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2023年03月22日05时57分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2023年03月22日05时57分


一、?概况

根据《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 号)和《 (略) 林业和草原局 关于编制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的通知》(川林自函〔2020〕193 号)等文件精神,为着力解决色达县自然保护地存在规划不合理、范围和区划不科学、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确保全县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的保护,进一步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线,结合实际,特编制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

(一)自然生态现状及保护价值

1、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色达县行政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地区、巴颜喀拉山脉东南分支牟尼芒起山东北侧。县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 (略)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本州甘孜、炉霍县相连, (略)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班玛两县。县域幅员面积9338.9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色柯镇,北纬32°16′,东经100°19′,海拔3893.9米,距州府驻地康定444千米,距省府成都635千米。

2)地形地貌

色达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属川西地槽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全县辖区面积9338.98方千米,平均海拔4127米。全县大部为典型的丘状高原,县内珠日山高4961米。海拔3500米以下的色尔坝区,河流深切,流水浸蚀严重,为高原山原地貌,山陡地薄,耕地零碎,含水保肥力差。海拔4000米以上为典型的丘原,相对高差500—1000米,分水岭也有平坝保存;4000—4600米属高山区,高寒沼泽土、高寒草丘沼泽草甸发育。4600米至雪线以下为高山寒漠土。高寒草丘沼泽草甸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土壤厚度一般在30—70厘米,棕褐或黑褐色,土壤中含砾石量很高。

3)气候特点

色达气候属大*季风高原型,因受地形地势制约,气候垂直变化大。分四个气候带:高山草甸寒带、亚高山草甸寒带、森林草甸寒温带、山原凉温带。均受西风南支气流、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三大气团影响。长冬无夏,四季不明,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温-0.1℃,一月均温-11.3℃, 七月均温9.8℃,四季均可出现霜、雪。年均降水量646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值总数2451小时。年蒸发量1266.4毫米,为降水量的两倍。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霜冻、低温、寒潮和冰雹、洪涝等灾害,对牧草、农作物、人畜安全有一定影响。

4)土壤类型及分布

色达县境内土壤主要受成土条件、气候、生物的影响,同时人为因素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根据全国、 (略) 土壤分类原则,将全县土壤划分为六类。

森林草甸土。分布在年龙、霍西、塔子—然充寺一线以东南的高山森林地带,土壤较疏松,肥沃,湿度高,含水率 30-38%,微酸—微碱性(pH6.6-7.5) 。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 3200-4000m 的亚高山地带,土壤肥力中等,含水率 25-32%, 微酸性(pH5.6-6.8),层厚 30-60cm,砾石含量多,粗骨性强。

高寒(山)半沼泽草甸土。分布在大章、色柯、塔子、 泥朵乡域等河谷平地沟沿、 山前缓坡等排水不良的地段。地表凹凸不平,形成草丘和陷坑相间排列,坑内停水时间长,温度低,土壤保持很高温度,半分解的腐殖质多,形成泥炭层,显酸性(pH5-5.5),含水率27-37%。

高寒(山)沼泽土。分布在沿河沟集水地、平地低洼地、湖泊的边缘,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显酸性(pH5-5.5),半分解的腐殖质含量很多,含水率42-45%。

高寒(山)灌丛草甸土。分布在海拔 4000-4600m(低的下延至 3800m)的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降水时间较长的半阳坡、阳坡的下半部,以及水分条件较好的沿河滩地、心滩地、山麓等即色拉沟下游,色曲河中游,翁柯河中游和泥曲河的康勒、 克果等地。

高山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属轻、中壤土,砾石含量高,厚 30-65cm,含水率 18-30%,肥力中等,腐殖质含量高,微酸性(pH5.6-6.6),有效养分不高,生草土层发育,冻融性差,水分涵养和调节能力差,常引起草地植物生理性干旱。

5)水文水系

色达县属长江水系,其二级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在县境内均有分布,全县地表径流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49.36 亿 m3,5月份径流量逐渐增加,7月份进入汛期, 8、9 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径流量大减,汛期结束进入枯水期。

县内有四大河流,河谷宽浅,多支汊和心滩。达曲、泥曲系雅砻江上游二级支流;色曲、杜曲系大渡河水系。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源头在桑次贡玛等地,流长230千米;达曲流经县西南部,流长90千米;色曲源于县内拖汝沟等三源,由北向南在歌乐沱注入杜曲,流长144千米;杜柯河从县内东北部流过,流长81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9.3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48万千瓦。

(6)植被状况

色达县境内森林主要分布在4000m以下水热丰富的地区,建群种是云杉、冷杉。以3200m为基带,山体的阴坡,3200-3500m分布着亚高山针叶林,优势种是稀疏分布的方香柏,期间有落叶松、柏木、桦木、红杉;在3500-4000m范围内,分布着以云杉、冷杉为主的高山针叶林;4000m以下的阴坡,是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即高山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 3500m以下山脚和河流阶地上,零星地被开垦成农耕地。草场主要分布在3200-4000m森林的空缺地带以及阳坡和半阳坡是亚高山草甸和稀疏草甸分布区,上与高寒草甸相接,下接农耕地。优势植物有四川蒿草、凤毛菊、杂草类等;3800-4600m的阴坡,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其中4000-4600m地段,分布着高寒草甸,在水丰富的低洼地区,交错分布着高寒沼泽草地和草丘沼泽草地;4600m以上,分布着以苔藓、雪莲花等稀疏垫状的流石滩植被。

2、社会经济现状

色达县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辖区面积9338.98平方公里。色达县辖5镇11乡,4个社区,129个行政村。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6.42万人,其中:藏族56181人,占总人口的87.51%,其中有汉、回、羌、彝、满、苗等民族。年底各类牲畜存栏*(头、只、匹)。202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万元,人均GDP25683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重点保护价值区域

