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11441200007141551N/2023-00063
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11441200007141551N/2023-00063
(略)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 (略) , (略) 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了《 (略)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本规划 (略)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 (略) 全域,涵盖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为重点,涵盖运输服务、运输管理等领域,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 (略) 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发展,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内河航道为骨架, (略) 干线公路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 (略) 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市铁路营运里程336公里,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广茂铁路以及建设中的广湛高铁、珠肇高铁辐射大西南、沟通 (略) ;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 (略) 干 (略) 域内所有县级行政区,通达所有乡镇、重要的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约90%;境内有西江黄金水道等多条通航河流,内河通航里程达691公里,肇庆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肇庆公路水路合计完成旅客运输量124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4亿人公里,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8096万吨,货物周转量67.8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4789.1万吨,肇庆港作为珠三角、港澳地区港口群喂给港和中转港的地位日益明显。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公交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至31.3%。邮政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邮政快递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农村邮政快递网络更加完善。
(二)存在问题与“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 (略) 、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的发展定位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肇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对外通道布局有待完善。与广佛、深港澳间的综合运输通道数量、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辐射粤西、粤北以及大西南地区的通道资源配置不完善。 (略) 域内综合交通网络覆盖水平有待提升。各县(区、市)之间交通联系仍不够便捷、迂回绕行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重点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未能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公路网密度、 (略) 道二级及以上比例和农村公路三级及以上比例等主要技 (略) 地市中排名靠后。三是综合交通运输衔接效率仍需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 (略) 交通体系之间的衔接转换效率仍需提高,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水平还需加强,港口深水泊位和专业化泊位数量不足、功能较为单一,重要枢纽与干线铁路及干线公路的衔接仍需加强。
二、形势需求(一)发展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 (略) 群建设的加快,肇庆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坚定不移地“向东看、向东赶”,融珠入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先进位,奋力打造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战略, (略)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设交通强国,为肇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建设交通强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肇庆经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发展基础好,具备率先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良好基础。新时代肇庆交通发展要统筹规模、质量、效益,着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瞄准广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2035年,交通服务总体水平与广佛比肩,并在绿色交通、交旅融合等优势方面特色突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 (略) ,要求肇庆在大湾区新一轮交通一体化中发挥关键节点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进入新一轮交通一体化快速发展期,一体化的范围更大、程度更深。肇庆要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广佛肇交通同城化,强化与广佛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港区、骨架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城市地铁系统直接衔接,实现广佛肇多层级交通体系高度融合。强化与珠中江的统筹协调,便捷对接深港澳,全方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建设。
(略) 能级提升,要求交通运输引领、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未来肇庆 (略) 向 (略) 、 (略) (略) 、 (略) (略) 发展,城市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优化、提升肇庆新区、东南板块、西江和绥江城镇带交通布局,构建与城镇发展新格局相协调的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粤港澳大湾 (略) , (略) 品质,要求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体系。未来肇庆将打造大湾区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和生态名城,要求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富有特色的绿色交通体系。以“零排放”为愿景,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公共交通、绿色交通。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行车绿道,丰富交通旅游产品,打造满足旅游体验的交通网络。
(二)运输需求1.综合运输量
预计到2035年,全社会客货运量将稳定增长,但增速逐渐趋缓,运输结构日趋优化。全社会客运量达到6000万人,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担比例约为42:2:43:13;全社会货运量达到13000万吨,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担比例约为61:30:8:1。
2.主要流向客货运量
未来肇庆至广佛方向、肇庆至珠中江及深港澳方向是肇庆对外最主要的旅客运输方向,预计到2035年,旅客运输量将分别达到5.3亿人次、3.5亿人次;肇庆至广佛方向、肇庆至广西梧州方向是肇庆对外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向,预计到2035年,货物运输量将分别达到7.6亿吨、5.1亿吨。
3.港口吞吐量
预计到2035年,肇庆港吞吐量将达到160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00万TEU。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战略定位统筹考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综合交通发展格 (略)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结合肇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基础, (略)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 (略) 委“1+1+9” (略) 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 (略) 群的历史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按照“立足广佛肇、对接深港澳、融入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总体思路,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及跨界交通无缝对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肇庆打造面向大西南的门户、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立足广佛肇:向东对接广佛,与广佛同城化发展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构筑辐射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根基。在肇庆与广佛之间构筑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市快速路等组成的多方式、多层次、高密度、高效率的同城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肇庆与广佛之间多点融入、多路贯通、全面对接,支撑肇庆与广佛一体化发展,助力广佛肇经济圈空间体系不断优化、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充分。
对接深港澳:向南沟通珠中江,直抵深港澳,是肇庆把握发展新机遇,构筑交通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要求。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为契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为重点,补充、完善快速通道,便捷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融入珠江西岸新一轮崛起,构筑粤港澳辐射大西南的新通途。
融入大湾区: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逐步消除行政区域壁垒,主动与大 (略) 对接,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标准、建设时机等方面统筹协调,在运输服务法规、政策、标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主动对标广佛,积极参与城际交通运输合作机制, (略) 、城际公交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制”的联程服务,推进交通运输同城化发展。
辐射大西南:依托由贵广高铁、南广铁路、柳梧广铁路、广昆高速、西江航道等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促进港口、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中,借力大西南要素加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35年,构建形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适应肇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支撑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
便捷顺畅:“两轴四廊”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五主多点”客货枢纽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格局全面建成。全面融入大湾区,形成“*”交通圈,即30分钟到达广佛,60分钟直通深港澳,90分钟可达大湾区全域;面向大西南地区的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市域内部重要节点间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高。旅客出行便捷程度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
经济高效:综合交通网设施利用更加高效,运输结构更加优化,物流效率显著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交通枢纽基本具备寄递功能,实现与寄递枢纽的无缝衔接。
绿色集约: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综合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智能先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感知全覆盖。
安全可靠: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设施安全隐患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交通网络韧性和应对各类重大风险能力显著提升,重要物资运输高效可靠。
四、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布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肇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沟通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主要经济区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略) 域粤东、粤北、粤西的城际运输大动脉,由多种运输方式构成,承担区域间、省际间、城际间中长距离客货运输服务。
在国家“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 (略) “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的框架下,规划肇庆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两轴四廊”的总体格局。
加强肇庆与广佛、珠江西岸等大湾区核心区之间联系,建设综合性、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两条交通主轴;强化肇庆对外辐射作用,加强与清远、贺州、梧州、云浮等周边区域之间联系,建设多方式、便捷化的四条交通走廊。
轴一:广佛肇同城综合立体交通轴
广佛肇同城综合立体交通轴是肇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根基。该轴连接广佛,通往深莞惠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略) 群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略) “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沪广—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茂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广昆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西江航道等,规划新增广湛高铁、柳梧广铁路、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广茂铁路联络线、肇顺南城际铁路、桂贺肇广(货运)铁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增佛高速西延线、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以及高新区至三水、四会至三水、鼎湖至三水青岐、金利至三水、高要至三水等多条快速路,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普速铁路、 (略) 道、城际铁路、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轴。
