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中凯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8000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赣州中凯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8000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2020-08-2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赣州 (略) 年处理8000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28日-2023年4月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
项目名称 | 赣州 (略) 年处理8000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定南工业园区富田小区 |
建设单位 | 赣州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赣州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项目由来:项目属技术改造, (略) 环境保护厅于2013年11月作出“ (略) 环境保护厅关于赣州 (略) 年综合应用2000吨稀土荧光粉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赣环评字〔2013〕280号), (略) 环境保护厅于2016年8月作出“ (略) 环境保护厅关于赣州 (略) 年综合应用2000吨稀土荧光粉废料项目竣工验收意见的函”(赣环评函〔2016〕56号)。 项目依托现有工程建构筑物,同时新增地块新建合金制造车间、宿舍、储罐区、仓库、钕铁硼废料库等设施,对生产工艺全面升级,同时新增三效蒸发设施处理高盐废水,避免了高盐、涉重废水的排放;项目废水由直接排放改为厂区预处理后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入下历河,降低了环境风险。 产品方案:年处理8000吨(实物量)稀土二次资源、生产1600吨稀土氧化物(其中纳米特性材料100吨,以REO计),年产7900.53吨副产品氯化钠;年产6000吨稀土金属及合金。 项目投资:总项目总投资2380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30万元,占总投资的3.9%。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工地监督管理,采取围挡、遮挡、挡板、设置防护网,定期对工地及进出工地的路面、运输车辆洒水、冲洗,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扬尘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依托现有工程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减缓施工噪声扰民。 施工前对工程开挖和填方工程量作充分考虑,尽量做到开挖的土方量用于填方,场地平整产生的余土和建筑垃圾应妥善堆置,运往管理部门指定的堆存场所。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①有组织废气:项目有组织废气包括钕铁硼废料焙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钕铁硼废料球磨粉尘(颗粒物)、荧光粉碱转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灼烧料投料粉尘(颗粒物)、酸溶废气(HCl)、萃取废气(HCl、VOCs)、破乳废气(HCl、VOCs)、草沉废气(HCl)、碳酸钠溶液配制投料粉尘(颗粒物)、配酸废气(HCl)、盐酸储罐大小呼吸废气(HCl)、灼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验室废气(HCl)、锅炉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烟气(氟化物)、合金制造工艺抽真空废气(颗粒物、氟化物)、开炉烟尘(颗粒物、氟化物)、熔盐电解工艺混料粉尘(颗粒物)和抛光粉尘(颗粒物),生产废气有组织废气排放执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5中排放标准,锅炉天然气燃烧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气锅炉标准,VOC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表1其他行业标准。氯化氢、颗粒物、氟化物无组织废气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6规定的浓度限值要求,VO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标准要求。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食堂标准要求。 钕铁硼废料焙烧烟气、球磨粉尘、荧光粉碱转烟气采用“长烟道冷却+布袋除尘器(TA001)”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8m,27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灼烧料投料粉尘、钕铁硼废料酸溶废气、钙渣一次酸溶废气、钙渣二次酸溶废气、熔盐渣酸溶废气、荧光粉酸溶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2)”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3m,27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萃取废气、破乳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两级活性炭吸附(TA003)”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钙渣草沉废气、草沉废气、碳酸钠溶液配制投料粉尘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4)”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配酸废气、盐酸储罐大小呼吸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5)”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3m,27m高排气筒(DA005)排放; 灼烧烟气:灼烧烟气(回转窑)采用“布袋除尘器(TA006)”进行处理,灼烧烟气(辊道窑窑头)与处理后的灼烧烟气(回转窑)通过一根φ0.2m,27m高排气筒(DA007)排放;灼烧烟气(辊道窑窑尾)直接通过一根φ0.2m,27m高排气筒(DA006)直接排放; 化验室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7)”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2m,27m高排气筒(DA008)排放; 锅炉烟气直接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09)直接排放; 电解烟气采用“两级水喷淋+一级碱液喷淋(钙液)(TA008)”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10)排放; 抽真空废气、开炉烟气、混料粉尘、抛光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TA011)”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3m,27m高排气筒(DA011)排放。 