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拓鼎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涟源市拓鼎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1.项目名称: (略) 拓 (略) 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目
2.建设地点: (略) 湄江镇和平村
3.建设单位: (略) 拓 (略)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湖南宇鸿 (略)
5.项目概况: (略) 拓 (略) 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 (略) 湄江镇和平村,属于改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占地51.8亩(34533m2)。建设一条年产30万吨新型环保预拌砂浆混合料生产线;配备砂浆运输车及背罐车等作业车辆,添置机械化施工设备及其他附属生产设备一套;建设原材料堆场42.5亩(28333m2),建设办公楼一栋,占地2000m2;配套厂区硬化、亮化、绿化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538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2%。
6.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废气:
(1)影响分析
① 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基础开挖、弃土、建材装卸、车辆行驶等作业。据有关资料显示,施工场地扬尘的主要来源是运输车辆行驶而形成,约占扬尘总量的60%。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施工中的弃土、砂料、石灰等,若堆放时覆盖不当或装卸运输时散落,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100m左右,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② 汽车尾气和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CO、NOx、HC等,可能导致施工场地局部范围内空气质量下降,这些气体扩散后其浓度会迅速降低,影响范围小,其尾气污染物最大浓度落点距边界的距离不超过150m,且浓度值均在GB3095-1996标准之内。
③施工期装修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装修废气,其主要污染因子为*苯和二*苯,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醇和*醇等。各装修阶段随机性大,装修时间短,挥发时间长,废气污染源强较分散。
(2)控制措施
① 扬尘控制措施
A.及时硬化进场施工道路路面,定期在施工现场地面和道路上洒水,以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
B.在施工期间,应根据不同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和大风、高温、干燥、晴天、雨天等各种不同气象条件要求,建立保洁制度,包括洒水、清扫方式、频次等。当空气质量轻微污染(污染指数大于100)或4级以上大风干燥天气不许拆迁、土方作业和人工干扫。在空气质量良好(污染指数80~100)时,应每隔4小时保洁一次,洒水与清扫交替使用。当空气质量轻微污染(污染指数大于100)时,应加密保洁。当空气质量优良(污染指数低于50)时,可以在保持清洁的前提下适度降低保洁强度。
C.渣料运输必须采用专用的密封运输车,施工现场应设置车辆冲洗装置,对开出的渣土车辆进行清洗,以减少渣土沿路洒落。
D.对于粉状物料的运输和堆放,必须采取遮盖措施,防止因风吹而引起扬尘。
② 汽车尾气及燃油机械废气控制措施
A.施工单位应采用尾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车辆和施工机械,确保其在运行时尾气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B.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和施工机械运行作业。
③ 装修废气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物进行通风处理,建议装修时使用环保型装饰材料,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 10 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限值要求。
2、施工期废水:
(1)影响分析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① 施工废水主要有混凝土养护水,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等,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有SS,含量为500~4000mg/L。施工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必须妥善处置,施工废水经厂区设置的沉淀池澄清后可循环使用。
②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于施工人员生活过程中,污水中主要含SS、CODcr、BOD5、NH3-N等,由于本项目施工人数较少,不在施工场地内住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项目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
(2)控制措施
① 施工现场应设置完善的配套排水系统、泥浆沉淀设施,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经过冲洗后方可上路,建议在施工区车辆出口处,设置施工车辆清洗设施和一个3m3的沉淀池,冲洗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作为洗车水或道路洒水降尘。
②由于本项目施工人数较少,不在施工场地内住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项目化粪池处理用作农肥。
③ 做好建筑材料和施工废渣的管理和回收,特别是含有油污的物体,不能露天存放,以免因雨废油水冲刷而污染水体,应用废油桶收集起来,集中保管,定期送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回收,严禁将废油随意倾倒,造成污染。?
