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东段(龙东大道-华夏中路)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外环东段(龙东大道-华夏中路)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上海浦东 (略) :
你公司“关于上报外环东段(龙东大道-华夏中路)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浦工建管[2022]266号)及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范围及建设内容
本工程实施范围北起龙东大道,南至华夏中路,道路全长约4千米,规划标准段道路红线宽度75米。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桥梁、排水工程,绿化、照明、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合杆整治、交通监控、声屏障等相关道路附属设施,以及土地、管线、绿化搬迁等前期工作。
二、设计标准
(一)道路工程
1.道路等级及设计速度: (略) 快速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地 (略) 主干路,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匝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
2.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3.净空高度:主线高架及匝道机动车道≥5.0米;地面道路机动车道≥4.5米;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5米。通行净高请进一步与交警部门征询确认后实施。
(二)桥梁工程
1.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
保留利用的现状桥梁,按规范复核现状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并补充桥梁维修标准。
2.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取用。
3.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4.抗震标准:抗震设计按《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取用。
(三)雨水工程
暴雨重现期:高架P=10年,地面道路P=5年,下穿龙东大道立交匝道段P=50年。综合径流系数按规划及规范取值。
三、工程设计
(一)总体设计
原则同意本工程采用主线高架+地面道路总体方案。主线高架北起龙东大道立交,沿线依次上跨规划唐龙路、规划银樽路、现状高科东路和规划创新西路等地面道路,并于南端华夏中路立交处接入现状外环主线,采用双向8车道规模;华夏中路至龙东大道间改造现状外环线作为地面道路,与龙东大道地面道路、规划唐龙路、规划银樽路、现状高科东路、规划创新西路和现状华夏中路等地面道路形成平面交叉,采用双向6快2慢规模。原则同意外环主线结合抬升进行改造,同时维持现状龙东大道和华夏中路2处互通式枢纽立交,同步改建华夏中路互通式立交NE、WN匝道,改建龙东大道互通式立交C、D匝道,在高科东路南北两侧分别设置1对匝道出入口,华夏中路北侧和龙东大道南侧各设置一对匝道出入口。
下阶段应结合地区规划和开发情况、路网规划及交通组织,在满足设计规范、环保及景观要求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总体方案。下阶段应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华夏中路立交至高科东路南侧匝道间辅助车道设计,完善交通组织及交通标志标线。应进一步对主线高架、地面道路、立交匝道间的转换交织段进行通行能力分析,深化优化立交区域交通组织方案,优化与华夏中路立交、龙东大道立交的衔接,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现状立交的影响。
(二)道路工程
1.平面、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为提升改建工程,道路根据规划中心线及现状道路走向,与现状道路中心线保持一致,相关技术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下阶段应根据规范并结合初设评审意见优化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以提高道路通行标准,满足通行净空要求。对桥下地面交叉口、出入口应根据桥墩布置,进行视距三角形复核。对中央分隔带渐变,应根据规范要求复核,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保障行车安全。
主线纵断面设计应结合总体方案进一步优化。地面道路纵断面起终点标高应与现状道路及同期工程协调衔接,应与沿线地块、地块出入口标高需进一步协调衔接,并满足排水要求。
2.横断面设计
规划红线宽度75米,主线高架道路宽度为34米,标准横断面布置为:0.5米(防撞护栏)+16米(机动车道)+1米(中央分隔带)+16米(机动车道)+ 0.5米(防撞护栏)。平行匝道采用双车道布置形式,匝道接地段应合理布置地面道路车道,满足交通功能。立交匝道宽度应结合交通流量分析、与现状匝道衔接及平曲线半径、加宽等进行综合设计。
地面道路宽度为50米,标准横断面布置为:3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1.5米(机非分隔带)+11米(机动车道)+12米(中央分隔带)+11米(机动车道)+1.5米(机非分隔带)+3.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