食堂油烟废气:食堂油烟经集气罩与引风机收集后,经一套静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经高于屋顶专用烟道排放。 ②无组织废气:项目对车间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应采取加强车间生产管理(减少逃逸量,提高集气率)、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车间通风和厂区绿化等措施;储罐区、危废暂存仓库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采取加强罐区、暂存间管理(减少逃逸量,提高集气率)、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等措施,加强暂存间的通风,增加绿化面积等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的影响。运输车辆和各类燃油施工机械使用低含硫量的汽油或柴油。加强车辆管理,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车检制度。控制厂界空气中氯化氢、颗粒物、氟化物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6规定的浓度限值要求,VO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标准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生产废水(萃取废水、草沉母液、碳沉母液、化验室废水、熔盐渣水洗废水、抽真空废水、地面冲洗水、草沉洗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碳沉洗水、废气净化废水、设备冷却循环定期排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等。项目外排废水量为449m3/d(*m3/a),其中生活污水24?m3/d,生产废水425m3/d。 萃取废水、草沉母液、碳沉母液采用“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三效蒸发浓缩回收氯化钠副产品TW001)”,蒸发冷凝水回用于生产用水不外排。设备冷却循环定期排水通过厂区废水总排放口(DW001)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废水、熔盐渣水洗废水、抽真空废水、地面冲洗水、草沉洗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碳沉洗水、废气净化废水采用“调节+芬顿氧化+混凝沉淀+中和+活性炭吸附(TW002)”处理后,通过厂区废水总排放口(DW001)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化粪池+隔油池TW003)处理后,通过废水总排放口(DW001)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初期雨水经厂区雨水管收集后,分批次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工业园污水管网,后期雨水排入工业园区雨水管网。 项目厂区外排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450m3/d,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200m3/d,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30m3/d。项目外排废水满足定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较严格标准后排入定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终排入下历河。 江西定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万m3/d,根据2022年2月17日定南县人民政府出具的《 (略) 定南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有关事项的承诺函》(定府函〔2022〕2号),目前实际处理量约3022.56m3/d,仍有6977.44m3/d的处理量余额。当现有已批项目和新增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将超过现有设计处理规模。同时由于目前有已批建设项目纳管水量总计为13855.7m3/d,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解决这一问题,2022年定南县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由10000m3/d提高至20000m3/d。因此,本项目纳入江西定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置可行。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主要为破碎机、球磨机、泵、风机等机械运行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0~90dB(A)。优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采用隔声罩隔声,同时加强厂区绿化,根据声源方向性、构筑物的屏蔽作用及地下土壤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使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废包装袋、酸溶渣、外排废水处理污泥、布袋收集粉尘、废坩埚、废布袋、不合格品、碳酸富钴料和碳酸富镍料、废钨阴极、废铁阴极、中频炉炉渣、后处理废渣、废石墨、废熔盐渣、电解烟气喷淋处理钙渣、废油污、废机油、含油抹布、分析化验废液、废活性炭、分析化验室废试剂瓶、在线监测废液、高盐废水预处理污泥(暂定危废)以及生活垃圾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废坩埚、废钨阴极、废铁阴极、废石墨收集后定期交由厂家回收综合利用;外排废水处理污泥、后处理废渣、电解烟气喷淋处理钙渣收集后定期外售综合利用;布袋收集粉尘、不合格品、废熔盐渣/中频炉炉渣收集后回用生产;废布袋收集后交由废旧资源单位回收处置;酸溶渣收集后外售炼钢厂回收利用;碳酸富钴料、碳酸富镍料收集后外售下游企业回收有价金属;废包装袋中废料包装袋与钕铁硼废料一并进入焙烧窑中焙烧,其他包装袋收集后交由废旧资源会后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措施: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采用符合标准的危险废物专用容器盛装,专用容器应具备密闭、防腐防渗等条件,分类堆放在危险废物暂存库内,然后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依托现有已建成占地面积80m2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库(有效容积120m3,设计最大暂存能力120t,暂存周期15天)和200m2铁渣库(有效容积300m3,设计最大暂存能力450t,暂存周期15天)。