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浦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青浦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我受青浦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关于青浦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 (略) 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立足打造现代化枢纽门户和新时代幸福青浦总体目标,全力以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青浦战役,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城市能级稳步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13项主要预期目标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土地减量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新增就业岗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项指标完成年度(调整)目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项指标难以达到年度目标,但较上半年均实现大幅回升。疫情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而不是趋势性的。虽然部分指标难以完成预期目标,但均呈现降幅显著收窄、加快恢复的态势,全区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表1 2022年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全年目标

全年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

(略) 水平

下降1.9%

2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

216.5亿元(调整后)

217.8亿元

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增长4%

下降7.0%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6%

下降9.7%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0亿元

578.0亿元

6

合同外资

8亿美元

20.5亿美元

7

实到外资

6亿美元

9亿美元

8

土地减量化

立项140公顷

立项153.1公顷

9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略) 下达目标

(略) 下达目标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2

(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略) 下达目标

(略) 下达目标

11

新增就业岗位

18000个

18502个

12

城乡登记失业人数

控制在7300人以内

控制在7300人以内

1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略) 平均水平

(略) 平均水平

注:1.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调整为:216.5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5%,扣除各类政策性减税退税缓税因素后增长4.1%。

2.原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因市生态环境局未下达全年任务, (略) (略) 生态环境局相关要求,更换为“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平稳恢复

1.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全力强化领导指挥体系,推进落实“四应四尽”,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拔点清面,统筹调度各方力量资源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利 (略) 等资源兜牢民生底线,使青浦成为 (略) 最少的几个区之一,较早实现社会面清零。全力调度各类物资,上线“温暖家” (略) 平台,实施“定点+循环”物资配送,防疫物资、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给得到充分保障。全力稳定生产生活,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加快 (略)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场所码”“数字哨兵”全面推广,“温暖家”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合理布局,新冠疫苗接种持续推进,来沪返沪人员“落地检”和“落脚点”防控有力落实,常态化防控网织密织牢。创建“无疫小区”825个、“无疫工厂”116个、“无疫园区”10个。全面抓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2.稳增长政策效应叠加释放。 (略) 级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青暖”22条、经济恢复重振“1+5”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完善行业指引、操作指南等实施细则,优化免申即享、线上办理等措施。在稳增长系列政策作用下,全区经济在深度回落后加快恢复,下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大幅回升,第三季度增长约9% (略) 水平,全年下降1.9%,尽最大可能稳住了基本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7%,较上半年收窄7.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9.7%,较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78.0亿元,下半年完成381亿元、好于2021年同期水平。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减税缓税清费退费力度加大,累计完成企业留抵退税10600余户,合计约61.8亿元;国有房屋免租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326户,免租约8374万元;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约1.3亿元,补贴资金约4000万元;“防疫紧急纾困融资额度”向187家企业放款56.2亿元,贴息804.1万元;对工业、软件信息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重点行业546家企业给予复工增产补助资金3825万元。

(二)落地落实系列重大战略任务,一城两翼优化提质

1.青浦新城规划建设全面发力推进。青浦新城规划全面落实,中央 (略) 更新实践区控规获批, (略) (略) 设计完成。重点区域征收补偿扎实推进,上达中央公园南园一期开工;新城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基本完成,TOD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设;“城市更新实践区”打通“旧改预供地”实施路径。新城功能逐步完善,推动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务及品牌提升等五大方面和14个功能性事项导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康桥生命科学园、中铁四局总部、TCL创智E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新城数字化转型研究实施方案完成编制,产业创新园区控规加速推进,数字化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海数据集团正式揭牌并落户新城,苏文电能、青浦再生建材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和华测导航、优刻得等数字信息项目均已竣工。

2.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第五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实现上海交易团首单和进博会首证首照落地青浦、青浦企业产品首发首秀等“五首”。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2022年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成功举办,“联采项目”助力近350家企业成为联合国注册供应商,“6+365”平台累计入驻贸易机构超30家、实现税收约5亿元。青东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95项重点任务、211个项目有序推进。特色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集聚会展及相关企业215家,北斗西虹桥 (略) 唯一的国家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 (略) 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园运营并实现入驻企业项目61个,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揭牌并引进38家影视科技及配套企业。总部经济做实做强,美的集团等4家企业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资企业总部认定,德邦物流等8家企业获贸易型总部认定,青浦片区集聚各类总部达80家。

3.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落实,聚焦“一厅一片”重点区域,协力打造水乡客厅,“一点” (略) 、“一心”创智引擎专项规划获批,蓝环工程先导段、江南圩田一期顺利完工,市政基础及科普研学基地一期项目开工。推动西岑科创中心开发建设,控详规划获批,西岑城中村方案认定及动迁安置基地土地收储完成,华为研发中心、西岑水质净化厂等加快建设。打造绿色金融高地,长三角金融产业园集聚和辐射功能显著提升。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围绕“8+1+1”重点领域,累计112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实施,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跨区域数据信息共享达101万余条,37类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进一步完善。

(三)有力巩固经济发展基石,供需两端稳步向好

1.内外需求逐步复苏。投资动能不断积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237项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总投资约574亿元,“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完成出让8个、开工19个、竣工14个、投产7个;重大活动带动恢复,举办“潮涌浦江·智创青浦”、重点产业项目“云签约”等多轮促投资活动,签约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超560亿元;土地要素保障增强,土地收储完成126.6公顷,四批次共计20幅、65公顷的住宅用地集中出让顺利完成; (略) 场平稳有序,商品房销售面积167.0万平方米;资金保障坚实有力,发挥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青东五镇提质增效项目等多种投融资模式作用,支持西虹桥地区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示范区线项目等建设;服务效能优化提升,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受理”等方式提升审批效率,落实政府性投资项目“七票”统筹配置。消费活力逐步恢复,举办“最江南·享生活·欢乐购”—2022青浦区“五五购物节”系列活动、“大品牌在青浦”直播带货等各类活动;新地标上海天空万科广场开业,“首店首发经济”助力区域消费升级,中秋、国庆期间区内重点商业体销售额分别增长10.3%、10.4%。外资外贸展现韧性,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实现20.5亿美元、9亿美元, (略) 地区总部1家、外资研发中心3家;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生效契机,积极推进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西虹桥分平台建设,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综合保税区“1210出口海外仓”模式获批,跨境电商订单超1900万单、增长152%。

2.重点产业发展企稳向好。数字经济基础夯实,“长三角数字干线”启动建设,发布规划纲要、行动方案;红豆数创园、云砺·云门数字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移动等3个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落地;软件信息业扭转下降趋势,规上营收增长2.9%;数字广告产业园获批设立,聚集企业290家。现代服务业逆势上扬,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9.1%, (略) 水平;快递物流产业集群做大做优,业务收入增长13.9%,智慧物流转型升级加快,申通二期、圆通等新基建项目有序推进。金融产业有序发展,上交所一体化 (略) 场服务站揭牌成立,基金产业加快集聚,金融产业园基金管理规模达1800亿元。先进制造业能级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可比增长15.2%;北斗导航、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园区载体加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集聚,康璞生命科学园、博进瑞和泰项目开工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区级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10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完成调整项目160个、土地面积约1250亩。

3.改革创新动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5.0版,落实18项重点任务、95条举措, (略) (略) 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全年新增有效纳税企业8545户,引大引强引实(含总部企业)211家、税收亿元以上楼宇达3幢。“一网通办、青浦好办”品牌打响,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全程网办率达86%。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帮办服务体系,实现线上帮办1分钟响应。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出台预算、投资、工资等7项改革制度文件,“一企一特色”市场化发展思路已形成;强化国资国企监管,做好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创新策源能力增强,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0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达52家、众创空间达10家、孵化器达32家; (略) 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4.5亿元,42个 (略)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优质主体加速培育,21家企业入围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略) 级“专精特新”企业33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5家。助力赛伦生物、威贸电子(我区首 (略) 企业)、辰光 (略) , (略) 企业达33家。

