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信息索引号 | */2023-15232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3-04-15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发布时间:2023-04-15 08:46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发布《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略) 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2023年4月
目录
综述
生态环境状况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二)水源地
二、大气环境
(一)空气质量
(二)酸雨
(三)降尘
三、声环境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三)推进“美丽河湖”创建
(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一)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
(一)噪声管理
(二)固体废物管理
(三)土壤环境监管
(四)辐射环境管理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二)绿色低碳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
二、环保督察
三、“ (略) ”建设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二)排污许可管理
(三)排污权交易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2.环境信访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技术服务
1.环境监测
2.环保服务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2.“绿色细胞”创建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综述
2022年,临平区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能,纵深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服务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临平”建设,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国控断面塘栖大桥、五杭运河大桥、省控断面大麻渡口水质均达到Ⅲ类,市控及以上6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临平区城区PM10浓度为 61.6μg/m3,同比改善13.1%;空气优良率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全区土壤、固废、声、辐射等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646亿元,同比增长115%,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崭新台阶。
(略) (李盛韬摄)
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2年,临平区8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100%;Ⅲ类水比例为87.5%。其中,运河流域塘栖大桥、武林头、五杭运河大桥、博*-桐乡等6个断面水质均为Ⅲ类,上塘河保障桥水质为Ⅲ类,星桥水质为Ⅳ类。
图1 2022年临平区地表水区控以上断面达标情况图
二、大气环境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临平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58天,优良天数275天,优良率为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依次为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0.2μg/m3,同比上升1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61.6μg/m3,同比下降13.1%。
图2 临平城区近三年污染物浓度和优良率变化图
(二)酸雨
2022年,临平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6.41,较上年上涨0.33;酸雨发生率为6.4%,较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22年临平城区为非酸雨区。
(三)降尘
2022年,临平区国家降尘点位降尘量为2.3吨/(平方千米×30天),同比下降28.6%。
三、声环境
2022年, (略) 区域环境噪声53.1分贝,符合2类区标准60分贝要求;道路交通噪声64.2分贝,符合4类区标准70分贝控制要求。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完成工业企业类“污水零直排”整治项目64个,生活小区类整治项目16个,“六小行业”类整治项目106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5个。加快推进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建设,项目主体于2022年12月全面开工。继续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维,确保临平净水厂稳定运行。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涉水行业整治效果评估,对已完成整治提升的企业开展整治效果 “回头看”。巩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成果,落实排污口监督性监测。
(三)精准实施重点河道水质提升攻坚
通过支流水质提升、主要断面管控和保障、涉水问题排查整治等措施,开展运河流域水质提升攻坚行动。 (略) 控大麻渡口断面“一点一策”方案编制,并开展走航排查;开展和睦港(临平段)水体走航排查、污染物溯源分析和污染问题整治;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做好水质预警。
(四)持续深化河道综合治理
与德清、海宁、余杭区等区县联合开展流域共治活动8次,积极开展区内镇街间流域共治,提升区域联合协同治水力度;完成全区130条乡镇级及以上河道河湖自然岸线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巩固“燃煤烟气”治理
巩固全域无燃煤(煤制品)锅(窑)炉城区成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引导推动“贝达药业—新奥能源”模式, (略) 首个企业间有机废气协同治理试点项目,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以工艺废气治理为重点,强化指导服务,完成9家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任务、4家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37家企业低效VOCs提升改造任务、46个VOCs治理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和11家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务,其中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 (略) 下达的5家任务。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强化扬尘防控巡查和长效管理,着力遏制扬尘污染,印发《 (略) 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方案》、《2022年临平区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知。组织实施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国控点和乡镇空气站点两个重点,建立“日常巡查、每周督查、每月回头看”工作机制,实现PM10浓度同比下降。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VOCs行业企业、混凝土搅拌行业、建筑(装修)垃圾破碎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控点周边道路运行保障“六大专项”攻坚行动。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加强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管理,2022年,对全区4399辆次工地非道机械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全面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完成3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 (略) 下达任务。落实机动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目前我区已有11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故障维修企业。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缓解油烟扰民问题,并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安装工作,分别完成非经营性、经营性餐饮油烟在线设施安装80家和433家。结合社会治理大联动网格化管理,督促镇街落实禁止露天焚烧长效管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工作
(一)噪声管理
完成《 (略) 临平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1~2025)》编制。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和商业噪声的管理,严格控制公共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积极配合2022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和绿色护考工作。
(二)固体废物管理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对全区危废废物产生单位的培训,健全完善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集体系。积极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完成27家年产危废100吨以上的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智能计量设备安装并联网,创新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数智哨兵”监管应用场景。继续开展固废处置跨行政区域合作,加强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分拣单位的管理,保障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处置能力。协调做好全区20多个集中隔离点、10多个封控区内涉疫垃圾以及8个镇街暂存点核酸采样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
(三)土壤环境管理
下发《关于明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要求的通知》,全年共完成用途变更土壤调查报告评审62份,初步分析备案10份。完成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督促1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落实年度自行监测等工作;完成3家在产农药厂地块原貌记录工作、立佳环境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和原临平电镀地块治理修复。
(四)辐射环境管理
2022年,临平区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57家;在用放射源172枚、射线装置356台;建有移动通信基站927座(物理站);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1处;1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8座;金属熔炼单位7家。开展临平区“迎亚运”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放射性废物(源)清零”工作、废旧金属回收熔炼行业辐射安全知识“进企惠企、除险保安”活动、 (略)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加强非在用放射源安全管理,完成到期放射源回收8枚,完成闲置废弃放射源收贮8枚、放射性废物收贮50克,收贮率100%。全年共办理各类辐射项目行政许可110件、处理各类辐射信访咨询165件、对15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发布实施《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实施纲要(2021—2035年)》和《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年)》 (略) 生态环境厅评审。发布《临平区湿地十四五规划》,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出台2022年度美丽临平建设考核办法,全面落实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2022年 (略)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临平街道、东湖街 (略) 级森林城镇。
