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供水工程)、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排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关于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供水工程)、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排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供水工程)、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排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17日-2023年3月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龙江路69号
邮 编:*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1 |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 设施一、二期工程(供水工程) | 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 | 五大连池风景区崟泉矿泉产业示范 (略) | 黑龙江逸驰 (略) |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地点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内容:包括1座净水处理厂、9眼地下水井及输水管线、2处泉水水源地(响水泉和建国泉)及输水管线、河水取水泵站及输水管线。其中净水处理厂永久占地面积21185.8m2,总建筑面积4799.3m2,新建1座占地面积1040m2净水间、1座占地面积396m2地下水和河水清水池、1座占地面积264m2泉水清水池,1座占地面积423m2污泥脱水间、1座占地面积460m2综合楼,以及泵房、消毒间等总建筑面积2727.74m2,处理地下水、河水、泉水,总处理规模为1.21万m3/d;9眼地下水井,地上部分占地面积均为25m2,总占地面积为225m2,井水取水管线由各水井分别输送至经济开发区内最近的道路,总取水管线长度约为770m;响水泉取水泵站(已建)和建国泉取水泵站占地面积均为400m2,总占地面积为800m2,分别设有容积150m3储水池1座,泉水取水管线由响水泉和建国泉分别输送至经济开发区规划一路南端,泉水取水管线总长1212m;河水取水泵站占地面积为1200m2,取水管线由讷谟尔河取水口输送至经济开发区规划五路南端,河水取水管线总长3809m。项目总投资6961.7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0万元,占总投资2.6%。 |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和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相关保护规定要求,制定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沿线已有道路,禁止超范围违规作业;禁止在保护内设置取土场、弃土场;合理安排工期,应避开候鸟类繁殖期,避免灯光和噪音对鸟类和夜行动物的干扰,优先选用低噪音施工设备,使用高噪声活动应避开兽类繁殖季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宣传力度,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植被,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严格划定涉水施工作业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鱼类产卵期涉水施工,同时避开鱼类繁殖期和洄游期,涉及水位线以下的取水口施工应采用围堰施工。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表土和深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表土挖方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袋装土堆砌土体外侧挡护,避免雨天施工,渣土及时清运,弃土尽量回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利用剥离表土进行复耕和植被恢复。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厂界设置围挡,对作业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降尘;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运输车辆应采取遮盖密闭等措施减速行驶;堆存的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施工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加强厂区绿化,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标准值。油烟采用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不小于60%)处理后由楼顶烟囱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渗池,生活污水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地面冲洗废水及管道施压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机械车辆清洗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围堰基坑排水经泥浆分离机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场地降尘。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与污泥脱水废水、化验室清洗废 (略) 政污水管网排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施工期管理,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声和减振措施。设备安装及管路连接处安装减震垫或使用柔性接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穿越敏感区域限速、禁鸣。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高噪声设备放置于厂房内,采取隔音、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加强厂区绿化,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物泄漏。厂区实行分区防渗,污泥池、危废暂存间和污泥脱水间为重点防渗区,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0-7cm/s,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清水池、泉水清水池、化粪池、净水间和排水池为一般防渗区,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7cm/s。综合楼及机修间、配电室、门卫室、送水泵房和厂区道路等为简单防渗区,进行地表硬化处理。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4眼,定期监测并公开监测信息。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 (略) 政部门统一清运;打井废弃泥浆综合利用,土方完全利用,无弃方。运营期,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栅渣、沉砂分类集中 (略) 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餐厨垃圾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净水厂产生的污泥以日产日清的方式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废滤料集中 (略) 政环卫部门处理;化验室产生的废液,妥善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预防泄漏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演练。 | 0456-* |