(四)优化提升城乡人居品质, (略) 更富魅力

1.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崧泽高架西延伸全线贯通;轨交2号线、13号线、17号线西延伸建设加速推进;示范区线、外青松公路(城中东路-新科路)功能提升改造、沪苏湖高铁练塘站、三线换乘综合交通枢纽站等开工建设;G15抬升扩容、G50扩容、G318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汇金路、胜利路、青昆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实施;14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城市面貌不断焕新,“两旧一村”改造提速,“江南新天地”老城厢改造启动;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认定,其中5个项目开工,14个项目申报认定有序启动;完成2个标杆示范美丽街区、 (略) 容环境示范村建设。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启动区城运平台二期建设,“一网统管”覆盖率达76%,城运案件结案率达99.3%,创建19个联勤联动工作示范站、11个精品城管工作室;“三大整治”效果明显,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7.9万平方米,完成28个新开公共安全地块综合整治,村居人居环境整治复查覆盖率达70%;实施动态隐患清零,开展“雷霆”专项治理行动6次;推进自建房、治安复杂区域、架空线和飞线等安全隐患整治;安全风险防范毫不放松,排查各类隐患22574处,整改率99.4%;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 (略) 率先建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一期)。

2.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生产总面积达18.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个、绿叶菜核心基地9000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淀湖源味”2022年产值3.7亿元,“练塘茭白”“白鹤草莓”等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徐练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完成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略) 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率达67%;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全面收官,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31项、总里程51公里,智慧管养 (略) 唯一国家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优秀案例。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集体经济逐步壮大,66家经济合作社实现收益分配,人均分红增长12%;“造血”帮扶机制成效显现,第二轮综合帮扶建设完毕、三级“造血”平台运营项目达65个、“百村基金”收益分配累计达257.1万元。

3.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绿色低碳深入落实,成功申报“ (略) ”建设试点区;完成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项目启动率达100%;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完成51个绿色社区创建,实现新建民用建筑100%创建绿色建筑。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响,深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85.9%,PM2.5年均浓度27μg/m3;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参 (略)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一湖一荡一链”岸线生态治理全面推进,元荡三期基本完成岸线贯通,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一期)、蓝色珠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开工建设,河湖长制体系持续健全,深化“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联动机制;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地下水环境质量稳定在IV类水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曲水园全面免费开放,公园东路核心景观带、环城水系三期开工;完成5座口袋公园改造,建成4个乡村公园, (略) 级开放式休闲林地建设。推进环卫设施建设,新增2座有机垃圾处置设施。

(五)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1.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完成编制,形成共同富裕主要指标、重大改革工作等重点事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944元、增长2.1%, (略) 平均水平。稳就业促就业成效显著,新增就业岗位18502个,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300人以内;助企纾困稳就业政策全面落实,拨付1160家企业困难行业稳就业补贴1744.4万元,拨付372家企业线上职业培训补贴3791.8万元;“青峰”人才政策持续推进,引进各类人才2378人、增长29%,兑现人才团队奖金5861.8万元。“一老一小”服务优质共享全面推进,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新增养老床位1184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家、老年人助餐点18家,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12张;第六轮“托幼一体化”工作实施,普惠性托额增至1760个,普惠性托育照护服务提前实现街镇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83户,全年累计享受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515户、实物配租209户;区属动迁安置房项目开工1个、面积约7.4万平方米,竣工3个、面积约23.1万平方米;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有序构筑,医疗费用救助惠及9183人次,参保资助2617人;城乡居保精准扶贫持续巩固,贫困人员参保率达92.1%。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对口支援、双拥共建、民防和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深入推进。

2.社会事业持续改善。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开工项目39个,其中20个已投入使用。深化“双减”一号工程;做实11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学区,成立上海师范大学青浦基础教育集团,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建2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与 (略) 签约共建1所中学、1所小学;启用上海青浦兰生学校。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完善,数字健康城区建设有力推进,长三角(上海)智 (略) 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开通线上异地医保结算 (略) ; (略) (略) 区(国家医学中心)启动建设,复旦大学附 (略) (略) 竣工, (略) (略) 加快改扩建,区公共卫生中心结构封顶,白鹤、金泽、商榻等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加快建设;稳步推进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中医医联体逐步建设,成功验 (略) 中医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文旅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推动建设“文化便利店”,建成2个青溪书房,配备10个社区自助借阅柜;成功举办2022上海淀山湖文化旅游节,持续打造“智游青浦”品牌,建成智慧文旅信息服务平台(一期),推进青西郊野公园二期功能提升,加快上海大观园片区旅游战略发展研究;新建改 (略) 民健身中心、6条健身步道、 (略) 民球场、60个健身苑点、 (略) 民健身驿站、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3.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略) 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快推进“温暖家”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队*建设和力量配置,开展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创建,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幸福社区建设,加快“幸福云”智能化服务场景开发应用,完成 (略) 儿童友好示范点创建、50个幸福社区实体阵地建设; (略) 级示范睦邻点。法治青浦建设稳步推进,设立34个基层法治观察点, (略) 首家交通处罚类行政争议一站式服务点,建成区级宪法宣传教育基地“崇德尚法文化馆”,完成11个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公共安全更加稳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浦,完成334个“平安屋”、212个“水上平安屋”建设; (略) 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持续深化突出信访矛盾销项攻坚,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第五届进博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的信访与保障工作;加强经济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加大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重点的安全宣传,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六)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2022年度10个大项、25个小项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完成24个小项,“爱心暑托班”项目受疫情影响取消(见表2)。

表2 2022年度青浦区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目标工程量

完成情况

备注

1.就业创业

1

新增就业岗位

新增就业岗位18000个(其中农村就业人数5000人),帮助成功创业450人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

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

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210人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3

企业新型

学徒制培养

支持培养500名企业新型学徒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2.城市管理

4

积水点

改造工程

华腾路、纪鹤路等局部路段排水设施缺失或损坏,导致排水不畅,现增设雨水管道或排水边沟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5

城区静态

交通改善

在中心城区路段新增3362个非机动车车位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3.公共安全

6

应急避难

场所建设

在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清河湾中学、实验中学(东)三地新建3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7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5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4.养老服务

8

老年人健康

关爱计划

对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并增设CT肺癌筛查项目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9

新建养老机构、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新增养老床位109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12张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10

居家养老

照护服务

老年人助餐点18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家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5.便民服务

11

医疗保险补助系统建设

推进“医疗报销一件事”,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减时间、减跑动,将“线下依申请报销流程”转变为“主动线上补助”,实现看病后实时补助到账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2

早餐工程

建设一共50个早餐驿站、流动餐车、早餐点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6.健身康复

13

社区康复

中心建设

新增1家示范性、3家标准性社区康复中心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14

健身步道

新建5.2公里健身步道、开放2公里滨水空间,岸线开放2.5公里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7.教育文化

15

义务教育

课后服务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公民办学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6

爱心暑托班

2022年计划于7-8月份开设两期爱心暑托班,两期共设置30个左右办班点,预计招收小学生1500余名进行暑期托管服务

受疫情

影响取消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8.医疗服务

17

跨域医疗

协同互认

完成长三角示范区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吴江、嘉善、青浦三地实现远程就诊,影像及检验结果互认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8

社会急救

体系建设

新增AED设备300套,为4000名医务工作者及社会人员提供AED急救培训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9

智慧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远程医疗协同、 (略) 平台及区域医疗运营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升级,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 (略) 跨域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线上预约、问诊、转诊,核酸检测服务覆盖面达到80%,专病防治系统覆盖面达90%,跨域影像覆盖面达60%,跨域检验覆盖面达70%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9.幸福家园

20

残疾人生活

品质提升

对150户符合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1

老旧小区

电梯加装

完成小区20部电梯加装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2

新时代

幸福社区

完成新时代幸福社区创建50个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0.住房保障

23

动迁安置房

动迁安置房竣工约5万平方米,安置户数1000户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4

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

完成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10户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5