轴二:肇庆-珠江西岸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轴
肇庆-珠江西岸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轴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又一重要的综合运输通道。该轴向东南经佛山、珠中江,直抵深港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等,规划新增珠肇高铁、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以及四会至高明快速路,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 (略) 道、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轴。
廊一:肇庆-清远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清远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连接清远、韶关等粤北地区乃至湖南、江西等长江经济带区域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北江航道等,规划新增德庆至清远高速公路、肇庆经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铁路,形成由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干线航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廊二:肇庆-贺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贺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国家“粤港澳至成渝主轴”和广东“粤贵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广西贺州通往贵州黔中经济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大西南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贵广高铁、二广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等,规划新增桂贺肇广(货运)铁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广宁木格至德庆悦城散装物料运输廊道及连接道路,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物料运输廊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广宁木格至德庆悦城散装物料运输廊道及连接道路 起点位于广宁县木格镇坪田矿破碎加工区,向南经广宁县、德庆县,终点为德庆悦城镇西江边精加工区,总长度约47.45km,用地面积约381.1亩(含配套用地);矿区至加工区连接道路长度约1.38km,宽15m,用地面积约33.89亩;进半成品胶带机长度约1.05km,用地面积约9.47亩。 |
廊三:肇庆-梧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梧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国家“广昆走廊”和广东“沪广—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通往北部湾经济区、滇中经济区等大西南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南广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西江航道等,规划新增深南高铁、柳梧广铁路,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廊四:肇庆-云浮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云浮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通往阳江、茂名、湛江等 (略) 群乃至海南经济特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内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是广茂铁路、汕湛高速公路、怀阳高速公路,规划新增广湛高铁、德庆至罗定高速公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等,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二)铁路网布局1.高速铁路及城际轨道交通
以立足广佛肇、对接深港澳、融入大湾区为主线,通过优化高速铁路布局、加密城际铁路线网,实现肇庆与 (略) 、主要组团、重要交通枢纽充分衔接,与珠江 (略) 全面对接,与珠江 (略) 顺直连接,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
肇庆境内高速铁路及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里程约528公里,共计11条路线,其中国家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2条。建设进展方面,已建成运营路线3条,分别为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在建路线2条,分别为广湛高铁、珠肇高铁;待建路线6条,分别为深南高铁、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广佛肇城际、肇顺南城际、肇庆经清远至从化城际铁路、机场快轨。
2.普速铁路
以融入大湾区和辐射大西南为主线,充分发挥肇庆的区位优势,通过改造提升既有线、增设以货运功能为主的路线,实现肇庆与广佛铁路货运通道的充分对接,构建形成大西南地区经肇庆通往大湾区核心区的铁路货运新通道,进一步提升肇庆的枢纽功能。
肇庆境内普速铁路规划总里程约431公里,共4条线路,其中,已建成路线1条为广茂铁路,待建路线3条,分别为广茂铁路联络线、柳梧广铁路、桂贺肇广(货运)铁路。
表1 肇庆境内铁路网布局方案表
线路属性 | 序号 | 线路名称 | 正线线路起讫点 | (略) 境内主要节点 | 境内里程(公里) | 建设进展 |
高速铁路 | 1 | 贵广高铁 | 贵阳-广州 | 怀集、广宁、四会、肇庆东站 | 144 | 建成 |
2 | 南广铁路 | 南宁-广州 | 肇庆西站、肇庆东站 | 58 | 建成 | |
3 | 广湛高铁 | 广州-湛江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20 | 在建 | |
4 | 珠肇高铁 | 珠海-肇庆 | 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42 | 在建;规划研究(连接线) | |
5 | 深南高铁 | 深圳-南宁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34 | 规划 | |
6 | 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 | 广州北-广宁 | 广宁站 | 42 | 规划 | |
7 | 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 | 广州北-肇庆东 | 肇庆高新区、四会、肇庆东站 | 27 | 规划研究 | |
城际轨道交通 | 1 | 广佛肇 城际 | 广州-肇庆 | 大旺、四会、肇庆东站、鼎湖山、端州 | 51 | 建成 |
2 | 肇顺南 城际 | 肇庆-南沙 | 肇庆站、高要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40 | 规划 | |
3 | 肇庆经清远至从化城际铁路 | 肇庆-从化 | 肇庆东站 | 30 | 规划 | |
4 | 机场快轨 | 肇庆东-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40 | 规划研究 | |
普速铁路 | 1 | 广茂铁路 | 广州-茂名 | 鼎湖、端州、肇庆站、高要 | 80 | 建成(电气化改造) |
2 | 广茂铁路联络线 | 佛山官窑-肇庆莲花镇 | 高新区、四会 | 25 | 规划研究 | |
3 | 柳梧广铁路 | 柳州-广州 | 封开、德庆、高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145 | 规划 | |
4 | 桂贺肇广(货运)铁路 | 桂林-广州 | 怀集、广宁 | 181 | 规划研究 |
(略) 干线 (略) 域内国道、省道和重要县道组成,按照技术等级划分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两个层次,干线公路网对外快速通达周边区域,对内联结区县、乡镇和重要经济、交通节点, (略) 公路网的“骨架”, (略)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速公路
按照“提升能力、强化衔接”的思路,对既有高速公路网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能力方面,规划增加广佛肇云高速公路、增佛高速西延线,提升肇庆至广佛方向、云浮方向通道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衔接方面,规划增加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实现快速通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便捷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规划增加德庆至罗定高速公路德庆至郁南段、德庆至清远高速公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强化肇 (略) 的便捷联系,构筑肇庆交通发展新格局。
(略) 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118公里,规划形成“五射六纵一横一联”布局,具体如下:
?五射
射1:G55二广高速, (略) 三水区,经肇 (略) 、广宁县、怀集县, (略) 连山县。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湖南、湖北等长江经济带地区实现快速连通的重要通道,是肇庆融入大湾区的主要公路干线之一, (略) 域四会、广宁、怀集实现快速顺直连通的主要通道。
射2:S8广佛肇高速, (略) 三水区,经肇庆境内高新区、 (略) 、肇庆新区、鼎湖区、端州区、德庆县、封开县,西 (略) 万秀区。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广西实现快速连通的重要通道,也是肇庆快速连通广佛的重要依托。
射3:G80广昆高速, (略) 三水区,经肇庆境内高要区, (略) 云城区。该路线是大湾区快速连通大西南的重要公路通道,是肇庆融入大湾区的主要通道, (略) 高 (略) 快速连通的主要公路干线。
射4:广佛肇云高速,东接广佛,经肇庆境内高要区, (略) 。该路线是广州、佛山、肇庆、云浮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之间实现快速横向联系最主要的公路通道,发挥机场高速功能的同时也是广昆高速、广佛肇高速的重要补充。
射5:惠肇高速,东接广州,经肇庆境内广宁县,西连广西梧州。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与大西南地区实现便捷联系的又一重要横向通道。
?六纵
纵1:G94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 (略) 三水区,经肇庆境内高新区、 (略) 、新区、高要区, (略) 高明区。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 (略) 融入大湾区的便捷通道。
纵2:江肇第二高速,北接鼎湖区,经高要 (略) 高明区。该路线是肇庆、江门之间的又一便捷通道,并且实现了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之间的快速连通, (略) 向南连通珠中江及港澳的又一重要公路通道,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纵3:S14汕湛高速, (略) 清新区,经肇 (略) 、德庆县, (略) 云安区。该 (略) 北部实现横向快速联系的五大公路通道之一,有效强化了肇庆与清远、云浮之间的纵向联系。
纵4:肇庆至高明高速,北接广宁县,经端州区、高要区, (略) 高明区。该路线顺直快速连通怀集、广宁 (略) 中心城区以及广佛、珠中江等大湾区核心区, (略) (略) 高明区通往珠中江及港澳的重要公路通道。
纵5:清远经广宁至罗定高速,北接清远,途经广宁县、德庆县,南连罗定县。该路线是肇庆西北板块通往清远、云 (略) 的重要快速通道。
纵6:S59怀阳高速,北接G78汕昆高速, (略) 域中西部,南连封开县。该 (略) 域副中心怀集向南快速联系封开县以及广西梧州的重要公路通道。
?一横
横1:G78汕昆高速, (略) 阳山县,经肇庆境内怀集县,西 (略) 八步区。该路线是横向连 (略) 的重要公路干线, (略) 域副中心怀集县最重要的横向公路通道。
?一联
联1:增佛高速西延线,起于四会,向东经佛山三水至广州增城。该路线是肇庆快速连通广佛的重要补充。
表2 (略) 高速公路规划方案表
序号 | 路线名称 | 主要控制点 | 里程 (公里) | 建设状态 |
一、射线 | ||||
1 | G55二广高速 | 四会、广宁、怀集 | 149 | 已建 |
2 | S8广佛肇高速 | 四会、肇庆新区、鼎湖、端州、德庆、封开 | 175 | 已建 |
3 | G80广昆高速 | 高要 | 61 | 已建 |
4 | 广佛肇云高速 | 高要 | 60 | 待建 |
5 | 惠肇高速 | 广宁 | 123 | 待建 |
二、纵线 | ||||
1 | G94珠三角环线 | 高新区、四会、肇庆新区、高要 | 59 | 已建 |
2 | 江肇第二高速 | 鼎湖、高要 | 43 | 待建 |
3 | S14汕湛高速 | 四会、德庆 | 88 | 已建 |
4 | 肇庆至高明高速 | 端州、高要 | 78 | 在建 |
5 | 清远经广宁至罗定高速 | 广宁、德庆 | 130 | 待建 |
6 | S59怀阳高速 | 怀集、封开 | 85 | 已建 |
三、横线 | ||||
1 | G78汕昆高速 | 怀集 | 60 | 已建 |
四、联线 | ||||
1 | 增佛高速西延线 | 四会 | 7 | 待建 |
2.普通干线公路
按照“强化主要方向对外衔接、扩大节点覆盖服务范围”的思路, (略) 普通干线公路网进行优化调整和补充。强化主要方向对外衔接方面,增设高新区至三水、四会至三水、鼎湖至三水青岐、金利至三水、高要至三水、四会至高明等路段,进一步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联系。扩大节点覆盖服务范围方面,增设鼎湖凤凰至高要水南等路段,强化乡镇之间的互相联通减少绕行;增设怀集蓝钟至怀集马宁等路段,更加有效地服务三岳旅游景区等重要经济节点。
(略) 普通干线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2700公里,规划形成“七射八纵四横”为主的布局框架结构。到2035年,除部分不具备条件的路段外,“七射八纵四横”普通干线公路网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七射
射1:四会迳口(佛山界)— (略) (清远界),该路 (略) 迳口镇、止 (略) 镇,顺直 (略) 与广宁县北部山区区域,同时也是肇庆与清远阳山县、 (略) 实现有效连接的重要通道。
射2:高新区(佛山界)—怀集中洲(清远界),该路线起于高新区、止于怀集县中洲镇, (略) 规划的三花公路二期建设工程对接, (略) 东南板块辐射西北板块乃至清远等区域、顺 (略) 的重要通道。同时,该路线有效促进了江谷镇、排沙镇、广宁县、坑口镇之间的顺直连通,减少了绕行。
射3:高新区(佛山界)—怀集岗坪(广西贺州界),该路线起于高新区、止于怀集县岗坪镇,顺直串接了高新区、 (略) 、广宁县和怀集县等,是G55二广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是肇庆融入广佛、辐射大西南的重要支撑。
射4:四会大沙(佛山界)—封开白垢(广西梧州界),该路 (略) 大沙镇、止于封开县白垢镇, (略) 对接广佛、 (略) 域中南部重要乡镇、连通广西梧州的重要干线。
射5:鼎湖永安(佛山界)—封开江口(广西梧州界),该路线起于鼎湖区永安镇、止于封开县江口镇,是S8广佛肇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该路线向东横跨北江、快速通达广佛,向西便捷衔接广西梧州主城, (略) 域南部重要的横向公路干线,也是肇庆新港重要的集疏运公路。
射6:高要金利(佛山界)—高要白诸(云浮界),该路线起于高要区金利镇、止于高要区白诸镇,是G80广昆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是高要城区对接融入广佛、辐射衔接云浮的重要依托。
射7:高要金利(佛山界)—高要活道(云浮界),该路线起于高要区金利镇、止于高要区活道镇, (略) 规划的跨西江特大桥(桂丹路肇庆方向延伸)对接,是高要区南部蚬岗、白土、莲塘、活道等重点开发乡镇之间实现快捷横向连通的重要公路干线,也是肇庆对接广佛、辐射云浮的又一重要出口路。
?八纵