3.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同意路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回弹模量不小于40兆帕。一般路基采用石灰土处理,沟浜路基采用淤泥就地固化技术处理,桥头路基采用轻质填料或落地梁处理。本工程为提升改建工程,应进一步深化路基设计,合理利用既有路基,处理好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并细化轨道交通保护区内路基设计方案,控制好工后沉降和投资。
原则同意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4厘米SMA-13(SBS改性)+6厘米AC-20C(抗车辙剂改性)+8厘米AC-25C+0.8厘米稀浆封层+4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级配碎石。
原则同意非机动车道结构,人行道采用透水结构。下阶段应补充完善桥面铺装设计,结合施工组织方案做好老路利用。其余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应根据规范并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
4.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应按相关规范在规划红线内进行精细化设计,与相关横向道路协调以保持交叉口的完整合理。下阶段应根据公交部门意见完善公交车站设置。应进一步征询交警等管理部门意见,根据沿线地块交通组织、公交车站设置方案等,进一步完善优化华夏中路、高科东路、龙东大道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案,优化完善非机动车、行人过街方案。交叉口转弯半径应按规范取小值,方便人行过街。
(三)桥梁工程
1.全线桥梁工程包括主线高架、上下匝道、改建立交匝道、地面跨河桥梁等。地面道路共新建5座跨河桥梁,分别跨越川杨河(V 级航道)、西张家浜、南茅柴沟、四号河、吕家浜,并拼宽现状西南新沟桥1座。
2.原则同意主线高架标准路段及平行匝道标准跨径采用30米跨径简支变连续预制小箱梁结构,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大悬臂盖梁桥墩。原则同意主线高架跨川杨河采用55+90+55米连续钢箱梁(与地面道路桥梁双层分建、跨径一致);跨规划创新西路采用30+45+35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西南新沟采用44+65+44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高科东路采用44+65+44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南茅柴沟采用1跨45米简支钢箱组合梁;跨规划银樽路-四号河采用30.473+43+40+35米连续钢箱组合梁及1跨45米简支钢箱组合梁;跨规划唐龙路采用44+65+44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吕家浜采用39+45+39米连续钢箱组合梁。下阶段应根据专家意见,结合横向道路交叉口视距、交通组织、地下管线位置等,合理布置桥梁跨径,做到合理、经济、安全。
3.原则同意其余地面桥梁采用简支双T梁或简支小箱梁结构,下阶段结合规划河口宽度和原有老桥基础资料,复核、优化桥梁跨径,梁底标高及跨径布置应满足航道、河道等相关要求。
4.原则同意桥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下阶段根据工程地质详勘资料优化桩基设计,桩长、桩数及持力层应综合考虑。
5.下阶段应进一步做好桥梁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桥梁结构设计应采用统一的设计标准。应根据工程设计特点,考虑与施工的结合,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要求。桥梁结构应充分考虑施工荷载的要求。
6.下阶段应根据桥梁检测评估报告进一步分析研究工程范围内的现状外环龙东大道跨线桥、外环华夏中路跨线桥、华夏中路立交匝道、西南新沟桥等老桥病害维修方案,对所有病害进行维修加固。华夏中路立交、龙东大道立交匝道桥梁段的改造范围内涉及原有独柱墩桥梁结构的,应按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补充验算横桥向抗倾覆结构稳定性系数,并完善相应加固方案,进行安全提升。应根据专家意见明确维修工程使用年限,补充桥梁限载标准,并完善限载标志标牌设计。
7.应与交通管理部门征询确认重车行驶线路,根据路线对桥梁荷载标准进行复核验算。
8.桥梁抗震设计方案应满足相应抗震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抗震专项论证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9.下阶段应优化伸缩缝布置方案,减振措施应满足规范要求,应满足防水性、耐久性及可更换性要求,对桥梁支座型式可进一步比选。
10.下阶段应进一步完善桥梁施工方案。补充各类桥梁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及施工工艺,深化完善桥梁施工阶段的*上、水上交通组织方案。
(四)排水工程
1.同意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本工程所在片区涉及张东、张江集、孙桥、唐镇雨水排水系统及外环公共绿地。本工程规划无污水管道敷设。
2.原则同意雨水排水设计方案:标准段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共敷设3根雨水管,其中2根DN800~DN1000雨水管服务于地面道路,1根DN600~DN1000雨水管 (略) 设计作为高架专用管,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规划河道。根据专家意见,南茅柴沟-规划银樽路、规划银樽路-四号河高架雨水管道与地面道路雨水管道合并设置。龙东立交内设置一体化泵站收集下穿龙东立交匝道段雨水,应深化下穿龙东大道立交匝道处排水方案。应根据规划及专家意见对雨水方案进行复核优化。
3.雨水排管设计方案应与专业规划进一步核实,确保一致。若方案调整应征得排水行业管理部门同意,并做好与区域排水专业规划衔接结合的工作。