保障性租赁房

筹措保障性租赁房4000套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勠力同心,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奋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宏观环境依然复杂多变,风险与挑战不断增多,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对我区而言,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待持续加力;创新发展动力尚不强劲,产业发展能级需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需加快推进;稳就业保民生任务繁重,社会治理能力需继续强化,防范化解和应对处置各类重大风险不能有丝毫松懈。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更有力措施,着力应对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放眼全球,中国仍是最大的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有力提振了社会预期和发展信心,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进一步畅通了经济循环、 (略) 场需求恢复。全市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核心功能强、经济韧性足、市场活力好的优势没有改变。从青浦来看,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能级跃升期,高质量发展势能将竞相迸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 (略) 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 (略) 委全会、区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重大战略任务为根本牵引,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 (略) 、实现高效能治理,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浦实践,围绕“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发展愿景,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略) 的枢纽门户”新局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议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见表3)。

表3 2023年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略) 平均水平

2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6.5%

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增长5%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8%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0亿元

6

合同外资

8亿美元

7

实到外资

6亿美元

8

土地减量化

立项80公顷(以市下达为准)

9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略) 下达目标

10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略) 下达目标

11

新增就业岗位

18300个(以市下达为准)

12

城乡登记失业人数

控制在7300人以内(以市下达为准)

1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略) 平均水平


(一)着力强化重大战略引领,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

1.持续彰显新城特色提升发展能级。加快未来新城样板区、产业创新园重点板块等控详规划编制,完成示范区线青浦新城南站控详规划。提速中央商务区TOD项目开发,推动城中北路西侧先行启动区开工;完成青浦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土地供应并争取开工;积极招引民营企业总部、总部型机构等落地,力争外青松公路沿线总部基地引进总部机构3家。 (略) 更新实践区建设,完成首期地块土地供应工作;依托码头街、观厢路、宝庆街还原历史纵向水轴,结合大西门旧改区域和自来水厂地块更新,导入文化书店等商业功能。加快未来新城样板区建设,推动生命科学产业社区一期建设,加快发展数字智造等重点产业社区。上达河中央公园南园全面开工,环城水系三期、公园东路核心景观带等重点生态项目加快建设。

2.持续做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做好第六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充分发挥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西虹桥分平台作用,积极拓展海外资源。继续办好联合国采购大会和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制定实施青浦片区推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核心区,建设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完善西虹桥会展运营保障管理平台,积极打造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促进北斗导航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功能型平台辐射带动效应,引导优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建,构筑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港,鼓励企业建设跨境电商海外运营中心,加快打造跨境贸易数字经济功能。围绕数字贸易产业链和垂直细分行业,积极布局完善企业孵化体系。推进青东联动七大行动90项任务,联动发展效应持续显现。

3.持续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化落实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聚焦“一厅” (略) , (略) 上海馆、创智引擎、蓝环工程二期、江南圩田展示园二期等示范区重点项目全面开工;聚焦“一片”西岑科创中心,实现先导性地块土地出让,推动动迁安置基地、西岑城中村项目和两个先导性组团开工,全力推进华为研发中心建设。推动长三角可持 (略) 二期工程完工。 (略) 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统筹推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和两大特色产业(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发展。 (略) 通办服务品牌,完 (略) 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推动1173个 (略) 办理。提前谋划示范区建设四周年工作现场会,持续放大主场效应和平台功能。

(二)着力巩固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蟠龙天地等高能级商业体开业,推进奥特莱斯二期、新城TOD商业项目规划建设,进一步拓展消费新空间;聚焦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等推出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继续办好“五五购物节”“金秋旅游购物节”等节庆活动;加强会商文旅农联动,打造一站式“微度假”消费体验模式;培育消费新业态,推动电商与实体零售双向融合,鼓励上海家化、妮维雅等区内制造业企业开展线上销售,搭建线上展馆、工厂直播、新品线上发布。靠前发力扩大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有力推动“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实现出让30个、开工28个、竣工18个、投产15个;加速推进土地收储和出让,盘活区域资源,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做好资金保障,充分运用专项债、PPP、REITs、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模式,推动成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达产;激发社会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示范区线站点周边区域开发、新城中央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稳外贸稳外资,修订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扩大自营出口、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在西虹桥区域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地,吸引并培育进口贸易总部型企业落地;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为优质产品搭建更多展示和销售平台, (略) 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积极争取外资重大项目落地。

2.提升产业发展质态。加快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全面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全面推进智能芯片、位置服务、电竞游戏、跨境电商等十大数字特色产业园建设, (略) 西软件园扩区升级,支持练塘工业园区转型打造数商产业园,加快精测半导体、慧石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进一步巩固快递物流产业集群优势,深化上海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快递物流供应链采购中心,支持智能制造、现代商贸和快递物流融合发展,打响“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品牌,制定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标准,支持“三通一达一兔”等快递总部发展智慧物流服务。积极培育中长期动能,打造生物技术等新一批增长引擎,深化“3+6+X”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推动青浦生命科学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功能集聚,重点支持抗体药物、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壮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引导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力争创建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50家,鼓励下游人工智能应用企业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引进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优质企业,引导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质转型。推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盘活存量资源,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00项、1000亩。

3. (略) 场主体。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统筹调度全区招商资源,坚持规划招商、资源招商、平台招商等多管齐下。绘制全区产业图谱,结合各区域产业基础实施靶向招商;强化商务楼宇招商,形成全区楼宇资源数字地图,健全楼宇“楼长制”,大力推动存量去化,打造更多“亿元楼宇”“特色楼宇”;加强招商体系能力建设,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有序开展外出招商,聚焦华为、美的、安踏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引进更多上下游优质企业。持续优化企业服务,聚焦重点企业,持续开展企业圆桌会、服务企业“直通车”、领导帮办等,建立常态化安商稳商机制;推进区“产业云”平台建设,加速形成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数字化生态。强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制定“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方案,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继续做好稳增长政策研究储备,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修订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实施集成电路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4.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广“免申即享”等服务方式,创新“好办、快办”“智能办”服务模式。探索“一业一证”改革,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动涉企审批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兑现直达直享。深化“一企一档”建设,构建企业在线专属空间,打造掌上办事服务新模式。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市、区重大工程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运用“容缺办理”方式提升审批效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对部分区管经营性国资委托监管方案。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区属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增量超收激励机制,落实容错纠错、违规经营责任追究机制。上线运营青浦国资在线监管系统,逐步实现国资监管数据共享共用。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双创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积极搭建育才、引才、荐才、用才平台, (略) 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动 (略) 士专家服务中心。

(三)着力加快城乡面貌更新,助推发展能级新跃升

1. (略) 品质。 (略) 居住条件,稳步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推动凤溪、赵巷、西岑等3个城中村项目启动建设,完成不少于2个新项目认定;推进不成套职工住宅及小梁薄板房屋改造21幢、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启动新一批“美丽家园”建设,高品质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沪苏湖高铁练塘站、轨交2号线西延伸、13号线西延伸、17号线西延伸建设等项目进度,同步推动示范区线和周边配套建设。配合推进G15抬升扩容、G50扩容及智慧高速、G318改扩建、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加速推动北青公路、外青松公路北段、汇金路、胜利路、青昆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场、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建设。 (略) 数字化步伐,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千兆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0%,5G网络覆盖率达85%;推动一城两翼重点地区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

2. (略) 管理。巩固第一轮美丽街区建设成效并推进新一轮三年计划;创建13个联勤联动工作站示范站、11个城管精品工作室;完成城运平台二期建设,设置村居为民服务热线,“一网统管”覆盖率达100%。提升城建设施管养水平,积极推进精品示范路、“四好农村路”创建,加强道路养护、地下空间管理、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等,加快燃气监管系统建设。加大管线排查及飞线整治力度,完成3条道路架空线入地。推进“三大整治”,全面完成人居环境达标验收村居整治任务,组织开展不少于8次“雷霆”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抓公共安全整治。

