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2022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吉水县2022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一、2022年全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主要成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强劲发展的奋进之年。全县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略) 、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关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四区融合、大美吉水”既定目标,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定位,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总体来看,我们在环境整治、生态产业发展、巩固生态优势、机制体制健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五,空气质量优良率90.8%,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略) 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完成露天矿山国土复绿223亩,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7656亩;完成造林绿化5.4万亩、森林抚育3.1万亩、国储林建设1.3万亩,新造、抚育改造、提升改造油茶林共7779.5亩,打造营林示范点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51.6%和46%,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39.8:47.2,单位GDP能耗下降1.4%。
一年来,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综合整 (略) 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1.高位推动提升整治效能。及时调整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研究、讨论生态文明领域相关工作情况。成立了县生态文明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办、长江办,制定了相应工作规则,安排了专班人员,三块牌子一套人员,统一管理、统筹调度。
2.多措 (略) 品质。以创建“人见人 (略) ”为目标,狠抓基础 (略) 容环境卫生工作,进 (略) 管理精细化、优质化水平, (略)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略) 貌整洁有序。建立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日产日清、公厕清扫保洁率达100%。通过对城区主次街道的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加强对乱贴乱涂、占道经营、活动摊贩等行为的监管,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二是扬尘治理成效明显。组织开展道路运输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渣土车辆、散装建材车辆密闭运输,防止余土余渣污染路面;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对在建施工工地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设置了余土余渣临时堆放点,方便建筑垃圾统一集中处理。三是垃圾分类扎实推进。在城区主次干道增设了两分类果壳箱、三分类果壳箱和垃圾分类投放箱,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做好县内餐饮 (略) 场主体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市民更加熟悉生活垃圾管理的最新法规政策。 (略) 要求有序推进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3.重点打造宜居美丽乡村。以“打造人人向往的大美乡村”为目标,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善治区。一是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实施143个美丽乡村点建设,创建乌江镇、黄桥镇2个全域美丽宜居乡镇,精美打造文峰镇低坪村、黄桥镇大桥村等6个大美乡村和12个精品示范村点,农村污水和城乡供水“两水共治”有序推进,整改问题厕所11016座,完成600 (略) 创建,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提升沿湖东路、乌白线两条美丽宜居示范带,全面启动第二期“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加速推动环境卫生智能管护全覆盖,关注平 (略) 第二。二是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出台了《吉水县建立农村土地有效整合机制实施方案》《吉水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案(2022-2024)》等文件,合理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已完成18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颁发证书84617宗,发证率达91.01%,完成宅基地审批建房483宗,规范了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管理,抓好了宅基地信息调查和平台建设工作,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已挂网开标。
(二)统筹规划绿色低碳引领,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低碳低耗、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1.提标提档,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壮大。一是绿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依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壮大“1 5 N”六大富民产业,新增井冈蜜柚20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2800余亩,重点打造了白水二分场、水南车田两个千亩井冈蜜柚基地,高标准打造黄桥镇大桥田园综合体、 (略) 士辣椒示范基地,成功注册了吉水“六只脚”“吉香万里”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二是文旅富民成效显著。积极策应“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文旅美县、生态立县”主战略,大力推进文旅“五个一”工程建设。全市旅发大会在我县胜利召开,杨万里诗画小镇、固洲文创小镇——坝溪美食村、仁和店养心清墅、荷风雅韵卧虎岭等景区建成开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6.8亿元,新增创业2000多人、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全县接待游客1127.96万人次,增长31.9%;旅游综合收入98.84亿元,增长23.7%。
2.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年新增企业上云数904家,全市排名第4。出台了《2022年吉水县工业高质量倍增升级实施方案》《吉水县关于支持工业企业“老树发新枝”和内部供应链发展的实施细则(暂行)》等文件,强化我县工业企业根植性和工业倍增升级支撑性。积极开展满园扩园行动,依托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了宏润香料、旭梅食品、中香源、科茂化工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略) 级绿色园区1个、省级绿色 (略) 、市级节水型企业各1个,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二是工业领域节能降碳。较早出台了《吉水县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严格“两高项目”准入管理。积极开展工业节能检查和节能诊断服务,推动生力源玻璃、南方水泥等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聘请专家对化工、有色金属、铸造行业企业开展落后工艺装备及产品排查。