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采取硬化处理防渗漏,并设置围挡,涉及液体、水固废应采用专业容器盛放,暂存的一般工业固废定期外运及处置。 危险废物暂存:依托现有已建成占地面积50m2危险废物暂存库,有效库容25m3,设计暂存能力30t,暂存周期2个月。危险废物暂存库应严格按照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和裙脚须做好防腐、防渗,四周设置收集沟,配备通风导气装置。各类危险物收集后定期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跟踪监测和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防控。 源头控制:对废水处理工艺、物料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管线铺设尽量采用“可视化”设计,减少埋地管道泄漏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做到污染物泄漏早发现、早处理。 分区防控:将前处理车间、酸溶车间、新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钕铁硼废料库、危险化学品仓库、酸碱储罐区、草酸库、仓库、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库、铁渣库、危险废物暂存库、厂区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高盐废水蒸发浓缩车间等划为重点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将成品车间、合金制造车间、灼烧车间、锅炉房、机修车间、分析化验室等划为一般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将办公楼、食堂宿舍楼等等划为简单防渗区,简单防渗区需要地面硬化处理。 污染监控:本项目布设3个地下水监测井、1个土壤监测点和1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地下水跟踪监测因子为pH、氨氮、氯化物、铁、锰、铜、锌、铝、耗氧量、钠、砷、镉、铬(六价)、铅、镍、钴、钼等,每2个月监测一次;土壤跟踪监测因子砷、镉、铬(六价)、铜、铅、镍、钴、石油烃(C10-C40)、锌、钼、锰、氟化物、氨氮、pH等,每年监测一次;环境空气监测点监测因子为TVOC、TSP、氯化氢、氮氧化物,每年监测一次。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监测因子超标,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扩散。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危险单元主要为生产车间、储罐区、废气处理设施和生产废水处理设施等,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有盐酸、危险废物等。项目通过加强平面布置安全防范、工艺装置安全措施、生产管理防范、贮存管理防范、消防安全措施、其他事故防范措施管理;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一级防控主要针对前处理车间、新酸溶车间、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酸碱储罐区等涉液的生产区域,此类涉液设施均按要求架空或放置于地面上,同时需要在这些液体槽、罐四周设置围堰,围堰通往车间事故池或全厂事故水池,管道须架空处理实现可视化,涉水车间设置地沟、收集池,发生事故时确保车间废液能引入车间事故池,在前处理车间、沉淀车间设置有效容积不低于5m3车间事故收集池,新酸溶车间、酸溶车间、萃取车间设置有效容积不低于10m3车间事故收集池,储罐区设置围堰,围堰有效容积不低于36m3,备用罐有效容积不低于150m3,车间事故储液池和罐区围堰采用相应的防腐、防渗处理,发生事故时确保泄漏的废液能先引入车间事故池防止外流,随后进入厂区事故池;二级防控为依托现有工程已建设的一座有效容积400m3的事故池(兼消防废水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同时调整现有废水处理站水池功能布置,确保事故池(兼消防废水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有效容积约≥1050m3,严防事故性废水直接排入纳污水体;三级防控措施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事故应急系统,同时建议园区管委会尽快完成园区应急事故池的选址建设,便于收纳事故情况下受到污染的雨水,同时可防止企业二级防控失效时,事故废水排入周围地表水体。 4、设置防护距离 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以前处理车间、酸溶车间、新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灼烧车间、成品仓库、高盐废水蒸发浓缩车间、钕铁硼废料库各边界分别向外延50m以及以合金制造车间各边界分别向外延200m的区域。根据现场调查,距离本项目最近敏感点为北侧430m处新杨,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采取治理措施治理后,控制排放废气中的HCl、氟化物、颗粒物、SO2、NOx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要求;锅炉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气锅炉标准;VOC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要求;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食堂标准要求。 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厂界各方位噪声声级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根据预测,废水收集池事故泄漏时,在采取防渗措施后,废水收集池事故泄漏时,超标范围、超标距离不大,最远的超标点未出厂界,项目在切实做好地下水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根据预测单位质量土壤中氯化氢、钴的预测值为增量较小,叠加背景值后预测值满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中的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的要求。在制定相应的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控制,根据土壤评价内容,项目污染物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明显恶化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6、总量控制 项目建成投产后,本项目的CODcr、氨氮、NOx排放量均可满足当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COD:6.315t/a、NH3-N:0.400t/a、NOx:8.437t/a、VOCs:0.341)。 COD总量控制指标现有工程已取得2.23t/a,剩余4.085t/ (略) 2021年崇义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场减排项目认定的减排量中调剂;NH3-N总量控制指标现有工程已取得0.03t/a,剩余0.37t/ (略) 2021年崇义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场减排项目认定的减排量中调剂;NOx总量控制指标从2021年定南县 (略) 减排项目划拨;VOCs总量控制指标从2021年定南 (略) 减排项目划拨。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按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
