117.91吨、废弃农药包装物7.61吨。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有力。改造面积696亩的吉阳区2022年中廖田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面积147 (略) 吉阳区田独-中廖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改造面积420 (略) 吉阳区2020年落笔-大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四是农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开展三亚大茅智慧生态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大茅河专项治理项目于本年竣工,大茅人居环境整 (略) 等与其配套的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崖州古越、红花共享农庄先后 (略) 三椰级乡村旅游点,民宿行业通过创新发展乡村培训产业实现疫后复苏,今年以来我区乡村民宿接待过夜游客31.3万人次。
(三)改革实践行稳致远,发展动能蓬勃有力。
1.自贸港政策承接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探索建立区级国资平台。成 (略) (略) ,围绕“整合+盘活+提质”的资产管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投资能力, (略) 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二是税务优惠红利持续释放。严格落实减税降费要求,及时有效推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三是风险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共计完成含58艘在编在册船只、553艘“三无”船舶 (略) 县船舶的登记建册,实现建档管理全覆盖; (略) 亚龙湾反走私综合执法站(亚龙湾船管站) (略) 三亚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红沙船管站)与吉阳海警工作站落地建设,封关运作基础设施加快补齐。
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制度执行年”行动走深走实。发布两个批次的区级“制度执行年”行动攻坚清单暨“揭榜挂帅”榜单, (略) 场主体急难愁盼的18条问题通过“军令状”定人、定岗、定时、定责,营造赛马争先破题解难的良好氛围,在破除“梗阻”环节、推进问题整改、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区域发展动能。二是改革举措推陈出新。设立吉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印发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领跑工程、干部队*能力提升、创新案例探索等各项工作。增设24小时全天候热线电话和营商环境问题投诉邮箱,搭建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及回访机制, (略) 优化营商环境专班转办的营商环境问题24个,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和建议27个,受理“12345”平台涉及营商环境类办件68件并全部办结。三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梳理划转区级12个部门243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走深;出台“零跑动”实施方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90%以上;“四减”工作持续深化,审批流程加速再造,“就近办”改革继续向基层延伸, (略) 事项管理目录系统发布584项服务事项,区、村级政务“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四是信用体系不断健全。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推行信用承诺制及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覆盖完成率100%,累计开展诚信宣传活动32次,围绕制度、数据、平台、监管、应用场景及宣传推广“六位一体”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 (略) 创建工作。五是开放格局加速构建。于本年12月18 (略) 签署文旅产业发展框架协议, (略) 间的对接合作机制。通过组建吉阳区招商工作联席会议,成立推进海龙号项目落地工作专班、召开吉阳区影视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措施,加快招商项目成果转换。 (略) (略) 等45家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落户吉阳。(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人居质量稳步提升。
1.城市功能持续完善。一是基础设施短板持续补齐。实现鹿城大道、亚龙湾第二通道、青梅桥等一批交通设施通车投用,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完成20个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铺设沥青路面约15000平方米,硬化道路面积约1600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约1800米、雨水管约1100米,新建路灯约197盏,铺设人行道面积约4200平方米,安装波形护栏860米,完成红树林生态公园、月川绿道及白鹭公园提升改造,实现三亚中央公园落地建设,城居质量持续优化。二是新基建惠及面持续拓宽。新建1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增设207个充电桩,新增454个枪接口。新建5G基站240个,城区覆盖率达96%,实现密集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高质量网络通信服务向商业中心、市民活动场所、高校、景区景点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2.乡村振兴加速提质。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持续提升规划引领作用,在红花、罗蓬、中廖和大茅村庄规划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博后、安罗、南*、落笔村庄规划和六盘整治提升规划编制。六盘村街道风貌改造一期工程及红花村旅游观光道路等项目主体完工,红花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及提升及博后新坡村段景观整治提升工程正稳步推进。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出台2022年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印发吉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有序开展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完成803座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推动秸秆综合化利用,实现秸秆还田5500亩,清运秸秆离田60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积极落实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成立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站及海南(三亚)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吉阳分中心,完成5单 (略) 交易业务,实现农村“三变”改革破冰。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培优壮大,2家家 (略) 级示范家庭农场申报,1家农民专业 (略) 、市示范社申报。
3.环境质量持续向优。一是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方面管控取得良好实效,辖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PM2.5累计均值为10.60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度的14微克/立方米降低24.3%;完成半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142.04亩经济林的补偿清退工作,完成5处国家海洋督察反馈入海排口、59个自查入河(海)排口污染源整治及干沟村等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大茅水、亚龙溪河道治理和周边垃圾清运高效推进,清退“五乱”企业16家,清运垃圾632.8吨。2022年辖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略) 率先完成裸露地块整治任务,累计复绿、覆盖裸土地块34块,整治面积132万余平方米。二是违建整治力度不减。持续高压推进违建整治和图斑整改,巩固“无违建”示范点创建成果。共计拆除新增建筑15处/栋,拆除建筑面积1738平方米。制定《吉阳区2022年“两违”整治工作计划》,累计完成图斑分类处置销号3924个,销号率92.2%,剩余332个已完成挂账监管。三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推动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新设或改造垃圾分类亭(屋)188座;全面开展“ (略) ”建设,引导辖区内145家景区、酒店融入垃圾分类及禁塑氛围,亚龙湾海底世界景区、三亚明申高尔夫度假酒店等14家酒店(景区)成 (略) 第二批“无废酒店”和“无废景区”。