3.精准谋划,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是数字经济项目重点培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签约数字经济产业“5020”项目4个,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75.12亿元,增长15.7%。建立“1 3”数字化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绿色水稻、稻渔综合种养、井冈蜜柚物联网应用场景,植入物联网感知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等信息技术。百亿项目数字声光产业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二是新能源项目积极申报。始终坚持把新能源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工业的重要途径,23个风能、光伏发电 (略) 新能源项目规划库,总装机容量218万千瓦,全市排名第二;3 (略) 新能源项目竞争优选库,总装机容量23万千瓦。
(三)保卫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坚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态系统特征与规律,以最大决心、最高敬畏、最强力量、最严措施守护好吉水的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主动融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1. 持续净化“蓝天”,坚决打赢蓝天提升攻坚战。一是不断强化政策引领作用。为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续出台了《吉水县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吉水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开展“四尘三烟三气”防治,确保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二是始终坚持联防联控工作理念。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紧盯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发现污染上升态势,及时启动应急管控措施,累计启动60余次应急机制。强化工业废气治理,稳步推进化工园区“一园一策”和“一企一策”编制,完成了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管平台建设。统筹推进扬尘管控、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督察检查工作。
2. 深入滋养“绿水”,全力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一是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进一步完善由县委书记任总河长,县长任副总河长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始终保持高位推进态势。制定了《河湖长履职评价及述职规定》,持续健全《吉水县河湖长制县级会议制度等七项制度》《吉水县河湖长巡河制度》等机制体制,同步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及考核办法。先后召开县总河湖长会议1次、县级责任单位联席会议6次;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完成手机APP巡河2.69万余次,清理河湖垃圾1100余吨,全域水质健康稳步提升。二是统筹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精心谋划项目,赣江流域吉水段水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自循环、自修复、自管理等功能。子项目恩江县城段两岸综合治理工程和城北高水高排渠工程竣工验收,同江河(含同南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开沟排水。以实施世行贷款江西鄱阳湖流域城镇水环境管理项目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动水环境监测与河湖管理平台项目落地落实。完成41套岸线视频监控、7套水质自动监测站、1架无人机和1个水质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3. 坚持守护“青山”,扎实推进净土提升攻坚战。一是政府主导健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协调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长效监管、严防非法开采、违法占地破坏生态环境等机制,出台了《吉水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对废弃矿区综合整治和生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力度。累计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共109座,修复面积15292.02亩,投入资金共9574.56万元。矿山生态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治理、转建利用和自然复绿三种修复方式,其中工程治理77座,转建利用12座,自然复绿20座,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二是筑牢土壤安全屏障。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重点,坚持源头阻隔、风险管控、科学治理、有效利用,努力提升土壤环境承载力。协调调度将芦下铁矿尾矿库成功改造成为山塘,不仅经济上较合理,而且能增加尾矿库下方农田灌水,还能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三是林长制推深做实。召开了全县总林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水县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吉水县林长制考核办法(修订)》等文件。印发了《吉水县2022年林长“抓示范、促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50余个“林长 示范基地”。
(四)持续深化机制体制建设,生态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成本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以有效的机制体制促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1.谋篇布局,科学完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一是明确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制定了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指标任务与部门责任,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二是规划先行,聚焦长远发展。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水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改革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一年全面铺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整体提升”的工作总目标,围绕19项重点任务积极布局谋划,力争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
2.履职尽责,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一是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制定了《全县涉林突出问题专业整治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森林督察违法图斑整改等工作,全年查处违法案件96起。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查处“打击毁林专项行动”12起、森林督察67起、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起、国家审计11起,违法图斑整改全部清零。市林业局也对我县林业生态平安建设工作予以表彰通报。二是充分发挥环境监管效能。积极探索实施用电监管,强化环境监察制度,下达20余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立案行政处罚7件,移送公安环境违法案件2件,罚款数额108万元,受理并办结信访投诉事项39件。及时梳理近三年重复信访案件并严格落实“回头看”制度,确保问题彻底解决。三是推进河湖重点问题整改。集中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余次、巡河12次,查处赣江河道内机制砂车间违建案件1起、非法采砂案件5起,23个“清河行动”及5个河湖“四乱”问题均整改到位。