纵1:高新区(佛山界)—高要金利(佛山界),该路线起于高新区、止于高要区金利镇, (略) 域东南板块重要的纵向公路通道,是支撑高新区跨越西江、向南快速连通最重要的公路干线,也是肇庆新港重要的集疏运公路。
纵2:四会江谷—高要回龙(佛山界),该路 (略) 江谷镇、止于高要区回龙镇,是G94珠三角环线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 (略) 跨越西江、快速连通珠中江及港澳的重要依托,是肇庆东站、肇庆新区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实现顺直连通的重要公路干线,也是肇庆新港重要的集疏运公路。
纵3:端州城区—高要蛟塘(佛山界),该路线起于端州城区、止于高要区蛟塘镇, (略) 规划的 (略) 区机场快速路衔接,是端州城区跨越西江,快速连通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重要公路干线, (略) 向南对接珠中江的重要公路通道。
纵4:端州城区—高要活道(佛山界),该路线起于端州城区、止于高要区活道镇,是端州区跨越西江、向南拓展的重要依托。
纵5:怀集洽水(清远界)—高要禄步,该路线起于怀集县洽水镇、止于高要区禄步镇, (略) 域东中部重要的纵向公路通道,是广宁县重要的南北向出口路。
纵6:怀集中洲(清远界)—德庆县城(云浮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中洲镇、止于德庆县城, (略) 域中部的纵向公路干线,是有效连通怀集、德庆两县及沿途乡镇的重要依托。
纵7:怀集下帅(清远界)—封开平凤(云浮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下帅乡、止于封开县平凤镇,是S59怀阳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 (略) 域中西部,是怀集、封开两县间的重要连接道路,将在支撑沿途重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纵8:怀集蓝钟(广西贺州界)—封开平凤(云浮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蓝钟镇、止于封开县平凤镇, (略) 级旅游景点三岳, (略) 域西部又一纵向公路干线,是有效顺直连通沿途重镇的重要依托。
?四横
横1:怀集洽水(清远界)—怀集马宁,该路线起于怀集县洽水镇、止于怀集县马宁镇, (略) 级旅游景点大稠顶,是通往清远的重要出口路,也是洽水、中洲、冷坑等乡镇之间顺直连通的重要公路干线。
横2:怀集凤岗(清远界)—怀集岗坪(广西贺州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凤岗镇、止于怀集县岗坪镇,是G78汕昆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是市域副中心怀集县东接清远、西连广西的重要出口路。
横3: (略) (清远界)—封开南丰(广西梧州界),该路线起 (略) 镇、止于封开县南丰镇, (略) 域中部的重要公路干线,有效强化了沿线乡镇之间的横向快捷连通。
横4:广宁江屯(清远界)—封开县城,该路线起于广宁县江屯镇、止于封开县城,是有效连通广宁、封开两县及沿途重镇的重要依托。
表3 (略) 普通干线公路规划方案表
序号 | 路线起讫点 | 路线构成 | 主要控制点 |
一、射线 | |||
1 | 四会迳口— (略) | 迳口至地豆公路、S26 (略) 段 | 迳口(佛山界)、地豆、威整、江屯、北市(清远界) |
2 | 高新区—怀集中洲 | 佛山界至龙甫至下茆公路、S260下茆至江谷段、江谷至排沙至广宁至坑口公路、S527坑口至连麦段、G234连麦至清远界段 | 高新区(佛山界)、龙甫、下茆、江谷、排沙、广宁县、坑口、甘洒、汶朗、连麦、中洲(清远界) |
3 | 高新区—怀集岗坪 | 佛山三 (略) 快速路、S263四会至广宁段、G355广宁至广西贺州界段 | 高新区(佛山界)、 (略) 、城中、石狗、黄田、广宁县、古水、坳仔、怀集县、梁村、岗坪(广西贺州界) |
4 | 四会大沙—封开白垢 | G321佛山界至凤凰段、凤凰至水南公路、S118水南至杏花段、杏花至白垢至广西梧州界公路 | 大沙(佛山界)、莲花、凤凰、水南、乐城、河台、武垄、永丰、高良、杏花、白垢(广西梧州界) |
5 | 鼎湖永安—封开江口 | 佛山三水区至鼎湖区快速路、G321桂城至广西梧州界段 | 永安(佛山界)、鼎湖区、坑口、端州区、小湘、禄步、悦城、九市、德庆县、新圩、回龙、长岗、封开县、江口(广西梧州界) |
6 | 高要金利—高要白诸 | G324 | 金利(佛山界)、蚬岗、金渡、高要区、白诸(云浮界) |
7 | 高要金利—高要活道 | 佛山界至白土互通公路、S536白土互通至云浮界段 | 金利(佛山界)、白土、莲塘、活道(云浮界) |
二、纵线 | |||
1 | 高新区—高要金利 | S528、大沙至金利公路、G324金利至佛山界段 | 高新区(佛山界)、大沙、金利(佛山界) |
2 | 四会江谷—高要回龙 | 江谷至龙甫公路、S118龙甫至贞山段、S260贞山至永安段、永安至蚬岗至佛山界公路 | 江谷、龙甫、贞山、莲花、永安、蚬岗、回龙(佛山界) |
3 | 端州城区—高要蛟塘 | S272 | 端州区、金渡、白土、回龙、蛟塘(佛山界) |
4 | 端州城区—高要活道 | S273 | 端州区、新桥、活道(佛山界) |
5 | 怀集洽水—高要禄步 | S262、凤岗至赤坑公路、S383赤坑至坑口段、S527坑口至广宁段、G355广宁段、S350广宁至S264段、S264宾亨至禄步段 | 洽水(清远界)、凤岗、赤坑、坑口、螺岗、广宁县、宾亨、五和、乐城、禄步 |
6 | 怀集中洲—德庆县城 | G234 | 中洲(清远界)、连麦、怀集县、闸岗、永固、诗洞、木格、莫村、高良、马圩、官圩、新圩、德庆县(云浮界) |
7 | 怀集下帅—封开平凤 | S261、S266莲都至云浮界段 | 下帅(清远界)、冷坑、大岗、桥头、莲都、河儿口、渔捞、杏花、罗董、平凤(云浮界) |
8 | 怀集蓝钟—封开平凤 | 贺州界至马宁公路、S266马宁至南丰段、S535南丰至江口段、S294 | 蓝钟(广西贺州界)、马宁、岗坪、长安、金装、南丰、大玉口、都平、大洲、江川、平凤(云浮界) |
三、横线 | |||
1 | 怀集洽水—怀集马宁 | 清远界至洽水公路、S266洽水至马宁段 | 洽水(清远界)、中洲、冷坑、马宁 |
2 | 怀集凤岗—怀集岗坪 | G358 | 凤岗(清远界)、甘洒、怀集县、梁村、岗坪(广西贺州界) |
3 | (略) —封开南丰 | S383清远界至桥头段、桥头至南丰至广西梧州界段 | 北市(清远界)、赤坑、坑口、古水、石咀、诗洞、桥头、南丰(广西梧州界) |
4 | 广宁江屯—封开县城 | G355江屯至广宁段、S350广宁至木格段、G234木格至莫村段、S265莫村至封开段 | 江屯(清远界)、广宁县、洲仔、木格、莫村、河儿口、渔捞、白垢、封开县 |
3.农村公路发展重点
(1)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路网
按照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推进农村公路骨干路网建设, (略) 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改善农村地区景区景点、产业园区、特色村庄等节点的对外交通条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构建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
以西北板块为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衔接。
(3)营造安全宜人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打造平安农村路、美丽农村路,夯实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营造美丽宜人并具有文化氛围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促进与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乡村融合发展。
(四)水运航道与港区布局1.内河航道
规划形成以西江、北江为主干,贺江、绥江、东安江、新兴江等为补充的“两干四支”航道网总体布局。
表4肇庆航道网规划方案
航道 类别 | 航道名称 | 起讫点 | 里程 (公里) | 现状 等级 | 规划 等级 |
两干 | 西江 | 界首-肇庆大桥 | 171 | 一级 | 一级 |
肇庆大桥-思贤滘 | 54 | 一级 | 一级 | ||
北江 | 三水河口-清远北江大桥(肇庆段) | 25 | 五级 | 二级 | |
四支 | 贺江 | 江口镇-白沙 | 115 | 七级 | 三级 |
绥江 | 马房-四会大桥 | 23 | 七级 | 六级 | |
四会大桥-古水大桥 | 69 | 八级 | 六级 | ||
古水大桥-怀城大桥 | 55 | 九级 | 六级 | ||
东安江 | 大洲-岐岭 | 21 | 七级 | 六级 | |
新兴江 | 新兴江口-新桥大桥 | 15 | 九级 | 九级 | |
新桥大桥-良洞 | 50 | 九级 以下 | 九级 以下 |
2.港区布局
肇庆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珠三角连接大西南地区的水运集散中心, (略) 建设、临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肇庆港将以集装箱和能源、原材料、散杂货物运输为主,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保税、商贸服务,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旅游客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肇庆港下设新港、高要、四会、德庆、封开等五个港区。未来将形成以新港港区为核心,以高要、四会、德庆、封开、等港区为重要港区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总体发展格局。
表5 肇庆港总体布局规划表
港区名称 | 行政区划 | 性质及用途 | 包含作业区 |
新港港区 | 主城区 | 集装箱、散杂货,兼顾支持保障等 | 新基湾作业区 |
高要港区 | 高要区 | 散杂货、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金岗作业区 |
四会港区 | (略) | 散杂货、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四会作业区 |
德庆港区 | 德庆县 | 散杂货为主,兼顾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九市作业区 |
封开港区 | 封开县 | 散杂货、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长岗作业区 |
肇庆港各港区功能定位如下:
——新港港区:满足集装箱、散杂货运输,兼顾支持保障等,积极拓展现代物流,发挥铁水联运优势,为腹地经济和西江航运干线及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略)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港区和多功能综合性港区,重点发展新基湾作业区、新港岸线。新基湾作业区通过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建设,打造公铁水联运的综合大型物流港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水运集散中心。新基湾作业区集疏运主要依靠港口大道、贝水大道、永安大道和临江大道等,对外连接G321、G94、S8、广茂铁路、规划的桂贺肇广(货运)铁路等干线。
——高要港区:满足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兼顾支持保障,为高要区经济发展、临港产业和西江以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重点发展金岗作业区。高要港区作业区可通过S537实现与肇庆主城区的便捷联系。
——四会港区:满足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兼顾支持保障,为物流园区、四会及周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港口支持保障服务,重点发展四会作业区。四会港区集疏运主要依靠G321、G94、G55、S8、广茂铁路及规划的桂贺肇广(货运)铁路进行集疏运。
——德庆港区:满足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运输、支持保障,主要为德庆及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略) 作业区、悦城岸线、荔枝湾岸线等。 (略) 作业区以G321为主要集疏运通道,并 (略) 道、县道与腹地连接。
——封开港区:满足原材料、水泥产品等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兼顾支持保障,为粤桂合作区、封开及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重点发展长岗作业区和界首料塘岸线等。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可通过G321、华润大道和规划的柳梧广铁路进行集疏运。
(五)机场布局1.运输机场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略) 重点打造的3个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主要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积极发展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输。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拟建于肇庆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机场设计年旅客目标吞吐量近期为3000万人次/年,远期为6000万人次/年,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未来将构建形成综合立体、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涵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多种方式,实现广州、佛山、江门、清远、云 (略) (略) 各区县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快速联通。规划衔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路线主要包括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肇顺南城际铁路、机场快轨、广佛肇云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端州至新机场公路等。
(略) 域副中心的定位和未来发展需求,规划怀集支线机场。
2.通用机场
规划建设高要、封开、广宁、德庆、四会等5个通用机场(其中高要规划综合通用机场,封开、广宁、德庆、四会规划一般通用机场)和15个以上起降点,形成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龙头、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机场发展格局,实现通用航空服务县县通。
(六)客货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形成“五主多点”客货枢纽总体格局,即5个门户型枢纽以及多个区域型和集散型枢纽。
1. 客运枢纽
(略) 域范围内规划2个门户型客运枢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10个区域型客运枢纽和若干个集散型客运枢纽。
2. 货运枢纽
(略) 域范围内规划3个门户型货运枢纽(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高要铁路枢纽物流中心)、4个区域型货运枢纽和若干个集散型货运枢纽。
(略) 客运枢纽规划方案
序号 | 枢纽名称 | 性质 | 等级 | 位置 | 功能 |
门户型枢纽 | |||||
1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 | 包含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和机场综合客运站,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及公交、出租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空铁公无缝衔接型综合客运枢纽,主要服务于珠三角和广西、贵州等周边地区居民的航空出行,并提供航空与高速铁路、公路客运、城际交通的换乘功能。 |
2 | 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鼎湖区永安镇大朗村、西旺村 | 南广铁路、贵广高铁、珠肇高铁等多条高快速铁路以及广佛肇城际铁路的交汇站,具有高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中转换乘功能。主要 (略) 和广西、贵州、 (略) (略) 居民的铁路出行。 |
区域型枢纽 | |||||
3 | 肇庆站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端州区西江北路 | 广佛肇城际、肇顺南城际铁路的交汇站,具有城际铁路始发终到及换乘功能,具有城际铁路、公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端州区、高要区的居民铁路和中长途公路出行。 |
4 | 端州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端州区肇庆大道与端州一路交叉口 | 结合广佛肇城际站点端州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端州区居民铁路出行。 |
