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楼王镇蟒河村村庄规划批后公告
盐都区楼王镇蟒河村村庄规划批后公告
《盐都区楼王镇蟒河村村庄规划》说明
一、区域位置
楼王镇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 (略) 西部边陲水乡城镇,地处兴化、宝应、建湖、盐都四县(市)交界处。东与学富镇、南与大纵湖 (略) 沙沟镇、西与宝应县广洋湖镇以及射阳湖镇,北与建湖县颜单镇毗邻;镇域内有一级公路 S331、盐金公路,二级公路楼大公路。
蟒河村楼王镇最南端,位于蟒蛇河畔西岸,因河而得名,由原西姜、颜宋、潘刘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区4公里,307县道东西横穿村而过,211县道、楼大线南北过境穿过。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蟒河村全域,总面积为586.52公顷。本村庄规划主要针对村庄内部的生态保护空间、农业生产空间、村民生活空间等进行摸底梳理,编制保护、开发和利用方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对各类空间提出用途管控措施。
三、目标与定位
规划目标:从民居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特色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打造蟒河村。
规划定位:依托紧邻蟒蛇河风光带的区位优势,发挥村庄自身的水产养殖、荷藕种植等优势资源,通过集中居住点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筑改造等措施,营造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美丽的田园乡村,将蟒河村定位为集生老养老、乡村旅游、美丽宜居为一体的寿乡福地、风情蟒河。
四、村域规划
1、村域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至目标年,蟒河村全域国土空间面积为为586.52公顷,农业空间面积为457.66公顷,占总面积78.03%;生态空间面积为78.66公顷,占总面积13.41%;建设空间面积为50.2公顷,占总面积8.56%。
规划范围现状户籍人口2543人,844户。根据户籍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村民留乡意愿及挂钩复垦规模预测规划期末户籍人口2435人,808户。规划常住人口1333人。
2、产业规划结构
采用”一心二轴六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党群服务中心
二轴:村庄南北向及东西向发展轴。
三区:指传统农业发展区、居住风貌区、高效农业发展区、水产养殖区、工业发展区和蟒蛇河生态观光区。
3、产业发展策略
根据蟒河村现有特色资源和发展定位,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推进智慧农业、积极尝试荷藕综合立体种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集渔业种苗培育研发、良种展销交易、养殖技术展示、渔业科普教育、农渔休闲游等功能于一体, 打造“产、学、研、销、游”五位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
五、特色风貌引导
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尽可能经济适用,简洁实用,节约投入。
对具有特色的老旧住宅进行修缮加固提升,梳理周边环境;对现状建筑材料和色彩不协调的建筑以简单的粉刷为主,争取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鼓励村民进行内部空间的更新提升,提高居住水平。
宅前屋后营造村民日常交流场所,在绿化种植上充分发挥村名自主性,引导村民种植经济果木或乡土植物,避免大块裸土。充分利用现有健身体育广场、小游园等,进行风貌提升。
进行道路硬化拓宽,主干路硬化拓宽能满足车行通过,宅间及人行道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两侧种植果木为主,体现乡土氛围。
清理疏通淤积河道,保持岸边生态,提升驳岸绿化,营造良好的居民休闲活动、动物栖息环境。
在村庄公共空间设计中注意考虑村民使用习惯、建设大小适宜、具有乡土特色的休憩空间;在景观节点局部增加小构件,如具有传统特色的灯笼、村庄老瓦罐等,丰富村庄景观。
《盐都区楼王镇蟒河村村庄规划》说明
一、区域位置
楼王镇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 (略) 西部边陲水乡城镇,地处兴化、宝应、建湖、盐都四县(市)交界处。东与学富镇、南与大纵湖 (略) 沙沟镇、西与宝应县广洋湖镇以及射阳湖镇,北与建湖县颜单镇毗邻;镇域内有一级公路 S331、盐金公路,二级公路楼大公路。
蟒河村楼王镇最南端,位于蟒蛇河畔西岸,因河而得名,由原西姜、颜宋、潘刘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区4公里,307县道东西横穿村而过,211县道、楼大线南北过境穿过。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蟒河村全域,总面积为586.52公顷。本村庄规划主要针对村庄内部的生态保护空间、农业生产空间、村民生活空间等进行摸底梳理,编制保护、开发和利用方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对各类空间提出用途管控措施。
三、目标与定位
规划目标:从民居建设、污水处理、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村庄绿化、特色富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打造蟒河村。
规划定位:依托紧邻蟒蛇河风光带的区位优势,发挥村庄自身的水产养殖、荷藕种植等优势资源,通过集中居住点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筑改造等措施,营造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美丽的田园乡村,将蟒河村定位为集生老养老、乡村旅游、美丽宜居为一体的寿乡福地、风情蟒河。
四、村域规划
1、村域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至目标年,蟒河村全域国土空间面积为为586.52公顷,农业空间面积为457.66公顷,占总面积78.03%;生态空间面积为78.66公顷,占总面积13.41%;建设空间面积为50.2公顷,占总面积8.56%。
规划范围现状户籍人口2543人,844户。根据户籍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村民留乡意愿及挂钩复垦规模预测规划期末户籍人口2435人,808户。规划常住人口1333人。
2、产业规划结构
采用”一心二轴六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党群服务中心
二轴:村庄南北向及东西向发展轴。
三区:指传统农业发展区、居住风貌区、高效农业发展区、水产养殖区、工业发展区和蟒蛇河生态观光区。
3、产业发展策略
根据蟒河村现有特色资源和发展定位,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推进智慧农业、积极尝试荷藕综合立体种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集渔业种苗培育研发、良种展销交易、养殖技术展示、渔业科普教育、农渔休闲游等功能于一体, 打造“产、学、研、销、游”五位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
五、特色风貌引导
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尽可能经济适用,简洁实用,节约投入。
对具有特色的老旧住宅进行修缮加固提升,梳理周边环境;对现状建筑材料和色彩不协调的建筑以简单的粉刷为主,争取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鼓励村民进行内部空间的更新提升,提高居住水平。
宅前屋后营造村民日常交流场所,在绿化种植上充分发挥村名自主性,引导村民种植经济果木或乡土植物,避免大块裸土。充分利用现有健身体育广场、小游园等,进行风貌提升。
进行道路硬化拓宽,主干路硬化拓宽能满足车行通过,宅间及人行道尽可能采用乡土生态材料铺设,两侧种植果木为主,体现乡土氛围。
清理疏通淤积河道,保持岸边生态,提升驳岸绿化,营造良好的居民休闲活动、动物栖息环境。
在村庄公共空间设计中注意考虑村民使用习惯、建设大小适宜、具有乡土特色的休憩空间;在景观节点局部增加小构件,如具有传统特色的灯笼、村庄老瓦罐等,丰富村庄景观。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