3.瞄准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一是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成立了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出台了《吉水县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改革实施方案》,围绕自然资源确权、生态产业化利用、生态产品交易、生态补偿、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初步形成基本制度。二是探索建立生 (略) 场机制。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吉水水田风电场42兆瓦项目、华润玉峡16兆瓦项目和正伟科技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均顺利竣工并实现并网发电;江 (略) 112.8兆瓦整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持续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森林碳汇面积摸底工作。
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站在新起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但仍需改进提高。一是改革创新还需加强。针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虽然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了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报告,但在探索转化为经济价值方面,还缺乏具体落实举措。二是臭氧污染防治举措效果不佳。面对持续高温干旱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22年9月和10月臭氧持续超标,造成空气优良率下降幅度较大。三是传统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高耗能行业用能占规上工业用能比重下降不明显;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水平偏低,相关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三、2023年全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谋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年。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勇当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排头兵,探索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势打响生态环保升级战,不断释放生态效应、发展效应、富民效应、稳定效应和示范效应,确保全县PM2.5平均浓度、国控断面水质、空气优良 (略) 前列,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让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品质”协同并进,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上迈出新步伐。结合发展实际,全县将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两山”转化、环境治理、河湖林长制、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方面,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体而言,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探索转型路径,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制定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政策衔接,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推进生态环保升级战。全面落实能耗双控约束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和资源浪费行为。坚持先立后破,持续做好新能源项目申报储备工作,积极谋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推进“老树发新枝”行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数字声光产业园建设。深入贯彻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支持新能源车辆应用。持续加强“双碳”工作宣传推广, (略) 民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二)聚焦筑牢生态屏障,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提升攻坚战,坚持联防联控工作理念,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四尘三烟三气”防治,严防秸秆焚烧和乱排乱放,全面消除重污染、雾霾天气。 (略) 品质与功能再提升行动,持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实现污染物闭环管理。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非法侵占库区、非法捕捞、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从严从实从快抓好中央、省市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工作。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守牢生态环保底线、红线和高压线。
(三)聚焦培育绿色动能,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聚焦绿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转续”, (略) 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面开展GEP定期核算,不断拓宽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探索“两山银行”“湿地银行”运行模式,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龙头,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华桐、菌菇、油茶等林下经济,加快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项目落地,做好文旅、农旅融合文章。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综合智慧物流园建设,打通商品流通堵点,优化物流体系。
(四)聚焦机制体制创新,持续提升生态文明治理效能。全面实施《吉水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加快生态文明制度总结推广。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抓牢“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工作。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打造林长制升级版,全面建设赣江幸福河湖。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月、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扎实推进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实现污染物闭环管理。健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体系,凝聚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吉水,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望,走进现在的吉水,处处有美景,满眼皆绿色。我们要深入学生态文明思想,以“作示范”的担当、“勇争先”的气魄,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更高标准书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吉水篇章”。
