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生态环境局陇川分局关于2023年3月10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德宏州生态环境局陇川分局关于2023年3月10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1个项目作出审批,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3年3月10日-2023年3月16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692-*

传 真:0692-*

通讯地址: (略) 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友谊路8号

邮 编:*

德宏州生态环境局陇川分局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项目名称

瑞陇高速至章凤口岸出境通道连接线工程

建设地点

(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建设单位

陇川县交通运输局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昆明 (略)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瑞陇高速至章凤口岸出境通道连接线工程

建设单位:陇川县交通运输局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 (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项目投资:26133.09万,其中环保投资699.80万元,环保投资占比2.68%。

建设时间:2023年4月开始施工,2025年4月前完工,共24个月。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安设施等工程,路线全长9236米,其中利用段全长2908米,改建段全长6328米。全线设平面交叉口9处;拟建涵洞18个;重建大桥1座,桥长109米,桥宽27米。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间存在的主要影响为:

(1)生态环境: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工程征占地范围部分区域内的地表和植被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同时产生一定量的临时堆土。

(2)地表水环境: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及沥青搅拌站,施工人员食宿及生活设施依托工程沿线居民住房。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雨天地表径流。

(3)空气环境:项目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建筑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期间使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产生的尾气;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道路铺设使用沥青产生的少量沥青烟气。

(4)声环境: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运输卡车、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5)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土石方、废弃砂浆、废弃混凝土,施工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不设机械维修点,不产生维修废油。

(6)社会环境:道路封闭施工期间势必会对周围居民、单位等出行造成不便。施工期运输车辆会对增加周边道路交通量,容易造成与其他道路交叉路段暂时有堵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交通正常运行。

2、本项目运营期存在的主要影响为:

本项目运行期无生产性废气、废水排放。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项目区来往车辆及来往行人产生的噪声、车辆废气及少量的垃圾等。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路面径流,其中也携带部分污染物,但污染物浓度较小。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工程施工前,严格选择施工附属设施的布置位置,优先选择荒地和未利用地,并优化布置,减少占地,避免占用林地而造成大面积植被的破坏和损失。在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管理,禁止随意扩大占地范围,禁止任意砍伐、采摘、踩踏施工区周边植被以作施工使用。在施工区周边设置生态环境保护警示牌,严禁施工人员随意进入周边区域进行砍伐、采摘、踩踏等破坏活动。

(2)运输、取土、堆放过程必须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尽量利用已有道路,施工中禁止随意开辟施工便道。

(3)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严禁在施工区滥砍滥伐。

(4)路线经过优良耕地路段,在工程可行的情况下应尽量收缩路基边坡,以减少占用耕地,对于坡面工程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5)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

(6)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外出觅食,正午休息。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进行高噪声作业。

(7)施工期如遇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时,严禁伤害;如遇到野生动物受到意外伤害,应立即与当地野保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

(8)加强表土堆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减少水体污染,最大限度保护动物生境。

(9)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表层土壤,用于施工结束后施工迹地的恢复。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然后采取“封育”手段,促进自然恢复。在植被恢复及绿化过程中,应选择乡土树种及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并注意乔、灌、草搭配的原则,同时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统一。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在固定施工场地及道路施工区合理设置好截排水沟及沉砂池等临时排水设施,并加强维护巡查,保持排水畅通。施工场区施工工具、机械冲洗位置应定点定位以利于施工废水的收集。施工过程中在路基、路面一侧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两端设置临时沉砂池,容积均为3m3,汇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周边自然沟渠。

(2)施工场区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及雨水冲刷产生的泥沙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回用于洒水降尘,禁止外排。

(3)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免雨季雨天进行路基挖填等土石方施工作业,尽量缩短施工开挖面暴露时间,以减少含泥沙雨水径流的产生。

(4)本项目设置1个外出车辆清洗点,清洗点各设置1个容积为3m3的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

(5)本项目施工期将在砂浆拌合点设置临时沉砂池,施工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6)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遮盖围挡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使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

(7)迭撒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不设置临时道路,需设置河道作业平台,围堰临水侧铺设彩条布作为临时防渗措施。两岸施工段应相互错开,避免导流设施对河床束窄过多,导致浑水向上游蔓延。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施工方应根据天气情况对道路施工区及弃渣场进行适当洒水降尘,根据具体情况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当风速大于3级、晴好的天气应至少每隔2个小时洒水一次,在干燥的大风天气(风速大于4级),应停止施工作业。洒水强度应注意保持路面湿润即可,不宜在路面形成径流。