(二)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我 (略) 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完成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70兆瓦。临平街道梅堰社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崇贤街道鸭兰村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零)碳村社试点。国家级经济技术 (略) 级循环化改造试园区终期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西奥电梯、铁流股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临绿建和东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10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临平区新能源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试点应用” (略) 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三)生态环境保护
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绿盾”专项行动和多部门联合检查。完成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整建设区块面积6731亩,完成耕地功能恢复1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100亩。完成超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全年完成生态环保投资1.646亿元,较上年增长115%。
二、环保督察
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共8项共性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对 (略) 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的1项个性任务以及202 (略) 委专项督察信访件,已完成整改并销号。以督察整改“回头看”迎检工作为契机,开展各类生态环境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自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更好地巩固我区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成效,严防问题反弹。
三、“ (略) ”建设
印发《深化“ (略) ”建设工作方案》,持续深化“ (略) ”建设, (略) 级“无废细胞”2个、区级“无废细胞”60个,获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颁发的“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1个、省级“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1个、省级“无废工厂”1个、市级“ (略) 细胞”示范点2个。积极推进“无废亚运场馆”建设,成功举办以“ (略) ”建设为主题的“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制定实施2022年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全年顺利完成化学需氧量1428.35吨、氨氮131.43吨、挥发性有机物64.61吨的减排任务。
(二)排污许可管理
2022年我区完成排污许可证发证144家(发证13家,变更131家),排污许可登记121家。根据部环评司双百任务 (略) 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排污许可质量审核以及执行报告规范性审核,抽查企业218家,核查存在问题459个,指导企业按时整改完成;完成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36家,年度执行报告提交率100%。
(三)排污权交易
2022年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新、改、扩建项目1个,交易金额6860元;对6个项目实施排污权回购,拨付资金58.85万元。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共召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会议30次,审议重大案件102个。继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开展人性化执法,对于一次性缴纳罚款有困难的企业提供分期及延期缴纳的政策,2022年共批准17家经济困难企业分期或延期缴纳罚款,涉及金额213.5万元。落实企业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按照《 (略) 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信用修复统一标准和流程,依法依规开展好信用修复工作,2022年为符合修复条件的12条不良信息出具信用修复确认书。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现环评豁免、环评降级、网上备案、承诺备案等6项简化环评审批举措,主动提供环保审批政策帮助、协调重点项目落地,推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创建新型政企亲清关系。2022年累计办理环保审批业务674项,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许可类18项,“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报告表降级备案64项,零地技改备案1项,登记表项目网上备案212项;办理环评初审意见1件、经营性用地初步分析环保意见4件、工业用地招拍挂环保意见25件、环境影响后评价2件;出具建设项目前期选址、初步设计、绩效评估、临时用地变更等环保意见347件,所有环保办理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一是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绿剑”2022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有序推进“清废”、“净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组织的交叉执法检查。通过开展混凝土行业、排污许可证、涉水行业等专项检查,查获多起违法行为。二是开展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一方面充分依托无人机、在线监控,VOCs走航车、红外热成像仪等智慧监管手段,精准查找污染源头,成功获得多起排污案重大线索。另一方面管家式帮扶促进整改提升,通过成立帮扶专项组、党员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实现从源头发现到末端治理的治气“一条龙”监管服务,帮助辖区企业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环保管理水平。三是创新非现场监管方式。利用多种监控技术,逐步推进环境多要素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人防+技防”创新监管模式,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走航车等智慧监管手段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通过远程在线监控的非现场监管技术手段发现了多起涉嫌环境违法线索,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或责令整改,有力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临平分局共出动人员8896人次,检查企业4373家次,共下达处罚决定书79个,罚款金额970.7114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1个, (略) 强制执行5件,查封扣押案件1个,限产停产案件1个。
2.环境信访
临平区环境信访数量继续下降。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674件,与上年同比下降42.44%。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一是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迎亚运”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区内环境风险源、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辐射安全等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摸排已发排污许可证单位的主要环保设施,包括污水罐(池)、脱硫脱硝设施、挥发性有机物回收设施、RTO焚烧炉、粉尘治理、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设施等六大类环保设施,督促企业开展重点环保设施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保障全区生态环境安全。二是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机制,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三是组织开展了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我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消除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环保服务
1.环境监测
进一步完善水气自动站建设,在全区形成15个空气自动站和15个水质自动站的环境监测“天罗地网”,为全区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对全区130条“河长制”河道、69个纳入考核的镇街交接断面每月一次水质监测,并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梳理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开展对临平城区大气污染源解析,通过对空气质量进行采样和分析,更科学化、精细化分析大气污染成因、污染来源、污染迁移规律等,精确锁定污染源头,为大气环境质量精准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2.环保服务
依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全区685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危险废物产生重点管控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环保体检”服务和“环保助百企”活动,从环保审批服务、总量指标协调、污染防治指导、环境问题整改、重要政策宣讲等方面提供帮扶举措,指导督促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全年共计发现问题2950项,闭环整改率达80%, (略) 可能的环保违法风险成本超过3600万元。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首次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直播宣传活动,超4万人参加。联合区文明办、塘栖镇政府等举办“党旗红铺就共富路,生态绿相伴无废行”暨“6·30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5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健走爱好者共同参与。在超山风景区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研学活动,10余组亲子家庭汇聚草坪共同探索自然奥秘。围绕“ (略)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热点主题,以播出刊登电视、报纸和户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海报和现场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理念。
2.“绿色细胞”创建
202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家、市级绿色学校10所、区级“无废细胞”53个。乔司职高获评生态环境部“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老板 (略) 首批“无废亚运工厂”示范点;临平净 (略) 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汉尔姆 (略) “ (略) ”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梅堰社区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碳试点村社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 (略) 等6家单 (略) “无废细胞”。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区内临平净水厂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共开展公众开放活动1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200余人次。杭州临平超山风景名 (略) 、鼎缘(杭州) (略)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 ||