一、2022年全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主要成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强劲发展的奋进之年。全县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略) 、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关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四区融合、大美吉水”既定目标,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定位,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总体来看,我们在环境整治、生态产业发展、巩固生态优势、机制体制健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五,空气质量优良率90.8%,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略) 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完成露天矿山国土复绿223亩,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7656亩;完成造林绿化5.4万亩、森林抚育3.1万亩、国储林建设1.3万亩,新造、抚育改造、提升改造油茶林共7779.5亩,打造营林示范点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51.6%和46%,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39.8:47.2,单位GDP能耗下降1.4%。
一年来,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综合整 (略) 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1.高位推动提升整治效能。及时调整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双碳”、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研究、讨论生态文明领域相关工作情况。成立了县生态文明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办、长江办,制定了相应工作规则,安排了专班人员,三块牌子一套人员,统一管理、统筹调度。
2.多措 (略) 品质。以创建“人见人 (略) ”为目标,狠抓基础 (略) 容环境卫生工作,进 (略) 管理精细化、优质化水平, (略)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略) 貌整洁有序。建立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日产日清、公厕清扫保洁率达100%。通过对城区主次街道的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加强对乱贴乱涂、占道经营、活动摊贩等行为的监管,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制度。二是扬尘治理成效明显。组织开展道路运输扬尘治理和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实行渣土车辆、散装建材车辆密闭运输,防止余土余渣污染路面;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对在建施工工地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设置了余土余渣临时堆放点,方便建筑垃圾统一集中处理。三是垃圾分类扎实推进。在城区主次干道增设了两分类果壳箱、三分类果壳箱和垃圾分类投放箱,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做好县内餐饮 (略) 场主体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让市民更加熟悉生活垃圾管理的最新法规政策。 (略) 要求有序推进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3.重点打造宜居美丽乡村。以“打造人人向往的大美乡村”为目标,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善治区。一是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实施143个美丽乡村点建设,创建乌江镇、黄桥镇2个全域美丽宜居乡镇,精美打造文峰镇低坪村、黄桥镇大桥村等6个大美乡村和12个精品示范村点,农村污水和城乡供水“两水共治”有序推进,整改问题厕所11016座,完成600 (略) 创建,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提升沿湖东路、乌白线两条美丽宜居示范带,全面启动第二期“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加速推动环境卫生智能管护全覆盖,关注平 (略) 第二。二是持续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出台了《吉水县建立农村土地有效整合机制实施方案》《吉水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行动方案(2022-2024)》等文件,合理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已完成18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颁发证书84617宗,发证率达91.01%,完成宅基地审批建房483宗,规范了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管理,抓好了宅基地信息调查和平台建设工作,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已挂网开标。
(二)统筹规划绿色低碳引领,生态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努力形成低碳低耗、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1.提标提档,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壮大。一是绿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依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壮大“1 5 N”六大富民产业,新增井冈蜜柚20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2800余亩,重点打造了白水二分场、水南车田两个千亩井冈蜜柚基地,高标准打造黄桥镇大桥田园综合体、 (略) 士辣椒示范基地,成功注册了吉水“六只脚”“吉香万里”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二是文旅富民成效显著。积极策应“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文旅美县、生态立县”主战略,大力推进文旅“五个一”工程建设。全市旅发大会在我县胜利召开,杨万里诗画小镇、固洲文创小镇——坝溪美食村、仁和店养心清墅、荷风雅韵卧虎岭等景区建成开放,吸引社会资本投资6.8亿元,新增创业2000多人、创造就业岗位5000多个。全县接待游客1127.96万人次,增长31.9%;旅游综合收入98.84亿元,增长23.7%。
2.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年新增企业上云数904家,全市排名第4。出台了《2022年吉水县工业高质量倍增升级实施方案》《吉水县关于支持工业企业“老树发新枝”和内部供应链发展的实施细则(暂行)》等文件,强化我县工业企业根植性和工业倍增升级支撑性。积极开展满园扩园行动,依托产业链“四图五清单”,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了宏润香料、旭梅食品、中香源、科茂化工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 (略) 级绿色园区1个、省级绿色 (略) 、市级节水型企业各1个,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二是工业领域节能降碳。较早出台了《吉水县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严格“两高项目”准入管理。积极开展工业节能检查和节能诊断服务,推动生力源玻璃、南方水泥等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聘请专家对化工、有色金属、铸造行业企业开展落后工艺装备及产品排查。
3.精准谋划,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一是数字经济项目重点培育。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签约数字经济产业“5020”项目4个,投资额超过200亿元,完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75.12亿元,增长15.7%。建立“1 3”数字化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绿色水稻、稻渔综合种养、井冈蜜柚物联网应用场景,植入物联网感知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人工智能应用等信息技术。百亿项目数字声光产业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二是新能源项目积极申报。始终坚持把新能源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工业的重要途径,23个风能、光伏发电 (略) 新能源项目规划库,总装机容量218万千瓦,全市排名第二;3 (略) 新能源项目竞争优选库,总装机容量23万千瓦。
