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2月1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2月15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 0877-*(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受理窗口)、传真:0877-*,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红塔区太极路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邮编:*。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15万吨人工砂石料及5万吨精铁项目。
建设地点:红塔区洛河乡双龙村委会二组上厂村。
建设单位:红塔区牛角基砂石料厂。
环评单位:昆明 (略) 。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是租用小铁山铁矿场地进行建设,用地性质为工矿用地,实际占地面积为7734.2m2,建筑面积为2120.66m2,主要建设生产车间、洗矿废水处理及泥沙脱水用房、办公生活用房、变配电用房、维修棚、水泵房等设施。
生产规模:年产15万吨人工砂石料及5万吨精铁。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环境空气
(1)施工扬尘
项目为减小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在施工期严格控制扬尘的产生,主要措施包括:要进行车辆密闭化运输,采用防尘布苫盖等封闭运输;加大道路的洒水频次,抑制道路扬尘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废气
项目施工工程量较小,使用的燃油机械数量较少,且施工期较短,燃油机械产生的废气经大气扩散后,对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2、水环境
(1)施工生活污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是工人日常生活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和氨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设置临时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工具清洗废水等。设置施工废水临时沉淀池1个(3m3),大大降低废水中SS的含量,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3、噪声
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工程施工机械,施工设备噪声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太明显。周边最近的居民点是东南侧约662m处的上厂村,距离较远,而且项目与该村之间存在山体阻隔,因此,施工噪声对敏感目标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1)土石方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原料堆场、精铁矿堆场及人工砂堆场半封闭钢架大棚建设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场地内可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渣产生。
(2)建筑垃圾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运送至住建部门规定的场所处置。
(3)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设专人定期清运至当地乡镇垃圾堆放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大气环境
项目运营阶段为湿法作业,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无组织废气。废气主要有给料粉尘、物料堆场扬尘、原料卸载粉尘、场内运输粉尘、食堂油烟、汽车尾气。
项目无组织废气治理情况如下表:
生产装置 | 主要污染物 | 治理设施/措施 |
给料机 | 颗粒物 | 在给料时降低落料高度,进料口处设置喷淋装置 |
物料堆场 | 颗粒物 | 设置堆棚形式,三面围挡+遮雨棚,地面硬化处理,堆棚设置喷淋装置 |
原料卸载 | 颗粒物 | 在原料装卸的过程中使用移动式雾炮机进行喷雾降尘,并且原料采用堆棚形式,堆棚三面围挡+遮雨棚 |
厂内运输 | 颗粒物 | 对厂区道路进行硬化,运输车辆篷布遮盖,加强场地清扫及洒水降尘,物料运输皮带进行密闭 |
食堂 | 油烟 | 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
汽车尾气 | CO、NOx 及TCH | 选择检验合格车辆运输 |
环评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区排放的无组织TSP厂界浓度可达到《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中表7的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下风向最大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下风向最大浓度为74.293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8.255%。项目无组织排放的TSP最大落地浓度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900ug/m3),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1)生产废水
项目生产废水经管道进入生产废水收集池内,通过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规模为4800m3/d(200m3/h)。另外,项目生产车间内设有收集沟渠,对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废水进行收集,收集后汇入总废水管道,进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2)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中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余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和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20)中道路清扫水质标准后,晴天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雨天储存在中水池内,不外排。
