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意见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市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意见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审批决定。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决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公示期限:自本信息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22-*

邮 箱:*@*ttp://**

通讯地址: (略) 南开区红旗路278号赛德广场裙楼5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公示日期

(略)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项目

(略) 南开区长江道6号; (略) 南开区三纬路122号

(略) 中 (略) ( (略) (略) )

天津环 (略)

本项目拟对新、老院区的建筑进行维护、改造,拆除部分老旧建筑, (略) 区的部分功能布局进行调配,项目实施后新增200张床位,全院床位数增至1000张。主要工程内容如下:

(1)新院区:①拆除附属楼1#,在其位置建设1座肠道发热门诊;②对附属楼2#外檐及结构进行改造; (略) 楼新增电梯及楼梯;④门急诊楼4层实验 (略) 区,实验室迁移后的区域用于办公。新院区现有800张床位,本次不新增,保持不变。

(2)老院区:①综合楼加固改造,改造后作为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并设置实验室, (略) 区门急诊楼4层实验室的工作内容;②门诊楼拆除,在其位置建设中医传承中心,以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传承工作室为主; (略) 楼进行外檐及结构进行改造,增加2部电梯以及部分设备用房,建成后 (略) 楼使用;③对原有锅炉房2#、换热站等建筑进行翻新改造,更新的供热设施; (略) 楼目前闲置,改造后重新启用,设置200张床位。

(3) (略) 区之间建设过街连廊。

本项目实施后,新院区现有床位数和接诊量不变(800张床位,每日接诊6000人);老院区新增200张床位,日接诊量4000人/天。全院床位数增加至1000张,日接诊量增加至10000人/天,运营时间不变。

  1. 废气:老院区:①2台1.02MW燃气锅炉产生的废气通过1根10m高的现有排气筒P3排放;②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生物实验室实验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实验开始前先开启通风橱风机,通过风机在通风橱内形成局部微负压,废气分别经各自的通风橱排气口引至屋顶活性炭吸附装置1#净化后,通过8层屋顶1根35m高排气筒P4排放;③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动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经实验室整体通风换气系统收集后引至楼顶经活性炭吸附装置2#净化,净化后通过8层屋顶1根35m高排气筒P5排放,产生恶臭气体的实验室为全封闭设计,单独负压收集排风,收集效率取100%;④污水处理站运行产生废气采用污水处理间整体排风形式,在污水处理间顶部设置排风口收集废气,污水处理间面积180m2,高2.5m,换气次数8次/h,排风机风量为4000m3/h,收集后废气通过管道引入污水处理设备间内设置的“UV光氧+活性炭吸附装置3#”中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废气通过1根3m高排气筒P6排放;⑤煎药过程煎药中心门窗紧闭,煎药机上方设置集气罩,煎药异味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煎药中心室内设置的活性炭吸附装置4#处理后,在煎药中心室内无组织排放。

二、废水:老院区:本次将原有消毒池拆除, (略) 区东侧地下新建1个300m3/d规模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污水设备间内,废水处理单元位于污水设备间地面上方,各单元在污水设备间采用架空形式设置,单个设备单元采用碳钢结构,整体占地面积约180m2,地下深度约3.8m。污水工艺采用“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接触消毒池+污泥池”。职工生活污水、门诊废水、病房废水经化粪池沉淀,煎药中心煎药罐冲洗废水经过滤装置过滤,放射治疗区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经过衰变罐衰变,上述废水经预处理后与实验室纯水仪排浓水、动物清洗笼具废水、拔罐器清洗废水一同进入本次改造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达标后与锅炉排水和空调冷水 (略) 区污水总排口DW (略) 政管网,最终进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三、噪声: (略) 区:选用低噪设备,加装基础减振装置,建筑墙体隔声等。四、固体废物:(1)老院区: (略) 区东南角新建1个一般固废暂存区,面积10m2,储存能力5t/d;1处医疗垃圾站,面积40m2,储存能力1.5t/d;1处危废间,5m2,储存能力2t/d;1处生活垃圾站,10m2,储存能力3t/d。

(2)新院区:医疗垃 (略) 区东北侧设有1个一般固废暂存区、1处医疗垃圾站、1处危废间、1处生活垃圾站。


2023年02月28日至03月06日

公示期限内,公众可以通过电话和信函的方式提出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审批决定。为保证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决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公示期限:自本信息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22-*