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发布时间:2023-04-15 08:46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发布《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略) 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2023年4月
目录
综述
生态环境状况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二)水源地
二、大气环境
(一)空气质量
(二)酸雨
(三)降尘
三、声环境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三)推进“美丽河湖”创建
(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一)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
(一)噪声管理
(二)固体废物管理
(三)土壤环境监管
(四)辐射环境管理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二)绿色低碳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
二、环保督察
三、“ (略) ”建设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二)排污许可管理
(三)排污权交易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2.环境信访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技术服务
1.环境监测
2.环保服务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2.“绿色细胞”创建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综述
2022年,临平区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能,纵深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服务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临平”建设,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国控断面塘栖大桥、五杭运河大桥、省控断面大麻渡口水质均达到Ⅲ类,市控及以上6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临平区城区PM10浓度为 61.6μg/m3,同比改善13.1%;空气优良率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全区土壤、固废、声、辐射等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646亿元,同比增长115%,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崭新台阶。
(略) (李盛韬摄)
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2年,临平区8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100%;Ⅲ类水比例为87.5%。其中,运河流域塘栖大桥、武林头、五杭运河大桥、博*-桐乡等6个断面水质均为Ⅲ类,上塘河保障桥水质为Ⅲ类,星桥水质为Ⅳ类。
图1 2022年临平区地表水区控以上断面达标情况图
二、大气环境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临平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58天,优良天数275天,优良率为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依次为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0.2μg/m3,同比上升1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61.6μg/m3,同比下降13.1%。
图2 临平城区近三年污染物浓度和优良率变化图
(二)酸雨
2022年,临平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6.41,较上年上涨0.33;酸雨发生率为6.4%,较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22年临平城区为非酸雨区。
(三)降尘
2022年,临平区国家降尘点位降尘量为2.3吨/(平方千米×30天),同比下降28.6%。
三、声环境
2022年, (略) 区域环境噪声53.1分贝,符合2类区标准60分贝要求;道路交通噪声64.2分贝,符合4类区标准70分贝控制要求。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完成工业企业类“污水零直排”整治项目64个,生活小区类整治项目16个,“六小行业”类整治项目106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5个。加快推进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建设,项目主体于2022年12月全面开工。继续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维,确保临平净水厂稳定运行。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涉水行业整治效果评估,对已完成整治提升的企业开展整治效果 “回头看”。巩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成果,落实排污口监督性监测。
(三)精准实施重点河道水质提升攻坚
通过支流水质提升、主要断面管控和保障、涉水问题排查整治等措施,开展运河流域水质提升攻坚行动。 (略) 控大麻渡口断面“一点一策”方案编制,并开展走航排查;开展和睦港(临平段)水体走航排查、污染物溯源分析和污染问题整治;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做好水质预警。
(四)持续深化河道综合治理
与德清、海宁、余杭区等区县联合开展流域共治活动8次,积极开展区内镇街间流域共治,提升区域联合协同治水力度;完成全区130条乡镇级及以上河道河湖自然岸线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巩固“燃煤烟气”治理
巩固全域无燃煤(煤制品)锅(窑)炉城区成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引导推动“贝达药业—新奥能源”模式, (略) 首个企业间有机废气协同治理试点项目,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以工艺废气治理为重点,强化指导服务,完成9家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任务、4家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37家企业低效VOCs提升改造任务、46个VOCs治理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和11家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务,其中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 (略) 下达的5家任务。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强化扬尘防控巡查和长效管理,着力遏制扬尘污染,印发《 (略) 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方案》、《2022年临平区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知。组织实施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国控点和乡镇空气站点两个重点,建立“日常巡查、每周督查、每月回头看”工作机制,实现PM10浓度同比下降。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VOCs行业企业、混凝土搅拌行业、建筑(装修)垃圾破碎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控点周边道路运行保障“六大专项”攻坚行动。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加强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管理,2022年,对全区4399辆次工地非道机械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全面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完成3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 (略) 下达任务。落实机动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目前我区已有11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故障维修企业。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缓解油烟扰民问题,并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安装工作,分别完成非经营性、经营性餐饮油烟在线设施安装80家和433家。结合社会治理大联动网格化管理,督促镇街落实禁止露天焚烧长效管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工作
(一)噪声管理
完成《 (略) 临平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1~2025)》编制。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和商业噪声的管理,严格控制公共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积极配合2022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和绿色护考工作。
(二)固体废物管理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对全区危废废物产生单位的培训,健全完善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集体系。积极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完成27家年产危废100吨以上的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智能计量设备安装并联网,创新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数智哨兵”监管应用场景。继续开展固废处置跨行政区域合作,加强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分拣单位的管理,保障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处置能力。协调做好全区20多个集中隔离点、10多个封控区内涉疫垃圾以及8个镇街暂存点核酸采样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
(三)土壤环境管理
下发《关于明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要求的通知》,全年共完成用途变更土壤调查报告评审62份,初步分析备案10份。完成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督促1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落实年度自行监测等工作;完成3家在产农药厂地块原貌记录工作、立佳环境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和原临平电镀地块治理修复。
(四)辐射环境管理
2022年,临平区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57家;在用放射源172枚、射线装置356台;建有移动通信基站927座(物理站);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1处;1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8座;金属熔炼单位7家。开展临平区“迎亚运”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放射性废物(源)清零”工作、废旧金属回收熔炼行业辐射安全知识“进企惠企、除险保安”活动、 (略)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加强非在用放射源安全管理,完成到期放射源回收8枚,完成闲置废弃放射源收贮8枚、放射性废物收贮50克,收贮率100%。全年共办理各类辐射项目行政许可110件、处理各类辐射信访咨询165件、对15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发布实施《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实施纲要(2021—2035年)》和《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年)》 (略) 生态环境厅评审。发布《临平区湿地十四五规划》,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出台2022年度美丽临平建设考核办法,全面落实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2022年 (略)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临平街道、东湖街 (略) 级森林城镇。
