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B地块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B地块项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类型土壤污染调查公示
标题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 B 地块项目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公示日期2023-02-05
详细介绍
天津泰达工程 (略) 受土地使用权人天津经济技 (略) 更新 (略) 的委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B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B地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汇礼街以南,汇仪街以北,融义路以西,新华路以东,地块面积24603.4平方米。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混合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进行考虑。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本次调查地块:(1)地块内主要为草坪,地块中间是南北向的一条道路,道路两侧种有景观树。(2)地块内部西侧约5米宽草坪上的绿植稀少,长势较差,该部分地块较硬,有车辆辗轧的痕迹。(3)地块内北侧边缘,地下铺设有热力管线, (略) 的供热管线,供热管线的最外层为金属材质。(4)地块内草地未经专门养护,不曾喷洒农药。(5)地块内无储罐、储槽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6)地块内无恶臭、化学品味道和刺激性气味。(7)地块内无排水管或渠、污水池或其他地表水体。通过资料收集、人员访谈及历史地形图和卫星影像资料整理,本次调查地块所在区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并非近代填海所出*地。本地块 19 世纪 70、80 年代已作为居住用地使用,地块内设有道路。本次调查地块自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初,未能查询到较为清晰的历史影像图,通过查阅《塘沽区志》及天津碱厂档案,本地块不属于天津碱厂的范围之内,地块内主要是居住区。地块800米范围区域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存在的污染源包括居民区、铁路、运输公司、中新药业、天津碱厂部分厂区和道路。这片区域内2009年起开始拆除重建,其中铁路运输于2009年停运,运输公司于2010年拆完,天津碱厂和中新药业于2012年拆完。2012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了大量的楼宇建设,现在该区域内的建筑除了天津茱 (略) 不是这段时间建设的,其他建筑均为2012年至2015年间建造。茱 (略) 则是在2017年底至2020年间建造。根据对本地块及周边地块的现状和历史使用情况分析,本次调查主要关注污染物为重金属、多环芳烃、石油烃(C10-C40)和pH值。依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相关要求,确定本次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的检测项目。重金属监测因子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 7 项,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为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 38 项,以及 pH 和石油烃(C10-C40)。本项目委托专业单位对地块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一、本地块地表下8.00m范围内的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的杂填土(地层编号①1)、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新近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③1)、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⑥1)。二、本地块内包气带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的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底部;垂直渗透系数为1.11E-07cm/s,水平渗透系数为9.00E-07cm/s,属于极微透水。三、潜水含水层地层主要包括包气带地层主要包括人工填土层的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的底部、杂填土(地层编号①1)、新近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③1)、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⑥1);垂直渗透系数为2.50E-07cm/s~4.47E-07cm/s,水平渗透系数为1.64E-06cm/s~2.19E-06cm/s,属于极微透水~微透水。四、目前地块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靠蒸发排泄,勘察期间地块内监测井静止水位埋深1.75~2.00m,相当于标高2.98~3.05m,水力坡度为0.1‰,地块地下水流向是由西流向东。在污染识别和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导则要求,开展采样监测工作。本次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共布设土壤采样点12个,地下水采样点3个。共送检53组土壤样品(含5组平行样品)、4组地下水样品(含1组平行样品)。所有土壤样品的检测分析指标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规定的45项基本项目、pH值与石油烃(C10-C40);所有地下水样品的检测分析指标包括7种重金属、27项挥发性有机物、11项半挥发性有机物、pH值与石油烃(C10-C40)。地块土壤样品中共检出6种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和石油烃(C10-C40),其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相应筛选值。地下水样品中共检出4种重金属(砷、镉、铅、镍),检出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IV类限值。本地块现阶段的土壤检测的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相应指标的筛选值,地下水检测的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V类标准限值。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第一类用地要求,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附件列表