3、施工期噪声:
(1)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其次是交通噪声和人为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运行所造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项目建设期间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多,且噪声声级强(如挖土机、冲击机等),在只考虑空气、距离对噪声的衰减影响情况下,项目各个施工阶段昼间施工期20m处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若是夜间施工情况下,需要 150m 处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项目施工期高噪声设备主要集中于生产区施工。
(2)控制措施
① 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低频振捣器代替高频振捣器等。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以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
②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尽量避免多台强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地点同时施工。
③ 施工期噪声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进行控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应限制夜间高噪声设备的施工时间,在夜间10点至次日早上6点禁止施工,如确因工程施工需要,需向环保部门经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批准后方可实施,并需告知附近居民,尽量做到施工建设时噪声对影响区公众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另外,施工过程中业主应充分协调好关系,确保不发生环境纠纷。
④ 尽量采用各种隔声降噪措施,在项目施工区四周设置施工围墙以减轻施工噪声对附近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4、固体废物:
(1)影响分析
①土方: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将直接用于地面回填,且挖填方基本平衡。②建筑垃圾主要来自建筑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废木料、废金属等杂物。③ 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堆放,严禁乱扔乱弃、污染环境。
(2)控制措施
①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弃渣均要求集中堆置于临时弃渣场或用于地基填筑,临时弃渣场采取彩条布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
② 建议对施工期表土开挖产生的土方设置临时表土堆放场,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本项目施工后期用于项目区绿化用土。
③ 施工期生活垃圾清运可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④ 建筑垃圾参照执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略) 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及时清运至项目区域附近的建筑垃圾消纳场。
5、生态环境
项目用地现状为荒地,建设过程中,会扰动表土结构,破坏场地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部分土地裸露,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这种现象尤其是在雨季或暴雨天气会变得更为突出。主要是项目建设时场地平整、施工车辆往来频繁,将造成表土流失。
对施工区的水土流失量采用专家估算法进行预测,经估算确定施工期各施工单元土壤侵蚀模数4000~7500t/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L190-2007)》,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该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1200t/km2?a。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为7000t/km2·a。建设开挖扰动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区域为整个施工现场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共计0.00366km2。本环评采用侵蚀模数法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计算公 式如下:W=Σ(Fi×Mi×Ti)
式中:W—扰动地表流失量,t;
Fi—扰动地表面积,0.0345km2;
Mi—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7000t/km2·a;
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0.1667a;
由此计算出项目区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116.6t。
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合理选择施工期以及科学的施工方式。尽量避免在强暴雨季节施工;雨季施工时,应备有防雨布覆盖开挖面和土堆,防治汛期造成水土流失,平时应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
②设备堆放场、材料堆放场的防径流措施应加强,废土、废渣应及时运出,防止出现废土、废渣处置不妥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③制定水土保持计划,工程建成后应无裸露地面,使水土保持功能逐步加强。
一般来说,在采取上述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强度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将有极大的下降。水土流失量降为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的10%,即为11.66t。因此,在项目施工期以及工程完工后都必须采取较为完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极大降低项目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7.公众参与情况;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后于2023年1月10日至1月1 (略) 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的反对意见。
8.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略) 拓 (略) 承诺在该项目投入运营之前配套建设好环保设施。
9.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10.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 (略) 拓 (略) 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目作出审批决定,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17日-2023年1月28日(5天),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如对以上项目持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时间内通过以下方式向我局反映或提出书面意见。
意见反馈单位: (略) 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股。
联系电话:0738-*;0738—*(传真)
1.项目名称: (略) 拓 (略) 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目
2.建设地点: (略) 湄江镇和平村
3.建设单位: (略) 拓 (略)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湖南宇鸿 (略)
5.项目概况: (略) 拓 (略) 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 (略) 湄江镇和平村,属于改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占地51.8亩(34533m2)。建设一条年产30万吨新型环保预拌砂浆混合料生产线;配备砂浆运输车及背罐车等作业车辆,添置机械化施工设备及其他附属生产设备一套;建设原材料堆场42.5亩(28333m2),建设办公楼一栋,占地2000m2;配套厂区硬化、亮化、绿化及其他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538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2%。
6.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废气:
(1)影响分析
① 施工期扬尘主要产生于基础开挖、弃土、建材装卸、车辆行驶等作业。据有关资料显示,施工场地扬尘的主要来源是运输车辆行驶而形成,约占扬尘总量的60%。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施工中的弃土、砂料、石灰等,若堆放时覆盖不当或装卸运输时散落,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100m左右,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② 汽车尾气和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有CO、NOx、HC等,可能导致施工场地局部范围内空气质量下降,这些气体扩散后其浓度会迅速降低,影响范围小,其尾气污染物最大浓度落点距边界的距离不超过150m,且浓度值均在GB3095-1996标准之内。
③施工期装修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装修废气,其主要污染因子为*苯和二*苯,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汽油、*醇和*醇等。各装修阶段随机性大,装修时间短,挥发时间长,废气污染源强较分散。
(2)控制措施
① 扬尘控制措施
A.及时硬化进场施工道路路面,定期在施工现场地面和道路上洒水,以减少施工扬尘的产生。
B.在施工期间,应根据不同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和大风、高温、干燥、晴天、雨天等各种不同气象条件要求,建立保洁制度,包括洒水、清扫方式、频次等。当空气质量轻微污染(污染指数大于100)或4级以上大风干燥天气不许拆迁、土方作业和人工干扫。在空气质量良好(污染指数80~100)时,应每隔4小时保洁一次,洒水与清扫交替使用。当空气质量轻微污染(污染指数大于100)时,应加密保洁。当空气质量优良(污染指数低于50)时,可以在保持清洁的前提下适度降低保洁强度。
C.渣料运输必须采用专用的密封运输车,施工现场应设置车辆冲洗装置,对开出的渣土车辆进行清洗,以减少渣土沿路洒落。
D.对于粉状物料的运输和堆放,必须采取遮盖措施,防止因风吹而引起扬尘。
② 汽车尾气及燃油机械废气控制措施
A.施工单位应采用尾气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车辆和施工机械,确保其在运行时尾气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B.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和施工机械运行作业。
③ 装修废气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物进行通风处理,建议装修时使用环保型装饰材料,油漆、涂料等,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 10 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限值要求。
2、施工期废水:
(1)影响分析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① 施工废水主要有混凝土养护水,运输车辆冲洗废水等,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有SS,含量为500~4000mg/L。施工废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必须妥善处置,施工废水经厂区设置的沉淀池澄清后可循环使用。
②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于施工人员生活过程中,污水中主要含SS、CODcr、BOD5、NH3-N等,由于本项目施工人数较少,不在施工场地内住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项目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
(2)控制措施
① 施工现场应设置完善的配套排水系统、泥浆沉淀设施,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经过冲洗后方可上路,建议在施工区车辆出口处,设置施工车辆清洗设施和一个3m3的沉淀池,冲洗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作为洗车水或道路洒水降尘。
②由于本项目施工人数较少,不在施工场地内住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项目化粪池处理用作农肥。
③ 做好建筑材料和施工废渣的管理和回收,特别是含有油污的物体,不能露天存放,以免因雨废油水冲刷而污染水体,应用废油桶收集起来,集中保管,定期送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回收,严禁将废油随意倾倒,造成污染。?