4.城市更新及用地征收高位推进。 (略) 更新征收补偿方案,筹建临春、 (略) ,积极做好远端谋划及用地征收工作。今年以来,月川、抱坡、临春、海罗等重点棚户 (略) 更新区域。完成亚龙湾第二通道(二期)、安游路改造工程、君和君 (略) 政道路等15个项目的征拆工作,重点实施推进的半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大茅水综合治理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计划内大部分用地的征收补偿工作。(五)保障体系加速健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一是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作用,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举办招聘活动11期,联系用工企业140家,提供就业岗位3945个;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35个,累计安置就业146人;依托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引进孵化企业59家,带动就业270人;通过跟踪帮扶实现毕业生就业239人。切实加大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察力度,积极开展劳动人事纠纷调解,处理农民工讨薪及投诉案件128起,成功调解60起,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城镇灵活就业84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24人,同比增长4.5%;推动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85人,同比增长4%,发放外出务工奖补及交通补贴87人次。二是基本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新增扩面参保1971人,同比增长146.37%,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累计参保人数达40568人;城居保兜底工作持续深入,实现政府代缴到账共计1560人。三是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万科三亚临春安居型商品住房及碧桂园畔山翠堤项目相继竣工,1777套商品化保障房通 (略) 场。高级知识分子住宅园区项目东一区于年内完工,城投同心家园安居房顺利落地并高速推进。大东海安置楼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完成全区124户农村低保、86户特困、84户建档立卡、17户边缘户、14户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及1户边缘易致贫户的房屋安全等级鉴定,核定D级危房1户,C级危房2户,并于本年完成改造工作。2.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捷。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优化。完成3所公办幼儿园装修改造;公办园东岸幼儿园已开园,部队建园、军地融合,新增部队幼儿园一所,与民办幼儿园合作设立18家公办分园,提供公办学位4000余个。海罗小学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1546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获得公办学位安置,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初中入学率、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均达100%,学位供需矛盾进一步缓解。印发区级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细则,以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为试点单位开展改革探索,积极通过选调、交流等方式解决师资均衡问题。组织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800余人次参加能力提升及跟岗培训,组织教师2200余人次参加“国培计划”及送教下乡等项目28个,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医联体”建设初具成效,全区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均已挂牌,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18个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竣工,率先建立医疗机构区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及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夯实。 (略) (略) 、 (略) 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略) 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略) 二期于本年落地建设,高层次医疗资源辐射半径逐步拓展。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加速配给。整合成立3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下新村文体活动室等3个基层场馆建设及修缮,安装配置全民健身器材169件,基本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开展文化下乡巡演活动,组织文化惠民活动41场,全民健身活动4场,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市体育产业园及文化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加速构建。
3.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升级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26080余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8750处,今年以来,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0%和18%;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推进,禁毒三年大会战取得良好战果; (略) 创建工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圆满完成“巩卫”复审任务, (略) 委评为“巩卫”优秀单位。
今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各部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及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滚石上山的韧劲和爬坡过坎的勇气,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区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依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产业转型发展根基尚未筑牢,尤其是在极 (略) 运行保障和应急抗风险能力仍有待加强,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发展为先,加快经济恢复重振。
1.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握实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牵引作用,以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起步抓手,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拉动全年投资扩容提质。同时,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申报要求,瞄准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领域短板和区域产业定位,开展新一批项目策划储备、包装和向上争资工作,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形成政府引领、市场主导、接续有力、协同并进的投资格局。
2.破解要素供给瓶颈。做好东岸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 (略) 更新征收补偿方案,重点推进月川、抱坡棚及临春、 (略) 更新试点区域征拆工作,力争完成龙岭路工程及万科 (略) 政道路等项目供地。将教 (略) 更新计划,持续推动榆亚路一号、下洋田第二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取得新进展。全力推动三亚群众艺术 (略) 政道路工程、 (略) (略) 政道路工程、 (略) 小康路道路工程等22个非棚改区域项目及新谋划项目的征地补偿工作,提升土地供应数量和质量, (略) 功能布局优化和产业落地建设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
