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2023年4月1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决定的公示
滨州市沾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2023年4月1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2023年4月13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4月14日-2023年4月20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43-*、0543-*(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传 真:0543-*
通讯地址: (略) 沾化区银河四路267号政务服务中心
邮 编:*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沾化20000吨建筑新材料生产与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项目 | (略) 沾化区城北工业园区清风五路001号 | 山东路菲 (略) | 山东海盾 (略) | 该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300万元。项目占地38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企业研发中心仓库和办公楼及配套设施,新上路面新材料生产线5条,1000立方米沥青储罐4个,200立方米沥青储罐8个。 | ⑴废气:项目混合搅拌罐天然气燃烧废气采取低氮燃烧技术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混合搅拌罐搅拌废气+高粘颗粒加热挤出废气+储罐废气密闭收集引入“水喷淋+多管降温+电捕焦油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铲车上料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引入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天然气导热油炉燃烧废气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通过一根17m高排气筒排放。无组织废气通过加强管理予以防治。 ⑵废水: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园区山 (略) 沾化城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潮河。 ⑶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水下切工序沉渣(主要为沥青)、废焦油、废活性炭、废导热油以及生活垃圾,全部规范处置。 ⑷噪声:噪声主要为生产过程中搅拌机、输出泵、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经基础减振、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治理后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⑸环境风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结论,在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可行。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2023年4月13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4月14日-2023年4月20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43-*、0543-*(政务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传 真:0543-*
通讯地址: (略) 沾化区银河四路267号政务服务中心
邮 编:*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 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沾化20000吨建筑新材料生产与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项目 | (略) 沾化区城北工业园区清风五路001号 | 山东路菲 (略) | 山东海盾 (略) | 该项目总投资13000万元,其中环保投300万元。项目占地38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企业研发中心仓库和办公楼及配套设施,新上路面新材料生产线5条,1000立方米沥青储罐4个,200立方米沥青储罐8个。 | ⑴废气:项目混合搅拌罐天然气燃烧废气采取低氮燃烧技术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混合搅拌罐搅拌废气+高粘颗粒加热挤出废气+储罐废气密闭收集引入“水喷淋+多管降温+电捕焦油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1根20m高排气筒排放,铲车上料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引入袋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天然气导热油炉燃烧废气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通过一根17m高排气筒排放。无组织废气通过加强管理予以防治。 ⑵废水: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园区山 (略) 沾化城北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潮河。 ⑶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水下切工序沉渣(主要为沥青)、废焦油、废活性炭、废导热油以及生活垃圾,全部规范处置。 ⑷噪声:噪声主要为生产过程中搅拌机、输出泵、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经基础减振、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治理后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⑸环境风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结论,在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可行。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