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6日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建瓯)拟作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公开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3年2月6日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建瓯)拟作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公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审查和研究,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的审批意见,现依据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予以公示。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

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当地政府作出的相关环保措施承诺文件

1

(略) 东游镇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略) 东游镇

(略) 东游镇人民政府

福建 (略)

新建生态护岸长6015m,新建污水管网18475m,新建生态沟渠5905m,清淤19万m3

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施工期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及工程临时占地、地表扰动、河道清淤等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1、废水:

 (1)淤泥疏浚:通过合理组织施工计划、涉水作业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采取分段施工,采用环保清淤船进行清淤,使施工对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和对下游水质的影响降至最小,项目下游水质监测断面和东峰镇饮用水取水点距离本项目涉水施工区最近距离约16.7km(距离本项目整体工程最近距离为10.8km),距离较远,本项目施工对其不产生影响,可确保项目施工区下游水质达标。

 (2)运输车辆、机械设备的洗涤废水: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施工场地应设置隔油池、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废水经处理后可回用作施工用水及道路的洒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小。

(3)基坑废水:对于基坑废水,需在施工过程中用水泵抽排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和道路洒水或绿化,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小。

(4)本工程施工场地内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就近分散租住在附近村庄民房内,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租用民房的化粪池预处理后,直接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故施工生活污水不会对项目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2、废气

(1)施工扬尘

本项目施工区设置围挡,地基开挖时临时堆放的土方需用土工布覆盖,土方及施工材料运输时也须采取土工布覆盖措施。站址施工区内设置车轮冲洗区,同时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避免扬尘发生。对施工便道、临时堆场及未铺装的道路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2)施工设备尾气

项目使用机械设备相对较少,施工机械相对分散,且区域地面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有利于汽车尾气扩散、稀释,施工设备尾气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

(3)底泥恶臭

①清淤河道恶臭

本工程清淤河道沿线的环境空气敏感点党城村和云头村等2个敏感点与工程河道红线距离最近距离约100m,均在30m影响范围之外。因此河道底泥清淤产生的恶臭对周边敏感基本不产生影响,且由于工程为线性工程,针对具体的敏感点,河道底泥清淤时间较短,本工程采取环保型环保清淤船施工,其影响进一步减小,影响时间较为短暂,随该段河道清淤完成而恶臭气味将消失。

②运输过程恶臭

本工程河道清淤采用环保清淤船清淤,进行水下采挖,通过排泥管输送至岸上,沿线每2km设置一个接力泵(船)站,直至底泥干化场。因此,底泥从河道输送到底泥干化场过程基本不产生恶臭影响。

③干化、堆置过程恶臭

工程拟在云头村河段左岸设置一处底泥干化场,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且工程淤泥干化场(清淤料堆放点)周边地势平坦,空气流动性好,距离周边敏感点200m以上,且施工期短暂,因此,淤泥干化场恶臭不会对附近居民生活产生明显影响。随着施工结束,恶臭气味将逐渐消失。

3、噪声

 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安放位置位置;采用较先进的、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隔振或消声措施;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

4、固废

(1)河道内清理出来的石料等需分类存放,委托第三方定期外运作建筑材料回用。

(2)土方开挖后应及时运往临时堆土场堆放,严禁堆放在河道附近,在土方开挖之前,按规定清除河中的水草杂物,清运和处置沿河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避免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混入土方中,确保回填土可现场利用,弃土可临时堆放在弃土区,并及时清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弃渣场。

(3)施工场地设置垃圾桶,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4)沉淀池定期清理出浮油及沉淀池渣应及时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理。

5、生态环境

(1)*生动植物

①受本项目影响的*生植被均为一般常见种,这些植被在周边地区均有广泛分布,不存在因局部植被损失而导致该植物种群消失的可能性。另外,护岸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将对植被进行恢复,完工后也将对临时施工用地进行复垦或植被恢复,可使工程影响区内的植被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恢复。

②本工程各单元沿线周边现有野生动物以常见动物为主,适宜能力较强,在受到不利影响后,大多会主动向周边适宜生境中迁移;而且工程呈线状分布,工程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工程两侧50m范围以内,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工程规模较小,施工时段短。因此,工程施工对*生动物的影响不大。

(2)水生生物

河道内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河道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其对环境突然改变,通常没有或者很少有回避能力,本项目河道清淤主要针对石料沙石开挖,底泥挖除量较少,对各类底栖生物的生境影响较小。本工程河道整治后,底质环境及水质的改善,将有利于河道水生生态环境的重建,将加快底栖动物的恢复,提高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此外,施工时段避开11月份秋沙鸭越冬时段,避免对其产生影响。

(3)水土流失

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原有水土保持的蓄水保土功能,项目通过表土回覆、设置排水沟、沉淀池,进行植物恢复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

/

一、公示时间:2023年2月6日-2023年2月13日(5个工作日)。

二、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三、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电话:0599-*

电子邮箱:*@*63.com

通讯地址: (略) 天马北路中环广场6号楼2楼投资建设项目综合服务区70号生态环境局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审查和研究,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的审批意见,现依据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予以公示。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