3.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略) 现代绿色农业,严格落实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持续推进“三万六千”工程。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启动2个高标准农田和2个设施菜田新开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进智慧装备农业和数字生态渔业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深化农产品品牌战略,提升“淀湖源味”等品牌溢价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推进中储粮粮库建设。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三片一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加快赵巷镇方夏村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略) 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农村精品旅游线路。稳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深化村居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加快推进农村综合帮扶项目和三峡移民帮扶项目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四)着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1.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略) 平均水平。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做好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和长三角(青浦)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新增就业岗位18300个、帮助成功创业450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00人,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防范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提升居住品质,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建设和盘活一批公共租赁房和人才公寓,动迁安置房建设开工1个、竣工1个、安置2个。加快大居内配套建设, (略) 民居住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抓好城乡居保民生工程,确保应保尽保。持续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医保一体化建设。推进长护险定点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信用分级管理,推动长护险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对口支援、双拥共建、民防和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启动新一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持续推动老有颐养,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不少于150张,新增为老服务中心1家,日间照护服务机构3家,长者食堂2家、老年助餐点10家,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50户;深入推广“互联网+ (略) ”,探索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持续推动幼有善育,新增14个公办幼儿园托班,幼儿园开设托班比例提高至55%以上;探索打造“社区小区配套办”等托育新模式,实现中心城区“宝宝屋”全覆盖。持续推动学有优教,系统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启动复旦附中青浦分校、青浦高级中学2个“实验性、示范性”教育集团建设。持续推动病有良医,复旦大学附 (略) (略) 投入使用,开工 (略) (略) 区;加快推进“便携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版应用场景和数字健康城区建设,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区域新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提升文旅体服务设施品质,推进江南书局旗舰店、鹤龙美术馆等建设;结合幸福社区建设,试点打造“温暖家”的“文化客厅”;推出环淀山湖度假游、“‘遗’见青新”文化遗产主题季系列等活动; (略) 民健身步道2条、市民球场10片、健身苑点50个、市民健身驿站2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个。

3.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平稳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阶段性用工紧缺问题,积极鼓励引导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进一步做好重点民生商品储备,加强重点保供功能节点运营保障。加强医疗资源储备,保持医疗队*稳定,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加 (略) 建设推广力度,优化药品配送方式和渠道,缓解线下就医压力。开展重点药品供应检测,建立药品重点检测目录,保 (略) 场供应。加快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推动治理能力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以幸福社区为枢纽的党群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基本实现村居幸福社区全覆盖。积极探索街区治理,进一步提升街区治理灵敏度和有效性。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基层民主监督,优化完善“阳光村务工程”;深化村居自治机制,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平安青浦建设,全面提升各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健全“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解中心建设。

(五)着力厚植生态文明底色,树立“两山”实践新标杆

1.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完成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第九轮计划编制。多措并举推动各项环境指标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优良率达80%以上,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85%以上,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加大环境保护监测、执法、督察整改力度。加强水污染治理,完成2507公里河湖口排污排查、监测和溯源。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项目;推进污水管网检测及修复,加快华新污水厂四期扩建工程。通过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卫星遥感+人工巡查”等措施并举,保障水源地环境安全。推进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协调解决跨区域污染防治难题。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建设4座常规空气站,全面完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完成18家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监管,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

2.持续营造绿色发展环境。深入贯彻“双碳”战略,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围绕光伏推广和资源循环利用出台新一轮循环经济政策;编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进创建低碳发展实践区,推进创建低碳示范区2个、绿色社区44个。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继续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推动21个项目建设。推进“一湖一荡一链”综合治理,提速淀山湖和蓝色珠链岸线生态治理工程,实现一期基本贯通并争取二期开工;开展淀浦河、东大盈港、上达河等骨干河道整治,实施85公里中小河道整治,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 (略) , (略) 貌,实施集镇地区20条(段)、共20公里的道路保洁, (略) 容环境示范村10个。围绕垃圾源头减量、精准分类、高效转运、集中处理等环节,提升垃圾治理水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打造口袋花园,完成约1.7万平方米“街心花园”改造提升,建成高标准生态绿道20公里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7平方米;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构建全覆盖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域森林覆盖率达19.3%。

(六)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计划

2023年,计划安排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9大项、18个小项,总投资约2.7亿元(见表4)。

特此报告,请予审议。

表4 2023年度青浦区民生实事项目安排计划

项目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目标工程量

责任单位

投资

(万元)

备注

1.就业稳岗

1

促进就业

创业

新增就业岗位18300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人数450人、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210人

区人社局

6500

人大票决项目

2.健康养老

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完成建设为老服务中心1家、日间照护服务机构3家、长者食堂2家、老年助餐点10家

区民政局

1471

人大票决项目

3

适老化改造

完成适老化改造150户,增加卫生间、厨房、客厅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便利设施,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

区民政局

60

人大票决项目

4

老年人

健康关爱

对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并增设乳腺癌、前列腺筛查

区卫健委

5000

人大票决项目

3.教育普惠

5

幼有善育

新增公办托班14个,托位280个,努力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更大层面满足百姓需求

区教育局

2300

人大票决项目

4.文化体育

6

市民健身

场地

新建改建多功能球场12片、健身步道4km、智慧健身苑点50个、健身驿站2个

区体育局

424

人大票决项目

7

公共文化

供给

完成新型农村标准化放映点2个;戏曲、综艺、儿童剧等文艺演出与特色活动、文化微游、讲座及展览等艺术教育活动35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00场

区文旅局

500

人大票决项目

5.交通出行

8

智能公交

电子站牌

完成100个公交站点智能电子站牌改造,实现实时报站, (略) 民出行, (略) 民幸福感

区建管委

500

人大票决项目

9

优化交通

出行设施

新建12个港湾式站台、改造村村通公交线路28个首末站设施、新建40个公交候车亭(立杆式站台改成候车亭)

区建管委

1500

人大票决项目

6.公共服务

10

菜场功能

设施提升

(略) 场改建;1家菜场升级为2.0版本;1家菜场提升为智慧菜场

区商务委

1000

人大票决项目

11

医疗救助

“免申即享”

对救助人员提供各类基础管理服务;提供各类线上闭环的事后救助管理服务

区医保局

83

人大票决项目

12

未成年人

保护

开展“倾护青苗”计划,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配送不少于20场活动

区民政局

30

人大票决项目

7.医疗卫生

13

提升村级卫生服务设施

完成50家村卫生室、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区卫健委

1285

人大票决项目

14

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新增100台AED急救设备,培训1000人

区卫健委

180

人大票决项目

8.幸福家园

15

老旧小区

电梯加装

开工50台,完工50台

区房管局

3200

人大票决项目

16

新时代

幸福社区

完成新时代幸福社区创建30个;试点打造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服务设施,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普惠托育服务

区委推进办、区教育局

2700

人大票决项目

17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完成老旧小区5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区消防救援支队

600

人大票决项目

9.住房保障

18

保障性

租赁房

计划筹措保障性租赁房6000套(其中人才公寓1000)、计划供应1200套(其中人才公寓800套)

区房管局

/

人大票决项目

合计





27333




——**日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青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我受青浦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关于青浦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 (略) 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立足打造现代化枢纽门户和新时代幸福青浦总体目标,全力以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青浦战役,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城市能级稳步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13项主要预期目标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土地减量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新增就业岗位、城乡登记失业人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项指标完成年度(调整)目标。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项指标难以达到年度目标,但较上半年均实现大幅回升。疫情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而不是趋势性的。虽然部分指标难以完成预期目标,但均呈现降幅显著收窄、加快恢复的态势,全区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表1 2022年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全年目标

全年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

(略) 水平

下降1.9%

2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

216.5亿元(调整后)