(三)保卫行动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坚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态系统特征与规律,以最大决心、最高敬畏、最强力量、最严措施守护好吉水的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主动融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1. 持续净化“蓝天”,坚决打赢蓝天提升攻坚战。一是不断强化政策引领作用。为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提升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续出台了《吉水县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吉水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开展“四尘三烟三气”防治,确保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二是始终坚持联防联控工作理念。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紧盯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发现污染上升态势,及时启动应急管控措施,累计启动60余次应急机制。强化工业废气治理,稳步推进化工园区“一园一策”和“一企一策”编制,完成了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管平台建设。统筹推进扬尘管控、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督察检查工作。
2. 深入滋养“绿水”,全力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一是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进一步完善由县委书记任总河长,县长任副总河长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始终保持高位推进态势。制定了《河湖长履职评价及述职规定》,持续健全《吉水县河湖长制县级会议制度等七项制度》《吉水县河湖长巡河制度》等机制体制,同步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及考核办法。先后召开县总河湖长会议1次、县级责任单位联席会议6次;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完成手机APP巡河2.69万余次,清理河湖垃圾1100余吨,全域水质健康稳步提升。二是统筹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精心谋划项目,赣江流域吉水段水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进展顺利,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自循环、自修复、自管理等功能。子项目恩江县城段两岸综合治理工程和城北高水高排渠工程竣工验收,同江河(含同南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开沟排水。以实施世行贷款江西鄱阳湖流域城镇水环境管理项目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动水环境监测与河湖管理平台项目落地落实。完成41套岸线视频监控、7套水质自动监测站、1架无人机和1个水质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3. 坚持守护“青山”,扎实推进净土提升攻坚战。一是政府主导健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协调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综合治理、长效监管、严防非法开采、违法占地破坏生态环境等机制,出台了《吉水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对废弃矿区综合整治和生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力度。累计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共109座,修复面积15292.02亩,投入资金共9574.56万元。矿山生态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治理、转建利用和自然复绿三种修复方式,其中工程治理77座,转建利用12座,自然复绿20座,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二是筑牢土壤安全屏障。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重点,坚持源头阻隔、风险管控、科学治理、有效利用,努力提升土壤环境承载力。协调调度将芦下铁矿尾矿库成功改造成为山塘,不仅经济上较合理,而且能增加尾矿库下方农田灌水,还能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三是林长制推深做实。召开了全县总林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水县2022年林长制工作要点》《吉水县林长制考核办法(修订)》等文件。印发了《吉水县2022年林长“抓示范、促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50余个“林长 示范基地”。
(四)持续深化机制体制建设,生态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成本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以有效的机制体制促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1.谋篇布局,科学完善生态文明发展体制。一是明确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制定了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指标任务与部门责任,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保障。二是规划先行,聚焦长远发展。经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吉水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改革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一年全面铺开、两年重点突破、三年整体提升”的工作总目标,围绕19项重点任务积极布局谋划,力争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
2.履职尽责,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执法体制。一是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制定了《全县涉林突出问题专业整治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森林督察违法图斑整改等工作,全年查处违法案件96起。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查处“打击毁林专项行动”12起、森林督察67起、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起、国家审计11起,违法图斑整改全部清零。市林业局也对我县林业生态平安建设工作予以表彰通报。二是充分发挥环境监管效能。积极探索实施用电监管,强化环境监察制度,下达20余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立案行政处罚7件,移送公安环境违法案件2件,罚款数额108万元,受理并办结信访投诉事项39件。及时梳理近三年重复信访案件并严格落实“回头看”制度,确保问题彻底解决。三是推进河湖重点问题整改。集中组织力量深入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0余次、巡河12次,查处赣江河道内机制砂车间违建案件1起、非法采砂案件5起,23个“清河行动”及5个河湖“四乱”问题均整改到位。