色达县地处长江上游的川西北高寒生态脆弱区,属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里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森林、草地和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等重要生态功能。

根据国土资源一张图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数据,县内湿地总面积为32079.38公顷。其中灌丛沼泽湿地面积60.86公顷,沼泽草地23394.08公顷,内*滩涂1192.98公顷,沼泽地7431.46公顷。湿地主要集中在泥朵镇和大章乡辖区内的四川泥拉坝湿地保护区范围内。四川色达泥拉坝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典型的高原内*湿地之一,毗邻四川长沙贡玛国际重要湿地,共同成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了高原山区冰雪融水与地表径流,既能为长江流域的大渡河和雅砻江流域的中下游发挥水源补给和生态蓄水的水文生态功能,也能控制地表侵蚀,从而平衡下游水量,调蓄洪水的功能。泥拉坝湿地还支持着许多青藏高原特有种及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重要繁殖地,对维护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安全、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生物多样性具有国际重要意义。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四川色达泥拉坝湿地被新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二)自然保护地现状

色达县共有6个自然保护地。按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自然保护区4个、湿地公园1个、森林公园1个;按保护级别划分,省级2个、市州级1个、县级3个。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现状统计表

名称

级别

类型

设立年度

面积(hm2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市州级

自然保护区

2002

276.86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县级

自然保护区

2000

60906.03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县级

自然保护区

2000

41693.07

卡娘自然保护区

县级

自然保护区

2002

7725.31

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省级

湿地公园

2016

2156.47

(略) 翁达森林公园

省级

森林公园

2019

3197.08

色达县县域范围内自然保护面积(含交叉重叠)共*.82公顷。其中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和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存在重叠区域,重叠面积137.17公顷。色达县县域范围内自然保护面积*.65公顷,占色达县*域国土面积9338.98平方公里的12.40%。

1、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略) 州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100°14"17.867"~100°29"32.612"、北纬32°7"57.561"~32°22"43.273"之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86公顷,其中核心区127.55公顷、缓冲区99.79公顷、实验区49.52公顷。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由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甘府函〔2002〕51号”批准建立。2012年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甘府函〔2012〕230号”批复了对色达县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调整。保护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州色达县色曲河,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水生动物大鲵、水獭、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及经济鱼类齐口裂腹鱼、大渡裸裂尻鱼、麻柯河高原鳅、黄石爬鮡等。

2、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99°21"11.28"~100°2"56.957"、北纬32°33"50.422"~32°59"52.485"之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0906.03公顷,未进行功能区划。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由原色达县林业局申请设立,色达县人民政府以色府函〔2000〕29号批准建立。由于受资金和机构影响,目前保护区未进行任何本底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保护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高寒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保护区属高原沼泽湿地,在中国湿地分区中属青藏地区湿地,其湿地类型为天然湿地系统中内*湿地类草本泥炭沼泽型。有湿地分布点2处,湿地集中分布面积为1925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8%。保护区高等植物共56科259种;动物共38种,其中兽类18种,鸟类17种,两栖类2种,鱼类1种。

3、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100°20"49.24"~100°39"55.979"、北纬32°23"6.989"~32°34"57.174"之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1693.07公顷,未进行功能区划。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由原色达县林业局申请设立,由色达县人民政府以《色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年龙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项目的批复》(色府复〔2000〕28号)批准建立,由于受资金和机构影响,目前保护区未进行任何本底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保护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唇鹿、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大渡河上游流域的森林生态系统。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据《 (略) 甘孜州色达县年龙自然保护区动植物保护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保护区内共野生动物126种,其中兽类35种,隶属5目13科;鸟类82种,隶属11目27科;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雪豹、白唇鹿、林麝、马麝、黑颈鹤、胡兀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3种:黑熊、棕熊、石貂、水獭、猞猁、水鹿、白臀鹿、狍、鬓羚、斑羚、岩羊、黑鸢、雀鹰、大鵟、普通鵟、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脚隼、血雉、蓝马鸡、长尾林鸮、纵纹腹小鸮。

4、卡娘自然保护区

卡娘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和色达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18"54.723"~101°4"23.342"、北纬31°11"41.868"~31°51"14.498"之间。卡娘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3公顷,其中炉霍县*.42公顷、色达县7725.31公顷。自然保护区未进行功能区划。

卡娘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炉府函〔2002〕8号文)。

卡娘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唇鹿、林麝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

卡娘自然保护区在森林资源、雪豹、白唇鹿、林麝、马麝等珍稀野生动物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5、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自然公园, (略) 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16"57.87"~100°26"9.201"、北纬32°5"58.202"~32°17"52.238"之间。湿地自然公园总面积为2156.47公顷。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公园由色达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申报,经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局呈报,20 (略) 林业厅以《 (略) 林业定关于 (略) 级湿地公园的批复》(川林护函〔2016〕1009号)文件同意批准成立。2016年期间,色达县人民政 (略) 林 (略) 编制完成了《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6)》,并经色达县人民政府以(色俯发〔2016〕62号)文批准同意。自然公园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自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自然公园在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公园内有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川西北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河流湿地景观,湿地动物景观和地貌景观较为丰富。

6、 (略) 翁达森林公园

(略) 翁达森林公园, (略) 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37"36.829"~100°41"2.2"、北纬31°48"59.483"~31°53"50.966"之间。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197.08公顷。

2019年12月, (略) 人民政府经文件《关于同 (略) 宣汉白马山等4处森林公园的批复》(川府函[2019]279号)同 (略) 翁达森林公园,批准面积为3134.0公顷。该森林公园总规(2022—2031年),于2022年11月2 (略) 林业和草原局审批以“川林护函〔2022〕1150号”文件同意。森林公园由甘孜州翁达经营林场 (略) 翁达森林公园管理局管理,其中机构编制2人,有52人参与保护。