5 | 高要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二级 | 高要区南岸街道 | 结合肇顺南城际高要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高要区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6 | 鼎湖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二级 | 鼎湖区星湖大道(国道G321)东侧 | 结合广佛肇城际铁路鼎湖山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鼎湖区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7 | 大旺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大旺区二广高速与迎宾大道交叉口 | 结合广佛肇城际站点大旺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高新区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8 | 四会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大沙镇隆伏村 | 结合广佛肇城际站点四会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 (略) 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9 | 怀集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怀集县城 | 结合贵广高铁怀集站设置,具有高铁、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怀集县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10 | 广宁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广宁县城 | 结合贵广高铁广宁站设置,具有高铁、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广宁县居民高铁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11 | 封开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封开县城 | 结合柳梧广铁路封开站设置,具有干线铁路、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封开县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12 | 德庆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德庆县城 | 结合柳梧广铁路德庆站设置,具有干线铁路、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德庆县居民高铁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集散型枢纽 | |||||
紫云新城汽车客运站、马安汽车客运站、广宁汽车客运站、广宁南街汽车客运站、封开南丰汽车客运站、封开长安汽车客运站 |
(略) 货运枢纽规划方案
序号 | 枢纽名称 | 性质 | 位置 | 功能定位 |
门户型枢纽 | ||||
1 | 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 | 新建 | 四会大沙、西江北岸 | 包含粤港澳大湾区(四会大沙)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园和新港物流园,是集铁、公、水为一体的综合型货运枢纽,可提供集装箱中转装卸、件杂货物集疏分拨、包装加工、临时仓储以及车辆服务。园区未来将发展保税物流功能,拓展国际服务职能。 |
2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 | 新建 | 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 | 集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多式联运平台,未来将形成汇集仓储、综合保税及无水港等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拓展国际服务职能。 |
3 | 高要铁路枢纽物流中心 | 新建 | 高要区南岸街道 | 由铁路货运站和与之配套建设的物流园区组成,柳梧广铁路与广茂铁路交汇于此,是集公、铁为一体的综合型货运枢纽。物流中心为大湾区与大西南之间的货物运输提供中转、装卸等服务,为天资工业集聚基地提供货物配载、仓储等服务,为高要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和 (略) 配送服务。 |
区域型枢纽 | ||||
4 | 广东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 | 新建 | 马房港西岸、国道G321南侧 | 集公、水为一体的多式联运平台,主要依托四会马房港,为肇庆高新区提供工业物料、半成品、成品的物流配套服务。 |
5 | 高要(金渡)物流中心 | 新建 | 高要区金渡 | 为周边产业园提供货物配载、仓储运输、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高要区及端州区南部提供生活消费品和生活资料配送服务。 |
6 | 粤桂物流中心 | 新建 |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东片) | 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提供货物配载、仓储运输、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封开县中心城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和生活资料配送服务。 |
7 | 怀集物流中心 | 新建 | 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 | 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提供货物配载、仓储运输、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怀集县中心城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和生活资料配送服务。 |
集散型枢纽 | ||||
四会货运站、大沙货运站、广宁首约货运配载站、广宁南街城北货物配载站、广宁石涧货运站、广宁江布货运站、广宁荔洞货运站、怀集冷坑物流中心、封开江口物流中心、封开南丰货运站、德庆货运物流中心和悦城汽车货运站 |
1. 构建立体化快速客运网络
优化快速客运网络。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肇庆东站、肇庆火车站等综合客运枢纽为节点,以四通八达的民航航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依托,加强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打造广佛肇“半小时交通圈”,实现60分钟直通深港澳,90分钟可达粤港澳大湾区全域,3小时通达 (略) 。优化公路客运网络,肇庆 (略) 区之间的客运班线实现快速化、公交化。
发展旅客联程运输。推动构建公铁、空铁、空巴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旅客联程运输系统。推动跨区域联运资源共享、运营规则衔接,完善综合客运枢纽行李直挂服务,积极推动建设广佛肇“一票制”旅客运输服务平台。
2.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创新城乡客运经营模式,推动城际、城市、城乡客运交通顺畅衔接,加快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提高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逐步将农村客运网络扩大到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各县(区、市)积极创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3. (略) 公共交通
建立以快速公交等大运量公交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 (略) 公共交通体系。积极创建 (略) (略) 。 (略) 公交路权优先,科学配置公交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慢行专用道。依托“肇庆出行”平台,统筹发展快速公交、直达公交、定制公交、观光巴士等多样化服务模式。
4. 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统筹建设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交通旅游休闲设施。依托主要景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推广城乡旅游班车、旅游公交直通车、景区小交通等运游结合特色服务。推进西江水上旅游特色航道建设。统筹规划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支持自驾游、自助游、休闲游等交通旅游业态发展。
(二)高效绿色现代物流服务系统1. 发展绿色集约的运输组织方式
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推进货运结构优化和业态转型升级。 (略) 绿色配送体系,鼓励配送企业开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
2. 推进运输装备技术升级
鼓励使用节能、低碳、环保的货物运输装备。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提高冷链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围绕西江、北江航道改造升级,积极适应智慧 (略) 场新需求,加快运输船舶绿色化、信息化、标准化,鼓励发展集装箱船、散货专用船等先进适用的专业化船舶。
3. (略) 场主体结构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完善物流网络、扩大经营规模、拓展经营领域、延伸服务链条, (略) 场在现代物流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六、近期重大工程1. 干线铁路通道畅通工程
实施广茂铁路扩能改造,提升通道能力。继续推进广湛高铁、珠肇高铁建设,积极推动深南高铁、柳梧广铁路开工建设,适时开展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桂林至贺州经肇庆至广州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2. 城际铁路互联互通工程
力争推动肇顺南城际铁路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推动肇庆至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铁路、机场快轨、 (略) 轨道、端州至 (略) 轨道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广佛肇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
3. 高速公路优化加密工程
继续推进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广佛肇云高速公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积极推进G80广昆高速肇庆段扩容改造、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德庆至罗定高速德庆至郁南段、江肇第二高速、增佛高速西延线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启动项目建设。争取将德庆至清远高 (略) 高速公路网规划。
4.普通干线公路提质增效工程
东南板块以构建“ (略) ”产城融合快速干线体系为重点,按照一 (略) 快速路标准,大 (略) 鼎湖区沿江公路(凤凰大道至大冲)、肇庆新区至肇庆高新区公路(鼎湖大道延长线)、金利大道(国道324线)等工程开工建设,加速建成鼎湖至三水青岐公路,积极推进大旺至三水北江大桥项目建设,强化对城区、园区、枢纽等重要经济节点的支撑作用,实现与广州、佛山无缝衔接。
西北板块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低等级瓶颈路段的技术标准为主,加快建设G324高明富湾至高要马安段、G355怀集县城高凤至大岭段改建工程、G358怀集县凤岗墟至甘洒墟段等项目,提高普通干线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G321德庆县城一级过境公路改线工程、G355广宁县水声岭至东乡绥江大桥段过境公路改线(扩建)工 (略) 出入口路段、穿城过境段、拥堵瓶颈路段改造工程建设,提高衔接转换效率,保障城区内外交通高效、快速运行。
5. 内河航运扩能提升工程
航道方面,继续加快推进航道扩能升级,增强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提前谋划西江航道扩能升级二期工程,为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协助推进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段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提升粤北地区沿江出海能力。
港口方面,推进港区基础设施适度超期建设,提升港口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码头作业服务水平。重点加快推进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作业区码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高要港区金岗作业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连片式专业化干散货泊位建设、 (略) 作业区通用码头工程建设、德庆港区悦城通用码头工程建设。全力申报内河一类货运口岸,进一步加强与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等沿线内河港以及广州、深圳等河口枢纽港的合作,将肇庆港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中心。
6. 民航机场枢纽建设工程
积极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完善多方式、多通道集疏运体系布局。
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机制,明确各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责任,及时研究协调土地、环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合力,为规划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好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规划实施组织到位、落实到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通道资源利用、路线衔接、技术标准选取和建设时序安排等方面加 (略) 的协调,充分发挥跨区域路线的整体效益。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建立目标考核与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政策、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2. 强化要素保障
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机遇,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力争将桂贺肇广(货运)铁路、机场快轨、广宁至清远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加快立项实施。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创新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将交通运输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做好与“三区三线”的充分衔接,做好重要通道和重大项目的国土空间预留。
3. 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按照“建设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统筹部署前期工作,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加强方案论证比选,选择信誉好、技术能力强的咨询单位,进一步提高前期工作的质量。 (略) 场监管,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坚持质量速度、规模效应相统一,科学编排前期工作周期和施工周期,确保工程优质、资金安全。
4. 加强智力支撑