217.8亿元

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增长4%

下降7.0%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6%

下降9.7%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0亿元

578.0亿元

6

合同外资

8亿美元

20.5亿美元

7

实到外资

6亿美元

9亿美元

8

土地减量化

立项140公顷

立项153.1公顷

9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略) 下达目标

(略) 下达目标

10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2

(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略) 下达目标

(略) 下达目标

11

新增就业岗位

18000个

18502个

12

城乡登记失业人数

控制在7300人以内

控制在7300人以内

1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略) 平均水平

(略) 平均水平

注:1.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调整为:216.5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1.5%,扣除各类政策性减税退税缓税因素后增长4.1%。

2.原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因市生态环境局未下达全年任务, (略) (略) 生态环境局相关要求,更换为“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平稳恢复

1.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全力强化领导指挥体系,推进落实“四应四尽”,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拔点清面,统筹调度各方力量资源参与疫情防控,充分利 (略) 等资源兜牢民生底线,使青浦成为 (略) 最少的几个区之一,较早实现社会面清零。全力调度各类物资,上线“温暖家” (略) 平台,实施“定点+循环”物资配送,防疫物资、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给得到充分保障。全力稳定生产生活,指导企业“一企一策”加快 (略)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场所码”“数字哨兵”全面推广,“温暖家”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合理布局,新冠疫苗接种持续推进,来沪返沪人员“落地检”和“落脚点”防控有力落实,常态化防控网织密织牢。创建“无疫小区”825个、“无疫工厂”116个、“无疫园区”10个。全面抓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

2.稳增长政策效应叠加释放。 (略) 级系列稳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出台“青暖”22条、经济恢复重振“1+5”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完善行业指引、操作指南等实施细则,优化免申即享、线上办理等措施。在稳增长系列政策作用下,全区经济在深度回落后加快恢复,下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大幅回升,第三季度增长约9% (略) 水平,全年下降1.9%,尽最大可能稳住了基本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7%,较上半年收窄7.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9.7%,较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78.0亿元,下半年完成381亿元、好于2021年同期水平。千方百计助企纾困解难,减税缓税清费退费力度加大,累计完成企业留抵退税10600余户,合计约61.8亿元;国有房屋免租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326户,免租约8374万元;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约1.3亿元,补贴资金约4000万元;“防疫紧急纾困融资额度”向187家企业放款56.2亿元,贴息804.1万元;对工业、软件信息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重点行业546家企业给予复工增产补助资金3825万元。

(二)落地落实系列重大战略任务,一城两翼优化提质

1.青浦新城规划建设全面发力推进。青浦新城规划全面落实,中央 (略) 更新实践区控规获批, (略) (略) 设计完成。重点区域征收补偿扎实推进,上达中央公园南园一期开工;新城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基本完成,TOD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设;“城市更新实践区”打通“旧改预供地”实施路径。新城功能逐步完善,推动企业总部、研发创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务及品牌提升等五大方面和14个功能性事项导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康桥生命科学园、中铁四局总部、TCL创智E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新城数字化转型研究实施方案完成编制,产业创新园区控规加速推进,数字化示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上海数据集团正式揭牌并落户新城,苏文电能、青浦再生建材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和华测导航、优刻得等数字信息项目均已竣工。

2.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不断增强。第五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实现上海交易团首单和进博会首证首照落地青浦、青浦企业产品首发首秀等“五首”。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2022年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成功举办,“联采项目”助力近350家企业成为联合国注册供应商,“6+365”平台累计入驻贸易机构超30家、实现税收约5亿元。青东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95项重点任务、211个项目有序推进。特色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集聚会展及相关企业215家,北斗西虹桥 (略) 唯一的国家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 (略) 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开园运营并实现入驻企业项目61个,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揭牌并引进38家影视科技及配套企业。总部经济做实做强,美的集团等4家企业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内资企业总部认定,德邦物流等8家企业获贸易型总部认定,青浦片区集聚各类总部达80家。

3.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落实,聚焦“一厅一片”重点区域,协力打造水乡客厅,“一点” (略) 、“一心”创智引擎专项规划获批,蓝环工程先导段、江南圩田一期顺利完工,市政基础及科普研学基地一期项目开工。推动西岑科创中心开发建设,控详规划获批,西岑城中村方案认定及动迁安置基地土地收储完成,华为研发中心、西岑水质净化厂等加快建设。打造绿色金融高地,长三角金融产业园集聚和辐射功能显著提升。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围绕“8+1+1”重点领域,累计112项制度创新成果落地实施,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跨区域数据信息共享达101万余条,37类电子证照实现共享互认,“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进一步完善。

(三)有力巩固经济发展基石,供需两端稳步向好

1.内外需求逐步复苏。投资动能不断积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237项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总投资约574亿元,“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完成出让8个、开工19个、竣工14个、投产7个;重大活动带动恢复,举办“潮涌浦江·智创青浦”、重点产业项目“云签约”等多轮促投资活动,签约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超560亿元;土地要素保障增强,土地收储完成126.6公顷,四批次共计20幅、65公顷的住宅用地集中出让顺利完成; (略) 场平稳有序,商品房销售面积167.0万平方米;资金保障坚实有力,发挥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青东五镇提质增效项目等多种投融资模式作用,支持西虹桥地区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示范区线项目等建设;服务效能优化提升,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受理”等方式提升审批效率,落实政府性投资项目“七票”统筹配置。消费活力逐步恢复,举办“最江南·享生活·欢乐购”—2022青浦区“五五购物节”系列活动、“大品牌在青浦”直播带货等各类活动;新地标上海天空万科广场开业,“首店首发经济”助力区域消费升级,中秋、国庆期间区内重点商业体销售额分别增长10.3%、10.4%。外资外贸展现韧性,合同外资、实到外资分别实现20.5亿美元、9亿美元, (略) 地区总部1家、外资研发中心3家;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生效契机,积极推进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西虹桥分平台建设,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综合保税区“1210出口海外仓”模式获批,跨境电商订单超1900万单、增长152%。

2.重点产业发展企稳向好。数字经济基础夯实,“长三角数字干线”启动建设,发布规划纲要、行动方案;红豆数创园、云砺·云门数字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移动等3个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落地;软件信息业扭转下降趋势,规上营收增长2.9%;数字广告产业园获批设立,聚集企业290家。现代服务业逆势上扬,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9.1%, (略) 水平;快递物流产业集群做大做优,业务收入增长13.9%,智慧物流转型升级加快,申通二期、圆通等新基建项目有序推进。金融产业有序发展,上交所一体化 (略) 场服务站揭牌成立,基金产业加快集聚,金融产业园基金管理规模达1800亿元。先进制造业能级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可比增长15.2%;北斗导航、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园区载体加强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集聚,康璞生命科学园、博进瑞和泰项目开工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区级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10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完成调整项目160个、土地面积约1250亩。

3.改革创新动力持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5.0版,落实18项重点任务、95条举措, (略) (略) 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全年新增有效纳税企业8545户,引大引强引实(含总部企业)211家、税收亿元以上楼宇达3幢。“一网通办、青浦好办”品牌打响,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全程网办率达86%。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帮办服务体系,实现线上帮办1分钟响应。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推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出台预算、投资、工资等7项改革制度文件,“一企一特色”市场化发展思路已形成;强化国资国企监管,做好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创新策源能力增强,全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101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达52家、众创空间达10家、孵化器达32家; (略) 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4.5亿元,42个 (略)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优质主体加速培育,21家企业入围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略) 级“专精特新”企业33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5家。助力赛伦生物、威贸电子(我区首 (略) 企业)、辰光 (略) , (略) 企业达33家。