2020-08-2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赣州 (略) 年处理8000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28日-2023年4月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
项目名称 | 赣州 (略) 年处理8000吨稀土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定南工业园区富田小区 |
建设单位 | 赣州 (略)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赣州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项目由来:项目属技术改造, (略) 环境保护厅于2013年11月作出“ (略) 环境保护厅关于赣州 (略) 年综合应用2000吨稀土荧光粉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赣环评字〔2013〕280号), (略) 环境保护厅于2016年8月作出“ (略) 环境保护厅关于赣州 (略) 年综合应用2000吨稀土荧光粉废料项目竣工验收意见的函”(赣环评函〔2016〕56号)。 项目依托现有工程建构筑物,同时新增地块新建合金制造车间、宿舍、储罐区、仓库、钕铁硼废料库等设施,对生产工艺全面升级,同时新增三效蒸发设施处理高盐废水,避免了高盐、涉重废水的排放;项目废水由直接排放改为厂区预处理后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排入下历河,降低了环境风险。 产品方案:年处理8000吨(实物量)稀土二次资源、生产1600吨稀土氧化物(其中纳米特性材料100吨,以REO计),年产7900.53吨副产品氯化钠;年产6000吨稀土金属及合金。 项目投资:总项目总投资2380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30万元,占总投资的3.9%。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施工工地监督管理,采取围挡、遮挡、挡板、设置防护网,定期对工地及进出工地的路面、运输车辆洒水、冲洗,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扬尘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依托现有工程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减缓施工噪声扰民。 施工前对工程开挖和填方工程量作充分考虑,尽量做到开挖的土方量用于填方,场地平整产生的余土和建筑垃圾应妥善堆置,运往管理部门指定的堆存场所。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①有组织废气:项目有组织废气包括钕铁硼废料焙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钕铁硼废料球磨粉尘(颗粒物)、荧光粉碱转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灼烧料投料粉尘(颗粒物)、酸溶废气(HCl)、萃取废气(HCl、VOCs)、破乳废气(HCl、VOCs)、草沉废气(HCl)、碳酸钠溶液配制投料粉尘(颗粒物)、配酸废气(HCl)、盐酸储罐大小呼吸废气(HCl)、灼烧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验室废气(HCl)、锅炉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电解烟气(氟化物)、合金制造工艺抽真空废气(颗粒物、氟化物)、开炉烟尘(颗粒物、氟化物)、熔盐电解工艺混料粉尘(颗粒物)和抛光粉尘(颗粒物),生产废气有组织废气排放执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5中排放标准,锅炉天然气燃烧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气锅炉标准,VOC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表1其他行业标准。氯化氢、颗粒物、氟化物无组织废气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6规定的浓度限值要求,VO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标准要求。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食堂标准要求。 钕铁硼废料焙烧烟气、球磨粉尘、荧光粉碱转烟气采用“长烟道冷却+布袋除尘器(TA001)”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8m,27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灼烧料投料粉尘、钕铁硼废料酸溶废气、钙渣一次酸溶废气、钙渣二次酸溶废气、熔盐渣酸溶废气、荧光粉酸溶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2)”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3m,27m高排气筒(DA002)排放; 萃取废气、破乳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两级活性炭吸附(TA003)”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03)排放; 钙渣草沉废气、草沉废气、碳酸钠溶液配制投料粉尘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4)”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04)排放; 配酸废气、盐酸储罐大小呼吸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5)”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3m,27m高排气筒(DA005)排放; 灼烧烟气:灼烧烟气(回转窑)采用“布袋除尘器(TA006)”进行处理,灼烧烟气(辊道窑窑头)与处理后的灼烧烟气(回转窑)通过一根φ0.2m,27m高排气筒(DA007)排放;灼烧烟气(辊道窑窑尾)直接通过一根φ0.2m,27m高排气筒(DA006)直接排放; 化验室废气采用“两级碱液喷淋(TA007)”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2m,27m高排气筒(DA008)排放; 锅炉烟气直接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09)直接排放; 电解烟气采用“两级水喷淋+一级碱液喷淋(钙液)(TA008)”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4m,27m高排气筒(DA010)排放; 抽真空废气、开炉烟气、混料粉尘、抛光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TA011)”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一根φ0.3m,27m高排气筒(DA011)排放。 