4.现状保留利用的排水管道应进行CCTV检测,修复方案应在CCTV检测评价基础上进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向行业管理部门征询确认后实施。同时做好临排方案,确保排水安全。
5.窨井盖座采用防盗防沉降型,窨井同步安装防坠格板。
6.管位应按照管线综合确定, (略) 政管线应同步实施。
四、附属工程
(略) 道路, (略) 道路标准设置道路照明、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监控系统、合杆整治、声屏障等附属工程。道路绿地率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应进一步明确行道树等道路绿化建设相关标准及施工要求,深化绿化景观提升方案,合理利用现状苗木。按照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铺设盲道及缘石坡道。下阶段应根据环评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应按照相关消防技 (略) 政消火栓。
五、其他
(一)在下阶段工作中,应根据规范及初步设计评审报告,结合地区规划、沿线开发、现状地形及路网交通组织、环境景观要求等进一步深化方案,抓紧开展施工图设计。
(二)沿线公交站设置、道路绿化、水务、水利、照明设施以及合杆等设计方案应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意见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三)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道路路名申报等相关工作。
(四)应做好对沿线高压、电力、长途输油、高压燃气管等重要管线的搬迁、保护工作,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管线安全。
(五)请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标志、标线、监控、合杆等设施方案,完善立交、道路指示系统。
(六)应根据《 (略) (略) 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略) 建设要求, (略) 建设理念。结合绿化景观提升系统考虑高架排水、 (略) 等相关方案。
(七)下阶段应进一步细化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施工方案评审论证。
(八)下阶段应与轨交2号线在方案设计和施工保护措施等方面做好衔接,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意见,落实《 (略) 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要求。
(九)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确保外环线施工期间交通分流有序、合理疏导,保障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六、工程概算
工程概算应同步报新区发改委审批。
特此批复。
(略) 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22年12月19日
上海浦东 (略) :
你公司“关于上报外环东段(龙东大道-华夏中路)交通功能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浦工建管[2022]266号)及该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范围及建设内容
本工程实施范围北起龙东大道,南至华夏中路,道路全长约4千米,规划标准段道路红线宽度75米。
本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桥梁、排水工程,绿化、照明、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合杆整治、交通监控、声屏障等相关道路附属设施,以及土地、管线、绿化搬迁等前期工作。
二、设计标准
(一)道路工程
1.道路等级及设计速度: (略) 快速路,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地 (略) 主干路,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匝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
2.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轴载。
3.净空高度:主线高架及匝道机动车道≥5.0米;地面道路机动车道≥4.5米;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5米。通行净高请进一步与交警部门征询确认后实施。
(二)桥梁工程
1.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
保留利用的现状桥梁,按规范复核现状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并补充桥梁维修标准。
2.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取用。
3.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4.抗震标准:抗震设计按《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取用。
(三)雨水工程
暴雨重现期:高架P=10年,地面道路P=5年,下穿龙东大道立交匝道段P=50年。综合径流系数按规划及规范取值。
三、工程设计
(一)总体设计