(四)优化提升城乡人居品质, (略) 更富魅力

1.城市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崧泽高架西延伸全线贯通;轨交2号线、13号线、17号线西延伸建设加速推进;示范区线、外青松公路(城中东路-新科路)功能提升改造、沪苏湖高铁练塘站、三线换乘综合交通枢纽站等开工建设;G15抬升扩容、G50扩容、G318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汇金路、胜利路、青昆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实施;14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城市面貌不断焕新,“两旧一村”改造提速,“江南新天地”老城厢改造启动;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认定,其中5个项目开工,14个项目申报认定有序启动;完成2个标杆示范美丽街区、 (略) 容环境示范村建设。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启动区城运平台二期建设,“一网统管”覆盖率达76%,城运案件结案率达99.3%,创建19个联勤联动工作示范站、11个精品城管工作室;“三大整治”效果明显,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7.9万平方米,完成28个新开公共安全地块综合整治,村居人居环境整治复查覆盖率达70%;实施动态隐患清零,开展“雷霆”专项治理行动6次;推进自建房、治安复杂区域、架空线和飞线等安全隐患整治;安全风险防范毫不放松,排查各类隐患22574处,整改率99.4%;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推进, (略) 率先建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一期)。

2.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加快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生产总面积达18.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个、绿叶菜核心基地9000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淀湖源味”2022年产值3.7亿元,“练塘茭白”“白鹤草莓”等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徐练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完成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略) 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率达67%;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全面收官,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31项、总里程51公里,智慧管养 (略) 唯一国家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优秀案例。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集体经济逐步壮大,66家经济合作社实现收益分配,人均分红增长12%;“造血”帮扶机制成效显现,第二轮综合帮扶建设完毕、三级“造血”平台运营项目达65个、“百村基金”收益分配累计达257.1万元。

3.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绿色低碳深入落实,成功申报“ (略) ”建设试点区;完成生态环境领域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项目启动率达100%;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绿色低碳行动,完成51个绿色社区创建,实现新建民用建筑100%创建绿色建筑。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响,深化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85.9%,PM2.5年均浓度27μg/m3;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参 (略)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一湖一荡一链”岸线生态治理全面推进,元荡三期基本完成岸线贯通,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一期)、蓝色珠链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开工建设,河湖长制体系持续健全,深化“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联动机制;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地下水环境质量稳定在IV类水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曲水园全面免费开放,公园东路核心景观带、环城水系三期开工;完成5座口袋公园改造,建成4个乡村公园, (略) 级开放式休闲林地建设。推进环卫设施建设,新增2座有机垃圾处置设施。

(五)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建设,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1.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共同富裕实施方案完成编制,形成共同富裕主要指标、重大改革工作等重点事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944元、增长2.1%, (略) 平均水平。稳就业促就业成效显著,新增就业岗位18502个,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7300人以内;助企纾困稳就业政策全面落实,拨付1160家企业困难行业稳就业补贴1744.4万元,拨付372家企业线上职业培训补贴3791.8万元;“青峰”人才政策持续推进,引进各类人才2378人、增长29%,兑现人才团队奖金5861.8万元。“一老一小”服务优质共享全面推进,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新增养老床位1184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家、老年人助餐点18家,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12张;第六轮“托幼一体化”工作实施,普惠性托额增至1760个,普惠性托育照护服务提前实现街镇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83户,全年累计享受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515户、实物配租209户;区属动迁安置房项目开工1个、面积约7.4万平方米,竣工3个、面积约23.1万平方米;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有序构筑,医疗费用救助惠及9183人次,参保资助2617人;城乡居保精准扶贫持续巩固,贫困人员参保率达92.1%。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对口支援、双拥共建、民防和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深入推进。

2.社会事业持续改善。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开工项目39个,其中20个已投入使用。深化“双减”一号工程;做实11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学区,成立上海师范大学青浦基础教育集团,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建2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与 (略) 签约共建1所中学、1所小学;启用上海青浦兰生学校。医疗卫生体系持续完善,数字健康城区建设有力推进,长三角(上海)智 (略) 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开通线上异地医保结算 (略) ; (略) (略) 区(国家医学中心)启动建设,复旦大学附 (略) (略) 竣工, (略) (略) 加快改扩建,区公共卫生中心结构封顶,白鹤、金泽、商榻等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加快建设;稳步推进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中医医联体逐步建设,成功验 (略) 中医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文旅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推动建设“文化便利店”,建成2个青溪书房,配备10个社区自助借阅柜;成功举办2022上海淀山湖文化旅游节,持续打造“智游青浦”品牌,建成智慧文旅信息服务平台(一期),推进青西郊野公园二期功能提升,加快上海大观园片区旅游战略发展研究;新建改 (略) 民健身中心、6条健身步道、 (略) 民球场、60个健身苑点、 (略) 民健身驿站、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

3.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略) 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快推进“温暖家”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队*建设和力量配置,开展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创建,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幸福社区建设,加快“幸福云”智能化服务场景开发应用,完成 (略) 儿童友好示范点创建、50个幸福社区实体阵地建设; (略) 级示范睦邻点。法治青浦建设稳步推进,设立34个基层法治观察点, (略) 首家交通处罚类行政争议一站式服务点,建成区级宪法宣传教育基地“崇德尚法文化馆”,完成11个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公共安全更加稳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浦,完成334个“平安屋”、212个“水上平安屋”建设; (略) 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持续深化突出信访矛盾销项攻坚,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第五届进博会等重要节点期间的信访与保障工作;加强经济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加大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重点的安全宣传,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六)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2022年度10个大项、25个小项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完成24个小项,“爱心暑托班”项目受疫情影响取消(见表2)。

表2 2022年度青浦区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目标工程量

完成情况

备注

1.就业创业

1

新增就业岗位

新增就业岗位18000个(其中农村就业人数5000人),帮助成功创业450人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

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

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210人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3

企业新型

学徒制培养

支持培养500名企业新型学徒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2.城市管理

4

积水点

改造工程

华腾路、纪鹤路等局部路段排水设施缺失或损坏,导致排水不畅,现增设雨水管道或排水边沟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5

城区静态

交通改善

在中心城区路段新增3362个非机动车车位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3.公共安全

6

应急避难

场所建设

在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清河湾中学、实验中学(东)三地新建3个Ⅱ类应急避难场所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7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5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4.养老服务

8

老年人健康

关爱计划

对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并增设CT肺癌筛查项目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9

新建养老机构、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

新增养老床位109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312张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10

居家养老

照护服务

老年人助餐点18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家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5.便民服务

11

医疗保险补助系统建设

推进“医疗报销一件事”,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减时间、减跑动,将“线下依申请报销流程”转变为“主动线上补助”,实现看病后实时补助到账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2

早餐工程

建设一共50个早餐驿站、流动餐车、早餐点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6.健身康复

13

社区康复

中心建设

新增1家示范性、3家标准性社区康复中心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14

健身步道

新建5.2公里健身步道、开放2公里滨水空间,岸线开放2.5公里

完成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7.教育文化

15

义务教育

课后服务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公民办学校全覆盖、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个小时,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6

爱心暑托班

2022年计划于7-8月份开设两期爱心暑托班,两期共设置30个左右办班点,预计招收小学生1500余名进行暑期托管服务

受疫情

影响取消

市民生

实事

项目

8.医疗服务

17

跨域医疗

协同互认

完成长三角示范区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吴江、嘉善、青浦三地实现远程就诊,影像及检验结果互认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8

社会急救

体系建设

新增AED设备300套,为4000名医务工作者及社会人员提供AED急救培训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9

智慧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远程医疗协同、 (略) 平台及区域医疗运营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升级,建设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 (略) 跨域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线上预约、问诊、转诊,核酸检测服务覆盖面达到80%,专病防治系统覆盖面达90%,跨域影像覆盖面达60%,跨域检验覆盖面达70%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9.幸福家园

20

残疾人生活

品质提升

对150户符合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1

老旧小区

电梯加装

完成小区20部电梯加装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2

新时代

幸福社区

完成新时代幸福社区创建50个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10.住房保障

23

动迁安置房

动迁安置房竣工约5万平方米,安置户数1000户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4

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

完成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10户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25