食堂油烟废气:食堂油烟经集气罩与引风机收集后,经一套静油烟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经高于屋顶专用烟道排放。 ②无组织废气:项目对车间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应采取加强车间生产管理(减少逃逸量,提高集气率)、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车间通风和厂区绿化等措施;储罐区、危废暂存仓库产生的无组织废气采取加强罐区、暂存间管理(减少逃逸量,提高集气率)、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等措施,加强暂存间的通风,增加绿化面积等措施减少无组织废气的影响。运输车辆和各类燃油施工机械使用低含硫量的汽油或柴油。加强车辆管理,严格执行汽车尾气排放车检制度。控制厂界空气中氯化氢、颗粒物、氟化物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表6规定的浓度限值要求,VO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中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标准要求。 (2)废水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生产废水(萃取废水、草沉母液、碳沉母液、化验室废水、熔盐渣水洗废水、抽真空废水、地面冲洗水、草沉洗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碳沉洗水、废气净化废水、设备冷却循环定期排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等。项目外排废水量为449m3/d(*m3/a),其中生活污水24?m3/d,生产废水425m3/d。 萃取废水、草沉母液、碳沉母液采用“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混凝沉淀+三效蒸发浓缩回收氯化钠副产品TW001)”,蒸发冷凝水回用于生产用水不外排。设备冷却循环定期排水通过厂区废水总排放口(DW001)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废水、熔盐渣水洗废水、抽真空废水、地面冲洗水、草沉洗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碳沉洗水、废气净化废水采用“调节+芬顿氧化+混凝沉淀+中和+活性炭吸附(TW002)”处理后,通过厂区废水总排放口(DW001)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化粪池+隔油池TW003)处理后,通过废水总排放口(DW001)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初期雨水经厂区雨水管收集后,分批次排入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工业园污水管网,后期雨水排入工业园区雨水管网。 项目厂区外排废水处理站处理规模450m3/d,高盐废水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200m3/d,生活污水预处理系统处理规模30m3/d。项目外排废水满足定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较严格标准后排入定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终排入下历河。 江西定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万m3/d,根据2022年2月17日定南县人民政府出具的《 (略) 定南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有关事项的承诺函》(定府函〔2022〕2号),目前实际处理量约3022.56m3/d,仍有6977.44m3/d的处理量余额。当现有已批项目和新增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将超过现有设计处理规模。同时由于目前有已批建设项目纳管水量总计为13855.7m3/d,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解决这一问题,2022年定南县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由10000m3/d提高至20000m3/d。因此,本项目纳入江西定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置可行。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主要为破碎机、球磨机、泵、风机等机械运行的噪声,噪声源强约70~90dB(A)。优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采用隔声罩隔声,同时加强厂区绿化,根据声源方向性、构筑物的屏蔽作用及地下土壤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使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废包装袋、酸溶渣、外排废水处理污泥、布袋收集粉尘、废坩埚、废布袋、不合格品、碳酸富钴料和碳酸富镍料、废钨阴极、废铁阴极、中频炉炉渣、后处理废渣、废石墨、废熔盐渣、电解烟气喷淋处理钙渣、废油污、废机油、含油抹布、分析化验废液、废活性炭、分析化验室废试剂瓶、在线监测废液、高盐废水预处理污泥(暂定危废)以及生活垃圾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废坩埚、废钨阴极、废铁阴极、废石墨收集后定期交由厂家回收综合利用;外排废水处理污泥、后处理废渣、电解烟气喷淋处理钙渣收集后定期外售综合利用;布袋收集粉尘、不合格品、废熔盐渣/中频炉炉渣收集后回用生产;废布袋收集后交由废旧资源单位回收处置;酸溶渣收集后外售炼钢厂回收利用;碳酸富钴料、碳酸富镍料收集后外售下游企业回收有价金属;废包装袋中废料包装袋与钕铁硼废料一并进入焙烧窑中焙烧,其他包装袋收集后交由废旧资源会后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措施: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采用符合标准的危险废物专用容器盛装,专用容器应具备密闭、防腐防渗等条件,分类堆放在危险废物暂存库内,然后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依托现有已建成占地面积80m2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库(有效容积120m3,设计最大暂存能力120t,暂存周期15天)和200m2铁渣库(有效容积300m3,设计最大暂存能力450t,暂存周期15天)。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采取硬化处理防渗漏,并设置围挡,涉及液体、水固废应采用专业容器盛放,暂存的一般工业固废定期外运及处置。 危险废物暂存:依托现有已建成占地面积50m2危险废物暂存库,有效库容25m3,设计暂存能力30t,暂存周期2个月。危险废物暂存库应严格按照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和裙脚须做好防腐、防渗,四周设置收集沟,配备通风导气装置。