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无
通讯地址: (略) 迎宾大道茶山路怡心花园D18号楼( (略) 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类综窗或洋浦经济开发区盐田路8号三楼(洋浦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类综窗
邮编:*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 | |
海南 (略) " | |
(略) 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社区居委会洋浦港小铲滩起步工程西南侧 | |
(略) (略) | |
建设集装箱码头泊位岸线总长为2414m,装卸货种为集装箱(包含危险货物集装箱)。本次评价具体建设内容包括:(1)码头装卸设备(电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集装箱装卸桥等)以及码头上部附属设施(系船柱、橡胶护舷及钢轨等)的安装;(2)码头后方*域堆场:包括空箱堆场、重箱堆场及冷藏箱堆场;(3)配套进港道路和港内道路以及生产辅助建(构)筑物。 | |
(1)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到港船舶、集装箱正面吊以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以及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产生的道路扬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CO、SO2、NOx等。项目周边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本项目噪声主要为装卸设备机械噪声、港区内车辆和船舶产生的交通噪声等。一般情况下,船舶停靠后不鸣笛,并且船舶靠岸后关闭发动机,使用岸电,船舶噪声影响较小。项目营运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3)本项目各项废水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排海,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4)本项目港区内均进行地面硬化,各污水处理设备均进行防渗处理,项目运营期正常工况下不会对*域地下水造成影响。(5)本项目区域为围填海形成的*域,土地现状为荒草地,项目建成后在厂区内采用本土植被进行绿化,人工植被将替代现有植被,不会对区域植被种类、数量及多样性产生影响。 | |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
本项目不占用生态红线,码头的定位、功能以及岸线布置符合《 (略) 港口布局规划》、《洋浦港洋浦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区域规划修订方案》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 | |
本项目码头采用25台80t-70m岸桥,重箱堆场配置80台29.3m跨度的电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称ARTG),空箱堆场配置17台空箱堆高机,水平运输和拆装箱库等作业均使用电力驱动。其中重箱堆场采取的主要装卸工艺为远程操控的ARTG工艺方案,属于国内先进装卸工艺。本项目使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 |
本项目各类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要求后全部回用,无需申请总量 | |
本项目施工期通过设置围挡、遮盖、洒水抑尘等措施降低扬尘,对施工车辆运输路线、运输时间、行驶速度和鸣笛范围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定点存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妥善处置,施工生活污水接入小铲滩起步工程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运营期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和初期雨水处理站,到港船舶污染物包括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机舱底油污水,均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各项废水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排海;到港船舶靠岸后关闭发动机使用岸电,减少船舶废气的排放;港区内均进行地面硬化,各污水处理设备均进行防渗处理,应急处理场及事故水池,均进行重点防渗,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影响。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合理的、可行的。 | |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可满足3类功能区要求;海水水质满足海洋功能区划中洋浦港港口航运区(A2-13)以及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洋浦港区(代码HN098D)的要求。 | |
本项目为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为船舶碰撞导致燃料油泄漏事故和危险品集装箱发生事故产生的泄漏事故,一旦环境事故,便会对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但经过分析,本项目发生事故概率较低,且发生溢油事故的源强较小,项目周边溢油应急物资配备齐全,可满足本项目应急需求。本评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提出了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建议与要求,因此,在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 |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对意见。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传真:无
通讯地址: (略) 迎宾大道茶山路怡心花园D18号楼( (略) 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类综窗或洋浦经济开发区盐田路8号三楼(洋浦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建设类综窗
邮编:*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 | |
海南 (略) " | |
(略) 洋浦经济开发区洋浦社区居委会洋浦港小铲滩起步工程西南侧 | |
(略) (略) | |
建设集装箱码头泊位岸线总长为2414m,装卸货种为集装箱(包含危险货物集装箱)。本次评价具体建设内容包括:(1)码头装卸设备(电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集装箱装卸桥等)以及码头上部附属设施(系船柱、橡胶护舷及钢轨等)的安装;(2)码头后方*域堆场:包括空箱堆场、重箱堆场及冷藏箱堆场;(3)配套进港道路和港内道路以及生产辅助建(构)筑物。 | |
(1)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到港船舶、集装箱正面吊以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以及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产生的道路扬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CO、SO2、NOx等。项目周边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本项目噪声主要为装卸设备机械噪声、港区内车辆和船舶产生的交通噪声等。一般情况下,船舶停靠后不鸣笛,并且船舶靠岸后关闭发动机,使用岸电,船舶噪声影响较小。项目营运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3)本项目各项废水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排海,不会对周边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4)本项目港区内均进行地面硬化,各污水处理设备均进行防渗处理,项目运营期正常工况下不会对*域地下水造成影响。(5)本项目区域为围填海形成的*域,土地现状为荒草地,项目建成后在厂区内采用本土植被进行绿化,人工植被将替代现有植被,不会对区域植被种类、数量及多样性产生影响。 | |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 |
本项目不占用生态红线,码头的定位、功能以及岸线布置符合《 (略) 港口布局规划》、《洋浦港洋浦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区域规划修订方案》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 | |
本项目码头采用25台80t-70m岸桥,重箱堆场配置80台29.3m跨度的电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称ARTG),空箱堆场配置17台空箱堆高机,水平运输和拆装箱库等作业均使用电力驱动。其中重箱堆场采取的主要装卸工艺为远程操控的ARTG工艺方案,属于国内先进装卸工艺。本项目使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 |
本项目各类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要求后全部回用,无需申请总量 | |
本项目施工期通过设置围挡、遮盖、洒水抑尘等措施降低扬尘,对施工车辆运输路线、运输时间、行驶速度和鸣笛范围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定点存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妥善处置,施工生活污水接入小铲滩起步工程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运营期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和初期雨水处理站,到港船舶污染物包括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机舱底油污水,均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各项废水均能得到妥善处置,不排海;到港船舶靠岸后关闭发动机使用岸电,减少船舶废气的排放;港区内均进行地面硬化,各污水处理设备均进行防渗处理,应急处理场及事故水池,均进行重点防渗,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影响。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合理的、可行的。 | |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可满足3类功能区要求;海水水质满足海洋功能区划中洋浦港港口航运区(A2-13)以及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洋浦港区(代码HN098D)的要求。 | |
本项目为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主要存在的环境风险为船舶碰撞导致燃料油泄漏事故和危险品集装箱发生事故产生的泄漏事故,一旦环境事故,便会对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但经过分析,本项目发生事故概率较低,且发生溢油事故的源强较小,项目周边溢油应急物资配备齐全,可满足本项目应急需求。本评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提出了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建议与要求,因此,在落实本次评价提出的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环境风险总体可控。 | |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对意见。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