2 |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排水工程) | 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 | 五大连池风景区崟泉矿泉产业示范 (略) | 黑龙江逸驰 (略) |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地点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景观公园1座,配套建设污水排水管线至讷谟尔河总长度为3104m,服务于整个经济开发区。其中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5000m3/d、采用“预处理+A2/O+磁混凝沉淀+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处理后排入讷谟尔河;少部分污水在原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生化深度除磷除氮+超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后回用。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新建1座容积约220m3集水池、容积约为4m3的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各2座、容积86.6m3的污泥贮池和浓缩池各1座、1座污泥处理间(内设1台叠螺脱水机、1台污泥深度脱水机/型号TJSD-2.0)、1座容积235m3调节池、1座容积约531m3消毒池、1座容积约3600m3A2/O池、1座容积约927m3二沉池、1座容积约2192m3污水深度处理间、1座容积918m3清水池,1座10m2危废暂存间、1座建筑面积434.56m2综合楼。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9313m2,总建筑面积4799.3m2。景观公园总占地面积49930m2,其中景观绿化面积32967m2,景观人工湖面积9106m2。项目总投资15574.7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25万元,占总投资1.44%。 |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和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相关保护规定要求,制定对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施工作业带宽度,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沿线已有道路,禁止超范围、违规作业;禁止在保护内设置取土场、弃土场;合理安排工期,应避开候鸟类繁殖期,优化施工时间,避免灯光和噪音对施工现场附近鸟类和夜行动物的干扰,优先选用低噪音施工设备,使用高噪声活动应避开兽类繁殖季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宣传力度,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植被,捕杀野生动物。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表土和深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表土挖方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袋装土堆砌土体外侧挡护,避免雨天施工,渣土及时清运,弃土尽量回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利用剥离表土进行回覆后进行复耕和植被恢复。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边界设置围挡,经济开发区内路面硬化,对作业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降尘。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运输车辆应采取遮盖密闭等措施减速行驶。堆存的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施工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及污泥处理设施密封或密闭,其中预处理间、污泥脱水间臭气集中收集后经1套处理能力为3000m3/h的活性炭吸附除臭装置(去除效率85%)处理后通过15m高、内径0.4m高排气筒排放;污水生化处理间建筑物及构筑物密封,集中收集后通过除臭间内的1套处理能力为6000m3/h的活性炭吸附除臭设备装置(去除效率85%)处理后的臭气通过1根15m高、内径0.6m高排气筒排放,H2S、NH3及臭气浓度排放量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表2标准要求;H2S、NH3及臭气浓度厂界排放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油烟采用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不小于60%)处理后由楼顶烟囱排放,油烟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渗池,生活污水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地面冲洗废水、管道试压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机械车辆清洗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运营期,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确保设施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水采用“预处理+A2/O+磁混凝沉淀+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工艺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讷谟尔河,部分污水再经生化深度除磷除氮+超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后回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开展监测。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声和减振措施,敏感点附近施工时设置隔声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穿越敏感区域限速、禁鸣。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设置于厂房内,并采用隔音、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设备安装及设备与管路的连接处,安装减震垫或使用柔性接头。加强厂区绿化,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的2类标准要求。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物泄漏。厂区实行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间和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及综合间、集水池、旋流沉砂池、污泥池、A2/O池、二沉池、污水深度处理间、调节池和地下管道等,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应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渗透系数K≤10-7cm/s的防渗性能。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般防渗区为化粪池,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应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的防渗性能。简单防渗区包括值班室、配电间、综合楼、厂区道路等,进行地表硬化处理。设置3眼水质监测井,定期开展监测。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 (略) 政部门统一清运;厕所粪污定期清运。运营期,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栅渣、沉砂分类集中 (略) 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废包装袋集中收集外售综合利用;废活性炭交由厂家回收处理。化验室废液、废润滑油、废UV灯管、在线监测系统废液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污泥进行成分鉴别,若为危险废物,则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单位进行处理;若为一般固废,将污泥脱水后送至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预防泄漏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加强管理,加强设备管线的维护保养,防止泄露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落实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供水工程)、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排水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17日-2023年3月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 (略) 龙江路69号
