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4月7日至2023年4月13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 (略) 惠城区三新北路 (略) 市民服务中心7号楼414室,邮编:*

联系电话:0752-*

邮箱:*@*ttp://**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

建设单位:

(略) 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

建设地点:

(略) 大亚湾西北部海域,起自大辣*西面,终至荃湾港区港池南边界

环评机构:

厦门大学

项目概况:

项目拟占用海域 (略) ,起自大辣*西面,终至荃湾港区港池南边界,将既有荃湾港区进港航道通航标准由7万吨级散货船单向乘潮、5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不乘潮,升级为10万吨级船舶(8万吨级油船)单向乘潮通航标准。航道全长约19.1km,设计底高程-15.4m,通航宽度170~235m,临时疏浚用海面积480.5063hm2,设计边坡1:7,疏浚淤泥量2251.28万m3,凿岩量4.5万m3,项目总投资15.616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约4608.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95%,建设施工期为18个月。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海洋环境影响

(1)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

项目建设对水文动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航道疏浚区,虎头咀到荃湾-沙鱼洲航段流速降低1~5cm/s,虎头咀以外航段流速增大1~8cm/s,对其他海域影响轻微。项目实施后航道所在海域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淤,内段年平均淤积量5.8cm,外段年平均淤积量4.3cm,其他海域冲淤环境变化不大。

(2)海水水质环境

本项目施工产生悬浮泥沙影响是暂时的。施工船舶含油废水、生活污水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对海域水质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3)海洋沉积物环境

施工期疏浚、运营期维护性疏浚产生的悬浮物来自于项目区海域,对海域沉积物质量的影响很小;施工期废污水采取环保措施处置不外排,对海域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4)海洋生态

本项目疏浚将破坏底栖生物栖息环境,施工悬浮物会对大亚湾海域中的浮游生物、游泳生物、鱼卵仔鱼等带来一定的损失,凿岩冲击波对鱼类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拟采取增殖放流、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处理、海洋基础能力补充建设生态补偿措施。

2、对*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前导标拆除重建不会对*域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影响;后导标建设不会对*生植物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船舶排放的废气污染源较分散,项目所在海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且与周边居民区相距较远,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很小;导标施工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

4、对噪声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噪声排放具有间断性、短暂性等特点,在采取相关的降噪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声环境影响是有限的。

5、对固体废物环境的影响

航道疏浚淤泥外抛至指定倾倒区倾倒,碎礁石运输至中海壳牌惠州三期*烯项目填海造地工程进行综合利用,施工船舶垃圾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接收处理,*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可利用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只要加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固体废物对海域环境影响较小。

6、对环境风险的影响

船舶燃料油、化学品泄漏入海将对大亚 (略) 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生态环境、保护对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应保证施工船舶、设备的先进,减少疏浚作业中不必要的超深、超宽的疏浚土方量。(2)疏浚作业期间应委托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3)避免高浓度含泥溢流水直接溢流入海。(4)在靠中部核心区、西北部核心区、许洲岛较近区域施工时应避免高压水枪使用。(5)疏浚泥抛至倾倒区界区内进行倾倒,具体倾倒位置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许可为准。(6)在许洲岛南面航道转折处附近水域采取设立防污帘或减少单位时间疏浚量(疏浚效率)的方式缓解环境影响。(7)涉及产卵场、索饵场航段应尽量避开春季鱼类产卵高峰期(3~5月)。(8)船舶废污水、船舶垃圾交由有资质单位接受处理。(9)导标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环卫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处理。(10)注意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运营期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通航船舶产生船舶废水中的洗舱水、舱底含油废水、船舶压舱水、生活污水均不得在大亚湾海域排放。(2)航行船舶实行合理的限速、限航、低噪声、禁鸣、禁排管理,禁止过驳作业。(3)运营期维护性疏浚可采取与航道疏浚施工期间相同的环保对策。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船舶交通管制系统和海上安全保障系统。(2)建立风险应急系统,制定风险应急计划、应急响应及救援程序,配备溢油事故应急设备。(3)本项目的溢油应急反应体系应纳入大亚湾海区乃至南海海区的溢油应急体系,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公众参与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信息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3年4月7日至2023年4月13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 (略) 惠城区三新北路 (略) 市民服务中心7号楼414室,邮编:*