(略) 翁达森林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森林生态系统。

(略) 翁达森林公园在高原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森林公园地处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山的南麓,大渡河上游。森林公园山体下部属于高山峡谷地貌,上部属于山原地貌,且海拔相对高差大,因此森林公园内的植被随地势增高和受立体气候的制约而垂直分布。从垂直分布来看,森林公园地处高山峡谷区与山原区交错区,植被以冷杉、云杉、密枝圆柏等针叶林带为主体。森林公园有维管植物84科927种,有野生动物共计21种。

(三)整合优化工作开展情况

自2020年启动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工作以来,色达县高度重视,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 (略) 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本次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由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部署,色达县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2020年3月31日,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组织,县林草局牵头,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召开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专题会,部署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4月3日起,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全部自然保护地开展了问题会诊及调查研究,从范围边界、功能分区、保护管理现状、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入手,系统调查保护地基本情况、地情林情民情,认真梳理各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理清县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2020年4月8日,整合优化预案初步形成,省监测中心召开第二次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专题会;2020年4月9日,县林草局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全县自然保护地优化整改相关情况。经县委、县政府审议,并同意该方案报送州级主管部门汇总。2023年3月20日,按照《 (略) 林业和草原局? (略) 自然资源厅? (略) 生态环境厅关于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函》(川林护函〔2023〕228号)和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甘孜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甘孜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函》(甘林草函〔2023〕72号)规定,根据州政府办文通知WB-2023-172号要求,色达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由县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协同,按照自然资源函〔2020〕71号、自然资办发〔2020〕42号、办函保字〔2022〕99号等整合优化规则、以及国家专班审查通过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成果数据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编制大纲》要求,及时编制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2023年3月20日,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完成编制工作,并经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对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开展了联合审查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查。2023年3月21日,色达县人民政府向州林业和草原局及时报送《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色府函〔2023〕23号),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有序推进中。

二、自然保护地存在主要问题和冲突现状(一)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

全县6个自然保护地,有2个自然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情况的。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和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存在重叠区域,重叠面积137.17公顷,重叠区域主要为水域。

造成自然保护地重叠问题主要是因为原多部门交叉管理,缺乏协调机制造成,原保护地相关部门之间存在资源管理分割,不同类型保护地依据部门所管理的资源对象自下而上各自批准设立。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由水利局申请设立,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由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申请设立。加之管理档案不完善,上级部门对保护地的批建并无协调,造成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

(二)现有自然保护地内冲突概况

1、色达县自然保护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色达县2个自然保护区均未进行功能区划

受历史管理问题和资金不足影响,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从批准设立至今均未曾对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且未对本底动植物等资源开展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对于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无科学数据。

(2)自然保护存在一定城镇村庄建设和人口遗留问题

色达县区域内自然保护地涉及城镇及村庄建设面积为101.67公顷,涉及人口近5000人。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设立时边界设置粗放不合理,将很多不具备湿地保护价值的地块纳入,这些地块中分布多个牧场,涉及人口500多人。

(3)自然保护地设立时区划范围与设立批复文件不符

卡娘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炉府函〔2002〕8号文),在设立批复中明确了自然保护区范围为炉霍县的8个乡。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误将色达县霍西乡拉当村地块区划入卡娘自然保护区。

(4)湿地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重叠问题

色达县存在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和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存在137.17公顷的重叠区域。

2、色达县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现状

(1)?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交叉重叠,重叠面积137.17公顷。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0.04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0.06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涉及人口1123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涉及非油气探矿权31.48公顷。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经稻城至得荣(理塘北)省级公路(川交发[2019]35号),面积5.99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9项(色曲河珍稀鱼类州级自然保护区内涉及环保反馈整改问题砂场6项、商混3项),已全面完成整改。

其他情况:无。

(2)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内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13.43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29.5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涉及人口3202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县翁达水利工程,面积26.97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涉及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有2项( (略) 色达县泥朵西金多金属矿预查”探矿权、泥拉坝自然保护区内违规修建泥朵镇东然村通村公路)、涉及 (略) 生态环保厅遥感监测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点位65处。其中工矿用地4处,原住农牧养殖场61处。涉及的环保反馈意见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其他情况:无。

(3)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内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12.49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6.52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涉及人口2047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人工商品林3.41公顷。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经稻城至得荣(理塘北)省级公路(川交发[2019]35号),面积855.42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涉及 (略) 生态环保厅遥感监测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点位1处,属工矿用地。2019年所涉及的环保问题已整改完成。

其他情况:无。

(4)卡娘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内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城镇建成区。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0.23公顷。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该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不涉及相冲突的项目设施。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不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其他情况:该自然保护区是由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炉府函〔2002〕8号文),在设立批复中明确了自然保护区范围为炉霍县的8个乡。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误将色达县霍西乡拉当村地块区划入卡娘自然保护区。

(5)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交叉重叠: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与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重叠面积137.17公顷。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34.05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4.58公顷,该自然保护地涉及人口1202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涉及非油气探矿权482.09公顷。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经稻城至得荣(理塘北)省级公路(川交发[2019]35号)和光伏发电项目,面积32.89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不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其他情况:无。

(6) (略) 翁达森林公园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不涉及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城镇建成区。

村庄和人口: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村庄占地和居住人口。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人工商品林48.1公顷。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该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不涉及相冲突的项目设施。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不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其他情况:无。

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一)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结果分析

通过整合优化后,色达县自然保护地共4个,分别是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 (略) 级自然保护区、 (略) 级森林公园和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保护级别均为地方级;按保护类型划分,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全县自然保护地面积*.12公顷,占色达县*域国土面积的11.49%。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统计表