3.恢复扩大消费需求。立足海旅免税城推动免税红利落实释放和免税购物服务提质增效,挖掘游客离岛购物潜力。顺应当前在线经济、新型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 (略) 场主体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各类创新,进一步壮大线上消费渠道,拓展消费路径,推动新兴消费热点加速发展,培优夜间经济、小店经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扎实有效、稳步深入。深入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现政务服务 (略) 统一,达到“统一受理、跨区办理”。持续梳理‘零跑动’政务服务事项,力争于2023年底前实现‘零跑动’可办率和可使用率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大社区行政审批事项的委托和公共服务事项授权下放工作,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常态化涉企服务机制,构建良好政商关系,健全营商环境问题诉求核查处理机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筑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注入跨跃发展活力。聚焦企业及群众诉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探索新型融资机制, (略) 的平台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积极探索适应自贸港建设的管理举措。组建临春、 (略) ,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盘活土地资源,深化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略) 更新第一锤。
(三)构建多级支撑,优化产业发展格局。
1.夯实第一产业基础,稳固经济发展底气。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耕地用途管制,鼓励推广连片种植,统一经营管理的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扶持修建设施农业大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化“三品一标”品牌打造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我区16个合作社及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建设,保障种植业健康发展;重视生猪等畜禽养殖主体产能恢复,引导养殖业转型升级,持续做好畜禽稳供工作。
2.强化旅游品牌塑造, (略) 场量质齐升。一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在品质提升、业态培育、服务提升、环境营造方面统筹发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5A级景区及千古情、凤凰岭海誓山盟4A级景区创建,加快六盘婚庆旅拍文化产业园项目落地,推动夏日体验广场等项目开业投用,实现在传统旅游、婚庆旅游、购物旅游等方面的多线扩容;加快体育旅游业态培育,推进鹿回头滨河公园、东岸湿地公园等体育公园的建设,积极配合亚沙会、 (略) 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赛事工作,培育鹿回头国际帆船运动中心,探索创办帆船、帆板等区级赛事;以六盘村、罗蓬村为重点创建新的高椰级乡村旅游点,打造多层次、多业态、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供给。二是壮大旅游产业链条。结合鹿回头等国有景区免费开放的趋势,推动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变,深化田独矿坑、西沙海战烈士陵园等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扶持非遗传承基地的发展。以大东海区域、奥特莱斯小镇、红沙街区为重点,发展新的国家级、省级休闲旅游街区。三是打造一流旅游环境。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 (略) 场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略) 场主体服务意识, (略) 场秩序。提升旅游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
3.精耕培优新兴产业,壮大经济发展潜力。一是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自贸港发展需求,引导推动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招商工作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升入园企业技术含金量,进一步强化科技平台集聚效应,优化科技产业生态链。加快推动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及新东润·海南互联网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搭建园区、政企沟通桥梁,协调保障企业和人才诉求,构筑宜商生态,助力企业发展。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在扎实开展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在推 (略) 综合体、中交总部基地、三亚城投大厦等项目加快建设的基础上,强化与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在商务金融、招商引资、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协同联动,积极发挥好主城区和中央商务区的辐射作用,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现代服务业布局落地,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以点带面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城乡统筹,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1.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榕根 (略) 政道路建设工程等13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加快亚龙湾第二通道(二期)、龙岭路等项目建设进程,提升交通枢纽能级。谋划村村通路灯的愿景,启动辖区6个漫水桥及漫水涵洞的改造工作,确保民生工程惠及广大基层群众。二是加快形成安全生态水网。协 (略) 清流园水质净化厂工程及抱坡溪东片区排水管网、福海苑、山营及高新片区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提高辖区雨污水处理能力及管网覆盖率;持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实现农村供水管网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安全饮水机制长效运行。
2.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进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脱贫户和其他重点人群的收入监测,继续落实三保障工作,防止出现因病因灾致贫;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效,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任务;大力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博后新坡村段景观整治提升工程及大茅 (略) 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 (略) 场建设,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流程,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和生产要素流动。