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积极争取在肇庆开展部、省交通科技研发、应用等试点工作。积极引进交通运输行业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建设管理成本。实施“人才强交”战略,积极引进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交通投融资、信息化应用等领域的人才,加强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略)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 (略) , (略) 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了《 (略)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2035年)》。本规划 (略)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 (略) 全域,涵盖公、铁、水、空多种运输方式,以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为重点,涵盖运输服务、运输管理等领域,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 (略) 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发展,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内河航道为骨架, (略) 干线公路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 (略) 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市铁路营运里程336公里,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广茂铁路以及建设中的广湛高铁、珠肇高铁辐射大西南、沟通 (略) ;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 (略) 干 (略) 域内所有县级行政区,通达所有乡镇、重要的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约90%;境内有西江黄金水道等多条通航河流,内河通航里程达691公里,肇庆港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肇庆公路水路合计完成旅客运输量1245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4亿人公里,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8096万吨,货物周转量67.8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4789.1万吨,肇庆港作为珠三角、港澳地区港口群喂给港和中转港的地位日益明显。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公交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至31.3%。邮政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邮政快递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农村邮政快递网络更加完善。
(二)存在问题与“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 (略) 、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的发展定位相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肇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对外通道布局有待完善。与广佛、深港澳间的综合运输通道数量、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辐射粤西、粤北以及大西南地区的通道资源配置不完善。 (略) 域内综合交通网络覆盖水平有待提升。各县(区、市)之间交通联系仍不够便捷、迂回绕行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乡镇、重点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未能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公路网密度、 (略) 道二级及以上比例和农村公路三级及以上比例等主要技 (略) 地市中排名靠后。三是综合交通运输衔接效率仍需提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 (略) 交通体系之间的衔接转换效率仍需提高,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水平还需加强,港口深水泊位和专业化泊位数量不足、功能较为单一,重要枢纽与干线铁路及干线公路的衔接仍需加强。
二、形势需求(一)发展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 (略) 群建设的加快,肇庆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坚定不移地“向东看、向东赶”,融珠入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争先进位,奋力打造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战略, (略)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设交通强国,为肇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建设交通强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肇庆经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综合交通发展基础好,具备率先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良好基础。新时代肇庆交通发展要统筹规模、质量、效益,着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瞄准广佛,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2035年,交通服务总体水平与广佛比肩,并在绿色交通、交旅融合等优势方面特色突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 (略) ,要求肇庆在大湾区新一轮交通一体化中发挥关键节点作用。粤港澳大湾区进入新一轮交通一体化快速发展期,一体化的范围更大、程度更深。肇庆要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广佛肇交通同城化,强化与广佛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港区、骨架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城市地铁系统直接衔接,实现广佛肇多层级交通体系高度融合。强化与珠中江的统筹协调,便捷对接深港澳,全方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建设。
(略) 能级提升,要求交通运输引领、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未来肇庆 (略) 向 (略) 、 (略) (略) 、 (略) (略) 发展,城市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优化、提升肇庆新区、东南板块、西江和绥江城镇带交通布局,构建与城镇发展新格局相协调的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粤港澳大湾 (略) , (略) 品质,要求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体系。未来肇庆将打造大湾区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和生态名城,要求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富有特色的绿色交通体系。以“零排放”为愿景,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公共交通、绿色交通。推动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风景道、旅游航道、自行车绿道,丰富交通旅游产品,打造满足旅游体验的交通网络。
(二)运输需求1.综合运输量
预计到2035年,全社会客货运量将稳定增长,但增速逐渐趋缓,运输结构日趋优化。全社会客运量达到6000万人,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担比例约为42:2:43:13;全社会货运量达到13000万吨,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担比例约为61:30:8:1。
2.主要流向客货运量
未来肇庆至广佛方向、肇庆至珠中江及深港澳方向是肇庆对外最主要的旅客运输方向,预计到2035年,旅客运输量将分别达到5.3亿人次、3.5亿人次;肇庆至广佛方向、肇庆至广西梧州方向是肇庆对外最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向,预计到2035年,货物运输量将分别达到7.6亿吨、5.1亿吨。
3.港口吞吐量
预计到2035年,肇庆港吞吐量将达到160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00万TEU。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一)战略定位统筹考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综合交通发展格 (略)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结合肇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基础, (略)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定位是: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发展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 (略) 委“1+1+9” (略) 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 (略) 群的历史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按照“立足广佛肇、对接深港澳、融入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总体思路,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及跨界交通无缝对接,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肇庆打造面向大西南的门户、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立足广佛肇:向东对接广佛,与广佛同城化发展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构筑辐射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根基。在肇庆与广佛之间构筑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城市快速路等组成的多方式、多层次、高密度、高效率的同城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肇庆与广佛之间多点融入、多路贯通、全面对接,支撑肇庆与广佛一体化发展,助力广佛肇经济圈空间体系不断优化、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充分。
对接深港澳:向南沟通珠中江,直抵深港澳,是肇庆把握发展新机遇,构筑交通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要求。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为契机,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为重点,补充、完善快速通道,便捷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融入珠江西岸新一轮崛起,构筑粤港澳辐射大西南的新通途。
融入大湾区: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逐步消除行政区域壁垒,主动与大 (略) 对接,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标准、建设时机等方面统筹协调,在运输服务法规、政策、标准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主动对标广佛,积极参与城际交通运输合作机制, (略) 、城际公交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制”的联程服务,推进交通运输同城化发展。
辐射大西南:依托由贵广高铁、南广铁路、柳梧广铁路、广昆高速、西江航道等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促进港口、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中,借力大西南要素加快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35年,构建形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适应肇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支撑肇庆建设成为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 (略) 。
便捷顺畅:“两轴四廊”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五主多点”客货枢纽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格局全面建成。全面融入大湾区,形成“*”交通圈,即30分钟到达广佛,60分钟直通深港澳,90分钟可达大湾区全域;面向大西南地区的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市域内部重要节点间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高。旅客出行便捷程度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
经济高效:综合交通网设施利用更加高效,运输结构更加优化,物流效率显著提高,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交通枢纽基本具备寄递功能,实现与寄递枢纽的无缝衔接。
绿色集约:综合运输通道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综合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
智能先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泛在先进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感知全覆盖。
安全可靠: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和有效性显著增强,设施安全隐患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交通网络韧性和应对各类重大风险能力显著提升,重要物资运输高效可靠。
四、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布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肇庆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沟通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主要经济区的综合运输大通道, (略) 域粤东、粤北、粤西的城际运输大动脉,由多种运输方式构成,承担区域间、省际间、城际间中长距离客货运输服务。
在国家“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 (略) “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的框架下,规划肇庆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两轴四廊”的总体格局。
加强肇庆与广佛、珠江西岸等大湾区核心区之间联系,建设综合性、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两条交通主轴;强化肇庆对外辐射作用,加强与清远、贺州、梧州、云浮等周边区域之间联系,建设多方式、便捷化的四条交通走廊。
轴一:广佛肇同城综合立体交通轴
