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拟对输变电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
2023年4月11日拟对输变电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相关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312国道宁镇界至七乡河段建设工程500kV汊龙5298线/汊王5299线152#-153#段迁改工程 | (略) 栖霞区西岗街道 | (略) 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312国道宁镇界至七乡河段建设工程500kV汊龙5298线/汊王5299线152#-153#段迁改工 (略) 栖霞区西岗街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本次迁改线路自原151#塔开始,至原154#塔结束,新建线路段路径长0.67km,恢复架线段路径长0.53km,为同塔双回线路,导线排序方式为逆相序排列,线路左侧500kV汊王5299线从上到下为CBA,线路右侧500kV汊龙5298线从上到下为ABC。新建双回路铁塔3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1基(N2),双回路转角塔2基(N1、N3)。本项目拆除原双回路线路路径长度约为0.7km,拆除4×LGJ-630/45型导线和1×JLB4-150型地线;拆除现状152#直线塔、153#转角塔共2基铁塔。 项目总投资约为2400万元,环保投资65万元。 | / | 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物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设计阶段 (1)生态影响 新建杆塔设计时尽量选用档距大、根开小的塔型,优化塔位,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采用灌注桩基础,减少土石方开挖,减轻线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2)电磁环境 ①合理选择导线及导线相序排列方式,本项目500kV迁改线路导线型号、排列方式与现有线路保持一致,选用大直径的导线,并采用逆相序排列方式;本次迁改线路导线对地高度相比迁改前有所提高(目前初设阶段 151#~154#段拟建线路最小对地高度为31m)。②线路与其他电力线路、公路等设施交叉跨越时,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确保足够的净空距离。③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要求导线、母线、绝缘子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降低电磁环境影响。 (3)声环境 ①在满足工程对导线机械物理特性要求和系统输送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噪声水平的导线、子导线分裂间距、绝缘子串组装型式等。②严格控制水平距离和线高。 施工阶段 (1)生态影响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塔基区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采用挡护及截排水措施;控制施工场地范围,对开挖的表土和其它土石方、材料临时堆放时采取护拦措施和篷布临时覆盖措施,对裸露部分及时进行篷布覆盖等处理。②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利用现有已硬化地面作为临时土方或材料堆放处;位于水浇地内的塔基施工时,临时施工道路尽量利用原有的机耕路,减少施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导地线展放作业尽可能采用跨越施工技术,在经过道路时,采用搭设跨越架,将导引绳和牵引绳置于跨越架上操作。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堆土堆放于塔基施工区域,禁止乱堆乱弃及覆压周边植物。⑤施工时应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照土层的顺序回填;塔基拆除时,拆除的废旧导线、塔材、绝缘子、间隔棒等废旧材料作为物资委托专门处置部门回收利用,同时对塔基基座进行清除,并减少开挖量,对开挖的土石方进行及时回填,原有塔基周围场地及时恢复平整,临时占用的场地恢复绿化或恢复其原有土地功能,尤其是水浇地处,应及时采取绿化覆土和复耕措施。⑥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区和施工临时场地及时清理整治,立即进行植被恢复。 (2)声环境 ①选用低噪声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②施工中采用人工开挖方式,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线路塔基夜间(22:00~次日 6:00)不进行施工。③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施工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场界处设置实心围挡措施,固定的施工器械周边设置隔声板及机械防振措施。④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限制车速,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⑤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单位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3)环境空气 ①合理组织施工,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尽量避免扬尘二次污染。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不低于2.5m的围挡。③施工过程中,应对作业处裸露地面覆盖防尘网;施工临时材料和弃土弃渣应集中、合理堆放;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存储或采用防尘布(网)苫盖。④土方开挖、清运建筑垃圾等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湿法作业;遇天气干燥时应进行人工定期洒水。 ⑤风速达到5级及以上时,禁止进行土方回填、转运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并做好遮掩工作。 ⑥优先选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⑦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原貌恢复,减少裸露地面面积。⑧施工过程中做到大气污染防治“八达标”,即“围档达标、道路硬化达标、冲洗平台达标、清扫保洁达标、裸土覆盖达标、工程机械达标、油品达标、运输车辆达标”。 (4)固体废物 ①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定点分别堆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置。②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集中处理。施工期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便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堆放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倾倒或堆放,根据需要采取遮盖围挡等措施,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废钢材等出售给废品站,其他固废委托相关单位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④原有线路拆除产生的废旧导线、塔材及金具等作为物资委托专门处置部门回收利用。清除塔基基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由施工单位负责、专人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处理地点。