3.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从严抓实环保督查整改,扎实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采取“周跟踪、月调度”的方式确保实现按期销号并持续巩固整改成效。二是持续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入海(河)排口、水源地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投建管养”机制,完成半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筑实水环境安全防线。三是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组织开展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管,落实“六个严禁、两个推进”的相关要求,加强秸秆垃圾禁烧及烟花爆竹禁放力度,开展餐饮服务经营场所油烟治理专项检查,保持全区大气环境优良率100%。四是强化违建管控力度。增强规划管控水平,优化规划报建程序,畅通举报渠道,推进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零报告”和“零容忍”制度,持续加强巡查管控机制,做到新增违建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置。五是加快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完善全生物降解塑料全过程追溯体系,建立常态化禁塑监管长效机制,结合宣传引导及高压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有效推进禁塑工作。提升垃圾分类设施密度,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及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
(五)扎实做好民生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1.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环境。坚持将就业作为“首稳”任务,加强就业培训与就业引导服务, (略) 场 (略) 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劳动者科学择业。做好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服务工作,加快创业实体孵化,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举办“订单式、定岗式、学徒制”等培训5期,就业招聘会活动12期,建设就业驿站4个,搭建供需双方交流洽谈服务平台,打好人才培养及企业招工“组合拳”。
2.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全民参保意识,充分扩大参保覆盖面,确保参保率达99%以上。抓实被征地农民参保、“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等工作,完善低保特困、残疾人,老年人和困难儿童等各项津贴补助申请和审批制度,延伸开展“物质+服务”试点创建,落实各项补贴制度。积极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完善平价蔬菜网点布局,扩大公益性摊位数量,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3.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全面升级辖区中小学校园网络基础环境,力争实现“千兆光纤进校园,百兆光纤上桌面”。持续实施教育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学科教学能力全员培训、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等项目,持续提升教师队*建设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开展“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吉阳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给。加快落实“双减”工作,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加大粤海铁路幼儿园、万科高知园幼儿园、海罗小学等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吉阳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谋划及前期工作,进一步缓解学位供需矛盾,提升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4.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能级。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进一步夯实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月川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东岸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 (略) 综合楼等项目进程,推动 (略) 改扩建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村卫生健康服务室医务人员培训,以实行区村一体化改革为抓手,优化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公共卫生人才梯队及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略) (略) 的共建机制,加 (略) 医疗集团建设及分级诊疗模式探索,结合 (略) 、海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推行差异化发展, (略) (略) 二期、 (略) 公共卫生中心、 (略) 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拓展高层次医疗资源辐射半径,完善各层次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满足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略) 安全韧性。
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档升级,不断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安全监管执法,进一步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加强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及末端消费环节的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落实“阳光信访”制度,做好源头治理。
各位代表,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略) 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不动摇,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以赴完成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2023年是实现二十大宏伟愿景的起手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封关运作全面展开的冲刺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完善壮大产业体系,激活发展动能,巩固拓展生态环境与区位优势,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关于吉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吉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经济下行风险持续上升。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全区上下把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主线任务, (略) 两级党委、政府的统筹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恢复态势,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一)社会秩序快速恢复,经济复苏趋势向好。
1.疫情防控措施有力,发展安全持续夯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四方责任”,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不断健全指挥体系、处置流程、管理模式和保障机制,凝心聚力攻坚“0331”“0801”疫情防控阻击战,共计设置常态化采样点122个,安装核酸采样小屋92个,组织开展采样检测4202.46万人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成果并实现由稳到顺的积极转变。免疫屏障持续筑实,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持续弱化,区域生产生活秩序加速恢复。
2.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主要指标承压回升。积极推动《 (略)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 (略) 统筹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增长的行动方案》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制定发布《 (略) 吉阳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措施》,深度融入“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 (略) 场主体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加快复苏重振。