保障性租赁房

筹措保障性租赁房4000套

完成

人大票决项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勠力同心,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奋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回归正常发展轨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宏观环境依然复杂多变,风险与挑战不断增多,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对我区而言,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待持续加力;创新发展动力尚不强劲,产业发展能级需进一步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需加快推进;稳就业保民生任务繁重,社会治理能力需继续强化,防范化解和应对处置各类重大风险不能有丝毫松懈。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更有力措施,着力应对解决。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放眼全球,中国仍是最大的增长引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有力提振了社会预期和发展信心,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进一步畅通了经济循环、 (略) 场需求恢复。全市经济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核心功能强、经济韧性足、市场活力好的优势没有改变。从青浦来看,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能级跃升期,高质量发展势能将竞相迸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 (略) 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 (略) 委全会、区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重大战略任务为根本牵引,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 (略) 、实现高效能治理,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浦实践,围绕“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温暖家”发展愿景,开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略) 的枢纽门户”新局面。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议2023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见表3)。

表3 2023年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预期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略) 平均水平

2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6.5%

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增长5%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8%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50亿元

6

合同外资

8亿美元

7

实到外资

6亿美元

8

土地减量化

立项80公顷(以市下达为准)

9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略) 下达目标

10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

(略) 下达目标

11

新增就业岗位

18300个(以市下达为准)

12

城乡登记失业人数

控制在7300人以内(以市下达为准)

1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略) 平均水平


(一)着力强化重大战略引领,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

1.持续彰显新城特色提升发展能级。加快未来新城样板区、产业创新园重点板块等控详规划编制,完成示范区线青浦新城南站控详规划。提速中央商务区TOD项目开发,推动城中北路西侧先行启动区开工;完成青浦复旦国际融合创新中心土地供应并争取开工;积极招引民营企业总部、总部型机构等落地,力争外青松公路沿线总部基地引进总部机构3家。 (略) 更新实践区建设,完成首期地块土地供应工作;依托码头街、观厢路、宝庆街还原历史纵向水轴,结合大西门旧改区域和自来水厂地块更新,导入文化书店等商业功能。加快未来新城样板区建设,推动生命科学产业社区一期建设,加快发展数字智造等重点产业社区。上达河中央公园南园全面开工,环城水系三期、公园东路核心景观带等重点生态项目加快建设。

2.持续做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做好第六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充分发挥虹桥海外贸易中心西虹桥分平台作用,积极拓展海外资源。继续办好联合国采购大会和中国国际公共采购论坛。制定实施青浦片区推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聚焦核心区,建设国际一流中央商务区。完善西虹桥会展运营保障管理平台,积极打造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促进北斗导航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功能型平台辐射带动效应,引导优质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建,构筑全国北斗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打造全球数字贸易港,鼓励企业建设跨境电商海外运营中心,加快打造跨境贸易数字经济功能。围绕数字贸易产业链和垂直细分行业,积极布局完善企业孵化体系。推进青东联动七大行动90项任务,联动发展效应持续显现。

3.持续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深化落实示范区和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聚焦“一厅” (略) , (略) 上海馆、创智引擎、蓝环工程二期、江南圩田展示园二期等示范区重点项目全面开工;聚焦“一片”西岑科创中心,实现先导性地块土地出让,推动动迁安置基地、西岑城中村项目和两个先导性组团开工,全力推进华为研发中心建设。推动长三角可持 (略) 二期工程完工。 (略) 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统筹推动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产业、智能制造、绿色新材料)和两大特色产业(总部经济、绿色科创服务)发展。 (略) 通办服务品牌,完 (略) 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推动1173个 (略) 办理。提前谋划示范区建设四周年工作现场会,持续放大主场效应和平台功能。

(二)着力巩固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积极扩大有效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蟠龙天地等高能级商业体开业,推进奥特莱斯二期、新城TOD商业项目规划建设,进一步拓展消费新空间;聚焦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等推出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继续办好“五五购物节”“金秋旅游购物节”等节庆活动;加强会商文旅农联动,打造一站式“微度假”消费体验模式;培育消费新业态,推动电商与实体零售双向融合,鼓励上海家化、妮维雅等区内制造业企业开展线上销售,搭建线上展馆、工厂直播、新品线上发布。靠前发力扩大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有力推动“四个一批”产业项目,实现出让30个、开工28个、竣工18个、投产15个;加速推进土地收储和出让,盘活区域资源,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做好资金保障,充分运用专项债、PPP、REITs、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模式,推动成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达产;激发社会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示范区线站点周边区域开发、新城中央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稳外贸稳外资,修订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扩大自营出口、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在西虹桥区域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地,吸引并培育进口贸易总部型企业落地;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为优质产品搭建更多展示和销售平台, (略) 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积极争取外资重大项目落地。

2.提升产业发展质态。加快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全面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全面推进智能芯片、位置服务、电竞游戏、跨境电商等十大数字特色产业园建设, (略) 西软件园扩区升级,支持练塘工业园区转型打造数商产业园,加快精测半导体、慧石科技等项目竣工投产;进一步巩固快递物流产业集群优势,深化上海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打造快递物流供应链采购中心,支持智能制造、现代商贸和快递物流融合发展,打响“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品牌,制定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标准,支持“三通一达一兔”等快递总部发展智慧物流服务。积极培育中长期动能,打造生物技术等新一批增长引擎,深化“3+6+X”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推动青浦生命科学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功能集聚,重点支持抗体药物、高端医疗装备等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壮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引导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力争创建智能工厂(车间、生产线、仓储)50家,鼓励下游人工智能应用企业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引进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优质企业,引导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质转型。推动低效企业“腾笼换鸟”,盘活存量资源,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00项、1000亩。

3. (略) 场主体。提升招商引资实效,统筹调度全区招商资源,坚持规划招商、资源招商、平台招商等多管齐下。绘制全区产业图谱,结合各区域产业基础实施靶向招商;强化商务楼宇招商,形成全区楼宇资源数字地图,健全楼宇“楼长制”,大力推动存量去化,打造更多“亿元楼宇”“特色楼宇”;加强招商体系能力建设,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有序开展外出招商,聚焦华为、美的、安踏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引进更多上下游优质企业。持续优化企业服务,聚焦重点企业,持续开展企业圆桌会、服务企业“直通车”、领导帮办等,建立常态化安商稳商机制;推进区“产业云”平台建设,加速形成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数字化生态。强化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制定“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方案,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继续做好稳增长政策研究储备,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修订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实施集成电路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4.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广“免申即享”等服务方式,创新“好办、快办”“智能办”服务模式。探索“一业一证”改革,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动涉企审批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兑现直达直享。深化“一企一档”建设,构建企业在线专属空间,打造掌上办事服务新模式。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为市、区重大工程项目开辟绿色通道,运用“容缺办理”方式提升审批效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对部分区管经营性国资委托监管方案。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区属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增量超收激励机制,落实容错纠错、违规经营责任追究机制。上线运营青浦国资在线监管系统,逐步实现国资监管数据共享共用。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双创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积极搭建育才、引才、荐才、用才平台, (略) 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动 (略) 士专家服务中心。

(三)着力加快城乡面貌更新,助推发展能级新跃升

1. (略) 品质。 (略) 居住条件,稳步推进“两旧一村”改造,推动凤溪、赵巷、西岑等3个城中村项目启动建设,完成不少于2个新项目认定;推进不成套职工住宅及小梁薄板房屋改造21幢、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启动新一批“美丽家园”建设,高品质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既有多层住宅电梯加装。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推进沪苏湖高铁练塘站、轨交2号线西延伸、13号线西延伸、17号线西延伸建设等项目进度,同步推动示范区线和周边配套建设。配合推进G15抬升扩容、G50扩容及智慧高速、G318改扩建、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加速推动北青公路、外青松公路北段、汇金路、胜利路、青昆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场、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建设。 (略) 数字化步伐,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千兆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0%,5G网络覆盖率达85%;推动一城两翼重点地区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应用场景。