广佛肇同城综合立体交通轴是肇庆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根基。该轴连接广佛,通往深莞惠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略) 群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略) “三横六纵两联”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沪广—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广茂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二广高速公路、广昆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西江航道等,规划新增广湛高铁、柳梧广铁路、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广茂铁路联络线、肇顺南城际铁路、桂贺肇广(货运)铁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增佛高速西延线、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以及高新区至三水、四会至三水、鼎湖至三水青岐、金利至三水、高要至三水等多条快速路,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普速铁路、 (略) 道、城际铁路、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轴。
轴二:肇庆-珠江西岸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轴
肇庆-珠江西岸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轴是肇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又一重要的综合运输通道。该轴向东南经佛山、珠中江,直抵深港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等,规划新增珠肇高铁、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以及四会至高明快速路,形成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 (略) 道、城际快速路等多种方式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轴。
廊一:肇庆-清远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清远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连接清远、韶关等粤北地区乃至湖南、江西等长江经济带区域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北江航道等,规划新增德庆至清远高速公路、肇庆经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铁路,形成由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干线航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廊二:肇庆-贺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贺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国家“粤港澳至成渝主轴”和广东“粤贵川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广西贺州通往贵州黔中经济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大西南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贵广高铁、二广高速公路、汕昆高速公路等,规划新增桂贺肇广(货运)铁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广宁木格至德庆悦城散装物料运输廊道及连接道路,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物料运输廊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广宁木格至德庆悦城散装物料运输廊道及连接道路 起点位于广宁县木格镇坪田矿破碎加工区,向南经广宁县、德庆县,终点为德庆悦城镇西江边精加工区,总长度约47.45km,用地面积约381.1亩(含配套用地);矿区至加工区连接道路长度约1.38km,宽15m,用地面积约33.89亩;进半成品胶带机长度约1.05km,用地面积约9.47亩。 |
廊三:肇庆-梧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梧州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国家“广昆走廊”和广东“沪广—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通往北部湾经济区、滇中经济区等大西南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包括南广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广佛肇高速公路、西江航道等,规划新增深南高铁、柳梧广铁路,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廊四:肇庆-云浮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肇庆至云浮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经肇庆通往阳江、茂名、湛江等 (略) 群乃至海南经济特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国内主要经济区的重要综合运输通道。走廊内现状主要交通干线是广茂铁路、汕湛高速公路、怀阳高速公路,规划新增广湛高铁、德庆至罗定高速公路、广佛肇云高速公路等,形成由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二)铁路网布局1.高速铁路及城际轨道交通
以立足广佛肇、对接深港澳、融入大湾区为主线,通过优化高速铁路布局、加密城际铁路线网,实现肇庆与 (略) 、主要组团、重要交通枢纽充分衔接,与珠江 (略) 全面对接,与珠江 (略) 顺直连接,在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
肇庆境内高速铁路及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里程约528公里,共计11条路线,其中国家高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2条。建设进展方面,已建成运营路线3条,分别为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在建路线2条,分别为广湛高铁、珠肇高铁;待建路线6条,分别为深南高铁、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广佛肇城际、肇顺南城际、肇庆经清远至从化城际铁路、机场快轨。
2.普速铁路
以融入大湾区和辐射大西南为主线,充分发挥肇庆的区位优势,通过改造提升既有线、增设以货运功能为主的路线,实现肇庆与广佛铁路货运通道的充分对接,构建形成大西南地区经肇庆通往大湾区核心区的铁路货运新通道,进一步提升肇庆的枢纽功能。
肇庆境内普速铁路规划总里程约431公里,共4条线路,其中,已建成路线1条为广茂铁路,待建路线3条,分别为广茂铁路联络线、柳梧广铁路、桂贺肇广(货运)铁路。
表1 肇庆境内铁路网布局方案表
线路属性 | 序号 | 线路名称 | 正线线路起讫点 | (略) 境内主要节点 | 境内里程(公里) | 建设进展 |
高速铁路 | 1 | 贵广高铁 | 贵阳-广州 | 怀集、广宁、四会、肇庆东站 | 144 | 建成 |
2 | 南广铁路 | 南宁-广州 | 肇庆西站、肇庆东站 | 58 | 建成 | |
3 | 广湛高铁 | 广州-湛江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20 | 在建 | |
4 | 珠肇高铁 | 珠海-肇庆 | 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42 | 在建;规划研究(连接线) | |
5 | 深南高铁 | 深圳-南宁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34 | 规划 | |
6 | 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 | 广州北-广宁 | 广宁站 | 42 | 规划 | |
7 | 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 | 广州北-肇庆东 | 肇庆高新区、四会、肇庆东站 | 27 | 规划研究 | |
城际轨道交通 | 1 | 广佛肇 城际 | 广州-肇庆 | 大旺、四会、肇庆东站、鼎湖山、端州 | 51 | 建成 |
2 | 肇顺南 城际 | 肇庆-南沙 | 肇庆站、高要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40 | 规划 | |
3 | 肇庆经清远至从化城际铁路 | 肇庆-从化 | 肇庆东站 | 30 | 规划 | |
4 | 机场快轨 | 肇庆东-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40 | 规划研究 | |
普速铁路 | 1 | 广茂铁路 | 广州-茂名 | 鼎湖、端州、肇庆站、高要 | 80 | 建成(电气化改造) |
2 | 广茂铁路联络线 | 佛山官窑-肇庆莲花镇 | 高新区、四会 | 25 | 规划研究 | |
3 | 柳梧广铁路 | 柳州-广州 | 封开、德庆、高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 145 | 规划 | |
4 | 桂贺肇广(货运)铁路 | 桂林-广州 | 怀集、广宁 | 181 | 规划研究 |
(略) 干线 (略) 域内国道、省道和重要县道组成,按照技术等级划分为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两个层次,干线公路网对外快速通达周边区域,对内联结区县、乡镇和重要经济、交通节点, (略) 公路网的“骨架”, (略)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速公路
按照“提升能力、强化衔接”的思路,对既有高速公路网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能力方面,规划增加广佛肇云高速公路、增佛高速西延线,提升肇庆至广佛方向、云浮方向通道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衔接方面,规划增加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实现快速通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便捷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规划增加德庆至罗定高速公路德庆至郁南段、德庆至清远高速公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强化肇 (略) 的便捷联系,构筑肇庆交通发展新格局。
(略) 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118公里,规划形成“五射六纵一横一联”布局,具体如下:
?五射
射1:G55二广高速, (略) 三水区,经肇 (略) 、广宁县、怀集县, (略) 连山县。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与湖南、湖北等长江经济带地区实现快速连通的重要通道,是肇庆融入大湾区的主要公路干线之一, (略) 域四会、广宁、怀集实现快速顺直连通的主要通道。
射2:S8广佛肇高速, (略) 三水区,经肇庆境内高新区、 (略) 、肇庆新区、鼎湖区、端州区、德庆县、封开县,西 (略) 万秀区。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与广西实现快速连通的重要通道,也是肇庆快速连通广佛的重要依托。
射3:G80广昆高速, (略) 三水区,经肇庆境内高要区, (略) 云城区。该路线是大湾区快速连通大西南的重要公路通道,是肇庆融入大湾区的主要通道, (略) 高 (略) 快速连通的主要公路干线。
射4:广佛肇云高速,东接广佛,经肇庆境内高要区, (略) 。该路线是广州、佛山、肇庆、云浮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之间实现快速横向联系最主要的公路通道,发挥机场高速功能的同时也是广昆高速、广佛肇高速的重要补充。
射5:惠肇高速,东接广州,经肇庆境内广宁县,西连广西梧州。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与大西南地区实现便捷联系的又一重要横向通道。
?六纵
纵1:G94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 (略) 三水区,经肇庆境内高新区、 (略) 、新区、高要区, (略) 高明区。该路线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 (略) 融入大湾区的便捷通道。
纵2:江肇第二高速,北接鼎湖区,经高要 (略) 高明区。该路线是肇庆、江门之间的又一便捷通道,并且实现了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之间的快速连通, (略) 向南连通珠中江及港澳的又一重要公路通道,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
纵3:S14汕湛高速, (略) 清新区,经肇 (略) 、德庆县, (略) 云安区。该 (略) 北部实现横向快速联系的五大公路通道之一,有效强化了肇庆与清远、云浮之间的纵向联系。
纵4:肇庆至高明高速,北接广宁县,经端州区、高要区, (略) 高明区。该路线顺直快速连通怀集、广宁 (略) 中心城区以及广佛、珠中江等大湾区核心区, (略) (略) 高明区通往珠中江及港澳的重要公路通道。
纵5:清远经广宁至罗定高速,北接清远,途经广宁县、德庆县,南连罗定县。该路线是肇庆西北板块通往清远、云 (略) 的重要快速通道。
纵6:S59怀阳高速,北接G78汕昆高速, (略) 域中西部,南连封开县。该 (略) 域副中心怀集向南快速联系封开县以及广西梧州的重要公路通道。
?一横
横1:G78汕昆高速, (略) 阳山县,经肇庆境内怀集县,西 (略) 八步区。该路线是横向连 (略) 的重要公路干线, (略) 域副中心怀集县最重要的横向公路通道。
?一联
联1:增佛高速西延线,起于四会,向东经佛山三水至广州增城。该路线是肇庆快速连通广佛的重要补充。
表2 (略) 高速公路规划方案表
序号 | 路线名称 | 主要控制点 | 里程 (公里) | 建设状态 |
一、射线 | ||||
1 | G55二广高速 | 四会、广宁、怀集 | 149 | 已建 |
2 | S8广佛肇高速 | 四会、肇庆新区、鼎湖、端州、德庆、封开 | 175 | 已建 |
3 | G80广昆高速 | 高要 | 61 | 已建 |
4 | 广佛肇云高速 | 高要 | 60 | 待建 |
5 | 惠肇高速 | 广宁 | 123 | 待建 |
二、纵线 | ||||
1 | G94珠三角环线 | 高新区、四会、肇庆新区、高要 | 59 | 已建 |
2 | 江肇第二高速 | 鼎湖、高要 | 43 | 待建 |
3 | S14汕湛高速 | 四会、德庆 | 88 | 已建 |
4 | 肇庆至高明高速 | 端州、高要 | 78 | 在建 |
5 | 清远经广宁至罗定高速 | 广宁、德庆 | 130 | 待建 |
6 | S59怀阳高速 | 怀集、封开 | 85 | 已建 |
三、横线 | ||||
1 | G78汕昆高速 | 怀集 | 60 | 已建 |
四、联线 | ||||
1 | 增佛高速西延线 | 四会 | 7 | 待建 |
2.普通干线公路
按照“强化主要方向对外衔接、扩大节点覆盖服务范围”的思路, (略) 普通干线公路网进行优化调整和补充。强化主要方向对外衔接方面,增设高新区至三水、四会至三水、鼎湖至三水青岐、金利至三水、高要至三水、四会至高明等路段,进一步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联系。扩大节点覆盖服务范围方面,增设鼎湖凤凰至高要水南等路段,强化乡镇之间的互相联通减少绕行;增设怀集蓝钟至怀集马宁等路段,更加有效地服务三岳旅游景区等重要经济节点。
(略) 普通干线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2700公里,规划形成“七射八纵四横”为主的布局框架结构。到2035年,除部分不具备条件的路段外,“七射八纵四横”普通干线公路网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七射
射1:四会迳口(佛山界)— (略) (清远界),该路 (略) 迳口镇、止 (略) 镇,顺直 (略) 与广宁县北部山区区域,同时也是肇庆与清远阳山县、 (略) 实现有效连接的重要通道。
射2:高新区(佛山界)—怀集中洲(清远界),该路线起于高新区、止于怀集县中洲镇, (略) 规划的三花公路二期建设工程对接, (略) 东南板块辐射西北板块乃至清远等区域、顺 (略) 的重要通道。同时,该路线有效促进了江谷镇、排沙镇、广宁县、坑口镇之间的顺直连通,减少了绕行。
射3:高新区(佛山界)—怀集岗坪(广西贺州界),该路线起于高新区、止于怀集县岗坪镇,顺直串接了高新区、 (略) 、广宁县和怀集县等,是G55二广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是肇庆融入广佛、辐射大西南的重要支撑。
射4:四会大沙(佛山界)—封开白垢(广西梧州界),该路 (略) 大沙镇、止于封开县白垢镇, (略) 对接广佛、 (略) 域中南部重要乡镇、连通广西梧州的重要干线。
射5:鼎湖永安(佛山界)—封开江口(广西梧州界),该路线起于鼎湖区永安镇、止于封开县江口镇,是S8广佛肇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该路线向东横跨北江、快速通达广佛,向西便捷衔接广西梧州主城, (略) 域南部重要的横向公路干线,也是肇庆新港重要的集疏运公路。
射6:高要金利(佛山界)—高要白诸(云浮界),该路线起于高要区金利镇、止于高要区白诸镇,是G80广昆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是高要城区对接融入广佛、辐射衔接云浮的重要依托。
射7:高要金利(佛山界)—高要活道(云浮界),该路线起于高要区金利镇、止于高要区活道镇, (略) 规划的跨西江特大桥(桂丹路肇庆方向延伸)对接,是高要区南部蚬岗、白土、莲塘、活道等重点开发乡镇之间实现快捷横向连通的重要公路干线,也是肇庆对接广佛、辐射云浮的又一重要出口路。