3.投资信心加速恢复,项目建设推进有序。制定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建设项目及物料供应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支持参建单位及物料供应企业加快恢复施工作业和物料供配;2022年10月30日在我区三亚城投同心家园安居房项目现场组 (略) 2022年“双统筹”百日攻坚大行动第二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营造“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凝心聚力、奋力冲刺”的攻坚氛围;编制《 (略) 吉阳区2022年“双统筹”百日攻坚大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日跟踪、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推动相关单位挂图作战。
4.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畜禽作物产供稳定。积极推广菜稻轮作机制,印发《吉阳区2022年加快恢复农业生产扶持地租补贴实施方案》,以资金奖补的方式撬动农业基地化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1.创新动能持续迸发。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平台作用持续扩大,本年共计引入新增入驻企业116家,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级众创空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
2.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势。大悦环球中心项目于本年交付使用,五矿国际广场、保利国际广场、太平金融产业港等项目即将竣备,海语东岸、万华三亚东岸04地块、华侨城欢乐东岸(办公地块)、中交海南总部基地项目一号楼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略) 综合体、海语东岸(北区)、自贸港旅游航空总部等项目正稳步推进,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态势逐步显现。
3.热带高效农业稳健发展。一是“三品一标”品牌打造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持续深化, (略) 农产品采样送检全覆盖,共计开展采样3506次,检测合格率达97.56%;二是农业生产方式加速绿色转型,新建2个农资废弃物回收点,共计投放200个农资废弃物回收箱,在16家农资店配备农药包装物回收桶,实现1.4万亩主要田洋农资废弃物进行集中收运,回收废弃农膜117.91吨、废弃农药包装物7.61吨。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有力。改造面积696亩的吉阳区2022年中廖田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面积147 (略) 吉阳区田独-中廖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改造面积420 (略) 吉阳区2020年落笔-大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竣工验收;四是农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开展三亚大茅智慧生态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大茅河专项治理项目于本年竣工,大茅人居环境整 (略) 等与其配套的建设项目正稳步推进;崖州古越、红花共享农庄先后 (略) 三椰级乡村旅游点,民宿行业通过创新发展乡村培训产业实现疫后复苏,今年以来我区乡村民宿接待过夜游客31.3万人次。
(三)改革实践行稳致远,发展动能蓬勃有力。
1.自贸港政策承接能力稳步提升。一是探索建立区级国资平台。成 (略) (略) ,围绕“整合+盘活+提质”的资产管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投资能力, (略) 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二是税务优惠红利持续释放。严格落实减税降费要求,及时有效推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精准落地。三是风险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共计完成含58艘在编在册船只、553艘“三无”船舶 (略) 县船舶的登记建册,实现建档管理全覆盖; (略) 亚龙湾反走私综合执法站(亚龙湾船管站) (略) 三亚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红沙船管站)与吉阳海警工作站落地建设,封关运作基础设施加快补齐。
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制度执行年”行动走深走实。发布两个批次的区级“制度执行年”行动攻坚清单暨“揭榜挂帅”榜单, (略) 场主体急难愁盼的18条问题通过“军令状”定人、定岗、定时、定责,营造赛马争先破题解难的良好氛围,在破除“梗阻”环节、推进问题整改、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区域发展动能。二是改革举措推陈出新。设立吉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印发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领跑工程、干部队*能力提升、创新案例探索等各项工作。增设24小时全天候热线电话和营商环境问题投诉邮箱,搭建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及回访机制, (略) 优化营商环境专班转办的营商环境问题24个,收集营商环境问题和建议27个,受理“12345”平台涉及营商环境类办件68件并全部办结。三是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梳理划转区级12个部门243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持续走深;出台“零跑动”实施方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90%以上;“四减”工作持续深化,审批流程加速再造,“就近办”改革继续向基层延伸, (略) 事项管理目录系统发布584项服务事项,区、村级政务“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四是信用体系不断健全。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推行信用承诺制及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覆盖完成率100%,累计开展诚信宣传活动32次,围绕制度、数据、平台、监管、应用场景及宣传推广“六位一体”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 (略) 创建工作。五是开放格局加速构建。于本年12月18 (略) 签署文旅产业发展框架协议, (略) 间的对接合作机制。通过组建吉阳区招商工作联席会议,成立推进海龙号项目落地工作专班、召开吉阳区影视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措施,加快招商项目成果转换。 (略) (略) 等45家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落户吉阳。(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人居质量稳步提升。
1.城市功能持续完善。一是基础设施短板持续补齐。实现鹿城大道、亚龙湾第二通道、青梅桥等一批交通设施通车投用,交通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完成20个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铺设沥青路面约15000平方米,硬化道路面积约1600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约1800米、雨水管约1100米,新建路灯约197盏,铺设人行道面积约4200平方米,安装波形护栏860米,完成红树林生态公园、月川绿道及白鹭公园提升改造,实现三亚中央公园落地建设,城居质量持续优化。二是新基建惠及面持续拓宽。新建1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增设207个充电桩,新增454个枪接口。新建5G基站240个,城区覆盖率达96%,实现密集区域5G信号连续覆盖,高质量网络通信服务向商业中心、市民活动场所、高校、景区景点等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2.乡村振兴加速提质。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持续提升规划引领作用,在红花、罗蓬、中廖和大茅村庄规划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博后、安罗、南*、落笔村庄规划和六盘整治提升规划编制。六盘村街道风貌改造一期工程及红花村旅游观光道路等项目主体完工,红花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及提升及博后新坡村段景观整治提升工程正稳步推进。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出台2022年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印发吉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有序开展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完成803座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推动秸秆综合化利用,实现秸秆还田5500亩,清运秸秆离田60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三是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积极落实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成立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站及海南(三亚)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吉阳分中心,完成5单 (略) 交易业务,实现农村“三变”改革破冰。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培优壮大,2家家 (略) 级示范家庭农场申报,1家农民专业 (略) 、市示范社申报。