(3)初期雨水
环评要求完善厂区雨污分流系统,设置初期雨水收集设施,初期雨水通过截排水沟从较高处西面汇入较低处东面,进入到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用于生产用水。
项目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均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地下水环境
项目区位于上厂—龙潭地下水系统上游西南部补给、径流区,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两个来源,即:场地上游地下水径流补给、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项目区位于小铁矿矿区西南部侵蚀沟谷内,该区域主要出露大龙口组(Pt1d)灰岩及第四系人工填土,属岩溶含水层及孔隙含水层。项目区内孔隙含水层接受降雨补给,多沿岩溶面向地势低缓的沟谷底部径流,并以散流的形式在沟谷底部排泄,形成溪流。部分地下水垂直下渗补给至下覆大龙口组岩溶水,并沿溶蚀孔隙、管道等由南向北径流。岩溶水接受补给后,汇聚至断裂带,并沿F1断裂带向北径流,径流通道以岩溶管道、宽大溶蚀裂隙为主,排泄点以大桥箐龙潭为主,其次为大村龙潭。
项目区内场地进行硬化,并根据分区防渗原则进行了重点防渗、一般防渗及简单防渗,正常情况下,严格落实防渗措施后,项目废水不会下渗污染地下水。
环评预测结果表明:在设定情景下,连续下渗100天时,铁浓度预测超标距离为3m,影响距离为10m;连续下渗500天时,预测超标距离为11m,影响距离为29m;连续下渗1000天时,预测超标距离为20m,影响距离为46m;连续下渗5000天时,预测超标距离为96m,影响距离为159m。
结合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废水收集池非正常情况下连续下渗情景下的预测结果,对下游大龙口组(Pt1d)岩溶含水层影响范围最远超标距离为96m,影响距离为159m,而大村龙潭位于项目区西北4090m处,距离较远,因此,项目对下游排泄点具有饮用功能的大村龙潭水质影响不大。但考虑到本次采用地下水预测解析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做好日常管理及跟踪监测工作,并做好重点防渗区的防渗工作,严防区域物料发生泄漏下渗污染其下伏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从而造成区域地下水污染。
4、固体废物
全厂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如下:
编号 | 污染物 | 产生量 | 处置方式 |
1 |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泥沙 | 58546.2t/a | 经三网带式压滤机脱水处理后,暂存于泥沙堆棚内,定期自行运至项目区东侧540m处的小铁山铁矿资源持续接替工程设置的废石场分区堆放,并作为其矿山复垦土地整治回填土使用。 |
2 |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 0.2t/a | 产生量较小,定期清掏后用于项目区绿化施肥。 |
3 | 生活垃圾 | 2.25t/a | 定点收集,运往洛河乡指定地点处理 |
4 | 设备维修废机油 | 0.3t/a | 用专用带盖油桶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
项目所产固废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外排,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声环境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振动筛分给料机、破碎机、洗矿机、振动筛、螺旋式分级清洗机、细磁选机、湿式永磁机、渣浆泵、水泵等,噪声级在85~95dB(A)之间,经采取消声减振和隔音等措施后,声源强度可得到有效控制。其治理情况详见下表:
序号 | 产噪设备或项目 | 数量(台) | 噪声级 dB(A) | 降噪措施 | 降噪后噪声级dB(A) | 排放方式 |
1 | 振动筛分给料机 | 1 | 90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5 | 连续 |
2 | 破碎机 | 5 | 9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80 | 连续 |
3 | 洗矿机 | 1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4 | 振动筛 | 1 | 90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5 | 连续 |
5 | 螺旋式分级清洗机 | 4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6 | 细磁选机 | 1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7 | 湿式永磁机 | 8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8 | 渣浆泵 | 1 | 85 | 基础减震、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9 | 水泵 | 1 | 85 | 基础减震、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运营期各设备噪声源在厂界处的噪声贡献值昼间均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经对比云南 (略) 于2022年4月8日至9日对项目区厂界噪声的监测结果(厂界噪声监测值分别为:东厂界56.9-58.4dB(A)、南厂界51.0-56.6dB(A)、西厂界50.8-57.6dB(A)、北厂界55.8-56.4dB(A)),厂界噪声预测的贡献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6、生态环境
本项租用小铁山铁矿场地进行建设,不新增占地,该场地原为小铁山铁矿废石堆场,经平整后作为项目建设场地使用,无原生植被分布。该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三、公众参与
项目公众参与调查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 要求,采用意见调查、现场公示、网上信息公示及报纸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表明:各社会团体和群众对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建议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设单位将充分考虑公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以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 0877-*(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受理窗口)、传真:0877-*,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红塔区太极路亚太汽车城慧波大楼,邮编:*。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15万吨人工砂石料及5万吨精铁项目。