3、施工期噪声:
(1)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其次是交通噪声和人为噪声。机械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运行所造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装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间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项目建设期间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多,且噪声声级强(如挖土机、冲击机等),在只考虑空气、距离对噪声的衰减影响情况下,项目各个施工阶段昼间施工期20m处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要求。若是夜间施工情况下,需要 150m 处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项目施工期高噪声设备主要集中于生产区施工。
(2)控制措施
① 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低频振捣器代替高频振捣器等。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以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
②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尽量避免多台强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地点同时施工。
③ 施工期噪声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进行控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应限制夜间高噪声设备的施工时间,在夜间10点至次日早上6点禁止施工,如确因工程施工需要,需向环保部门经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批准后方可实施,并需告知附近居民,尽量做到施工建设时噪声对影响区公众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另外,施工过程中业主应充分协调好关系,确保不发生环境纠纷。
④ 尽量采用各种隔声降噪措施,在项目施工区四周设置施工围墙以减轻施工噪声对附近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4、固体废物:
(1)影响分析
①土方: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方将直接用于地面回填,且挖填方基本平衡。②建筑垃圾主要来自建筑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废木料、废金属等杂物。③ 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堆放,严禁乱扔乱弃、污染环境。
(2)控制措施
①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弃渣均要求集中堆置于临时弃渣场或用于地基填筑,临时弃渣场采取彩条布覆盖等临时防护措施。
② 建议对施工期表土开挖产生的土方设置临时表土堆放场,并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本项目施工后期用于项目区绿化用土。
③ 施工期生活垃圾清运可委托环卫部门进行,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④ 建筑垃圾参照执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略) 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及时清运至项目区域附近的建筑垃圾消纳场。
5、生态环境
项目用地现状为荒地,建设过程中,会扰动表土结构,破坏场地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部分土地裸露,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这种现象尤其是在雨季或暴雨天气会变得更为突出。主要是项目建设时场地平整、施工车辆往来频繁,将造成表土流失。
对施工区的水土流失量采用专家估算法进行预测,经估算确定施工期各施工单元土壤侵蚀模数4000~7500t/km2·a,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L190-2007)》,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该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1200t/km2?a。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为7000t/km2·a。建设开挖扰动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区域为整个施工现场等,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共计0.00366km2。本环评采用侵蚀模数法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计算公 式如下:W=Σ(Fi×Mi×Ti)
式中:W—扰动地表流失量,t;
Fi—扰动地表面积,0.0345km2;
Mi—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7000t/km2·a;
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0.1667a;
由此计算出项目区施工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116.6t。
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①合理选择施工期以及科学的施工方式。尽量避免在强暴雨季节施工;雨季施工时,应备有防雨布覆盖开挖面和土堆,防治汛期造成水土流失,平时应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
②设备堆放场、材料堆放场的防径流措施应加强,废土、废渣应及时运出,防止出现废土、废渣处置不妥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③制定水土保持计划,工程建成后应无裸露地面,使水土保持功能逐步加强。
一般来说,在采取上述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强度和年均水土流失总量将有极大的下降。水土流失量降为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的10%,即为11.66t。因此,在项目施工期以及工程完工后都必须采取较为完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极大降低项目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7.公众参与情况;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后于2023年1月10日至1月1 (略) 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的反对意见。
8.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略) 拓 (略) 承诺在该项目投入运营之前配套建设好环保设施。
9.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10.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 (略) 拓 (略) 扩建预拌砂浆原材料堆场及年产30万吨预拌砂浆混合料项目作出审批决定,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17日-2023年1月28日(5天),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如对以上项目持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时间内通过以下方式向我局反映或提出书面意见。
意见反馈单位: (略) 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股。
联系电话:0738-*;0738—*(传真)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