2. (略) 管理。巩固第一轮美丽街区建设成效并推进新一轮三年计划;创建13个联勤联动工作站示范站、11个城管精品工作室;完成城运平台二期建设,设置村居为民服务热线,“一网统管”覆盖率达100%。提升城建设施管养水平,积极推进精品示范路、“四好农村路”创建,加强道路养护、地下空间管理、架空线入地、合杆整治等,加快燃气监管系统建设。加大管线排查及飞线整治力度,完成3条道路架空线入地。推进“三大整治”,全面完成人居环境达标验收村居整治任务,组织开展不少于8次“雷霆”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抓公共安全整治。

3.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略) 现代绿色农业,严格落实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持续推进“三万六千”工程。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启动2个高标准农田和2个设施菜田新开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推进智慧装备农业和数字生态渔业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深化农产品品牌战略,提升“淀湖源味”等品牌溢价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加快推进中储粮粮库建设。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三片一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加快赵巷镇方夏村等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略) 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区域农村精品旅游线路。稳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深化村居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民更加富裕富足,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加快推进农村综合帮扶项目和三峡移民帮扶项目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四)着力增进社会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1.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略) 平均水平。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做好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青浦(长三角)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和长三角(青浦)数字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新增就业岗位18300个、帮助成功创业450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00人,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积极防范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提升居住品质,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建设和盘活一批公共租赁房和人才公寓,动迁安置房建设开工1个、竣工1个、安置2个。加快大居内配套建设, (略) 民居住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抓好城乡居保民生工程,确保应保尽保。持续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医保一体化建设。推进长护险定点居家护理服务机构信用分级管理,推动长护险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青少年、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对口支援、双拥共建、民防和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

2.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启动新一轮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持续推动老有颐养,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不少于150张,新增为老服务中心1家,日间照护服务机构3家,长者食堂2家、老年助餐点10家,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50户;深入推广“互联网+ (略) ”,探索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持续推动幼有善育,新增14个公办幼儿园托班,幼儿园开设托班比例提高至55%以上;探索打造“社区小区配套办”等托育新模式,实现中心城区“宝宝屋”全覆盖。持续推动学有优教,系统开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启动复旦附中青浦分校、青浦高级中学2个“实验性、示范性”教育集团建设。持续推动病有良医,复旦大学附 (略) (略) 投入使用,开工 (略) (略) 区;加快推进“便携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版应用场景和数字健康城区建设,打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区域新型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提升文旅体服务设施品质,推进江南书局旗舰店、鹤龙美术馆等建设;结合幸福社区建设,试点打造“温暖家”的“文化客厅”;推出环淀山湖度假游、“‘遗’见青新”文化遗产主题季系列等活动; (略) 民健身步道2条、市民球场10片、健身苑点50个、市民健身驿站2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个。

3.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平稳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针对部分行业和企业阶段性用工紧缺问题,积极鼓励引导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进一步做好重点民生商品储备,加强重点保供功能节点运营保障。加强医疗资源储备,保持医疗队*稳定,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加 (略) 建设推广力度,优化药品配送方式和渠道,缓解线下就医压力。开展重点药品供应检测,建立药品重点检测目录,保 (略) 场供应。加快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推动治理能力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以幸福社区为枢纽的党群服务体系功能建设,基本实现村居幸福社区全覆盖。积极探索街区治理,进一步提升街区治理灵敏度和有效性。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基层民主监督,优化完善“阳光村务工程”;深化村居自治机制,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平安青浦建设,全面提升各领域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健全“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化解中心建设。

(五)着力厚植生态文明底色,树立“两山”实践新标杆

1.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完成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并启动第九轮计划编制。多措并举推动各项环境指标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优良率达80%以上,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85%以上,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加大环境保护监测、执法、督察整改力度。加强水污染治理,完成2507公里河湖口排污排查、监测和溯源。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项目;推进污水管网检测及修复,加快华新污水厂四期扩建工程。通过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卫星遥感+人工巡查”等措施并举,保障水源地环境安全。推进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协调解决跨区域污染防治难题。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建设4座常规空气站,全面完成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完成18家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监管,确保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

2.持续营造绿色发展环境。深入贯彻“双碳”战略,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围绕光伏推广和资源循环利用出台新一轮循环经济政策;编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进创建低碳发展实践区,推进创建低碳示范区2个、绿色社区44个。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继续落实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推动21个项目建设。推进“一湖一荡一链”综合治理,提速淀山湖和蓝色珠链岸线生态治理工程,实现一期基本贯通并争取二期开工;开展淀浦河、东大盈港、上达河等骨干河道整治,实施85公里中小河道整治,持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 (略) , (略) 貌,实施集镇地区20条(段)、共20公里的道路保洁, (略) 容环境示范村10个。围绕垃圾源头减量、精准分类、高效转运、集中处理等环节,提升垃圾治理水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3%。打造口袋花园,完成约1.7万平方米“街心花园”改造提升,建成高标准生态绿道20公里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7平方米;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构建全覆盖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域森林覆盖率达19.3%。

(六)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计划

2023年,计划安排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9大项、18个小项,总投资约2.7亿元(见表4)。

特此报告,请予审议。

表4 2023年度青浦区民生实事项目安排计划

项目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目标工程量

责任单位

投资

(万元)

备注

1.就业稳岗

1

促进就业

创业

新增就业岗位18300人、帮扶引领成功创业人数450人、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210人

区人社局

6500

人大票决项目

2.健康养老

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完成建设为老服务中心1家、日间照护服务机构3家、长者食堂2家、老年助餐点10家

区民政局

1471

人大票决项目

3

适老化改造

完成适老化改造150户,增加卫生间、厨房、客厅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便利设施,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

区民政局

60

人大票决项目

4

老年人

健康关爱

对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并增设乳腺癌、前列腺筛查

区卫健委

5000

人大票决项目

3.教育普惠

5

幼有善育

新增公办托班14个,托位280个,努力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更大层面满足百姓需求

区教育局

2300

人大票决项目

4.文化体育

6

市民健身

场地

新建改建多功能球场12片、健身步道4km、智慧健身苑点50个、健身驿站2个

区体育局

424

人大票决项目

7

公共文化

供给

完成新型农村标准化放映点2个;戏曲、综艺、儿童剧等文艺演出与特色活动、文化微游、讲座及展览等艺术教育活动35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000场

区文旅局

500

人大票决项目

5.交通出行

8

智能公交

电子站牌

完成100个公交站点智能电子站牌改造,实现实时报站, (略) 民出行, (略) 民幸福感

区建管委

500

人大票决项目

9

优化交通

出行设施

新建12个港湾式站台、改造村村通公交线路28个首末站设施、新建40个公交候车亭(立杆式站台改成候车亭)

区建管委

1500

人大票决项目

6.公共服务

10

菜场功能

设施提升

(略) 场改建;1家菜场升级为2.0版本;1家菜场提升为智慧菜场

区商务委

1000

人大票决项目

11

医疗救助

“免申即享”

对救助人员提供各类基础管理服务;提供各类线上闭环的事后救助管理服务

区医保局

83

人大票决项目

12

未成年人

保护

开展“倾护青苗”计划,围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配送不少于20场活动

区民政局

30

人大票决项目

7.医疗卫生

13

提升村级卫生服务设施

完成50家村卫生室、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

区卫健委

1285

人大票决项目

14

社会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新增100台AED急救设备,培训1000人

区卫健委

180

人大票决项目

8.幸福家园

15

老旧小区

电梯加装

开工50台,完工50台

区房管局

3200

人大票决项目

16

新时代

幸福社区

完成新时代幸福社区创建30个;试点打造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服务设施,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普惠托育服务

区委推进办、区教育局

2700

人大票决项目

17

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完成老旧小区5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区消防救援支队

600

人大票决项目

9.住房保障

18

保障性

租赁房

计划筹措保障性租赁房6000套(其中人才公寓1000)、计划供应1200套(其中人才公寓800套)

区房管局

/

人大票决项目

合计





27333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