建设地点:红塔区洛河乡双龙村委会二组上厂村。
建设单位:红塔区牛角基砂石料厂。
环评单位:昆明 (略) 。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是租用小铁山铁矿场地进行建设,用地性质为工矿用地,实际占地面积为7734.2m2,建筑面积为2120.66m2,主要建设生产车间、洗矿废水处理及泥沙脱水用房、办公生活用房、变配电用房、维修棚、水泵房等设施。
生产规模:年产15万吨人工砂石料及5万吨精铁。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环境空气
(1)施工扬尘
项目为减小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在施工期严格控制扬尘的产生,主要措施包括:要进行车辆密闭化运输,采用防尘布苫盖等封闭运输;加大道路的洒水频次,抑制道路扬尘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废气
项目施工工程量较小,使用的燃油机械数量较少,且施工期较短,燃油机械产生的废气经大气扩散后,对评价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2、水环境
(1)施工生活污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是工人日常生活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和氨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设置临时沉淀池收集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工具清洗废水等。设置施工废水临时沉淀池1个(3m3),大大降低废水中SS的含量,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3、噪声
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工程施工机械,施工设备噪声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太明显。周边最近的居民点是东南侧约662m处的上厂村,距离较远,而且项目与该村之间存在山体阻隔,因此,施工噪声对敏感目标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1)土石方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原料堆场、精铁矿堆场及人工砂堆场半封闭钢架大棚建设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场地内可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无永久弃渣产生。
(2)建筑垃圾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运送至住建部门规定的场所处置。
(3)生活垃圾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设专人定期清运至当地乡镇垃圾堆放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大气环境
项目运营阶段为湿法作业,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无组织废气。废气主要有给料粉尘、物料堆场扬尘、原料卸载粉尘、场内运输粉尘、食堂油烟、汽车尾气。
项目无组织废气治理情况如下表:
生产装置 | 主要污染物 | 治理设施/措施 |
给料机 | 颗粒物 | 在给料时降低落料高度,进料口处设置喷淋装置 |
物料堆场 | 颗粒物 | 设置堆棚形式,三面围挡+遮雨棚,地面硬化处理,堆棚设置喷淋装置 |
原料卸载 | 颗粒物 | 在原料装卸的过程中使用移动式雾炮机进行喷雾降尘,并且原料采用堆棚形式,堆棚三面围挡+遮雨棚 |
厂内运输 | 颗粒物 | 对厂区道路进行硬化,运输车辆篷布遮盖,加强场地清扫及洒水降尘,物料运输皮带进行密闭 |
食堂 | 油烟 | 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
汽车尾气 | CO、NOx 及TCH | 选择检验合格车辆运输 |
环评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区排放的无组织TSP厂界浓度可达到《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中表7的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下风向最大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下风向最大浓度为74.293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为8.255%。项目无组织排放的TSP最大落地浓度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900ug/m3),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地表水环境
(1)生产废水
项目生产废水经管道进入生产废水收集池内,通过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规模为4800m3/d(200m3/h)。另外,项目生产车间内设有收集沟渠,对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废水进行收集,收集后汇入总废水管道,进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2)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中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余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和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城市污水 (略) 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20)中道路清扫水质标准后,晴天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雨天储存在中水池内,不外排。
(3)初期雨水