3.环境质量持续向优。一是生态环境指标持续向好。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方面管控取得良好实效,辖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PM2.5累计均值为10.60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度的14微克/立方米降低24.3%;完成半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142.04亩经济林的补偿清退工作,完成5处国家海洋督察反馈入海排口、59个自查入河(海)排口污染源整治及干沟村等5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大茅水、亚龙溪河道治理和周边垃圾清运高效推进,清退“五乱”企业16家,清运垃圾632.8吨。2022年辖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略) 率先完成裸露地块整治任务,累计复绿、覆盖裸土地块34块,整治面积132万余平方米。二是违建整治力度不减。持续高压推进违建整治和图斑整改,巩固“无违建”示范点创建成果。共计拆除新增建筑15处/栋,拆除建筑面积1738平方米。制定《吉阳区2022年“两违”整治工作计划》,累计完成图斑分类处置销号3924个,销号率92.2%,剩余332个已完成挂账监管。三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推动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新设或改造垃圾分类亭(屋)188座;全面开展“ (略) ”建设,引导辖区内145家景区、酒店融入垃圾分类及禁塑氛围,亚龙湾海底世界景区、三亚明申高尔夫度假酒店等14家酒店(景区)成 (略) 第二批“无废酒店”和“无废景区”。
4.城市更新及用地征收高位推进。 (略) 更新征收补偿方案,筹建临春、 (略) ,积极做好远端谋划及用地征收工作。今年以来,月川、抱坡、临春、海罗等重点棚户 (略) 更新区域。完成亚龙湾第二通道(二期)、安游路改造工程、君和君 (略) 政道路等15个项目的征拆工作,重点实施推进的半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大茅水综合治理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计划内大部分用地的征收补偿工作。(五)保障体系加速健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一是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作用,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举办招聘活动11期,联系用工企业140家,提供就业岗位3945个;新增开发公益性岗位35个,累计安置就业146人;依托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引进孵化企业59家,带动就业270人;通过跟踪帮扶实现毕业生就业239人。切实加大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监察力度,积极开展劳动人事纠纷调解,处理农民工讨薪及投诉案件128起,成功调解60起,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区新增城镇灵活就业84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24人,同比增长4.5%;推动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85人,同比增长4%,发放外出务工奖补及交通补贴87人次。二是基本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新增扩面参保1971人,同比增长146.37%,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累计参保人数达40568人;城居保兜底工作持续深入,实现政府代缴到账共计1560人。三是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万科三亚临春安居型商品住房及碧桂园畔山翠堤项目相继竣工,1777套商品化保障房通 (略) 场。高级知识分子住宅园区项目东一区于年内完工,城投同心家园安居房顺利落地并高速推进。大东海安置楼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完成全区124户农村低保、86户特困、84户建档立卡、17户边缘户、14户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及1户边缘易致贫户的房屋安全等级鉴定,核定D级危房1户,C级危房2户,并于本年完成改造工作。2.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便捷。一是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优化。完成3所公办幼儿园装修改造;公办园东岸幼儿园已开园,部队建园、军地融合,新增部队幼儿园一所,与民办幼儿园合作设立18家公办分园,提供公办学位4000余个。海罗小学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1546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获得公办学位安置,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初中入学率、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率均达100%,学位供需矛盾进一步缓解。印发区级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细则,以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为试点单位开展改革探索,积极通过选调、交流等方式解决师资均衡问题。组织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800余人次参加能力提升及跟岗培训,组织教师2200余人次参加“国培计划”及送教下乡等项目28个,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二是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医联体”建设初具成效,全区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均已挂牌,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18个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项目竣工,率先建立医疗机构区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及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夯实。 (略) (略) 、 (略) 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略) 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略) 二期于本年落地建设,高层次医疗资源辐射半径逐步拓展。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加速配给。整合成立37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下新村文体活动室等3个基层场馆建设及修缮,安装配置全民健身器材169件,基本实现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开展文化下乡巡演活动,组织文化惠民活动41场,全民健身活动4场,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市体育产业园及文化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加速构建。
3.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升级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00余件。围绕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26080余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8750处,今年以来,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0%和18%;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推进,禁毒三年大会战取得良好战果; (略) 创建工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圆满完成“巩卫”复审任务, (略) 委评为“巩卫”优秀单位。