(二)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我 (略) 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完成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70兆瓦。临平街道梅堰社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崇贤街道鸭兰村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零)碳村社试点。国家级经济技术 (略) 级循环化改造试园区终期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西奥电梯、铁流股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临绿建和东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10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临平区新能源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试点应用” (略) 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三)生态环境保护
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绿盾”专项行动和多部门联合检查。完成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整建设区块面积6731亩,完成耕地功能恢复1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100亩。完成超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全年完成生态环保投资1.646亿元,较上年增长115%。
二、环保督察
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共8项共性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对 (略) 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的1项个性任务以及202 (略) 委专项督察信访件,已完成整改并销号。以督察整改“回头看”迎检工作为契机,开展各类生态环境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自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更好地巩固我区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成效,严防问题反弹。
三、“ (略) ”建设
印发《深化“ (略) ”建设工作方案》,持续深化“ (略) ”建设, (略) 级“无废细胞”2个、区级“无废细胞”60个,获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颁发的“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1个、省级“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1个、省级“无废工厂”1个、市级“ (略) 细胞”示范点2个。积极推进“无废亚运场馆”建设,成功举办以“ (略) ”建设为主题的“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制定实施2022年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全年顺利完成化学需氧量1428.35吨、氨氮131.43吨、挥发性有机物64.61吨的减排任务。
(二)排污许可管理
2022年我区完成排污许可证发证144家(发证13家,变更131家),排污许可登记121家。根据部环评司双百任务 (略) 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排污许可质量审核以及执行报告规范性审核,抽查企业218家,核查存在问题459个,指导企业按时整改完成;完成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36家,年度执行报告提交率100%。
(三)排污权交易
2022年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新、改、扩建项目1个,交易金额6860元;对6个项目实施排污权回购,拨付资金58.85万元。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共召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会议30次,审议重大案件102个。继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开展人性化执法,对于一次性缴纳罚款有困难的企业提供分期及延期缴纳的政策,2022年共批准17家经济困难企业分期或延期缴纳罚款,涉及金额213.5万元。落实企业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按照《 (略) 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信用修复统一标准和流程,依法依规开展好信用修复工作,2022年为符合修复条件的12条不良信息出具信用修复确认书。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现环评豁免、环评降级、网上备案、承诺备案等6项简化环评审批举措,主动提供环保审批政策帮助、协调重点项目落地,推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创建新型政企亲清关系。2022年累计办理环保审批业务674项,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许可类18项,“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报告表降级备案64项,零地技改备案1项,登记表项目网上备案212项;办理环评初审意见1件、经营性用地初步分析环保意见4件、工业用地招拍挂环保意见25件、环境影响后评价2件;出具建设项目前期选址、初步设计、绩效评估、临时用地变更等环保意见347件,所有环保办理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一是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绿剑”2022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有序推进“清废”、“净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组织的交叉执法检查。通过开展混凝土行业、排污许可证、涉水行业等专项检查,查获多起违法行为。二是开展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一方面充分依托无人机、在线监控,VOCs走航车、红外热成像仪等智慧监管手段,精准查找污染源头,成功获得多起排污案重大线索。另一方面管家式帮扶促进整改提升,通过成立帮扶专项组、党员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实现从源头发现到末端治理的治气“一条龙”监管服务,帮助辖区企业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环保管理水平。三是创新非现场监管方式。利用多种监控技术,逐步推进环境多要素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人防+技防”创新监管模式,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走航车等智慧监管手段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通过远程在线监控的非现场监管技术手段发现了多起涉嫌环境违法线索,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或责令整改,有力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临平分局共出动人员8896人次,检查企业4373家次,共下达处罚决定书79个,罚款金额970.7114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1个, (略) 强制执行5件,查封扣押案件1个,限产停产案件1个。
2.环境信访
临平区环境信访数量继续下降。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674件,与上年同比下降42.44%。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一是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迎亚运”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区内环境风险源、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辐射安全等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摸排已发排污许可证单位的主要环保设施,包括污水罐(池)、脱硫脱硝设施、挥发性有机物回收设施、RTO焚烧炉、粉尘治理、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设施等六大类环保设施,督促企业开展重点环保设施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保障全区生态环境安全。二是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机制,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三是组织开展了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我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消除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环保服务
1.环境监测
进一步完善水气自动站建设,在全区形成15个空气自动站和15个水质自动站的环境监测“天罗地网”,为全区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对全区130条“河长制”河道、69个纳入考核的镇街交接断面每月一次水质监测,并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梳理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开展对临平城区大气污染源解析,通过对空气质量进行采样和分析,更科学化、精细化分析大气污染成因、污染来源、污染迁移规律等,精确锁定污染源头,为大气环境质量精准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2.环保服务
依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全区685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危险废物产生重点管控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环保体检”服务和“环保助百企”活动,从环保审批服务、总量指标协调、污染防治指导、环境问题整改、重要政策宣讲等方面提供帮扶举措,指导督促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全年共计发现问题2950项,闭环整改率达80%, (略) 可能的环保违法风险成本超过3600万元。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首次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直播宣传活动,超4万人参加。联合区文明办、塘栖镇政府等举办“党旗红铺就共富路,生态绿相伴无废行”暨“6·30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5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健走爱好者共同参与。在超山风景区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研学活动,10余组亲子家庭汇聚草坪共同探索自然奥秘。围绕“ (略)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热点主题,以播出刊登电视、报纸和户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海报和现场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理念。
2.“绿色细胞”创建
202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家、市级绿色学校10所、区级“无废细胞”53个。乔司职高获评生态环境部“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老板 (略) 首批“无废亚运工厂”示范点;临平净 (略) 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汉尔姆 (略) “ (略) ”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梅堰社区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碳试点村社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 (略) 等6家单 (略) “无废细胞”。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区内临平净水厂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共开展公众开放活动1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200余人次。杭州临平超山风景名 (略) 、鼎缘(杭州) (略)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 ||