⑤施工期土石方主要为塔基开挖临时堆土,该部分土石方生、熟土分开堆放在塔基附近,并采取彩条布遮盖或其他拦挡措施,避免水土流失,施工期间无外借土方,塔基施工结束余土全部有 序回填,土石方平衡。 (5)水环境 ①施工人员拟租用当地民房居住,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已有的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②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灌注桩基础施工等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拌和等施工工艺或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 ③对临时土方应加遮盖,并避免在雨季施工,以防工区临时堆放的散料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引起地表水的二次污染,散料堆场四周需用沙袋等围挡,作为临时性挡护措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不漫排施工废水。 (6)施工管理 ①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其环保意识。②建设单位应做好公众沟通工作,通过现场解释、分发宣传手册或者树立宣传教育栏等方式,向公众解释交流输电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并认真解答公众的问题,解除公众的疑惑,争取公众对工程的支持。 运行阶段 (1)电磁环境 ①建设单位或运营单位应按照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监测工作,如发现有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超过控制限值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本项目周围电磁环境达标。②在人群活动频繁区域设置高压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有关注意事项,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并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工程环保知识、标准方面的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2)声环境 建设单位或运营单位应按照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运行期噪声环境监测工作,如有噪声超标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本项目周围声环境达标。 (3)运行管理 ①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并依法进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对于安全隐患和不利环境影响及时进行处理。②输电线路运行期间,运行管理单位应注意维护输电线路线下设置的高压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示牌,并可采取集中宣讲、分发宣传材料等措施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和工人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传播电磁环境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减少误会及投诉等事件。③工程建成投运后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⑤按照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的环境监测工作,如有超标情况,需及时进行治理,确保满足标准要求。 |
2 | 仪禄高速沪陕高速至长江北大堤段500kV 汊龙、汊王电力杆线迁改工程 | (略) 青山镇 | 仪禄高速公路沪陕高速至长江北大堤段 工程建设指挥部 | 仪禄高速沪陕高速至长江北大堤段500kV汊龙、汊王电力杆线迁改工 (略) (略) 青山镇境内,本次改迁项目主要包含: 新建线路连续跨越拟建仪禄高速龙潭过江通道北接线龙山互通及高速主线,起点(双回路转角塔T1)位于500kV汊龙5298/汊王5299线95#小号侧约75m处,终点(双回路转角塔T5)位于500kV汊龙5298/汊王5299线97#大号侧255m处,新建线路长1.2km,新建双回路转角塔5基;拟拆除现状500kV汊龙5298/汊王5299线95#、96#及97#双回路角钢塔3基,拆除线路长度约为0.92km;恢复T1~94#塔、T5~98#塔之间架线段总长度为0.53km。 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5万元,占总投资的1.22%。 | / | 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物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本工程设计阶段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电磁污染控制措施 1)工程选线时充分征求当地政府及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优化路径,避让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居民区、军事设施、厂矿、大型采石场等重要区域,将区域环境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2)综合考虑电磁场影响因素,输电线路合理设计塔型,选用合适的导线面积、分裂间距及金具附件等,尽量提高导线高度。 3)对沿线重要的通讯设施,依据相关设计规程进行影响识别;对通信光缆电磁危险影响超过容许值的乡镇Ⅲ级电信线路采用电缆保安器的保护措施。 4)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结合工程区周围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设计要求,本项目500kV输电线路均不跨越居民住房及顶部为易燃材料的建筑物。 5)设计导线最低弧垂为23.62m,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在与地面、建筑物、树木、公路、河流等最低对地高度要求。 6)在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均压环、终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 (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优化输电线路的导线特性,提高光洁度,从而减小电晕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恢复架线段T1~94#段位约0.38km位于“ (略) 级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其余段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T1~94#恢复架线段(约0.38km)利用老线架线,地表跨越生态敏感区,不涉及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属于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优化路径方案,尽量避让集中林区,无法避让的林区,尽量采用线距较小的塔型穿越,在通过集中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减少对林木的砍伐。 3)根据工程特点合理规划设计使用档距大,根开小的塔型,从而减小线路走廊,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对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4)避免塔基大开挖,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尽量减少占地和土石方量,使塔位与原始地貌相吻合,保护塔基的自然环境及稳定。 5)优化杆塔定位,塔基尽量落在植被稀疏并便于施工区域,减少塔基施工阶段造成的扰动和破坏。 6)利用已有道路,不设置施工便道。。 