?八纵
纵1:高新区(佛山界)—高要金利(佛山界),该路线起于高新区、止于高要区金利镇, (略) 域东南板块重要的纵向公路通道,是支撑高新区跨越西江、向南快速连通最重要的公路干线,也是肇庆新港重要的集疏运公路。
纵2:四会江谷—高要回龙(佛山界),该路 (略) 江谷镇、止于高要区回龙镇,是G94珠三角环线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 (略) 跨越西江、快速连通珠中江及港澳的重要依托,是肇庆东站、肇庆新区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实现顺直连通的重要公路干线,也是肇庆新港重要的集疏运公路。
纵3:端州城区—高要蛟塘(佛山界),该路线起于端州城区、止于高要区蛟塘镇, (略) 规划的 (略) 区机场快速路衔接,是端州城区跨越西江,快速连通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重要公路干线, (略) 向南对接珠中江的重要公路通道。
纵4:端州城区—高要活道(佛山界),该路线起于端州城区、止于高要区活道镇,是端州区跨越西江、向南拓展的重要依托。
纵5:怀集洽水(清远界)—高要禄步,该路线起于怀集县洽水镇、止于高要区禄步镇, (略) 域东中部重要的纵向公路通道,是广宁县重要的南北向出口路。
纵6:怀集中洲(清远界)—德庆县城(云浮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中洲镇、止于德庆县城, (略) 域中部的纵向公路干线,是有效连通怀集、德庆两县及沿途乡镇的重要依托。
纵7:怀集下帅(清远界)—封开平凤(云浮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下帅乡、止于封开县平凤镇,是S59怀阳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 (略) 域中西部,是怀集、封开两县间的重要连接道路,将在支撑沿途重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纵8:怀集蓝钟(广西贺州界)—封开平凤(云浮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蓝钟镇、止于封开县平凤镇, (略) 级旅游景点三岳, (略) 域西部又一纵向公路干线,是有效顺直连通沿途重镇的重要依托。
?四横
横1:怀集洽水(清远界)—怀集马宁,该路线起于怀集县洽水镇、止于怀集县马宁镇, (略) 级旅游景点大稠顶,是通往清远的重要出口路,也是洽水、中洲、冷坑等乡镇之间顺直连通的重要公路干线。
横2:怀集凤岗(清远界)—怀集岗坪(广西贺州界),该路线起于怀集县凤岗镇、止于怀集县岗坪镇,是G78汕昆高速重要的辅助通道,是市域副中心怀集县东接清远、西连广西的重要出口路。
横3: (略) (清远界)—封开南丰(广西梧州界),该路线起 (略) 镇、止于封开县南丰镇, (略) 域中部的重要公路干线,有效强化了沿线乡镇之间的横向快捷连通。
横4:广宁江屯(清远界)—封开县城,该路线起于广宁县江屯镇、止于封开县城,是有效连通广宁、封开两县及沿途重镇的重要依托。
表3 (略) 普通干线公路规划方案表
序号 | 路线起讫点 | 路线构成 | 主要控制点 |
一、射线 | |||
1 | 四会迳口— (略) | 迳口至地豆公路、S26 (略) 段 | 迳口(佛山界)、地豆、威整、江屯、北市(清远界) |
2 | 高新区—怀集中洲 | 佛山界至龙甫至下茆公路、S260下茆至江谷段、江谷至排沙至广宁至坑口公路、S527坑口至连麦段、G234连麦至清远界段 | 高新区(佛山界)、龙甫、下茆、江谷、排沙、广宁县、坑口、甘洒、汶朗、连麦、中洲(清远界) |
3 | 高新区—怀集岗坪 | 佛山三 (略) 快速路、S263四会至广宁段、G355广宁至广西贺州界段 | 高新区(佛山界)、 (略) 、城中、石狗、黄田、广宁县、古水、坳仔、怀集县、梁村、岗坪(广西贺州界) |
4 | 四会大沙—封开白垢 | G321佛山界至凤凰段、凤凰至水南公路、S118水南至杏花段、杏花至白垢至广西梧州界公路 | 大沙(佛山界)、莲花、凤凰、水南、乐城、河台、武垄、永丰、高良、杏花、白垢(广西梧州界) |
5 | 鼎湖永安—封开江口 | 佛山三水区至鼎湖区快速路、G321桂城至广西梧州界段 | 永安(佛山界)、鼎湖区、坑口、端州区、小湘、禄步、悦城、九市、德庆县、新圩、回龙、长岗、封开县、江口(广西梧州界) |
6 | 高要金利—高要白诸 | G324 | 金利(佛山界)、蚬岗、金渡、高要区、白诸(云浮界) |
7 | 高要金利—高要活道 | 佛山界至白土互通公路、S536白土互通至云浮界段 | 金利(佛山界)、白土、莲塘、活道(云浮界) |
二、纵线 | |||
1 | 高新区—高要金利 | S528、大沙至金利公路、G324金利至佛山界段 | 高新区(佛山界)、大沙、金利(佛山界) |
2 | 四会江谷—高要回龙 | 江谷至龙甫公路、S118龙甫至贞山段、S260贞山至永安段、永安至蚬岗至佛山界公路 | 江谷、龙甫、贞山、莲花、永安、蚬岗、回龙(佛山界) |
3 | 端州城区—高要蛟塘 | S272 | 端州区、金渡、白土、回龙、蛟塘(佛山界) |
4 | 端州城区—高要活道 | S273 | 端州区、新桥、活道(佛山界) |
5 | 怀集洽水—高要禄步 | S262、凤岗至赤坑公路、S383赤坑至坑口段、S527坑口至广宁段、G355广宁段、S350广宁至S264段、S264宾亨至禄步段 | 洽水(清远界)、凤岗、赤坑、坑口、螺岗、广宁县、宾亨、五和、乐城、禄步 |
6 | 怀集中洲—德庆县城 | G234 | 中洲(清远界)、连麦、怀集县、闸岗、永固、诗洞、木格、莫村、高良、马圩、官圩、新圩、德庆县(云浮界) |
7 | 怀集下帅—封开平凤 | S261、S266莲都至云浮界段 | 下帅(清远界)、冷坑、大岗、桥头、莲都、河儿口、渔捞、杏花、罗董、平凤(云浮界) |
8 | 怀集蓝钟—封开平凤 | 贺州界至马宁公路、S266马宁至南丰段、S535南丰至江口段、S294 | 蓝钟(广西贺州界)、马宁、岗坪、长安、金装、南丰、大玉口、都平、大洲、江川、平凤(云浮界) |
三、横线 | |||
1 | 怀集洽水—怀集马宁 | 清远界至洽水公路、S266洽水至马宁段 | 洽水(清远界)、中洲、冷坑、马宁 |
2 | 怀集凤岗—怀集岗坪 | G358 | 凤岗(清远界)、甘洒、怀集县、梁村、岗坪(广西贺州界) |
3 | (略) —封开南丰 | S383清远界至桥头段、桥头至南丰至广西梧州界段 | 北市(清远界)、赤坑、坑口、古水、石咀、诗洞、桥头、南丰(广西梧州界) |
4 | 广宁江屯—封开县城 | G355江屯至广宁段、S350广宁至木格段、G234木格至莫村段、S265莫村至封开段 | 江屯(清远界)、广宁县、洲仔、木格、莫村、河儿口、渔捞、白垢、封开县 |
3.农村公路发展重点
(1)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路网
按照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推进农村公路骨干路网建设, (略) 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改善农村地区景区景点、产业园区、特色村庄等节点的对外交通条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构建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
以西北板块为重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公路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衔接。
(3)营造安全宜人的农村公路交通环境
打造平安农村路、美丽农村路,夯实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营造美丽宜人并具有文化氛围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促进与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乡村融合发展。
(四)水运航道与港区布局1.内河航道
规划形成以西江、北江为主干,贺江、绥江、东安江、新兴江等为补充的“两干四支”航道网总体布局。
表4肇庆航道网规划方案
航道 类别 | 航道名称 | 起讫点 | 里程 (公里) | 现状 等级 | 规划 等级 |
两干 | 西江 | 界首-肇庆大桥 | 171 | 一级 | 一级 |
肇庆大桥-思贤滘 | 54 | 一级 | 一级 | ||
北江 | 三水河口-清远北江大桥(肇庆段) | 25 | 五级 | 二级 | |
四支 | 贺江 | 江口镇-白沙 | 115 | 七级 | 三级 |
绥江 | 马房-四会大桥 | 23 | 七级 | 六级 | |
四会大桥-古水大桥 | 69 | 八级 | 六级 | ||
古水大桥-怀城大桥 | 55 | 九级 | 六级 | ||
东安江 | 大洲-岐岭 | 21 | 七级 | 六级 | |
新兴江 | 新兴江口-新桥大桥 | 15 | 九级 | 九级 | |
新桥大桥-良洞 | 50 | 九级 以下 | 九级 以下 |
2.港区布局
肇庆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是珠三角连接大西南地区的水运集散中心, (略) 建设、临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肇庆港将以集装箱和能源、原材料、散杂货物运输为主,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保税、商贸服务,逐步发展成为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旅游客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肇庆港下设新港、高要、四会、德庆、封开等五个港区。未来将形成以新港港区为核心,以高要、四会、德庆、封开、等港区为重要港区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总体发展格局。
表5 肇庆港总体布局规划表
港区名称 | 行政区划 | 性质及用途 | 包含作业区 |
新港港区 | 主城区 | 集装箱、散杂货,兼顾支持保障等 | 新基湾作业区 |
高要港区 | 高要区 | 散杂货、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金岗作业区 |
四会港区 | (略) | 散杂货、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四会作业区 |
德庆港区 | 德庆县 | 散杂货为主,兼顾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九市作业区 |
封开港区 | 封开县 | 散杂货、集装箱,兼顾支持保障等 | 长岗作业区 |
肇庆港各港区功能定位如下:
——新港港区:满足集装箱、散杂货运输,兼顾支持保障等,积极拓展现代物流,发挥铁水联运优势,为腹地经济和西江航运干线及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略)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港区和多功能综合性港区,重点发展新基湾作业区、新港岸线。新基湾作业区通过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建设,打造公铁水联运的综合大型物流港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和多式联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水运集散中心。新基湾作业区集疏运主要依靠港口大道、贝水大道、永安大道和临江大道等,对外连接G321、G94、S8、广茂铁路、规划的桂贺肇广(货运)铁路等干线。
——高要港区:满足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兼顾支持保障,为高要区经济发展、临港产业和西江以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重点发展金岗作业区。高要港区作业区可通过S537实现与肇庆主城区的便捷联系。
——四会港区:满足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兼顾支持保障,为物流园区、四会及周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港口支持保障服务,重点发展四会作业区。四会港区集疏运主要依靠G321、G94、G55、S8、广茂铁路及规划的桂贺肇广(货运)铁路进行集疏运。
——德庆港区:满足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运输、支持保障,主要为德庆及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略) 作业区、悦城岸线、荔枝湾岸线等。 (略) 作业区以G321为主要集疏运通道,并 (略) 道、县道与腹地连接。
——封开港区:满足原材料、水泥产品等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兼顾支持保障,为粤桂合作区、封开及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重点发展长岗作业区和界首料塘岸线等。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可通过G321、华润大道和规划的柳梧广铁路进行集疏运。
(五)机场布局1.运输机场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略) 重点打造的3个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主要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积极发展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输。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拟建于肇庆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机场设计年旅客目标吞吐量近期为3000万人次/年,远期为6000万人次/年,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未来将构建形成综合立体、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涵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多种方式,实现广州、佛山、江门、清远、云 (略) (略) 各区县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快速联通。规划衔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的路线主要包括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肇顺南城际铁路、机场快轨、广佛肇云高速公路、江肇第二高速公路、端州至新机场公路等。
(略) 域副中心的定位和未来发展需求,规划怀集支线机场。
2.通用机场
规划建设高要、封开、广宁、德庆、四会等5个通用机场(其中高要规划综合通用机场,封开、广宁、德庆、四会规划一般通用机场)和15个以上起降点,形成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龙头、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机场发展格局,实现通用航空服务县县通。
(六)客货枢纽站场布局规划形成“五主多点”客货枢纽总体格局,即5个门户型枢纽以及多个区域型和集散型枢纽。
1. 客运枢纽
(略) 域范围内规划2个门户型客运枢纽(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10个区域型客运枢纽和若干个集散型客运枢纽。
2. 货运枢纽
(略) 域范围内规划3个门户型货运枢纽(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高要铁路枢纽物流中心)、4个区域型货运枢纽和若干个集散型货运枢纽。
(略) 客运枢纽规划方案
序号 | 枢纽名称 | 性质 | 等级 | 位置 | 功能 |
门户型枢纽 | |||||
1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 | 包含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和机场综合客运站,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及公交、出租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空铁公无缝衔接型综合客运枢纽,主要服务于珠三角和广西、贵州等周边地区居民的航空出行,并提供航空与高速铁路、公路客运、城际交通的换乘功能。 |
2 | 肇庆东站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鼎湖区永安镇大朗村、西旺村 | 南广铁路、贵广高铁、珠肇高铁等多条高快速铁路以及广佛肇城际铁路的交汇站,具有高铁、城际铁路、公路客运、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中转换乘功能。主要 (略) 和广西、贵州、 (略) (略) 居民的铁路出行。 |
区域型枢纽 | |||||
3 | 肇庆站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端州区西江北路 | 广佛肇城际、肇顺南城际铁路的交汇站,具有城际铁路始发终到及换乘功能,具有城际铁路、公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端州区、高要区的居民铁路和中长途公路出行。 |
4 | 端州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端州区肇庆大道与端州一路交叉口 | 结合广佛肇城际站点端州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端州区居民铁路出行。 |