信息索引号 | */2023-15232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3-04-15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发布时间:2023-04-15 08:46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发布《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略) 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2023年4月
目录
综述
生态环境状况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二)水源地
二、大气环境
(一)空气质量
(二)酸雨
(三)降尘
三、声环境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三)推进“美丽河湖”创建
(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一)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
(一)噪声管理
(二)固体废物管理
(三)土壤环境监管
(四)辐射环境管理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二)绿色低碳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
二、环保督察
三、“ (略) ”建设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二)排污许可管理
(三)排污权交易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2.环境信访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技术服务
1.环境监测
2.环保服务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2.“绿色细胞”创建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综述
2022年,临平区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能,纵深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服务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临平”建设,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国控断面塘栖大桥、五杭运河大桥、省控断面大麻渡口水质均达到Ⅲ类,市控及以上6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临平区城区PM10浓度为 61.6μg/m3,同比改善13.1%;空气优良率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全区土壤、固废、声、辐射等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646亿元,同比增长115%,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崭新台阶。
(略) (李盛韬摄)
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2年,临平区8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100%;Ⅲ类水比例为87.5%。其中,运河流域塘栖大桥、武林头、五杭运河大桥、博*-桐乡等6个断面水质均为Ⅲ类,上塘河保障桥水质为Ⅲ类,星桥水质为Ⅳ类。
图1 2022年临平区地表水区控以上断面达标情况图
二、大气环境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临平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58天,优良天数275天,优良率为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依次为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0.2μg/m3,同比上升1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61.6μg/m3,同比下降13.1%。
图2 临平城区近三年污染物浓度和优良率变化图
(二)酸雨
2022年,临平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6.41,较上年上涨0.33;酸雨发生率为6.4%,较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22年临平城区为非酸雨区。
(三)降尘
2022年,临平区国家降尘点位降尘量为2.3吨/(平方千米×30天),同比下降28.6%。
三、声环境
2022年, (略) 区域环境噪声53.1分贝,符合2类区标准60分贝要求;道路交通噪声64.2分贝,符合4类区标准70分贝控制要求。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完成工业企业类“污水零直排”整治项目64个,生活小区类整治项目16个,“六小行业”类整治项目106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5个。加快推进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建设,项目主体于2022年12月全面开工。继续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维,确保临平净水厂稳定运行。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涉水行业整治效果评估,对已完成整治提升的企业开展整治效果 “回头看”。巩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成果,落实排污口监督性监测。
(三)精准实施重点河道水质提升攻坚
通过支流水质提升、主要断面管控和保障、涉水问题排查整治等措施,开展运河流域水质提升攻坚行动。 (略) 控大麻渡口断面“一点一策”方案编制,并开展走航排查;开展和睦港(临平段)水体走航排查、污染物溯源分析和污染问题整治;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做好水质预警。
(四)持续深化河道综合治理
与德清、海宁、余杭区等区县联合开展流域共治活动8次,积极开展区内镇街间流域共治,提升区域联合协同治水力度;完成全区130条乡镇级及以上河道河湖自然岸线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巩固“燃煤烟气”治理
巩固全域无燃煤(煤制品)锅(窑)炉城区成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引导推动“贝达药业—新奥能源”模式, (略) 首个企业间有机废气协同治理试点项目,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以工艺废气治理为重点,强化指导服务,完成9家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任务、4家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37家企业低效VOCs提升改造任务、46个VOCs治理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和11家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务,其中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 (略) 下达的5家任务。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强化扬尘防控巡查和长效管理,着力遏制扬尘污染,印发《 (略) 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方案》、《2022年临平区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知。组织实施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国控点和乡镇空气站点两个重点,建立“日常巡查、每周督查、每月回头看”工作机制,实现PM10浓度同比下降。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VOCs行业企业、混凝土搅拌行业、建筑(装修)垃圾破碎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控点周边道路运行保障“六大专项”攻坚行动。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加强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管理,2022年,对全区4399辆次工地非道机械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全面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完成3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 (略) 下达任务。落实机动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目前我区已有11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故障维修企业。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缓解油烟扰民问题,并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安装工作,分别完成非经营性、经营性餐饮油烟在线设施安装80家和433家。结合社会治理大联动网格化管理,督促镇街落实禁止露天焚烧长效管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工作
(一)噪声管理
完成《 (略) 临平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1~2025)》编制。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和商业噪声的管理,严格控制公共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积极配合2022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和绿色护考工作。
(二)固体废物管理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对全区危废废物产生单位的培训,健全完善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集体系。积极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完成27家年产危废100吨以上的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智能计量设备安装并联网,创新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数智哨兵”监管应用场景。继续开展固废处置跨行政区域合作,加强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分拣单位的管理,保障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处置能力。协调做好全区20多个集中隔离点、10多个封控区内涉疫垃圾以及8个镇街暂存点核酸采样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
(三)土壤环境管理
下发《关于明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要求的通知》,全年共完成用途变更土壤调查报告评审62份,初步分析备案10份。完成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督促1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落实年度自行监测等工作;完成3家在产农药厂地块原貌记录工作、立佳环境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和原临平电镀地块治理修复。
(四)辐射环境管理
2022年,临平区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57家;在用放射源172枚、射线装置356台;建有移动通信基站927座(物理站);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1处;1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8座;金属熔炼单位7家。开展临平区“迎亚运”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放射性废物(源)清零”工作、废旧金属回收熔炼行业辐射安全知识“进企惠企、除险保安”活动、 (略)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加强非在用放射源安全管理,完成到期放射源回收8枚,完成闲置废弃放射源收贮8枚、放射性废物收贮50克,收贮率100%。全年共办理各类辐射项目行政许可110件、处理各类辐射信访咨询165件、对15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发布实施《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实施纲要(2021—2035年)》和《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年)》 (略) 生态环境厅评审。发布《临平区湿地十四五规划》,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出台2022年度美丽临平建设考核办法,全面落实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2022年 (略)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临平街道、东湖街 (略) 级森林城镇。
