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行政制度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职责
1、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坚决贯彻局长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每年年初,专题研究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积极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并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年初制定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2022年度普法计划》和《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2022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章立制,明确职能。我局全面修改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印发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的通知》对审批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印发《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事权划分的通知》,重新划分规范我局事权。
3、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程序,依法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细化风险评估标准,不断提高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能力。
(二)强力推进法治建设
1、严格法制审核,把好法律关口。联合局法律顾问对局起草或代县政府起草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事项、各类文件(征求意见稿)、行政合同进行法制审核,把好法律关。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和管理。对我局起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竟争意见审查,并积极衔接县司法局做好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工作。此外,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多次清理规范性文件,完成涉及“放管服”改革等规范性文件的后续整改,并积极向县司法局报送清理和整改结果。二是认真研究回复征求意见稿。对上级或其他部门的各类地方性规章、规范性文件意见征求稿提出意见建议,对《 (略)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5余个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研究回复。三是严格行政合同法制审核。今年对10个合同进行了法制审核。
2、落实三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一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出台《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依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责任清单、权力事项办事流程、投诉热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2022年,对90多个行政许可事项、7个行政处罚事项进行了办理。二是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制定了《 (略) 生态环境保护局宜章分局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确保执法做到全过程留痕迹和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不断修改完善《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行政处罚执法文书格式》。三严格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印发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行政案件审议委员会及审议小组成员名单》、《 (略) 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案件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局行政案件审议委员会成员、审议小组成员及行政处罚案件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提请局案件审议小组、局案件审议委员会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3、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规范自由裁量裁权使用。根据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草拟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2年版)》,并征求了相关业务科室的意见。二是梳理权责清单。全面梳理我局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报县司法局审定。三是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要求在执法过程中必须2人以上一起执法,并现场亮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现违法办证及无证执法情况。
四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 (略) 尚友律师事务所彭桂华律师作为我局法律顾问,就我局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审核修改各项合同、协议、章程等有关法律文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五是加强行政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依法举行行政听证会,确保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举行听证会1起。全年无行政复议案件,未有被撤销的案件;无行政诉讼案件.六是加强法治宣传培训。生态环境系统多次组织法制业务培训。5月,市局分别对宜章分局的全体于部职工及区域的乡镇街道环保专干进行了环保执法培训。完善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组织开展网上学法活动,2022年,全局干部职工网上学法课时达标率100%,应考人员参考率100%,合格率100%。持续开展“绿色卫士”环保志愿者环保法律“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通过志愿者将环保法律送到千家万户。
(三)转变职能,优化企业环境
???1、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按照《宜章县2022年度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制度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每季度开展一次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检查工作,共检查企业60家。
2、落实简政放权“放管服”。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改革政策。一是对我局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定办事指南,规范办理依据、程序和时限;二是严格 (略) 市对从事行政审批及其他职权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的决定,目前我局没有下属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中介活动;三是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和“一次办结”改革,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按要求进驻县政府政务服务大厅,结合环保工作实际,采取了“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的改革措施,确保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四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对人所需全部材料,不存在擅自将其他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等作为许可事项前置要件等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在依法行政实际工作中,虽然做了不少工作,收获了一些实践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执法水平及技术装备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执法要求。我县污染源企业分布较广,环境执法范围大,现有的执法人员数量远远不够监管覆盖,执法装备和力量存在严重不足。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部门法制力量有待提高。
(二)在“双随机一公开”中,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够。行政执法中相关部门在协调配合方面不够深入,没有真正建立部门协调监管、联合惩戒的工作机制。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全面。由于“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抽查前要对被检查对象保密,未及时公开抽查工作情况。
(三)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案卷询问笔录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内容表述不够规范、准确,逻辑关系不强,案卷装订不够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将结合我县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计划。
(一)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法制宣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水平。完善执法制度,进一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权责清单,出台科学合理的自由裁量基准,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式生态环境执法的“三项制度”,保障执法行为有章可循。开展执法检查,强化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二)进一步规范案卷工作。通过案卷评查、执法大比武等批联方式规范案卷制作。组织开展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规范评查活动,选择部分已办结的具有代表性案件,对案件认定的违法事实、调查的证据、适应的依据、立案的程序、作出的决定、执行的结果、卷宗的整理等进行评议分析。印发优秀案件范本,不段提高案卷制作水平。
(三)进一步创新执法方法。创新执法方式和方法,从加大处罚力度逐渐转变到加强处罚震慑力上,努力改变当前执法方式单一的现象;同时,加强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司法的手段的能力;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生态环境工作的渠道;进一步加强与监察、公安、 (略) 、法院等部门联系,有效制止环境违法行为。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