今年以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各部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统筹部署及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滚石上山的韧劲和爬坡过坎的勇气,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区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短板依然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产业转型发展根基尚未筑牢,尤其是在极 (略) 运行保障和应急抗风险能力仍有待加强,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发展为先,加快经济恢复重振。
1.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握实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牵引作用,以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为起步抓手,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拉动全年投资扩容提质。同时,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申报要求,瞄准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生态保护等领域短板和区域产业定位,开展新一批项目策划储备、包装和向上争资工作,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推动形成政府引领、市场主导、接续有力、协同并进的投资格局。
2.破解要素供给瓶颈。做好东岸棚户区改造收尾工作, (略) 更新征收补偿方案,重点推进月川、抱坡棚及临春、 (略) 更新试点区域征拆工作,力争完成龙岭路工程及万科 (略) 政道路等项目供地。将教 (略) 更新计划,持续推动榆亚路一号、下洋田第二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取得新进展。全力推动三亚群众艺术 (略) 政道路工程、 (略) (略) 政道路工程、 (略) 小康路道路工程等22个非棚改区域项目及新谋划项目的征地补偿工作,提升土地供应数量和质量, (略) 功能布局优化和产业落地建设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
3.恢复扩大消费需求。立足海旅免税城推动免税红利落实释放和免税购物服务提质增效,挖掘游客离岛购物潜力。顺应当前在线经济、新型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趋势, (略) 场主体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各类创新,进一步壮大线上消费渠道,拓展消费路径,推动新兴消费热点加速发展,培优夜间经济、小店经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扎实有效、稳步深入。深入推进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实现政务服务 (略) 统一,达到“统一受理、跨区办理”。持续梳理‘零跑动’政务服务事项,力争于2023年底前实现‘零跑动’可办率和可使用率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大社区行政审批事项的委托和公共服务事项授权下放工作,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常态化涉企服务机制,构建良好政商关系,健全营商环境问题诉求核查处理机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筑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注入跨跃发展活力。聚焦企业及群众诉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探索,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探索新型融资机制, (略) 的平台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积极探索适应自贸港建设的管理举措。组建临春、 (略) ,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盘活土地资源,深化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略) 更新第一锤。
(三)构建多级支撑,优化产业发展格局。
1.夯实第一产业基础,稳固经济发展底气。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耕地用途管制,鼓励推广连片种植,统一经营管理的常年蔬菜基地建设,扶持修建设施农业大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深化“三品一标”品牌打造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我区16个合作社及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建设,保障种植业健康发展;重视生猪等畜禽养殖主体产能恢复,引导养殖业转型升级,持续做好畜禽稳供工作。
2.强化旅游品牌塑造, (略) 场量质齐升。一是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在品质提升、业态培育、服务提升、环境营造方面统筹发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5A级景区及千古情、凤凰岭海誓山盟4A级景区创建,加快六盘婚庆旅拍文化产业园项目落地,推动夏日体验广场等项目开业投用,实现在传统旅游、婚庆旅游、购物旅游等方面的多线扩容;加快体育旅游业态培育,推进鹿回头滨河公园、东岸湿地公园等体育公园的建设,积极配合亚沙会、 (略) 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赛事工作,培育鹿回头国际帆船运动中心,探索创办帆船、帆板等区级赛事;以六盘村、罗蓬村为重点创建新的高椰级乡村旅游点,打造多层次、多业态、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供给。二是壮大旅游产业链条。结合鹿回头等国有景区免费开放的趋势,推动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变,深化田独矿坑、西沙海战烈士陵园等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扶持非遗传承基地的发展。以大东海区域、奥特莱斯小镇、红沙街区为重点,发展新的国家级、省级休闲旅游街区。三是打造一流旅游环境。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 (略) 场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略) 场主体服务意识, (略) 场秩序。提升旅游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
3.精耕培优新兴产业,壮大经济发展潜力。一是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自贸港发展需求,引导推动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招商工作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升入园企业技术含金量,进一步强化科技平台集聚效应,优化科技产业生态链。加快推动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及新东润·海南互联网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搭建园区、政企沟通桥梁,协调保障企业和人才诉求,构筑宜商生态,助力企业发展。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在扎实开展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在推 (略) 综合体、中交总部基地、三亚城投大厦等项目加快建设的基础上,强化与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在商务金融、招商引资、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协同联动,积极发挥好主城区和中央商务区的辐射作用,抢抓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现代服务业布局落地,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以点带面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城乡统筹,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1.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一是加快榕根 (略) 政道路建设工程等13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协调加快亚龙湾第二通道(二期)、龙岭路等项目建设进程,提升交通枢纽能级。谋划村村通路灯的愿景,启动辖区6个漫水桥及漫水涵洞的改造工作,确保民生工程惠及广大基层群众。二是加快形成安全生态水网。协 (略) 清流园水质净化厂工程及抱坡溪东片区排水管网、福海苑、山营及高新片区排水管网等项目建设,提高辖区雨污水处理能力及管网覆盖率;持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实现农村供水管网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安全饮水机制长效运行。