(二)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我 (略) 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完成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70兆瓦。临平街道梅堰社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崇贤街道鸭兰村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零)碳村社试点。国家级经济技术 (略) 级循环化改造试园区终期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西奥电梯、铁流股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临绿建和东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10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临平区新能源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试点应用” (略) 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三)生态环境保护
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绿盾”专项行动和多部门联合检查。完成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整建设区块面积6731亩,完成耕地功能恢复1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100亩。完成超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全年完成生态环保投资1.646亿元,较上年增长115%。
二、环保督察
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共8项共性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对 (略) 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的1项个性任务以及202 (略) 委专项督察信访件,已完成整改并销号。以督察整改“回头看”迎检工作为契机,开展各类生态环境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自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更好地巩固我区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成效,严防问题反弹。
三、“ (略) ”建设
印发《深化“ (略) ”建设工作方案》,持续深化“ (略) ”建设, (略) 级“无废细胞”2个、区级“无废细胞”60个,获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颁发的“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1个、省级“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1个、省级“无废工厂”1个、市级“ (略) 细胞”示范点2个。积极推进“无废亚运场馆”建设,成功举办以“ (略) ”建设为主题的“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制定实施2022年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全年顺利完成化学需氧量1428.35吨、氨氮131.43吨、挥发性有机物64.61吨的减排任务。
(二)排污许可管理
2022年我区完成排污许可证发证144家(发证13家,变更131家),排污许可登记121家。根据部环评司双百任务 (略) 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排污许可质量审核以及执行报告规范性审核,抽查企业218家,核查存在问题459个,指导企业按时整改完成;完成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36家,年度执行报告提交率100%。
(三)排污权交易
2022年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新、改、扩建项目1个,交易金额6860元;对6个项目实施排污权回购,拨付资金58.85万元。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共召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会议30次,审议重大案件102个。继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开展人性化执法,对于一次性缴纳罚款有困难的企业提供分期及延期缴纳的政策,2022年共批准17家经济困难企业分期或延期缴纳罚款,涉及金额213.5万元。落实企业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按照《 (略) 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信用修复统一标准和流程,依法依规开展好信用修复工作,2022年为符合修复条件的12条不良信息出具信用修复确认书。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现环评豁免、环评降级、网上备案、承诺备案等6项简化环评审批举措,主动提供环保审批政策帮助、协调重点项目落地,推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创建新型政企亲清关系。2022年累计办理环保审批业务674项,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许可类18项,“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报告表降级备案64项,零地技改备案1项,登记表项目网上备案212项;办理环评初审意见1件、经营性用地初步分析环保意见4件、工业用地招拍挂环保意见25件、环境影响后评价2件;出具建设项目前期选址、初步设计、绩效评估、临时用地变更等环保意见347件,所有环保办理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一是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绿剑”2022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有序推进“清废”、“净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组织的交叉执法检查。通过开展混凝土行业、排污许可证、涉水行业等专项检查,查获多起违法行为。二是开展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一方面充分依托无人机、在线监控,VOCs走航车、红外热成像仪等智慧监管手段,精准查找污染源头,成功获得多起排污案重大线索。另一方面管家式帮扶促进整改提升,通过成立帮扶专项组、党员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实现从源头发现到末端治理的治气“一条龙”监管服务,帮助辖区企业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环保管理水平。三是创新非现场监管方式。利用多种监控技术,逐步推进环境多要素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人防+技防”创新监管模式,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走航车等智慧监管手段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通过远程在线监控的非现场监管技术手段发现了多起涉嫌环境违法线索,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或责令整改,有力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临平分局共出动人员8896人次,检查企业4373家次,共下达处罚决定书79个,罚款金额970.7114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1个, (略) 强制执行5件,查封扣押案件1个,限产停产案件1个。
2.环境信访
临平区环境信访数量继续下降。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674件,与上年同比下降42.44%。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一是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迎亚运”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区内环境风险源、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辐射安全等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摸排已发排污许可证单位的主要环保设施,包括污水罐(池)、脱硫脱硝设施、挥发性有机物回收设施、RTO焚烧炉、粉尘治理、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设施等六大类环保设施,督促企业开展重点环保设施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保障全区生态环境安全。二是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机制,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三是组织开展了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我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消除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环保服务
1.环境监测
进一步完善水气自动站建设,在全区形成15个空气自动站和15个水质自动站的环境监测“天罗地网”,为全区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对全区130条“河长制”河道、69个纳入考核的镇街交接断面每月一次水质监测,并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梳理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开展对临平城区大气污染源解析,通过对空气质量进行采样和分析,更科学化、精细化分析大气污染成因、污染来源、污染迁移规律等,精确锁定污染源头,为大气环境质量精准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2.环保服务
依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全区685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危险废物产生重点管控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环保体检”服务和“环保助百企”活动,从环保审批服务、总量指标协调、污染防治指导、环境问题整改、重要政策宣讲等方面提供帮扶举措,指导督促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全年共计发现问题2950项,闭环整改率达80%, (略) 可能的环保违法风险成本超过3600万元。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首次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直播宣传活动,超4万人参加。联合区文明办、塘栖镇政府等举办“党旗红铺就共富路,生态绿相伴无废行”暨“6·30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5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健走爱好者共同参与。在超山风景区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研学活动,10余组亲子家庭汇聚草坪共同探索自然奥秘。围绕“ (略)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热点主题,以播出刊登电视、报纸和户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海报和现场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理念。
2.“绿色细胞”创建
202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家、市级绿色学校10所、区级“无废细胞”53个。乔司职高获评生态环境部“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老板 (略) 首批“无废亚运工厂”示范点;临平净 (略) 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汉尔姆 (略) “ (略) ”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梅堰社区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碳试点村社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 (略) 等6家单 (略) “无废细胞”。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区内临平净水厂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共开展公众开放活动1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200余人次。杭州临平超山风景名 (略) 、鼎缘(杭州) (略)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 ||