联系电话:0752-*

邮箱:*@*ttp://**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惠州港荃湾港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

建设单位:

(略) 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

建设地点:

(略) 大亚湾西北部海域,起自大辣*西面,终至荃湾港区港池南边界

环评机构:

厦门大学

项目概况:

项目拟占用海域 (略) ,起自大辣*西面,终至荃湾港区港池南边界,将既有荃湾港区进港航道通航标准由7万吨级散货船单向乘潮、5万吨级集装箱船单向不乘潮,升级为10万吨级船舶(8万吨级油船)单向乘潮通航标准。航道全长约19.1km,设计底高程-15.4m,通航宽度170~235m,临时疏浚用海面积480.5063hm2,设计边坡1:7,疏浚淤泥量2251.28万m3,凿岩量4.5万m3,项目总投资15.616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约4608.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95%,建设施工期为18个月。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海洋环境影响

(1)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

项目建设对水文动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航道疏浚区,虎头咀到荃湾-沙鱼洲航段流速降低1~5cm/s,虎头咀以外航段流速增大1~8cm/s,对其他海域影响轻微。项目实施后航道所在海域会有不同程度的回淤,内段年平均淤积量5.8cm,外段年平均淤积量4.3cm,其他海域冲淤环境变化不大。

(2)海水水质环境

本项目施工产生悬浮泥沙影响是暂时的。施工船舶含油废水、生活污水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对海域水质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3)海洋沉积物环境

施工期疏浚、运营期维护性疏浚产生的悬浮物来自于项目区海域,对海域沉积物质量的影响很小;施工期废污水采取环保措施处置不外排,对海域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4)海洋生态

本项目疏浚将破坏底栖生物栖息环境,施工悬浮物会对大亚湾海域中的浮游生物、游泳生物、鱼卵仔鱼等带来一定的损失,凿岩冲击波对鱼类活动造成一定影响,拟采取增殖放流、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处理、海洋基础能力补充建设生态补偿措施。

2、对*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前导标拆除重建不会对*域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影响;后导标建设不会对*生植物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施工船舶排放的废气污染源较分散,项目所在海域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且与周边居民区相距较远,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很小;导标施工产生的废气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小。

4、对噪声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噪声排放具有间断性、短暂性等特点,在采取相关的降噪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声环境影响是有限的。

5、对固体废物环境的影响

航道疏浚淤泥外抛至指定倾倒区倾倒,碎礁石运输至中海壳牌惠州三期*烯项目填海造地工程进行综合利用,施工船舶垃圾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接收处理,*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不可利用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只要加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固体废物对海域环境影响较小。

6、对环境风险的影响

船舶燃料油、化学品泄漏入海将对大亚 (略) 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生态环境、保护对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应保证施工船舶、设备的先进,减少疏浚作业中不必要的超深、超宽的疏浚土方量。(2)疏浚作业期间应委托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3)避免高浓度含泥溢流水直接溢流入海。(4)在靠中部核心区、西北部核心区、许洲岛较近区域施工时应避免高压水枪使用。(5)疏浚泥抛至倾倒区界区内进行倾倒,具体倾倒位置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许可为准。(6)在许洲岛南面航道转折处附近水域采取设立防污帘或减少单位时间疏浚量(疏浚效率)的方式缓解环境影响。(7)涉及产卵场、索饵场航段应尽量避开春季鱼类产卵高峰期(3~5月)。(8)船舶废污水、船舶垃圾交由有资质单位接受处理。(9)导标施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环卫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处理。(10)注意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运营期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通航船舶产生船舶废水中的洗舱水、舱底含油废水、船舶压舱水、生活污水均不得在大亚湾海域排放。(2)航行船舶实行合理的限速、限航、低噪声、禁鸣、禁排管理,禁止过驳作业。(3)运营期维护性疏浚可采取与航道疏浚施工期间相同的环保对策。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船舶交通管制系统和海上安全保障系统。(2)建立风险应急系统,制定风险应急计划、应急响应及救援程序,配备溢油事故应急设备。(3)本项目的溢油应急反应体系应纳入大亚湾海区乃至南海海区的溢油应急体系,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公众参与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信息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