(2)对物料堆放场地进行围挡、遮盖,不得露天堆放,合理施工物料的堆放场地和堆存时间,加快物料的周转速度。

(3)对物料运输车辆车厢进行遮盖,必要时适当洒水,严格限制超载,避免沿途泄漏,并按有关规定,在规定时段运输。

(4)施工区域的浮土应及时清扫,并洒水降尘;加强运输道路维护。

(5)在施工时,应设置临时屏障,减小施工噪声及扬尘对周围造成的影响。

(6)沥青混凝土在运输时采用全封闭式运输,在铺摊时也应采用密封式铺装装置。

(7)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及时恢复所占土地原有功能,建设单位要有植被、生态恢复计划,避免土地裸露,使扬尘降至最低。

4.声环境保护措施:

(1)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2)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中午(12:00-14:00)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进行施工的,提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在附近受影响区域张贴安民告示,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

(4)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通知,告知施工过程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并及时公布施工进度。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表土运往规划的表土堆场临时堆存。

(2)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进行收集,其中,可利用部分收集后出售,不可利用部分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要求由施工方合理清运处置。

(3)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不飞扬。

6.社会环境减缓措施:

(1)合理确定物料运输及施工车辆往返路线,尽量避免施工车辆穿越周边居民区,在途经居民集中区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2)应注意调整运输时间,把运输时间放在白天,运输时段避开沿途居民休息时段,严禁汽车鸣笛。

(3)合理按施工时间,并将施工时间计划在周边居民区内进行多种渠道公布,让周边居民知晓,自行选择其他未施工道路避让。

(4)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快施工进程,缩短施工期。

(5)建设单位在物料运输过程中需采取封闭车辆运输或加盖苫布的形式,减少扬尘飞扬,途经居民密集路段时减速慢行等措施,尽量减少扰民现象的发生。

(6)施工过程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如有影响居民用水、用气、用电等情况应提前告知。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营运期管理,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是生态保护最基本的措施,建议开展相关环保培训和认证,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

(2)对路基及护坡进行定期检查,清理杂草。

(3)加强沿线绿化,恢复自然景观,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

(4)拆除各种临时设施,清除碎石、砖块、施工残留物等影响植物生长和影响美观的杂物。

(5)对表土堆场等重点区域,做好绿化恢复和绿化维护,加强观测,避免出现地表裸露;雨季对上述区域进行巡查,避免受强降雨冲刷后,发生边坡失稳,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6)运行期加强对道路绿化带及边坡绿化进行抚育管理,及时补植补种。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地面径流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运行期道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上的污染物,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物的数量。

②加强管理,保证雨水排水沟渠的正常运行。定期对排水沟渠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堵塞、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处理。

(2)道路运输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发生交通事故且自身油罐泄漏时,首先驾乘人员应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向道路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控制污染范围及程度。

②应急清消措施包括:运输车辆查缺堵漏、用容器盛装泄露物品(油料),禁止任由物品泄露到地面;封闭事故现场的可能将液体导流至附近地表水体的通道(主要为道路雨水沟等);对于初期泄露到地面或采取措施后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泄露到地面,禁止用水冲洗,应及时采取干法方式清洁(如就地用道路两侧泥土对泄漏油料进行围挡覆盖),避免污染面的扩大;有必要的情况,对事故现场实施交通管制,等污染消除后再通车。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对不同车辆类型运输路线的限制和分流,严禁报废、超载、车况差车辆上路;对于运输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要求加盖篷布,禁止散装未加盖苫布或遮盖不严容易产生物料抖散的车辆上路。

(2)加强路面养护和清洁,维护良好的路况,保证汽车在良好的路况下行驶,减少扬尘和尾气污染。

(3)强化试行在用车的年检、路检和抽查制度,加大车管执法力度,控制机动车的废气排放量,环保不达标的车辆严禁上路。

(4)相关交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尾气排放车检制度,禁止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严禁超期服役的车辆上路行驶。

4.声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从源头上减轻交通噪声,严格限制车况较差且噪声大的车辆上路,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

(2)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对受损路面要及时维修与修复,维持道路平整,使路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尽量降低道路摩擦磕碰噪声。

(3)做好道路绿化养护,保证绿化植被的降噪功能,减少道路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配合当地环卫部门及道路主管部门对道路沿线的养护和垃圾的收集、清扫,收集后集中处理,加强道路保洁工作。

(2)设置垃圾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陇川县交通运输局关于同意公开环评文件的情况说明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审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1个项目作出审批,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23年3月10日-2023年3月16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692-*

传 真:0692-*

通讯地址: (略) 德宏州陇川县章凤镇友谊路8号

邮 编:*

德宏州生态环境局陇川分局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项目名称

瑞陇高速至章凤口岸出境通道连接线工程

建设地点

(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建设单位

陇川县交通运输局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昆明 (略)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瑞陇高速至章凤口岸出境通道连接线工程

