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港建设有限公司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参公示
淮安新港建设有限公司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参公示
(略) 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第二污水处理厂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第二污水处理厂;
建设单位: (略) ;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涟水县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具体以规划红线为准);
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68327平方米,其中污水厂占地68327平方米,人工湿地占地46982.83平方米;
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企业拟投资33012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总处理污水能力达2.7万立方米每天,配套建设综合管廊、人工湿地、尾水管网工程。项目污水处理拟采用“膜格栅池+应急及调节池+高效沉淀池+五段Bardenpho+MBR+活性炭系统+消毒”的主体工艺,中水回用采用“超滤+反渗透”的主体工艺,污泥脱水采用“污泥浓缩+污泥调理+高压隔膜板框”的脱水工艺,除臭采用“化学喷淋+生物滤池”的工艺。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废气:新建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急调节池、组合式生化池厌氧、缺氧段、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脱水机房、危废暂存间等构筑物集中收集废气和无组织散逸的废气等,主要成分为H2S、NH3等,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不会对周边大气造成显著影响。
(2)废水:新建项目废水主要为接管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生产废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总铬、六价铬、总镉、总铅、总汞、总银、总镍、总铜、总锌、总铁、总铝、pH、SS、CODcr、BOD5、NH3-N、TN、TP、石油类、氟化物、总氰化物、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重金属指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标准,常规因子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表1中A标准后,55%尾水回用,45%尾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通过永权沟最终排入盐河。根据地表水预测结果,其对地表水影响较小,不会因本项目废水排放降低纳污河流入海水道南泓的现状水质功能。
(3)噪声:新建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水泵、污泥泵、风机等,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项目运行后,预测厂界昼夜噪声值叠加背景值后对厂界的噪声影响值较小,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
(4)固废:新建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脱水后污泥、拦污栅截留物和厂内生活垃圾,均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其中脱水后污泥、拦污栅截留物根据危险特性鉴别结果确定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环卫清运处置。所生产的固体废物经采取以上处理处置措施后可达到零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污水处理厂的应急调节池、组合式生化池厌氧、缺氧段、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脱水机房、危废暂存间等产生废气,收集后采用“化学喷淋+生物滤池”工艺进行除臭,经过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未捕集到的无组织废气采用绿化吸收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臭气影响。
(2)废水:新建项目废水经“膜格栅池+应急及调节池+高效沉淀池+五段Bardenpho+MBR+活性炭系统+消毒”的主体工艺,中水回用采用“超滤+反渗透”的主体工艺。通过对接管企业废水达标接管进行管控,加强管网维护,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物污染风险,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噪声:新建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水泵、污泥泵、风机等,其源强为75~85dB(A),采用相应的隔声减振措施后,再经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对周围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4)固废:本项目污泥经新建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高压隔膜压滤机处理,污泥、拦污栅截留物根据危险特性鉴别结果确定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所生产的固体废物经采取以上处理处置措施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外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其社会环境正效益远大于工程本身运行中的不利影响,是一项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公用事业, (略) 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前提下,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且对环境影响较小,事故风险可防控。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一)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任何有环保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对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的看法;
2、公众对项目的了解情况;
3、公众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看法;
4、公众对建设项目建设所持态度;
5、您对建设项目建设的态度以及对建设项目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和意见。
六、公众意见表的网络连接
若您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按照附件格式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意见表,请填写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意见表见附件,链接:http://**
七、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若您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请于公示之日起十日内,反馈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可填写公众意见表发送电子邮件或通过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的方式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
八、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略)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0517-*
环评单位:南大环境规 (略) (江苏)有限公司
联系人:郝工
联系电话:025-*
联系邮箱:*@*juae.cn
(略)
2023年4月6日
(略) 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第二污水处理厂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第二污水处理厂;
建设单位: (略) ;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涟水县新港电子产业科技园(具体以规划红线为准);
占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68327平方米,其中污水厂占地68327平方米,人工湿地占地46982.83平方米;
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企业拟投资33012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总处理污水能力达2.7万立方米每天,配套建设综合管廊、人工湿地、尾水管网工程。项目污水处理拟采用“膜格栅池+应急及调节池+高效沉淀池+五段Bardenpho+MBR+活性炭系统+消毒”的主体工艺,中水回用采用“超滤+反渗透”的主体工艺,污泥脱水采用“污泥浓缩+污泥调理+高压隔膜板框”的脱水工艺,除臭采用“化学喷淋+生物滤池”的工艺。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废气:新建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过程中应急调节池、组合式生化池厌氧、缺氧段、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脱水机房、危废暂存间等构筑物集中收集废气和无组织散逸的废气等,主要成分为H2S、NH3等,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不会对周边大气造成显著影响。
(2)废水:新建项目废水主要为接管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生产废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总铬、六价铬、总镉、总铅、总汞、总银、总镍、总铜、总锌、总铁、总铝、pH、SS、CODcr、BOD5、NH3-N、TN、TP、石油类、氟化物、总氰化物、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重金属指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3标准,常规因子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4440-2022)表1中A标准后,55%尾水回用,45%尾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通过永权沟最终排入盐河。根据地表水预测结果,其对地表水影响较小,不会因本项目废水排放降低纳污河流入海水道南泓的现状水质功能。
(3)噪声:新建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水泵、污泥泵、风机等,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项目运行后,预测厂界昼夜噪声值叠加背景值后对厂界的噪声影响值较小,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
(4)固废:新建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脱水后污泥、拦污栅截留物和厂内生活垃圾,均属于一般固体废物,其中脱水后污泥、拦污栅截留物根据危险特性鉴别结果确定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环卫清运处置。所生产的固体废物经采取以上处理处置措施后可达到零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污水处理厂的应急调节池、组合式生化池厌氧、缺氧段、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脱水机房、危废暂存间等产生废气,收集后采用“化学喷淋+生物滤池”工艺进行除臭,经过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未捕集到的无组织废气采用绿化吸收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臭气影响。
(2)废水:新建项目废水经“膜格栅池+应急及调节池+高效沉淀池+五段Bardenpho+MBR+活性炭系统+消毒”的主体工艺,中水回用采用“超滤+反渗透”的主体工艺。通过对接管企业废水达标接管进行管控,加强管网维护,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废物污染风险,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噪声:新建项目主要噪声源为水泵、污泥泵、风机等,其源强为75~85dB(A),采用相应的隔声减振措施后,再经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对周围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4)固废:本项目污泥经新建污泥浓缩池浓缩后进入高压隔膜压滤机处理,污泥、拦污栅截留物根据危险特性鉴别结果确定处置方式;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所生产的固体废物经采取以上处理处置措施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外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其社会环境正效益远大于工程本身运行中的不利影响,是一项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公用事业, (略) 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前提下,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且对环境影响较小,事故风险可防控。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在拟建地建设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一)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任何有环保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对项目评价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的看法;
2、公众对项目的了解情况;
3、公众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看法;
4、公众对建设项目建设所持态度;
5、您对建设项目建设的态度以及对建设项目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和意见。
六、公众意见表的网络连接
若您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按照附件格式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意见表,请填写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意见表见附件,链接:http://**
七、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若您对项目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请于公示之日起十日内,反馈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可填写公众意见表发送电子邮件或通过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的方式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
八、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 (略)
联系人:刘先生
联系电话:0517-*
环评单位:南大环境规 (略) (江苏)有限公司
联系人:郝工
联系电话:025-*
联系邮箱:*@*juae.cn
(略)
2023年4月6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