2.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进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脱贫户和其他重点人群的收入监测,继续落实三保障工作,防止出现因病因灾致贫;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农村“厕所革命”成效,确保在年底前完成农村户用厕所化粪池防渗漏改造任务;大力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管理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博后新坡村段景观整治提升工程及大茅 (略) 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 (略) 场建设,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流程,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和生产要素流动。
3.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从严抓实环保督查整改,扎实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采取“周跟踪、月调度”的方式确保实现按期销号并持续巩固整改成效。二是持续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入海(河)排口、水源地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投建管养”机制,完成半岭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筑实水环境安全防线。三是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组织开展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监管,落实“六个严禁、两个推进”的相关要求,加强秸秆垃圾禁烧及烟花爆竹禁放力度,开展餐饮服务经营场所油烟治理专项检查,保持全区大气环境优良率100%。四是强化违建管控力度。增强规划管控水平,优化规划报建程序,畅通举报渠道,推进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零报告”和“零容忍”制度,持续加强巡查管控机制,做到新增违建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处置。五是加快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完善全生物降解塑料全过程追溯体系,建立常态化禁塑监管长效机制,结合宣传引导及高压执法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有效推进禁塑工作。提升垃圾分类设施密度,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及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
(五)扎实做好民生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1.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环境。坚持将就业作为“首稳”任务,加强就业培训与就业引导服务, (略) 场 (略) 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劳动者科学择业。做好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服务工作,加快创业实体孵化,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举办“订单式、定岗式、学徒制”等培训5期,就业招聘会活动12期,建设就业驿站4个,搭建供需双方交流洽谈服务平台,打好人才培养及企业招工“组合拳”。
2.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全民参保意识,充分扩大参保覆盖面,确保参保率达99%以上。抓实被征地农民参保、“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等工作,完善低保特困、残疾人,老年人和困难儿童等各项津贴补助申请和审批制度,延伸开展“物质+服务”试点创建,落实各项补贴制度。积极做好“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完善平价蔬菜网点布局,扩大公益性摊位数量,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3.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全面升级辖区中小学校园网络基础环境,力争实现“千兆光纤进校园,百兆光纤上桌面”。持续实施教育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学科教学能力全员培训、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等项目,持续提升教师队*建设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开展“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吉阳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给。加快落实“双减”工作,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加大粤海铁路幼儿园、万科高知园幼儿园、海罗小学等项目推进力度,加快吉阳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谋划及前期工作,进一步缓解学位供需矛盾,提升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
4.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能级。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进一步夯实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月川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东岸社区卫生健康服务站 (略) 综合楼等项目进程,推动 (略) 改扩建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辖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村卫生健康服务室医务人员培训,以实行区村一体化改革为抓手,优化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公共卫生人才梯队及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略) (略) 的共建机制,加 (略) 医疗集团建设及分级诊疗模式探索,结合 (略) 、海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特色推行差异化发展, (略) (略) 二期、 (略) 公共卫生中心、 (略) 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拓展高层次医疗资源辐射半径,完善各层次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满足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略) 安全韧性。
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档升级,不断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及安全监管执法,进一步提升监管执法效能。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加强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及末端消费环节的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落实“阳光信访”制度,做好源头治理。
各位代表,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略) 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不动摇,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以赴完成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措施
2023年是实现二十大宏伟愿景的起手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封关运作全面展开的冲刺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完善壮大产业体系,激活发展动能,巩固拓展生态环境与区位优势,推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