自然保护地名称

类型

级别

功能分区

面积(hm2

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

60443.09

核心保护区

19643.57

一般控制区

40799.52

(略) 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

41544.64

核心保护区

11345.8

一般控制区

30198.84

(略) 级森林公园

森林自然公园

地方级

一般控制区

3117.04

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湿地自然公园

地方级

一般控制区

2238.35

(二)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1、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整体归并入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整合后不再保留自然保护区身份。

(2)范围优化: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276.86公顷(包括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重叠的137.17公顷)均在湿地公园范围内予以保留。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在归并入后,全部调整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原来无管理机构,整合后自然保护区不再保留,无需再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2、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保留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后为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

(2)范围优化:调出类型为村庄调出119.10公顷;调出类型为其他调出9566.25公顷,主要原因是在自然保护区设立时边界设置粗放不合理,将很多不具备湿地保护价值的地块纳入,这些地块中分布多个牧场,涉及100多户、人口500多人,色林草[2020]245号文申请优化范围;将自然保护区外具有湿地保护价值且不涉及矛盾纠纷的区域调入自然保护区,调入面积9384.27。整合后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0558.05公顷。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原自然保护区未进行功能区划,整合优化对自然保护进行了功能区划。核心保护区19643.57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32.44%;一般控制区40914.48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67.56%。

(4)管理机构队*:自然保护区原来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整合优化后,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建议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3、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保留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整合后 (略) 级自然保护区。

(2)范围优化:以人工商品林调出3.41公顷;以村庄调出70.32公顷;以其他调出21.29公顷,主要原因是根据地形地势修正自然保护地边界。整合 (略) 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1549.12公顷。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原自然保护区未进行功能区划,整合优化对自然保护进行了功能区划。核心保护区11345.8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27.31%;一般控制区30203.32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72.69%。

(4)管理机构队*:自然保护区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整合优化后, (略) 级自然保护区建议设立年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4、卡娘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修正卡娘自然保护界线,只保留卡娘自然保护区位于炉霍县部分,整合后 (略) 级自然保护区。

(2)范围优化:卡娘自然保护区是由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此次整合优化调出边界错划入的色达县区域7725.31公顷。整合优化后,色达县不再保留卡娘自然保护区。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卡娘自然保护区色达县无分布,无需进行功能分区调整。

(4)管理机构队*:卡娘自然保护区在色达县无需设立管理机构。

5、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1)空间整合: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一起进行整合为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2)范围优化:由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归并入139.69公顷(不含重叠区域);以项目设施(光伏发电项目)调出57.81公顷。整合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面积2238.35公顷。

(3)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调整:整合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范围内均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湿地公园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整合优化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建议设立湿地公园管理机构。

6、 (略) 翁达森林公园

(1)空间整合: (略) 翁达森林公园,整 (略) (略) 级森林公园。

(2)范围优化:以人工商品林调出47.39公顷;以其他调出32.64公顷,主要原因是根据地形地势修正自然保护地边界。 (略) (略) 级森林公园面积3117.04公顷。

(3)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调整:整合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范围内均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森林公园由甘孜州翁达经营林场 (略) 翁达森林公园管理局管理,机构编制2人。整合优化后,建 (略) 翁达森林公园管理局,并适当增加编制人员。

四、影响和效益评价(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优化了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将不具备湿地保护价值且人为活动频繁的牧场调出,同时将自然保护区外具有湿地保护价值且不涉及矛盾纠纷的区域纳入保护地管理,对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泥拉坝湿地维护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整合优化工作,将原保护地存在的重叠交叉、多部门管理、划定不科学的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对涉及到村庄等人口密集区的保护地区域进行调出,解决了大部分原保护地内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了社区居民的矛盾问题,可以更好地协调保护管理与民生发展的矛盾冲突。在缓解了保护地管理的压力的同时,促进了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更加有效和科学的管理。

本次整合优化工作,对于原有权属争议的区域进行整合优化,也解决了社区民居的利益冲突,有效化解了民族矛盾,促进藏区的稳定。

)评估实施效果、稳定风险

色达县地处长江上游的川西北高寒生态脆弱区,属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里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森林、草地和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等重要生态功能。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压力巨大,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维护促进藏区的稳定。

本次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调出的区域主要是以村镇、居民聚居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护价值和景观价值不高,调出部分对色达县生态环境保护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在协调了保护管理与民生发展的矛盾冲突后,可以对自然保护地更加有效和科学的管理。

五、相关意见和承诺(一)明确处置意见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中拟调出的地块主要涉及村庄、人工商品林、项目设施和其他。其他调出的地块包括自然保护地设立时边界设置粗放或边界区划错误、根据地形地势修正自然保护地边界。项目设施涉及在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公园内的光伏发电项目。调出的地块符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规则,确认调出。

(二)明确承诺

本次整合优化调整的地块不涉及已 (略) 级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小水电清理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以及长江、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发现的问题。不存在以调代改的情况。

附图:

1、色达县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2、色达县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3、色达县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4、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5、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6、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7、卡娘自然保护区(色达县部分)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8、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9、 (略) 翁达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附表:

1、色达县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名单

2、色达县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名单


一、?概况

根据《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分区优化调整前期有关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0〕71 号)和《 (略) 林业和草原局 关于编制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的通知》(川林自函〔2020〕193 号)等文件精神,为着力解决色达县自然保护地存在规划不合理、范围和区划不科学、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确保全县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的保护,进一步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线,结合实际,特编制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

(一)自然生态现状及保护价值

1、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色达县行政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地区、巴颜喀拉山脉东南分支牟尼芒起山东北侧。县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38′~33°20′,东经98°48′~101°00′。 (略)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南部和西部分别与本州甘孜、炉霍县相连, (略)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班玛两县。县域幅员面积9338.9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色柯镇,北纬32°16′,东经100°19′,海拔3893.9米,距州府驻地康定444千米,距省府成都635千米。