建设单位:陇川县交通运输局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 (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

项目投资:26133.09万,其中环保投资699.80万元,环保投资占比2.68%。

建设时间:2023年4月开始施工,2025年4月前完工,共24个月。

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安设施等工程,路线全长9236米,其中利用段全长2908米,改建段全长6328米。全线设平面交叉口9处;拟建涵洞18个;重建大桥1座,桥长109米,桥宽27米。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间存在的主要影响为:

(1)生态环境: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工程征占地范围部分区域内的地表和植被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同时产生一定量的临时堆土。

(2)地表水环境: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及沥青搅拌站,施工人员食宿及生活设施依托工程沿线居民住房。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雨天地表径流。

(3)空气环境:项目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建筑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期间使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产生的尾气;备用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道路铺设使用沥青产生的少量沥青烟气。

(4)声环境: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运输卡车、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5)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土石方、废弃砂浆、废弃混凝土,施工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不设机械维修点,不产生维修废油。

(6)社会环境:道路封闭施工期间势必会对周围居民、单位等出行造成不便。施工期运输车辆会对增加周边道路交通量,容易造成与其他道路交叉路段暂时有堵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交通正常运行。

2、本项目运营期存在的主要影响为:

本项目运行期无生产性废气、废水排放。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项目区来往车辆及来往行人产生的噪声、车辆废气及少量的垃圾等。项目运行期产生的路面径流,其中也携带部分污染物,但污染物浓度较小。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境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工程施工前,严格选择施工附属设施的布置位置,优先选择荒地和未利用地,并优化布置,减少占地,避免占用林地而造成大面积植被的破坏和损失。在施工阶段,应加强施工管理,禁止随意扩大占地范围,禁止任意砍伐、采摘、踩踏施工区周边植被以作施工使用。在施工区周边设置生态环境保护警示牌,严禁施工人员随意进入周边区域进行砍伐、采摘、踩踏等破坏活动。

(2)运输、取土、堆放过程必须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尽量利用已有道路,施工中禁止随意开辟施工便道。

(3)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严禁在施工区滥砍滥伐。

(4)路线经过优良耕地路段,在工程可行的情况下应尽量收缩路基边坡,以减少占用耕地,对于坡面工程应及时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加以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5)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

(6)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晨昏外出觅食,正午休息。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和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进行高噪声作业。

(7)施工期如遇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时,严禁伤害;如遇到野生动物受到意外伤害,应立即与当地野保部门联系,由专业人员处理。

(8)加强表土堆场防护,加强施工人员的各类卫生管理,减少水体污染,最大限度保护动物生境。

(9)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表层土壤,用于施工结束后施工迹地的恢复。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然后采取“封育”手段,促进自然恢复。在植被恢复及绿化过程中,应选择乡土树种及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并注意乔、灌、草搭配的原则,同时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统一。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在固定施工场地及道路施工区合理设置好截排水沟及沉砂池等临时排水设施,并加强维护巡查,保持排水畅通。施工场区施工工具、机械冲洗位置应定点定位以利于施工废水的收集。施工过程中在路基、路面一侧设置排水沟,并在排水沟两端设置临时沉砂池,容积均为3m3,汇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周边自然沟渠。

(2)施工场区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及雨水冲刷产生的泥沙废水,经收集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回用于洒水降尘,禁止外排。

(3)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免雨季雨天进行路基挖填等土石方施工作业,尽量缩短施工开挖面暴露时间,以减少含泥沙雨水径流的产生。

(4)本项目设置1个外出车辆清洗点,清洗点各设置1个容积为3m3的临时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

(5)本项目施工期将在砂浆拌合点设置临时沉砂池,施工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

(6)施工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遮盖围挡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材料的使用阶段,防止材料运输和贮存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

(7)迭撒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不设置临时道路,需设置河道作业平台,围堰临水侧铺设彩条布作为临时防渗措施。两岸施工段应相互错开,避免导流设施对河床束窄过多,导致浑水向上游蔓延。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施工方应根据天气情况对道路施工区及弃渣场进行适当洒水降尘,根据具体情况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当风速大于3级、晴好的天气应至少每隔2个小时洒水一次,在干燥的大风天气(风速大于4级),应停止施工作业。洒水强度应注意保持路面湿润即可,不宜在路面形成径流。