3.瞄准定位,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一是实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成立了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出台了《吉水县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换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改革实施方案》,围绕自然资源确权、生态产业化利用、生态产品交易、生态补偿、生态产品质量认证、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初步形成基本制度。二是探索建立生 (略) 场机制。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吉水水田风电场42兆瓦项目、华润玉峡16兆瓦项目和正伟科技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均顺利竣工并实现并网发电;江 (略) 112.8兆瓦整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持续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和森林碳汇面积摸底工作。
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站在新起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但仍需改进提高。一是改革创新还需加强。针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虽然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了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报告,但在探索转化为经济价值方面,还缺乏具体落实举措。二是臭氧污染防治举措效果不佳。面对持续高温干旱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2022年9月和10月臭氧持续超标,造成空气优良率下降幅度较大。三是传统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高耗能行业用能占规上工业用能比重下降不明显;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水平偏低,相关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三、2023年全县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谋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年。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勇当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排头兵,探索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势打响生态环保升级战,不断释放生态效应、发展效应、富民效应、稳定效应和示范效应,确保全县PM2.5平均浓度、国控断面水质、空气优良 (略) 前列,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让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品质”协同并进,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上迈出新步伐。结合发展实际,全县将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两山”转化、环境治理、河湖林长制、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方面,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体而言,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探索转型路径,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制定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政策衔接,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深入推进生态环保升级战。全面落实能耗双控约束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和资源浪费行为。坚持先立后破,持续做好新能源项目申报储备工作,积极谋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推进“老树发新枝”行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数字声光产业园建设。深入贯彻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支持新能源车辆应用。持续加强“双碳”工作宣传推广, (略) 民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
(二)聚焦筑牢生态屏障,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提升攻坚战,坚持联防联控工作理念,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统筹“四尘三烟三气”防治,严防秸秆焚烧和乱排乱放,全面消除重污染、雾霾天气。 (略) 品质与功能再提升行动,持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实现污染物闭环管理。扎实开展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砂、非法侵占库区、非法捕捞、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重点做好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防治。从严从实从快抓好中央、省市各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工作。加大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守牢生态环保底线、红线和高压线。
(三)聚焦培育绿色动能,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聚焦绿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转续”, (略) 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全面开展GEP定期核算,不断拓宽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探索“两山银行”“湿地银行”运行模式,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龙头,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华桐、菌菇、油茶等林下经济,加快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项目落地,做好文旅、农旅融合文章。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综合智慧物流园建设,打通商品流通堵点,优化物流体系。
(四)聚焦机制体制创新,持续提升生态文明治理效能。全面实施《吉水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改革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加快生态文明制度总结推广。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抓牢“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工作。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打造林长制升级版,全面建设赣江幸福河湖。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加强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月、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扎实推进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实现污染物闭环管理。健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体系,凝聚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吉水,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望,走进现在的吉水,处处有美景,满眼皆绿色。我们要深入学生态文明思想,以“作示范”的担当、“勇争先”的气魄,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更高标准书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吉水篇章”。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