2)地形地貌

色达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属川西地槽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全县辖区面积9338.98方千米,平均海拔4127米。全县大部为典型的丘状高原,县内珠日山高4961米。海拔3500米以下的色尔坝区,河流深切,流水浸蚀严重,为高原山原地貌,山陡地薄,耕地零碎,含水保肥力差。海拔4000米以上为典型的丘原,相对高差500—1000米,分水岭也有平坝保存;4000—4600米属高山区,高寒沼泽土、高寒草丘沼泽草甸发育。4600米至雪线以下为高山寒漠土。高寒草丘沼泽草甸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土壤厚度一般在30—70厘米,棕褐或黑褐色,土壤中含砾石量很高。

3)气候特点

色达气候属大*季风高原型,因受地形地势制约,气候垂直变化大。分四个气候带:高山草甸寒带、亚高山草甸寒带、森林草甸寒温带、山原凉温带。均受西风南支气流、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三大气团影响。长冬无夏,四季不明,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温-0.1℃,一月均温-11.3℃, 七月均温9.8℃,四季均可出现霜、雪。年均降水量646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值总数2451小时。年蒸发量1266.4毫米,为降水量的两倍。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霜冻、低温、寒潮和冰雹、洪涝等灾害,对牧草、农作物、人畜安全有一定影响。

4)土壤类型及分布

色达县境内土壤主要受成土条件、气候、生物的影响,同时人为因素起一定的制约作用。根据全国、 (略) 土壤分类原则,将全县土壤划分为六类。

森林草甸土。分布在年龙、霍西、塔子—然充寺一线以东南的高山森林地带,土壤较疏松,肥沃,湿度高,含水率 30-38%,微酸—微碱性(pH6.6-7.5) 。

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 3200-4000m 的亚高山地带,土壤肥力中等,含水率 25-32%, 微酸性(pH5.6-6.8),层厚 30-60cm,砾石含量多,粗骨性强。

高寒(山)半沼泽草甸土。分布在大章、色柯、塔子、 泥朵乡域等河谷平地沟沿、 山前缓坡等排水不良的地段。地表凹凸不平,形成草丘和陷坑相间排列,坑内停水时间长,温度低,土壤保持很高温度,半分解的腐殖质多,形成泥炭层,显酸性(pH5-5.5),含水率27-37%。

高寒(山)沼泽土。分布在沿河沟集水地、平地低洼地、湖泊的边缘,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显酸性(pH5-5.5),半分解的腐殖质含量很多,含水率42-45%。

高寒(山)灌丛草甸土。分布在海拔 4000-4600m(低的下延至 3800m)的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降水时间较长的半阳坡、阳坡的下半部,以及水分条件较好的沿河滩地、心滩地、山麓等即色拉沟下游,色曲河中游,翁柯河中游和泥曲河的康勒、 克果等地。

高山草甸土。这类土壤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属轻、中壤土,砾石含量高,厚 30-65cm,含水率 18-30%,肥力中等,腐殖质含量高,微酸性(pH5.6-6.6),有效养分不高,生草土层发育,冻融性差,水分涵养和调节能力差,常引起草地植物生理性干旱。

5)水文水系

色达县属长江水系,其二级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在县境内均有分布,全县地表径流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49.36 亿 m3,5月份径流量逐渐增加,7月份进入汛期, 8、9 月份为高峰期,10月份径流量大减,汛期结束进入枯水期。

县内有四大河流,河谷宽浅,多支汊和心滩。达曲、泥曲系雅砻江上游二级支流;色曲、杜曲系大渡河水系。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源头在桑次贡玛等地,流长230千米;达曲流经县西南部,流长90千米;色曲源于县内拖汝沟等三源,由北向南在歌乐沱注入杜曲,流长144千米;杜柯河从县内东北部流过,流长81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9.3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3.48万千瓦。

(6)植被状况

色达县境内森林主要分布在4000m以下水热丰富的地区,建群种是云杉、冷杉。以3200m为基带,山体的阴坡,3200-3500m分布着亚高山针叶林,优势种是稀疏分布的方香柏,期间有落叶松、柏木、桦木、红杉;在3500-4000m范围内,分布着以云杉、冷杉为主的高山针叶林;4000m以下的阴坡,是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即高山针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 3500m以下山脚和河流阶地上,零星地被开垦成农耕地。草场主要分布在3200-4000m森林的空缺地带以及阳坡和半阳坡是亚高山草甸和稀疏草甸分布区,上与高寒草甸相接,下接农耕地。优势植物有四川蒿草、凤毛菊、杂草类等;3800-4600m的阴坡,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其中4000-4600m地段,分布着高寒草甸,在水丰富的低洼地区,交错分布着高寒沼泽草地和草丘沼泽草地;4600m以上,分布着以苔藓、雪莲花等稀疏垫状的流石滩植被。

2、社会经济现状

色达县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全县辖区面积9338.98平方公里。色达县辖5镇11乡,4个社区,129个行政村。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6.42万人,其中:藏族56181人,占总人口的87.51%,其中有汉、回、羌、彝、满、苗等民族。年底各类牲畜存栏*(头、只、匹)。202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万元,人均GDP25683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重点保护价值区域

色达县地处长江上游的川西北高寒生态脆弱区,属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里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森林、草地和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等重要生态功能。