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发布时间:2023-04-15 08:46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发布《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略) 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2023年4月
目录
综述
生态环境状况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二)水源地
二、大气环境
(一)空气质量
(二)酸雨
(三)降尘
三、声环境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三)推进“美丽河湖”创建
(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二、大气污染防治
(一)巩固“禁燃区”建设成果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
(一)噪声管理
(二)固体废物管理
(三)土壤环境监管
(四)辐射环境管理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二)绿色低碳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
二、环保督察
三、“ (略) ”建设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二)排污许可管理
(三)排污权交易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2.环境信访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技术服务
1.环境监测
2.环保服务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2.“绿色细胞”创建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综述
2022年,临平区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效能,纵深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服务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临平”建设,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国控断面塘栖大桥、五杭运河大桥、省控断面大麻渡口水质均达到Ⅲ类,市控及以上6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临平区城区PM10浓度为 61.6μg/m3,同比改善13.1%;空气优良率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全区土壤、固废、声、辐射等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完成生态环境投资1.646亿元,同比增长115%,生态文明建设迈上崭新台阶。
(略) (李盛韬摄)
生态环境现状
一、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2年,临平区8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100%;Ⅲ类水比例为87.5%。其中,运河流域塘栖大桥、武林头、五杭运河大桥、博*-桐乡等6个断面水质均为Ⅲ类,上塘河保障桥水质为Ⅲ类,星桥水质为Ⅳ类。
图1 2022年临平区地表水区控以上断面达标情况图
二、大气环境
(一)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临平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58天,优良天数275天,优良率为76.8%,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依次为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0.2μg/m3,同比上升1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61.6μg/m3,同比下降13.1%。
图2 临平城区近三年污染物浓度和优良率变化图
(二)酸雨
2022年,临平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6.41,较上年上涨0.33;酸雨发生率为6.4%,较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22年临平城区为非酸雨区。
(三)降尘
2022年,临平区国家降尘点位降尘量为2.3吨/(平方千米×30天),同比下降28.6%。
三、声环境
2022年, (略) 区域环境噪声53.1分贝,符合2类区标准60分贝要求;道路交通噪声64.2分贝,符合4类区标准70分贝控制要求。
措施与行动
一、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实施“五水共治”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完成工业企业类“污水零直排”整治项目64个,生活小区类整治项目16个,“六小行业”类整治项目106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5个。加快推进临平第二净水厂项目建设,项目主体于2022年12月全面开工。继续抓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运维,确保临平净水厂稳定运行。
(二)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涉水行业整治效果评估,对已完成整治提升的企业开展整治效果 “回头看”。巩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成果,落实排污口监督性监测。
(三)精准实施重点河道水质提升攻坚
通过支流水质提升、主要断面管控和保障、涉水问题排查整治等措施,开展运河流域水质提升攻坚行动。 (略) 控大麻渡口断面“一点一策”方案编制,并开展走航排查;开展和睦港(临平段)水体走航排查、污染物溯源分析和污染问题整治;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做好水质预警。
(四)持续深化河道综合治理
与德清、海宁、余杭区等区县联合开展流域共治活动8次,积极开展区内镇街间流域共治,提升区域联合协同治水力度;完成全区130条乡镇级及以上河道河湖自然岸线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巩固“燃煤烟气”治理
巩固全域无燃煤(煤制品)锅(窑)炉城区成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引导推动“贝达药业—新奥能源”模式, (略) 首个企业间有机废气协同治理试点项目,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加强工业废气治理
以工艺废气治理为重点,强化指导服务,完成9家重点行业VOCs源头替代任务、4家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37家企业低效VOCs提升改造任务、46个VOCs治理突出问题整改任务和11家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务,其中铸造企业深度治理任 (略) 下达的5家任务。
(三)攻坚扬尘污染治理
强化扬尘防控巡查和长效管理,着力遏制扬尘污染,印发《 (略) 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方案》、《2022年临平区扬尘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通知。组织实施临平区PM10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国控点和乡镇空气站点两个重点,建立“日常巡查、每周督查、每月回头看”工作机制,实现PM10浓度同比下降。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VOCs行业企业、混凝土搅拌行业、建筑(装修)垃圾破碎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控点周边道路运行保障“六大专项”攻坚行动。
(四)深化车船尾气治理
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加强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申报管理,2022年,对全区4399辆次工地非道机械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全面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完成3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替代, (略) 下达任务。落实机动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目前我区已有11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故障维修企业。
(五)强化生活废气治理
加强餐饮油烟治理,缓解油烟扰民问题,并开展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安装工作,分别完成非经营性、经营性餐饮油烟在线设施安装80家和433家。结合社会治理大联动网格化管理,督促镇街落实禁止露天焚烧长效管理。
三、噪声、固废、土壤和辐射污染防治工作
(一)噪声管理
完成《 (略) 临平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1~2025)》编制。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和商业噪声的管理,严格控制公共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污染,积极配合2022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管理和绿色护考工作。
(二)固体废物管理
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对全区危废废物产生单位的培训,健全完善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集中统一收集体系。积极开展危险废物管理数字化建设,全面完成27家年产危废100吨以上的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和智能计量设备安装并联网,创新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数智哨兵”监管应用场景。继续开展固废处置跨行政区域合作,加强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分拣单位的管理,保障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处置能力。协调做好全区20多个集中隔离点、10多个封控区内涉疫垃圾以及8个镇街暂存点核酸采样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
(三)土壤环境管理
下发《关于明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要求的通知》,全年共完成用途变更土壤调查报告评审62份,初步分析备案10份。完成受污染耕地“源解析”工作报告并组织专家评审;督促1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落实年度自行监测等工作;完成3家在产农药厂地块原貌记录工作、立佳环境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和原临平电镀地块治理修复。
(四)辐射环境管理
2022年,临平区有核技术利用单位157家;在用放射源172枚、射线装置356台;建有移动通信基站927座(物理站);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1处;1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8座;金属熔炼单位7家。开展临平区“迎亚运”辐射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放射性废物(源)清零”工作、废旧金属回收熔炼行业辐射安全知识“进企惠企、除险保安”活动、 (略)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等工作,保障辐射环境安全。加强非在用放射源安全管理,完成到期放射源回收8枚,完成闲置废弃放射源收贮8枚、放射性废物收贮50克,收贮率100%。全年共办理各类辐射项目行政许可110件、处理各类辐射信访咨询165件、对157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安全与防护状况年度评估。
专项工作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美丽临平建设
发布实施《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实施纲要(2021—2035年)》和《新时代美丽临平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编制《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年)》 (略) 生态环境厅评审。发布《临平区湿地十四五规划》,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出台2022年度美丽临平建设考核办法,全面落实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2022年 (略) 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优胜县,临平街道、东湖街 (略) 级森林城镇。