,滨海新区,天津
类型土壤污染调查公示
标题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 B 地块项目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公示日期2023-02-05
详细介绍
天津泰达工程 (略) 受土地使用权人天津经济技 (略) 更新 (略) 的委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B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塘沽南站产业配套社区B地块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汇礼街以南,汇仪街以北,融义路以西,新华路以东,地块面积24603.4平方米。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混合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进行考虑。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本次调查地块:(1)地块内主要为草坪,地块中间是南北向的一条道路,道路两侧种有景观树。(2)地块内部西侧约5米宽草坪上的绿植稀少,长势较差,该部分地块较硬,有车辆辗轧的痕迹。(3)地块内北侧边缘,地下铺设有热力管线, (略) 的供热管线,供热管线的最外层为金属材质。(4)地块内草地未经专门养护,不曾喷洒农药。(5)地块内无储罐、储槽及废物临时堆放污染痕迹。(6)地块内无恶臭、化学品味道和刺激性气味。(7)地块内无排水管或渠、污水池或其他地表水体。通过资料收集、人员访谈及历史地形图和卫星影像资料整理,本次调查地块所在区域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并非近代填海所出*地。本地块 19 世纪 70、80 年代已作为居住用地使用,地块内设有道路。本次调查地块自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初,未能查询到较为清晰的历史影像图,通过查阅《塘沽区志》及天津碱厂档案,本地块不属于天津碱厂的范围之内,地块内主要是居住区。地块800米范围区域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存在的污染源包括居民区、铁路、运输公司、中新药业、天津碱厂部分厂区和道路。这片区域内2009年起开始拆除重建,其中铁路运输于2009年停运,运输公司于2010年拆完,天津碱厂和中新药业于2012年拆完。2012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了大量的楼宇建设,现在该区域内的建筑除了天津茱 (略) 不是这段时间建设的,其他建筑均为2012年至2015年间建造。茱 (略) 则是在2017年底至2020年间建造。根据对本地块及周边地块的现状和历史使用情况分析,本次调查主要关注污染物为重金属、多环芳烃、石油烃(C10-C40)和pH值。依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相关要求,确定本次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的检测项目。重金属监测因子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 7 项,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为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 38 项,以及 pH 和石油烃(C10-C40)。本项目委托专业单位对地块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一、本地块地表下8.00m范围内的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层的杂填土(地层编号①1)、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新近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③1)、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⑥1)。二、本地块内包气带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的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底部;垂直渗透系数为1.11E-07cm/s,水平渗透系数为9.00E-07cm/s,属于极微透水。三、潜水含水层地层主要包括包气带地层主要包括人工填土层的素填土(地层编号①2)的底部、杂填土(地层编号①1)、新近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③1)、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的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⑥1);垂直渗透系数为2.50E-07cm/s~4.47E-07cm/s,水平渗透系数为1.64E-06cm/s~2.19E-06cm/s,属于极微透水~微透水。四、目前地块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靠蒸发排泄,勘察期间地块内监测井静止水位埋深1.75~2.00m,相当于标高2.98~3.05m,水力坡度为0.1‰,地块地下水流向是由西流向东。在污染识别和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导则要求,开展采样监测工作。本次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共布设土壤采样点12个,地下水采样点3个。共送检53组土壤样品(含5组平行样品)、4组地下水样品(含1组平行样品)。所有土壤样品的检测分析指标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规定的45项基本项目、pH值与石油烃(C10-C40);所有地下水样品的检测分析指标包括7种重金属、27项挥发性有机物、11项半挥发性有机物、pH值与石油烃(C10-C40)。地块土壤样品中共检出6种重金属(砷、镉、铜、铅、汞、镍)和石油烃(C10-C40),其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相应筛选值。地下水样品中共检出4种重金属(砷、镉、铅、镍),检出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IV类限值。本地块现阶段的土壤检测的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相应指标的筛选值,地下水检测的污染物含量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V类标准限值。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第一类用地要求,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附件列表
,滨海新区,天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