各类危险物收集后定期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跟踪监测和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防控。 源头控制:对废水处理工艺、物料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管线铺设尽量采用“可视化”设计,减少埋地管道泄漏造成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做到污染物泄漏早发现、早处理。 分区防控:将前处理车间、酸溶车间、新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钕铁硼废料库、危险化学品仓库、酸碱储罐区、草酸库、仓库、一般固体废物暂存库、铁渣库、危险废物暂存库、厂区污水处理站、事故水池、高盐废水蒸发浓缩车间等划为重点防渗区,重点防渗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10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将成品车间、合金制造车间、灼烧车间、锅炉房、机修车间、分析化验室等划为一般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将办公楼、食堂宿舍楼等等划为简单防渗区,简单防渗区需要地面硬化处理。 污染监控:本项目布设3个地下水监测井、1个土壤监测点和1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地下水跟踪监测因子为pH、氨氮、氯化物、铁、锰、铜、锌、铝、耗氧量、钠、砷、镉、铬(六价)、铅、镍、钴、钼等,每2个月监测一次;土壤跟踪监测因子砷、镉、铬(六价)、铜、铅、镍、钴、石油烃(C10-C40)、锌、钼、锰、氟化物、氨氮、pH等,每年监测一次;环境空气监测点监测因子为TVOC、TSP、氯化氢、氮氧化物,每年监测一次。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监测因子超标,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扩散。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危险单元主要为生产车间、储罐区、废气处理设施和生产废水处理设施等,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有盐酸、危险废物等。项目通过加强平面布置安全防范、工艺装置安全措施、生产管理防范、贮存管理防范、消防安全措施、其他事故防范措施管理;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一级防控主要针对前处理车间、新酸溶车间、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酸碱储罐区等涉液的生产区域,此类涉液设施均按要求架空或放置于地面上,同时需要在这些液体槽、罐四周设置围堰,围堰通往车间事故池或全厂事故水池,管道须架空处理实现可视化,涉水车间设置地沟、收集池,发生事故时确保车间废液能引入车间事故池,在前处理车间、沉淀车间设置有效容积不低于5m3车间事故收集池,新酸溶车间、酸溶车间、萃取车间设置有效容积不低于10m3车间事故收集池,储罐区设置围堰,围堰有效容积不低于36m3,备用罐有效容积不低于150m3,车间事故储液池和罐区围堰采用相应的防腐、防渗处理,发生事故时确保泄漏的废液能先引入车间事故池防止外流,随后进入厂区事故池;二级防控为依托现有工程已建设的一座有效容积400m3的事故池(兼消防废水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同时调整现有废水处理站水池功能布置,确保事故池(兼消防废水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有效容积约≥1050m3,严防事故性废水直接排入纳污水体;三级防控措施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事故应急系统,同时建议园区管委会尽快完成园区应急事故池的选址建设,便于收纳事故情况下受到污染的雨水,同时可防止企业二级防控失效时,事故废水排入周围地表水体。 4、设置防护距离 本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以前处理车间、酸溶车间、新酸溶车间、萃取车间、沉淀车间、灼烧车间、成品仓库、高盐废水蒸发浓缩车间、钕铁硼废料库各边界分别向外延50m以及以合金制造车间各边界分别向外延200m的区域。根据现场调查,距离本项目最近敏感点为北侧430m处新杨,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5、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采取治理措施治理后,控制排放废气中的HCl、氟化物、颗粒物、SO2、NOx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要求;锅炉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燃气锅炉标准;VOC (略) 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20)要求;食堂油烟废气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食堂标准要求。 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厂界各方位噪声声级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根据预测,废水收集池事故泄漏时,在采取防渗措施后,废水收集池事故泄漏时,超标范围、超标距离不大,最远的超标点未出厂界,项目在切实做好地下水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根据预测单位质量土壤中氯化氢、钴的预测值为增量较小,叠加背景值后预测值满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中的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的要求。在制定相应的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控制,根据土壤评价内容,项目污染物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明显恶化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6、总量控制 项目建成投产后,本项目的CODcr、氨氮、NOx排放量均可满足当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COD:6.315t/a、NH3-N:0.400t/a、NOx:8.437t/a、VOCs:0.341)。 COD总量控制指标现有工程已取得2.23t/a,剩余4.085t/ (略) 2021年崇义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场减排项目认定的减排量中调剂;NH3-N总量控制指标现有工程已取得0.03t/a,剩余0.37t/ (略) 2021年崇义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场减排项目认定的减排量中调剂;NOx总量控制指标从2021年定南县 (略) 减排项目划拨;VOCs总量控制指标从2021年定南 (略) 减排项目划拨。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按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