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当地政府作出的相关环保措施承诺文件

1

(略) 东游镇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略) 东游镇

(略) 东游镇人民政府

福建 (略)

新建生态护岸长6015m,新建污水管网18475m,新建生态沟渠5905m,清淤19万m3

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施工期的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及工程临时占地、地表扰动、河道清淤等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1、废水:

 (1)淤泥疏浚:通过合理组织施工计划、涉水作业安排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采取分段施工,采用环保清淤船进行清淤,使施工对水生动物特别是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和对下游水质的影响降至最小,项目下游水质监测断面和东峰镇饮用水取水点距离本项目涉水施工区最近距离约16.7km(距离本项目整体工程最近距离为10.8km),距离较远,本项目施工对其不产生影响,可确保项目施工区下游水质达标。

 (2)运输车辆、机械设备的洗涤废水: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施工场地应设置隔油池、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废水经处理后可回用作施工用水及道路的洒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小。

(3)基坑废水:对于基坑废水,需在施工过程中用水泵抽排至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和道路洒水或绿化,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小。

(4)本工程施工场地内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就近分散租住在附近村庄民房内,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租用民房的化粪池预处理后,直接纳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故施工生活污水不会对项目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2、废气

(1)施工扬尘

本项目施工区设置围挡,地基开挖时临时堆放的土方需用土工布覆盖,土方及施工材料运输时也须采取土工布覆盖措施。站址施工区内设置车轮冲洗区,同时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避免扬尘发生。对施工便道、临时堆场及未铺装的道路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2)施工设备尾气

项目使用机械设备相对较少,施工机械相对分散,且区域地面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有利于汽车尾气扩散、稀释,施工设备尾气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很小。

(3)底泥恶臭

①清淤河道恶臭

本工程清淤河道沿线的环境空气敏感点党城村和云头村等2个敏感点与工程河道红线距离最近距离约100m,均在30m影响范围之外。因此河道底泥清淤产生的恶臭对周边敏感基本不产生影响,且由于工程为线性工程,针对具体的敏感点,河道底泥清淤时间较短,本工程采取环保型环保清淤船施工,其影响进一步减小,影响时间较为短暂,随该段河道清淤完成而恶臭气味将消失。

②运输过程恶臭

本工程河道清淤采用环保清淤船清淤,进行水下采挖,通过排泥管输送至岸上,沿线每2km设置一个接力泵(船)站,直至底泥干化场。因此,底泥从河道输送到底泥干化场过程基本不产生恶臭影响。

③干化、堆置过程恶臭

工程拟在云头村河段左岸设置一处底泥干化场,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且工程淤泥干化场(清淤料堆放点)周边地势平坦,空气流动性好,距离周边敏感点200m以上,且施工期短暂,因此,淤泥干化场恶臭不会对附近居民生活产生明显影响。随着施工结束,恶臭气味将逐渐消失。

3、噪声

 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安放位置位置;采用较先进的、噪声较小的施工设备,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隔振或消声措施;加强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

4、固废

(1)河道内清理出来的石料等需分类存放,委托第三方定期外运作建筑材料回用。

(2)土方开挖后应及时运往临时堆土场堆放,严禁堆放在河道附近,在土方开挖之前,按规定清除河中的水草杂物,清运和处置沿河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避免生活垃圾和工业固废混入土方中,确保回填土可现场利用,弃土可临时堆放在弃土区,并及时清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弃渣场。

(3)施工场地设置垃圾桶,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进行处理。

(4)沉淀池定期清理出浮油及沉淀池渣应及时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理。

5、生态环境

(1)*生动植物

①受本项目影响的*生植被均为一般常见种,这些植被在周边地区均有广泛分布,不存在因局部植被损失而导致该植物种群消失的可能性。另外,护岸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将对植被进行恢复,完工后也将对临时施工用地进行复垦或植被恢复,可使工程影响区内的植被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好的恢复。

②本工程各单元沿线周边现有野生动物以常见动物为主,适宜能力较强,在受到不利影响后,大多会主动向周边适宜生境中迁移;而且工程呈线状分布,工程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工程两侧50m范围以内,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工程规模较小,施工时段短。因此,工程施工对*生动物的影响不大。

(2)水生生物

河道内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河道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其对环境突然改变,通常没有或者很少有回避能力,本项目河道清淤主要针对石料沙石开挖,底泥挖除量较少,对各类底栖生物的生境影响较小。本工程河道整治后,底质环境及水质的改善,将有利于河道水生生态环境的重建,将加快底栖动物的恢复,提高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此外,施工时段避开11月份秋沙鸭越冬时段,避免对其产生影响。

(3)水土流失

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原有水土保持的蓄水保土功能,项目通过表土回覆、设置排水沟、沉淀池,进行植物恢复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

/

一、公示时间:2023年2月6日-2023年2月13日(5个工作日)。

二、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三、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电话:0599-*

电子邮箱:*@*63.com

通讯地址: (略) 天马北路中环广场6号楼2楼投资建设项目综合服务区70号生态环境局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