根据国土资源一张图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数据,县内湿地总面积为32079.38公顷。其中灌丛沼泽湿地面积60.86公顷,沼泽草地23394.08公顷,内*滩涂1192.98公顷,沼泽地7431.46公顷。湿地主要集中在泥朵镇和大章乡辖区内的四川泥拉坝湿地保护区范围内。四川色达泥拉坝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典型的高原内*湿地之一,毗邻四川长沙贡玛国际重要湿地,共同成为“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了高原山区冰雪融水与地表径流,既能为长江流域的大渡河和雅砻江流域的中下游发挥水源补给和生态蓄水的水文生态功能,也能控制地表侵蚀,从而平衡下游水量,调蓄洪水的功能。泥拉坝湿地还支持着许多青藏高原特有种及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重要繁殖地,对维护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安全、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生物多样性具有国际重要意义。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四川色达泥拉坝湿地被新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二)自然保护地现状

色达县共有6个自然保护地。按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自然保护区4个、湿地公园1个、森林公园1个;按保护级别划分,省级2个、市州级1个、县级3个。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现状统计表

名称

级别

类型

设立年度

面积(hm2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市州级

自然保护区

2002

276.86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县级

自然保护区

2000

60906.03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县级

自然保护区

2000

41693.07

卡娘自然保护区

县级

自然保护区

2002

7725.31

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省级

湿地公园

2016

2156.47

(略) 翁达森林公园

省级

森林公园

2019

3197.08

色达县县域范围内自然保护面积(含交叉重叠)共*.82公顷。其中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和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存在重叠区域,重叠面积137.17公顷。色达县县域范围内自然保护面积*.65公顷,占色达县*域国土面积9338.98平方公里的12.40%。

1、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略) 州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100°14"17.867"~100°29"32.612"、北纬32°7"57.561"~32°22"43.273"之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76.86公顷,其中核心区127.55公顷、缓冲区99.79公顷、实验区49.52公顷。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由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甘府函〔2002〕51号”批准建立。2012年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甘府函〔2012〕230号”批复了对色达县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调整。保护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州色达县色曲河,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水生动物大鲵、水獭、重口裂腹鱼、青石爬鮡,及经济鱼类齐口裂腹鱼、大渡裸裂尻鱼、麻柯河高原鳅、黄石爬鮡等。

2、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99°21"11.28"~100°2"56.957"、北纬32°33"50.422"~32°59"52.485"之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0906.03公顷,未进行功能区划。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由原色达县林业局申请设立,色达县人民政府以色府函〔2000〕29号批准建立。由于受资金和机构影响,目前保护区未进行任何本底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保护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高寒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

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保护区属高原沼泽湿地,在中国湿地分区中属青藏地区湿地,其湿地类型为天然湿地系统中内*湿地类草本泥炭沼泽型。有湿地分布点2处,湿地集中分布面积为1925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9.8%。保护区高等植物共56科259种;动物共38种,其中兽类18种,鸟类17种,两栖类2种,鱼类1种。

3、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100°20"49.24"~100°39"55.979"、北纬32°23"6.989"~32°34"57.174"之间。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41693.07公顷,未进行功能区划。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由原色达县林业局申请设立,由色达县人民政府以《色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年龙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项目的批复》(色府复〔2000〕28号)批准建立,由于受资金和机构影响,目前保护区未进行任何本底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保护区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唇鹿、雪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大渡河上游流域的森林生态系统。

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据《 (略) 甘孜州色达县年龙自然保护区动植物保护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保护区内共野生动物126种,其中兽类35种,隶属5目13科;鸟类82种,隶属11目27科;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雪豹、白唇鹿、林麝、马麝、黑颈鹤、胡兀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3种:黑熊、棕熊、石貂、水獭、猞猁、水鹿、白臀鹿、狍、鬓羚、斑羚、岩羊、黑鸢、雀鹰、大鵟、普通鵟、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脚隼、血雉、蓝马鸡、长尾林鸮、纵纹腹小鸮。

4、卡娘自然保护区

卡娘自然保护区,级别为县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和色达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18"54.723"~101°4"23.342"、北纬31°11"41.868"~31°51"14.498"之间。卡娘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3公顷,其中炉霍县*.42公顷、色达县7725.31公顷。自然保护区未进行功能区划。

卡娘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炉府函〔2002〕8号文)。

卡娘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白唇鹿、林麝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

卡娘自然保护区在森林资源、雪豹、白唇鹿、林麝、马麝等珍稀野生动物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5、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自然公园, (略) 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16"57.87"~100°26"9.201"、北纬32°5"58.202"~32°17"52.238"之间。湿地自然公园总面积为2156.47公顷。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公园由色达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申报,经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局呈报,20 (略) 林业厅以《 (略) 林业定关于 (略) 级湿地公园的批复》(川林护函〔2016〕1009号)文件同意批准成立。2016年期间,色达县人民政 (略) 林 (略) 编制完成了《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6)》,并经色达县人民政府以(色俯发〔2016〕62号)文批准同意。自然公园未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自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

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自然公园在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公园内有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是川西北高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河流湿地景观,湿地动物景观和地貌景观较为丰富。

6、 (略) 翁达森林公园

(略) 翁达森林公园, (略) 级, (略) 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0°37"36.829"~100°41"2.2"、北纬31°48"59.483"~31°53"50.966"之间。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197.08公顷。

2019年12月, (略) 人民政府经文件《关于同 (略) 宣汉白马山等4处森林公园的批复》(川府函[2019]279号)同 (略) 翁达森林公园,批准面积为3134.0公顷。该森林公园总规(2022—2031年),于2022年11月2 (略) 林业和草原局审批以“川林护函〔2022〕1150号”文件同意。森林公园由甘孜州翁达经营林场 (略) 翁达森林公园管理局管理,其中机构编制2人,有52人参与保护。

(略) 翁达森林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森林生态系统。

(略) 翁达森林公园在高原森林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森林公园地处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巴颜喀拉山的南麓,大渡河上游。森林公园山体下部属于高山峡谷地貌,上部属于山原地貌,且海拔相对高差大,因此森林公园内的植被随地势增高和受立体气候的制约而垂直分布。从垂直分布来看,森林公园地处高山峡谷区与山原区交错区,植被以冷杉、云杉、密枝圆柏等针叶林带为主体。森林公园有维管植物84科927种,有野生动物共计21种。