原则同意本工程采用主线高架+地面道路总体方案。主线高架北起龙东大道立交,沿线依次上跨规划唐龙路、规划银樽路、现状高科东路和规划创新西路等地面道路,并于南端华夏中路立交处接入现状外环主线,采用双向8车道规模;华夏中路至龙东大道间改造现状外环线作为地面道路,与龙东大道地面道路、规划唐龙路、规划银樽路、现状高科东路、规划创新西路和现状华夏中路等地面道路形成平面交叉,采用双向6快2慢规模。原则同意外环主线结合抬升进行改造,同时维持现状龙东大道和华夏中路2处互通式枢纽立交,同步改建华夏中路互通式立交NE、WN匝道,改建龙东大道互通式立交C、D匝道,在高科东路南北两侧分别设置1对匝道出入口,华夏中路北侧和龙东大道南侧各设置一对匝道出入口。
下阶段应结合地区规划和开发情况、路网规划及交通组织,在满足设计规范、环保及景观要求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总体方案。下阶段应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华夏中路立交至高科东路南侧匝道间辅助车道设计,完善交通组织及交通标志标线。应进一步对主线高架、地面道路、立交匝道间的转换交织段进行通行能力分析,深化优化立交区域交通组织方案,优化与华夏中路立交、龙东大道立交的衔接,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现状立交的影响。
(二)道路工程
1.平面、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为提升改建工程,道路根据规划中心线及现状道路走向,与现状道路中心线保持一致,相关技术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下阶段应根据规范并结合初设评审意见优化平面、纵断面线形设计,以提高道路通行标准,满足通行净空要求。对桥下地面交叉口、出入口应根据桥墩布置,进行视距三角形复核。对中央分隔带渐变,应根据规范要求复核,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保障行车安全。
主线纵断面设计应结合总体方案进一步优化。地面道路纵断面起终点标高应与现状道路及同期工程协调衔接,应与沿线地块、地块出入口标高需进一步协调衔接,并满足排水要求。
2.横断面设计
规划红线宽度75米,主线高架道路宽度为34米,标准横断面布置为:0.5米(防撞护栏)+16米(机动车道)+1米(中央分隔带)+16米(机动车道)+ 0.5米(防撞护栏)。平行匝道采用双车道布置形式,匝道接地段应合理布置地面道路车道,满足交通功能。立交匝道宽度应结合交通流量分析、与现状匝道衔接及平曲线半径、加宽等进行综合设计。
地面道路宽度为50米,标准横断面布置为:3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1.5米(机非分隔带)+11米(机动车道)+12米(中央分隔带)+11米(机动车道)+1.5米(机非分隔带)+3.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
3.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同意路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回弹模量不小于40兆帕。一般路基采用石灰土处理,沟浜路基采用淤泥就地固化技术处理,桥头路基采用轻质填料或落地梁处理。本工程为提升改建工程,应进一步深化路基设计,合理利用既有路基,处理好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并细化轨道交通保护区内路基设计方案,控制好工后沉降和投资。
原则同意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4厘米SMA-13(SBS改性)+6厘米AC-20C(抗车辙剂改性)+8厘米AC-25C+0.8厘米稀浆封层+45厘米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级配碎石。
原则同意非机动车道结构,人行道采用透水结构。下阶段应补充完善桥面铺装设计,结合施工组织方案做好老路利用。其余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应根据规范并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
4.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应按相关规范在规划红线内进行精细化设计,与相关横向道路协调以保持交叉口的完整合理。下阶段应根据公交部门意见完善公交车站设置。应进一步征询交警等管理部门意见,根据沿线地块交通组织、公交车站设置方案等,进一步完善优化华夏中路、高科东路、龙东大道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案,优化完善非机动车、行人过街方案。交叉口转弯半径应按规范取小值,方便人行过街。
(三)桥梁工程
1.全线桥梁工程包括主线高架、上下匝道、改建立交匝道、地面跨河桥梁等。地面道路共新建5座跨河桥梁,分别跨越川杨河(V 级航道)、西张家浜、南茅柴沟、四号河、吕家浜,并拼宽现状西南新沟桥1座。
2.原则同意主线高架标准路段及平行匝道标准跨径采用30米跨径简支变连续预制小箱梁结构,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大悬臂盖梁桥墩。原则同意主线高架跨川杨河采用55+90+55米连续钢箱梁(与地面道路桥梁双层分建、跨径一致);跨规划创新西路采用30+45+35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西南新沟采用44+65+44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高科东路采用44+65+44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南茅柴沟采用1跨45米简支钢箱组合梁;跨规划银樽路-四号河采用30.473+43+40+35米连续钢箱组合梁及1跨45米简支钢箱组合梁;跨规划唐龙路采用44+65+44米连续钢箱组合梁;跨吕家浜采用39+45+39米连续钢箱组合梁。下阶段应根据专家意见,结合横向道路交叉口视距、交通组织、地下管线位置等,合理布置桥梁跨径,做到合理、经济、安全。
3.原则同意其余地面桥梁采用简支双T梁或简支小箱梁结构,下阶段结合规划河口宽度和原有老桥基础资料,复核、优化桥梁跨径,梁底标高及跨径布置应满足航道、河道等相关要求。