(二)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我 (略) 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完成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70兆瓦。临平街道梅堰社区、运河街道新宇村、崇贤街道鸭兰村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零)碳村社试点。国家级经济技术 (略) 级循环化改造试园区终期验收并获评优秀等级,西奥电梯、铁流股份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华临绿建和东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10 (略) 级绿色低碳工厂。“临平区新能源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试点应用” (略) 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三)生态环境保护
定期开展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绿盾”专项行动和多部门联合检查。完成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整建设区块面积6731亩,完成耕地功能恢复1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100亩。完成超山生物多样性调查,开展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全年完成生态环保投资1.646亿元,较上年增长115%。
二、环保督察
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共8项共性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改。对 (略) 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报告中涉及临平区的1项个性任务以及202 (略) 委专项督察信访件,已完成整改并销号。以督察整改“回头看”迎检工作为契机,开展各类生态环境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自查,发现问题立即落实整改,更好地巩固我区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成效,严防问题反弹。
三、“ (略) ”建设
印发《深化“ (略) ”建设工作方案》,持续深化“ (略) ”建设, (略) 级“无废细胞”2个、区级“无废细胞”60个,获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颁发的“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1个、省级“无废亚运细胞”示范点1个、省级“无废工厂”1个、市级“ (略) 细胞”示范点2个。积极推进“无废亚运场馆”建设,成功举办以“ (略) ”建设为主题的“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
四、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一)主要污染物减排
制定实施2022年全区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全年顺利完成化学需氧量1428.35吨、氨氮131.43吨、挥发性有机物64.61吨的减排任务。
(二)排污许可管理
2022年我区完成排污许可证发证144家(发证13家,变更131家),排污许可登记121家。根据部环评司双百任务 (略) 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切实做好排污许可质量审核以及执行报告规范性审核,抽查企业218家,核查存在问题459个,指导企业按时整改完成;完成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36家,年度执行报告提交率100%。
(三)排污权交易
2022年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的新、改、扩建项目1个,交易金额6860元;对6个项目实施排污权回购,拨付资金58.85万元。
五、环境法治
(一)环境法制建设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年共召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会议30次,审议重大案件102个。继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开展人性化执法,对于一次性缴纳罚款有困难的企业提供分期及延期缴纳的政策,2022年共批准17家经济困难企业分期或延期缴纳罚款,涉及金额213.5万元。落实企业信用信息修复工作,按照《 (略) 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信用修复统一标准和流程,依法依规开展好信用修复工作,2022年为符合修复条件的12条不良信息出具信用修复确认书。
(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
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现环评豁免、环评降级、网上备案、承诺备案等6项简化环评审批举措,主动提供环保审批政策帮助、协调重点项目落地,推进生态环境准入领域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创建新型政企亲清关系。2022年累计办理环保审批业务674项,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许可类18项,“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报告表降级备案64项,零地技改备案1项,登记表项目网上备案212项;办理环评初审意见1件、经营性用地初步分析环保意见4件、工业用地招拍挂环保意见25件、环境影响后评价2件;出具建设项目前期选址、初步设计、绩效评估、临时用地变更等环保意见347件,所有环保办理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环境监管
1.环境执法
一是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绿剑”2022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方案》部署,有序推进“清废”、“净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 (略) 组织的交叉执法检查。通过开展混凝土行业、排污许可证、涉水行业等专项检查,查获多起违法行为。二是开展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一方面充分依托无人机、在线监控,VOCs走航车、红外热成像仪等智慧监管手段,精准查找污染源头,成功获得多起排污案重大线索。另一方面管家式帮扶促进整改提升,通过成立帮扶专项组、党员服务队,开展上门服务指导,实现从源头发现到末端治理的治气“一条龙”监管服务,帮助辖区企业提高规范化、精细化环保管理水平。三是创新非现场监管方式。利用多种监控技术,逐步推进环境多要素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人防+技防”创新监管模式,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走航车等智慧监管手段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执法。通过远程在线监控的非现场监管技术手段发现了多起涉嫌环境违法线索,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后分别进行了立案查处或责令整改,有力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2年临平分局共出动人员8896人次,检查企业4373家次,共下达处罚决定书79个,罚款金额970.7114万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案件1个, (略) 强制执行5件,查封扣押案件1个,限产停产案件1个。
2.环境信访
临平区环境信访数量继续下降。全年共受理环境信访674件,与上年同比下降42.44%。
3.环境应急与事故处理
一是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迎亚运”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区内环境风险源、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辐射安全等相关单位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摸排已发排污许可证单位的主要环保设施,包括污水罐(池)、脱硫脱硝设施、挥发性有机物回收设施、RTO焚烧炉、粉尘治理、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设施等六大类环保设施,督促企业开展重点环保设施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保障全区生态环境安全。二是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机制,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三是组织开展了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我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消除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六、其 它
(一)环境监测与环保服务
1.环境监测
进一步完善水气自动站建设,在全区形成15个空气自动站和15个水质自动站的环境监测“天罗地网”,为全区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有效保障。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对全区130条“河长制”河道、69个纳入考核的镇街交接断面每月一次水质监测,并对京杭运河、上塘河等重点敏感区域的河道加密监测频次,梳理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河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开展对临平城区大气污染源解析,通过对空气质量进行采样和分析,更科学化、精细化分析大气污染成因、污染来源、污染迁移规律等,精确锁定污染源头,为大气环境质量精准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2.环保服务
依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全区685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危险废物产生重点管控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环保体检”服务和“环保助百企”活动,从环保审批服务、总量指标协调、污染防治指导、环境问题整改、重要政策宣讲等方面提供帮扶举措,指导督促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全年共计发现问题2950项,闭环整改率达80%, (略) 可能的环保违法风险成本超过3600万元。
(二)生态环境宣传
1.环境宣教活动
首次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办六五世界环境日直播宣传活动,超4万人参加。联合区文明办、塘栖镇政府等举办“党旗红铺就共富路,生态绿相伴无废行”暨“6·30浙江生态日”公益健走活动,500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健走爱好者共同参与。在超山风景区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研学活动,10余组亲子家庭汇聚草坪共同探索自然奥秘。围绕“ (略) ”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生态热点主题,以播出刊登电视、报纸和户外公益广告、张贴宣传海报和现场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努力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理念。
2.“绿色细胞”创建
202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家、市级绿色学校10所、区级“无废细胞”53个。乔司职高获评生态环境部“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老板 (略) 首批“无废亚运工厂”示范点;临平净 (略) 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汉尔姆 (略) “ (略) ”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梅堰社区等4个村 (略) 第二批低碳试点村社及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单位; (略) 等6家单 (略) “无废细胞”。
3.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
区内临平净水厂和生态环境监测站共开展公众开放活动1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200余人次。杭州临平超山风景名 (略) 、鼎缘(杭州) (略) (略) 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 【打印本页】【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