2、本工程施工阶段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分片开挖,尽量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施工结束立即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尽量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临时堆放时采取拦挡及遮盖措施;施工结束立即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施工不向周边水体排放污水和弃置、倾倒垃圾。 (2)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 1)T1塔基施工方式,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 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国家和地方森林公园管控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设计,明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T1~94#恢复架线段施工方式,进一步落实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各项保护措施和要求。 3)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三场”。经综合调配利用后,本项目输电线路土石方挖填平衡,无需设置取土场和弃土场;塔基基础建设采用商品混凝土。本项目塔基基础开挖土方先临时集中堆放在塔基施工场地范围内,待基础浇筑完成后全部在塔基永久占地范围内回填、夯实、平整,就地利用,不外弃,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区(非硬化裸露地表)通过播撒草籽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4)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布设施工营地,输电线路每个施工点的施工营地租用生态保护红线外沿线当地村民房屋或工棚。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利用当地设施(如化粪池、厕所、垃圾池等)进行收集处理,不漫排、不乱弃,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5)临近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T1塔和95#塔基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临时占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 6)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及时运出并按要求处置。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8)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避开野生动物分布区,生态恢复采用乡土植被,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物多样性。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施工过程中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并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 2)开挖土方集中堆放、及时回填,并采取如覆盖薄膜或防尘布(网)等措施,减少扬尘的影响。 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4)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控制扬尘污染。 5)施工期间使用商品混凝土。 6)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和车辆进入工区。 7)施工现场严禁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物就地焚烧。 (4)水环境保护措施 1)灌注桩基础施工等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2)线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利用临时租用民房营地已有的收集设施进行处理,废水不外排。 (5)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2)施工单位应合理布置各高噪声施工机械,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线路塔基不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 4)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5)加强施工车辆在施工区附近的交通管理,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 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6)向沿线受影响的居民和有关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施工噪声的加重。 7)建筑施工工程招投标时,招标单位应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防止环境噪声扩散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招标投标重要条件,并在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6)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施工期间拆除线路产生的废旧导线和钢材将送至专门处置部门回收利用。 2)建构筑物拆迁、拆除塔基基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分别堆放,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运至指定场所,生活垃圾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3)临时土石方应集中堆放、及时回填,以减少弃土弃渣的产生。 4)施工结束后全面清理可能残留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面做好迹地清理和恢复。。 3、本工程运行阶段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对线路附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传播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减少误会及投诉等事件。 (2)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依法进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 (4)工程建成投运后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5)按《电力设施保护条例》,500kV线路边导线外20m为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建议沿线各区县规划部门将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控制使用,禁止新建民房、学校等人员常住的建筑物。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示期:自公示日起不少于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025-*