邮 编:*
序 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联系电话 |
1 |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 设施一、二期工程(供水工程) | 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 | 五大连池风景区崟泉矿泉产业示范 (略) | 黑龙江逸驰 (略) |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地点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建设内容:包括1座净水处理厂、9眼地下水井及输水管线、2处泉水水源地(响水泉和建国泉)及输水管线、河水取水泵站及输水管线。其中净水处理厂永久占地面积21185.8m2,总建筑面积4799.3m2,新建1座占地面积1040m2净水间、1座占地面积396m2地下水和河水清水池、1座占地面积264m2泉水清水池,1座占地面积423m2污泥脱水间、1座占地面积460m2综合楼,以及泵房、消毒间等总建筑面积2727.74m2,处理地下水、河水、泉水,总处理规模为1.21万m3/d;9眼地下水井,地上部分占地面积均为25m2,总占地面积为225m2,井水取水管线由各水井分别输送至经济开发区内最近的道路,总取水管线长度约为770m;响水泉取水泵站(已建)和建国泉取水泵站占地面积均为400m2,总占地面积为800m2,分别设有容积150m3储水池1座,泉水取水管线由响水泉和建国泉分别输送至经济开发区规划一路南端,泉水取水管线总长1212m;河水取水泵站占地面积为1200m2,取水管线由讷谟尔河取水口输送至经济开发区规划五路南端,河水取水管线总长3809m。项目总投资6961.7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80万元,占总投资2.6%。 |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和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相关保护规定要求,制定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沿线已有道路,禁止超范围违规作业;禁止在保护内设置取土场、弃土场;合理安排工期,应避开候鸟类繁殖期,避免灯光和噪音对鸟类和夜行动物的干扰,优先选用低噪音施工设备,使用高噪声活动应避开兽类繁殖季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宣传力度,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植被,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严格划定涉水施工作业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鱼类产卵期涉水施工,同时避开鱼类繁殖期和洄游期,涉及水位线以下的取水口施工应采用围堰施工。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表土和深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表土挖方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袋装土堆砌土体外侧挡护,避免雨天施工,渣土及时清运,弃土尽量回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利用剥离表土进行复耕和植被恢复。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厂界设置围挡,对作业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降尘;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运输车辆应采取遮盖密闭等措施减速行驶;堆存的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施工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加强厂区绿化,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标准值。油烟采用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不小于60%)处理后由楼顶烟囱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应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渗池,生活污水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地面冲洗废水及管道施压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机械车辆清洗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围堰基坑排水经泥浆分离机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场地降尘。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与污泥脱水废水、化验室清洗废 (略) 政污水管网排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施工期管理,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声和减振措施。设备安装及管路连接处安装减震垫或使用柔性接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穿越敏感区域限速、禁鸣。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高噪声设备放置于厂房内,采取隔音、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加强厂区绿化,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物泄漏。厂区实行分区防渗,污泥池、危废暂存间和污泥脱水间为重点防渗区,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K≤10-7cm/s,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清水池、泉水清水池、化粪池、净水间和排水池为一般防渗区,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7cm/s。综合楼及机修间、配电室、门卫室、送水泵房和厂区道路等为简单防渗区,进行地表硬化处理。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4眼,定期监测并公开监测信息。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 (略) 政部门统一清运;打井废弃泥浆综合利用,土方完全利用,无弃方。运营期,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栅渣、沉砂分类集中 (略) 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餐厨垃圾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净水厂产生的污泥以日产日清的方式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废滤料集中 (略) 政环卫部门处理;化验室产生的废液,妥善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预防泄漏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演练。 | 0456-* |