4.原则同意桥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下阶段根据工程地质详勘资料优化桩基设计,桩长、桩数及持力层应综合考虑。
5.下阶段应进一步做好桥梁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桥梁结构设计应采用统一的设计标准。应根据工程设计特点,考虑与施工的结合,提出相应的施工质量要求。桥梁结构应充分考虑施工荷载的要求。
6.下阶段应根据桥梁检测评估报告进一步分析研究工程范围内的现状外环龙东大道跨线桥、外环华夏中路跨线桥、华夏中路立交匝道、西南新沟桥等老桥病害维修方案,对所有病害进行维修加固。华夏中路立交、龙东大道立交匝道桥梁段的改造范围内涉及原有独柱墩桥梁结构的,应按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补充验算横桥向抗倾覆结构稳定性系数,并完善相应加固方案,进行安全提升。应根据专家意见明确维修工程使用年限,补充桥梁限载标准,并完善限载标志标牌设计。
7.应与交通管理部门征询确认重车行驶线路,根据路线对桥梁荷载标准进行复核验算。
8.桥梁抗震设计方案应满足相应抗震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抗震专项论证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9.下阶段应优化伸缩缝布置方案,减振措施应满足规范要求,应满足防水性、耐久性及可更换性要求,对桥梁支座型式可进一步比选。
10.下阶段应进一步完善桥梁施工方案。补充各类桥梁构件的制作、运输、安装及施工工艺,深化完善桥梁施工阶段的*上、水上交通组织方案。
(四)排水工程
1.同意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本工程所在片区涉及张东、张江集、孙桥、唐镇雨水排水系统及外环公共绿地。本工程规划无污水管道敷设。
2.原则同意雨水排水设计方案:标准段雨水管道平面布置共敷设3根雨水管,其中2根DN800~DN1000雨水管服务于地面道路,1根DN600~DN1000雨水管 (略) 设计作为高架专用管,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规划河道。根据专家意见,南茅柴沟-规划银樽路、规划银樽路-四号河高架雨水管道与地面道路雨水管道合并设置。龙东立交内设置一体化泵站收集下穿龙东立交匝道段雨水,应深化下穿龙东大道立交匝道处排水方案。应根据规划及专家意见对雨水方案进行复核优化。
3.雨水排管设计方案应与专业规划进一步核实,确保一致。若方案调整应征得排水行业管理部门同意,并做好与区域排水专业规划衔接结合的工作。
4.现状保留利用的排水管道应进行CCTV检测,修复方案应在CCTV检测评价基础上进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向行业管理部门征询确认后实施。同时做好临排方案,确保排水安全。
5.窨井盖座采用防盗防沉降型,窨井同步安装防坠格板。
6.管位应按照管线综合确定, (略) 政管线应同步实施。
四、附属工程
(略) 道路, (略) 道路标准设置道路照明、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监控系统、合杆整治、声屏障等附属工程。道路绿地率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应进一步明确行道树等道路绿化建设相关标准及施工要求,深化绿化景观提升方案,合理利用现状苗木。按照国家有关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铺设盲道及缘石坡道。下阶段应根据环评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应按照相关消防技 (略) 政消火栓。
五、其他
(一)在下阶段工作中,应根据规范及初步设计评审报告,结合地区规划、沿线开发、现状地形及路网交通组织、环境景观要求等进一步深化方案,抓紧开展施工图设计。
(二)沿线公交站设置、道路绿化、水务、水利、照明设施以及合杆等设计方案应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意见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三)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道路路名申报等相关工作。
(四)应做好对沿线高压、电力、长途输油、高压燃气管等重要管线的搬迁、保护工作,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确保管线安全。
(五)请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标志、标线、监控、合杆等设施方案,完善立交、道路指示系统。
(六)应根据《 (略) (略) 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略) 建设要求, (略) 建设理念。结合绿化景观提升系统考虑高架排水、 (略) 等相关方案。
(七)下阶段应进一步细化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施工方案评审论证。
(八)下阶段应与轨交2号线在方案设计和施工保护措施等方面做好衔接,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书面意见,落实《 (略) 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要求。
(九)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确保外环线施工期间交通分流有序、合理疏导,保障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六、工程概算
工程概算应同步报新区发改委审批。
特此批复。
(略) 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2022年12月19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