通讯地址: (略) 江东北路176号, (略) 生态环境厅核管局,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项目概况 | 相关承诺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312国道宁镇界至七乡河段建设工程500kV汊龙5298线/汊王5299线152#-153#段迁改工程 | (略) 栖霞区西岗街道 | (略) 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312国道宁镇界至七乡河段建设工程500kV汊龙5298线/汊王5299线152#-153#段迁改工 (略) 栖霞区西岗街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本次迁改线路自原151#塔开始,至原154#塔结束,新建线路段路径长0.67km,恢复架线段路径长0.53km,为同塔双回线路,导线排序方式为逆相序排列,线路左侧500kV汊王5299线从上到下为CBA,线路右侧500kV汊龙5298线从上到下为ABC。新建双回路铁塔3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1基(N2),双回路转角塔2基(N1、N3)。本项目拆除原双回路线路路径长度约为0.7km,拆除4×LGJ-630/45型导线和1×JLB4-150型地线;拆除现状152#直线塔、153#转角塔共2基铁塔。 项目总投资约为2400万元,环保投资65万元。 | / | 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物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设计阶段 (1)生态影响 新建杆塔设计时尽量选用档距大、根开小的塔型,优化塔位,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采用灌注桩基础,减少土石方开挖,减轻线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2)电磁环境 ①合理选择导线及导线相序排列方式,本项目500kV迁改线路导线型号、排列方式与现有线路保持一致,选用大直径的导线,并采用逆相序排列方式;本次迁改线路导线对地高度相比迁改前有所提高(目前初设阶段 151#~154#段拟建线路最小对地高度为31m)。②线路与其他电力线路、公路等设施交叉跨越时,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确保足够的净空距离。③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要求导线、母线、绝缘子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降低电磁环境影响。 (3)声环境 ①在满足工程对导线机械物理特性要求和系统输送容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噪声水平的导线、子导线分裂间距、绝缘子串组装型式等。②严格控制水平距离和线高。 施工阶段 (1)生态影响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塔基区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采用挡护及截排水措施;控制施工场地范围,对开挖的表土和其它土石方、材料临时堆放时采取护拦措施和篷布临时覆盖措施,对裸露部分及时进行篷布覆盖等处理。②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作为施工道路,利用现有已硬化地面作为临时土方或材料堆放处;位于水浇地内的塔基施工时,临时施工道路尽量利用原有的机耕路,减少施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导地线展放作业尽可能采用跨越施工技术,在经过道路时,采用搭设跨越架,将导引绳和牵引绳置于跨越架上操作。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堆土堆放于塔基施工区域,禁止乱堆乱弃及覆压周边植物。⑤施工时应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照土层的顺序回填;塔基拆除时,拆除的废旧导线、塔材、绝缘子、间隔棒等废旧材料作为物资委托专门处置部门回收利用,同时对塔基基座进行清除,并减少开挖量,对开挖的土石方进行及时回填,原有塔基周围场地及时恢复平整,临时占用的场地恢复绿化或恢复其原有土地功能,尤其是水浇地处,应及时采取绿化覆土和复耕措施。⑥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区和施工临时场地及时清理整治,立即进行植被恢复。 (2)声环境 ①选用低噪声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②施工中采用人工开挖方式,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尽可能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线路塔基夜间(22:00~次日 6:00)不进行施工。③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施工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在施工场界处设置实心围挡措施,固定的施工器械周边设置隔声板及机械防振措施。④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限制车速,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⑤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施工单位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3)环境空气 ①合理组织施工,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尽量避免扬尘二次污染。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不低于2.5m的围挡。③施工过程中,应对作业处裸露地面覆盖防尘网;施工临时材料和弃土弃渣应集中、合理堆放;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存储或采用防尘布(网)苫盖。④土方开挖、清运建筑垃圾等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喷淋等湿法作业;遇天气干燥时应进行人工定期洒水。 ⑤风速达到5级及以上时,禁止进行土方回填、转运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并做好遮掩工作。 ⑥优先选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⑦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原貌恢复,减少裸露地面面积。⑧施工过程中做到大气污染防治“八达标”,即“围档达标、道路硬化达标、冲洗平台达标、清扫保洁达标、裸土覆盖达标、工程机械达标、油品达标、运输车辆达标”。 (4)固体废物 ①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定点分别堆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进行处置。②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集中处理。施工期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便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堆放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倾倒或堆放,根据需要采取遮盖围挡等措施,有综合利用价值的废钢材等出售给废品站,其他固废委托相关单位清运至指定建筑垃圾消纳场。④原有线路拆除产生的废旧导线、塔材及金具等作为物资委托专门处置部门回收利用。清除塔基基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由施工单位负责、专人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处理地点。⑤施工期土石方主要为塔基开挖临时堆土,该部分土石方生、熟土分开堆放在塔基附近,并采取彩条布遮盖或其他拦挡措施,避免水土流失,施工期间无外借土方,塔基施工结束余土全部有 序回填,土石方平衡。 (5)水环境 ①施工人员拟租用当地民房居住,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已有的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②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沉淀池,灌注桩基础施工等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拌和等施工工艺或用于洒水抑尘,不外排。 ③对临时土方应加遮盖,并避免在雨季施工,以防工区临时堆放的散料被雨水冲刷造成流失,引起地表水的二次污染,散料堆场四周需用沙袋等围挡,作为临时性挡护措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不漫排施工废水。 (6)施工管理 ①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教育工作,提高其环保意识。②建设单位应做好公众沟通工作,通过现场解释、分发宣传手册或者树立宣传教育栏等方式,向公众解释交流输电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并认真解答公众的问题,解除公众的疑惑,争取公众对工程的支持。 运行阶段 (1)电磁环境 ①建设单位或运营单位应按照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监测工作,如发现有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超过控制限值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本项目周围电磁环境达标。②在人群活动频繁区域设置高压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有关注意事项,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并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输电工程环保知识、标准方面的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2)声环境 建设单位或运营单位应按照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运行期噪声环境监测工作,如有噪声超标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确保本项目周围声环境达标。 (3)运行管理 ①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并依法进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对于安全隐患和不利环境影响及时进行处理。②输电线路运行期间,运行管理单位应注意维护输电线路线下设置的高压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及有关注意事项告示牌,并可采取集中宣讲、分发宣传材料等措施加强对线路走廊附近居民和工人有关高压输电线路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传播电磁环境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减少误会及投诉等事件。③工程建成投运后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⑤按照本次环评提出的监测计划开展运行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的环境监测工作,如有超标情况,需及时进行治理,确保满足标准要求。 |
2 | 仪禄高速沪陕高速至长江北大堤段500kV 汊龙、汊王电力杆线迁改工程 | (略) 青山镇 | 仪禄高速公路沪陕高速至长江北大堤段 工程建设指挥部 | 仪禄高速沪陕高速至长江北大堤段500kV汊龙、汊王电力杆线迁改工 (略) (略) 青山镇境内,本次改迁项目主要包含: 新建线路连续跨越拟建仪禄高速龙潭过江通道北接线龙山互通及高速主线,起点(双回路转角塔T1)位于500kV汊龙5298/汊王5299线95#小号侧约75m处,终点(双回路转角塔T5)位于500kV汊龙5298/汊王5299线97#大号侧255m处,新建线路长1.2km,新建双回路转角塔5基;拟拆除现状500kV汊龙5298/汊王5299线95#、96#及97#双回路角钢塔3基,拆除线路长度约为0.92km;恢复T1~94#塔、T5~98#塔之间架线段总长度为0.53km。 工程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5万元,占总投资的1.22%。 | / | 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物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运行期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产生的影响。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本工程设计阶段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电磁污染控制措施 1)工程选线时充分征求当地政府及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优化路径,避让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居民区、军事设施、厂矿、大型采石场等重要区域,将区域环境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2)综合考虑电磁场影响因素,输电线路合理设计塔型,选用合适的导线面积、分裂间距及金具附件等,尽量提高导线高度。 3)对沿线重要的通讯设施,依据相关设计规程进行影响识别;对通信光缆电磁危险影响超过容许值的乡镇Ⅲ级电信线路采用电缆保安器的保护措施。 4)严格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结合工程区周围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设计要求,本项目500kV输电线路均不跨越居民住房及顶部为易燃材料的建筑物。 5)设计导线最低弧垂为23.62m,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在与地面、建筑物、树木、公路、河流等最低对地高度要求。 6)在设备定货时要求导线、均压环、终端球和其它金具等提高加工工艺,防止尖端放电和起电晕。 (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优化输电线路的导线特性,提高光洁度,从而减小电晕产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恢复架线段T1~94#段位约0.38km位于“ (略) 级森林公园”生态保护红线,其余段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位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T1~94#恢复架线段(约0.38km)利用老线架线,地表跨越生态敏感区,不涉及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属于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优化路径方案,尽量避让集中林区,无法避让的林区,尽量采用线距较小的塔型穿越,在通过集中林区时,采用高跨设计,减少对林木的砍伐。 3)根据工程特点合理规划设计使用档距大,根开小的塔型,从而减小线路走廊,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对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4)避免塔基大开挖,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尽量减少占地和土石方量,使塔位与原始地貌相吻合,保护塔基的自然环境及稳定。 5)优化杆塔定位,塔基尽量落在植被稀疏并便于施工区域,减少塔基施工阶段造成的扰动和破坏。 6)利用已有道路,不设置施工便道。。 2、本工程施工阶段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分片开挖,尽量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施工结束立即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尽量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临时堆放时采取拦挡及遮盖措施;施工结束立即进行土地整治,恢复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施工不向周边水体排放污水和弃置、倾倒垃圾。 (2)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措施 1)T1塔基施工方式,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 2)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国家和地方森林公园管控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设计,明确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T1~94#恢复架线段施工方式,进一步落实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各项保护措施和要求。 3)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设置“三场”。经综合调配利用后,本项目输电线路土石方挖填平衡,无需设置取土场和弃土场;塔基基础建设采用商品混凝土。本项目塔基基础开挖土方先临时集中堆放在塔基施工场地范围内,待基础浇筑完成后全部在塔基永久占地范围内回填、夯实、平整,就地利用,不外弃,施工结束后对塔基区(非硬化裸露地表)通过播撒草籽等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4)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布设施工营地,输电线路每个施工点的施工营地租用生态保护红线外沿线当地村民房屋或工棚。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利用当地设施(如化粪池、厕所、垃圾池等)进行收集处理,不漫排、不乱弃,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5)临近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T1塔和95#塔基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临时占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 6)禁止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应及时运出并按要求处置。 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了解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和随意砍伐、践踏植被。 8)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避开野生动物分布区,生态恢复采用乡土植被,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物多样性。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施工过程中遇到干燥、易起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并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 2)开挖土方集中堆放、及时回填,并采取如覆盖薄膜或防尘布(网)等措施,减少扬尘的影响。 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应覆盖防尘布或防尘网,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4)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并按照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控制扬尘污染。 5)施工期间使用商品混凝土。 6)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和车辆进入工区。 7)施工现场严禁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物就地焚烧。 (4)水环境保护措施 1)灌注桩基础施工等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2)线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利用临时租用民房营地已有的收集设施进行处理,废水不外排。 (5)声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2)施工单位应合理布置各高噪声施工机械,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3)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线路塔基不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 4)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5)加强施工车辆在施工区附近的交通管理,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 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沿途居民点的噪声影响。 6)向沿线受影响的居民和有关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施工的自觉性,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施工噪声的加重。 7)建筑施工工程招投标时,招标单位应将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防止环境噪声扩散的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和招标投标重要条件,并在与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6)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施工期间拆除线路产生的废旧导线和钢材将送至专门处置部门回收利用。 2)建构筑物拆迁、拆除塔基基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分别堆放,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运至指定场所,生活垃圾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3)临时土石方应集中堆放、及时回填,以减少弃土弃渣的产生。 4)施工结束后全面清理可能残留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面做好迹地清理和恢复。。 3、本工程运行阶段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对线路附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传播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减少误会及投诉等事件。 (2)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依法进行运行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 (4)工程建成投运后在规定时限内依法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5)按《电力设施保护条例》,500kV线路边导线外20m为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建议沿线各区县规划部门将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控制使用,禁止新建民房、学校等人员常住的建筑物。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上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告。公示期:自公示日起不少于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及传真:025-*
通讯地址: (略) 江东北路176号, (略) 生态环境厅核管局,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