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等有关规定,对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评价结论等进行第二次公示,以便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规划范围:东至为民河,西至S250连接线、科工路,南至古城路、北京路,北至镜泊湖路西延长线、皂河灌溉总渠,规划面积约21.35平方公里(含原有13.6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引导:壮大精密机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夯实三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生命健康、创新科技及文化创意产业三大新兴产业,配套科技、物流、商贸等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
用地布局:立足园区地域特点与生态资源保护总体要求,充分协调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系,强化自然生态的渗透、产城功能的联系与整体风貌的统一,形成“一主、一辅、三区、四廊”的总体空间结构。
基础设施:规划范围实行区域供水。园区规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区内水体;废水分片区排入相应的污水处理厂。管道天然气作为主要气源,CNG作为应急调峰及天然气汽车气源,液化石油气作为零星分散用户的补充气源。园区依托园区设施采用集中供热,光大绿色环保热电(宿迁)有限公司和宿迁 (略) 为热源。
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结合各项规划、要求等,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能源结构;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强化工业废气治理。
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源头控制;强化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废水接管率及中水回用率;优化废水收集、处理、排放系统。建立水环境监控体系、实现废水排放的长效监控。
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工业噪声污染控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交通噪声防治和管理,规范机动车辆喇叭、警报器等使用,严格控制运输作业噪声影响,加快道路路网建设和两侧绿化带建设;严格控制社会噪声污染。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应进行申报登记,并落实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对危险废物实施全过程管理。
5、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重点工业企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重点企业需设置防渗应急池、比对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6、土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土地功能置换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防止风险评估后产生的二次污染。
开展退二进三企业用地土壤整治,做好工业企业搬迁过程中的污染防控。
7、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格实施绿地生态系统、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规划,严格执行绿化隔离带要求,保证人居环境和生态功能不受影响。
三、规划评价结论
本次规划与上层规划、相关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规划基本协调,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定位等不存在重大环境影响。根据本规划环评报告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后,该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
四、联系方式
委托单位: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樊处长 ?联系电话: 0527-*;
邮箱:*@*ttp://**.cn
通信地址: (略) 宿城区工业园紫金山路12号
环评单位:江苏环保产 (略)
联系电话:025-*邮箱:*@*q.com
通信地址: (略) 建邺区江东中路211号
五、征求公众意见
1、起止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2、征求意见范围:可能受到园区发展影响的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3、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以信函、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向规划实施单位或者评价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交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附件1)。
4、环境简本见附件2,可联系评价单位查阅纸质报告书。
点此下载??附件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附件2 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简本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等有关规定,对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评价结论等进行第二次公示,以便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规划范围:东至为民河,西至S250连接线、科工路,南至古城路、北京路,北至镜泊湖路西延长线、皂河灌溉总渠,规划面积约21.35平方公里(含原有13.6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引导:壮大精密机械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夯实三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生命健康、创新科技及文化创意产业三大新兴产业,配套科技、物流、商贸等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
用地布局:立足园区地域特点与生态资源保护总体要求,充分协调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系,强化自然生态的渗透、产城功能的联系与整体风貌的统一,形成“一主、一辅、三区、四廊”的总体空间结构。
基础设施:规划范围实行区域供水。园区规划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区内水体;废水分片区排入相应的污水处理厂。管道天然气作为主要气源,CNG作为应急调峰及天然气汽车气源,液化石油气作为零星分散用户的补充气源。园区依托园区设施采用集中供热,光大绿色环保热电(宿迁)有限公司和宿迁 (略) 为热源。
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结合各项规划、要求等,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能源结构;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强化工业废气治理。
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源头控制;强化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废水接管率及中水回用率;优化废水收集、处理、排放系统。建立水环境监控体系、实现废水排放的长效监控。
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工业噪声污染控制,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交通噪声防治和管理,规范机动车辆喇叭、警报器等使用,严格控制运输作业噪声影响,加快道路路网建设和两侧绿化带建设;严格控制社会噪声污染。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应进行申报登记,并落实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对危险废物实施全过程管理。
5、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重点工业企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重点企业需设置防渗应急池、比对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6、土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信息数据库,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土地功能置换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防止风险评估后产生的二次污染。
开展退二进三企业用地土壤整治,做好工业企业搬迁过程中的污染防控。
7、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格实施绿地生态系统、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规划,严格执行绿化隔离带要求,保证人居环境和生态功能不受影响。
三、规划评价结论
本次规划与上层规划、相关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规划基本协调,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定位等不存在重大环境影响。根据本规划环评报告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严格落实本评价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各项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后,该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
四、联系方式
委托单位: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樊处长 ?联系电话: 0527-*;
邮箱:*@*ttp://**.cn
通信地址: (略) 宿城区工业园紫金山路12号
环评单位:江苏环保产 (略)
联系电话:025-*邮箱:*@*q.com
通信地址: (略) 建邺区江东中路211号
五、征求公众意见
1、起止时间:自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2、征求意见范围:可能受到园区发展影响的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3、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以信函、邮件或者其他方式,向规划实施单位或者评价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交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附件1)。
4、环境简本见附件2,可联系评价单位查阅纸质报告书。
点此下载??附件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附件2 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简本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