5 | 高要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二级 | 高要区南岸街道 | 结合肇顺南城际高要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高要区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6 | 鼎湖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二级 | 鼎湖区星湖大道(国道G321)东侧 | 结合广佛肇城际铁路鼎湖山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鼎湖区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7 | 大旺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大旺区二广高速与迎宾大道交叉口 | 结合广佛肇城际站点大旺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服务于高新区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8 | 四会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大沙镇隆伏村 | 结合广佛肇城际站点四会站设置,具有城际铁路、公路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主要 (略) 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 |
9 | 怀集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怀集县城 | 结合贵广高铁怀集站设置,具有高铁、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怀集县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10 | 广宁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广宁县城 | 结合贵广高铁广宁站设置,具有高铁、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广宁县居民高铁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11 | 封开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封开县城 | 结合柳梧广铁路封开站设置,具有干线铁路、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封开县居民铁路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12 | 德庆综合客运枢纽 | 新建 | 一级 | 德庆县城 | 结合柳梧广铁路德庆站设置,具有干线铁路、城 (略) 公交的换乘中转功能,旅游集散和旅游配套服务功能。主要服务于德庆县居民高铁和中短途公路出行和游客集散中转。 |
集散型枢纽 | |||||
紫云新城汽车客运站、马安汽车客运站、广宁汽车客运站、广宁南街汽车客运站、封开南丰汽车客运站、封开长安汽车客运站 |
(略) 货运枢纽规划方案
序号 | 枢纽名称 | 性质 | 位置 | 功能定位 |
门户型枢纽 | ||||
1 | 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 | 新建 | 四会大沙、西江北岸 | 包含粤港澳大湾区(四会大沙)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园和新港物流园,是集铁、公、水为一体的综合型货运枢纽,可提供集装箱中转装卸、件杂货物集疏分拨、包装加工、临时仓储以及车辆服务。园区未来将发展保税物流功能,拓展国际服务职能。 |
2 |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园 | 新建 | 高要区蛟塘镇和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交界处 | 集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多式联运平台,未来将形成汇集仓储、综合保税及无水港等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拓展国际服务职能。 |
3 | 高要铁路枢纽物流中心 | 新建 | 高要区南岸街道 | 由铁路货运站和与之配套建设的物流园区组成,柳梧广铁路与广茂铁路交汇于此,是集公、铁为一体的综合型货运枢纽。物流中心为大湾区与大西南之间的货物运输提供中转、装卸等服务,为天资工业集聚基地提供货物配载、仓储等服务,为高要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和 (略) 配送服务。 |
区域型枢纽 | ||||
4 | 广东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 | 新建 | 马房港西岸、国道G321南侧 | 集公、水为一体的多式联运平台,主要依托四会马房港,为肇庆高新区提供工业物料、半成品、成品的物流配套服务。 |
5 | 高要(金渡)物流中心 | 新建 | 高要区金渡 | 为周边产业园提供货物配载、仓储运输、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高要区及端州区南部提供生活消费品和生活资料配送服务。 |
6 | 粤桂物流中心 | 新建 |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东片) | 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提供货物配载、仓储运输、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封开县中心城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和生活资料配送服务。 |
7 | 怀集物流中心 | 新建 | 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 | 为广佛肇经济合作区提供货物配载、仓储运输、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同时为怀集县中心城区提供生活消费品和生活资料配送服务。 |
集散型枢纽 | ||||
四会货运站、大沙货运站、广宁首约货运配载站、广宁南街城北货物配载站、广宁石涧货运站、广宁江布货运站、广宁荔洞货运站、怀集冷坑物流中心、封开江口物流中心、封开南丰货运站、德庆货运物流中心和悦城汽车货运站 |
1. 构建立体化快速客运网络
优化快速客运网络。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肇庆东站、肇庆火车站等综合客运枢纽为节点,以四通八达的民航航线、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依托,加强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衔接,打造广佛肇“半小时交通圈”,实现60分钟直通深港澳,90分钟可达粤港澳大湾区全域,3小时通达 (略) 。优化公路客运网络,肇庆 (略) 区之间的客运班线实现快速化、公交化。
发展旅客联程运输。推动构建公铁、空铁、空巴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旅客联程运输系统。推动跨区域联运资源共享、运营规则衔接,完善综合客运枢纽行李直挂服务,积极推动建设广佛肇“一票制”旅客运输服务平台。
2.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创新城乡客运经营模式,推动城际、城市、城乡客运交通顺畅衔接,加快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提高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逐步将农村客运网络扩大到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各县(区、市)积极创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3. (略) 公共交通
建立以快速公交等大运量公交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 (略) 公共交通体系。积极创建 (略) (略) 。 (略) 公交路权优先,科学配置公交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慢行专用道。依托“肇庆出行”平台,统筹发展快速公交、直达公交、定制公交、观光巴士等多样化服务模式。
4. 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统筹建设慢行系统、交通驿站等交通旅游休闲设施。依托主要景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推广城乡旅游班车、旅游公交直通车、景区小交通等运游结合特色服务。推进西江水上旅游特色航道建设。统筹规划建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支持自驾游、自助游、休闲游等交通旅游业态发展。
(二)高效绿色现代物流服务系统1. 发展绿色集约的运输组织方式
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推进货运结构优化和业态转型升级。 (略) 绿色配送体系,鼓励配送企业开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
2. 推进运输装备技术升级
鼓励使用节能、低碳、环保的货物运输装备。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提高冷链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围绕西江、北江航道改造升级,积极适应智慧 (略) 场新需求,加快运输船舶绿色化、信息化、标准化,鼓励发展集装箱船、散货专用船等先进适用的专业化船舶。
3. (略) 场主体结构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完善物流网络、扩大经营规模、拓展经营领域、延伸服务链条, (略) 场在现代物流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六、近期重大工程1. 干线铁路通道畅通工程
实施广茂铁路扩能改造,提升通道能力。继续推进广湛高铁、珠肇高铁建设,积极推动深南高铁、柳梧广铁路开工建设,适时开展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京广高铁肇庆联络线、桂林至贺州经肇庆至广州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
2. 城际铁路互联互通工程
力争推动肇顺南城际铁路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推动肇庆至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铁路、机场快轨、 (略) 轨道、端州至 (略) 轨道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广佛肇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改造。
3. 高速公路优化加密工程
继续推进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尽快实现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广佛肇云高速公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积极推进G80广昆高速肇庆段扩容改造、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德庆至罗定高速德庆至郁南段、江肇第二高速、增佛高速西延线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启动项目建设。争取将德庆至清远高 (略) 高速公路网规划。
4.普通干线公路提质增效工程
东南板块以构建“ (略) ”产城融合快速干线体系为重点,按照一 (略) 快速路标准,大 (略) 鼎湖区沿江公路(凤凰大道至大冲)、肇庆新区至肇庆高新区公路(鼎湖大道延长线)、金利大道(国道324线)等工程开工建设,加速建成鼎湖至三水青岐公路,积极推进大旺至三水北江大桥项目建设,强化对城区、园区、枢纽等重要经济节点的支撑作用,实现与广州、佛山无缝衔接。
西北板块以提升普通干线公路低等级瓶颈路段的技术标准为主,加快建设G324高明富湾至高要马安段、G355怀集县城高凤至大岭段改建工程、G358怀集县凤岗墟至甘洒墟段等项目,提高普通干线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G321德庆县城一级过境公路改线工程、G355广宁县水声岭至东乡绥江大桥段过境公路改线(扩建)工 (略) 出入口路段、穿城过境段、拥堵瓶颈路段改造工程建设,提高衔接转换效率,保障城区内外交通高效、快速运行。
5. 内河航运扩能提升工程
航道方面,继续加快推进航道扩能升级,增强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提前谋划西江航道扩能升级二期工程,为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协助推进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段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提升粤北地区沿江出海能力。
港口方面,推进港区基础设施适度超期建设,提升港口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码头作业服务水平。重点加快推进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作业区码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高要港区金岗作业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封开港区长岗作业区连片式专业化干散货泊位建设、 (略) 作业区通用码头工程建设、德庆港区悦城通用码头工程建设。全力申报内河一类货运口岸,进一步加强与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等沿线内河港以及广州、深圳等河口枢纽港的合作,将肇庆港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西江内河航运中心。
6. 民航机场枢纽建设工程
积极推动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完善多方式、多通道集疏运体系布局。
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协调
建立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机制,明确各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责任,及时研究协调土地、环保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合力,为规划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制定好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规划实施组织到位、落实到位。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通道资源利用、路线衔接、技术标准选取和建设时序安排等方面加 (略) 的协调,充分发挥跨区域路线的整体效益。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建立目标考核与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政策、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2. 强化要素保障
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机遇,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力争将桂贺肇广(货运)铁路、机场快轨、广宁至清远高速公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加快立项实施。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省市财政资金支持。创新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将交通运输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做好与“三区三线”的充分衔接,做好重要通道和重大项目的国土空间预留。
3. 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按照“建设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统筹部署前期工作,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加强方案论证比选,选择信誉好、技术能力强的咨询单位,进一步提高前期工作的质量。 (略) 场监管,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坚持质量速度、规模效应相统一,科学编排前期工作周期和施工周期,确保工程优质、资金安全。
4. 加强智力支撑
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积极争取在肇庆开展部、省交通科技研发、应用等试点工作。积极引进交通运输行业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建设管理成本。实施“人才强交”战略,积极引进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交通投融资、信息化应用等领域的人才,加强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