(三)整合优化工作开展情况

自2020年启动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工作以来,色达县高度重视,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 (略) 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本次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议方案由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部署,色达县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2020年3月31日,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组织,县林草局牵头,县发改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召开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专题会,部署各项工作任务;2020年4月3日起,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全部自然保护地开展了问题会诊及调查研究,从范围边界、功能分区、保护管理现状、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入手,系统调查保护地基本情况、地情林情民情,认真梳理各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理清县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2020年4月8日,整合优化预案初步形成,省监测中心召开第二次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专题会;2020年4月9日,县林草局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全县自然保护地优化整改相关情况。经县委、县政府审议,并同意该方案报送州级主管部门汇总。2023年3月20日,按照《 (略) 林业和草原局? (略) 自然资源厅? (略) 生态环境厅关于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函》(川林护函〔2023〕228号)和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甘孜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甘孜州生态环境局关于报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的函》(甘林草函〔2023〕72号)规定,根据州政府办文通知WB-2023-172号要求,色达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由县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协同,按照自然资源函〔2020〕71号、自然资办发〔2020〕42号、办函保字〔2022〕99号等整合优化规则、以及国家专班审查通过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成果数据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编制大纲》要求,及时编制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2023年3月20日,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完成编制工作,并经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对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开展了联合审查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查。2023年3月21日,色达县人民政府向州林业和草原局及时报送《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色府函〔2023〕23号),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有序推进中。

二、自然保护地存在主要问题和冲突现状(一)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

全县6个自然保护地,有2个自然保护地存在交叉重叠情况的。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和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存在重叠区域,重叠面积137.17公顷,重叠区域主要为水域。

造成自然保护地重叠问题主要是因为原多部门交叉管理,缺乏协调机制造成,原保护地相关部门之间存在资源管理分割,不同类型保护地依据部门所管理的资源对象自下而上各自批准设立。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由水利局申请设立,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由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申请设立。加之管理档案不完善,上级部门对保护地的批建并无协调,造成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

(二)现有自然保护地内冲突概况

1、色达县自然保护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色达县2个自然保护区均未进行功能区划

受历史管理问题和资金不足影响,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从批准设立至今均未曾对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且未对本底动植物等资源开展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对于动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无科学数据。

(2)自然保护存在一定城镇村庄建设和人口遗留问题

色达县区域内自然保护地涉及城镇及村庄建设面积为101.67公顷,涉及人口近5000人。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设立时边界设置粗放不合理,将很多不具备湿地保护价值的地块纳入,这些地块中分布多个牧场,涉及人口500多人。

(3)自然保护地设立时区划范围与设立批复文件不符

卡娘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炉府函〔2002〕8号文),在设立批复中明确了自然保护区范围为炉霍县的8个乡。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误将色达县霍西乡拉当村地块区划入卡娘自然保护区。

(4)湿地公园与自然保护区重叠问题

色达县存在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情况,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和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存在137.17公顷的重叠区域。

2、色达县自然保护地矛盾冲突现状

(1)?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交叉重叠,重叠面积137.17公顷。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0.04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0.06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涉及人口1123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涉及非油气探矿权31.48公顷。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经稻城至得荣(理塘北)省级公路(川交发[2019]35号),面积5.99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9项(色曲河珍稀鱼类州级自然保护区内涉及环保反馈整改问题砂场6项、商混3项),已全面完成整改。

其他情况:无。

(2)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内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13.43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29.5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涉及人口3202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区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县翁达水利工程,面积26.97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涉及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有2项( (略) 色达县泥朵西金多金属矿预查”探矿权、泥拉坝自然保护区内违规修建泥朵镇东然村通村公路)、涉及 (略) 生态环保厅遥感监测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点位65处。其中工矿用地4处,原住农牧养殖场61处。涉及的环保反馈意见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其他情况:无。

(3)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内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12.49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6.52公顷,自然保护区内涉及人口2047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人工商品林3.41公顷。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经稻城至得荣(理塘北)省级公路(川交发[2019]35号),面积855.42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涉及 (略) 生态环保厅遥感监测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点位1处,属工矿用地。2019年所涉及的环保问题已整改完成。

其他情况:无。

(4)卡娘自然保护区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内不存在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城镇建成区。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0.23公顷。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该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不涉及相冲突的项目设施。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不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其他情况:该自然保护区是由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炉府函〔2002〕8号文),在设立批复中明确了自然保护区范围为炉霍县的8个乡。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误将色达县霍西乡拉当村地块区划入卡娘自然保护区。

(5)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交叉重叠: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与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重叠面积137.17公顷。

城镇建成区:涉及城镇建成区面积34.05公顷。

村庄和人口:村庄面积4.58公顷,该自然保护地涉及人口1202人。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人工商品林。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涉及非油气探矿权482.09公顷。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涉及色达经稻城至得荣(理塘北)省级公路(川交发[2019]35号)和光伏发电项目,面积32.89公顷。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不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其他情况:无。

(6) (略) 翁达森林公园

交叉重叠:该自然保护地不涉及交叉重叠情况。

城镇建成区: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城镇建成区。

村庄和人口: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村庄占地和居住人口。

永久基本农田:该自然保护地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人工商品林:该自然保护地内人工商品林48.1公顷。

矿业权:该自然保护地内无矿业权。

开发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开发区。

工业园区:该自然保护地内无工业园区。

项目设施:该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不涉及相冲突的项目设施。

违法违规情况:该自然保护地不 (略) 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其他情况:无。

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一)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结果分析

通过整合优化后,色达县自然保护地共4个,分别是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 (略) 级自然保护区、 (略) 级森林公园和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保护级别均为地方级;按保护类型划分,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全县自然保护地面积*.12公顷,占色达县*域国土面积的11.49%。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统计表

