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石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复公告
九江石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复公告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
公告期为:2023年3月22日至2023年3月28日(5个工作日,不计入审批时限内)
联系电话:0792-*
项目名称 | 九江石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
建设地点 | (略) 浔阳区中国 (略) 九江分公司厂区内部 |
建设单位 | 中国 (略) 九江分公司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二七0研究所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已建化肥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31.5MVA,全户外布置;石化 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31.5MVA,全户外布置;加氢联合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20MVA,全户外布置。110kV炼化Ⅰ、Ⅱ线,总路径长度约2.2km,其中桥架长度约1.1km,地下电缆长度约1.1km; 110kV炼油Ⅱ线,总路径长度约1.3km; 110kV炼肥Ⅰ、Ⅱ线,总路径长度约0.5km;110kV加氢联合Ⅰ、Ⅱ线,总路径长度约0.6km。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本项目已竣工投产,目前运行稳定。根据现状监测和踏勘调查,生态恢复良好,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经调查了解,已建工程施工期采取了如下措施: (1)生态环境 经调查,施工期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场地采取了围挡、遮盖等措施,施工结束拆除临时设施,对生态进行了恢复。 (2)大气环境 经调查,施工期采取了洒水、遮挡等措施,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施工遗迹进行清理,废弃的施工建筑材料统一回收,未作为燃料燃烧;经现场走访调查,施工期间没有产生施工扬尘、废气等污染。 (3)水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有生活污水产生。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处理后回用,经现场走访调查,施工期未发生施工废水随意排放到地表水体现象。 (4)声环境 施工过程中选用了低噪声系列工程机械设备,同时对施工设备加强保养维修。经调查,项目施工期未发生噪声扰民现象。 (5)固体废物 经调查,施工期间未发生固体废物随意丢弃和随意排放现象,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工程位于九江石化厂区内部,对周围的生态破坏非常有限,可通过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以防止对土壤的污染,对周围裸露的土地及时恢复。 (2)声环境防治措施 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设备,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处理,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年处理生活污水450万吨,目前厂区生活污水产生量未达到其负荷上限,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依托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是可行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已取得环评批复,详见附件5)。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变电站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站内定期巡查维护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本项目变电站站内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设备检修保养过程及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以及更换后废蓄电池等危废经收集后,依托九江石化已建的危废暂存场(危废暂存场位于琴湖大道西侧,长虹东路南侧,可用容积为9000m3,地面及边沟已进行整体防渗防腐处理)进行暂存,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经调查了解,变电站自运行以来,未发生事故漏油现象。目前尚未产生废变压器油、含油废水、废蓄电池。 (5)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变电站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变电站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以保证变电站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远离敏感目标侧,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警告牌。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
公告期为:2023年3月22日至2023年3月28日(5个工作日,不计入审批时限内)
联系电话:0792-*
项目名称 | 九江石化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
建设地点 | (略) 浔阳区中国 (略) 九江分公司厂区内部 |
建设单位 | 中国 (略) 九江分公司 |
环评机构 | 核工业二七0研究所 |
建设项目概况 (环评单位提供) | 已建化肥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31.5MVA,全户外布置;石化 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31.5MVA,全户外布置;加氢联合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2×20MVA,全户外布置。110kV炼化Ⅰ、Ⅱ线,总路径长度约2.2km,其中桥架长度约1.1km,地下电缆长度约1.1km; 110kV炼油Ⅱ线,总路径长度约1.3km; 110kV炼肥Ⅰ、Ⅱ线,总路径长度约0.5km;110kV加氢联合Ⅰ、Ⅱ线,总路径长度约0.6km。 |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 | /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 (建设单位提供) | 本项目已竣工投产,目前运行稳定。根据现状监测和踏勘调查,生态恢复良好,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经调查了解,已建工程施工期采取了如下措施: (1)生态环境 经调查,施工期避开雨季施工;施工场地采取了围挡、遮盖等措施,施工结束拆除临时设施,对生态进行了恢复。 (2)大气环境 经调查,施工期采取了洒水、遮挡等措施,施工完毕后及时对施工遗迹进行清理,废弃的施工建筑材料统一回收,未作为燃料燃烧;经现场走访调查,施工期间没有产生施工扬尘、废气等污染。 (3)水环境 本项目施工期有生活污水产生。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处理后回用,经现场走访调查,施工期未发生施工废水随意排放到地表水体现象。 (4)声环境 施工过程中选用了低噪声系列工程机械设备,同时对施工设备加强保养维修。经调查,项目施工期未发生噪声扰民现象。 (5)固体废物 经调查,施工期间未发生固体废物随意丢弃和随意排放现象,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 (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工程位于九江石化厂区内部,对周围的生态破坏非常有限,可通过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以防止对土壤的污染,对周围裸露的土地及时恢复。 (2)声环境防治措施 选择低噪声变压器及低噪声设备,主变压器基础垫衬减振材料。 (3)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巡检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厂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处理,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年处理生活污水450万吨,目前厂区生活污水产生量未达到其负荷上限,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小,依托现有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是可行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装置已取得环评批复,详见附件5)。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变电站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站内定期巡查维护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本项目变电站站内设置垃圾箱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设备检修保养过程及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以及更换后废蓄电池等危废经收集后,依托九江石化已建的危废暂存场(危废暂存场位于琴湖大道西侧,长虹东路南侧,可用容积为9000m3,地面及边沟已进行整体防渗防腐处理)进行暂存,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经调查了解,变电站自运行以来,未发生事故漏油现象。目前尚未产生废变压器油、含油废水、废蓄电池。 (5)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变电站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变电站对高压设备采用均压措施,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等以保证变电站地面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变电站高压配电装置远离敏感目标侧,变电站附近高压危险区域设警告牌。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