环评要求完善厂区雨污分流系统,设置初期雨水收集设施,初期雨水通过截排水沟从较高处西面汇入较低处东面,进入到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用于生产用水。
项目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均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地下水环境
项目区位于上厂—龙潭地下水系统上游西南部补给、径流区,根据收集的资料分析,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两个来源,即:场地上游地下水径流补给、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项目区位于小铁矿矿区西南部侵蚀沟谷内,该区域主要出露大龙口组(Pt1d)灰岩及第四系人工填土,属岩溶含水层及孔隙含水层。项目区内孔隙含水层接受降雨补给,多沿岩溶面向地势低缓的沟谷底部径流,并以散流的形式在沟谷底部排泄,形成溪流。部分地下水垂直下渗补给至下覆大龙口组岩溶水,并沿溶蚀孔隙、管道等由南向北径流。岩溶水接受补给后,汇聚至断裂带,并沿F1断裂带向北径流,径流通道以岩溶管道、宽大溶蚀裂隙为主,排泄点以大桥箐龙潭为主,其次为大村龙潭。
项目区内场地进行硬化,并根据分区防渗原则进行了重点防渗、一般防渗及简单防渗,正常情况下,严格落实防渗措施后,项目废水不会下渗污染地下水。
环评预测结果表明:在设定情景下,连续下渗100天时,铁浓度预测超标距离为3m,影响距离为10m;连续下渗500天时,预测超标距离为11m,影响距离为29m;连续下渗1000天时,预测超标距离为20m,影响距离为46m;连续下渗5000天时,预测超标距离为96m,影响距离为159m。
结合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废水收集池非正常情况下连续下渗情景下的预测结果,对下游大龙口组(Pt1d)岩溶含水层影响范围最远超标距离为96m,影响距离为159m,而大村龙潭位于项目区西北4090m处,距离较远,因此,项目对下游排泄点具有饮用功能的大村龙潭水质影响不大。但考虑到本次采用地下水预测解析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泄漏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做好日常管理及跟踪监测工作,并做好重点防渗区的防渗工作,严防区域物料发生泄漏下渗污染其下伏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从而造成区域地下水污染。
4、固体废物
全厂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如下:
编号 | 污染物 | 产生量 | 处置方式 |
1 |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泥沙 | 58546.2t/a | 经三网带式压滤机脱水处理后,暂存于泥沙堆棚内,定期自行运至项目区东侧540m处的小铁山铁矿资源持续接替工程设置的废石场分区堆放,并作为其矿山复垦土地整治回填土使用。 |
2 |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泥 | 0.2t/a | 产生量较小,定期清掏后用于项目区绿化施肥。 |
3 | 生活垃圾 | 2.25t/a | 定点收集,运往洛河乡指定地点处理 |
4 | 设备维修废机油 | 0.3t/a | 用专用带盖油桶收集后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
项目所产固废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不外排,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声环境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振动筛分给料机、破碎机、洗矿机、振动筛、螺旋式分级清洗机、细磁选机、湿式永磁机、渣浆泵、水泵等,噪声级在85~95dB(A)之间,经采取消声减振和隔音等措施后,声源强度可得到有效控制。其治理情况详见下表:
序号 | 产噪设备或项目 | 数量(台) | 噪声级 dB(A) | 降噪措施 | 降噪后噪声级dB(A) | 排放方式 |
1 | 振动筛分给料机 | 1 | 90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5 | 连续 |
2 | 破碎机 | 5 | 9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80 | 连续 |
3 | 洗矿机 | 1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4 | 振动筛 | 1 | 90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5 | 连续 |
5 | 螺旋式分级清洗机 | 4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6 | 细磁选机 | 1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7 | 湿式永磁机 | 8 | 85 | 基础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8 | 渣浆泵 | 1 | 85 | 基础减震、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9 | 水泵 | 1 | 85 | 基础减震、距离衰减 | 70 | 连续 |
运营期各设备噪声源在厂界处的噪声贡献值昼间均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经对比云南 (略) 于2022年4月8日至9日对项目区厂界噪声的监测结果(厂界噪声监测值分别为:东厂界56.9-58.4dB(A)、南厂界51.0-56.6dB(A)、西厂界50.8-57.6dB(A)、北厂界55.8-56.4dB(A)),厂界噪声预测的贡献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6、生态环境
本项租用小铁山铁矿场地进行建设,不新增占地,该场地原为小铁山铁矿废石堆场,经平整后作为项目建设场地使用,无原生植被分布。该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土壤环境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三、公众参与
项目公众参与调查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 要求,采用意见调查、现场公示、网上信息公示及报纸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查结果表明:各社会团体和群众对项目建设无反对意见,建议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设单位将充分考虑公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以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