(2)对物料堆放场地进行围挡、遮盖,不得露天堆放,合理施工物料的堆放场地和堆存时间,加快物料的周转速度。

(3)对物料运输车辆车厢进行遮盖,必要时适当洒水,严格限制超载,避免沿途泄漏,并按有关规定,在规定时段运输。

(4)施工区域的浮土应及时清扫,并洒水降尘;加强运输道路维护。

(5)在施工时,应设置临时屏障,减小施工噪声及扬尘对周围造成的影响。

(6)沥青混凝土在运输时采用全封闭式运输,在铺摊时也应采用密封式铺装装置。

(7)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及时恢复所占土地原有功能,建设单位要有植被、生态恢复计划,避免土地裸露,使扬尘降至最低。

4.声环境保护措施:

(1)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

(2)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在中午(12:00-14:00)夜间(22:00-次日6:00)进行施工作业;因特殊需要必须进行施工的,提前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在附近受影响区域张贴安民告示,经批准后方可开工。

(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

(4)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对受施工干扰的单位和居民应在施工作业前予以通知,告知施工过程中对降低噪声采取的措施并及时公布施工进度。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表土运往规划的表土堆场临时堆存。

(2)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进行收集,其中,可利用部分收集后出售,不可利用部分按照相关管理部门要求由施工方合理清运处置。

(3)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不飞扬。

6.社会环境减缓措施:

(1)合理确定物料运输及施工车辆往返路线,尽量避免施工车辆穿越周边居民区,在途经居民集中区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2)应注意调整运输时间,把运输时间放在白天,运输时段避开沿途居民休息时段,严禁汽车鸣笛。

(3)合理按施工时间,并将施工时间计划在周边居民区内进行多种渠道公布,让周边居民知晓,自行选择其他未施工道路避让。

(4)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快施工进程,缩短施工期。

(5)建设单位在物料运输过程中需采取封闭车辆运输或加盖苫布的形式,减少扬尘飞扬,途经居民密集路段时减速慢行等措施,尽量减少扰民现象的发生。

(6)施工过程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如有影响居民用水、用气、用电等情况应提前告知。
二、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营运期管理,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是生态保护最基本的措施,建议开展相关环保培训和认证,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

(2)对路基及护坡进行定期检查,清理杂草。

(3)加强沿线绿化,恢复自然景观,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

(4)拆除各种临时设施,清除碎石、砖块、施工残留物等影响植物生长和影响美观的杂物。

(5)对表土堆场等重点区域,做好绿化恢复和绿化维护,加强观测,避免出现地表裸露;雨季对上述区域进行巡查,避免受强降雨冲刷后,发生边坡失稳,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6)运行期加强对道路绿化带及边坡绿化进行抚育管理,及时补植补种。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地面径流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运行期道路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抛洒在路面上的污染物,减缓路面径流冲刷污物的数量。

②加强管理,保证雨水排水沟渠的正常运行。定期对排水沟渠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堵塞、渗漏情况,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处理。

(2)道路运输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发生交通事故且自身油罐泄漏时,首先驾乘人员应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向道路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控制污染范围及程度。

②应急清消措施包括:运输车辆查缺堵漏、用容器盛装泄露物品(油料),禁止任由物品泄露到地面;封闭事故现场的可能将液体导流至附近地表水体的通道(主要为道路雨水沟等);对于初期泄露到地面或采取措施后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泄露到地面,禁止用水冲洗,应及时采取干法方式清洁(如就地用道路两侧泥土对泄漏油料进行围挡覆盖),避免污染面的扩大;有必要的情况,对事故现场实施交通管制,等污染消除后再通车。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对不同车辆类型运输路线的限制和分流,严禁报废、超载、车况差车辆上路;对于运输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必须要求加盖篷布,禁止散装未加盖苫布或遮盖不严容易产生物料抖散的车辆上路。

(2)加强路面养护和清洁,维护良好的路况,保证汽车在良好的路况下行驶,减少扬尘和尾气污染。

(3)强化试行在用车的年检、路检和抽查制度,加大车管执法力度,控制机动车的废气排放量,环保不达标的车辆严禁上路。

(4)相关交管部门应严格执行尾气排放车检制度,禁止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上路,严禁超期服役的车辆上路行驶。

4.声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机动车管理,严格执行限速和禁止超载的交通管理要求,从源头上减轻交通噪声,严格限制车况较差且噪声大的车辆上路,以减少交通噪声扰民问题。

(2)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对受损路面要及时维修与修复,维持道路平整,使路面保持良好的状态,尽量降低道路摩擦磕碰噪声。

(3)做好道路绿化养护,保证绿化植被的降噪功能,减少道路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配合当地环卫部门及道路主管部门对道路沿线的养护和垃圾的收集、清扫,收集后集中处理,加强道路保洁工作。

(2)设置垃圾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陇川县交通运输局关于同意公开环评文件的情况说明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审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