邮 箱:*@*ttp://**

通讯地址: (略) 南开区红旗路278号赛德广场裙楼5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公示日期

(略) 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心建设项目

(略) 南开区长江道6号; (略) 南开区三纬路122号

(略) 中 (略) ( (略) (略) )

天津环 (略)

本项目拟对新、老院区的建筑进行维护、改造,拆除部分老旧建筑, (略) 区的部分功能布局进行调配,项目实施后新增200张床位,全院床位数增至1000张。主要工程内容如下:

(1)新院区:①拆除附属楼1#,在其位置建设1座肠道发热门诊;②对附属楼2#外檐及结构进行改造; (略) 楼新增电梯及楼梯;④门急诊楼4层实验 (略) 区,实验室迁移后的区域用于办公。新院区现有800张床位,本次不新增,保持不变。

(2)老院区:①综合楼加固改造,改造后作为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并设置实验室, (略) 区门急诊楼4层实验室的工作内容;②门诊楼拆除,在其位置建设中医传承中心,以中医康复中心和中医传承工作室为主; (略) 楼进行外檐及结构进行改造,增加2部电梯以及部分设备用房,建成后 (略) 楼使用;③对原有锅炉房2#、换热站等建筑进行翻新改造,更新的供热设施; (略) 楼目前闲置,改造后重新启用,设置200张床位。

(3) (略) 区之间建设过街连廊。

本项目实施后,新院区现有床位数和接诊量不变(800张床位,每日接诊6000人);老院区新增200张床位,日接诊量4000人/天。全院床位数增加至1000张,日接诊量增加至10000人/天,运营时间不变。

  1. 废气:老院区:①2台1.02MW燃气锅炉产生的废气通过1根10m高的现有排气筒P3排放;②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生物实验室实验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实验开始前先开启通风橱风机,通过风机在通风橱内形成局部微负压,废气分别经各自的通风橱排气口引至屋顶活性炭吸附装置1#净化后,通过8层屋顶1根35m高排气筒P4排放;③中西医结合工程中心动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气经实验室整体通风换气系统收集后引至楼顶经活性炭吸附装置2#净化,净化后通过8层屋顶1根35m高排气筒P5排放,产生恶臭气体的实验室为全封闭设计,单独负压收集排风,收集效率取100%;④污水处理站运行产生废气采用污水处理间整体排风形式,在污水处理间顶部设置排风口收集废气,污水处理间面积180m2,高2.5m,换气次数8次/h,排风机风量为4000m3/h,收集后废气通过管道引入污水处理设备间内设置的“UV光氧+活性炭吸附装置3#”中进行净化,净化后的废气通过1根3m高排气筒P6排放;⑤煎药过程煎药中心门窗紧闭,煎药机上方设置集气罩,煎药异味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煎药中心室内设置的活性炭吸附装置4#处理后,在煎药中心室内无组织排放。

二、废水:老院区:本次将原有消毒池拆除, (略) 区东侧地下新建1个300m3/d规模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污水处理站位于地下污水设备间内,废水处理单元位于污水设备间地面上方,各单元在污水设备间采用架空形式设置,单个设备单元采用碳钢结构,整体占地面积约180m2,地下深度约3.8m。污水工艺采用“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接触消毒池+污泥池”。职工生活污水、门诊废水、病房废水经化粪池沉淀,煎药中心煎药罐冲洗废水经过滤装置过滤,放射治疗区产生的放射性废水经过衰变罐衰变,上述废水经预处理后与实验室纯水仪排浓水、动物清洗笼具废水、拔罐器清洗废水一同进入本次改造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达标后与锅炉排水和空调冷水 (略) 区污水总排口DW (略) 政管网,最终进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三、噪声: (略) 区:选用低噪设备,加装基础减振装置,建筑墙体隔声等。四、固体废物:(1)老院区: (略) 区东南角新建1个一般固废暂存区,面积10m2,储存能力5t/d;1处医疗垃圾站,面积40m2,储存能力1.5t/d;1处危废间,5m2,储存能力2t/d;1处生活垃圾站,10m2,储存能力3t/d。

(2)新院区:医疗垃 (略) 区东北侧设有1个一般固废暂存区、1处医疗垃圾站、1处危废间、1处生活垃圾站。


2023年02月28日至03月06日

公示期限内,公众可以通过电话和信函的方式提出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的意见和建议。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