2023年3月1日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司法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行政制度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职责
1、周密部署,积极组织。坚决贯彻局长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上。每年年初,专题研究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积极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并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年初制定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2022年度普法计划》和《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2022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章立制,明确职能。我局全面修改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印发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的通知》对审批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印发《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事权划分的通知》,重新划分规范我局事权。
3、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程序,依法举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细化风险评估标准,不断提高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能力。
(二)强力推进法治建设
1、严格法制审核,把好法律关口。联合局法律顾问对局起草或代县政府起草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事项、各类文件(征求意见稿)、行政合同进行法制审核,把好法律关。一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和管理。对我局起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竟争意见审查,并积极衔接县司法局做好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工作。此外,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多次清理规范性文件,完成涉及“放管服”改革等规范性文件的后续整改,并积极向县司法局报送清理和整改结果。二是认真研究回复征求意见稿。对上级或其他部门的各类地方性规章、规范性文件意见征求稿提出意见建议,对《 (略)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等5余个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研究回复。三是严格行政合同法制审核。今年对10个合同进行了法制审核。
2、落实三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一是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出台《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依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责任清单、权力事项办事流程、投诉热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2022年,对90多个行政许可事项、7个行政处罚事项进行了办理。二是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制定了《 (略) 生态环境保护局宜章分局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确保执法做到全过程留痕迹和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不断修改完善《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行政处罚执法文书格式》。三严格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印发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行政案件审议委员会及审议小组成员名单》、《 (略) 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案件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局行政案件审议委员会成员、审议小组成员及行政处罚案件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对所有行政处罚案件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提请局案件审议小组、局案件审议委员会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3、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规范自由裁量裁权使用。根据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草拟了《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2年版)》,并征求了相关业务科室的意见。二是梳理权责清单。全面梳理我局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报县司法局审定。三是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要求在执法过程中必须2人以上一起执法,并现场亮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现违法办证及无证执法情况。
四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 (略) 尚友律师事务所彭桂华律师作为我局法律顾问,就我局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审核修改各项合同、协议、章程等有关法律文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制度在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五是加强行政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依法举行行政听证会,确保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举行听证会1起。全年无行政复议案件,未有被撤销的案件;无行政诉讼案件.六是加强法治宣传培训。生态环境系统多次组织法制业务培训。5月,市局分别对宜章分局的全体于部职工及区域的乡镇街道环保专干进行了环保执法培训。完善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组织开展网上学法活动,2022年,全局干部职工网上学法课时达标率100%,应考人员参考率100%,合格率100%。持续开展“绿色卫士”环保志愿者环保法律“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通过志愿者将环保法律送到千家万户。
(三)转变职能,优化企业环境
???1、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按照《宜章县2022年度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制度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每季度开展一次日常环境监管“双随机”检查工作,共检查企业60家。
2、落实简政放权“放管服”。全面落实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改革政策。一是对我局行政许可事项全部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定办事指南,规范办理依据、程序和时限;二是严格 (略) 市对从事行政审批及其他职权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的决定,目前我局没有下属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中介活动;三是全面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和“一次办结”改革,所有政务服务事项按要求进驻县政府政务服务大厅,结合环保工作实际,采取了“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的改革措施,确保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四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对人所需全部材料,不存在擅自将其他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等作为许可事项前置要件等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在依法行政实际工作中,虽然做了不少工作,收获了一些实践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执法水平及技术装备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执法要求。我县污染源企业分布较广,环境执法范围大,现有的执法人员数量远远不够监管覆盖,执法装备和力量存在严重不足。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部门法制力量有待提高。
(二)在“双随机一公开”中,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够。行政执法中相关部门在协调配合方面不够深入,没有真正建立部门协调监管、联合惩戒的工作机制。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全面。由于“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抽查前要对被检查对象保密,未及时公开抽查工作情况。
(三)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案卷询问笔录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内容表述不够规范、准确,逻辑关系不强,案卷装订不够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将结合我县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计划。
(一)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法制宣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水平。完善执法制度,进一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权责清单,出台科学合理的自由裁量基准,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式生态环境执法的“三项制度”,保障执法行为有章可循。开展执法检查,强化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二)进一步规范案卷工作。通过案卷评查、执法大比武等批联方式规范案卷制作。组织开展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规范评查活动,选择部分已办结的具有代表性案件,对案件认定的违法事实、调查的证据、适应的依据、立案的程序、作出的决定、执行的结果、卷宗的整理等进行评议分析。印发优秀案件范本,不段提高案卷制作水平。
(三)进一步创新执法方法。创新执法方式和方法,从加大处罚力度逐渐转变到加强处罚震慑力上,努力改变当前执法方式单一的现象;同时,加强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司法的手段的能力;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生态环境工作的渠道;进一步加强与监察、公安、 (略) 、法院等部门联系,有效制止环境违法行为。
(略) 生态环境局宜章分局
2023年3月1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