自然保护地名称

类型

级别

功能分区

面积(hm2

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

60443.09

核心保护区

19643.57

一般控制区

40799.52

(略) 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

41544.64

核心保护区

11345.8

一般控制区

30198.84

(略) 级森林公园

森林自然公园

地方级

一般控制区

3117.04

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湿地自然公园

地方级

一般控制区

2238.35

(二)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

1、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整体归并入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整合后不再保留自然保护区身份。

(2)范围优化: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276.86公顷(包括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重叠的137.17公顷)均在湿地公园范围内予以保留。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在归并入后,全部调整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原来无管理机构,整合后自然保护区不再保留,无需再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2、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保留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后为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

(2)范围优化:调出类型为村庄调出119.10公顷;调出类型为其他调出9566.25公顷,主要原因是在自然保护区设立时边界设置粗放不合理,将很多不具备湿地保护价值的地块纳入,这些地块中分布多个牧场,涉及100多户、人口500多人,色林草[2020]245号文申请优化范围;将自然保护区外具有湿地保护价值且不涉及矛盾纠纷的区域调入自然保护区,调入面积9384.27。整合后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面积60558.05公顷。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原自然保护区未进行功能区划,整合优化对自然保护进行了功能区划。核心保护区19643.57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32.44%;一般控制区40914.48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67.56%。

(4)管理机构队*:自然保护区原来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整合优化后,四川 (略) 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建议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3、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保留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整合后 (略) 级自然保护区。

(2)范围优化:以人工商品林调出3.41公顷;以村庄调出70.32公顷;以其他调出21.29公顷,主要原因是根据地形地势修正自然保护地边界。整合 (略) 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1549.12公顷。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原自然保护区未进行功能区划,整合优化对自然保护进行了功能区划。核心保护区11345.8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27.31%;一般控制区30203.32公顷,占自然保护区的72.69%。

(4)管理机构队*:自然保护区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整合优化后, (略) 级自然保护区建议设立年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4、卡娘自然保护区

(1)空间整合:修正卡娘自然保护界线,只保留卡娘自然保护区位于炉霍县部分,整合后 (略) 级自然保护区。

(2)范围优化:卡娘自然保护区是由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县级自然保护区,此次整合优化调出边界错划入的色达县区域7725.31公顷。整合优化后,色达县不再保留卡娘自然保护区。

(3)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卡娘自然保护区色达县无分布,无需进行功能分区调整。

(4)管理机构队*:卡娘自然保护区在色达县无需设立管理机构。

5、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1)空间整合: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一起进行整合为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

(2)范围优化:由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归并入139.69公顷(不含重叠区域);以项目设施(光伏发电项目)调出57.81公顷。整合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面积2238.35公顷。

(3)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调整:整合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范围内均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湿地公园存在无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目前由色达县林草局下设机构色达县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代为管理。整合优化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建议设立湿地公园管理机构。

6、 (略) 翁达森林公园

(1)空间整合: (略) 翁达森林公园,整 (略) (略) 级森林公园。

(2)范围优化:以人工商品林调出47.39公顷;以其他调出32.64公顷,主要原因是根据地形地势修正自然保护地边界。 (略) (略) 级森林公园面积3117.04公顷。

(3)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调整:整合后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范围内均为一般控制区。

(4)管理机构队*:森林公园由甘孜州翁达经营林场 (略) 翁达森林公园管理局管理,机构编制2人。整合优化后,建 (略) 翁达森林公园管理局,并适当增加编制人员。

四、影响和效益评价(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优化了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将不具备湿地保护价值且人为活动频繁的牧场调出,同时将自然保护区外具有湿地保护价值且不涉及矛盾纠纷的区域纳入保护地管理,对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泥拉坝湿地维护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整合优化工作,将原保护地存在的重叠交叉、多部门管理、划定不科学的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对涉及到村庄等人口密集区的保护地区域进行调出,解决了大部分原保护地内居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了社区居民的矛盾问题,可以更好地协调保护管理与民生发展的矛盾冲突。在缓解了保护地管理的压力的同时,促进了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更加有效和科学的管理。

本次整合优化工作,对于原有权属争议的区域进行整合优化,也解决了社区民居的利益冲突,有效化解了民族矛盾,促进藏区的稳定。

)评估实施效果、稳定风险

色达县地处长江上游的川西北高寒生态脆弱区,属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里的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承担着森林、草地和湿地生物多样保护、水源涵养地等重要生态功能。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压力巨大,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也要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维护促进藏区的稳定。

本次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调出的区域主要是以村镇、居民聚居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护价值和景观价值不高,调出部分对色达县生态环境保护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在协调了保护管理与民生发展的矛盾冲突后,可以对自然保护地更加有效和科学的管理。

五、相关意见和承诺(一)明确处置意见

色达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中拟调出的地块主要涉及村庄、人工商品林、项目设施和其他。其他调出的地块包括自然保护地设立时边界设置粗放或边界区划错误、根据地形地势修正自然保护地边界。项目设施涉及在四川色达果根塘湿地公园内的光伏发电项目。调出的地块符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规则,确认调出。

(二)明确承诺

本次整合优化调整的地块不涉及已 (略) 级环保督察、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违建别墅清理整治、小水电清理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以及长江、黄河生态环境警示片发现的问题。不存在以调代改的情况。

附图:

1、色达县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2、色达县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3、色达县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与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4、色曲河州级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5、四川泥拉坝湿地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6、四川年龙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7、卡娘自然保护区(色达县部分)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8、四川 (略) 级湿地公园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9、 (略) 翁达森林公园整合优化前后对比图

附表:

1、色达县整合优化前自然保护地名单

2、色达县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名单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