2 | 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工程(排水工程) | 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 | 五大连池风景区崟泉矿泉产业示范 (略) | 黑龙江逸驰 (略) | 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地点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经济开发区,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景观公园1座,配套建设污水排水管线至讷谟尔河总长度为3104m,服务于整个经济开发区。其中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5000m3/d、采用“预处理+A2/O+磁混凝沉淀+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处理后排入讷谟尔河;少部分污水在原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生化深度除磷除氮+超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后回用。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新建1座容积约220m3集水池、容积约为4m3的旋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各2座、容积86.6m3的污泥贮池和浓缩池各1座、1座污泥处理间(内设1台叠螺脱水机、1台污泥深度脱水机/型号TJSD-2.0)、1座容积235m3调节池、1座容积约531m3消毒池、1座容积约3600m3A2/O池、1座容积约927m3二沉池、1座容积约2192m3污水深度处理间、1座容积918m3清水池,1座10m2危废暂存间、1座建筑面积434.56m2综合楼。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9313m2,总建筑面积4799.3m2。景观公园总占地面积49930m2,其中景观绿化面积32967m2,景观人工湖面积9106m2。项目总投资15574.7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25万元,占总投资1.44%。 |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和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相关保护规定要求,制定对保护区的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接受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监督;优化施工方案,尽量缩短施工时间,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施工作业带宽度,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沿线已有道路,禁止超范围、违规作业;禁止在保护内设置取土场、弃土场;合理安排工期,应避开候鸟类繁殖期,优化施工时间,避免灯光和噪音对施工现场附近鸟类和夜行动物的干扰,优先选用低噪音施工设备,使用高噪声活动应避开兽类繁殖季节。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宣传力度,严禁施工人员破坏植被,捕杀野生动物。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措施,表土和深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表土挖方集中堆放并进行苫盖,袋装土堆砌土体外侧挡护,避免雨天施工,渣土及时清运,弃土尽量回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利用剥离表土进行回覆后进行复耕和植被恢复。 (二)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边界设置围挡,经济开发区内路面硬化,对作业面、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降尘。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运输车辆应采取遮盖密闭等措施减速行驶。堆存的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要进行遮盖。施工扬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污水处理厂区污水及污泥处理设施密封或密闭,其中预处理间、污泥脱水间臭气集中收集后经1套处理能力为3000m3/h的活性炭吸附除臭装置(去除效率85%)处理后通过15m高、内径0.4m高排气筒排放;污水生化处理间建筑物及构筑物密封,集中收集后通过除臭间内的1套处理能力为6000m3/h的活性炭吸附除臭设备装置(去除效率85%)处理后的臭气通过1根15m高、内径0.6m高排气筒排放,H2S、NH3及臭气浓度排放量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表2标准要求;H2S、NH3及臭气浓度厂界排放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油烟采用油烟净化器(净化效率不小于60%)处理后由楼顶烟囱排放,油烟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 (三)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渗池,生活污水定期清掏外运。施工地面冲洗废水、管道试压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机械车辆清洗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运营期,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确保设施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水采用“预处理+A2/O+磁混凝沉淀+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工艺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讷谟尔河,部分污水再经生化深度除磷除氮+超滤+二氧化氯消毒处理,达到再生水水质标准后回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开展监测。 (四)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隔声和减振措施,敏感点附近施工时设置隔声屏。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夜间(22:00~6:00)施工作业。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穿越敏感区域限速、禁鸣。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运营期,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噪声设备,设置于厂房内,并采用隔音、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设备安装及设备与管路的连接处,安装减震垫或使用柔性接头。加强厂区绿化,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的2类标准要求。 (五)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地下水及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及污染物泄漏。厂区实行分区防渗,重点防渗区包括危废暂存间和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及综合间、集水池、旋流沉砂池、污泥池、A2/O池、二沉池、污水深度处理间、调节池和地下管道等,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应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m,渗透系数K≤10-7cm/s的防渗性能。同时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般防渗区为化粪池,采用有效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应达到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7cm/s的防渗性能。简单防渗区包括值班室、配电间、综合楼、厂区道路等,进行地表硬化处理。设置3眼水质监测井,定期开展监测。 (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 (略) 政部门统一清运;厕所粪污定期清运。运营期,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栅渣、沉砂分类集中 (略) 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废包装袋集中收集外售综合利用;废活性炭交由厂家回收处理。化验室废液、废润滑油、废UV灯管、在线监测系统废液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污泥进行成分鉴别,若为危险废物,则交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单位进行处理;若为一般固废,将污泥脱水后送至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预防泄漏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加强管理,加强设备管线的维护保养,防止泄露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落实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向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