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年12月8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赵永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 (略)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省市委关于建立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以及《中共龙港区委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精神,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区人大财经委对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略) 自然资源局龙港分局关于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汇报,搜集了相关数据和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属国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一)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约为18190.41公顷,其中,全区农用地面积约为7636.02公顷(含耕地2369.56公顷)、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370.11公顷,未利用地面积约为3184.28公顷。

  (二)森林、草地资源。全区有林地面积4496.8公顷,森林覆盖率20.6%,阔叶林824.91公顷,灌木林23.32公顷,其他无立林地226.02公顷,宜林荒山荒地309.95公顷,针叶林1183.19公顷,疏林地13.07公顷,其他林地117.9公顷,其他草地119.84公顷。

  (三)矿产资源。全区采矿权1宗。矿区面积为0.7122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80万立方米/年。

  (四)海域海岛资源。我区大*海岸线70.7公里,自然岸线20.4公里、占比28.85%,人工岸线41.6公里、占比58.84%,其他岸线8.7公里、占比12.31%。全区海洋功能区划面积6.7万公顷。海岛22个,其中无居民海岛22个。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加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完成龙港区“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并报自然资源部审批。坚持*海统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立林长制。圆满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任务 (略) 级验收。稳步推进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土空间规划在龙港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

  (二)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一年来共核查卫片监测图斑1149个,其中土地、林地图斑774个,设施农业图斑375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9宗,其中土地24宗,林业12宗,规划案件2宗,矿产案件1宗;责令期限改正违法行为12个。共查处举报案件45件,其中涉及土地44件,涉及林地1件。强制拆除违法乱占耕地建房1宗,申请区政府强制拆除违法乱占耕地修建构筑3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基础有待夯实。一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尚未形成与报告制度相适应的规范化资产核算指标、统计标准和操作口径,资源数据质量有待提高,计量和统计标准有待规范和统一。二是对国有自然资源的统计目前侧重于实物量统计,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统计和评估核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准确估算,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彻底盘清还需要一定时间。三是自然资源管理精细化和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自然资源长期实行分类管理,机构改革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不统一、不衔接的情况依然存在,国有自然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的系统性、精准性和集成性需进一步提升。

  (二)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需协调推进。一是绿色发展理念需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一同谋划、整体推进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受制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红线等问题。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持续推进,水环境污染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有待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及管控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宣传力度依然不够,执法力量仍然不足

  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法治宣传不广泛、不深入,宣传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配合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基层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对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不够大,违法用地、非法采矿、滥伐林木、违法取水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四、意见建议

  (一)强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要既立足于当前,又考虑长远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国有自然资源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意识,加快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体系,保障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增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主动意识和内在动力。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加强资源基础管理要理顺管理机制。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形成权责明晰、统一协调、措施有力的监管体系,避免多重管理或管理缺位。要摸清“家底”基数,完善资产台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统一界定范围,完善统计口径,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单、台账,完善动态更新机制,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确保资产底数客观、准确、完整。

  (三)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积极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自然资源法治意识,为加强自然资源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执法队*建设,配强专业人才,提升执法队*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防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

编辑:市龙港区

  2022年12月8日在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赵永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 (略) 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省市委关于建立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以及《中共龙港区委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精神,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区人大财经委对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略) 自然资源局龙港分局关于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汇报,搜集了相关数据和资料。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属国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一)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约为18190.41公顷,其中,全区农用地面积约为7636.02公顷(含耕地2369.56公顷)、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370.11公顷,未利用地面积约为3184.28公顷。

  (二)森林、草地资源。全区有林地面积4496.8公顷,森林覆盖率20.6%,阔叶林824.91公顷,灌木林23.32公顷,其他无立林地226.02公顷,宜林荒山荒地309.95公顷,针叶林1183.19公顷,疏林地13.07公顷,其他林地117.9公顷,其他草地119.84公顷。

  (三)矿产资源。全区采矿权1宗。矿区面积为0.7122平方公里,生产规模为80万立方米/年。

  (四)海域海岛资源。我区大*海岸线70.7公里,自然岸线20.4公里、占比28.85%,人工岸线41.6公里、占比58.84%,其他岸线8.7公里、占比12.31%。全区海洋功能区划面积6.7万公顷。海岛22个,其中无居民海岛22个。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加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完成龙港区“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并报自然资源部审批。坚持*海统筹,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立林长制。圆满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任务 (略) 级验收。稳步推进全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土空间规划在龙港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

  (二)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一年来共核查卫片监测图斑1149个,其中土地、林地图斑774个,设施农业图斑375件;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9宗,其中土地24宗,林业12宗,规划案件2宗,矿产案件1宗;责令期限改正违法行为12个。共查处举报案件45件,其中涉及土地44件,涉及林地1件。强制拆除违法乱占耕地建房1宗,申请区政府强制拆除违法乱占耕地修建构筑3宗。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基础有待夯实。一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尚未形成与报告制度相适应的规范化资产核算指标、统计标准和操作口径,资源数据质量有待提高,计量和统计标准有待规范和统一。二是对国有自然资源的统计目前侧重于实物量统计,对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统计和评估核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准确估算,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彻底盘清还需要一定时间。三是自然资源管理精细化和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自然资源长期实行分类管理,机构改革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不统一、不衔接的情况依然存在,国有自然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的系统性、精准性和集成性需进一步提升。

  (二)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需协调推进。一是绿色发展理念需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一同谋划、整体推进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受制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红线等问题。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持续推进,水环境污染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功能达标率有待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及管控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宣传力度依然不够,执法力量仍然不足

  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法治宣传不广泛、不深入,宣传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配合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基层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对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不够大,违法用地、非法采矿、滥伐林木、违法取水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四、意见建议

  (一)强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要既立足于当前,又考虑长远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国有自然资源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意识,加快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体系,保障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增强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主动意识和内在动力。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加强资源基础管理要理顺管理机制。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形成权责明晰、统一协调、措施有力的监管体系,避免多重管理或管理缺位。要摸清“家底”基数,完善资产台账。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统一界定范围,完善统计口径,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单、台账,完善动态更新机制,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确保资产底数客观、准确、完整。

  (三)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积极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自然资源法治意识,为加强自然资源管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执法队*建设,配强专业人才,提升执法队*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严肃查处各类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防止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流失。

编辑:市龙港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